改革开放30年武汉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武汉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武汉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武汉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2008-06-13 本站

张文彤刘奇志

[摘要]: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的形成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发展框架下,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国家政治经济背景不断变化,武汉城市格局和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轨迹,探索城市总体规划对其演变所产生的影响,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建设空间格局演变总体规划作用

正文:

一、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概述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在城市空间的投影,不同时期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同形态。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的形成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反过来影响各要素的发展。一个良好的空间布局结构能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增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

城市空间结构总体而言可分为圈层式和轴向式两大类。圈层式空间结构是最基本的城市形态,城市用地按照功能的分异一层层向外圈状布局,通常会形成由核心区向外的“三、二、一”型产业布局形态。这种空间结构的优点是各方向发展较为均衡,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公平性。新拓展地区紧密围绕已经发展成熟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省,可以很快形成规模效应。但是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后,城市内部交通日益拥堵,自然环境与城市越来越远隔离,城内环境逐渐恶化,继续圈层状摊大饼发展将使城市不堪重负而逐步衰落。

针对城市圈层式外摊的种种弊端,又出现了“主城+卫星城”的改良型空间结构模式。以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为源头,世界许多城市提出了建设卫星城(新城)的概念,即在规模巨大的主城外围较远的地区,新建若干功能相对独立的新城市,形成反磁力点,从而抑制主城规模继续扩大,同时卫星城与主城间以生态绿地相隔离。然而,卫星城并没有起到反磁力中心的作用,主城仍然不可抑制的突破环城绿带的控制,规模不断扩大。另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是依托由快速交通干道、市政设施管道集合成的综合交通走廊向外

轴状拓展。丹麦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是最具代表性的实例。轴向拓展通常采用“TOD”模式,即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依托布局功能组团,与主城有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这种布局结构的优点是城市沿交通走廊指状延伸,而各发展“指”间则保留有大量自然生态空间,保证了城市建设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同时城市拓展体现了循序渐近的原则,从主城开始,逐步向外推进,新开发组团均可利用前一开发组团的基础设施,降低了建设难度,易于形成规模,比较适用于发展到一定阶段,但尚未具备大跨越发展实力的城市。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发展指间的空间容易被侵蚀,尤其是缺乏明显环境制约条件的城市,需要有较强的控制和引导措施。

武汉是个具有3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市规模经历了从诞生之初方圆数里的军事城亘,到今天横跨两江、坐拥三镇的特大城市的过程,其空间结构形态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伴随着深刻而特有的时代背景逐步变迁,并将继续不断演变发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城市城乡建设的新纪元。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这30年的发展历程,武汉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这段时期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探索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规律以及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其演变所产生的影响,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之前的武汉城市空间格局

武汉市的城市骨架虽在1954 年,1959 年的总体规划中基本已经得到确定,但在随

后的几十年政治动乱中,由于城市建设资金缺乏,城市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60 年市区人口258.46 万人,比解放前增加一倍半,是武汉历史上人口增加最快

的时期;但与此相反的是,住宅建设几乎停滞,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指导下,导致全市居住水平大幅度下降,人均居住面积由建国初的4.06 平方米下降到1962 年

的3.14 平方米。60 年代余家头、武东、关山、葛店、唐家墩、鹦鹉洲等工业区基本简建成,使城市建设有一定发展,但城市功能畸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无从发挥。1974 年兴建江汉二桥,空间上带动了以江汉二桥桥头小区为始的内城居住区的发展; 建成武钢轧机工程,武昌焦化厂等进一步完善了工业新区的空间发展;长江下游葛店化

工工业区的建设,促进了武汉市城市空间进一步沿长江向下游拓展。

在1962-1978 年26 年间,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停滞,除了外围工业区外,

武汉市主城区空间基本没有大规模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在经历了60~70 年代中国特有的“文化大革命”后,武汉市的城市建设和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一样陷入了几乎停滞和基本无序混乱的困境中。当时国家的工作以政治为中心;城市的土地管理机构逐渐消失,从而城市失去了对土地的有效管理,规划思想更是无处体现。“一五”期间打下的城市框架中填入了太多的非理性、“见缝擦针”式的无序蔓延元素,这为后来的城市改造和布局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限制。

(一)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空间处于轴状发展阶段

1、政治经济背景

随着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城市作为区域多功能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得到了新的建设和发展,城市聚集效应大幅度增长。

武汉市经济的增长加快也加速了城市总体规模和用地规模的扩展,随着国家对城市土地政策从无偿逐渐尝试收费,城市从单纯的生产生活向综合性转变,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但由于担心出现西方建设史上的大城市病,这个时期中国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是限制大城市发展,所以武汉城市规模的发展被严格控制。这就使大量居住用地被消减下来,各种服务设施、交通无法配套。

2、总体规划情况

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1982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利用三镇的自然地形特点,规划达到三镇均衡发展,各成体系的局面,规划明显向武昌重点倾斜,试图在城市中形成多中心局面。规划提出加强运输设施和商业网点建设,使城市形成分区分片各项设施自行配套解决的格局,要加强江南地区运输设施和商业服务网点的建设,使长江南北地区相对独立。规划兴建长江二桥、汉口火车站、武汉客运港、天河机场、以及大批货运站场。将葛店、蔡甸、纸坊、金口、新沟发展为武汉的工业卫星城镇。

3、实际空间发展情况

由于工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道路的修建,当时的城市形态变化更多的是以轴状发展为主导。武汉一方面继续以旧城为核心沿城市主干道向外轴状延伸,一方面以各工业组团为核心逐渐生长,两者渐渐联结成片。其中:

汉口地区由于地势和防洪的要求,城区的建设无法突破堤防,因此主要以旧城、堤角工业区和易家墩工业区为基础,在解放大道沿线向两侧填充扩张和向两端轴向延伸,总体上形成从解放大道到长江、汉水之间狭长的沿江轴状空间形态;

汉阳地区由于水系纵横,“墨水湖”、“龙阳湖”、“太子湖”限制了汉阳用地的南扩,同时沿长江狭长带状的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困难,所以选择沿汉江的十里铺西延,利用水运发展工业和居住,因此主要以旧城、七里庙工业区为基础,沿鹦鹉大道向南、汉阳大道向西,呈现出“L”形的沿江轴状形态。

武昌地区由于受众多湖泊的挤迫,因此主要以旧城、青山工业区、白沙洲工业区、关山工业区、石牌岭工业区等为基础,向东沿武珞路-珞瑜路大幅度推进发展、向南沿武咸、武金公路发展、向北沿和平大道形成余家头工业区,总体上形成“E”型轴状发展态势。整体来看,城市的发展处于无序蔓延的过程中,三镇在自然地形地貌的影响下,沿着可利用的建设用地逐步向外拓展,城市总体规划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城市商业配套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布局作出安排,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影响不大。

(二)80年代中后期城市空间处于轴间填充阶段

1、政治经济背景

这个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国家开始注重企业改革,加大企业的自主权。同时我国开始对城镇住房制度进行改革。从而企业和居民经济主体地位逐渐确定起来,为城市聚集效应市场调节机制的恢复提供了动力基础。

84 年武汉成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计划单列,为武汉的城市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弹性和资助空间,随着武汉市的“两通起飞”等思想的提出,武汉市行政区划有所调整:洪山区由郊区调整为市区,此外加入了汉南郊区和武昌、新洲、黄陂、汉阳四个郊县,规划区域大大增加。

2、总体规划情况

1988年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继续强化了1982 年总体规划中提出的三镇鼎立的特点,强化和明确三镇各片的主要功能,提出了中心城、卫星城、县城关镇、县辖镇、集镇五个层次的城镇网络。整个城镇网络布局以长江和京广铁路呈十字轴线展开,以中心城为轴心,汉丹、武黄铁路、国道、汉水为放射线,在轴线上和放射线上分布不同功能、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城镇群;同时,在延续1982 年总体规划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按照新的形势进行了局部调整,规划新建长江二桥,形成城市内环;建设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关山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使其发展成为城市重要的发展极;同时,规划还确定了武汉新的机场选址,城市空间格局骨架基本确立。

3、实际空间发展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内部形成多处商业中心和大型居住组团,一

批大型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为城市内部的大规模建设提供了动力,武汉空间形态变化整体上呈现轴向变粗、轴间填充的趋势。其中:

汉口地区旧京汉铁路外移为城市外拓提供了新空间。建设大道、发展大道、青年大道相继建成,使城市得以大规模沿路向纵深腹地发展。形成了鄂城墩、北湖、花桥等规模巨大的居住组团,站北、常青、古田等地区建设起来,汉口沿江两轴之间的空旷地带被逐步填充饱满;

汉阳地区用地依然沿汉江拓展,向墨水湖以北、琴断口、升官渡地区发展,形成了大规模的江汉二桥居住组团,钟家村、墨水湖以北等地区建设密度变大,汉阳沿江两轴变粗;同时由于沌口优越的地理和交通区位,再加上汉阳的建设用地受限,城市必须选择这里作为城市发展新的突破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建设。

武昌地区结合青山工业区修建了钢花居住组团,结合中北路工业区修建了东亭居住组团,另外中北路、徐东、杨园、关山、火车站、晒湖等地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发展轴逐渐联结起来;同时,由于关山的用地发展仍有余地,南湖机场的逐渐转移,建设用地向白沙洲、关山、南湖地区发展,武昌东湖、南湖地区开始发展科技密集区(东湖新

技术开发区)。

整体来看,随着三镇空间骨架的基本形成,城市的发展逐渐由无序蔓延转变为有序扩张,依托城市内部已建成的基础配套设施,城市空间发展轴逐渐变粗变密。城市总体规划在这一阶段确定了建设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空间在汉阳西南方向和武昌东南方向的拓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90年代中期城市空间处于圈层布局和多方向蔓延拓展阶段

1、政治经济背景

进入90年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开始兴起。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开始全面实施。武汉相继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开放港口,标志着武汉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2、总体规划情况

1996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空间结构为:“两个核心区、10个中心片区、10个综合组团”的“多中心组团式”机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武汉滨水城市特色,考虑长江、汉水的分隔,主城已形成汉口、汉阳、武昌相对独立的城市格局,利用江、河、湖、山等自然条件分隔,规划江北、江南两个核心区,在核心区周围布局10 个中心区片,在主城边缘布局10 个综合组团,核心区、中心区片、综合组团之间以轨道交通线、

快速路及主次干道相联系,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同时,延续在城市外部开辟卫星城镇的思想,在武汉市外部重点建设阳逻、北湖、纸坊、金口、蔡甸、宋家岗、常福七个卫星镇,并提出了各卫星城具体的建设方向。

3、实际空间发展情况

这一时期,空前活跃的经济刺激了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规划确定的主城和卫星城的空间发展模式,在实际发展中并没有能完全实现规划目标。

一是主城继续填充发展并向外蔓延。汉口地区,沿发展大道两侧发展,并跨越张公堤形成规模巨大的常青组团;汉阳地区,以汉阳大道和318国道为轴继续向西、向南发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规模巨大的组团;武昌地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周边成为建设的热点,并带动城市向东拓展。形成了南湖居住区。青山组团与武昌旧城联为一体。

二是我市区域化趋势十分明显,主城周边地区发展迅速。主城周边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吴家山金银湖地区、汤逊湖周边地区、黄家湖、谌家矶等临近主城的地区,依托交通干道,通过采取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推动了城镇建设。外框式扩展明显,组团跳跃式扩展趋势不十分明显,造成大多数新城发展滞后。

整体来看,随着三镇空间格局的不断完善,城市的发展逐渐由全面扩张转变为重点拓展,主城周边局部地区发展迅速。城市总体规划在这一阶段强调从区域范围内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结构,提出了“1+7”城镇发展体系,但由于由于城市投资能力的局限和市域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各城镇发展始终远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城市建设依然围绕中心城展开。

四、新时期武汉城市空间格局

(一)新时期宏观社会经济背景

在全面实施经济全球化、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宏观环境下,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在“中部崛起”中承担着辐射和带动作用。武汉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构筑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2007年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的试点城市,一大批国家型和区域型的基础设施将落户武汉。新时期的武汉面对着巨大的历史机遇。

(二)城市空间结构选择

通过分析改革开放30年武汉城市空间拓展的脉络,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武汉应采

取轴向拓展、组团推进的空间发展模式,构筑形成若干条以复合公共交通走廊为依托的“TOD”发展轴,有机整合发展现势,引导新增居住、就业的统筹安排和布局,构建城市空间拓展的科学秩序,为各行各业提供资源环境允许的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武汉主城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长期摊大饼式的发展已经在城市的交通、环境、人居、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继续圈层扩张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而另一方面,从经济增长机制来看,城市规模还会随着经济增长而进一步扩大,采取强行抑制城市规模的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难以起到有效作用,采取轴状拓展是符合城市发展状况、具有可操作性的唯一选择。

二是武汉的自然条件适合武汉采取这一发展模式。武汉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较多,对城市有很强的分割限制作用,这一点从主城外围较为破碎的城市形态既可反映出来。如果继续强行圈层状摊大饼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将山体、湖泊等生态要素完全包围,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而只有根据武汉的自然特点,采取轴向拓展、组团推进的模式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空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是依托复合交通走廊组团式发展,有利于节约用地,符合集约发展的战略。必须重视的是,在采取这一发展模式时,一方面要切实制定生态保护措施和制度,防止生态环境被城市建设不断蚕食。另一方面还要采取积极的保护态度,对生态绿楔区域要规划赋予一定社会、经济功能,妥善兼顾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有利于生态绿楔的维护。

(三)总体规划情况

2006年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全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二个功能发展区,对其发展政策进行分类指导,建立集约型城市空间框架,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扩展。采用“TOD”模式,构筑以大运量快速交通设施为主的复合公共交通走廊,引导城市多轴向组群式拓展,轴间布局形成以水环境为基础的大型生态绿楔。总体形成“两江三镇、多轴多心”的都市发展区空间结构,力争打造有机生长、集约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空间发展的新局面。

总体规划在复合交通轴上布局一系列功能完善、人口在20万人左右,规模适中的城市组团。同时将空间关系紧密、产业协作密切、交通便捷的若干组团以产业为纽带、相对聚集形成新城组群。包括东部、东南、南部、西南、西部、北部等6大新城组群,每个

新城组群包括4-5个城市组团,新城组群之间控制大型生态绿楔,总体形成有机生长的轴向组群结构。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城市及其周围地区聚集;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度发达,城市逐渐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化发展。这种双向运动推动城市地域迅速扩张,城市功能空间不断分化和重组。

武汉市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6年和2006年先后4次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配置、功能空间布局和城乡统筹发展等重要问题予以分析和确定,这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还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它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探索城市空间演变的规律,

找出城市总体规划引导城市空间拓展的方法,实现城市空间优化升级,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是我们规划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_牟宇峰

第22卷第8期 2013年8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Vol.22No.8 Aug.2013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 牟宇峰1,2,孙 伟1,袁 丰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 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 区域,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数据为依据,采用行政区划法、圈层方向法、空间插值法和热点分析法,从 四大区域、区县、乡镇街道和网格等不同层次分析了南京近30a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出人口格局演变的六 大特征;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调整、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交通便捷程度、公共 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套、工作选择、居住空间选择、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南京人口格局演变的 机理,并通过回归模型加以实证。 关键词:南京;人口格局;演变,机制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3)08-0979-10 收稿日期:2012-08-06;修回日期:2012-12-0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3) 作者简介:牟宇峰(1983~ ),男,辽宁省朝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yfmou@niglas.ac.cn 作为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人口分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1],受到市场机制[2]、政策调控[3]、产业发展[4]、科技创新[5]等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它也会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6]、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7]、优化城市发展空间[8]、提升产业结构[9];另外,还可能引发资源能源紧张[10]、生境破坏[11]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学者们对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比较丰富。高向东等[12]分别运用行政区划法、自然标识法、圈层距离法和方向距离法分析上海市1990~2000年人口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0a间城市中心人口骤减,郊区人口猛增,人口郊区化显著;黄荣清[13]和周尚意等[14]分别利用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及沃尔克人口中心和洛伦兹曲线来刻画1980年以来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分布变化情况,指出北京人口正在由向心集聚向离心分散转变;姚华松等[15]运用区位熵方法系统分析了近30a广州流动人口分布的规律,认为流动人口具有近郊指向性,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主要分布于新区,以户籍为代表的集聚区已经显现;冯永玖等[16]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人口分布的盒子维值、相关维值及其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上海区县人口分布分形状况明显,不同圈层的人口分布分维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演化规律。 在机理研究方面,张善余[4]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了上海人口的郊区化;U.S Department ofCommerce[17]和蒋达强[18]通过对人口与住宅的时空分析,得出了两者密切相关的结论;高向东等[19]的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发展和旧城改造加速了人口格局的改变;谢守红[20]把限制广州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总结为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政策;齐晓娟[21]将影响人口分布变动的机制归因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杨芸等[22]的研究表明,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有偿使用改变上海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通过文献梳理,作者认为目前对城市人口布局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如北京[14]、上海[12]、广州[23],对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在基本研究单元划分和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如区、县[24]或街道、镇[25],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缺少在栅格层面对人口分布的系统空间分析,难以表现行政区内部人口分布和变动状况;第三,在研究时间段选择上,选取的时间跨度短[26]或只研究某一时间节点上的人口格局[27],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2012-城市问题-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文章编号〕1002-2031(2012)07-0002-05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孙久文焦张义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 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焦张义(198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23)———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收稿日期〕2012-02-12〔修回日期〕2012-03-2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建国初, 1949年中国拥有城镇人口5765万人,农村人口48402万人,城镇化率为10.64%,城镇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 的一成。经过60年的发展, 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2186万人,农村人口71288万人,城镇化水 平由10.64%提升到46.59%,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5.5亿。可以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城市化史上规模最大、背景最复杂、受益人群最多、不确定性也最大的城市化历程。 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改革开发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1949-1957年的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市化时期、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 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之后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此后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一系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二是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加,集中表现为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的出现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数量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剧烈变动。 一建国初期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城市空间格局 建国初期,出于政治、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均衡发 总第204期 城市问题2012年第7期 DOI: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7.010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因矿而兴,城市沿道清铁路发展。1904年,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建矿,焦作作为煤炭城市得以建立,煤炭转运与盈利依赖于道清铁路,矿区城市的建设围绕着铁路站建设,并逐步沿铁路向东西向发展。 图1民国时期,道清铁路与焦作早期矿区城市的建设 图2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二阶段: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继续东西向拓展。近代,焦作的煤炭产业达到繁盛,1970年代建设焦柳铁路,1980年代建设新月铁路,共同构成晋南豫北煤炭产区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一时期,在中心城区以及市域,城市均沿铁路线发展。

图3198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跨越了焦柳线(原道清铁路线位),新月铁路及新的焦作站成 为影响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 图4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三阶段:伴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跳出东西向延展的模式,向南拓展。进入1990年代,煤炭开采濒临枯竭,焦作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和矿区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中心城区不再继续东西向延展的态势,而是开始跨月新月铁路向南发展。通过在城市南部建设焦作新区(原焦作高新区),引擎城市综合转型。

图5 199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的态势出现 图62000年,随着高新区的建立,中心城区跨越新月铁路、向南发展的态势更为显著 纵观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从城市建立至1990年代,城市的主导产业以煤炭开采及加工为主,空间结构呈现出沿煤炭运输铁路线东西向拓展的特征,伴随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开始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城市开始跳出既有格局,向南拓展,对接省会郑州。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 Land-Use Spatial Patter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the Nor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区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动态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各种驱动力,从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本章分别使用参数构造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过程,并进行了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4.1区域概况(General Situation) (1)积沙成陆史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中部原属海门县;南部原属崇明,称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并分设启县,1989年11月启东撤县建市。因在江北大陆最东端,且沙洲还在向东接涨,乃有“启吾东疆”之意。(启东土地管理志,1999) 长江河口向海推进的模式与速度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及其长江来水来沙量的变化、河口两侧淤积侵蚀强度的变化,以及沿江人类活动功效的变化,海平面及潮位与涨落潮流作用强度的变化等(杨达源,2006)。启东土地资源坍涨不定,沧桑变迁,除通吕水脊区成陆千年以上外,大部分是几百年间坍而复涨之地。但总的趋势是,长江以年平均32400立方米/秒流量入海,含沙量达4.5亿吨以上。到了江口,江面开阔,流速缓慢,泥沙易于沉积。遇上含有电解质的海水,生成大量胶态浮悬物质,又加速了凝结沉淀,海底逐渐升高。江口两侧经水力推动回旋形成沙嘴。沙嘴接涨沙洲,不断延伸,由此形成了江海平原。按成陆先后大体分为3块:倒岸河以北(通吕水脊区),为一千多年前的东布洲范围,14-18世纪,长江主泓道北移,经三次大规模坍削,江岸线退至倒岸河一线,这一块属长江古沙洲;倒岸河以南大片土地,是近二三百年坍而复涨之地。18世纪初,长江主泓道南迁,北岸涨出许多沙洲,逐渐成陆。沿海的东元(东部)、近海、向阳、东海镇等地,均属近海湾海积,是近百年来淤积成陆的。 (2)地理位置

浅谈武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浅谈武汉市的城市空间结构 作者:汪小婷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武汉,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大城市,华中地区最繁华都市及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作为中国内陆特大城市,近代武汉的空间结构还是比较有特点的。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从“起始阶段”向“加速阶段”转化的过渡期,某些发达地区则已率先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武汉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且呈出自身的特点。 关键字: 一、武汉市历史上城市空间的演化 与中国其他城市一样,武汉市的城市空间形态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是在受传统制度、经济发展、社会变化、文化观念及地理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历史上武汉是由三个完全不同的城镇链接而成的,三镇之间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差异很大。武昌、汉阳相对发展较早,历史较为悠久,武昌、汉阳两镇的空间布局主要是遵循中国封建后期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城内道路剁成直角相交的方格网状,居民住宅多位于街道两侧。早在1861年以前,武汉实际上只有武昌、汉阳两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市镇,汉口此前所谓的老城区是自发形成的,主要是零散布置的一些民房。汉口的发展相对较迟,在明朝时期发展较快,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到明末清初,汉口镇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随后汉口被开辟为商埠,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租借的开辟,租界区的建设引人了西方当时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技术,使得汉口的城市空间结构带有西方城市的特色。在汉口迅速发展的同时,受张之洞的影响,武昌、汉阳相继建立起一批近代工业,修建陆汉铁路及其它市政设施。且在青山、滨江一带开通商口岸,使武昌城市空间沿长江向北扩展。汉口租界与武昌商埠的建设,使武汉的城市空间格局由原来的“沿河”(汉水)发展转变为“沿江”发展,由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构成的近代都会初步成型。三镇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三镇相互连接,随着武汉市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解放前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魏广龙任登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向地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地方法,即: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 【关键词】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空间布局均衡可持续集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地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不断蔓延扩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一些不合理地状况.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极分化地趋势,如: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地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产业区域相对密集,城市绿化率不断下降;等等.这些不合理地城市空间布局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一系列严重地城市问题. 国外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理论概述 城市疏散理论,即田园城市—卧城—卫星城理论.①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地概念.20世纪40年代,

处于二战后地修复时期,大城市改建时进行了第一代新城建设;50年代进行了第二代新城建设;60年代进行了第三代新城建设.20年代地卫星城概念只能称为城市郊区,第一代新城是卧城,由于规模过小,没有起到疏散地作用.第二代新城也属于卧城,依赖于大城市地发展,没有吸引力,因此起不到疏散城市地作用.第三代为独立地卫星城,有自己地吸引力,对城市疏散和容纳外来人口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区域规划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理论.②50年代,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规划活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长极核理论,主张先促进少数经济上增长较快地城市迅速繁荣发展,进而带动附近区域地发展.此理论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但容易引起城市地盲目蔓延. 城市美化运动,即城市环境生态学.③二战前期,在美国,先驱者们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美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公共绿地规划.自20年代至今,一直注重城市环境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地影响,强调将自然环境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城市发展由单一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大都市绵延区.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化仍在继续,大多数国家开始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大城市地布局由单一中心城市模式转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单一中心城市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多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逐渐发展为大城市绵延区,形成无边地城市,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演变与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与成因分析 (以石河子玛纳斯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为主)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章锋 1.1植被群落的演变 根据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类群:1、在未开垦以前冲积平原上灰漠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和梭梭群落2、山前带灰漠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的原生植被为博乐塔绢蒿---盐生草群落3、潮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芨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依据地形部位确定其具体的群落类型4、、草甸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为芨芨草5、群落风沙土农田原生植被是梭梭群落6、沼泽土农田原生植被是芦苇沼泽7、盐土农田的原生植被是盐生灌木群落8、绿洲边缘沙漠的原生植被为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 在荒漠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土壤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荒漠植被景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大规模的开垦,荒漠地区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原生植被遭到破坏,但是土壤状况相对于开垦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未开垦地方保存下来的残遗植被,分析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指示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复原开垦前的原生植被。 首先,土壤类型和格局在近50年以来变化较小,在玛纳斯地区广泛分布的是灰漠土,这说明在开垦前研究区植被主要是荒漠植被,其他的沼泽土和草甸土也能反映原生植被,潮土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是由沼泽土、草甸土以及灰漠土发育而成的;其次,研究区土壤类型的边界比较明确E,成土母质由黄土、风成土和冲积物质组成;最后,研究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十分简单,据优势种可以很好地确定其植被类型。 1.2植被格局变化原因 玛纳斯绿洲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岸、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型天然绿洲广布,主要有湖泊、草地、胡杨林、河谷林等类型;(2)50年代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屯垦戍边”,致使区内耕地、园地、城镇居民点、水库等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大,草地、林地、湖泊、河流等天然绿洲面积缩小;(3)在水、土资源开发中,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平沙地,草灌丛沙堆、沙丘间洼地发展耕地、果园,在冲洪积扇上部戈壁沙滩上建设城镇、工矿,修筑安集海、蘑菇湖、大海子等平原水库引起库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荒漠草地沼泽草地演替,从而使荒漠变为绿洲;(4)平原水库坝后和西岸大渠沿线的耕地,因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沼泽盐渍化,而弃耕沦为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引言 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52.29%,新增城市人口144.9万人,仅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2,169亿元,建成区面积837.27平方公里,在全国城市城区面积排名第8位等都显示着四川省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阶段。然而拥挤的交通、环境的污染、人口的膨胀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国际经验和成都现实来看,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的成都正步入“城市病”的暴发期。学术界把由于人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的某些区位,所引发的对城市经济、环境、公共秩序及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称为“大城市病”。现有研究中对于“城市病”的原因多基于体制、公共产品供给、城市发展空间等视角,如刘成玉(2012)强调公共产品向大城市聚集的这种格局是形成和加剧我国“大城市病”问题的根源之一,并在此视角下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朱铁臻提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模式应该是生态经济城市,董国良创造的“节地畅通”城市也是解决“城市病”的方案。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建立城市综合体来缓解“城市病”。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学界已经关注到了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病”的影响,但关注的还不够,大多数只是笼统的提出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范式等等。基于此,以一个特定地区为案例来研究“城市病”就很有必要。成都作为一个典型的“单中心同心圆”扩展模式的城市,去研究如何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来缓解“城市病”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成都市城区布局从直径4km左右到400km的同心圆扩展形态。纵观成都市空间开发历程,成都市空间扩张的形态是由孤立的单中心沿“环形十放射”状的交通轴线呈圈层状蔓延再向多中心组团式结构演变,空间机制是由孤立的点极化向点轴化发展,并初步呈现出了点、线、面相互联系的三层网络结构。由于成都市的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和机制的变化对其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成都市产业空间布局模式逐步由均质模式向以市中心等经济高度集聚地区为“极点”的增长 极模式转变。同时,随着城郊交通联系的不断加强和城市副中心及郊区组团的发展在空间上进一步形成了点轴布局模式和网络布局模式。显然,从成都现在的发展来看,这种空间布局是合理的。然而,这种整体上呈现的“单中心圈层式”的空间扩展形态使之出现了居住区、商业区、文教区等清一色的分区规划。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城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成都市的产业和居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鸿沟,处在外城层和辅城层的高新区和高新西区作为产业集聚地,则产业发达,居住和娱乐氛围欠缺,由此也出现很多人住在城中,工作在近郊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一直以来的上班时间交通拥堵严重的状况,无独有偶,光华大道区域的城市发展,呈现出来的都是“住宅”集中化,目前暂缺少娱乐和产业的规划,这也会成为未来区域城市发展的掣肘。与此同时,以天府广场、盐市口为中心,半径1km范围的内核区人口活动高度密集、零售商业、商务楼宇和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集中,让中心城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一些矛盾的凸显, “城市病”成为成都市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二、成都市空间布局演化导致和加剧“城市病” (一)“同心圆摊大饼”的空间扩张引导人口集中于主城区。“单中心”发展模式,使得商业、办公等城市就业过于密集在旧城区,从而导致的人口过度集中。截至2018年,成都市常住人口为1,604.5万人,成都市主城区人口达1,020万人,比2000年增加672.9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63.59个百分点,远郊的第三生活圈(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常住人口为445.59万人,比2000年的447.62万人减少了2.03万人;成都市人口的居住已向中心城区聚集。全市人口密度为1,109人/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密度在各圈层中最大,为11,388人/平方公里。其中,武侯区人口密度居全市之首,为14,451人/平方公里,大邑县人口密度最低为391人/平方公里。 (二)人口集中导致“城市病”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文/李虹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提要]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城市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心蔓延的“外溢”模式曾是城市空间模式的主流;但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其弊病也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后备不足等“城市病”都是这种空间扩展模式的直接产物。为此,本文从空间布局规划制定、构建城市综合体、土地集约化发展等方面对成都市空间布局进行建议,提出缓解城市病的治理方案,以实现成都市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病”;城市空间布局;成都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14日 经济/产业《合作经济与科技》No.6s2019 40--

武汉从古至今的城市格局

论武汉从古至今的城市格局 摘要:武汉汉口一带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武汉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市郊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迄今中国发现及保存最完整的商氏古城。通过对若干珍贵的城市历史图片的整理,概述了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历史演变及近现代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 关键词:结构形态历史演变规划发展 一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历史演变 武汉最早的城市建设史应当从距今3 500多年前商代盘龙城开始。武汉三镇中,武昌历史最为悠久,三国时期孙权得夏口后,将郡治移至夏口城,即今武昌。在武汉城市发展中筑城最早的,一是东汉末年“戴监军筑,黄祖所守”的却月城(今汉阳龟山以北);二是孙权于公元223年在今武昌蛇山(江夏山)筑的夏口城。却月城周围一里八十步;夏口城周围二三里,两城隔江相峙。 也正是在三国时期,武昌、汉阳开始分治,两城独立发展。后武昌城于唐敬宗宝历初年改筑砖城,明洪武四年再次扩建,城区基本定型。汉阳城则几度兴废,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始新筑汉阳城,城区

自此定型。元、明、清时期,武昌为湖广行中书省、湖广布政使司、湖广总督署所在地,历来为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汉阳为汉阳府治和县治 古汉阳城墙 武汉的城市起源,是东汉末年的位于今汉阳的却月城、鲁山城,和武昌蛇山的夏口城。东汉末三国初,地方军阀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是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水果湖放鹰台和南湖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了一座瞭望塔——黄鹤楼。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汉。当时

城市道路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

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19, 7(3), 87-97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ef13828650.html,/journal/ulu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f13828650.html,/10.12677/ulu.2019.73010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Urban Road and Spatial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Xi’an City Yang Sun1,2,3, Manping Xie1,2,3, Famei Shang1,2,3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2Key Laboratory of Plateau Lake Ecology & Global Change, Kunming Yunnan 3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al Proces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Plateau,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Aug. 16th, 2019; accepted: Sep. 5th, 2019; published: Sep. 12th, 2019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mutual influence mechanism of urban road network structure and urban spa- tial pattern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exploring the traffic problems and rational layout of urban spatial pattern. Taking Xi’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road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atial pattern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1996, 2006 and 2016.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impact of road construction and urban spatial pattern is mutually synergistic. Road construction affects the change of spatial pattern,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also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road construction; 2) The spatial pattern of Xi'an is developed in the form of “checkerboard” and “radia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is also distributed along with the pattern of spatial pattern, forming a “three-horizontal, three-vertical, three-ring and eight-radiation” pattern; 3) Due to the disorderly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road construction cannot fully cover this area, showing a scattered spatial pattern. Keywords Development of Urban Road,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Pattern, Xi’an City 城市道路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 孙杨1,2,3,谢曼平1,2,3,尚发美1,2,3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2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