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合集下载

加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小学英语“灵动课堂”

加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小学英语“灵动课堂”

加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小学英语“灵动课堂”一、“灵动课堂”内涵及其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灵动课堂”的构建一方面是要教师活用教材,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思维灵活化;另一方面,是要学生在课堂中灵活、灵巧、灵通,有灵性。

这样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时便可以达到身心俱动。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灵动”一词的意思是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

这应该是灵动课堂的显性方面,它的本质内涵是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通过教与学构建师与生的互动方式[1]。

构建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的体现,它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喜欢学英语,真正地爱上英语。

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要合理设计教与学,衡量教学效果,重视社会化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施,注意教学反思,将潜移默化的教学融入课堂之上,从而塑造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个新的方向,这也是英语教学课堂中的精髓。

二、加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小学英语“灵动课堂”1.采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兴趣在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小学生本身就天真活泼,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借助多媒体设施,引领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感受情境,达到运用情境的效果。

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会活跃。

好的教学开端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情境教学法这样直观而生动的教学实践,清晰明了,把书本静态的呈现方式,以动态的模式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对语言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学手段多样化,引发学生关注度小学英语的教学应贴近生活,在教学中,随机应变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关注度。

例如,平時教师运用的“表演法”“模仿秀”等,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可以充当“小老师”,模仿教师上课。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南县一中:曹灿时光飞逝,转眼间离2017年高考已经只有一百多个日子了,而相应地我和1415和1420班的孩子们相处的时光也一天天地累积到了快两年的时间了。

回首沉思,在这些岁月里,我们的探索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困难,但更多的我们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英语这一学科在我们这所普通高中属于相对较弱的学科,学生入学时成绩差,偶有及格。

随着高中教材难度的突然增加,学生一下就如一叶小舟在茫茫大海上飘荡,找不到方向。

对英语本来就没有兴趣的他们更如雪上加霜,部分同学开始放弃。

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怎样才能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的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 从这可以看出, 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 想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于是, 与备课组老师一起, 写目标, 定计划, 并写出具体实施步骤.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教研之旅.我们的教研围绕着的总是一个目标,就是要让英语课堂变得灵动起来。

只有摆脱了沉闷的灵动的课堂,让会有高效的优质的思想碰撞。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基础教育》的作者埃克斯利说过: “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最好方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活跃成份, 是学习动机的来源.在教学中, 要始终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1)教唱英语歌曲唱英语歌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记忆长期保持. 我们常找一些与单元主题有关的歌曲来让学生欣赏,学唱.如讲 Unit9 Saving the Earth 时,用 Michael Jackson 的 Earth song, Heal the world,唤起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关注.歌曲旋律动人,歌词写得很有深意,使学生从另一侧面认识英语文化之美.在讲ever结构时,我们让学生跟唱经典歌曲right here waiting,中的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能让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结构,而在讲从句的时候我们会播放经典的英文歌曲 Lemon Tree,这样的动感的节奏,松快的旋律能够一下子就将学生们的耳朵唤醒,课堂似乎也一下子就不那么沉闷了。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让英语课堂“活”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一门重要的语言,而学好英语更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如何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更加活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老师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游戏和竞赛在课堂上引入各种英语游戏和竞赛,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词汇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记忆生词,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兴趣和记忆效果;又比如通过英语听力竞赛,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听力的习惯,提高他们对英语的理解能力。

实践和交际英语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下的对话交流,或者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英语演讲和辩论等活动,都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让英语课堂更加生动。

音乐和影视音乐和影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东西,而且也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的媒介。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可以适度加入一些英文歌曲、影视剧等内容,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和观看电影、电视剧来增加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分析和讨论歌词和剧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语言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情感和关怀老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多关心、多鼓励。

在教学中把学生的情感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眼中是被尊重和关爱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要让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构建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

老师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B班分级教学初探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B班分级教学初探
l SSN l OO 8— 9446
承 德
石 油

等 专 科

校 学
报 第 1 5卷 第 6期 , 2 01 3年 1 2 月
Vo 1 . 1 5, No . 6, De c .2 01 3

J o u r n a l o f Ch e n g d e Pe t r o l e u m Co l l e g e
孔 子言 : “ 知之 者不 如好之 者 , 好 之者不 如乐 知 者 ” 。说 明兴趣 是最 好 的 老师 。学生 对英 语 有 兴趣 , 才 愿 意学 , 学 习效果 自然 会提 高 。但 一直 以来 , 由于没 有 学 习成就 感 , 分级 教学 中 B班 的一些 学 生对 英语 逐 渐失去 了兴趣 , 再 加上英 语底 子普遍 比较 薄弱 , 让其 开 口“ 说” 英语 , 并能 够 流利 地表 达 出 自己 的 意愿 , 很 难 。在这种 情况 下 , 如 果还按 照 比较常规 的英语 教学 法 , 恐 怕事倍 功半 。 教 育学 家苏霍 姆林 斯基说 : “ 教 师如果 不想方 设法 使学 生 产生 情绪 高 昂 和智 力振 奋 的 内心 状 态 , 而 只是不 动感情 的脑 力劳 动 , 就会 带 来疲 倦 ” 。为 了使 学 生 的英 语 学 习成 为 一 种 由兴 趣 出发 的主 动行
( De p a r t me n t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a n d T o u r i s m,C h e n g d e P e t r o l e u m C o l l e g e , C h e n g d e 0 6 7 0 0 0,He b e i ,C h i n a)

如何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如何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如何让英语课堂动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而充满浓厚的英语气氛的语言环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立足课堂这一主阵地,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在课堂上动起来。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让课堂真正动起来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让英语课堂动起来的基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让英语课堂动起来的前提条件。

卢梭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

是的,教育不应该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有人性化的,有爱心的、温暖的、有责任心的教育,只有热爱我们的学生、尊重我们的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够交流沟通,才能理解,才能使师生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我们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随时随地去关心、爱护和尊重我们的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

让我们在学生的眼中不仅仅是一位可敬的老师,更是他们亲密的朋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他们的缺点不批评,置之不理,而是把批评和表扬都变成同一个目的——那就是关心、爱护他们。

因此,批评的方式与方法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使其人格不受侮辱。

让他们从内心世界里真正感到教师的批评其实是对他们诚挚的爱,是由衷的爱护和帮助。

二、充分备课是让英语课堂动起来的前提能否让英语课堂动起来,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

备课越认真,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发挥,课堂效果也就越好。

所以,备课时教师必须做到:1、精备教材这不是对教材能够照本宣科地“懂得”和“理解”,而是吃透教材,能够精化和提炼各个部分,如词汇、课文、练习及它们之间的了解,并且做出最合理的安排。

如在处理单词、语法与课文整体讲授的关系上,偏重前者会显得枯燥,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支离破碎,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影响对文章美的感受;但若偏重后者,又会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迷路”,难以“前行”,继而丧失学习积极性。

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让英语课堂“动”起来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经常在想,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爱上英语。

随着教学的深入,特别是进行高年级英语的教学时,我们英语教师却发现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快速递减,我们即使采取了很多种教学方法,仍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性不强,学生在课堂中也不愿动,课堂教学缺乏活力。

一、在课前准备时“动”起来预备铃响起,教师播放英文歌曲,大家随之齐唱英文歌,营造英语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此外,我们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做一些课前准备工作,如卡片、调查表等,有条件的学生可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图片。

尽可能做到师生一体,教学同步。

例如:学习谈论The Family话题时,我让学生带来自家的全家福照片,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制作Family Tree。

课前准备有以下好处:1.促使学生主动去看书,达到让学生预习的目的。

2.增强学生上课的新奇感,为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创造条件。

3.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认真听课、获取新知。

二、在导入新课时“动”起来英语教师在备课时一定都会为如何导入新课而花费心思,平时一般都是通过Duty report来导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另一方面训练了其他学生的听力。

这种方法虽好,但每天如此,必然会使学生厌倦。

如果教师能经常增加新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的话,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保持集中。

例如,在教学hobbies一课中,我和学生由Free talk开始,让他们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图片,谈论自己的爱好并讲出原因,这样的导入更为切题,所以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三、在小组活动中“动”起来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开展小组学习互动,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帮助,而且记忆效果会更好。

例如,学习问路、找地点的句型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举一标牌,如Bus station,Book shop,Post Office等,一组代表一个地方,由一名学生从起点出发,按照所给路线,边走边用英语解说,直至目的地;学生依次听从小组成员指令,改变路线并走完全程。

让英语课变得有趣和生动

让英语课变得有趣和生动

让英语课变得有趣和生动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对许多学生而言,英语课常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不进去,学不好。

那么,如何让英语课变得有趣和生动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创造一个有趣和生动的英语课堂。

一、多媒体教学:给生动插上翅膀多媒体教学是让英语课变得有趣和生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频设备以及互动白板等,教师可以将图片、视频和音频等素材融入到教学中,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视听双通道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有趣的英语短片、音乐、演讲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看电影、听歌曲和欣赏文化节目等,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从而加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游戏化学习:融入游戏元素游戏化学习是另一个让英语课变得有趣和生动的有效方法。

通过在课堂上引入各种英语学习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英语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互动。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在真实情境下运用英语的能力。

除了角色扮演游戏,老师还可以组织单词游戏、拼图游戏、口语竞赛等,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三、情景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将英语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是让英语课变得有趣和生动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生活环境中使用英语,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去超市、餐厅等地,以英语进行购物、点餐和交流。

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使他们更加主动和有动力地学习英语。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思想和观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四、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化教学是让英语课变得有趣和生动的重要方法之一。

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小学英语课堂更灵动

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小学英语课堂更灵动

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小学英语课堂更灵动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和交流,因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应提倡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在教学中如何贴近生活实际。

摒弃就教材学习而学习、就考试而学习的应试教育,提倡灵活多元的生活式教育。

因而,我们在课堂上应尽量创造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到他们学的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处可见,这样他们才会觉得学得有意义、有兴趣。

换一种角度讲,我们必须活化英语课堂,把机械的操练、枯燥的背诵转变成学生喜欢的方式,从而让他们乐学、爱学,这样的学习,才是实在、有效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适应生活、实用的。

例如,在学习shopping这个话题时,我往往会在课堂上创设情境。

让学生戴上头饰扮演不同角色(售货员、顾客等)、给实物贴上标签(不同的价格)、设立不同的摊位(学习用品、水果等)。

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巩固句型“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How much is it ?”“I’d like some...”“Here’s your change”“Anything else?”“How many kilos?”“What colour?”“Which fruit?”“Thank you”等等。

这样的课堂不仅学生感兴趣、积极主动准备道具,还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想必老外们在商场里也无非是如此这般的买卖吧,我们的学生学得又快又好,采用生活式教学何乐而不为呢?在英语学习中,不同的风俗文化一般是学生最难理解的。

因为身处不同的国籍、现实环境,很多习惯和文化是有天壤区别的。

问候礼仪、节假日风俗、数字颜色类忌讳、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国家、不同种族都是不同的。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就要创造一定的生活环境、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例如,在学习Holidays话题时,先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外的各种节日,然后和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由当前英语改革想到的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英语高考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部分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改革方案。改革
是大势所趋,只有改革才能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面对高考英语改革的新局面,目前有些英
语教师开始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将来也许会被辞退,甚至会失业;部分学生也出现了心理浮动,
认为英语可学可不学,更有甚者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恐怕不是我们改革的初衷。鉴于此,笔者认
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顺应改革洪流,积极转变教学角色,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建教学新
模式,千方百计地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高效起来。
一是培养新情感。一方面,要变“重教师情感”为“重学生情感”。以往教师往往只注重自
己的情感态度,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存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并随时进行
调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变“情感隔膜”为“情感交融”。近
些年来,师生之间的感情总体上趋于淡漠。很多教师虽然备课认真、教法娴熟、工作勤恳,但其
教学效果却不佳,这与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与沟通有很大关系。由
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且英语教学传授的是“表情达意”的语言,因此
要实现新课程标准,教师就必须改变师生间的情感现状。教师如果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关注
他们的喜、怒、哀、乐,喜其所喜,忧其所忧,学生自然就会把你当成知心朋友。事实证明,很
多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教师,才喜欢上他教的那门课,学习成绩才得以快速提高。
二是创建新模式。要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旧的传统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
程序、内容、方式、方法,决定了教师怎样传授,学生就要怎样接受。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学过
程变为师生积极互动、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学生
是主体,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示范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如每节课最后的一个环节是语言的巩固运用
环节,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采访对话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
接受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三是借助新载体。要变“单一利用传统资源”为“综合开发现代资源”。一本教科书、一支
粉笔、一块黑板,这些单一、传统的课程资源既让学生感到乏味,又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听、说、
读、写等综合能力的目的。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
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资源,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接触英语。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单词、短语等语言知识点时,列举的例子应尽可能贴近中学生
的日常生活,符合他们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易于被他们所理解和接收,以求达到“师生共鸣”,
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例如,学习Itis/hasbeen+一段时间+since...(自从„„以来已
经有多长时间了)句型时,我们可以例举更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自从初中毕业已经有两年了
(Itis/hasbeentwoyearssincewegraduatedfromjuniorschool.)。另外,教师还应开发课程资
源,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活泼的画面,配之以恰当的解说,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
学生边听边看、边看边说,创建浓厚的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表达思想的能力。例如,
在讲解when,while,as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教师可利用这一模块阅读课的素材———航天英雄
杨利伟成功返回地球的画面: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杨利伟返回地球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温家宝总理打
电话祝贺的图片,同时呈现语法句型:
WhenYanglanded,premierWenJiabaotelephonedthecontrolcenter.然后,呈现他跟太空站上另外
两名宇航员对话的图片,同时呈现语法句型:
Whilehewasorbitingtheearth,Yangspoketoothertwoastronautsaboardtheinternationalspace
station.让学生通过观察句子感知语法现象,主动思考,总结规律,避免传统的死记硬背语法的
现象,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的确,高考改革的指挥棒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教
师应该充满理性、爱心与激情来接受挑战。相信今天我们用情感教育浇灌课程改革这朵小花,明
天我们收获的将是累累硕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