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官方版)

2020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官方版)
2020年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官方版)

2020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 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

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 货币

(1)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 价格

(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 消费

(1) 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4. Th产与经济制度

(1) 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 企业与劳动者

(1)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

公司的组织形式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 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6. 投资与融资

(1) 商业银行

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

(2) 投资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3) 融资

7.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8. 国家收入的分配

(1) 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 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9. 征税与纳税

(1) 税收及其种类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 依法纳税纳税人

负税人依法纳税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

11.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2.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1. 公民的政治生活

(1) 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2. 我国的政府

(1)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 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3) 政府的权威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4. 当代国际社会

(1)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联合国

(2)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1. 文化与生活

(1) 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2)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第三部分文化Th活

(3)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

1. Th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 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2) 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 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 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 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 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 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8)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 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10) 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3.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4)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 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4.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 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8)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五部分时事政治

1. 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 月至考试当年3 月)

2.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019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 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 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 货币 (1) 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 价格 (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 消费 (1) 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完整)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19年高考政治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

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

2017年高考政治考纲研究之经济生活 2016年高考分析 一、总体分析 综观2016年高考经济生活试题,题型、试题结构和难度与近几年保持一致,既体现了高考选拔性的特点,又兼顾了考生生活学习实际。其中,选择题回避高难度试题,增加了中低难度试题;非选择题侧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试题情境、问题设置和答案贴近生活,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和新课标全国卷1I政治试题仍然遵循“稳中有进,变中求新”的命题思路,每一则材料的选择、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每—个题肢的设计,都会让考生感觉“似曾相识,又从未谋面”,想得高分比较难。 二、微观解读 具体来说,2016年高考经济生活试题呈现如下特征: 1.多角度关注时政热点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和新课标全国卷II经济生活试题的背景材料,总体上体现了“热点”和“典型’’的结合,引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互联网金融等社会热点事件,充满时代气息。事实上,年度时政热点在各自主命题省份的经济生活试题中都有体现,如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存款保险制度、创业就业问题、“互联网+”、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机器人的使用、“一带一路”建设、福建自贸区建设、海外并购等都是2016年高考经济生活试题的背景材料。 可见,关注时政热点,是备考经济生活的铁律。 2.重视考生参与未来经济生活 2016年高考经济生活试题更加注重发挥经济生活知识的“方法论”功能,更加重视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高自身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力;命题设计更多关注与考生现实生活及未来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素材。 例如,北京卷第32题,考查某篮球俱乐部新赛季球票销售价格表制定的经济生 活依据。考生在思考答案的过程中,可以体验类似制定价格表的简单的经济活动。 北京卷第38题第(2)问,以如何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为探究点,践 行了将知识的考查融人生活的理念,发挥了知识指导人生的功能,让考生感受到经济生活知识的实践价值。 近些年经济生活高考试题,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 是要求考生首先进行角色定位,再依靠自己的知识积累,运用自己对该角色的认知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以2016年高 考试题为例: 2017年备考指南 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2019-2020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教案20 【考纲考点解读】 明确考纲(1)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课程标准 ] 引述有关资料,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展示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 阐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备考指要 1.内容主要涉及: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2.要密切关注国际关系的变化和我国外交重大成就 【考点精讲精析】 一、知识梳理 1.时代的主题 ①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二战后,由于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因此,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当今世界影响和平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民族、宗教矛盾;边界、领土争端等。 ②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发展不平衡;根源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③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①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2019年高考政治全国卷1试卷分析 宣化一中刘月19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非选择题结构有近3年没有变动: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0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6分)。试题结构编排和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需求曲线)和需求弹性理论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培养和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如:18题2018年1月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注重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和国家意识,通过社会热点对基础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和外交贡献,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试卷还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生动的案例把传统文化具体化,引导考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如:40题(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19、20题以电影《流浪地球》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丹顶鹤寓意的变化为背景,让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流浪地球》成功的原因以及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了什么。这些题目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试题中还隐含众多的爱国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等主流价值理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单元、哲学是什么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源 泉)(5 页) 2、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哲学的产生)(4 页)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生活离不开哲学)(哲学的作用)(5—6 页)1、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世界观的含义:(7 页)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8 页) (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知识的分类:(8 页) (1)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2)社会科学知识:经济学、政治学、文艺学、伦理学 (3)思维科学知识:心理学、逻辑学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 系。(8——9 页)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俗称“小规律”) 哲学揭示的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俗称“大规律”) (2 )联系: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 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0 页)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0——11 页)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1 页)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分歧)(12 页)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3)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 教育部考试中心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微信搜索:爱尚政治课(aszzk888),了解更多)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4.分值比例: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5.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 思想政治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 货币

2020年高考文综政治考试大纲解析 思想政治 【修订原因】 2017年新考纲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其“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与2016年基本保持一致。 具体体现在对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 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而这一修订是以补充试题样例的形式加以说明的,这就进一步明确了考查要求,对老师和学生理解考查方向和重点是十分有帮助的。 【备考建议】 对于大纲的修订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强调了“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学生们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在复习和选择做题时都要揣摩这一新要求的用意。比如在教材中《政治生活》这部分内容就要重点理解和把握一下。 要以学科主干核心知识为基础,突出核心素养能力要求。一是要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巩固深化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和运用。 如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经济全球化;国家性质、政府职能、民主政治建设等知识。二是要由死记答题套路向培养答题思路转变,学会结合材料灵活分析。通过各种热点材料培养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意义、原因、措施类题。 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都十分关注能力考查,比较明显的体现在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时不要死记硬背,要在平时的训练中着重材料分析能力、知识融合能力等能力的提高。此外,一直以来政治学科都十分注重时事热点的把握,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紧跟热点时事。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大纲解读:2007高考政治 政治:考点两处变化要求更加具体 考纲有两点变化 通过与2006年考试大纲的对比,今年考点有两点变化,内容要求具体化。 近年来,政治高考内容、形式、题型、目标要求和考点分布比较稳定。政治常识部分一般占考试大纲的30%,而哲学常识和经济常识部分历年来虽有一些小的波动,但总体来看也比较均匀,各占35%-40%。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考点的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现阶段的方针。 今年考纲的第一点变化:在经济常识部分,考纲将“掌握国家宏观调控内容”具体明确为“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这体现了今年考试的要求和内容更具体化,要求学生对近年来国家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与成就方面有一定了解。 第二点变化:在政治常识方面,考纲将“中国共产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明确表述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两个角度进行了强调。考生可以联系到现在的热点问题,如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先进性教育、党的执政能力和反腐败力度等方面作一定的思考。 备考建议 1.重视学习与领会《考试大纲》 ①注意《考试大纲》中关于考试内容的规定:清楚有哪些考点,与上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②认真学习《考试大纲》中的例证性试题,认真领会这些试题的命题特点,思考其解答的思路与方法。③重视使用《考试大纲》中的样卷,研究这份样卷,可以缓解高考的紧张压力,消除考生对高考试题的神秘感。 2.重视基础知识,扎实过好理论知识关 考生的能力只能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显现出来。因此,以“能力立意”的政治高考,不可能离开对学生的知识考查。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准确、全面、灵活、系统。②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2019年高考政治考点解读与梳理 【适用于高中文科生】 为便于指导高三学生进行高考政治系统复习,夯实教材基础知识,构建板块、模块知识体系,有效理解考纲考点,全面把握高考方向,依据高考政治考试大纲,特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知识进行解读梳理。 第二篇:知识归纳与整理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货币的本质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特别提示】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并非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3)根据所处的具体环节来判断。劳动产品只有处于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劳动产品就不再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该产品作为商品时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4.密切关注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消费者接纳的过程,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过程。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含义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得早,不固定;货币出现得晚,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联系: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特别提示】金银饰品不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货币 ①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但金银饰品不可以成为货币。

2020新课标高考大纲(政治) 202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政治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2017年高考全国卷一政治试题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1政治试题总体难度与2016年基本持平,选择题的具体数量(经济生活4个16分、政治生活3个12分、文化生活1个4分、生活与哲学4个16分)和非选择题的具体数量(共5小题)没有变化。 但2017高考与之前高考的变点有两个,第一个变点是选择题部分,就是经济生活的选择题是12、13、14和16题,中间的15题是政治生活选择题,希望同学们务必注意。第二个变点是非选择题部分,由原来的38题和39题两个大题变为了2017年的38题、39题和40题三个大题,而且延续了必修一经济生活(38题)、必修二政治生活(39题)、必修三文化生活【40题(1)】、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0题(2)】及开放型建议类题【40题(3)】的顺序。 现就2017年高考全国卷一政治试题做出逐一解析: 一、选择题 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答案】C 【解析】本题需要明确作为互补商品,甲的价格变化与乙的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也就是甲的价格下降,甲需求增加,因为甲乙是互补品,所以乙的需求也会增加,故C符合题意。 13.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①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 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市场不能调节公共资源的配置,故③错误;国有资本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所以④表述错误。故选择A。 14.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要抓住材料中“国内”“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等关键词,所以A不属于生产;B不属于生产;C不属于在国内的行为,只有D符合题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材料回答15~16题。 15.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①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②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③优先维护了贫困人口的政治经济权利④是完善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注意本题是政治生活选择题。题目强调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是维护公民的经济权利而不是政治权利,所以排除③;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是居委会和村委会,④与材料不符。故选择A。

全国Ⅰ卷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江西 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 是【C】 13.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 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A】 ①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 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D】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材料回答15~16题。 15.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A】 ①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②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③优先维护了贫困人口的政治经济权利④是完善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16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该债券 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C】 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 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 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 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 17.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户口 登记政策,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切实保障每个公民依法登记一个常住户口。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B】 ①推进法治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权利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

2019年高考政治考点解读与梳理 【适用于高中文科生】 为便于指导高三学生进行高考政治系统复习,夯实教材基础知识,构建板块、模块知识体系,有效理解考纲考点,全面把握高考方向,依据高考政治考试大纲,特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知识进行解读梳理。 第二篇:知识归纳与整理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货币的本质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特别提示】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并非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3)根据所处的具体环节来判断。劳动产品只有处于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劳动产品就不再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该产品作为商品时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4.密切关注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消费者接纳的过程,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过程。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含义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得早,不固定;货币出现得晚,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联系: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特别提示】金银饰品不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货币 ①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但金银饰品不可以成为货币。 ②金银纪念币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是一种法定货币,纸币也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但金银纪念币相对于一般纸币而言,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既是国家法定货币,又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3.货币的基本职能与其他职能的比较 职能作用标志词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的大 小 标价、价格

2018年高考政治考点解读与梳理 【适用于高中文科生】 为便于指导高三学生进行高考政治系统复习,夯实教材基础知识,构建板块、模块知识体系,有效理解考纲考点,全面把握高考方向,依据高考政治考试大纲,特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的考点知识进行解读梳理。 第二篇:知识归纳与整理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货币的本质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特别提示】 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判断一种物品是否属于商品的方法: (1)定义法,凡是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属性法,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并非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3)根据所处的具体环节来判断。劳动产品只有处于流通领域才是商品,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劳动产品就不再是商品。 3.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具有该产品作为商品时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4.密切关注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消费者接纳的过程,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是接受市场检验的过程。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含义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得早,不固定;货币出现得晚,能够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联系: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二者都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特别提示】金银饰品不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货币 ①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但金银饰品不可以成为货币。 ②金银纪念币是货币。金银纪念币是由国家发行的,是一种法定货币,纸币也是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但金银纪念币相对于一般纸币而言,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既是国家法定货币,又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 3 职能作用标志词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的大 小 标价、价格 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购买、买卖、现场交易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支付手段 偿还债务、赊账、支付利 息、工资、税款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租、 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流通手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

《文化生活》共41个考点

《文化生活》共41个考点 1.文化与生活(8个) (1)文化与社会 考点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概念相近。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特点: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4)文化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5)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考点2:文化的形式 (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想、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考点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

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学科考试说明(选修) 必考内容 经济生活 1.生活与消费 (1)货币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纸币的流通规律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价格 供求关系与价格 价格与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3)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企业与劳动者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劳动和就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投资理财的选择 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 利息、利率与本金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3.收入与分配 (1)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入及其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及其种类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我国财政的作用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科学的宏观调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坚持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影响 跨国公司 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2020年全国高考的《文综政治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4.分值比例: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5.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 思想政治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 ?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新课标高考大纲(政治)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政治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经济生活 (一货币 出现原因:生产力与社会分工的发展(根本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直接 1、货币的本质: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货币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想交换,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的原因是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两个基本职能的不同: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2、货币的种类和形式: 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本质:是价值符号,不是商品,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 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秩序 信用工具: 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信用卡 (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 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外汇和汇率 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及其变动情况 I 内涵:如果用 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 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说明其跌落。 II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II 汇率升降的利与弊

1. 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基本 2. 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 3. 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4. 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 (二价格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 1.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影响价格的因素 : i 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价值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ii 供求影响价格 :一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iii 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价格 :一般地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iv 纸币的发行量也会影响价格 :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时,会引起物价上涨,诱发通货膨胀 v 其他 :国家的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商品流通、市场管理等因素也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