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附属医院十三五规划

合集下载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2.27•【字号】晋政发〔2023〕4号•【施行日期】2023.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免疫规划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3-2025年)的通知晋政发〔2023〕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年2月27日山西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3-2025年)为加强全省卫生健康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根据国务院《“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十三五”以来,健康山西建设深入推进,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启动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显著提高,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彰显,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1.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1011个。

其中,医院1431个(含中医类医院21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10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31个(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2个、卫生监督机构124个)、其他卫生机构48个。

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89万张、卫生人员36.29万名、卫生技术人员28.15万名。

2015—2021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00张增加至6.58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46人增加至3.26人,注册护士数从2.27人增加至3.57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从0.89人增加至2.14人。

2.配置结构得到优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略V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略V

实 01
知识专业 反对侥幸
追求
力 卓越 02
实力竞争 精炼标书
相信
公平 03
系统
决 时间精力 智慧结晶
工程 04
相信
定 高尔可及 相信创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自己 05
消灭
一 征服评委 不被黑了
瑕疵 06
切 兴趣
NSFC兴趣与个人兴趣结合
结合 实用文档
指导思想
The guiding ideology
Summary of NSFC application
01
国自然申请概况
实用文档
国自然申请概况
Summary of NSFC application
国自然项目的分类
重大项目:资金额度在1000万以上 重点项目:资金额度在200—250万 面上项目:资金额度在20—50万 青年项目:面向35岁以下的青年研究人员,女生(40) 国际和地区合作交流项目: 地区项目:面向边远地区 人才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出版项目:资助出版科学专著
02
标书的具体凝练
实用文档
标书的具体凝练
The concise of the tender
标书题目
第一难大难题:应高度凝练,简洁明了,它是作者在对所研究问题的 理论、内容及方法,
经过全面细致思考,反复酝酿后拟定的
• 申请学科、主题词:
想让什么样的专家评您的“申请书”?尽量给临床同行
miR-审150调控内皮祖细胞修复血管内皮改善阻黄血管低反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体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
苏殿三
实用文档
仁济医院历史悠久麻醉科实力雄厚
麻醉科
Dr. William Lockhart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设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设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设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2.17•【文号】国卫医函〔2020〕482号•【施行日期】2020.1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的通知国卫医函〔2020〕482号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北京大学:为进一步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构建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2017年我委启动国家医学中心规划设置工作。

按照《“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卫医发〔2017〕3号,以下简称《设置规划》)和《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国卫办医函〔2019〕4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照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我委决定在全国遴选适宜医院设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2019年9月,我委收到《关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申报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的请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推荐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申报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的请示》(川卫〔2019〕54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报送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建设方案的报告》(沪卫医〔2019〕43号)。

经研究,根据《设置规划》和《实施方案》,我委决定分别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上海),共同构成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落实《设置规划》中国家医学中心相应职责任务,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模式,建立多中心协同工作机制,带动全国口腔医学领域建设与发展。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作为医学中心主体医院,负责医学中心日常运行和管理,并投入一定的工作经费和专门人员,确保医学中心按职责任务开展相关工作。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卫生行政管理卫生职业教育Vol.372019No.12“结构一过程一结果(理论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许丽打李丹丹叱,许凤琴14(1.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0;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护理质量规范和评价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构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均是基于“结构一过程一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这一理论基[,其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是由护理结构、护理过程以及护理结果这三个方面构成,而国内缺乏统一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因为评价内容及标准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

因此,就三维质量结构模型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持续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R197.32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46(2019)12-0128-03临床护理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考评指标叫护理质量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控制工作,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地影护理,医疗机构护理质量重要作m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指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有高度护理特异性以及可操作性(易于量8的一系列指标数据玖因此,护理质量指标来衡量临床护理质量的性地指临护理工作,是护理质量的关m关于护理质量标评价的,以“结构质量质量质量”三构要理论基m本文就三质量结构护理临床质量指标中的应用:3;m1“结构一过程一结果”三维质量评价理论1.123“结构三质量评价理论是1966年由美国著名学者Avedis Donabediana在《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一文中首次提出的m1969年,Donabedian正式提出应从三医疗质量评价分类,即Structure(纟构质量)、Process G质量)、Outcome(质量),并,的中质量评价的构,成m2080,2007Avedis Donabedian的作医疗质量评与编译版叫1.2./O145结构质量是指在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供的照护工作中护理环境的相关属性,着重于评价医院照护工作提供的基本工作条件,是判定医院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4方面冋:(1)组织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与是否完善,医护人员编制是否合理等,指标如床护结构、注册护士比例、医护素质以及专业水平;(2)物理环境 物资设备:映医疗物资、仪器设备水平等的合格度,如医疗器械消毒灭菌(3)知识及技术:映护理技术水平及执[规医疗卫生服务技术的合格度;(4)相关管理制度:保证护理活动落实,规制度制定齐全真贯彻执行,相关医疗资料齐全最大限度地采用电子化管理m质量通常包括照护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过程,注重将结构属性运实践中实施控制,医疗服务人员患者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护理服务m过程质量是针对患供护理服务的,指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相关质量控制,这种护理服务需符合护理专业自身规范以及社会的规范m过程质量着重于评价护理服务工作的整体过程,如照护服务进人际以及活动中的题m过质量控制是否直接定质量的,以于质量的管理是等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m质量是指医疗照护的,是护理照护服务项目成的映,含患角度评价接受的护理工作服务,患相的护理服务,患生活质量善度、自身不良情绪缓情况以及满度叫评价主要是通统的评价,控制医疗服务程,医疗质量不叫Donabedian,医疗照护服务中构三是密的,性相关,全的构可善的可性,良的会重要影m于,可通照护服务的构中的关素评价,善照护质量的,整护理质量叫2三维质量评价理论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的作用三质量构护理临床照护项目的,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教育研究课题(FZS-YB-20173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C-b/2018/01/05)-128-在我国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应用广泛,且范围逐步扩大,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准则和实践指南。

西安财经学院“十三五”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西安财经学院“十三五”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西安财经学院“十三五”校园建设发展规划学校现有土地1579亩,其中:长安校区1271亩,雁塔校区86.5亩,小寨东路131号院63.6亩,翠华东校区42.9亩,翠华西校区81.2亩,其他34.7亩。

校舍建筑总面积70.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8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2.85万平方米,生活用房21.85万平方米,教工住宅9.8万平方米,教职工公寓17.9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122453.23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总值 8683.55万元。

截止2015年12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8601人,教职工总人数1981人(其中在职1372人,离退休609人)。

“十三五”期间规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为20000人(当量),其中:本科生18000人,研究生1300人。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的规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总体要求,依据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校园建设取得的成绩(一)“十二五”期间校园建设的主要成绩1.经过五年的建设,学校规模进一步拓展,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校舍总面积由52.5万平方米增加到70.4万平方米,增加了34%。

教学科研仪器总值由6247.57万元增加到8683.55万元,年平均增长率7.8%。

校园绿化面积约600亩,绿化率约41%,其中长安校区新增绿化总面积500余亩,已建成区域的校园绿化率约58%。

2.基本建设投资概况“十二五”期间,学校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39亿元,其中:教师公寓及附属设施投资约 4.7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约0.6亿元。

(1)完成长安校区教师公寓建设任务。

建筑总面积为17.9万平方米,27栋楼于2013年9月份通过竣工验收,同年12月份交付教职工使用。

(2)完成长安校区一系列配套项目①完成长安校区高压架空线路改造项目,1900米架空高压电线落地。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2021年9月,完成整体搬迁,并启用望江西路校区(一期)。
办学条件
附属医院 院系专业
师资力量 教学建设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直属附属德驭马鞍山总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直属附属宋庆龄爱心医院
据2023年6月学校官显示,学校开设15个本科专业。
据2023年6月学校官显示,学校获评省级教坛新秀8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
主客观并进,内外因结合,就是目标“造就”过程。“良医”即医学教育的目标,是指道高德馨、学富术精 的医生,他们应是是德才兼备的人类健之卫士,当以人民利益为上,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神圣职业。
安医文化“厚德至善,博学济世”即秉承安徽医科大学校风。
学生会、乐队、广播站、大学生团体工作委员会(下设17个社团,其中读书社专设指导老师)、精神文明执 勤队(专设指导老师)、团(专设指导老师)、院刊《致远》编辑部(专设指导老师)。
结业典礼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稳步提升,部分专业考研率达到30%以上。 部分同学考研考取英国诺丁汉 大学、英国约克大学、韩国檀国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 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 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江南大学、 南通大学、宁波大学、常州大学、大理大学、海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等。
附属医院签约(6张)据2023年6月学校官显示,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 护理学与临床医学先后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
文化传统
院徽 校训
校风 学生团体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院徽是由安徽医科大学校徽演变而来。

妇幼个人2025年工作计划(3篇)

妇幼个人2025年工作计划(3篇)

妇幼个人2025年工作计划(3篇)妇幼个人2025年工作计划(通用3篇)妇幼个人2024年工作计划篇120__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院迎接三甲复评的评审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今年我院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遵循“坚持妇幼方针,彰显公益性质,树立妇幼品牌,打造满意医院”的办院宗旨,团结和动员全院干部职工,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推动我院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现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特制定20__年工作计划如下:一、20__年工作思路1、坚持妇幼方针。

要紧扣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寻求临床与保健紧密结合突破口,探讨并建立大部制改革新的管理模式。

2、彰显公益性质。

要以妇幼之光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为载体,在便民举措、公益活动下功夫,真正做到妇幼保健为妇幼,充分彰显公益性质。

3、树立妇幼品牌。

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巩固提高省市级重点学(专)科地位;要科学应用管理工具,如PDCA循环,深化优质服务内涵;要严格落实妇儿保两个规范,做精品妇幼工程。

4、打造满意医院。

要继续完善各项工作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就医;要转变服务观念,在技术上、服务上、管理上按照“对方需求”理念进行设计,创新医患沟通新模式;要继续推进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

二、20__年总体目标1、基础建设方面:加快医院基础建设步伐,成立专门项目组,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开工建设目标任务。

2、安全生产方面: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患者安全目标,确保年内无责任事故;创建省患者安全合格医院,力争上半年通过省厅验收。

3、深化医改工作:继续推进保健与临床相结合,推动三大部保健与临床工作齐头并进;以保健集团为平台,主动与成员单位沟通,发挥龙头优势,深化与县区保健所业务合作,合作项目不少于3个并将分级诊疗通过集团得以实现。

4、三甲复评方面:对照新的三甲评审标准,明确任务分工,制定月、周实施计划,组织每月、每季度督查,进一步完善三甲复评台账资料,确保三甲复评顺利通过。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总结为适应新形势下医院的发展要求,推动医院专科发展,提升医疗、科研及教学水平,我院近年来大力推进重点专科建设。

以下是我们的总结:一、主要工作措施1.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到位我们坚持“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整合资源,打造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科建设方向。

按照《安徽省“十三五”医疗卫生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我们制定了以下建设目标:2016~2020年建立院级重点建设专科5个(外科系统2个、内科系统2个、医技系统1个),省级重点培养专科1~2个,省级重点专科1~2个。

目前,我们已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专科1个,并已签订重点专科任务合同书,制定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同时,正在组织开展院内重点建设专科遴选工作。

2.强化领导,组织机构到位我们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全面负责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制定建设计划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各重点专科的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专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院科研部负责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的日常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

重点专科所在科室设立专科组,具体制定该专科发展及工作计划、经费使用计划、开题论证及组织学术活动,完成重点专科或重点建设专科的建设任务。

专科组成员由专科带头人、正副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学科骨干等相关人员组成,组长由专科带头人担任。

专科设立专科干事1名,负责科室重点专科建设的日常事务工作,处理各种文件、资料和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我们形成了重点专科建设三级网络管理。

3.增加投入,经费使用规范合理对于省级重点专科,医院按照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1进行配套。

对于院级重点建设专科,医院按照30万/年的建设经费给予支持。

我们已拟定《XXX重点专科经费预算使用管理制度(试行)》,以加强医院重点专科经费预算使用管理,保证重点专科经费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

同时,医院将每年组织科研部、财务部、审计部等相关管理部门按照经费预算计划对各重点专科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对未按计划进度和要求实施建设的专科,将视情况采取限期整顿、通报批评或撤消建设计划,追回拨款等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附属医院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征求意见稿) “十三五”时期是我院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我院面临新院建设、学科发展、科研突破、分级诊疗等重点任务和严峻形势。根据XXXXXX和四川省卫计委关于编制“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主体思想及要求,结合医院工作实际,经认真研究讨论,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医院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医院事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院事业发展的攻坚阶段,面对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门急诊大楼和新院区建设等形势与任务,全院干部职工在学校和省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推动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优质资源不断扩增,医疗服务能力增强。 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明显扩增。到“十二五”末,医院编制床位增至4200张(XX院区2200张,新院区2000张),年服务门诊人次达150万,住院人次11.09万;核准开展“试管婴儿技术”、“自体骨髓移植”、“肿瘤生物治疗”等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共计280项;忠山院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实现病人自助查询、付款结算、预约挂号等功能;新增高端CT、3.0MRI、直线加速器、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和西南地区第一台小动物PET-CT,医疗设备总值由4.8亿元(2010年)提升到7.3亿元(2015年);与叙永县人民医院、赤水市人民医、川南矿区石油医院等12家医院签订技术帮扶协议,有53家医疗单位与我院开通双向转诊通道。 医院坚持管理出效率,管理出质量的原则,组织全院质量大讨论、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推广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控制、成立质控中心、重新修订护理质量标准等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达到100%,肝胆外科被评为“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建成省内唯一护理器械研发实验室,是四川省第三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开展急诊、肿瘤、新生儿等9个专业专科护士培训工作。2014年,医院通过了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复查。 (二)科研工作成绩斐然,学科建设再上台阶。 “十二五”期间,医院共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20项,总资助经费482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8项,总资助经费1005万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88项目,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3项,获授权专利69项,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期刊文章1420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单位发表SCI文章147篇。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发展的重要性,组建了四川省心血管协同创新中心,成功申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整形外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四川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增至18个,核医学科综合专科声誉在西南地区排名第二,内分泌科被评为全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示范单位。医院与新泸州火炬化工厂开展合作,开发生产氧-18等显像剂、诊断试剂,并力争注册转化为临床诊断试剂。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研发新药,与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临床技能培训基地。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资格认定复核检查。有5名专家分别当选四川省医学会核医学专委会现任主任委员、儿科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感染病学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皮肤性病专委会侯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三)临床教学质量提升,继教规培稳步推进。 医院十分注重学生学风建设与综合素质培养,不断引进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及课程考核方法。截止2015年底,共建设院级精品课程15个,省级精品课程8个,有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3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13名教师获得泸州老窖“金教鞭”奖、15名教师获得泸州老窖“金教鞭之星”奖;近5年来,临床医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考研上线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通过率在全国排名第15名,全国总分第一名是我校毕业生);由我院培训的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连续5年蝉联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三次(全国连续5届进入全国总决赛12所院校之一);医院成功申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5+3”项目试点单位,2015年底在培住院医师1040人,护士321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全科医师、规培医师、临床药师、内镜与微创等培训提供了完善的保障,医院被评为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优秀继续教育基地。 (四)医院基础条件改善,总体规划稳步推进。 在省、市政府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期间,医院顺利完成忠山院区内科大楼改扩建工程、新门急诊综合大楼建设、院区内道路与电梯改造、后勤综合保障服务等项目,最大限度改善忠山院区基础条件和后勤保障能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一期工程(1000张床位,建筑面积18万㎡)进展顺利,2015年底完成住院大楼封顶,职工周转房建设按步骤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医院各项基础建设投入经费达7.9亿元。 (五)推进人才兴院战略,科学管理加快发展。 医院十分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十二五”期间,医院新增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后备人才37名,省卫生突贡优秀中青年专家6名,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17名,后备人才19名,新增博士61名,雷正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郑思琳被评为“全国优质护理先进个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工作受到国家卫计委表彰,邓存良被评为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模范院长”。医院与国家卫计委人才服务中心长期合作,组织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主动带领周边基层医院发展,主办的“巴蜀医学健康论坛”、“川南医政沙龙”品牌活动,为周边市县级基层医疗机构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医院严格落实行风建设“一岗双责”的要求,重视职工教育,注重医患沟通与医疗缺陷管理,接受社会对医疗服务的监督,通报处理了一些态度不好作风不实的人员,将行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医院还不断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与政府建立三方协调机制,依法妥善处置医疗纠纷,医院医疗纠纷发生和赔偿总额均呈下降趋势。2014年,迎接国家卫计委涉医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活动检查受到好评。 (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医院国际视野。 医院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十二五”期间,与荷兰马斯特里赫大学医学中心、德国阿沙芬堡医院、以色列希勒雅法医学中心、日本昭和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等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建立了稳定学术往来和友好合作关系。同时,医院完成各类项目派出国(境)中长期进修学习45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共计82人次;派出医院行政后勤管理干部、临床科主任110人次赴台湾进行培训学习,派遣5人赴美国、德国、日本攻读博士学位;邀请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外知名专家教授和团体到我院讲学及学术交流共计36次,先后聘请了14名国际知名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医院积极支持国家外交政策,“十二五”期间,共派出了援外医疗队员10人次,目前仍有3名同志在外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医院社会形象。 医院专业应急救援工作经历了多次实战的检验,已具有较高的水平。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圆满完成了“芦山地震”、“鲁甸地震”、“桃子沟矿难”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工作,出动医疗应急救援人员200余人次,抢救、诊疗伤员及灾民数千人次,受到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的表彰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医院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或自己组织的的各种爱心帮扶活动,近5年来,各类爱心捐赠价值超过200万元,组织各类义诊600余人次,完成6家基层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任务。派驻专人到对口帮扶的乡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4年医院成为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定点帮扶医院,让更多贫困聋儿恢复听力,融入社会。 (八)加强党建推进民主,不断强化支撑保障。 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着力抓好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十二五”期间,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等学习教育活动和治理“庸懒散拖”、“选人用人突出问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等活动。开展“三分类三升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题党日”等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党员先锋工程”等活动。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按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原则,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两代会议事规则,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分片联系科室”等联系群众的制度。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两个主体责任,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创三优、铸利剑、树新风”、“清风校园”活动,加强对大宗物资采购、项目招标、人员招聘等重要工作的全程监督。5年来,医院收到病员及家属赠送的锦旗733面、感谢信484件,拒绝病员及家属红包324万元。 2011年,医院制定了第二个“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结合“中国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彻,不断创新并持续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开展“创先争优”“双十佳”“感动医院十大人物”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展示医院良好形象,推出了改版官网、官方微信、微博,利用现代媒体和光媒通讯技术提升医院的品牌价值。出版了《医院文化新论》《医院文化学》《医院危机管理》等多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