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商业空间的特点及发展

浅谈现代商业空间的特点及发展
浅谈现代商业空间的特点及发展

浅谈现代商业空间的特点及发展

[摘要] 商业空间存在着商业外部空间和商业内部空间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商业空间。商业空间的发展正在向在于娱乐性、多元性、舒适性、开放性演变。

[关键词] 商业内外部空间现代商业空间发展

1.商业空间的存在方式及构成

1.1商业空间的内与外

商业空间是由内部和外部空间合成,与内部空间相比,外部空间开发、设计,有不同的特点,而且是形成空间形象特色的主要因素,也是整个城市的标志性空间。这里的内部空间系统,是指商业区不同目的、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空间相互配合,相互穿插形成变化丰富而有序的空间体系,并与城市的空间体系相融合,成为城市的空间体系的一个重要空间。空间处理上应该在现有空间系统的物质前提下尽可能地合理布置,使不同空间之间衔接得自然、有序而具个性。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是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城市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可以分为交通、周边地区人口特征和原有商业现状等构成要素。

2.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

2.1交通

好的商业一定有好的交通。交通对商业分布极其重要,因为顾客是依据交通可达性来选择购物的,邻里中心的服务半径大约是1~2.4公里,社区中心的吸引范围是3~8公里,区级和城市中心的吸引范围是12.8公里以上,商业必须考虑顾客的方便。为了便于吸引更多顾客,便利的交通成为重要条件。一般把商业布置在城市交通的节点处,便于顾客的可达性。

2.2地区人口特征

商业的利润取决于吸纳顾客的数量,地区人口特征如人口密度、数量、购买力水平、职业结构、民族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直接影响商业的性质和商品结构。人口密度和数量是商业形成客流的基础,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有助于商业的合理布点和经营。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都影响消费者心理变化,从而促使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依据人口特征,对不同的购物人群采用不同的商业设计,既要满足周边人口的购物,又要满足远距离人口的购物便捷。

2.3原有商业现状

新的商业是对原有商业的补充和替代,建设新商业要以原有商业的购卖力为

传统商业街空间活力营造论文

浅谈传统商业街的空间活力营造 摘要:本论文从空间活力营造的角度出发,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通过对宽窄巷子商业街空间环境的调研,在分析宽窄巷子空间活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试图总结营造宽窄巷子空间活力的方法,目的在于为传统街区商业空间氛围的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模式。 关键词:宽窄巷子;传统商业街;空间环境;活力营造 abstract:the perspective of this paper to create a space vitality, chengdu width of the alley, for example, research by the width of the alley commercial street of the space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factors of the vitality of the width of the alley space on the basis of trying to sum up to create the dynamic of the width of the alley space purposethe reference model is provided for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commercial space. key words: alley width;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space environment; vitality to creat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成都宽窄巷子项目概况 1.区位 成都宽窄巷子商业街位于成都市中心区以西,属于青羊区所辖,在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内。宽窄巷

现代商业空间设计各种各样手法

现代商业空间设计各种各样手法 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手法各种各样,展示形式也不定向化,动态展示是现代展示中倍受青睐的展示形式,它有别于陈旧的静态展示,采用活动式、操作式、互动式等,观众不但可以触摸展品,操作展品,制作标本和模型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展品互动,让观众更加直接的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点,由静态陈列到动态展示,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展示活动更丰富多彩,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动态展示普遍运用于大型固定展示空间,如展览馆、博物馆。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使科技馆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标本与活体结合展示,比如上海科技馆生物万象展区的大型生态鱼缸中放置千姿百态的活体鱼群,倍受观众喜爱;2、室内展示与露天展示结合,将某些展品放置在露天展示,可以使它们接近大自然,与观众的距离也缩短了,这种“回归自然”的形式新奇逼真,很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3、动与静的结合,巧妙的运用幻灯,全息摄影,激光、录象、电影、多媒体等现代单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使静态展品得到拓展,造成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展示环境,具有身临其境的效果;4、实物与电子信息的结合,通过电子导览系统,寻找理想的参观路线,通过电脑问答机详细了解展示的知识内容,测试观看与参与相结合,更是满足了观众的自主性。在商业展示活动中也逐渐受大家的关注,如服装展示、汽车展示等,动态展示使展示生动化,使展示空间具有一种活力。如视觉冲击力、听觉感染力、触觉激活力、味觉和嗅觉刺激感,通过娱乐色彩的环境、气氛和商品陈列、促销活动吸引顾客注意力,提高对展品的记忆,展示空间生动化比大众媒体广告更直接、更富有感受力,更容易刺激购买行为和消费行为。一、人物的流动根据现在的商场卖场的布局来说,顾客通道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顾客的合理流动,一般来说,通道设计有以下几种形式:1、直线式又称格子式,是指所有的柜台设备在摆布时互成直角,构成曲径通道; 2、斜线式,这种通道的优点在于它能使顾客随意浏览,气氛活跃,易使顾客看到更多商品,增加更多购买机会; 3、自由滚动式,这种布局是根据商品和设备特点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组合,或独立、或聚合,没有固定或专设的布局形式,销售形式也不固定。如利用店面过道等空间树立较松的立体广告物。外派形象小姐或活人装扮的可爱动物与顾客沟通,在顾客流通的地方比如电梯和走廊设置动态的POP广告,将广告造型借用马达等机械设备或自然风力进行动态的展示。二、展品的流动有效利用展品本身的物理、化学等特性,进行运动,在运动中展示自身的特色,如汽车展示,突破静态放置,将汽车放置在公路上,举办车队竞赛,游行等。日产风神轿车进入中国市场时就举办“风神一升油城市拉力赛”,用一升油在不同城市不同地段比试最远行程,吸引了各地消费者和试驾司机的关注,将汽车可以行驶的特性发挥出来。运用一些特殊的动态展架,使商品放在上面可以有规律的运动、旋转,还可以巧妙的运用灯光照明的变换效果使人产生静止物体动态化的效果,巧妙变化和闪烁或是辅以动态结构的字体,能产生动态的感觉;此外也可将无流动特性的展品中增加流动特征。 1、书籍的动态展示,书籍设计的陈列是开放式的,即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书籍展开的方式、局部放大的方式,旁加评点解说的方式,旋转书架的方式,再如服装店的橱窗展示,可以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思路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思路 2014-06-05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同时不同类型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结构、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为此,在中国经济转型缓速发展的新时期,要贯彻分类指导的区域发展思路,明确不同类型地区的发展定位,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政策,促进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转型缓速发展,分类指导 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和国内经济转型调整的影。向,目前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尽管“西快东慢”的格局继续强化,区域经济呈现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局面,但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东部地区在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增速下滑较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与要素资源较难匹配,东北老工业基地依然振兴乏力。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缓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要着力保持区域差距缩小的长期趋势,坚持分类指导的区域发展思路,推动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增强中西部人力资本和科技支撑,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趋势 1.经济总量与增速变化 “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遏制了区域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得到显著增强。 从近十年统计数据来看(表1),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增长迅速,占全国的份额逐步提高,而东部地区占全国份额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的份额变化不大。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份额由2003年的55.2%下降至2012年的51.3%,减少了3.9个百分点;同期,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由18.5%、17.2%增至20.2%、19.8%,分别上升了1.7和2.6个百分点;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份额有所下降,由2003年的9.1%

商业步行街清单

商业步行街清单(部分) 一.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全国第一商业步行街二.北京——西府景园·彩福街 三.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中华商业第一街四.上海——淮海路商业街·高雅购物街 五.上海——衡山路酒吧街 六.上海——浦东世纪花园社区商业街 七.天津——金街步行街·中华第一步行街 八.南京——女人街 九.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 十.杭州——信义坊步行街 十一.苏州——观前街步行商业街 十二.武汉——江汉路步行商业街·全国第一长步行街 十三.广州——北京路商业步行街 十四.广州——保利香槟花园·波尔卡商业街 十五.深圳——东门步行街 十六.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国西部第一街 十七.重庆——龙湖北城天街MALL 十八.成都——春熙路商业步行街·西南第一街 十九.昆明——昆明走廊 二十.昆明——同仁街

一.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全国第一商业步行街 王府井大街地处天安门以东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街,全长1800多M。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700多年了。明代,这里建了十个王府和三个公主府,故称为王府大街。 自1992年起王府井就开始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而99年的9月,在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和世人见面了,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形成了”金十字”的构架。以金鱼胡同西口的十字路口为中心,朝东是宾馆饭店一条街,向西是小吃休闲一条街,面南是繁华商业步行街,往北是娱乐文化一条街。是集购物、体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 王府井大街的整治规划,将其定性为“北京商业第一街”,也称金街,商业风格以“现代”、“新潮”为主,整治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从金鱼胡同到与长安街相界的南口,810M长略呈波浪型的大街两侧分布着十二个大型商场,除原有的百货大楼、工艺美术大楼、穆斯林大厦、外文书店、协和商场、新东安商场外,还新建了百货大楼新楼、东华服装、明辉大厦、好友世界、丹耀大厦、东方广场等六个大型购物娱乐商务综合性商厦,大型商场一条街的格局在北京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走在王府井大街上会让人感到设计者无微不至的关怀,累了,街上有独立的座椅,可以让你随时坐下来休息;想打点话,大街两侧9组18个的IC卡电话亭会方便你与朋友联络;每隔40M一个的垃圾桶让你可以随时处理掉手中的垃圾;想问路,街上的大小指示牌会为你指点迷津。 二.北京——西府景园·彩福街 1.开发商:北京中筑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商品房销售的民营企业,2003年成功地开发了西府景园工程,目前正在运作的两个工程(建筑规模分别为7.5万平方M、12万平方M),工程开工时间为2005年5月和2006年4月。2.工程简况:彩福商业街属独立社区商铺,共地上3层,位于西区五棵松、

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特点

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特点 摘要:展示设计专业是现代社会综合性很强并具备行业特点的专业。设计师应具备 丰富的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创意、策划、组织与协作能力。应熟练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能,把握时代特征及展示专业发展规律,对专业设计所涉及的空间、造型、声光、电等方面具备很强的创造和综合表达能力,同时具备现代科技技术和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强调环境保护意识,有较强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商业展示设计所创造的环境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主要因素,琳琅满目的商场、超市、专卖店、饭店、商务休闲酒吧、迪厅、美容美发厅等,是实现商品交换、满足人类消费需求、体验商品经济的前沿阵地,其五光十色、鳞次栉比的特色,以形、色、声、光组成适应人类各感觉机能的愉悦空间。时至今日,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概括为如下特点: 一、真实性 商业展示设计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招徕顾客,就必须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标新立异的审美形象。与此同时,商业展示设计又必须注重审美创造的真实性,即所传达的信息必须准确,不能夸大其词、虚张声势,这也是现代商业展示设计十分关键的问题。否则,不仅会失去信誉,违背职业道德,还会造成消费者心理上的不信任感和憎恶感。美国工商界在其广告信条八则中有五条是有关真实性问题的,即讲求事实,不作引诱,价格确实,不得夸张,诚实推荐等,由此可见一斑。同时,强调商业展示设计的真实性,并不意味着否定表现手法的丰富性。相反,为了激发人们的情感,调动购买欲望,必须重视表现手法的独特性、丰富性和新奇感。 二、时代感和民族风格 商品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讲,它体现着历史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媒介的展示设计也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地讲,现代商业展示设计就是运用人类社会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商业管理手段,利用工业化社会大生产所带来的物质便利条件,通过各种传播媒体的展示,创造出多变的视觉传达效应,来完成属于商业范畴的媒介策划,进而以崭新的商品观念去改变顾客的购物心理,使消费者在展示形式的感化之下,对商品进行有机的选择。实践证明,较为成功的设计往往具有高强度的刺激感或标新立异的形式感,与高技术和现代人生活方式所决定的高情感相适应,从而引起人们的美感。缺乏时代感的设计则缺乏视觉冲击力,因而不易吸引人,不为人们所注意。 三、环境观念

商业街类型分析

商业街类型分析 1、城市商业街类型 依据多年的规划经验和研究,手机游戏,按照城市商业街的主要功能、主题特色等的差异,将我国城市商业街分为传统商业街、文化特色街、专业商业街、旅游休闲街等四种类型,这一分类反映了我国商业街从出生到成熟的探索发展过程,也充分显示了我国商业街类型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1)传统商业街 传统商业街是以传统商业为主要内容,通过提升环境,调整消费业态形成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正常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作为旧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往往具有庞杂的社会与经济构造,并作为城市传统文化的载体,反应了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其存在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在这条街上集中了必定数目的历史建造,具有城市独特的传统物资空间环境。我国很多城市传统的商业街都是名声在外的百年迈街,见证了历史的沧桑,留下了时代的烙印,最能体现城市的修建作风和历史文化积淀,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青岛的中山路、广州的高低九、天津的和平路、姑苏的观前街等。 (2)文化特色街 文化特色街,是街区在情势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内涵上的进一步延长,是以原有的风貌、文化、民俗等为基础,以休闲消费为特色,体现城市文化和咀嚼,具有购物、餐饮、休闲、旅游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特质的开放式街区,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城市的宜居度、著名度、美誉度具有重要意思。比方成都的锦里、重庆的洪崖洞等特色休闲步行街,杭州的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杭州丝绸文化特色街等。 (3)专业商业街 专业商业街区是指专业商品街和服务性街区,名称往往能够体现商业街所在的地位和所经营的商品类型两大要素,有利于节俭商铺经营者的市场本钱,如北京三里屯酒吧街、北京南城马连道的茶业一条街、杨村的装潢布一条街、杭州的丝绸城、广东省番禹电器一条街、东莞市的金椅婚礼村--"中国第一个婚礼主题街区",以及散落在各地的良多美食酒吧一条街等;同时,因为经营位置及商品类型高深莫测,消费者从其名称就可以得到他们所须要的信息,便于消费决议。 (4)旅游休闲街 旅游休闲街主要是以休闲工业自身为主体,以休闲、娱乐等旅游功能为主要目的和功能的商业街区,一般由城市休闲和旅游生活方式升级带动形成,街区内的生活形态、商业形态具有可消费性、可体验性及可娱乐性,手机游戏。如北京的琉璃厂、安徽省屯溪的老街、云南大理洋人街等。这类步行街往往兼休闲、旅游、购物、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可认为步行者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娱乐环境,是这一类步行街的宗旨。在这样的步行街中,人们往往可以充分感受到来往、娱乐的乐趣,购物不再是主题。 2、城市商业街与旅游 按照以上的分类,因为不同类型的城市商业街都会具有不同的特色,我们这里可以统称为城市特色商业街,通过火析和研究,我们发现特色商业街与旅游发展关联亲密,对调整街区商业业态、促进街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提高城市吸引力和促进街区商业中兴都有重要的作用。(1)城市特色商业街与旅游融合提升,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特色商业街的呈现,一般都会与旅游挂钩,其中的特色商品原来就是一个个旅游吸引点,在商业经营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可以提升商业街的整体吸引力,带来相辅相成的经济效益,演员权相宇和韩国当红组合BigBang成员T.O.P在以朝鲜战争。以北京秀水、红桥、雅秀三条特色商业街为例,入境游客中,独自光顾其中一条商业街的游客就占到70%以上,而王府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与未来政策走向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与未来政策走向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跨区域协调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经济转型在压力中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开放性明显增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度将增强,区域经济总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外向性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趋于优化。要形成这种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在未来的政策方向中,要构建跨区域协调的长效机制,推进区域经济转型的结构性转变,防范区域经济开放过程中的内部冲突和外部风险,关注边缘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跨区域协调;区域经济转型;区域经济开放;区域经济空间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问题突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国和平崛起,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不仅加快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也使得区域经济展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撑带,与原有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交通运输系统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2020年即将编织完成的全国高铁网,将大大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也将产生深远影响。正是在这样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相应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政策方向和思路也需要进行新的调整。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也表现出新的特点。总的来说,表现为:跨区域协调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经济转型在压力中持续推进、区域经济开放性明显增强、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等四个特点。 (一)跨区域协调取得实质性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推进跨区域的协调与协同发展,以及其他一些跨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均表明中国跨区域协调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武汉光谷世界城商业步行街项目分析定位招商全程报告80页

目录 第一部分:市场背景调查分析 一、武汉市商业发展状况概述 二、武汉商业发展规划 三、商业网点发展的导向 四、武汉商业主要预期目标 五、现有武汉商圈的分析 六、项目周边市场光谷商圈的分析 七、武汉市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八、武汉类似复合商圈调研及分析 九、市场预测分析 十、市场调查综述 第二部分:商业步行街营销定位 一、目标消费群设定 (一)、目标消费群体范围 (二)、目标消费群体类别 (三)、目标消费群体购物消费模式的设定 (四)、目标消费群体购物消费特征 二、初步市场定位 (一)总体开发战略及思路 (二)商业经营功能定位 (三)商品定位 (四)市场竞争定位 (五)市场定位 (六)经营目标定位 1页

(七)项目业态定位及规划 (八)项目经营方式定位 第三部分:招商方案 一、招商宗旨 二、招商策略 三、招商策略控制 四、招商模式 五、招商进度和开业计划 第一部分:市场背景调查分析 一、武汉市商业发展状况概述 在中国历史上,武汉市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而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中心和著名的商品集散转运中心。 17世纪中叶,汉口即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19世纪中叶,汉口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商业更趋发达,特别是对外贸易有较大的发展,到20世纪初,武汉进出口贸易占全国贸易额的12.04%,仅次于上海而居第二位。 20世纪30年代,武汉进出口贸易仍居全国第三位,随着内外贸易的发展,武汉的金融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成为国家建设投资的重点地区。1982年底武汉的工业产值、工业固定资产产值和实现的利税额,均居全国第四位而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 20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建设使得处于长江中游地带的武汉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又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如光电子信息)开始在武汉形成,而且国家批准武汉为对外贸易口岸,武汉作为中国内陆地区贸易中心和转口码头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增强。 2页

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 商业展示设计所创造的环境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主要因素,琳琅满目的商场、超市、专卖店、饭店、商务休闲酒吧、迪厅、美容美发厅等,是实现商品交换、满足人类消费需求、体验商品经济的前沿阵地,其五光十色、鳞次栉比的特色,以形、色、声、光组成适应人类各感觉机能的愉悦空间。目前,我国已加入WTO,市场结构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以商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阶段。简单而言,过去那种“工厂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的状况,已被“消费者需要什么就卖什么”所取代。在这种新的竞争形式下,谁能够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看准消费时尚,谁就能获得顾客的信任,并得以生存发展;反之则不然。 时至今日,现代商业展示设计的发展可概括为如下特点: 1、营销方式设计观念的变革。所谓营销方式,是指商店实现商品交易过程的方式。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时间观念的日益增强,传统的购物方式——顾客只有通过售货员才能接触商品,这种既浪费时间又缺乏情感沟通和自由选择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顾客的消费需求。由此导致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营销方式向两个方向的转变,即在极短时间内的“快速购物”和在较长时间内的“娱乐购物”。 “快速购物”是指能让消费者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买到所需商品的销售方式。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欧美各国兴起“自选商场”,即现在的“超市”,以开架直销式系统,满足了人们日益发展的消费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相继出现了更为便捷的“通信购物”、“电话购物”、“电视购物”和“网上购物”等形式。这些购物方式方便了顾客,极大的节省了顾客的时间。 “娱乐购物”是指集购物、娱乐、休闲、观赏、交流、健身、美容等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营销服务方式。此类商店通常是一幢综合性的商业大厦,除了有出售商品的商场、超市、专卖店之外,还设有音乐厅、画廊、茶社、酒吧、美容厅等空间。一改过去拥挤不堪、呆板单一的商店形象,成为多功能综合性

(整理)商业步行街的业态规划特征2017372073.

商业步行街的业态规划特征 发表时间:2007-09-28 10:12:00 来源: 商业步行街,顾名思义,即可提供休闲逛街式购物。在现代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人们更多开始寻求精神享受,俗称休闲,而逛街购物是人们休闲放松比较喜欢的大众流行方式。 纵观现代的商业形态,可以满足这一休闲逛街购物功能的有步行街、百货店、超市等形式,然而从业态的构成、形式的灵活方面来看,尤以步行街特征最明显,同时它还可以揉合其它功能。 商业步行街以休闲业态为主流形式 中国人历来喜欢逛街,且老街情结浓厚,因此地处老街区、历史久远、商业氛围百年积淀的商业步行街第一瞬间抓住了消费者的心。但先天的条件只满足了“天时地利”,“人和”却需要后天的培养与规划,因此步行街的业态要能抓住和引导现代人的购物心理和消费习惯,大众化休闲无疑成为了商业步行街的主流形式。 从深圳的东门到广州的上下九,从长沙的黄兴路到武汉的江汉路,步行街的主街区均是以男女休闲服装为主,如森马、以纯、美特斯邦威、班尼路等,有的一条步行街有多家分店,有的甚至整栋租赁做休闲装,打破街铺服装无法上三四楼的枷锁,其疯狂布店形势可见一斑。休闲服装成为商业步行街业态构成的第一大帮派。 商业步行街以运动装集群规划为辅助形态 人们在享受休闲放松的慢节奏生活的同时,也追求“运动中求极限,运动中求刺激”的快节奏生活,在上班时代的今天,运动休闲也是人们选择的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运动系列也成为了商业街上

的另一主要业态构成,如经营耐克、乔丹、李宁、锐步等。而这些业态基本成集群态势发展,经常以运动城或运动专区的形势出现,经营服装、鞋、运动器材等,逐渐演变成商业步行街业态构成的第二大帮派。 商业步行街以休闲餐饮引导人流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更喜欢吃,在商业街满足休闲购物功能的同时,也要具备休息餐饮的功能,即吃玩一体,共同塑造步行街的完整功能形象。纵观各个有名的商业步行街均缺不了肯德基、麦当劳等全球著名的快餐饮店,同时包含一些中国地道的特色休闲小餐饮,如永和豆浆等。 这些业态填补了步行街业态构成的空缺,且其开店位置上的选择也有助于步行街人流的引导,从而带旺整个街区人气。 从一个大众化商业街的发展趋势来看,大众化业态尤其是休闲运动类始终是步行街发展的主流形式,同时休闲式餐饮作为人流的引导和带动,串联在每个业态铺位之间,从而形成了旺盛的商业步行街,并生命力持久。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目录 1.1 商业街的定义 (2) 1.2 商业街的主要类型 (2) 1.3 商业街发展趋势 (2) 2.1国外的 (2) 2.1.1纽约第五大道 (2) 2.1.2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3) 2.1.3伦敦牛津街 (3) 2.1.4韩国首尔明洞大街 (3) 2.1.5日本大阪难波公园 (3) 2.2国内的 (4) 2.2.1武汉光谷步行街 (4) 2.2.2上海新天地 (4) 2.2.3成都锦里 (4) 3、商业街成功经验总结 (5) 3.1 商业街成功经验 (5) 3.1.1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5) 3.1.2独特的建筑与环境 (5) 3.1.3多元化的商业功能 (5) 3.1.4知名的主力商家 (5) 3.1.5便捷的交通与公共设施 (5) 3.1.6良好的商业运作 (5) 3.2 商业街经验总结 (5) 4、商业街的规划要素 (5) 4.1空间形态 (5) 4.2功能结构 (6) 4.3尺度的长、宽、高 (6) 5、参考文献 (7)

我国商业街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摘要: 中国商业街区占城市用地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商业街区购物消费环境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推进了国内城市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发展,但与中国现阶段快速的、大规模的城市商业街区景观建设现状相悖的是缺少这方面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针对城市商业街区景观设计导则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通过对中国城市商业街区景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总结,从景观设计理论及外部空间设计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景观设计实践提出城市商业街区景观设计的导则,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字:商业街区;现状问题;景观;设计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China's Commercial Street Abstract: China's commercial district is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urban land, peopl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on the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the commercial district shopping and spending, the 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wntown landscape design, but with China at this stage quickly. contrary to the large-scale urban commercial distric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tatus is missing in this regard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ed research, few studies for the landscape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commercial district. Through rational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landscape of the Chinese city commercial district,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of landscape design theory and design of the external space,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landscape design blocks for urban commercial landscape design guidelines, so that it has universal adaptability and operability. Keywords: commercial district; current problems; landscape; design

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

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 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选购商品的目的不再局限于满足物质要求,更有精神审美方面的要求需要得到满足。传统大生产的统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渐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丰富多样的商品种类给人们带来更多选择。商业空间作为众多商品展示的场所,伴随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销售形式的多样化,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了变化,不但展示场所的种类丰富多样,设计风格也是各有特色,并成为了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对商业空间进行专门的艺术设计也逐渐形成一门学科。 一、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 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商业空间环境之中,采用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运用布景、光线、色彩的手段营造独特的商业空间氛围,以达到宣传商品形象、传达商品信息的的目的。 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必须充分调动各种艺术元素,并利用一定的科学与技术手段,这就涉及到了其他多种相关的学科,所以说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要求设计师掌握和了解多学科的相关知识。 二、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的主要元素 如何更好的进行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首先要对其设计元素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一元素进行分别研究、设计,然后才能更好成就一项设计作品。现代商业空间的展示设计主要围绕空间、视觉、色彩和光环境四个元素进行。 (一)空间设计 空间是进行商业展示活动的载体,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和恰当的空间次序组织直接影响到展示设计效果的实现,同时也是保证商业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展示空间根据其构造形态大致可分为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感知空间三类。其中实体空间有着清晰的界限和明确的范围,并具有较强的私密性;虚拟空间是通过围合、覆盖等方式建立起的含蓄有形的空间,又被称为心理空间;感知空间是超越人体机能使用的一种空间存在形式。 展示空间设计常用的表现手法是用实体空间来创造带有心理情绪的.虚体空间构成,受众的心理情绪会跟随空间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常用的表现方法有: 1、利用空间的围合与透视,将有限的空间无限延伸,获得丰富的空间效果; 2、利用模拟某种实景布设,突出其真实性和生活化,增加感染力; 3、利用各种现成的布景元素进行空间分隔,产生一种富有流动性和丰富层次的视觉效果等。 通过这些对空间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手法,使其能够更好的充分表现出展示商品的特性,使空间设计给人的行动、心理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视觉设计 通常情况下,遵循形式美法则完成的设计都会带来一定的视觉美感,而成为符合人类视觉生理功能的设计。设计中表现的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都是在体现形式美这一法则,其目的也是为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对直线、曲线等几何线条以及对矩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运用,是最为基础的视觉元素。直线给人层次明确的视觉效果;曲线可以营造出一种充满节奏变化的效果;圆形能够使整体与局部呈现完美的和谐;三角形以及多边形可以通过对比引发丰富的视觉想象;看似单调的矩形和方形,同样可以不同组合形成无数种视觉变化。

商业步行街调研报告

商业步行街调研报告 ——以中街为例 吴艳红 168040013 12级风景园林 前言:商业街是一种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群体。它由许多零售网点共同组成。历史形成的传统商业街,往往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它们是城市的名片,体现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以沈阳市中街及其周边的商业区构成的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关注像这样的城市中心区域一样由以不同速度运动着的人群占据的,并能产生出丰富、实在的社会关系和可栖居的场所感的叠加和界面的潜力。将不同的运动循环、速度和时空特征融入产生场所的交界面中,力求使这一区域在空间和行为上取得和谐。并且关注中街城市中心区商业空间组织方式,关注该地块对城市特色的体现,如何让中街这类城市中心区融汇历史与现代,通过交通,界面组织等空间元素更好的展现城市独有的风貌,塑造更好更具地域性特色的城市环境,进一步强化中街的场所精神,体现中街“中国最早商业步行街”的商业价值,提升城市商业空间形象。 沈阳著名的商业街——中街,有380多年历史,号称“东北第一街”。后金将明朝所筑砖城进行改建扩建,按照中国历史上流传的 “左祖右社、面 朝后市”之说, 将原来的 “十”字型两 条街改筑为 “井”字型4 条街。即今沈阳 路、中街路、朝 阳街、正阳街。

当时,中街路称四平街,东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各一座。街长579.3米,宽11.7 米。如今的中街已成为沈阳第一条步行街.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买卖兴隆,一派欣欣向荣之意。 1.人文历史 沈阳市中街是全长1500米的沈阳中街是沈阳最早的商业街,1625年,“大金”迁都沈阳,经济更趋繁荣,四平街(今中街)便形 成了。吉顺丝房、 老天合绸缎庄等 大百货商店,多集 中在街路的南北 两侧;丰富多采、 琳朗满目的小商 品行市(市场),都 散布在沿衔的胡 同里。沈阳中街,也是中国第一条步行街,是沈阳历史悠久、交易繁华的商业区,是早期城市的商业文化中心,自明清开设以来,距今已有三百八十多年现在历史。这一地区现存多栋保护建筑。沈阳中街始建于1899年,它是沈阳市早期城市建设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从前清皇封御赐的荣耀,到今天遐迩闻名的繁华,中街见证了沈阳商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沈阳中街作为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沈阳中街城市风格鲜明,中街及其周边的环境就能较好的体现沈阳市的城市风貌,沈阳故宫,沈阳老字号吉顺丝房旧址,风格统一地反映了沈阳的城市特征。 2.人性化商业区 2.1空间界面

商业步行街的分析

步行街的分析 1. 城市的职能决定商业网点整体构成的基本功能。城市以其决定性产业为标准,可分为政治型城市、文化型城市和经济型城市。不同类型的城市,其城市的基本职能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业网点整体构成的功能。美国首都华盛顿就是具有单一功能的政治中心,这种政治型城市的职能决字了此城市商业的发展规模不宜过大,华盛顿市区商业功能为“满足基本需要型”。交通空间网络体系制约商业网点的布局。消费人口愈分散,对交通条件的依赖性愈强,商业设施的半径愈大,提供畅通半径交通的要求愈强烈。这一点值得国内城市借鉴。 2. 商务部要求处理好城市中心商业区与居住区商业设施的关系:对于中心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商业设施,商业网点规划不仅要在网点的总体规模上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且要明确区分二者不同的功能。中心商业区要在严格控制总体规模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和结构调整,重点建设好特色商业街,推进业态多元化,发展专业店、精品店,开展错位经营和多功能服务。特别是要注意营造文化氛围,主要满足高档次、高品位、特殊类型商品的消费需求,形成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商业特色,更好地发挥城市窗口的作用。居住区的商业设施建设,在商业网点规划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功能定位应主要面向本地区居民,满足他们在日用品、一般消费品及日常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形成贴近居民、方便快捷、行业配套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此外,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一个城市还应规划好若干个地区性商业中心,一方面可以减轻中心商业区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功能上的局限性。这些都是商业网点规划需要考虑的。 3. 步行街是整个经济社会进步的客观结果,是城市化不断推进和城市发展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是城市环境迅速改善和回归自然的需要,是全球汽车时代对汽车的异化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现象。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步行街这一概念。在西方国家最初出现步行街,是因为城市膨胀,尤其是汽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在郊区居住成为可能,由于城市中心的拥挤不堪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搬到郊区去居住。政府为了复活城市中心的活力和魅力以及商业物态,因此建了步行街,使得人们在城市中心生活也一样拥有安静、繁荣而方便购物、娱乐的场地。步行街始终是城市本身魅力的反映。因此城市步行街的出现和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选择,是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适合于购物和休闲的环境。现代步行商业街,兴起于20 世纪50 年代。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大街、日本东京的银座、浅草商业街等都是闻名于世的步行街。德国斯图加城市的考尼格夫街,被称为是“步行者的天堂”。步行街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招牌、名片、景点:步行街已经成为城市的形象,首善之区,代表城市形象发展的最高水平。我国开始建设现代的商业步行街,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在世纪交替交际,我国许多城市纷纷规划和建设步行街,成为城市建设和更新的重要内容和方面。据粗略计算,全国已有几百条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步行街。 4. 步行街: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通行车辆或只准通行特种车辆的道路, 各城市对步行街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优秀的商业空间设计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优秀的商业空间设计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品质,营造沟通和服务的良好气氛,舒缓职员和客户的精神压力,享受独特的人文环境。企业根据所从事行业的特征,而设计各种不同风格的商业空间,以体现服务的社会层次、文化修养与个性特征。在未发生商业行为之前,你需要一个合适的商业空间。 一、商业空间设计的特点 1、实用性功能决定形式,形式为功能服务任何一个商业空间的设计首先应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特别是主要功能的需要。 2、艺术性商业空间设计的艺术性体现在商业空间设计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商业空间设计的内涵是通过空间氛围意境及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来表达艺术性:商业空间设计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指空间的适合美韵律美均衡美和谐美塑造的美感和艺术性。 空气氛围和意境:心理感受、表现形式。 3、科学性。 4、地域性。 二、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1、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趋势 2、人为本源的设计发展趋势:满足室内使用功能的需要、注重绿色建材的选用、注重不理想物理环境的创造、注重人的心理情感需要、注重自然景观的再创造。 3、体现民族化、本土化的文化特色设计趋势 4、高科技化的设计趋势 5、强调动态的室内设计观念趋势 6、多元化设计风格流行的趋势 7、业主及大众参与的设计趋势 三、商业空间展示设计原则 1、真实性 2、时代感 3、环境观念

4、审美效应 四、商业空间展示设计要素 1、展示道具 展示道具的分类:承载、贮藏、陈述、表现 展示道具的流动:旋转台、旋转架 2、照明设计 照明基础知识:基础、重点、辅助 照明的应用:高级品牌专卖店、普通专卖店、大众商店3、色彩设计 色彩的分类 色彩的搭配与偏好 专卖店商业空间中环境色彩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