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差 第九章习题与答案

测量平差 第九章习题与答案

测量平差第九章思考题

9.1 何谓一般条件方程?何谓限制条件方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9.2什么是概括平差函数模型?指出此模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9.3 某平差问题有15个同精度观测值,必要观测数等于8,现取8个参数,且参数之间一个限制条件。若按附有限制条件的的条件平差法进行平差,应列出多少个条件方程和限制条件方程?其法方程有几个?

9.4 概括平差函数模型的方程数是否和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方程数一样?其中r、u、c和s各表示什么量?

9.5 在条件平差中,试证明估计量?L具有无偏性。

思考题参考答案

8.3 n=15 t=8 u=8 s=2

应列出13个条件方程,2个限制条件方程,组成的法方程有15个。

测量平差复习题及答案

测量平差复习题及答案 一、综合题 1.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中误差分别为cm m 5.4465.300±及cm m 5.4894.660±,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他们的精度是否相等? 答:它们的真误差不一定相等;相对精度不相等,后者高于前者。 2.已知观测值向量 ???? ??=2121 L L L 的权阵为? ??? ????=32313132 LL P ,现有函数21L L X +=, 13L Y =,求观测值的权 1 L P , 2 L P ,观测值的协因数阵XY Q 。 答:12/3L P =;22/3L P =;3XY Q = 3.在下图所示三角网中,A .B 为已知点,41~P P 为待定点,已知32P P 边的边长和方位角 分别为 S 和 0α, 今测得角度1421,,,L L L 和边长21,S S ,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1)共有多少个条件方程?各类条件方程各有多少个? (2)试列出除图形条件和方位角条件外的其它条件方程(非线性条件方程不要求线性化) 答:(1)14216,6,10n t r =+=== ,所以图形条件:4个;极条件:2个;边长条件:2个;基线条件:1个;方位角条件:1个 (2)四边形14ABPP 的极条件(以1P 为极) : 34131 241314????sin()sin sin 1????sin sin sin() L L L L L L L L +??=+ 四边形1234PP P P 的极条件(以4P 为极) : 101168 91167????sin()sin sin 1????sin sin sin() L L L L L L L L +??=+

IAT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I A T 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部门: ____姓名: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03=30分) :2016适用于( E )组织的现场。 A.生产件 B.服务件 C.售后市场零件 D.配件 +b+d +b+c+d :2016允许删减( D )。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顾客和供方的财产 D.以上都不对 TS16949:2009认证证书的失效日期是( C ) 年10月1日年12月31日年09月14日年09月14日 4.过程方法采用( F )管理过程和整个体系。 A.持续改进循环 C.系统管理方法 D.基于风险的思维 +b+c+d +d 5.内部审核员应当了解( D )。 A.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审核 B.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和IATF16949适用的要求 +b+c 6.组织应明确的社会责任有( D )。 A.反贿赂方针 B.员工行为准则 C.道德准则 +b+c 文件应保存的时间是( C )。 A.三年 B.当年加一个日历年 C.产品的有效期加一个日历年 D.按认证机构的要求 8.可疑产品包括( D ) : A.没有标识的产品; B. 标识不明的产品; C. 用偏离校准状态的仪器检验的产品; +b+c 9.公司生产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有( D ) : A.返工/返修; B. 拒收和报废; C.让步和降级改作它用; +b+c 10.产品的控制计划的类型包括( E ): A.样件 B.返工 C.量产 D.试产 +c+d 二.判断题. (对. 错. 10 x 3=30分) 1. ( ) 组织应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预期结果。 2. ( ) 内部审核须依据年度审核计划安排,对于有早晚班的公司审核可以只审核一个班次来代替。 3.( ) 公司定期的设备保养计划就是设备预见性的维护计划。 4.()关键设备就是指公司的贵重设备,并要进行现场标识与识别其易损配件进行管制。 5.()对公司没有设计责任的产品,可不进行可行性评审。 6.()为解决质量问题,质量人员都有权停止生产。 7.()IATF16949中的“应”表示要求,而“宜”表示建议。 8.()组织没有产品设计责任时,删减条款是可以的。 9.()当过程能力不足且不稳定时实施持续改进。 10.()从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采购产品,其质量责任在于顾客。 三简答题:( 35=15分) 1.请说明哪几个方面需要实施“多方论证” 答:项目管理、供方选择、开发和确定特殊特性、工厂设施和设备的策划、制造可行性。

第九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九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9-1 建筑物的外抢以10cm 厚的普通砖和2.5㎝厚的玻璃纤维制成 (普通砖的m W /.6901=λ℃,玻璃纤维的m W /.0502=λ℃)求当温差为45℃时的传热通量。 答:69.77W/㎡ 9-2 铜板厚4㎝,其一面的温度为175℃,另一面以1.5㎝厚的玻 璃纤维覆盖,且温度为80℃,假设经由此组合流出的热量为 300W ,求截面积的大小。 m W /375=铜λ℃,m W /.0480=纤维λ℃。 答:0.9872㎡ 9-3 墙以 2.0㎝厚的铜(m W /3781=λ℃)、3.0㎜厚的石棉 (m W /.6602=λ℃)和6.0㎝厚玻璃纤维(m W /.04803=λ℃)组合而成,若两面的温差为500℃,求单位面积的导热量。 答:394.32W/㎡ 9-4 墙由不锈钢(m W /16=λ℃)4.0㎜厚,两边包着塑料层所组 成,总导热系数120W/㎡℃,假如墙的外界总温差60℃,计算不锈钢两边的温差。 答: 1816 0040120160=ΔΔ=T T 得:.℃ 9-5 一热蒸汽管, 内表面温度300℃,内直径8㎝,管厚5.5mm ,包覆9㎝的绝缘层(m W /501=λ℃) ,再覆盖4cm 厚的绝缘层(m W /.3502=λ℃),最外层绝缘温度30℃,假设管子的m W /473=λ℃,计算每米长的热损失。 答:448.81W/m

9-6 一屋子的墙壁用2层1.2㎝的的纤维热板(m W /.04801=λ℃)1层8.0㎝的石棉(m W /.15602=λ℃)及1层10cm 普通砖(m W /.6903=λ℃)制作,假设两侧的α均为15W/㎡℃,试计算总传热系数。 答:0.774W/㎡℃ 9-7 墙由1㎜厚的钢(m W /3841=λ℃) ,4㎜厚的1%含C 量的钢(m W /432=λ℃),1㎝厚的石棉帛(m W /.16603=λ℃)和10㎝厚的玻璃纤维板(m W /.04804=λ℃)组成, 试求其热阻?若两面温度分别为10℃和150℃, 求其各材料之间的温度? 答: 0832.=∑R ℃㎡/W ,99981491.=T ℃,99361492.=T ℃,93331493.=T ℃ 9-8半无限大水泥地坪,初试温度为50℃,导温系数为8.33× 10-7㎡/s ,若表面温度突然降到0℃,试求距表面20㎜深处温度下降到25℃所需时间。 答:521s 9-9 一块厚20mm 的钢板(m W /45=λ℃, )加热到500℃后置于空气中冷却,设冷却过程中钢板两侧面的平均换热系数℃,试确定使钢板冷却到与空气相差10℃时所需的时间。 s m a /.2510371?×=235m W /=α 答:3633s 9-10 一块厚300mm 的板状钢坯(含C=0.5%) ,初温为20℃,送入温度为1200℃的炉子里单侧加热,不受热侧可近似

测量平差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题 1、如图,图中已知A 、B 两点坐标,C 、D 、E 为待定点,观测了所有内角,试用条件平差的方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并线性化。 解:观测值个数 n =12,待定点个数t =3,多余观测个数r =n -2t =6 ① 图形条件4个: )180(0 )180(0 )180(0 )180(0 121110121110987987654654321321-++-==-++-++-==-++-++-==-++-++-==-++L L L w w v v v L L L w w v v v L L L w w v v v L L L w w v v v d d c c b b a a ② 圆周条件1个: )360(0963963-++-==-++L L L w w v v v e e ③ 极条件1个: ρ''--==----++)sin sin sin sin sin sin 1(0 cot cot cot cot cot cot 8 52741774411885522L L L L L L w w v L v L v L v L v L v L f f 3、如图所示水准网,A 、B 、C 三点为已知高程点, D 、E 为未知点,各观测高差及路线长度如下表所列。 用间接平差法计算未知点D 、E 的高程平差值及其中误差;

C 3、解:1)本题n=6,t=2,r=n-t=4; 选D 、E 平差值高程为未知参数2 1??X X 、 则平差值方程为: 1 615142322211?????????????X H h H X h H X h H X h H X h X X h A A B A B -=-=-=-=-=-= 则改正数方程式为: 6165154143232221211???????l x v l x v l x v l x v l x v l x x v --=-=-=-=-=--= 取参数近似值 255.24907.2220221011=+==++=h H X h h H X B B 、

内审员考试试题 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质量 " 定义中的 " 特性 " 指的是 (A 。 A. 固有的 B. 赋予的 C. 潜在的 D ,明示的 2. 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 A. 关键质量特性 B. 重要质量特性 C. 次要质量特性 D. 一般质量特性 3. 方针目 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 A. 行为科学 B. 泰罗制 C. 系统理论 D.A+C 4. 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系统图 B. 矩阵图 C. 亲和图 D. 因果图 5. 认为应 " 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 " 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 A. 朱兰 B. 戴明 C. 石川馨 D. 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A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 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 确定 危险源的性质 D A+C E A+B 7.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 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 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 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 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

A. 广泛性 B. 时效性 C. 相对性 D. 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 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 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 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A 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 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 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 出来 C 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 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 。 A. 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 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 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 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 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 A. 识别培训的需要 B. 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 提供培训 D. 评价培训有效性

第九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11127

一、名词解释 1.G0期细胞 2.check point 3.四分体 4.联会复合体 5.cell differentiation 6.luxury gene 7.house keeping gene 8.Stem cell 9.tumor-suppressor gene 10.原癌基因 11.细胞周期 12.有丝分裂 13.减数分裂 14.成熟促进因子 15.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细胞周期蛋白 17.Cdk抑制因子 18.细胞同步化 19.有丝分裂器 20.动粒 21.收缩环 22.细胞全能性 23.细胞决定 24.去分化 25.转分化 26.差别基因表达 27.选择性剪接 28.决定子 29.细胞诱导 30.细胞抑制 二、问答题 1.细胞分裂间期的各时期发生有哪些主要事件? 2.请简述P53蛋白在G1期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与意义。 3.简述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4.试述细胞进入M期的调控。 5.细胞增殖的调控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调控细胞增殖的。 6.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有哪几种?它们在细胞周期调控中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 7.简述Cyclin-Cdk的组成与作用? 8.什么是成熟促进因子MPF,有何作用? 9.细胞周期中有哪些主要检查点?细胞周期检查点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10.何谓细胞周期检查点?它有何作用? 11.简述分化细胞的特点。 12.为什么说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3.什么是基因的差别表达?在细胞分化中有什么作用? 14.什么是细胞决定?与细胞分化的关系如何? 15.以血细胞为例,简要说明细胞分化潜能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G0期细胞 G0期细胞又称静止期细胞或静止期细胞,是指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 2.check point 细胞内存在一系列的监控机制,可以鉴别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错误,并诱导产生特异的抑制因子,阻止细胞周期的进行,这些监控点称为细胞周期检查点(cell cycle checkpoint )。在典型的细胞周期控制系统中至少有三个关卡: G1 检查点、G2 检查点、有丝分裂期中期检查点。 3.四分体 每个二价体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而每条同源染色体包括2条姐妹染色单体,这样每个二价体包括4条染色单体,又称为四分体。 4.联会复合体 联会复合体( synaptonemal complex,SC)是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沿纵轴方向,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在电镜下呈拉链状结构,由三个平行的部分组成,可分为两侧的侧生组分和中央组分,是一暂时性的结构。 5.cell differentiation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多细胞有机体发育的基础与核心。 6.luxury gene 奢侈基因(luxury gene),即组织特异性基因( tissue - specific gene)。这类基因与各类细胞的特殊性有直接的关系, 是在各种组织中进行不同的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如表皮的角蛋白基因、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基因和肌球蛋白基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基因等。 7.house keeping gene 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是维持细胞最低限度功能所不可少的基因, 如编码组蛋白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基因、线粒体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的基因等。这类基因在所有类

测量平差题目及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A 2010-06-27 11:30:49 来源:《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网站浏览:4次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A 出题者课程小组审核人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本题共20个空格,每个空格1.5分,共30分) 1、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原因有(1)、(2)、(3)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称这些因素为(4)。 2、根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性质,观测误差分为(5)、(6)、(7)三类,观测误差通过由于(8)引起的闭合差反映出来。 3、观测值的精度是指观测误差分布的(9)。若已知正态分布的观测误差落在区间的概率为95.5%,则误差的方差为(10),中误差为(11)。 4、观测值的权的定义式为(12)。若两条水准路线的长度为、,对应的权为2、1,则单位权观测高差为(13)。 5、某平差问题的必要观测数为,多余观测数为,独立的参数个数为。若,则平差的函数模型为(14)。若(15),则平差的函数模型为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 6、观测值的权阵为,的方差为3,则的方差为(16)、 的权为(17)。 7、某点的方差阵为,则的点位方差为(18)、误差曲线的最大值为(19)、误差椭圆的短半轴的方位角为(20)。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观测值的精度与精确度含义及指标。 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相同? 2、如图1所示,A、B、C、D为已知点,由A、C分别观测位于直线AC上的点。观测边长、及角度、。问此问题的多余观测数等于几?若采用条件平差法计算,试列出条件方程式(非线性方程不必线性化)。 图1 三、(10分)其它条件如上题(简答题中第2小题)。设方位角,观测边长,中误差均为,角度、的观测中误差为 。求平差后点横坐标的方差(取)。 四、(10分)采用间接平差法对某水准网进行平差,得到误差方程及权阵(取 ) (1)试画出该水准网的图形。 (2)若已知误差方程常数项,求每公里观测

会计基础第九章习题和答案

第九章 、单项选择题 1、关于财产清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期清查一定是全面清查 B 、定期清查一般只是在年末结账时进行 C 、不定期清查一般都是局部清查 D 、定期清查的范围不确定,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答案D 解析: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都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定期清查范围不确定,可能是全面清查,也可能是局部清查;清查通常在月末、季末、年末结账前进行。 2、()是根据需要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A 、全面清查 B 、局部清查 C 、定期清查 D 、不定期清查 答案D 解析: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先没有安排计划,而是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 3、根据需要只是对部分财产物资进行清查,叫做() A 、全面清查 B 、局部清查

C 、定期清查 D 、不定期清查 答案B 4、年终结算时,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A 、必须派人到实地进行盘点 B 、可以不盘点 C 、将物资运回本单位进行盘点 D 、采取询证的方法与有关单位核对 答案D 解析:对于委托外单位加工、保管的材料、商品,物资以及在途的材料、商品、物资等,可以用发函询证的方法与有关单位进行核对,以查明帐实是否相符。 5、在财产清查中,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是()。 A 、随机抽查法 B 、发函询证法 C 、技术推算法 D 、实地盘点法 答案:B; 6、A公司2013年10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300000 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400000 元,经逐笔核对,存在以下未达帐项:(1 )公司于本月开出转账支票30000元,企业已 经记账,银行未记账;(2)银行贷企业收回70000 元,银行

第9章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九 一、用适当内容填空 1.计算机系统运行和操作的最小功能单位是指令,一台计算机中全部指令的集合称为指令系统。 2.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程序设计语言是机器语言,其直接使用机器指令或二进制格式编写程序。 3.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它是面向过程的语言。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可以通过解释或编译方式来执行。 4.字符型是一种基本数据类型,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都采用 8位二进制位来表示,其对应值的范围是 0-255 。 5.在程序中要处理200名学生一门课的成绩信息,应该定义数组类型变量;要处理200名学生的档案资料应该定义记录或结构类型变量。 6.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不可改变的量称为常量,可改变的量称为变量。 7.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逻辑结构为顺序、分支或选择和重复或循环,合理使用这3种控制结构可以表现任何复杂的控制关系。 8.过程是功能独立或需要多次调用的程序段,它也可以称为函数或子程序。 9.一段程序代码需要多次反复执行,需要使用重复或循环结构来表达;根据判断条件结果决定是否执行一段程序,应该使用分支或选择结构表示。 10.循环也称为重复,其对应两种类型,分别为当型结构和直到型结构。 11.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核心是算法和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是类和对象。 12.结构化程序设计应遵循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和限制使用goto语句原则。 13.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能够使程序易读、易理解、易维护和结构良好。虽然这种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仍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 14.VB是一个可视化操作界面、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在VB中可以直接创建Access 数据库。 15.在VB窗口中添加的对象都具有若干属性,在窗口设计阶段改变对象属性可以在①属性窗口中操作,在程序运行时改变属性应该在相关对象事件代码中操作。 16.类是一组数据及该组数据能够实现操作的封装体。在类与对象的关系中,类是对对象的抽象,而对象是类的实例。 17.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信息隐藏是通过对象的封装性来实现的;同样的消息被不

测量平差试卷E及答案200951

CXXXCCZ 中国矿业大学2008~2009学年第 二 学期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试卷(B )卷DDDDDEF2WT AW34CQ2 考试时间:100 分钟 考试方式:闭 卷 一、填空题 (共20分,每空 2 分) 1、如下图,其中A 、B 、C 为已知点,观测了5个角,若设L 1、L 5观测值的平 差值为未知参数2 1??X X 、,按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法进行平差时,必要观测个数为 ,多余观测个数为 ,一般条件方程个数为 ,限制条件方程个数为 A B C D E L 1L 2L 3 L 4 L 5 2、测量是所称的观测条件包括 、观测者、 3、已知某段距离进行了同精度的往返测量(L 1、L 2),其中误差cm 221==σσ,往返测的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若单位权中误差cm 40=σ,往返测的平均值的权为 4、已知某观测值X 、Y 的协因数阵如下,其极大值方向为 ,若单位权中误差为±2mm ,极小值F 为 mm 。

??? ? ??--=0.15.05.00.2XX Q 二、已知某观测值X 、Y 的协因数阵如下,求X 、Y 的相关系数ρ。(10分) ??? ? ??--=25.015.015.036.0XX Q 三、设有一函数2535+=x T ,6712+=y F 其中: ? ? ?+++=+++=n n n n L L L y L L L x βββααα 22112211 αi =A 、βi =B (i =1,2,…,n )是无误差的常数,L i 的权为p i =1,p ij =0(i ≠ j )。(15分) 1)求函数T 、F 的权; 2)求协因数阵TF Ty Q Q 、。 四、如图所示水准网,A 、B 、C 三点为已知高程点, D 、E 为未知点,各观测高差及路线长度如下表所列。(20分) 用间接平差法计算未知点D 、E 的高程平差值及其中误差; C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1.名词解释 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 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7.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内容。 8.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9.试述货币创造乘数及影响因素。 10.试述财政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 11.试述货币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 12.试述货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 13.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1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5.画图说明 IS 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6.画图说明LM 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7.画图说明 IS 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8. 画图说明LM 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9. 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具体有哪几种方式? 20. 货币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 21. 画图说明双松的政策效应。 22. 画图说明双紧的政策效应。 23. 画图说明财政松货币紧的政策效应。 24. 画图说明财政紧货币松的政策效应。 25. 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 增加私人投入而减少消 费支出, 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 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 IS-LM 图形表示 这一政策建议。 25.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 IS-LM 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 (1 )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 . 1名词解释 (1) 需求管理政策: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2) 供给管理政策:通过调节总供给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3) 财政预算:指政府逐年估算未来财政年度的收入与支出, 以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思考与练习 需求管理政策 法定准备金率 财政财政效应 供给管理政策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效应 财政预算 基础货币 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 双松政策 双紧政策 自动稳定器 政策效应

《测量平差》试卷D及答案(-5-1)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试卷(D )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 考试方式:闭 卷 一、填空题 (共20分,每空 2 分) 1、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为:仪器、 、 2、已知一水准网如下图,其中A 、B 为已知点,观测了8段高差,若设E 点高程 的平差值与B 、E 之间高差的平差值为未知参数2 1??X X 、,按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法(概括平差法)进行平差时,必要观测个数为 ,多余观测个数为 ,一般条件方程个数为 ,限制条件方程个数为 C B 3、取一长度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度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 ,若长度为D 的直线丈量了n 次,则其算术平均值的权为 。 4、已知某点(X 、Y)的协方差阵如下,其相关系数ρXY = ,其点位方差为2 σ= mm 2 ??? ? ??=00.130.030.025.0XX D

二、设对某量分别进行等精度了n 、m 次独立观测,分别得到观测值 ),2,1(,n i L i =,),2,1(,m i L i =,权为p p i =,试求: 1)n 次观测的加权平均值] [] [p pL x n = 的权n p 2)m 次观测的加权平均值] [] [p pL x m = 的权m p 3)加权平均值m n m m n n p p x p x p x ++=的权x p (15分) 三、 已知某平面控制网中待定点坐标平差参数y x ??、的协因数为 ??? ? ??=2115.1??X X Q 其单位为()2 s dm ,并求得2?0''±=σ ,试用两种方法求E 、F 。(15分) 四、得到如下图所示,已知A 、B 点,等精度观测8个角值为:

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9章 习题解答 9-1 正弦波振荡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如果没有选频网络,输出信号会有什么特点 解: 正弦波电路由四部分组成 1. 放大电路 2. 正反馈网络 3. 选频网络 4. 稳幅电路 如果没有选频网络,输出信号将不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 9-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正弦波振荡电路维持振荡的幅度条件是1=F A 。 ( ) (2)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 (3)如果电路引入了负反馈,就不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与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完全相同。( ) (5)当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输出电压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 ) (6)电路只要满足1=F A ,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 ) 解:(1)√(2)× (3)× (4)× (5)√ (6) × 9-3 改错:在图所示各电路中判断电路是否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如不满足请加以改正。要求不能改变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共射、共基、共集)。 图 解:(a )加集电极电阻R c 及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耦合电容。 (b )变压器副边与放大电路之间加耦合电容,改同铭端。 9-4 选择下面一个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 、B 或C 。 A .容性 B .阻性 C .感性 (1)LC 并联网络在谐振时呈 ,在信号频率大于谐振频率时呈 ,在信号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呈 。 (2)当信号频率f =f 0时,RC 串并联网络呈 。 解:(1)B A C (2)B

9-5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所示,要是电路能产生振荡,试求: (1)R W的下限值; (2)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 图 解:(1)根据起振条件 2 2' W ' W f > , >R R R R+kΩ。 故R W的下限值为2kΩ。 (2)振荡频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Hz 145 ) ( π2 1 kHz 6.1 π2 1 2 1 min 1 max ≈ + = ≈ = C R R f C R f 9-6在图所示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稳压管D Z起稳幅作用,其稳定电压±U Z =±6V。试估算: (1)输出电压不失真情况下的有效值; (2)振荡频率。 解:(1)输出电压不失真情况下的峰值 是稳压管的稳定电压,故其有效值 V 36 .6 2 5.1 Z o ≈ = U U (2)电路的振荡频率 图 Hz 95 .9 π2 1 ≈ = RC f 9-7在图所示。所示的电路中,问: (1)为使电路产生正弦波振荡,标出集成运放的“+”和“-”;并说明电路是哪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重排)

第九章收入、费用、利润及其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A 5、D 6、C 7、B 8、D 9、D 10、A或B 11、D 12、B 13、B 14、A 15、C 16、D 17、D 18、C 19、C 20、B 21、C 22、B 23、B 24、B 2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BCD 4、ABD 5、ACD 6、ABD 7、ABC 8、ABCD 9、ACD 10、ABC 11、ABCD 12、ABC 13、AB 14、ACD 15、ABC 16、BD 17、ABC 18、

ABD 19、BD 20、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8、×9、×10、√11、×12、×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实务一 1、销售商品,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CFT公司113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EP1商品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000 2、销售材料,确认收入 借:应收票据——CIP公司79 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7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 100 3、销售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EP1商品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900 贷:应收账款——GMM公司33 900

同时:借:库存商品15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5 000 4、CFT公司在10日内付款,享受2%的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100 000 ×2%=2 000(元) 借:银行存款111 000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2 000 贷:应收账款——CFT公司113 000 5、销售商品,确认收入 商业折扣=100×2000×10%=20 000(元) 销售收入总额=100×2000-20000=180 000(元)

全国内审员考试试题全集(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 A )。 A.固有的 B.赋予的 C.潜在的D,明示的 2.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B )。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次要质量特性 D.一般质量特性 3.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D )。 A.行为科学 B.泰罗制 C.系统理论 D.A+C 4.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B )。 A.系统图 B.矩阵图 C.亲和图 D.因果图 5.认为应"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B )。 A.朱兰 B.戴明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E )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确定危险源的性质D)A+C E)A+B 7.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B )。 A.广泛性 B.时效性 C.相对性 D.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 A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B ) A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 C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C)。 A.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B )。 A.识别培训的需要 B.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提供培训 D.评价培训有效性 13.顾客需求调查费应计人( B )。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4.内审和外审的纠正措施费应计人( C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5.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 C )。 A.质量保证 B.质量检验 C.质量改进 D.质量监督 16.认为"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的质量专家是( A)。 A.戴明 B.朱兰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17.质量信息传递大体由( A)组成。 A.信源-信道一信宿 B.信源-信道-反馈 C.信源-信道-新信源 D.信源-信道-信源 18.质量信息系统的作业层的特点之一是(D)。 A.不可预见性 B.阶段性 C.概要性 D.可预见性 19、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时发现有以下何种事实,可判不符合4.4.7要素。( E ) A)消防通道被阻塞B)操作工未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 C)急救用的药品过期D)A+B E)A+C 1.A 2.B 3.D 4.B 5.B 6. E 7.B 8.B 9. A 10. B 11.C 12.B 13.B 14.C 15.C 16.A 17.A 18.D19. E 二、填空题 1、ISO9001:2009和ISO14001:2004标准分别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土力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土力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地基承载力 一、填空题 1.地基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时的基底压力被称为荷载,当基底压力达到 荷载时,地基就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2.整体剪切破坏发生时,有滑动面形成,基础急剧增加。 3.地基表面有较大隆起的地基破坏类型为剪切破坏,地基表面无隆起的地基破坏类型为剪切破坏。 4.地下水位上升到基底时,地基的临塑荷载数值,临界荷载数值。 5.地基极限承载力随土的内摩擦角增大而,随埋深增大而。 二、名词解释 1.临塑荷载 2. 临界荷载p1/3 3.地基极限承载力 三、单项选择题 1.地基的临塑荷载随 (A)φ、C、q的增大而增大。 (B)φ、C、q的增大而减小。 (C)φ、C、q、γ、b的增大而增大。 (D)φ、C、q、γ、b的增大而减小。 您的选项() 2.地基破坏时滑动面延续到地表的破坏形式为: (A)刺入式破坏 (B)冲剪式破坏 (C)整体剪切破坏 (D)局部剪切破坏 您的选项() 3.有明显三个破坏阶段的地基破坏型式为: (A)刺入式破坏 (B)冲剪式破坏 (C)整体剪切破坏 (D)局部剪切破坏 您的选项() 4.整体剪切破坏通常在下列哪种地基中发生? (A)埋深浅、压缩性低的土层 (B)埋深浅、压缩性高的土层 (C)埋深大、压缩性低的土层 (D)埋深大、压缩性高的土层 您的选项() 5.所谓临塑荷载,就是指: (A)地基土中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 (B)基础边缘处土体将发生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C)地基土中即将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D)地基土中塑性区深度达到某一数值时的荷载 您的选项()

6.临塑荷载P cr是指塑性区最大深度Z max为下列中的哪一个对应的荷载: (A)Z max=0 (B)Z max=1/4 (C)Z max=b/4 (D)Z max=l/4 您的选项() 7.在?=15?(N r=1.8,N q=4.45,N C=12.9),c=10kPa ,γ=20kN/m3的地基中有一个宽度为3m、埋深为1m的条形基础。按太沙基承载力公式根据整体剪切破坏情况,计算的极限承载力为:(A)236 kPa (B)254 kPa (C)272 kPa (D)326 kPa 您的选项() 8.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计算公式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不能采用 (D)安全度不变 您的选项() 9.同一地基的临塑荷载p cr、界限荷载p1/3、极限荷载p u大小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 p cr> p1/3 > p u (B)p u > p1/3 > p cr (C)p u > p cr > p1/3 (D)p1/3> p u > p cr 您的选项() 10.考虑荷载偏心及倾斜影响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A)太沙基公式 (B)魏锡克公式 (C)赖斯纳公式 (D)普朗特尔公式 您的选项() 11.粘性土地基上的条形基础,若埋深相同,地基的极限荷载与基础宽度、地基破坏类型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A)基础宽度大、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地基极限荷载大 (B)基础宽度小、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地基极限荷载大 (C)基础宽度大、发生局部剪切破坏的地基极限荷载大 (D)基础宽度小、发生局部剪切破坏的地基极限荷载大 您的选项() 第9章地基承载力 一、填空题 1.临塑、极限 2.连续、沉降 3.整体、冲切 4.不变、减小 5.增大、增大 二、名词解释

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卷及答案6套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自测题(1) 一、正误判断。正确“T”,错误“F”。(30分) 1.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2.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3.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4.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5.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6.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7.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9.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0.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1.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2.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13.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4.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5.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二、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 600.686m±3.5cm。则: 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三、选择填空。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内审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2005年发布了关于 实验室能力认可第二版国际标准文件名称是检测/校准实验室通用能力,代号是ISO/IEC17025:2005。 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同采用上述国际标准作为我国实验室认 可的依据,文件名称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代号是CNAS CL01—2011。 3、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依据的文件名称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实验室或实验室作为其一部分的组织须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 5、如果实验室要作为第三方实验室获得认可应能证明其公正性。 6、实验室应有政策或程序确保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得到保护。 7、术语“管理体系”一词是指控制实验室运作的质量、行政和技术体系。 8、实验室应建立与其工作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维持管理体系的适用和 有效。 9、凡发给实验室人员使用的管理体系文件,都应是现行有效版本。 10、在合同中对包括所用方法在内的要求应予充分规定,形成文件,并易于 理解。实验室有能力和资源满足这些要求。 11、实验室需要将工作分包时,应分包给有能力的分包方,并将分包安排以 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并在适当时得到客户的准许。 12、实验室应确保所购买的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的供应品,在经检查证明符 合有关检测和/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有关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应保存所采取得符合性检查活动的记录。 13、实验室应积极与客户或其代表合作,并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 14、实验室应有处理投诉的政策或程序。须保存所有与投诉处理有关的记录。 15、实验室当发现不符合工作时,应立即进行纠正。 16、实验室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 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7、如果不合格可能再次发生,实验室须按规定的政策和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此程序须从调查确定问题的原因入手。 18、预防措施是事先主动确定潜在不符合的主动行动,消除可能发生不合格 的潜在原因。 19、每份记录应包含充分信息,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须在工作进行时予以 记录,出现错误应该划改,不许涂改,以免难以辨认。 20、实验室的人员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现实和预期任务相适应。实验室应评 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21、实验室的设施须有利于检测或校准的正确实施,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 效或对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当环境条件危及到结果时,应立即停止检测或校准。 22、实验室应采用能满足客户需要并且适用的检测或校准方法。应优先使用 国际、区域、国家标准中颁布的方法,使用非标准方法时,或使用变更过的标准方法时应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 23、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准确度,对结果有重 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应制定校准计划。 24、使用外部校准服务时,须使用能证实其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的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