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固体废物干法厌氧发酵技术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现状研究及前景分析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现状研究及前景分析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现状研究及前景分析摘要:厌氧消化技术是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重要渠道之一,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三阶段厌氧分解,将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并产生可提供能源的沼气。

该技术可按固体浓度大小被分为低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和高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前者应用范围广,但费用昂贵,后者的广泛运用受技术限制,但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总体而言,在妥善解决固体废物的处置与管理问题后,厌氧消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物质的回收利用率,前景广阔。

关键词:厌氧消化技术;有机固体废物;原理与工艺;现状;前景Reearch on Anaerobic Digetion Technology of Organic S olid Wateand Propect AnalyiLi RuyiSchool of Environment Tinghua Univerity Beijing 100084 Keyword:Anaerobic digetion technology;organic olid wat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the tatu quo; propect1 绪论有机废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历史悠久[1],人们在早期利用禽畜粪便和农业废物厌氧发酵,释放甲烷用于产生热能。

20世纪中叶,全球对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激增,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价格疯长。

为解决供应问题,许多国家开始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这使得厌氧消化处理有机废物的优势越发突出[2],需要重点关注厌氧消化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以及评估其效益和应用前景。

2 厌氧消化原理厌氧消化过程就是在一定的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将碳素物质转化为两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底物的大部分能量仍然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沼气中,只有一小部分的碳素氧化成了二氧化碳[3],微生物借此发酵过程获得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厌氧发酵技术分析

厌氧发酵技术分析

2
于2007年实施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 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 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
第26页
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
1
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可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
第20页
二、沼气利用方式及市场前景分析
1、沼气利用方式及现状介绍
2、沼气利用的市场前景分析
第21页
沼气等生物质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1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
2
3 4 5
风能 太阳能 水能
地热能
海洋能
6
7
„„
第22页
农林资源、有机废水、城市垃圾和畜禽粪便等均可作为生物质能的原料
第12页
因此,厌氧发酵技术的发展前景取决于沼气利用的市场前景
• 沼气利用的市场前景
• 厌氧发酵技术的发展 前景
第13页
目录
一、厌氧发酵技术应用现状 二、沼气利用方式及市场前景分析
三、沼气利用的技术工艺
第14页
二、沼气利用方式及市场前景分析
1、沼气利用方式及现状介绍
2、沼气利用的市场前景分析
第15页
注释:沼气中甲烷的体积比率为60%左右,天然气中甲烷的体积比率在95%以上
第25页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 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施行,促进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 发展

科技成果——有机固废高效厌氧发酵与安全运行技术

科技成果——有机固废高效厌氧发酵与安全运行技术

科技成果——有机固废高效厌氧发酵与安全运
行技术
成果简介
有机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秸秆、城市污泥等。

其产生量巨大,且有机质含量高,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迫在眉睫。

而厌氧发酵实现了有机固体废弃物到清洁能源的转换,符合国家倡导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要求,实现了环境与能源双赢的局面。

技术原理
该技术采用混合物料厌氧发酵,对基质性质进行调节,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和效率,对有机固废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建立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保障工艺系统安全运行。

技术特点
(1)反应装置停留时间短
(2)沼气产量高
(3)充分回收生物质能
应用情况
已有示范工程:市政污泥与餐厨垃圾发酵示范工程(深圳)
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有机固体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的处理。

第六章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与厌氧发酵

第六章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与厌氧发酵
用堆肥的注意事项
堆肥内富含微生物,最好用于土壤表面。 新鲜堆肥适用于底肥。粗堆肥最好用于粘质、淤泥和 板结的土壤,细堆肥用于干燥、疏散及多沙的土壤。 城市垃圾堆肥一般含氮量低,最好和氮肥联合使用, 以免出现土壤的“氮饥饿”现象。 不宜装在密封袋中搬运和保存。
三、有机物堆肥工艺
6)贮存 堆肥一般在春秋两季使用,夏冬两季生产的 堆肥只能贮存,所以要建立可贮存6个月生产 量的库房。 贮存方式:可直接堆存在二次发酵仓中,或 装入袋中。 贮存的要求:是干燥而透气的室内环境。
四、好氧堆肥设备
立式堆肥发酵塔
筒仓式堆 肥发酵仓
卧式堆肥发酵滚筒
箱式堆肥发酵池 堆集式
利用旋转刮板重复切断, 无压实块状化; 通气阻力及动力消耗小; 占地面积小;
占地面积小; 除臭设备体积小
除臭设备体积小。
多层结构,装置很高。
物料容易压实,通气性 能差; 床的移动机构复杂; 多层结构,装置很高。
四、好氧堆肥设备
2.筒 仓 式 堆 肥 发 酵 仓
三、有机物堆肥工艺
2)按堆肥中物料运动形式 间歇式堆肥:一批一批地堆制 连续式堆肥:机械连续进料、出料,周期短( 3~7d),杀灭病原微生物,防异味,成品质 量高等特点。 3)按堆肥堆制方式
露天式堆肥: 装置式堆肥:机械化程度高,堆肥时间短,
占地面积小,环境条件好,堆肥质量可控可调
三、有机物堆肥工艺
四、好氧堆肥设备
1.立 式 堆 肥 发 酵 塔
驱动装置 进料口
池体
观察窗
进气管

(1)立式多层圆筒式 呈多层圆筒形,密闭结 构 强制通风 温度从上到下逐渐升高 一次发酵时间:3~7天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厌氧发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厌氧发酵)
(4)温度因素:随着温度升高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快,产气量增 大。温度变化范围为(±1.5~2.0)℃。 ①低温发酵:低于20 ℃,产气量低,受气候影响大,发酵时间 35d。 ②中温发酵:37℃,产气量约1~1.3m3/(m3· d);发酵时间20d, 卫生化低。 ③高温发酵:53 ℃,产气量约3.0~4.0m3/(m3.d);发酵时间10d, 卫生化高。[对寄生虫卵的杀灭率较可达99%,大肠菌指数可 达10~100,能满足卫生要求(蛔虫卵的杀灭率在95%以上, 大肠菌指数10~100)]。 当有±3℃的变化时,就会抑制发酵速率,有±5℃的急剧变 化时,就会突然停止产气,使有机酸大量积累而破坏厌氧发 酵。
1、两阶段理论
将厌氧发酵分为产酸(酸性发酵)和产气(碱性发酵)两个
阶段,相应起作用的微生物分为产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
2、三阶段理论 1979年由布赖恩提出,将厌氧发酵依次分为水解、产酸 、产甲烷三个阶段。起作用的细菌分别称为发酵细菌、 醋酸分解菌、甲烷细菌。
(四)、影响发酵的环境条件
(1)厌氧条件:氧对产甲烷细菌有毒害作用,发酵过程中要保 持良好的厌氧环境,当厌氧消化正常进行时,氧化还原电位 应保持在-300mV。 (2)原料配比:厌氧消化的原料的碳氮比以20~30:1 为宜,磷 的含量(以磷酸盐计)一般为有机物含量的1/1000为宜。
(5)搅拌和混合均匀程度
厌氧发酵是由细菌体的内酶和外酶与底物进行 的接触反应。因此必须使两者充分混合。对于 液态发酵用充液搅拌法;对于固态或半固态用 充气搅拌法和机械搅拌法等。
(6)有毒物质 ① 重金属离子对甲烷发酵的抑制-使酶发生变性或者沉淀。 ② 阴离子的毒害:主要是S2-,来源:无机硫酸盐还原;蛋白 质分解释放出S2-。 ③ 氨的毒害:[NH4+]>150mg/L,发酵受抑制。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技术摘要:厌氧消化技术是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重要渠道之一,长期用于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在这一技术之下,可以实现对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和综合性的利用,具有双重治理的意义和作用,代表了未来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置的方向和趋势。

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三阶段厌氧分解,将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并产生可提供能源的沼气。

在妥善解决固体废物的处置与管理问题后,厌氧消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物质的回收利用率,前景广阔。

关键词:厌氧消化技术;有机固体废物;原理与工艺0引言有机固体废弃物含水率较低,具有可以生化的降解性,它蕴含有大量的生物质能,这些生物质能可以在有效的厌氧消化技术运用之下,得到有效的利用。

厌氧消化因具有高有机负荷、低成本、低能耗和产沼气的特性,而受到学者们的关注[1-2]。

现实中,也已经有一些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和农田废弃物的报道[3-5]。

可见,运用有机的固弃物厌氧消化技术对于环境的绿色环保具有可以预见的作用。

我们可以运用较多的有机固体的废弃物处置方式,而生物技术处置方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需要加以系统的研究。

1有机固体废物处理现状分析有机固体的废物进行处置的方式很多。

对于城市的固体废物而言,目前的处置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同时也可以采用厌氧发酵、热解的方式加以处置。

近几年,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把目光转为了厌氧消化的方式,,积极的修建有机的固废厌氧消化处理厂,而在我国将厌氧消化技术用于处理固体废物的例子还较少。

2厌氧消化原理厌氧消化过程就是在一定的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将碳素物质转化为两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底物的大部分能量仍然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沼气中,只有一小部分的碳素氧化成了二氧化碳[6],微生物借此发酵过程获得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2.1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的途径由于厌氧发酵的环境各有不同,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中物质的代谢、转化与产生过程较为复杂,国内外对此做了大量研究,但仍有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亟待解决[6]。

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建设,城市范围逐渐扩大,人口数量迅速攀升,这就给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带来不小的挑战,为了顺利完成城市垃圾处理任务,需要加强对各种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主要选择厌氧消化技术为研究对象,先分析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再研究MOSE厌氧消化处理技术,最后探讨技术工艺。

通过对该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的概述,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提供方向。

【关键词】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厌氧消化城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其中就包括固体有机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但会占用城市土地资源,还会污染周边环境。

近些年,周边居民不断涌入城市内部,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城市垃圾总量也在不断增加。

就调查发现,每年城市处理的垃圾总量都高达数亿吨,其中淤泥、废弃物、厨余垃圾的混合物占比最高,达到60%,这些垃圾富含大量的有机物,在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腐败讲解的现象,对垃圾站才产生巨大的污染,影响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现阶段,城市在处理固体有机废弃物时,为了达到减量及资源化的目的,通常会选择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堆肥、填埋、焚烧、厌氧消化等。

我国各个城市都建了垃圾处理工厂,大部分地区都以填埋作为主要处理手段,但是无法满足激增的处理需求,无法实现无害化处理。

填埋技术虽然操作简单,但是会占用城市土地资源,还会释放恶臭气体,如果填埋处理不到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垃圾焚烧可以利用热值发电,但是会适当大量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产生破坏,而且一些城市垃圾的水分较高,无法满足焚烧需求,就需要对焚烧处理工艺进行不断优化改进。

厌氧技术属于新兴技术,可以利用垃圾中的生物质,获得大量的沼气及废料,并且这种技术基本不会出现二次污染问题,为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提供新思路。

2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2.1原理在使用厌氧消化处理技术时,让固体有机废弃物处于无氧条件,配合多种微生物分解有机质,得到能源物质、水、氢及二氧化碳。

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脱硫技术分析

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脱硫技术分析

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脱硫技术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0引言随着工农业废弃物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沼气是一种特殊的生物质能源,因为它的低位发热值较高,所以其经常被用作汽车燃料,还有一些被用作动力能源(如水泵和发电机),也有被用作化工原料(如合成有机玻璃脂和制造甲醛和甲醇等);还有一些国家的沼气净化技术较高,如瑞典将净化后的沼气直接并入国家气网使用。

因此,沼气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被开发利用,这种新兴的产业也被人们越来越重视。

由于沼气来源于厌氧发酵工艺,因此这种工艺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产业化应用,不仅能缓解当前存在的能源危机问题,而且能很好地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各种厌氧发酵微生物在厌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消化的过程中会产生沼气,此时也伴随有H2S的产生。

因此,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CHQ和CO2的含量较高,H2, H2S, NH的含量比较少。

发酵原料的种类、各种原料的相对含量、厌氧发酵的条件(温度、时间、pH等)以及厌氧发酵的各个阶段都是影响沼气成分的因素。

硫化氢(H2S)是一种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性气体,其物理性质上最大的特点是无毒和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另外,大气中H2S的存在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H2S在化学性质上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反应,产物是硫化物沉淀,而这些产物又不溶于水或者酸,所以其对铁等金属类物质有很强的腐蚀性。

除此之外,当沼气燃烧时,H2S会被氧化成亚硫酸,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会严重腐蚀设备、管道和仪器仪表等。

因此,在利用沼气之前必须将其中的H2S去除,而国家对沼气中H2S含量的标准有严格的规定,不能超过0. 02g/亩。

目前,最常用的脱除H2S 的方法有干式脱硫、湿式脱硫和生物脱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固体废物干法厌氧发酵技术研究综述 叶小梅1, 2 ,常志州1①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4;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 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摘要: 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作为有机固体废物能源化与处置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有机固体废物干法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农业固体废物干法厌氧发酵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有机固体废物; 干法厌氧发酵; 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X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4831 (2008) 02 - 0076 - 04 Sta te of Arts and Perspective of Dry Anaerob ic D igestion of Organ ic SolidWa ste1YE X iao2m ei1, 2 , CHANG Zhi2zhou1 (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 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China; 2. College of Re2 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As the technology of dry anaerobic digestion of organic solid waste is an effective app roach to the disposing and recycling of or2 ganic solid waste as energy, it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the research on this technology all over the world. A review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of dry anaerobic digestion of organic solid was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untry has been p resented, and an out2 look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has been given. Key words: organic solid waste; dry anaerobic digestion; disposal technique 有机固体废物的厌氧发酵依据总固体( TS)含量高低分为湿发酵和干发酵。干法厌氧发酵是指TS 质量分数20%~50%的厌氧发酵处理工艺。与湿法工艺相比,干法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 (1)可以适应各种来源的固体有机废弃物; (2)运行费用低,并提高了容积产能能力; (3)需水量低或不需水,节约水资源; (4)产生沼液少,废渣含水量低,后续处理费用低; (5)运行过程稳定,无湿法工艺中的浮渣、沉淀等问题; (6)减少了臭气排放,等等[ 1 ]。 国外对干法厌氧发酵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有关污泥的卫生填埋,之后主要集中于城市垃圾的处理。在欧洲,每年用于处理城市垃圾的干法厌氧发酵装置的总处理能力已达到57 ×106 t,超过湿法工艺装置总处理能力(48 ×106t) [ 2 ]。世界上第1个以能源作物为底物的连续干发酵沼气 厂已在德国建成并正式投产[ 3 ] 。 我国对干法厌氧发酵技术研究较少,至今仅有数家利用 垃圾填埋场所产沼气发电的企业。据孙永明等[ 4 ]报道,我国 每年产生的农业固体废弃物高达几十亿t,如果将其1 /3用 于厌氧发酵,每年可获得1 000 亿m3沼气[ 5 ] ,相当于2. 3 亿 t标煤,约是我国现在年煤产量的10%。因此,将国内外有关 有机固体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等 资料作一综述,为开展我国农业固体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技 术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影响干法厌氧发酵过程的主要因素 1. 1 底物组成 因可生化降解性不同,不同的底物沼气产量相差很大,甚至相差40%以上[6]。此外,底物C/N比值也影响产气量,C/N比值太高,微生物所需氮量不足,且消化液缓冲能力降低; C /N比值太低,含氮量过多,有机物分解受到抑制。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厌氧发酵底物C/N比值以20~30为宜,过高与过低均会影响底物产气量或产气速率[ 7 ]。底物中木质纤维素含量影响底物的可生化降解性,进而影响产气潜力[ 8 ]。此外,采用多种底物混合发酵可获得更高的产气效率,同时也为沼渣的后续处理与利用带来方便。PARAW IRA等 [ 9 ]将番茄残体与甜菜叶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干法厌氧发酵,当番茄残体与甜菜叶质量比为24∶16时,与单一的番茄残体相比, 甲烷产气量可提高31% ~62%。MSHANDETE等[ 10 ]将剑麻果浆与鱼加工废弃物混合进行厌氧发酵,结果表明混合发酵的单位挥发性固体(VS)所产甲烷量比单一原料提高了近100%。LEHTOM等[ 11 ]用不同秸秆与粪便混合,当秸秆比例为30%时,与单一粪便发酵相比,沼气产量提高了16%~85%。WEILAND[ 12 ]在综述德国厌氧消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后指出,混合厌氧发酵以及优化混合原料组合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1. 2 底物预处理 对于固体含量高的有机废物,底物水解是限制其厌氧消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金项目 (6110616) 收稿日期: 2007- 11- 27 ① 通讯联系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 24 (2) : 76 - 79, 96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 ent 化过程的主要因素。底物水解速率除受自身生物可降解性、C /N比值等影响外,还受底物物理结构、性状以及它们与水解酶接触难易程度等影响[ 13 ]。底物比表面积大、底物与酶接触容易等均会提高水解速率,加速产气速率[ 14 ]。因此采取减少底物颗粒直径、改善底物与酶的亲和能力等预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底物水解速率与产气量。 1. 2. 1 物理预处理 物理预处理通过减小物料粒径、改变物料晶体结构、使微生物/酶与底物有效接触而促进消化进程,主要有切碎、研磨、浸泡、冷冻、超声波、蒸汽爆破、脉冲等方法。MSHANDET等[ 15 ]采用批次厌氧发酵工艺研究了2~100 mm粒径剑麻纤维废弃物对总纤维物质降解量以及甲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粒径从100 mm减小到2 mm,厌氧发酵过程中总纤维降解量从31%提高到70% ,甲烷产量增加了23% , 1 kg总VS产甲烷量由0. 18 m3 提高到0. 22 m3。VOGT等[ 16 ]采用蒸气加压力爆碎的方法处理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的垃圾,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甲烷产量提高40% , VS 消减率增加 40%。TEIHM等[ 17 ]研究表明,采用超声波处理物料20~120min,可使厌氧发酵时间从22 d降到8 d,同时沼气产量提高2. 2倍。ZHANG等[ 18 ]在进行稻草干法厌氧消化的研究中,分别在60、90、110 ℃条件下对稻草进行热处理发现,预处理温度越高,固体减少量越多,甲烷产量越高。 1. 2. 2 化学预处理 化学预处理可以促进复杂有机物质降解转变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产气效率。通常有酸、碱和氧化等方法。稀酸预处理可以显著促进纤维素水解,已经成功用于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GHOSH等[ 19 ]发现,对城市固体垃圾进行预处理时,按照100 g TS加0. 5 g NaOH的比例处理物料,其甲烷产量可提高35%。WEEMAES等[ 20 ]研究了臭氧氧化预处理对生活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发现臭氧氧化预处理可以使有机物质的转化量达到67%。 1. 2. 3 生物预处理。生物预处理主要利用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等物质预先水解底物。HASEGAWA 等[ 21 ]从高温反应器中分离出能分解溶化有机固体废物的嗜温微生物,用该微生物对污水污泥进行预处理,在1~2 d内近40%的有机物被分解,与未经过该预处理的对照相比,沼气产量提高了50%。石卫国[ 22 ]发现,经复合菌剂预处理的秸秆启动时间缩短,且产气量比未经过预处理的对照提高42. 15% ~52. 35%。KUBLER[ 23 ]发现好氧堆肥过程能使厌氧消化的效果提高。不同预处理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传统的化学与物理处理技术耗能较多;生物处理技术从成本和设备角度考虑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处理效率较低。如何将这些预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是今后有机固体废弃物预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1. 3 TS含量 TS含量对有机物的降解有显著影响。刘晓风等[ 24 ]以垃圾为底物,研究间歇式反应器中TS质量分数20% ~50%时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TS 20%和30%时, TS和VS的降解率较高, 分别为27. 85%、29. 47%和32. 42%、33163%。当TS浓度为40%时, TS和VS降解率明显下降,分别为24122%和29. 74%;当TS为50%时, TS与VS降解率更低,仅为21. 56%和29. 35%。对于连续式反应器而言,在一定水力滞留时间条件下,总固体含量,即有机负荷量过高,会由于有机酸过量积累而导致启动失败或产气量降低[ 7 ]。 1. 4 接种物因总固体含量高,在干法厌氧发酵过程中加入足够的接 种物是加快厌氧消化启动和提高甲烷产气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情况下,干法厌氧发酵时菌种(消化污泥)添加比例为料重的20%左右,若能达到30%以上则更好,这样可以提高产气速率和早期沼气中甲烷的含量。PARAW IRA等[ 25 ]研究不同接种量(厌氧消化污泥)对土豆废渣降解过程的影响发现,当接种物与底物TS的比例小于1. 5时,甲烷产气率随接种量增加而提高;当此比例等于1. 5时,底物(VS)产甲烷最多,达0.132 L·g- 1 ;高于1. 5时甲烷产气率则随接种量增加而降低。不同接种物因菌群不同产气效果相差很大。TORRES2CASTILLO等[ 26 ]对畜禽垫料进行干法发酵,研究猪粪和牛粪作为接种物的产气效率,结果发现,以牛粪为接种物的物料降解效率高于猪粪,且产气量随着接种量增加而增加。余建峰[ 27 ]比较了不同接种物(二沉池污泥、浓缩池污泥、厌氧池污泥)对牛粪干法厌氧处理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沉池污泥经驯化用作接种物效果好于其他处理,反应器中TS产气率达362. 9 mL·g- 1。周岭等[ 28 ]研究表明,用秸秆浸泡液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