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复习

管理会计复习
管理会计复习

成本类型:

1、成本的分类(按经济用途、按可归属性、按性态分类)

成本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按照可归属性进行分类: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总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能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主要特点:

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

单位固定成本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固定成本的分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企业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点

总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着一个稳定的比例关系。

单位变动成本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动,其数额始终保持在某一个特定的水平上。

变动成本的分类

技术性变动成本: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而改变的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

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也将发生变动,但变动的幅度同业务量变动幅度并不相等

高低点法:高低点法指在若干连续时期中,选择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两个时点的半变动成本进行对比,求得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种分解半变动成本的方法。

高低点法是利用代数式y=a+bx,选用一定历史资料中的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总成本(或总费用)之差△y,与两者业务量之差△x进行对比,求出b,然后再求出a的方法。设以y代表一定期间某项半变动成本总额,x代表业务量,a代表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代表半变动成本中依一定比率随业务量变动的部分(单位变动成本)。则:

y=a+bx

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之间的半变动成本差额,只能与变动成本有关,因而单位变动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业务量成本—最低业务量成本)/(最高业务

量-最低业务量)=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业务量之差。知道了b ,可根据公式y=a+bx 用最高业务量或最低业务量有关数据代入,a=最高(低)产量成本-b×最高(低)产量。 变动成本法的定义、特点(从3个方面比较)

变动成本法又叫直接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全部从当期收益中全额扣除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变动成本法计算: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2、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这样就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 3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分析的简称,它是指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其变动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该公式反映了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确定盈亏临界点,是进行本量利分析的关键。

所谓盈亏临界点,就是指使得贡献毛益与固定成本恰好相等时的销售量。此时,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非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性管理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变动性非生产成本产品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变动性生产成本变动成本成本

A.按实物单位计算,其公式为: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固定成本/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其中: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B.按金额综合计算,其公式为: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用金额表现)=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其中: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 销售收入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4:决策分析:

差量分析法:差量收入:差量收入是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与另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入的差额。

差量成本:差量成本是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与另一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的差额。

如果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损益为正数,则前一个方案是较优的;反之,如差量收入小于差量成本,即差量损益为负数,则后一个方案是较优的。

边际贡献分析法:是指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

当企业生产只受到某一项资源(如某种原材料、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等)的约束,并已知备选方案中各种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和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额(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的条件下,可按下式计算单位资源所能创造的贡献边际指标,并以此作为决策评价指标。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是个正指标,根据它作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比较简单,经常被应用于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互斥方案决策,如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案例一: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分析

某厂准备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两种产品可供选择,生产甲产品的最大产量为1000件,乙产品的最大产量为1500件。甲产品单位售价为6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乙产品单位售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分析:

甲产品边际贡献总额为:(60-40)×1000=20000(元)

乙产品边际贡献总额为:(40-25)×1500=22500(元)

因此该厂应开发生产乙产品。

案例二:是否接受特殊订货

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为1万台,已接受订货8000台,单价为11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850元。现有一客户要订购该产品2000台,单价为950元,该厂是否应接受这批特殊订货?

分析:如果只接受前面的8000台订货,销售收人为880万元,总的变动成本为680万元(850×8000),总成本为800万元(120+680),销售利润为80万元(880-800)o如果接受这批特殊订货,则销售收人为1070万元,销售收人增加190万元(950X2000),变动成本总额为850万元,增加170万元(850×2000),总成本为970万元(850+120),销售利润为100万元。利润总额增加20万元。

这是因为在生产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增加产量,一般只会增加产品的变动成本,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虽然新的订货价格较低,但企业仍有利可图,所以应接受这批特殊订货。其决策的原则是:特殊订货的单位产品价格要大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既边际贡献大于0。

直接用边际贡献进行计算:

新订货每台产品的边际贡献=950-850=100(元)

新订货总的边际贡献=100X2000=200000(元)

这20万元边际贡献,就是接受这批特殊订货为企业增加的利润额。

案例三:对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分析决策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中,有时会有个别产品是亏损产品,对这种产品是否应该停产进行决策。某厂生产三种产品,年终结算,共盈利8万元,其中甲产品盈利8万元,乙产品盈利2万元,丙产品亏损2万元。那么企业是否应停止乙产品的生产呢?

具体分析如下:

丙产品年销售收人为20万元,年变动成本为18万元,年固定成本为4万元。净亏损2万元。但我们看到,如果停止丙产品生产,其固定成本4万元因其是沉没成本,因此就要分摊到甲乙两产品中去,冲减利润4万元,使得全厂利润由原来的8万元降低到6万元

(8+2-4),减少了2万元。由此可见,当其他产品不能增产,又不能安排生产其他别的有利产品来代替丙产品时,还是继续生产丙产品对企业有利。因为丙产品虽然是亏损产品,但它可以提供2万元的边际贡献(20-18),相应的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总额。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保留亏损产品的决策域是其边际贡献大于0,这样企业仍然有利可图;当边际贡献等于0时,盈亏两平,利润为0;当边际贡献小于0时,已属于绝对亏损产品,就应该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成本无差别点法:成本无差别点法是指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的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不同水平上的业务量与无差别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来作出互斥方案决策的一种方法。通过应用于业务量不确定的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选成本最低的方案。

所谓特殊订单是指不包括在企业正常范围之内的一次性的、出价较低的订单。

条件:企业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在完成既定的生产任务后利用剩余生产力接受外单位的额外产品生产要求或是可以以剩余生产力接受外单位的额外产品生产的大部分要求。

决策标准:外单位特殊订单的产品价格高于该产品的变动成本即可接受追加订货。如果存在专属固定成本,则要求追加的产品价格高于该产品的变动成本,并能补偿专属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接受。若剩余生产能力另有他用或是特殊订单需要挤占正常生产量时,还应考虑机会成本。

决策特点:利用剩余生产能力进行追加特殊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评价特殊订单是否存在边际贡献。

是否接受特殊订单应该考虑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1)在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的情况下,如果接受特殊订单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那么只要该特殊订单的出价大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也就是该特殊订单能提供边际贡献时,就可以接受该订单。

(2)在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的情况下,如果接受特殊订单

需要追加专属成本,那么接受此特殊订单的条件是该订单的边际贡献应大于专属成本,也就是特殊订单的相关损益大于零。

(3)如果剩余生产能力具有其他方面的用途,那么就应当在其他用途上产生的收益作为接受特殊订单的机会成本。

(4)如果特殊订单的订货数量超过了剩余生产能力的生产量,则接受该订单将会放弃部分正常生产的销量,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将由此放弃的正常销售产生的边际贡献作为特殊订单的机会成本。例:立新汽车配件公司生产一种汽车配件,其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0万件。该产品的正常销售价格为每件16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110元,因而单位边际贡献为50元。根据正常订货需求,2009年度的预算销售量为9万件,全年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180万元,每件产品吸收固定制造费用20元,产品单位完全成本为130元。预算执行年度中间,有一客户向立新公司发来一特殊订单,其要求的价格为每件128元,而且此项订单不需要增加变动销售费用。

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的订货数量方案作出是否接受该特殊订单的决策。

(1)订货8 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

(2)订货11 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

(3)订货8 000件,但目前有一家公司打算租用立新公司闲置的生产设备,并愿意支付租金120 000元。

(4)订货11 000件,但目前有一家公司打算租用立新公司闲置的生产设备,并愿意支付租金120 000元。此外,由于该订单对产品

加工工艺有特殊要求,需要购入一台价值80 000元的专用设备,而且这台设备只能用于该特殊订单。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如下:

(1)从表面上看,该特殊订单的价格128元比正常价格160元低很多,甚至比产品的单位完全成本130元还要低,接受此订单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但从管理会计角度来分析,由于该特殊订单的订货量8 000件在剩余生产能力范围之内,可利用剩余生产能力生产,因而不会增加固定成本。同时,该特殊订单的价格128元也比产品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10元大,接受该特殊订单会给企业带来144 000元的边际贡献,从而使企业多获得利润144 000元。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计算如下:

接受特殊订单

销售收入增加(128×8 000) 1 024 000元

减:变动成本增加(110×8 000) 880 000

边际贡献增加 144 000元

(2)由于剩余生产能力只能生产10 000件产品,特殊订货量11 000件超过了剩余生产能力。如果接受该特殊订单只能放弃正常销售量1 000件,因此应将放弃正常销售1 000件的边际贡献作为接受特殊订单的机会成本。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计算如下:

接受特殊订单

销售收入增加(128×11 000) 1 408 000

减:变动成本增加(110×11 000) 1 210 000

放弃正常销售的边际贡献(50×1 000) 50 000 1 260 000

相关收益增加 148 000元

可见,接受该特殊订单会使企业增加148 000元的利润,因而应接受该特殊订单。

(3)特殊订单的订货量8 000件在剩余生产能力范围之内,但目前企业有一出租闲置设备的机会如果接受该特殊订单则将会放弃

出租,由此而放弃的租金收入120 000元应作为接受特殊订单的机会成本。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计算如下:

接受特殊订单

销售收入增加(128×8 000) 1 024 000元

减:变动成本增加(110×8 000) 880 000

放弃的租金收入 120 000 1 000 000

相关收益增加 24 000元

可见,接受该特殊订单会使企业增加24 000元的收益,因而应接受该特殊订单。

(4)由于接受该特殊订单需要购入一台专用设备,由此会增加专属成本80 000元。同时接受该特殊订单还会产生两项机会成本:一是由此而放弃正常销售1 000件的边际贡献,二是放弃的租金收入。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计算如下:

接受特殊订单

销售收入增加(128×11 000) 1 408 000元

减:变动成本增加(110×11 000) 1 210 000

专属成本增加 80 000

放弃正常销售的边际贡献(50×1 000) 50 000

放弃的租金收入 120 000 1 460 000

相关损失增加(52 000)元

可见,如果接受该特殊订单,将会产生52 000元的损失,从而使企业的全部收益减少52 000元,所以不应该接受该特殊订单,而应将闲置的设备出租。

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亏损部门是否撤消的决策

如果销售该亏损产品能产生边际贡献,则可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这时就不应该停产。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亏损产品的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时,只要亏损产品能产生边际贡献就不应当停产。

(2)若亏损产品的生产能力可以转作它用,即亏损产品停产后,其闲置下来的设备可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只要转产后所产生的边际贡献大于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那么这一转产方案就是可行的。反之,如果转产后所产生的边际贡献小于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那么就不应当转产,而是应继续生产亏损产品。

条件:由于企业现在生产的多种产品中存在某种产品经营亏损的现象,为了设法降低企业的损失,考虑是否需要将亏损产品停产或是否在亏损产品停产后将对应的生产能力用于新产品的生产。

决策标准:亏损产品在能够提供边际贡献的条件下不应停产;

新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大于原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即可转产。

决策特点:亏损产品虽然产生的净收益小于零,但是如果它所产生的边际贡献总额大于零,则说明该种产品能为企业抵补部分的固定成本,而在完全停产该种产品的条件下企业相应的固定成本仍需发生。所以,此时的亏损产品停产只会使企业承担更大的损失。

亏损产品停产后将对应的生产能力用于新产品的生产,说明两种产品的固定成本相同,只要新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大于原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额即可。若转产时需要增加专属成本,则新产品所产生的边际贡献在扣除了专属成本后的金额大于原产品边际贡献即可。

三、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条件:企业需要某种产品,在市场上可以直接购置,也可以由企业自行生产。

决策标准:若已知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可以通过比较自制和外购方案的相关成本进行评价(差量分析法);若不能知道该产品的需求量,可以通过计算两种方案下的成本无差别点进行评价(本量利分析法)。

决策特点:在已知某种产品的需求量的条件下,通过比较自制和外购方案的相关成本,选择成本较低的决策方案;在不能知道产品的需求量的条件下,先计算两种方案下的成本无差别点,再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量进行评价,若需求量超过平衡点业务量应选择固定成本较

大的方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自制生产力能够产生边际贡献的,都需要将该金额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考虑。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的一个特点是只考虑相关成本,不考虑收入。因为不论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其生产的产品的卖价都一样,所以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只考虑各备选方案预计的未来成本,从中选择成本较低者为最满意方案。

6:预算:

现金预算表:销售预算

只要商品经济存在,任何企业都必须实行以销定产。因此,销售预算就成为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是整个预算的起点,其他预算都以销售预算作为基础。

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有销售量、期初和期末存货、生产量。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时间上和数量上不能完全一致。

直接材料预算

直接材料预算,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同时要考虑原材料存货水平。直接材料预算的主要内容有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用量、生产需用量、期初和期末存量等。

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顶算也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其主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

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按其习性,可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可根据预计生产量和预计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来计算。

产品成本预算

产品成本预算,是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用预算的汇总。其主要内容是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费用预算,是为了实现销售预算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它以销售预算为基础,要分析销售收人、销售利润和销售费用的关系,力求实现销售费用的最有效使用。

现金预算是有关预算的汇总,由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四个部分组成。

“现金收入”部分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和预算期现金收入,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销货收入。年初的“现金余额”是在编制预算时预计的;“销货现金收入”的数据来自销售预算;“可供使用现金”是期初现金余额与本期现金收入之和。

“现金支出”部分包括预算的各项现金支出。其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与管理费用”的数据,分别来自前述有关预算;“所得税’、“购置设备”、“股利分配”等现金支出的数据分别来自另行编制的专门预算。

“现金多余或不足”是现金收入合计与现金支出合计的差额。差额为正,说明收入大于支出,现金有多余,可用于偿还借款或用于短期投资;差额为负,说明支出大于收入,现金不足,需要向银行取得新的借款。

预计的现金收入主要是销售收入,还有一少部分的其他收入,所以预计现金收入的数额主要来自于销售预算。预计的现金支出主要指营运资金支出和其他现金支出。具体包括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支付管理费、营业费、财务费等其他费用以及企业支付的税金等。现金预算通过对企业的现金收入、支出情况的预计推算出企业预算期的现金结余情况。如果现金不足,则提前安排筹资,避免企业在需要资金时“饥不择食”;如果现金多余,则可以采取归还贷款或对有价证券进行投资,以增加收益。

7: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为绝对成本控制;成本降低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因此又称为相对成本控成本控制主体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层面认识,大体分为三种。

决策主体:是决定企业成本发生方式和整体目标的高层管理者,他们负责对企业涉及成本控制的方案进行选择决断。

组织主体:是负责根据成本决策结果组织、协调整个企业成本控制,落实具体实施步骤、职责分工和控制要求,处理成本控制信息、考核成本控制结果等的控制主体。

执行主体:是对各部门、环节、阶段、岗位发生的成本实施控制的主体。凡是涉及成本、费用发生的环节和方面,都有执行层面的控制主体。

成本控制的执行主体与企业的职能部门设置、职责分工、层级划分、岗位设置、规模大小、管理体制等相关。总体来讲,成本控制执行主体主要包括:控制生产要素规模的相关部门及人员。由于生产要素是企业产品成本、期间费用及其他各项耗费发生的基础,因此这类主体对成本控制的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

8.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制定理想标准成本的依据,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这里所说的理论业绩标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毫无技术浪费时生产要素消耗量,最熟练的工人全力以赴工作、不存在废品损失和停工时间等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优业绩。这里所说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是指理论上可能达到的设备利用程度,只扣除不可避免的机器修理、改换品种、调整设备等时间,而不考虑产品销路不佳、生产技术故障等造成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理想价格,是指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因此,这种标准是“工厂的极乐世界”,很难成为现实,即使暂时出现也不可能持久。它的主要用途是提供—个完美无缺的目标,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因其提出的要求太高,不能作为考核的依据。

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条件下,根据下期一般应该发生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在制定这种标准成本时,把生产经营活动中一般难以避免的损耗和低效率等情况也计算在内,使之切合下期的实际情况,成为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要达到这种标准不是没有困难,但它们是可能达到的。从具体数量上看,它应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水平,实施以后实际成本更大的可能是逆差而不是顺差,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的标准成本。它具有以下特点:它是用科学方法根据客观实验和过去实践经充分研究后制定出来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它排除了各种偶然性和意外情况,又保留了目前条件下难以避免的损失,代表正常情况下的消耗水平,具有现实性;它是应该发生的成本,可以作为评价业绩的尺度,成为督促职工去努力争取的目标,具有激励性;它可以在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有效性水平变化不大时持续使用,不需要经常修订,具有稳定性。

(二)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在这些决定因素变化时,需要按照改变了的情况加以修订。这种标准成本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与各期实际成本对比,可反映成本变动的趋势。由于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9.成本中心:

事先订定各项成本的标准,而后再与实际成本比较,分析造成原因,以使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降至最低。·该中心最大的优点即为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使利润维持,缺失则为其质量迁就成本,质量可能较差。

成本中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部分部门,涉及到成本与利润的控制,同时避免与工厂其它部门的连接性。针对全球布局或多个区域工厂的集团公司,设立成本中心,可以有效监控各地的成本波动和合理性。

10.利润中心层次:利润中心是指拥有产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决策权,是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

11.投资报酬率:计算投资报酬率首先需要区分是以企业为投资主体,还是以股东为投资主体:

若以企业为投资主体,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或投资额))*100%,其中:营业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营业资产则包括企业经营业务的全部资产,计算时应以期初和期末的平均余额为准。投资报酬率的计算公式还可以进一步表述为: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营业资产)=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若以股东为投资主体,投资报酬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其中:平均净资产即为股东投入的资本,净利润即为股东的回报。因此此时投资报酬率即通常所说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权益净利率。

12.剩余收益: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收益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预期最低收益的部分。即: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应计报酬=部门边际贡献-部

门资产×资本成本。剩余收益指标能够反映投入产出的关系,能避免本位主义,使个别投资中心的利益与整个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

投资报酬评价:(1)它是根据现有的会计资料计算的,比较客观,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比较;

(2)人们非常关注该指标,可以用它来评价每个部门的业绩,促使其提高本部门的投资报酬率,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投资报酬率;

(3)投资报酬率可以分解为投资周转率和部门边际贡献率的乘积,并可进一步分解为资产的明细项目和收支的明细项目,从而对整个部门经营状况作出评价。

但部门经理会放弃高于资本成本而低于部门投资报酬率的机会,或者减少现有的投资报酬率较低但高于资金成本的某些资产,使部门的业绩获得较好评价,但却伤害了企业整体的利益。

13.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计算法不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作业成本计算法基于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配:根据作业活动耗用资源的情况,将资源耗费分配给作业;再依照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情况,把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1.资源

资源是企业生产耗费的原始形态,是成本产生的源泉。企业作业活动系统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属于资源。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制造费用等。

2.作业

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动作,它是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中最小的成本归集单元。作业贯穿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直至产品的发运销售。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

3.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的诱因。成本动因通常以作业活动耗费的资源来进行度量,如质量检查次数、用电度数等。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据。成本动因又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4.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又称成本库,是指构成一个业务过程的相互联系的作业集合,用来汇集业务过程及其产出的成本。换言之,按照统一的作业动因,将各种资源耗费项目归结在一起,便形成[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有助于企业更明晰地分析一组相关的作业,以便进行作业管理以及企业组织机构和责任中心的设计与考核。

产品成本的计算:生产产品的总成本即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制造费用之和:总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14.资源成本:按固定资产的思维折旧

《成本与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提纲

《成本与管理会计(补专)》期末复习提纲 考试形式: 50%网上形成性考核(3次网上记分作业60%、1次网上阶段性测验40%)50%期末半开卷机考,携带计算器 考试时间:90分钟,安排在教学第15周周末 考试题型: 单选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多选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判断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以(B)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A财务会计学B现代管理科学C经济学D统计学 2、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是(C) A利润B收入C现金流量D成本 3、不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A) A对会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B预测现金需用量 C以各项指标评价投资方案D制定成本定额,控制成本支出 4、现代管理会计以(D)为主。 A决策会计B控制会计C规划与决策会计D规划与决策会计和控制与责任会计 5、从服务对象看,现代管理会计侧重服务于(C) A企业的投资人B企业的债权人C企业内部各级经营管理者D以上三者 6、“管理会计”这一术语是(B)首次提出的。 A麦金西B奎因斯坦C布利斯D泰罗 7、管理会计的业绩报告(B)。 A具有法律效力B不具有法律效力C遵循公认会计原则D遵守会计制度 8、对会计最终结果要求不太精确的是(C)。 A成本会计B财务会计C管理会计D税务会计 9、管理会计所运用的基本方法是(C)。 A制造成本法B成本加成法C差量分析法D变动成本法

10、现代会计两大分支是财务会计和(C)。 A成本会计B财务管理C管理会计D物价会计 11、某公司有3000件积压的在产品,总制造成本为60000元。如果花40000元进一步加工成本,该批商品出售可得销售收入75000元。该批商品也可卖给某批发公司,可获得销售收入50000元。在分析这两个备选方案是,沉没成本是(D)。 A.50000元 B.10000元 C.40000元 D.60000元 12、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作重大改变。属于这种经营能力成本的是(A) A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管理成本C重置成本D沉没成本 13、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位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B)。 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总成本 14、机会成本是指(B)的成本。 A不需要动用本期现金等流动资产B在决策时应作为一个现实因素加以考虑C两种决策方案的差额D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 15、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的区别在于(D)。 A费用的发生是否与所决策的问题相关B是否需支付现金等流动资产 C是否可通过某项决策行动改变成本数额D决策方案变动时某项支出是否可避免16、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中不包括(D)。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制造费用D固定制造费用 17、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对(D)的处理方法不同。 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变动制造费用D固定制造费用 18、一般情况下,当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利润(B)按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利润。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 1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10年的年初存货是30000元,年末存货是0元。在这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比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A)A小B大C相等D不确定 2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在没有期初、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与按变动成本法计算法计算的损益相等 B在没有期初存货、但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 C在有期初存货、但没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 D以上都不对 21、下列各项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 A 1-边际贡献率 B 1-保本作业率 C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X 100% D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X100% 22、下列措施中,职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保本点的是(B)。 A提高单价B增加业务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 一、单选 管理会计的定义:美国会计学会于1958年和1966年先后定义了管理会计 二、名词解释 狭义管理会计:又称微观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广义管理会计:是指用于概括现代会计系统中区别于传统会计,直接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核评价等会计管理职能的那部分内容的一个范畴。(即现代企业会计中除了财务会计以外的内容)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包括房屋设备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不动产税捐、管理人员薪金和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变成本(bx)。我国包括与产量成正比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外部加工费、外购半成品、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和单纯计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即在该业务量水平下,企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部成本;超过这个业务量水平,企业就有盈利;反之,低于这个业务量水平,就会发生亏损。(记作BEP) 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为确保事先确定的目标利润(TP)能够实现,而应当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统称。 货币的时间价值:也称资金时间价值,或时间价值。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它所揭示的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运动中的货币具有增值性的规律。这一规律普遍使用于商品经济社会。 作业管理:指以客户需要为出发点,以作业分析为核心,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价值为目的,通过对作业链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的方式。 现金流量:又称为现金流动或现金流动量。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量或流出量的统称,它是计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主要根据和关键的价值信息之一。净现金流量:又称现金净流量,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序列指标。 三、简答题 管理会计的职能:①预测经济前景:按照企业未来的总目标和经营方针,充分考虑经济规律的作用经济条件的约束,选择合理的量化模型,有目的的预计和推测未来企业销售、利润、成本及资金的变动趋势和水平,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②参与经济决策:主要体现在根据企业决策目标搜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选择科学的方法计算有关长短期决策方案的决策指标,并作出正确的财务评价,最终筛选出最优的行动方案③规划经营目标:通过编制各种计划和预算实现的。他要求在最终方案的基础上,将事先确定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预算中去,从而合理有效的组织协调供产销及人财物之间的关系,并为控制和责任考核创造条件④控制经济过程:是管理会计重要职能之一。这一职能的发挥要求将对经济过程的事前控制同事中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即事前确定科学可行的各种标准,并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与计划发生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改进工作,确保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⑤考核评价经营业绩:是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来实现的。在各部门各单位及每个人均明确各自责任的的前提下,逐级考核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找出成绩和不足,从而为奖惩制度的实施和未来工作改进措施的形成提供必要的依据。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联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享部分信息;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大纲1.doc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大纲 (2012年11月) 1.复习依据 (1)《管理会计学》教师上课课件(录像) (2)《现代管理会计学》,李天民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 (3)在线作业 (4)复习题 2、考试题型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多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10分,只打对错,不改错)。 四、简答题:(2小题,共10分)。 五、计算题:(4小题,50分)。 3.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中的高点是指() A、单位成本的高点 B、成本总额的最高点 C、业务量的高点 D、成本与业务量的最高点 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B、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C、随业务量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 D、在各种业务量水平下保持不变 3.在相关范围内,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B、随业务量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 C、在各种业务量水平下保持不变 D、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4.财产税、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属于() A、混合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约束性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 5.当期初无存货,期末有存货时,变动成本法营业净利()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6、当预计销售额确定的情况下,安全边际额受()的影响。 A、销售额 B、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C、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D、销售量 7.在变动成本法下运用成本加成定价时,加成的内容包括()

A、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目标利润 B、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C、固定成本和目标利润 D、变动成本和目标利润 8、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低于正常价格的追加订货的决策,其决策依据是() A、销售数量多 B、变动成本大于单价 C、不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D、单价大于变动成本 9、在零件自制、外购决策中,若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成本平衡点的业务量为1000个,当全年需要零件数量为1500个时,企业应选择()方案。 A、外购 B、自制 C、自制或外购 D、以上都不对 10.在先进工艺和落后工艺加工的决策中,若采用先进工艺方案和落后工艺方案成本平衡点的业务量为10000个,当全年需要加工8000个产品时,企业应选择()方案。 A、先进 B、落后 C、先进或落后 D、以上都不对 11.下列哪种情况称为成本的有利差异()。 A.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B.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C.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D.以上都不是 12、只衡量其货币投入量,而不衡量其货币产出量这是()的特点。 A、利润中心 B、成本中心 C、投资中心 D、责任中心 13.由于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引起的工资成本差异,称作() A、人工效率差异 B、生产能力差异 C、生产成本差异 D、工资率差异 14.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中心是() A、成本中心 B、利润中心 C、投资中心 D、采购中心 15.确定盈亏临界点是()的核心。 A.成本性态分析法 B.本·量·利分析法 C.边际分析法 D.折现的现金流量法 16.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固定成本线是一条() A.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 B.反比例曲线 C.平行于x轴的直线 D.平行于y轴的直线 二、多项选择题: 1.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等特点。 A、工作点侧重于未来 B、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 C、程序固定、具有强制性 D、会计报告具法律效力 E、服务对象侧重于企业内部 2、下列()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A、广告费 B、管理人员工资 C、房屋设备租金 D、科研试制费 E、职工培训费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资料优选稿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资料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的出现,形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 A.责任会计 B.预测决策会计 C.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D.科学管理学说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其服务对象侧重于() A.投资者 B.债权人 C.政府部门 D.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 3.最优化、效益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 A.基本假设 B.基本原则 C.基本术语 D.基本概念 4.()是管理会计的前身。 A成本会计B责任会计C财务会计D审计 5.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最高的业务量 B.最高的成本 C.A和B D.A或B 6.只有当相关系数的取值接近于()时,利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描述成本的变动趋势才有意义。 A.0B.1 C.2D.–2 7.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 A.期间成本 B.产品成本 C.直接成本 D.间接成本 8.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 A.成正比变动 B.成反比变动 C.无关 D.等额变动 9.按照成本性态,企业的职工培训费应属于()。 A.变动成本B.半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半固定成本

10.属于固定成本的有()。 A.生产用的辅料费用 B.推销人员的佣金 C.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用 D.按工作量法计提的折旧费用 11.属于变动成本的有()。 A.广告费 B.设备租金 C.直接材料费 D.财产税 12.从理论上讲最精确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是() A.高低点法 B.保本图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3.按直线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属于() 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半变动成本D.半固定成本 14.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固定成本线是一条() A.过原点的直线 B.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C.平行于纵轴的直线 D.反比例曲线 15.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销售收入 B.销售成本 C.存货成本 D.固定制造费用 16.就某一期间而言,当生产量和销售量不相等时,则完全法下的利润与变动法下的利润 ( ) 。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无法确定其大小关系 D.以上均错 17.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在利润表中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 18.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 货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方法下的利润差为()。 A.8000元 B.12000元 C.28000元 D.20000元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试题

《管理会计》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项目中处于管理会计核心地位的是()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 C. 责任会计 D. 标准成本会计 2、在下列项目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存在区别的是() A. 核算程序 B. 核算要求 C. 最终奋斗目标 D.核算依据 3、管理会计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依据是() A. 成本性态 B. 成本性态分析 C. 成本的经济用途 D. 成本的可控性 4、下列项目中属于变动生产成本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 B.变动管理费用 C. 变动销售费用 D. 变动财务费用 5、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 A.变动生产成本 B.生产成本 C. 变动成本总额 D.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 6、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比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A. 不变 B. 上升 C.下将 D. 不确定 7、下列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A. 联合成本 B. 可延缓成本 C. 估算成本 D. 可分成本 8、与年金终值系数互为倒数的是() A. 年金现值系数 B. 资本回收系数 C. 偿债基金系数 D. 复利现值系数 9、计算净现值,可以用净现值除以() A.各年投资额之和 B.各年投资现值之和 C. 各年现金流量之和 D. 各年投资平均余额 10 属于全面预算的财务方面预算有() A.销售预算 B. 成本预算 C.现金预算 D.采购预算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全面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 A.专门决策预算 B. 业务预算 C. 综合预算 D. 财务预算 E. 销售预算 2、进行成本控制的最终直接结果就是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可以使企业的() 利润增加 B.抗风险能力增加 C.资金占用减少 D.竞争能力增强 E. 销售量增加

管理会计 复习资料

管理会计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不能区分为价差和量差的成本是() A 直接材料成本 B 直接人工成本 C 固定制造成本 D 变动制造成本 2.责任成本是指该中心发生的() A 工段成本之和B产品成本 C 可控成本之和 D 不可控成本之和 3.甲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初付款100元,乙方案在三年中每年年末付款100元,若利率为10%,则二者在第三年年末时的终值相差()元 A 33.1 B 31.3 C 133.1 D 13.31 4.当投资决策方案具有不同的投资有效期时,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决策指标是() A 净现值 B 净现值率 C 内部收益率 D 等年值 5.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异即是() A 边际成本 B 变动成本 C 差量成本 D 机会成本 6.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是() A 不将其作为费用 B 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 C 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 D 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 7.已知某产品的产量是200个,所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象额依次为600元、400元、200元、800元。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 A 10元 B 6元 C 8元 D 9元 8.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 A 责任成本 B 产品成本 C 目标成本 D 不可控成本 9.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 A 标准成本的制定 B 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C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D 成本控制 10.在对互斥方案进行决策时,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 投资回收期法 B 净现值率法 C 净现值法 D 内部收益率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利润敏感性分析中四个因素的假定是指() A 单价 B 单位变动成本 C 销售量 D 固定成本总额 E 所得税率 2.利润中心分为() A 自然利润中心 B 人为利润中心 C 实际利润中心 D 预算利润中心 E 标准利润中心 3.管理会计的主体有() A师企业整体 B 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所有责任单位 C 企业的最高领导 D 责任人 E 企业的主管部门 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现金流量表相比,在形式上主要存在的差别有() A 反映的对象不同 B 期间特征不同 C 结构不同 D 勾稽关系不同 E 信息属性不同 5.属于趋势外推分析法的是() A 移动平均法 B 平滑指数法 C 回归分析法 D 本量利分析法 E 修正的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法 三、名词解释

【精编_推荐】管理会计复习要点

单选题 1、管理会计信息在质量上符合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则说明管理会计信息符合(d决策 有用性原则) 2、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3、现代管理会计中占核心地位的是(a预测决策会计) 4、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D成本的性态) 5、房屋和机器设备的折旧一般属于(b固定成本) 6、一般说来,计件工资制下的直接人工费属于(b变动成本) 7、成本按习性进行分类,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三项数额合计后可统称 为(b变动生产成本) 8、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主要差异在(c固定制造费用) 9、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是(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 额列入利润表) 10、在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导致营业净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是(d固定性 制造费用) 11、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中不包括(d固定性制造费用) 12、利润=(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D单位贡献边际) 13、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 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D10.40)元 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制造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0.5 元,销量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B750)元 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A8)万元

16、已知企业本年度目标净利润2800万元,所得税率为30%,单价为1万远,产品变动 成本率为40%,产品固定成本为1400万元,则为达到目标利润,企业至少应销售产品(B9000)件 17、下列适用于销售业务略有波动的产品的预测方法是(b移动平均法) 18、已知上年利润为500000元,下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36,销售量变动率为10%,则 下一年的利润预测额为(d568000元) 19、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d沉没成本) 20、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无大于1) 21、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之间预期成本的差异即是(c差量成本) 22、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b单位产品 成本) 23、当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应不继续生产某亏损产品的条件之一是(b该产品 的单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 2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a折旧费) 25、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年营业支出为60万元,其中折旧为10万元, 所得税率为40%,则该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为(b34万元) 26、普通年金是指(a后付年金) 27、某投资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为100万元,项目投产后的现金净流量依次为10万元、20 万元、50万元、40万元和30万元,则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b3.5年) 28、在长期投资决策中的多方案比较过程中,当对两个投资额不相等的投资方案进行互斥 决策时,应当使用的评价指标是(C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 29、下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B投资回收期)

管理会计总复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组成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2.管理会计工作应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向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信息。(×)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目标一致,但基本信息来源不一致。(×) 4.管理会计是一种侧重于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会计。(√) 5.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是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因而管理会计信息的形成 不以过去的资料为基础。(×) 6.相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工作的程序缺乏固定性。(√) 7.管理会计工作可以不受公认的会计准则的约束。(√) 8.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在核算过程中力求数据的准确性,不可求近似值。(×) 9.管理会计人员只关注财务会计信息,而对非财务会计信息不感兴趣。(×) 10.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应定期编制有关报告。(×) 11.预测、决策是现代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12.财务会计只能服务于企业外部,管理会计只能服务于企业。(×) 13.管理会计在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上,要力求准确.并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14.管理会计从传统的、单一的会计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财务会汁并列的独立领域,二 者既存在显著的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 15.财务会计侧重于反映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而管理会计主要面向未来.跟过去 的历史资料无关。(×) 二、单项选择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其差别在于(A)。 A.财务会计服务于企业外部有经济利益关系的组织或个人的,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 部的经营管理 B.财务会计为企业债权人服务,管理会计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C.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与企业无关,管理会计则有关 D.财务会计只是简单、被动地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会计则主动地反映 2.处于管理会计核心地位的是(C) A.责任会计 B.规划控制会计 C. 预测决策会计 D.成本预算会计 3.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C)。 A.投资人 B.债权人 C.内部经营管理人员 D.政府机关 4.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B)。 A.内部经营管理人员 B.外部信息使用者 C.企业董事会 D.企业总经理 5.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D)为企业外部的各种社会集团服务。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会计凭证 D.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6.管理会计工作所具有的特点是(B)。 A.具有强制性 B.报表形式与内容灵活多样 C. 所用方法单一 D.必须严格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 7.预测决策会计是以(A)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 A.现代管理科学 B.现代经营学 C.运筹学 D.组织行为学 8.现代管理科学的两大支柱是(C)。 A.泰罗管理科学、决策学 B.决策与计划管理、责任管理 C.运筹学、组织行为学 D.管理学与数学 9.现代管理会计把预测决策会计放在首位,其主要原因是(B)。

国开管理会计复习资料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1)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互相渗透、相互促进。所生产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2)区别:职能目标不同、主体不同、资料时效不同、核算依据不同、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同、编报时间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2.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 参考答案:(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3)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构成内容不同(4)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5)损益确定程序(6)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3.什么是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利润预测是指按照影响公司利润变动的各种因素,对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和变化趋势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或者按照事先目标利润的要求,对未来需要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利润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本量利分析法、经营杠杆系数法、敏感系数法和相关比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率、利润增长百分率) 4.简述管理会计的内容 参考答案:(1) 预测与决策会计。预测决策会计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一系列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预测企业前景,并进行相应的决策 (2)规划与控制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就是企业在进行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需要将预测所确定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与分解,从而制定出详细的预算。 (3)业绩评价会计。业绩评价会计又称为责任会计,其目的是划分责任和落实责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实施预算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保证各项目标向预定的目标进行。 5.简述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参考答案: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增加而发生变化,但就单位固定成本而言随着其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变动成本总额在一定范围内将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发生变化,就单位变动成本而言是固定不变的。 6.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 参考答案:(1)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2)项目计算期,在分析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中项目计算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的全部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7.简述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参考答案: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程序进行长期投资决策。一般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提出投资项目设想;调查研究,选出最优项目;提出备选方案;选择最优方案;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 8.什么是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哪些类型?预算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参考答案:预算就是计划的一种形式,它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目的在一定时期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计划,是用数字或货币编制出来的某一时期的计划。 全面预算包括日常业务预算、特种决策预算与财务预算三大类内容 预算具有确立目标、整合资源、控制业务和评价业绩等四个基本功能。 9.试说经营预测的程序 参考答案:(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进行实际预测;(5)检查验证结论。(6)修正预测结论;(7)报告预测结论。 10.销售预测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一般来讲,在进行销售预测时应考虑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影响销售的外部因素主要有:(1)市场需求变化;(2)经济发展趋势;(3)同业竞争动向;(4)企业的市场占有率;(5)政府相关政策及其变化。影响销售的内部因素主要有:(1)销售策略;(2)信用政策;(3)销售团队能力;(4)生产能力;(5)产品售后服务。 11.内部转移价格及作用 参考答案: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因转移中间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内部结算和进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计价标准。 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1.有利于分清各个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2.有利于正确评价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3.有利于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 12.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优点:1.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3.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

管理会计复习提纲

PRACTICE QUESTIONS PART A, LECTURE 1 QUESTION 3Answer the five questions below which relate to the following data: A firm had the following per unit costs for a period in which it expected to produce 1,000 units: DM $20, DL $30, Variable OH $20, Fixed OH $10, Variable selling costs $5 per unit. Answer the following costs related to the data: (a) Calculate the prime costs per unit. (b) Calculate the conversion costs per unit. (c) Calculate the product (inventoriable) cost per unit under absorption costing. (d) Calculate the variable product (inventoriable) cost per unit under absorption costing. (e) Calculate the period costs per unit. (f) Calculate the total expected costs if the firm produced and sold 1,100 units. Answer (a)Prime cost = DM + DL = $50 ($20 + $30) (b)Conversion cost = DL + OH = $60 ($30 + $20 + $10) (c)Product (inventoriable) cost under absorption costing = all manufacturing costs, i.e. $80 ($20 + $30 + $20 + $10) (d)Variable product (inventoriable) cost under absorption costing = remove fixed OH of $10 per unit, therefore $70. (e)Period cost = all costs that are not manufacturing costs. Here, only selling costs, therefore $5. (f)Answer is $92,500, calculated as follows. Add total of expected manufacturing and non-manufacturing costs. Note that the fixed and variable costs are treated differently: SOLUTIONS TO PRACTICE QUESTIONS, PART A LECTURE 2 QUESTION 1 Production budget for the month of April Required for sales 1,000 + desired ending inventory 60 (5% x 1,200) 1,060 - opening inventory 52* Required production 1,008 * If you did not know the actual inventory of products at the beginning of April (whether you do or not depends on how far in advance you are preparing the budgets), you would use the estimate for the beginning of April (which is the same as the end of March, i.e. 5% x 1,000 = 50). Direct Materials purchases budget for the month of April (in kgs) Required for production 2,016 (1,008 units x 2 kg) + desired ending inventory 200 2,216

管理会计练习的计算题解答(1)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 要求:(1)试分别用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对电费这一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2)根据回归直线法分解结果预测2012年1月的电费支出,假定2012年1月计划产量为1700件。 1.解:(1)采用高低点法对电费进行分解:低点(x 1=900,y 1 =4250),(x 2=1800,y 2 =7250)则 b = (y 2 – y 1) / (x 2– x 1) = (7250 – 4250) / (1800 – 900) = 3.333 a = y 1 – bx 1 = 4250 – 3.333×900 = 1256 混合成本的数学模型为:y=1256+3.333x 混合成本的数学模型为:y=1310.42+3.25x 2012年1月的电费为: y=1310.42+3.25 ×170=6835.42(元) 2.某企业最近3年只生产一种甲产品,第1~3年每年的生产量(基于正常生产能力)都是8000件,而销 售量分别为8000件、7000件和9000件。第1年年初无存货。甲产品每件售价12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 ??? ? ? ???=?-=-==?-??-?=--=∑∑∑∑∑42.1310121680025.3127032525.316800168002439000012703251680010128375012)(2 2x b y a x x n y x xy n b

5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4000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总额25000元。要求:根据资料,不考虑税金, 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税前利润。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三、计算题 1、某公司只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2011年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变动成本总额为60000元,共获得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2012年维持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2011年的40%不变。(变动成 本率=1-贡献毛益率=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 要求:(1)计算该企业2012年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2)若2012年的计划销售量比2011年提高8%,可获得多少税前利润? 解:(1)依题目意有:单位变动成本VC=50,变动成本总额为60000,利润P=18000元 则销售量Q 为:Q=变动成本总额为÷单位变动成本=60000÷12=5000 而销售价格SP=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12÷40%=30(元) 因此固定成本FC=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 销售利润=(30-12)×50000-18000=72000 2012年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 =72000÷(20-12)=4000 (2) 若2012年的计划销售量比2011年提高8%,获得税前利润为: 税前利润=2011年税前利润+2011年税前利润×利润增长百分比×销售量敏感系数 =18000+18000×8%×5=25200(元) 或税前利润=(销售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2012年销售量 – 固定成本 =(30-12)×5000×(1+8%)-72000=25200(元) 5 18000 )1230(5000 )(=-?=-?=P VC SP V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简答: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信息资源共享共享,共同服务于企业管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方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白璧微瑕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区别:1职能目标不同2会计主体不同3资料料时效不同工同4、核算依据不同工5信息的精确程度不同6编报的时间不同7法律效力不同。 2、什么是经营预测?经营预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经营预测的特点有哪些? 经营预测是指根据企业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状况所进行的预计和推算。经营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经营预测的特点:预见性、明确性、相对性、客观性、可检验性、灵活性。 3、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 答: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3、销货成本存货水平不同,4、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6、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4、什么是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答:利润预测是根据公司利润变动的各种因素,对公司未来可能性达到的利润水平和变化趋势所过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或者按照实现目标利润的要求,对未来需要达到达到销售量或销售额所的科学预计和推测。基本方法有本量利分析法,经营杠杆系数法、敏感性分析法和相关比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率、利润增长百分比)分析法。 5、简述各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1、销售单价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单价的提高,企业的贡献毛益和贡献长益率将增大,企业获得的利润就多。 2、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保本的影响。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成本下降,企业的单位贡献毛益和及贡献毛益率将会很大的提高,企业获得的利润就多。 3、固定成本总额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在其它思想束缚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总额下降,企业用于弥补固定成本总额的贡献毛益总额不变,企业的利润也会增加。 4、销售量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若销售量发生变动,从保本点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保本销售量变化。 6、简述管理会计的内容,各占什么地位?答:管理会计包括1、预测决策会计,是以企业的依据,运用一系列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预测企业的前景,并决定日常业务经营和长期投资活动的可行性方案。主要包括经营预测、短期经营预测和长期投资决策等方面。2、规划与控制会计,就是企业在进行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需要将预测所确定的目标进一步细化与分析解,将决策所选取的最优方案方案进一步落实,从而制定出详细的确预算,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的过程,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 业绩评价会计,又称责任会计,其目的是通过划分责任和落实责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实施预算情况考核和评价,从而保证企事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能够朝着预定的目标运行。责任会计是评价、考核工作业绩的一种工作制度,综的内容一般包括确定责任中心、落实责任预算、记录实际结果、比较执行情况、编制业绩报告、控制和调整经济活动。 7、简述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 答: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畴内不随业务量增加面发生变化,但就单位固定成本而言其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变动成本总额在一定范围内冼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发生变化,就单位变动成本而言,是固定不变的。 8、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 答:1、货币时间价值,是批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2、项目计算期,在分析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中项目计算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指投资项目开始到最终清结束的全部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 3、现金流量,对于投资项目来讲,现金流量是项目计算期内因资本物质循环面发生的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量。在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过程中,现金流量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考虑的基础性数据,也是计算投资评价指标的主要根据和重要信息。 4、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这里所说的资本成本是指长期资金的成本,资本成本的高低决于该项资金的来源。9、简述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 答:1、智囊经营业决策分析必须新旧眼于未来,2、要有明确的目标、3、是多种方案的选择。 10、什么是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哪些类型?预算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预算就是计划的一种形式,它是企业为他达到一定目的在一定时期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计划,是用数字或货币编制出来的某一时期的计划。 全面预算包括日常业务预算(经营预算)、行程决策预算(资本预算)与财务预算三大类内容。预算具有确立目标、整合资源、控制业务和评价业绩等四个基本功能。 11、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运用这些方法? 答:1、贡献毛益分析法,在各方案的成本相同听情况下,边际贡献总额最大的方案即为利润最大原方案。但导致单位边际贡献最大的方案汪一定是边际贡献总额最大的方案。2、差量分析法,是在两个备选择方案的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的基础上,计算差量损益,并据此选择决策方案。如果差量损益为正,则选择前一方案;反之,选择后一方案。3、相关成本分析法,是指在备选择方案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只分析各备选方案增加的固定成本上升和变动成本之和。采用这一方法必须是在备选方案业务量确定的条件下。 13、什么是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包括哪些基本形式?各责任中心的特征是什么? 答:责任中心是指具备一定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是权、责、利的统一体。其一般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种类型。成本中心特征是考核对象只包括成本费用,不包括收入;只控制和考核责任成本;只对可控成本负责。成本中心一概不是法人。利润中心即对收入负责,也要对成本费用负责。利润中心一般是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部门。按收入来源不同可分为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投资中心既要对成本和利润负责,还要对投资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具有最大决策权,同时也承担最大的责任。 14、简述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 答: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制定,(1)直接材料数量标准的制定(2)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制定;某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某种直接材料数量标准×某种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1)直接人工数量标准的制定(2)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制定。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某种直接人工数量标准×某种直接人工价格标准)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按部门分别编制,然后将同一产品涉及的各部门单位制造费用加以汇总,得出整个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可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两部分。 4、产品的标准成本,将确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在项目的标准成本按产品种类加以汇总,就可确定出相关产品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一经确定就应据以编制标准成本卡,将其作为编制预算、控制和考核产品成本的依据。在变动成本法下,标准成本卡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三项内容,在完全成本法下,标准成本还包括固定制造费用。 12、什么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的程序包括哪些具体步骤?答:预算控制是以实现确定好的预算目标作为依据和标杆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目的在于确保预算能够被有效执行,生产经营行业不至于偏离既定目标。预算控制包括下达执行、反馈结果、分析偏差、采取措施等程序。 15简述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答:一个企业要想维持较强的竞争力,就要不断地发掘新的投资机会,再经过投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发寻求最佳投资方案。一般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提出投资项目设想;调查研究,选出最优项目;提出备选实施方案;选择最优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与事后评价。 1、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规划经营目标4)控制经济过程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