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纺织品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建筑用纺织品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建筑用纺织品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22-0121-02

建筑用纺织品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收稿日期:2011-04-21作者简介:邹淑燕(女工程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邹淑燕

要:在对建筑用纺织品的特点与性能分析的基础上,从八个方面就建筑用纺织品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指出更多节能环保、轻质、耐用,并具有各种功能性的建筑纺织品必将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关键词:建筑用纺织品,工程建筑,建筑材料

中图分类号:TU53

文献标识码:B

0引言

纺织品用于工程建筑领域在国外已有近40年历史,而我国

于1995年才开始将纺织品应用于工程建筑领域,

如内墙装修、外墙维护、水泥增强、仓库、厂房、大型建筑物房顶以及非长久性建

筑设施中使用纤维材料、膜结构材料等纺织材料。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用纺织品用量占全部纺织品用量已超过15%,而我国仅占1%左右。21世纪是我国安居工程建设的高峰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房建设、室内装修和大型场馆建设持续升温,建筑用纺织品作为建筑材料的后起之秀,越来越受到青睐,已成为产业用纺织品中增加最快的一个领域,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在即将出台的《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建筑用纺织品已

被列入产业用纺织品推广项目之一,这也必将使我国的建筑用纺织品得到长足发展。

1建筑用纺织品的内涵、特点及性能要求

所谓建筑用纺织品是指在工程建筑领域中作为特殊建筑材

料使用的纺织品,主要包括混凝土增强纤维、膜结构材料、防水基材、

智能水泥、隔热材料和隔音材料等。建筑用纺织品之所以异军突起,这与其在建筑中的特殊作用和良好的功能性分不开。建筑用纺织品除了具有显著节约材料、减轻建筑物重量、降低成本等优点外,又因结构轻巧、拆卸方便、组件可在工厂内制造,现场进行安装,可大大缩短建设周期,而且易形成新的建筑风格,以实现建筑的功能化和低碳化。上海世博会上一些国家的展馆和生活体验区都使用了大量建筑用纺织品,如德国馆外墙的面料涂层结构、日本馆整体建筑的超轻膜结构材料和荷兰馆的智能纺织品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应用范例。

建筑用纺织品一般应具有如下性能要求:

1)必须防水,不透气,挡风,耐磨损,抗机械损伤;2)在受张力以及被风雨袭击时,不易变形和伸长;3)长期暴露于日光和酸雨中不易降解;4)有时需要透过和反射一定的光线等。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和德国馆的建筑,外立面均采用膜结构材料。这种建筑材料是以高强聚酯或玻璃纤维长丝为基材,涂覆PVC 或PTFE (聚四氟乙烯),与其他

材料相比,

具有透光性好、结构紧凑、耐撕裂性好、跨度大、高防水性和自清洁等特性。

2纺织品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近些年,世界各国对建筑用纺织品给予了极大关注。随着城

市建筑的发展,许多更加节能环保、轻质、耐用,并具有各种功能

性的建筑用纺织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应用领域逐步扩

大,建筑用纺织品正在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2.1混凝土增强

用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水泥混凝土

具有强度高等优点,但抗拉强度低、极限变形小、抗裂差、脆性大、不耐冲击。若在水泥砂浆内渗入1% 2%的合成短纤维,形成三维无规律分布,可增大抗拉、抗折强度,减少干缩裂缝。如改性聚丙烯单丝纤维可有效地提高纤维与混凝土基料的握裹力,应用于砂浆、混凝土中,能阻止、减少和延缓早期塑性开裂,极大地提高砂浆、

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再如改性聚丙烯仿钢丝纤维对改善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弯曲韧性,增加混凝土的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降低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克服塑性收缩裂缝等具有非常好的功效。近几年,用碳纤维、芳纶、维尼纶、涤纶、丙纶短纤维进行混凝土增强材料,已成为产业用纺织品的新突破。北京奥运会建筑“鸟巢”和“水立方”中都大量使用了这种纤维增强材料,为奥运会建筑打造“钢筋铁骨”做出了重要贡献。

2.2智能水泥

欧美国家开发的智能水泥,是在水泥中掺入碳纤短纤维,能

使建筑物的导电性增加10倍。如果将测试电极安装在建筑物特定部位,还可依据电流强度变化推断出建筑物的负荷和裂缝大小,及时发现并掌握潜伏在结构内部的隐患。

2.3膜结构

膜结构材料作为建筑用纺织品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几年发展

非常迅速。膜结构是建筑技术的新发展,

采用钢性支撑,上绷膜面,形成大跨度空间结构。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用于体育场,

展览中心等场所,如德国斯德加特体育场、美国丹佛国际机场等。膜材料主要有两大类:

1)涤纶织物涂PVC ,外再覆一层PVDF ,透光率20%以上,传热仅为13%,自清洁性好,寿命15年 20年;2)玻璃纤维涂PTFE ,造价较高,寿命达25年。膜结构具有轻巧、美观、施工快、造价低等优点。目前,国内一些膜材料企业还只能生产初级PVC 膜材料,由于膜材技术比较复杂,涉及基材、涂层及整理工艺和设备以及建筑设计、应用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国内在关键技术和市场推广方面还有一定难度,永久性和半永久性膜材大部分还依赖进口。如上海世博轴的张拉膜结构是由膜和索组成,膜是由美国圣戈班公司提供的ETFE SF /1系列产品,厚约1mm 。由于索之间的膜体量较大,要采用300? 400?热熔的方式进行拼接,技术难度

大,整个世博轴约使用了7万m 2

的膜。

2.4防水材料

·

121·第37卷第22期2011年8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7No.22Aug.2011

对建筑防水材料要求是:连续面积大,质轻承重,耐热性好。化纤材料用于建筑防水,一般作沥青防水卷材的胎基、高分子防水片材的复合增强层和防水涂膜的加强层。改性沥青油毡在国外是建筑防水材料的主体,在意大利占95%,法国占85%。用涤纶无纺布作胎基,涂以改性沥青,可获得耐撕裂性和高防水性效

果,

使用耐久性明显增大,使用寿命长达20年 30年。我国现用沥青油毡的胎基,大部分仍沿用纸胎,强度低、寿命短、易漏水。目前,我国仍是纸胎基油毡占主导地位,占油毡总产量的95%;玻璃纤维胎基油毡次之;聚酯新型胎基油毡尚处在初始阶段。

2.5土建结构加固修复

用高性能纤维的增强材料对土建结构加固、修复,提高抗震

及荷重,

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日本、欧美已广泛采用。可广泛用于加固桥梁、涵洞、烟囱、隧道和大型建筑。增强纤维主要用碳纤、

玻纤、芳纶,粘合剂用改性环氧树脂,加固在建筑物外层。技术优点是可大大提高建筑物强度、弹性模量、抗震性能,材料轻薄,施工简便,不增大荷重、尺码。我国近年来也在发展,推广前景看好。

2.6篷面织物

所谓篷面建筑是以篷面织物为施工材料、支撑固定而形成的

特定建筑造型。所用的篷面织物是在织物上涂防水剂等功能性涂层材料而构成的涂层织物。织物基布可以是玻璃纤维布,也可以是聚酯、尼龙等合成纤维布;涂层材料可以分别选用聚四氟乙烯、有机硅、聚氯乙烯等树脂。

篷面织物具有很好的抗拉伸性和防水性,特别是以玻璃纤维布为基布的篷面织物,其强度、耐久性、阻燃性、耐气候性明显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大大延长。篷面建筑新颖实用,成本较低,安装方便,容易搬迁。篷面织物依其选用材料和使用目的不同,分为简易型、半永

久型和永久型三大类别。简易型篷面建筑采用合纤涂层织物,建立起临时性或季节性的篷架,以求起到遮阳和避雨的作用;半永

久型篷面建筑的典型为博览会展馆,其造型比简易型完美,所用篷面织物多为尼龙、聚酯的涂层织物,规定其使用期为一年。永久型篷面织物目前的使用期为15年 20年,所用篷面织物为玻璃纤维织物涂敷聚四氟乙烯的产品,使其强度和耐气候性有很大提高。

篷面织物开拓了一个纺织品应用的新领域,它不仅成本低、艺术性强,而且能从强度设计、光线照明、隔音隔热、阻燃防污等多方面改善建筑物的功能性,从而展示出光明的前途。

2.7土工织物

土工织物有不同织造方法,有加筋、反滤、排水、隔离、防渗、

防护等多种功能,应用领域广阔,如大江、大河、大湖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和治理。在织物结构上,现主要是扁丝织物和短纤维非

织造布,

纺粘法和复合织物的比例将增加。据资料介绍,国外用木质素纤维做建筑材料,进行高速公路

的铺设。木质纤维易分散在保温材料中形成三维空间,

并能吸附自重6倍 8倍的水分。这种结构和特点提高了材料的性能,起

到了稳定工程建筑尺寸,解决了高速公路路面易干裂、滑坠的问题,并可加快施工进度。

用木质纤维铺设的高速公路,抗滑性、降噪性较好,抗滑性能大大提高。而且,路面能见度好,可减少车灯反射、减少水雾和降低行车时的噪声。

2.8其他方面

在非织造布中掺入功能性纤维,如添加金属纤维,可以产生屏蔽电磁波的功能;掺入导电纤维,

可在白天充电,夜晚发光,节省能源;加入抗菌、防霉、除臭纤维,有利于卫生保健;在木制地板下面铺设非织造布衬层,除具有调湿功能外,还有缓冲和隔音功能。非织造布还可做成室内壁纸,具有柔和的外观和舒适的触感,并能吸湿、放湿,进行湿度调节,从而防止壁面结露。

3大力实施建筑用纺织品加工技术

在即将出台的《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产业用纺织品被

放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有关建筑用纺织品方面,

规划中提出要有步骤地大力推广纺织品用于外墙体防水、增强、内墙防裂、防

水、

阻燃等功能的研发,在建筑用纺织品加工技术上,推广率要在70%以上。该先进适用技术包括推广内墙保温隔音材料、功能阻燃材料、墙体防裂缝材料的加工技术和在建筑墙体和空间结构体内的应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实施后可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内建筑主体的节能水平,特别是供暖供冷产生的能耗可节约60%以上,提升大空间结构建筑物的防火阻燃水平90%以上,提高建筑墙体强力30%以上。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土工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十二五”期间,土工材料将在高性能开发上进一步做工作,在幅宽、纵横向强度、伸长等方面加强技术研究,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工技术,包括宽幅高强机织土工布与土工格栅、高强丙纶长丝/短纤定伸长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的加工技术、

高性能聚酯长丝非织造油毡基布的加工技术、

垃圾填埋专用环保生态高性能土工膜和防渗材料加工技术、生态环保回收再利用纺粘土工布加工技

术,使质量更加稳定。

4展望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城市建筑、污水处理、市政工程等方

面,利用先进技术和新型纤维材料,实现节能减排、低碳零排放和美化城市,已经遥遥领先。建筑工程与纺织工业正发生着日益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未来的建筑材料,在环保、节能和低碳的智能建筑中,

少不了纺织品。未来建筑用纺织品将朝着轻质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更多节能环保、轻质、耐用,并具有各种功能性的建筑材料必将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建筑与纺织品的结合将水到渠成。参考文献:[1]白建文,闫

敏.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应用与

展望[

J ].山西建筑,2010,36(5):170-171.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architectural textile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rea

ZOU Shu-yan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architectural textile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textile in engi-neering area from eight aspects ,pointed out that more architectural textile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ght ,durable ,and had all kinds of functionality would be widely used in the building.Key words :architectural textil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building material

·

221·第37卷第22期2011年8月

山西建筑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康德对于“美”的定义:美得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种独特、自主的运用。 美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某种思想认识的正确理解,即对体验和判断能力的理解。 建筑美学与建筑理论: 建筑理论的意图在于阐明准则、规律和规则,它们指导着建设者的实践。 维特鲁威、阿尔伯蒂等,为建筑各部分的系统结合和建筑部件的装饰制定了许多规则。 只有当建筑理论具有普遍效果时,才能对美学有所冲击,因为那时他必须以取得建筑美的本质为其目的。 建筑的明显特征:功能性 首先,实用功能。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进行礼拜的地方。在决定某种形式之前,建筑首先要满足需求和愿望。

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

金属材料有着优良的加工性能和安全性,以及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造型设计,因而不单是在结构部分承担着重要角色,在建筑表面上运用也十分广泛,今天小编就具体介绍金属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等。 一、常用的建筑钢材 (一)钢结构用钢 钢结构用钢主要有型钢、钢板和钢索等,其中型钢是钢结构中采用的主要钢材。型钢又分热轧型钢和冷弯薄壁型钢,常用热轧型钢主要有工字钢、H型钢、T型钢、槽钢、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等。薄壁型钢是用薄钢板经模压或冷弯而制成,其截面形式多样,壁厚一般为1.5~5mm,能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节约钢材。薄壁轻型钢结构中主要采用薄壁型钢、圆钢和小角钢。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主要品种有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等。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 (三)建筑装饰用钢材制品

现代建筑装饰工程中,钢材制品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主要有不锈钢钢板和钢管、彩色不锈钢板、彩色涂层钢板和彩色涂层压型钢板,以及镀锌钢卷帘门板及轻钢龙骨等。 1.不锈钢及其制品 不锈钢是指含铬量在12%以上的铁基合金钢。铬的含量越高,钢的抗腐蚀性越好。建筑装饰工程中使用的是要求具有较好的耐大气和水蒸气侵蚀性的普通不锈钢。用于建筑装饰的不锈钢材主要有薄板(厚度小于2mm)和用薄板加工制成的管材、型材等。 2.轻钢龙骨 轻钢龙骨是以镀锌钢带或薄钢板由特制轧机经多道工艺轧制面成,断面有U形、C形、T 形和L形。主要用于装配各种类型的石膏板、钙塑板、吸声板等,用作室内隔墙和吊顶的龙骨支架。与木龙骨相比,具有强度高、防火、耐潮、便于施工安装等特点。 轻钢龙骨主要分为吊顶龙骨(代号D)和墙体龙骨(代号Q)两大类。吊顶龙骨又分为主龙骨(承载龙骨)、次龙骨(覆面龙骨)。墙体龙骨分为竖龙骨、横龙骨和通贯龙骨等。 二、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性能,包括拉

文化在建筑设计美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文化在建筑设计美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文化在建筑设计美学中的应用研究 1. 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及传承 1.1 人文思想影响建筑审美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纵观中国文化长河主要有儒家、道家及佛家三大思想 流派。三大思想流派对于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影响。传统人文思想影响着设计师 对建筑的审美和理解。 儒家讲究和谐统一,主张“天人合一”,体现在建筑设计上对内严格封闭,对外自由 开阔。有些建筑设计师就是吸纳了这一思想内涵,在建筑表现手法上实现建筑内、外浑然 天成,真正实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不同于前者,它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道家精华所在,我国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就是遵 从了这一理念,虽“无为”,实则“有为”,更加遵从自然;佛家追求的是一种自由随意、返璞归真的人生之道。 1.2材料传承建筑内涵 在建筑设计当中,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 的传承还体现在对传统材料的传承上,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以木材为原料,力求回归原始 美感,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亲近自然的目的。而在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的主导趋势下,可 以吸取传统材料的特点,将传统材料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通过简单的艺术造型或者 艺术转换的形式把传统材料隐喻到建筑设计当中去,实现传统材料本身所能够传递的文化 内涵。如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便提出了独特的“建筑美学”概念,并逐渐为世界所认可。在1992年建成的世界博览会日本馆中,他就设计运用了这一理念,使用集成木材,很好 的传达了传统木式建筑中斗拱的构成美。 1.3符号传承文化深度 传统意义上的因素传承更多体现在对于一个思想符号或者事物符号的传承上。体现在 现代建筑设计上,需要更广、更深层次地去认知传统符号,实现传统符号更深层次的解读,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符号可以被解读为一个事物、一个概念,或者一种人文 思想。在现当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符号的传承可以是一个传统的图案因素,也可以是 一种传统的建筑手法等。现代建筑设计师在未来建筑发展方向上应该更多思考的是怎样更 融洽地将传统符号和现代符号结合、共融起来,以便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 中的积极传承。比如台北的101大厦就是吸取了中国传统古铜钱图腾和“8”的寓意。 1.4“风水文化”影响建筑布局

纺织业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资料

纺织业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项目背景 当今的工业生产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危险境地。作为最早以解决人类穿着为主的纺织行业,在过去的世纪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类与纺织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纺织品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纺织品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日益受到关注。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生态问题和纺织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重视。纺织行业实施清洁生产,突破资源与环境“瓶颈”,发展循环经济是纺织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1.1、纺织行业现状与循环经济 纺织行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1986年至1994年间,纺织服装一直是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从1995年-2002年,陆续被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超越,但还是第三大类出口商品。当加入WTO之后,国际贸易摩擦、贸易壁垒日益频繁,贸易顺差大量增加导致贸易盈余带

来外汇储备压力。2005年以来,这一压力越加明显,当局减少了出口退税支持。出口退税率下调或加收关税,同时面临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料及要素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急剧升高等多重 压力,进一步压缩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并直接导致大量企业接近破产边缘,被迫转型。因此,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行业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纺织行业既是一个资源依赖性和环境敏感性产业,也是一个产品直接面向市场的消费品行业,实现循环经济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主动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把污染和废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

纺织品用交联剂的应用

1、用于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的抗皱整理; 2、在装饰织物硬挺整理中,用于提高硬度和耐久牢度; 3、在涂料印花色浆中,用于改善涂料印花的摩擦牢度; 4、用于羊毛的处理,可赋予纤维防毡缩性能; 5、在纤维改性中,增强纤维与染料的反应性,形成共价键结合,达到提高染色牢度的目的 纺织品用交联剂的分类: 1、酰胺-甲醛类交联剂——抗皱剂 为了改善纺织品的抗皱性,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主要是通过高温焙烘,在织物上形成网状缩聚物并沉积于纤维中,很少与纤维素羟基发生交联,其工作液不稳定,分子质量会越聚越大,溶液的粘度也越来越大,抗皱效果不理想。 随后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联剂-二羟甲基乙烯脲(DMEU),其分子上含有2个N-羟甲基(反应性基团),可使纤维大分子得到较好的交联。其溶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整理产品的抗皱性、耐洗性均有明显提高。在DMEU之后,出现了一系列N-羟甲基酰胺类交联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DHEU,常被称为2D树脂)。 这种交联剂储存性能稳定,交联效果理想,同时制备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至今仍大量用于织物免烫整理。

此类交联剂最大的缺点是在生产、储存过程中以及经其处理后的织物在服用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而甲醛是被怀疑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为了降低2D树脂的甲醛释放量,人们将2D树脂分子中的羟甲基用醇类化合物(如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和多元醇等)进行醚化,醚化树脂虽然降低了甲醛释放量,提高了耐久性,减轻了吸氯、氯损和泛黄现象,但醚化树脂的活性低于2D树脂,使抗皱和耐久压烫等级降低。 2、脲醛类交联剂——硬挺整理剂 脲醛树脂作为硬挺整理剂,由于其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廉、颜色浅、固化速度快和整理后织物硬挺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经其整理的织物存在手感粗糙、弹性差、缩水率大、耐洗牢度差、耐沸水性差、整理剂贮存稳定性差等缺点,尤其是游离甲醛含量超标,对生产者和使用者的伤害较大。 六羟甲基化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简称六羟树脂)作衬布硬挺剂,整理过的衬布硬挺度适中,缩水率、弹性、手感等均较好,缺点是衬布容易吸潮,硬挺度下降,价格较高,稳定性差。为了克服六羟树脂的缺点,段新峰等合成了新型的超低甲醛硬挺整理剂WD-2、WD-3。六羟树脂醚化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离甲醛的含量。 为了满足出口衬布的更高要求,在一定温度下抽真空和添加甲醛捕获剂DF-460,使树脂溶液中的游离甲醛量更低,从而降低布面残留甲醛。

纺纱工程

把纺织纤维制成纱线的过程称为纺纱工程。 1.初步加工工序 ?轧棉:籽棉→皮棉(原棉) ?开洗烘工程:原毛→洗净毛(炭净毛)。原毛通常要经过分选、开松、洗涤、烘干、炭化等初步的加工,经过初步加工的毛叫做洗净毛(炭化净毛)。 ?麻脱胶:原麻→(苎麻)精干麻 ?精炼工程:精干棉 2.梳理前准备工序 ?开清棉工程:开清棉联合机,开松、除杂、均匀、混合。 ?和毛机:和毛机,开松、混和、加油、给湿、散毛染色。 ?机械软麻、给湿加油、分磅堆仓:软麻机、开松机。改善纤维的柔软度,增加纤维回潮率,减少静电。 ?选别、给湿、配绵、开绵:剔除毛发、麻丝、蛹屑等杂质,增加纤维回潮率,减少静电。 使用开绵机制成有一定松散度、纤维平行伸直度及一定规格厚薄均匀的绵片。 3.梳理工序:盖板梳理机和罗拉梳理机。 4.精梳工序:精梳前准备工序和精梳机 5.并条(针梳)工序:并条机或针梳机 6.粗纱工序:粗纱机 7.细纱工序:细纱机 8.后加工工序:络筒、并纱、捻线。 1.纺纱基本原理 ?开松、梳理、牵伸、加捻 ?除杂、混合、并和、精梳 ?卷绕 2.纺纱工程:把纺织纤维制成纱线的过程 ?初步加工工序、梳理前准备工序、梳理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后加工工序 3.纺纱工艺系统 ?棉纺普梳、精梳、废纺和化纤与棉混纺系统; ?毛纺精梳、粗梳和半精梳系统; ?绢丝纺与 丝纺系统以及麻纺系统。 4、结论 (1)目前,国产悬锭粗纱机落纱方式都属半自动落纱,并在纺织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科技进步,国内粗纱机制造厂商,已研制出自动落纱系统,必将带动纺织企业对这一方面形成需求,自动落纱粗纱机是半自动落纱粗纱机的升级换代产品。 (2)由于我国纺织企业的多样化,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半自动落纱

徽派建筑的美学价值及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徽派建筑的美学价值及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徽派建筑艺术与其它传统文化艺术一样,具有它独特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形成徽派建筑艺术的特点与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彼此交错,有机形成了它的整体美学理念。徽派建筑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得以保护性的开发研究和科学利用,使其能“古为今用”。本文试从美学的角度,对徽派建筑的布局、环境、造型、装饰、环保等进行了剖析,以了解徽派建筑这种图像符号所透露出的固有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徽派建筑;美学;当代建筑;应用 引言 在众多探讨美学的著作中,对于美的本质的解释倾向于关系属性方面。美,反映事物的一定特性,是指事物某方面的特性,如色彩、外形等,与人们意识和经验中诸多方面相吻合而激起人们内心的愉悦感。美的形成需要依赖于事物的本身和审美者两个方面。 而在纷繁多样的建筑世界中,建筑的美首先体现在形式美,即“比例、尺度、均衡、统一、韵律与秩序”五大原则。然而,形式美只限于建筑形式本身外在联系,唤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要通过它的艺术形象。 “徽派建筑”的典雅、清秀、神秘,华贵、天人合一;自然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建筑形式,以其深远的文化思想内涵和特有的艺术气质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东方古代建筑文化的典范,这一艺术明珠的美学价值,影响着一代代的建筑师们。(图1) 正文 一、“徽派建筑”的布局、环境、造型、装饰、环保之美学价值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比较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最具特色的是传统民居村落,它从布局、环境、造型到装饰美化、环保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地域美学的特点。这里是古代越人的聚居地,中原士族大规模迁入,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中原的“四合院”形式演变成为适应险恶的山区环境、既封闭又通畅的徽州“天井”。而山区木结构的房屋又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便又产生了马头墙。(图2)

医用纺织品的实际应用

医用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医疗手段和纺织工程的不断进步纺织品材料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O根据性能和用途可将医用纺织品分为普通医用纺织品和高性能医用纺织品O普通医用纺织品包括医疗护理用布\病人及病房用布\医护人员隔离服和手术室用布等O高性能医用纺织品一般是指采用高技术纤维材料制成的纺织品按照不同功能分为如下4类:一是外科用植入性纺织品用于人体伤口修补或替换的缝合线\血管移植物\人工关节;二是外科用非植入性纺织品即可与皮肤接触或不接触的伤口敷料\绷带\膏药;三是人造器官包括人工肾\肝\肺;四是卫生保健用品包括床上用品\衣物\外科手术服\织物\揩拭物等血浆分离\过滤\采集和浓缩装置O 1外科用植入性纺织品 外科用植入性纺织品主要用于人体伤口的修补和替换O 1.1缝合线 医用缝合线是手术中十分重要的缝合材料又分生物降解缝合线和非生物降解缝合线O最早使用的生物降解缝合线是肠衣线它由羊肠黏膜和牛肠黏膜内的胶原加工而成O但这种缝合线柔韧性欠佳组织反应大在消化液或感染环境中抗张强力很快降低甚至短裂因而逐步被新型的甲壳质纤维和骨胶原纤维所取代O 甲壳质(也称甲壳素)来自虾和蟹等节足动物的甲壳中是一种天然多糖物质O将精制的甲壳质或甲壳胺溶解于合适的溶剂通过湿法纺丝制成为甲壳质纤维或甲壳胺纤维O这种缝合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适应性并具有消炎\止血\镇痛和促进肌体组织生长等功能因而创面愈合好O这种缝合线还对胰液\胆液等碱性消化液有良好的耐力更适用于这些部位的手术O 骨胶是一种蛋白质它在皮肤\骨骼\腱\血管\肠\眼角膜和牙齿中担负着个体保护以及保持形态的作用O骨胶原作为缝合线的特点在于:伤口愈合好疤痕小在一些面部精细手术中尤为适用O 1.2人造血管 织制人造血管通常用的原料有桑蚕丝\聚酯长丝和多孔聚四氟乙烯纤维等O最新开发的人造血管多选用生物吸收性材料进行浸渍和涂层或在织造中掺入生物性吸收纤维这样能使植入的人造血管初期渗血少伴随生物吸收性材料被降解其孔隙增大便于内外膜的生长O而多孔聚四氟乙烯纤维其最重要的性能是孔洞性还具有良好的手感和缝合性能\愈合性能(使组织能迅速生长)\力学和化学稳定性(即良好的拉伸强度和抗断裂破损性能)O 1.3其他外科用植入物 其他外科用植入物还有人造气管\韧带取代物\心脏瓣膜\心脏支撑器\神经导管等O 2外科用非植入物 非植入性材料在体外使用可与皮肤接触或不接触如绷带\纱布等O理想的绷带和纱布具有以下性能:防感染;吸收性防止血液和体液的渗出;在伤口处保持一个湿环境以加速伤口愈合;无毒不粘伤口以便拆掉纱布或绷带时不损伤新生组织;可药物处理O 某些蛋白质类(比如丝素\骨胶原)\多糖类(比如海藻酸盐\甲壳质)等物质已证明有利于伤口愈合\不过敏且可减少伤口感染国际上一些医药公司已将其应用到医用纱布和绷带等材料上O 3人造器官 人造器官的主要原料是纺织纤维\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O 3.1人工肾透析器 人工肾透析器是使血液流过具有选择性分离的半透膜排出其中有毒物质的治疗装置能代替部分肾功能是临床上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O人工肾透析器的渗透膜大多采用丙烯腈\聚乙烯等化纤及一些纤维素纤维制成的中空纤维这种中空纤维均必须具有生物相容性而渗透膜则要求具有血液相容性\透析性及适当的强度O 日本可乐丽公司生产的聚乙烯醇系中空纤维膜因适合于高龄透析患者需求逐渐扩大O东华大学也于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分别研制出改性聚丙烯腈和共混聚醚砜人工肾透析器O 3.2人工肝 人工肝的作用是暂时代替肝脏的功能O目前的人工肝只是一个具有解毒功能的辅助性急救装置通常是采用涂有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活性炭高分子材料制造的透析膜用血液的直接灌流和透析法对肝昏迷患者进行急救解毒O人工肝用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人工肾相似国外模拟肝脏功能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58年人工肝开始临床应用O国内东华大学于80年代开始研究人工肝材料采用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与瑞金医院合作通过了上海市科委鉴定O 3.3人工肺 人工肺的作用是部分(或短时间内)或全部代人体肺的功能主要用于胸腔外科手术以及呼吸功能不良者的辅助治疗O人工肺有气泡型和膜型两大类后者正取代前者O膜型人工肺又分为膜型层积式\螺管型和中空纤维型O膜型人工肺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通过熔体丝制备O由这种材料制成的氧合器具有体积小\度高\透气性好等优点因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O目前世界上有100万病人进行手术时采用体外氧合器氧合器的产值达l亿美元O国内复旦大学开发的膜型人工肺也已投放市场多年O 4卫生保健用品 4.1防护性卫生保健织物 防护性卫生保健织物包括手术室和急救室织物\屏蔽织物\护士衣帽\口罩等可以是机织\针织\非织造布应具有防水\透气\可靠\舒适等性能O不允许病菌透过织物接触人体而达到不受感染的效果O 4.2可吸收的保健卫生高级薄片 可吸收的保健卫生高级薄片是由两层或多层相互重叠的天然或人造纤维构成的非织造布O此种纺织品吸水性\透气性好\使用舒适如尿布\卫生巾\成人失禁垫O 医用纺织品的实际应用 赵晓芳 (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与美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介绍了医用纺织品的分类\医用纺织品所使用的新材料及其性能并指出其替 代旧材料的优越性O 关键词:医用纺织品;外科用植入性纺织品;外科用非植入性纺织品;纤维;织物 中图分类号:Rl97.39文献标识码:A 279

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

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点笔记2A311031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 感谢你能看到我的笔记,希望我的整理能为你的二建顺利拿证提供帮助,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 那就是在真正知道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不要放弃,请坚持下去,生活不止如此 2A311031常用建筑金属材料的品种、性能和应用 钢材是以铁为主要元素 优质碳素结构钢一般用于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锚具,以及高强度螺栓、重要结构的钢铸件等。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主要用于轧制各种型钢、钢板、钢管及钢筋,广泛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特别适用于各种重型结构、高层结构、大跨度结构及桥梁工程等。 一、常用的建筑钢材 (一)钢结构用钢 (1)钢结构用钢主要有型钢、钢板和钢索等,其中型钢是钢结构中采用的主要钢材。型钢又分热轧型钢和冷弯薄壁型钢,常用热轧型钢主要有工字钢、H 型钢、T型钢、槽钢、等边角钢、不等边角钢等。薄壁型钢是用薄钢板经模压或冷弯而制成,其截面形式多样,壁厚一般为1.5~5mm,能充分利用钢材的强度,节约钢材。薄壁轻型钢结构中主要采用薄壁型钢、圆钢和小角钢。 (2)钢板材包括钢板、花纹钢板、建筑用压型钢板和彩色涂层钢板等。钢板规格表示方法为“宽度×厚度×长度”(单位为mm)。钢板分厚板(厚度大于4mm)和薄板(厚度不大于4mm)两种。厚板主要用于结构,薄板主要用于屋面板、楼板和墙板等。在钢结构中,单块钢板一般较少使用,而是用几块板组合成工字形、箱形等结构形式来承受荷载。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主要品种有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等。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 热轧光圆钢筋强度较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较低,主要用作板的受力

建筑的应用美学

论建筑审美因素和实用因素的关系 应用美学是研究人类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审美活动。应用美学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是我们人类能看到,能用到的,甚至我们能感觉到的,都存在着应用美学,它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发现,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美。应用美学本身含有应用和美学两个方面,因此我们看出应用美学已经世间化和通俗化;但是美学毕竟不是一般的,它没有世俗化和庸俗化。 世界的发展规律是唯物主义的,因此对于应用美学也是一样,它也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产生的精神活动。审美活动最初是从物质生产活动和实用功利活动中超越出来的,它是凌驾于普通的活动之上,但是应用美学是从这这种高上之中回到生中去的审美活动,回到我们人类生活中接触到最频繁的各方面中。乍一看,应用美学似乎是很高层的一种活动,好像是很难接触到一样,其实恰恰相反,它是把形而下的东西升华为形而上的东西,是在物质的东西中增添一个精神的层面,在功利的事物中增添一个超功利的层面。应用美学正是致力在人类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掘和引导出精神的超越的层面。美学之思应落实在现实生命、民生日用,落实在大众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上来,才有真正的坚实基础。抛开普通人民的衣食住行,来高谈道德的生命、超越的存在、玄妙的境界,实在是过于玄乎,无法让人理解或是接受。美学应当也有一个坚实的基础,那就是大众人民的物质的、实用的生活活动之中。历史发展到了高科技的今天,纵观之,美学已经参透到人类生活之中的每一个方面,也就是应用美学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普及开来。 对应用美学,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应用美学和什么有关系呢?它的最基本要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庖丁解牛的看,应用美学就是应用的,美学的。既然可以分为两部分,那么我们就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即审美因素和实用因素。审美因素就是我们对于一个东西的精神上的反应,在视觉后的意识反应我们会作出我们基本的判断,给我们所看见的东西一个评价;实用因素,我们在上文已经说到了应用美学离不开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这是我们人类存活下去最基本的方式,因此,任何一种东西,离开人类的基本要求,那它就不会符合我们的要求,也就是我们不会给它一个很好的评价,即使从精神层面它是真的美,但是也是不符合应用美学的标准的。这两个方面是应用美学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当我们要用应用美学的眼光去对于一种东西或事物进行判断时,我们都是离不开这两方面的。 综上所述,应用美学里的审美要素和实用因素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开的。若只用一方面,则不管它在这方面上是如何的完美,但是也不会社会大众的认可。 应用美学可分为许多种类,有音乐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等。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建筑可以说历史悠久的,很多中外著名的建筑就是应用美学的典范。下面文明举例说明应用美学中的建筑美学是如何将审美因素和实用因素紧密结合到一起的。

纺织品用交联剂的应用

纺织品用交联剂的应用 1、用于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的抗皱整理; 2、在装饰织物硬挺整理中,用于提高硬度和耐久牢度; 3、在涂料印花色浆中,用于改善涂料印花的摩擦牢度; 4、用于羊毛的处理,可赋予纤维防毡缩性能; 5、在纤维改性中,增强纤维与染料的反应性,形成共价键结合,达到提高染色牢度的目的 纺织品用交联剂的分类: 1、酰胺-甲醛类交联剂——抗皱剂 为了改善纺织品的抗皱性,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主要是通过高温焙烘,在织物上形成网状缩聚物并沉积于纤维中,很少与纤维素羟基发生交联,其工作液不稳定,分子质量会越聚越大,溶液的粘度也越来越大,抗皱效果不理想。 随后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联剂-二羟甲基乙烯脲(DMEU),其分子上含有2个N-羟甲基(反应性基团),可使纤维大分子得到较好的交联。 其溶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整理产品的抗皱性、耐洗性均有明显提高。在DMEU之后,出现了一系列N-羟甲基酰胺类交联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DHEU,常被称为2D树脂)。

这种交联剂储存性能稳定,交联效果理想,同时制备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至今仍大量用于织物免烫整理。 此类交联剂最大的缺点是在生产、储存过程中以及经其处理后的织物在服用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而甲醛是被怀疑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为了降低2D树脂的甲醛释放量,人们将2D树脂分子中的羟甲基用醇类化合物(如甲醇、乙醇、乙二醇、异丙醇和多元醇等)进行醚化,醚化树脂虽然降低了甲醛释放量,提高了耐久性,减轻了吸氯、氯损和泛黄现象,但醚化树脂的活性低于2D树脂,使抗皱和耐久压烫等级降低。 2、脲醛类交联剂——硬挺整理剂 脲醛树脂作为硬挺整理剂,由于其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廉、颜色浅、固化速度快和整理后织物硬挺度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经其整理的织物存在手感粗糙、弹性差、缩水率大、耐洗牢度差、耐沸水性差、整理剂贮存稳定性差等缺点,尤其是游离甲醛含量超标,对生产者和使用者的伤害较大。 六羟甲基化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简称六羟树脂)作衬布硬挺剂,整理过的衬布硬挺度适中,缩水率、弹性、手感等均较好,缺点是衬布容易吸潮,硬挺度下降,价格较高,稳定性差。为了克服六羟树脂的缺点,段新峰等合成了新型的超低甲醛硬挺整理剂WD-2、WD-3。六羟树脂醚化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离甲醛的含量。

金属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金属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金属结构制造是指以铁、钢或铝等金属为主要材料,制造金属构件、金属构件零件、建筑用钢制品及类似品的生产活动,这些制品可以运输,并便于装配、安装或竖立(如由建筑企业在建筑工地进行)。其中以钢结构制造运用范围最为广泛,而建筑用钢制品在钢结构制造中占比例最大,为了扩大公司金属结构制造业务的范围,可以考虑进入建筑市场发展。 一、钢结构发展历程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此期间,我国的钢产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位。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1998年我国钢产量已达11434万t,而且每年增产300万t。钢产量的增长为发展我国建筑钢结构建设事业创造了极好的时机。同时,钢结构在我国发展迅速,应用扩大、用量增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钢结构设计人员,设计软件和科研成果不断开发,修订了钢结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写技术规程、设计图集90多本,出版了大量钢结构专业教材,论文著作和应用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修订已经启动,钢材单设一章,钢材产品标准修订基本完成。一大批有实力的钢结构安装企业承担了国内重点大型钢结构工程安装,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其施工安装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钢结构配套产品齐全。2007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成立。到2010年钢结构消耗钢材总量为

2600万吨,占钢材产量的%,这比例每年都在增长。这充分说明我们钢结构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的情况基本上还比较正常。 二、钢结构的特点 钢结构与其他建筑结构如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和木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力学性能;二是物理性能,钢材是一种低碳建筑材料,可以循环利用;三是化学性能,钢材的抗腐蚀性较差。具体如下: 1.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钢材和其他建筑材料诸如混凝土、砖石和木材相比,强度要高得多。因此,特别适用于跨度大或荷载很大的构件和结构。钢材还具有塑性和韧性好的特点。塑性好,结构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因超载而突然断裂;韧性好,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强。良好的吸能性能和延性还使钢结构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 2.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钢材内部组织比较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而且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是完全弹性的。因此,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比较符合。钢材在冶炼和扎制过程中质量可以严格控制,材质波动的范围小。 3.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钢结构所用的材料单纯而且成材,加工比较简便,并能使用机械操作。构件在工地拼装,可以采用安装简便的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有时还可以在地面拼装和焊接成较大的单元再行吊装,以缩短施工周期。 4.钢结构的质量较轻。钢材的密度虽比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密度大,但钢结构却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轻,原因是钢材的强度与密度之比要比混凝土大得多。以同样的跨度承受同样的荷载,钢屋架的质量最多不过钢筋混凝土屋架的1/4~1/3,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甚至接近1/10,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特点 计科1404 0902140420 余贤锋摘要:美学是研究美、美感以及艺术美的学科,筑美学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它充分的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建筑的历史,同时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关键字:中国古代建筑,美学。 建筑是一个人化的“四度空间”。不同于一般美学的是,建筑美学能满足人的居住和社会活动需要的楼房和各种建筑物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现实的艺术。建筑创造了一个与自然相隔离、与自然环境相对立,只有进入其中或者围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才能体会到建筑美学。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即平面组合的对称和内向,至少在周代已经基本成形。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更为独特的是岳阳楼的斗拱结构,不用一钉一柳,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风格。中国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商州到秦汉时期,这一阶段是建筑的萌芽与成长期,秦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魏晋隋唐到宋朝是中国建筑逐步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明清是充实与总结的阶段,明清时期是第三个高潮。 中国的传统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谭淼、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等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华表等建筑小品。他们有着共同的发展历程,但在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上又有着不同之处。 二、中国古代建筑代表时期的建筑特点 (一)秦汉建筑 秦代建筑奏响了中国建筑雄浑的前奏。“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阿房宫,美学价值极高的秦始皇陵墓。汉代宫苑建筑在秦代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壮伟的时代音调。 (二)魏晋南北朝建筑 魏晋南北朝区域文化的融合、南方的开发、玄学的流行和佛教的传播赋予建筑文化以新的风格和内涵。秦汉建筑雄浑的古典风格至此变调为清奇素朴,宗教建筑和园林建筑则为这时期建筑文化增添了神奇一笔。佛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有寺、塔和石窟寺三种。园林从皇家苑囿向文人写意园林的转型,标志着园林从早期的物质享乐,开始向林泉放逸的精神满足过渡,开启后世文人园林的先河。

纺织企业和纺织工业分类

附件1: 纺织企业和纺织工业分类 纺织企业: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进行纺纱、织布、染色整理以及服装、家用及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和化纤用浆粕、化学纤维等加工生产的企业。 纺织工业分类 一、纺织业 (一)棉、化纤纺织及印染加工 1、棉、化纤纺织加工:包括棉纱、混纺纱、纯化纤纱、棉网(或棉片);线(棉线、混纺线、纯化纤线);棉布、混纺交织布、化纤布、色织坯布;以及与上述产品生产活动相联系的精炼、漂白、染色、印花、轧光、起绒、缩水、树脂整理、防蛀、阻燃等工序的小整理加工的生产。 2、棉、化纤印染精加工:主要包括印染布(各类品种的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以及手工印花布、印染帆布、漂白药纱布等);大整理色织布(印染工艺全过程的棉色织布、混纺色织布、纯化纤色织布)的生产。 (二)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 1、毛条加工:包括纯毛毛条、混纺毛条、纯化纤毛条,以及各类品种的精梳毛条、半精梳毛条的生产。 2、毛纺织:主要包括毛纱(精梳毛纱、粗梳毛纱、半精梳毛纱)。按原料可分为纯毛纱(包括羊毛、羊绒、兔毛、驼毛等)、混纺毛纱、纯化纤毛纱;毛织品(即呢绒,包括精梳毛织品、粗梳毛织品、长毛绒、驼绒以及其它半精梳毛织品等;绒线(毛线,包括:粗绒线、细

绒线、针织绒线),按原料和生产工艺又分为纯毛绒线、毛混纺绒线、纯化纤绒线和精梳绒线、粗梳绒线等;以及与上述产品生产活动相联系的毛纺织染整或印染有关工序整理加工的生产。 3、毛染整精加工:包括毛纱染整(纯毛毛纱、毛混纺纱、纯化纤毛纱等);呢绒染整(纯毛织品、毛混纺交织品、纯化纤毛织品等);毛线染整(纯毛毛线、混纺毛线、纯化纤毛线)的生产。 (三)麻纺织及印染加工 1、麻纺织:包括苎麻纱、苎麻纱线、苎麻布(含土纺夏布、苎麻帆布、苎麻色织布等)、苎麻混纺交织布;麻下脚料纤维的加工、亚麻纱、亚麻纱线、亚麻布(含亚麻帆布、亚麻色织布等)、亚麻混纺交织布;大麻及其他麻纱、线、麻布。 2、染整加工:与上述产品生产活动相联系的麻纺织染整或印染有关工序的整理加工。 (四)丝绢纺织及精加工 1、缫丝加工:包括桑蚕丝(含白厂丝、双宫丝、桑柞混缫丝等);柞蚕丝;绢纺丝(含桑绢丝、柞绢丝、混纺绢丝等);丝(含桑蚕丝、柞蚕丝等);以及与上述产品生产活动相联系的丝纺染色或染整有关工序的整理加工。 2、绢纺和丝织加工:包括桑蚕丝及其交织品[含纯桑蚕丝织品(真丝绸)、桑蚕丝交织品];柞蚕丝及其交织品;绢(纺)丝及其交织品;人造丝(粘胶长丝)及其交织品;合纤丝(合成纤维长丝)及其交织品;丝线(含丝缝纫线);以及与上述产品生产活动相联系的炼白、染色、印花、缩水印染等工序的整理加工。 3、丝印染精加工:印染丝织品包括:炼白丝织品、染色丝织品、印花丝织品。

美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3

美学在建筑的应用 建筑学是最能体现历史、社会、科学、技术各学科相结合;绘画、雕刻、雕塑、造型艺术与材料、结构技术和气候、地理环境及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相综合;物质、精神、逻辑、艺术要求相融合的综合学科。当建筑不再仅仅局限于遮风挡雨,这时我们不仅要赋予它以实用的属性,而且还应当赋予它以美的属性。美学法则在建筑造型中的应用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美的需求。 人们要创造出美的空间环境。就必须遵循美的法则(如同:均衡、比例、质感、数学比例、几何关系)来构思设想,直至把它变为现实。倘若我们在设计建筑并没有遵循美学法则,仅是处于个人天马行空的想象,那必然会被人吐槽为“十大最丑建筑” 应当指出形式美的规律和审美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应当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后者则是随着民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发展的,较为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形式美的规律应当体现在一切具体的艺术形式之中,尽管这些艺术形式由于审美观念的差异而千差万别。以新、老建筑来讲,它们都共同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多样统一,但在形式处理上又由于审美观念的发展和变化而各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不明确这一点,就会陷入思想上的混乱,甚至会因为各自标准和尺度的差异,而否定普遍、必然的共同准则。 自上世纪新建筑运动以来,我们可以说近现代建筑完全摆脱了古典建筑形式比例的羁绊而无拘无束地运用多种强烈对比的比例关系,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动人的建筑形象,但凡此种种只能说明人们的审美观念确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尺度来衡量。此外,每个民族因各自文化传统不同,在对待建筑形式的处理上,也有各自的标准和尺度。如前所述,西方古典建筑比较崇尚敦实厚重,而我国古典建筑则运用举折、飞檐等形式来追求一种轻巧感。另外,在比例关系上,西方古典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也很不相同,这固然和材料、结构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但即使以同是砖石砌筑的拱石旋来作比较,这两者也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至于色彩处理,其差异则更大,西方古典建筑(室外)色彩较为朴素、淡雅,中国古典建筑则极为富丽堂皇。这只能说是各民族的审美观念不同,并不能否认各地的建筑没有遵守美学规。因为没有一个西方人不会不感叹故宫的宏伟也没有一个东方人不赞美帕特农神庙的韵美。 古代一些美学家认为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可以引起人的美感,他们特别推崇圆、球等几何形状,认为是完整的象征——具有抽象的一致性;圆周上的任意点距圆心等长;圆周长永远是直径的π倍…。在论及正方形和立方体时认为是完全整齐一律的形体——所有边等长;无论哪一个面都有同样大小的面积和同等的角度,特别是由于它是直角形,这角度不能象钝角或锐角那样,可以随便改变其大小。近代建筑巨匠勒·柯布西耶也强调:“原始的体形是美的体形,因为它能使我们清晰地辨认”。所谓原始的体形就是指圆、球、正方形、立方体以及三角形等。所谓容易辨认,就是指这些几何状本身简单、明确、肯定,各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 以上美学观点可以从古今中外的许多建筑实例中得到证实。古代杰出的建筑如罗马的潘泰翁神庙(Pantheon也称万神庙)、圣彼得大教堂,我国的天坛,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吉·马哈尔陵等,均因采用上述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构图而达到了高度完整、统一的境地。近现代建筑突破古典建筑形式的束缚,虽然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的构图形式,但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也不排斥运用圆、正方形、正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构图来谋求统一和完整性,以及许多大型体育馆建筑,或者出于功能、技术的要求,或者出于形式的考虑,都每每借圆或正方形的构图而获得了完整统一性。 另外,在追求建筑外在美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建筑本身的作用,那就是建筑用来给人

建筑美学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美学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1T08:46:10.42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31期作者:陈文华[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房屋的各种实用性能要高,而且建筑也要体现出艺术美观。 陈文华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房屋的各种实用性能要高,而且建筑也要体现出艺术美观。我国也逐渐重视了建筑美学的特点,并将其应用到更多的房屋设计中,使建筑设计与美学紧密联系。建筑美学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迄今为止的著作暂时还没有达到与实际存在的艺术现象、审美趣味相适应的程度,所以在传达建筑的内在意境里还是缺 乏一种与之相关的文化意识。本文将以建筑美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美学房屋设计应用分析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程度也逐渐增强,在生活中就更加重视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艺术,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时尚目标。美学设计理念在房屋建筑中的体现形式多式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设计里应用的美学艺术就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将这些建筑应用到房屋设计中,不仅能营造出有特色的文化范围,还能体现出建筑美学在房屋设计中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建筑美学对人们的审美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就导致房屋设计的美学中都存在普遍性,所以开拓新思维,进一步发展房屋设计中的建筑美学,对于当前社会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1、建筑美学的概念及其文化特点 1.1建筑美学的概念 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美学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美学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美学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美学艺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这些内容应用在房屋设计中,将整体的建筑风格提高了一个档次,体现出的文化气息也更加浓重。 1.2建筑美学的文化特点第一,就是建筑美学的审美价值与其本身的价值相关。各式的建筑审美标准也不尽同,好的建筑美学里不仅能够使人感到心情愉悦,文化气息重,还能将其所包含的关于人性的,政治的内容体现出来。第二,就是建筑美学的形式来自内容实践。中国建筑的传统形式主要就是它的独特美,群体美等等,这种独特的艺术底蕴以生活纪实为基础,满足建筑美学能够从生活里找到灵感。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布局和体量也都体现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长幼、内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级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第三,就是建筑美学所表达的内在意境。中国传统的建筑运用了很多古老的文化元素,从而获得了很好的审美效果为了深化其环境意境,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布局和象征手法,将建筑中所想要展示的内容意境都体现出来。 2、建筑美学应用在房屋建筑中的实际案例 2.1外景与内景之间相互呼应 在建筑中,通常采用了很多有关美学上的设计理念,例如天坛公园的内景外景之间,就是相互结合,体现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景象。天坛公园位于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形成内外坛。 图1 天坛公园主要的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从建筑的主体设计看,美学理念应用切实也从中了解到在建筑中内景与外景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境。 2.2 现实与想象的共同结合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建设工作从1959开始,1973年大剧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