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一、知识题

2、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念: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2)中庸之道的价值观;3)“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3、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1)“天人合一”,提出者为宋代张载;2)“天人交胜”,提出者为唐代刘禹锡;3)“天人之分”,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荀子。

4、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就是说,古代哲学家主张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5、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6、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仁义礼智四母德。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十教”。

7、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

8、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谦和礼让;(4)真诚有信。此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9、《大学》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教育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六舞指《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滹》、《大武》。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七音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加上变徵、变宫。

11、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代王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结束。第二年周平王率众迁都雒邑,开始了历时500余年的东周时代。以公元前476年为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战国结束于秦朝统一。

12、明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及“三言”、“二拍”等名著,多为下层作家所编所作,体现的也多是社会各级民众的历史观、现实感和他们的理想道德。

13、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具体表现:1)“诗言志”2)“文以载道”3)“乐以教化”。

14、“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15、“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

16、古代艺术的几种重要的审美观念:1)中和之美2)尚意追求3)尊崇自然。

17、明代科技作品: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及朱载育的乐律研究,都获得空前的成就。

18、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19、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即指“苦、集、灭、道”。

20、中国画有以下几个特点: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3)与诗书、印密切结合。

21、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二、名词解释

1、中国古代整体思维: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辩证思维的含义:所谓辨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辨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含两层意义,①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②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涌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准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

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两端的调整而达到的和谐”。要在“两端”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7、五伦十教:是孟子对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8、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9、“诗言志”: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三、问答题

1、整体思维、直观思维的特征?

答:从中国古代整体思维发生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整体思维是一种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

先哲是怎样“察、知、见”这些原理和规律的呢?①“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简言之就是观象。这是指直觉。如果只是停留于直觉还不行,②必须“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这是指领悟。对于天地形容之“拟”,对于万物物宜之“象”,就是“领悟”。这是很难的,又是必需的,因为如果缺了对于“观象”的“领悟”这个环节,“天下之赜”就不能认知,“圣人之意”就无从表述。

2、思维的内容和特征?

答: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就内在属性而言,比如“观天象知人事”的事例,在《左传》中就多有记载。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比”是用他物打比方,其表述的标志是有“如”字,“兴”是托事于物,其表述标志是举草木鸟兽以见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表明“比”与“兴”都是凭借着具体的事物来类比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事物或意义。

3、古人注重在自然现象中认识辩证思维的特征

答: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看到天地万物中普遍存在着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现象并且探索其中蕴藏的“易简之理”,进而用这种思维原则辩证地认识天地、人事、观念的复杂变化。先秦时期的人们不但指出事物是两两相对的,而且关注事物向着对立的方向转化。先秦时期的哲人在观察与分析对立物变化的情况时揭示了对立转化的规律。老子把对立变化的规律表述为“玄、常、天之道、人之道”。老子概括出三条:一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二是利而不害三是不言而善应。第一条是说“有余”与“不足”经过损与补而走向平正统一,第二条是说转化与统一有益无害,第三条是说转化与统一是自然发生的,无为而成的。

4、先秦时期对辩证思维方法的归纳?

答:先秦时期在总结事物对立转化规律的同时,也实行与归纳了辩证思维的方法。《老子》归纳的方法是“观复”,复是指对立物的往复变化。物生由静而动,故返还其初之静叫做复。老子的“观复”,就是观察生物“静—动—静”对立统一、往复运行的规律。“反衍”是指反复,“谢施”是指代谢,都是表述对立物的转化的。在《易》的作者看来,“变”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常态。变化是指对立双方的转化、交替。认识这种转化、交替并促成这种转化、交替,《易》称为“通变、变通、观其会通”。先秦的辩证思维发展到宋代形成“有对”之学。朱熹把他的观点与邵雍的“一分为二”、张载的“一物两体”等观点相结合,提出“一分为二”之说,指出:“此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

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是什么?

答:1)“天人合一”。起源于西周,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张载提出的。战国时期,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尽心就能知性,心性为天地所赋予,所以知性也就知天。这是天人合一观点的开端。既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可以说是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全面的观点。2)“天人交胜”。唐代刘禹锡在三篇《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交胜”观点。使天人关系学说有了新的发展。他认为天与人各有各的作用。天的作用,人不能发挥;人的作用,天也不能发挥。人不能改变四季,天不能制定礼义。在自然方面,天胜过人;在社会方面,人胜过天。这就是天人交相胜。自然界要有人来治理,人又根据万物的自然本性来治理万物,因此天人关系除了“交相胜”的一面,尚有“还相同”的一面。3)“天人之分”。荀子在《天论》篇中提出,“天人之分”的“分”就是“职”,即“职分”。天“不为而成,不求而得”是“天职”;“人有其治”,人对于“天之职”“应之以治则吉”,这就是“人之职”。

6、“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的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有:1)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2)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3)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1)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2)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3)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4)“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7、中庸之道的含义及其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答:“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孔子提出的。“中庸”的含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庸”所表示的“用”的意义和“常”相同。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中国古代所说的“中庸、中和、至德”,本来是指在位的贤德之人的德,由于此德可以常用、常行,所以又引申指他们的“行”。因而这种“德”与“行”导致的变化非一般人所可比拟。贤德之人的德行,如雷之厉,风之行,造成的变化是相当巨大的。“中庸”、“中和”含有深沉广远的价值观念,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8、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答: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通过道德实践,使道德修养“达到博厚高明”、“悠久无疆”的境界。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9、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概况?

答: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神崇拜、鬼魂崇拜、上帝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1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

答: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以西周的宗教为例,西周的统治者把先王祖灵与天帝配合起来祭礼,用以表明天帝是周王室的保护神,周王室与天地有特殊的关系。周代统治者还利用天命迷信和上帝的威力整饬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要求以敬天、保民、保命来约束自己。关于宗教对被统治者的麻醉和驯服,可以用殷商时期的宗教来说明。殷商统治者掌握神权,主要是用来对付其统治下的人民和奴隶。殷商的奴隶不能祭礼上帝,也无法进行龟卜,他们受到统治者散布的上帝崇拜、天命迷信等说法的愚弄,往往自卑而驯服。

11、道教的形成及信仰特征?

答: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又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组织教团和黄巾军。东晋时,葛洪于建武元年撰《抱朴子内篇》,整理、阐述了道术等理论。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因而形成。唐宋之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为“正一道”在北方,金大定七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派。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道教解释“德”是得道,认为通过一系列道功、道术的修行,可使灵魂常在,肉体永生,返本还原,得道成仙。

12、道教对古代科技、文化方面的影响?

答:以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道教把内处丹理论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起来,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领域,把炼丹术、服食术作为制药手段。道教的内丹学著作探讨人体“气、气化、气血、经络”等变化规律,丰富了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医疗手段。外丹术为医药学积累了知识,认识了铅丹、铅白、石灰、丹砂等矿物的特性与用途,总结了鉴别钠硝石、芒硝等矿物的简易可行的方法。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使晋代之后由利用化学变化而制作的膏剂大量出现。道教的服食术将草本药加入丹药烧炼,使药物种类从矿物扩大到草木。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著名道士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于后世药物学和中医治疗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3、佛教的形成发展与基本教义?

答: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基本教义是“四谛”法,“谛”的含义是真实深刻,“四谤”

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苦是说人生皆苦,包括生、老、病、死之苦。集是说集合、招致苦难的原因在于有贪、嗔、痴三大根本烦恼以及慢、疑、见等诸多烦恼,使人迷惑而作不善之业。灭是入灭或涅磐,指脱离生死苦海,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道是道路,主要指八正道、十七道品等修行方法,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实现成佛为最终目的。

14、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答: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主要环节: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倡“方便、圆融、自悟”,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天台宗倡导方便法门,宣传为超度众生可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天台宗人吸取道教的丹田、炼气说,实行修习止观坐禅除病法。华严宗宣传圆融无碍思想。禅宗更是集中讲心性的宗派。禅宗以性净自悟为宗旨,自悟是儒佛两家学说长处的综合。唐以来佛教大力宣传孝道,编了讲孝的《父母恩重经》。

15、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佛教掸宗的“知为心体”观点,转变了儒学从善恶论人性的观念,从而认为心性富有智慧的属性。佛教禅宗的“直指本心”论,启发理学家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为齐家治国的出发点,以遵循“天理”为人格完善的惟一途径。佛教禅定的修炼模式,也为理学家吸取,而提倡主静、主敬,使小我与大我——天地宇宙相通。汉魏之后,诗歌、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魏晋的玄学诗,南北朝的山水诗,唐诗,宋词,都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平话、小说、戏曲多源自佛教的俗讲、变文,民间文学作品也受到禅宗语录的影响。

16、带有宗教色彩的儒学?

答: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孔子罕言“性与天道”而注重人事,这种思想倾向在当时是有反宗教或非宗教的意义的;但孔子并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与“天命观”有关的内容主要有“五十而知天命。”《论语》所谈的“天”和“天命”多与在位者和将在位者从事政治相关,在位者或圣人是按“天”意、“天命”来行事,来治理天下的。换言之,君王、圣人制定的政治思想、人伦道德、人事仪制的本原是“天”、“天命”,所以说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

17、宗教化了的西汉儒学?

答: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由《易经》的阴阳学与战国以来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融合而成。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成一,分开成阴阳,再分成春夏秋冬四时,配列东南中西北此五方成五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依据这一结论,董仲舒取《春秋》所记天变、灾异广泛地予以附会穿凿,公羊学随之彻底地阴阳五行化。这在董仲舒学说中是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部分,由此而使儒学走向迷信与神学,完全地宗教化了。自从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学附会儒学,今文经师们就另造一个谈神怪、立新说的“孔子”,集合一切古来相传的和自造的经说与妖妄言辞,都说是孔子所写的书,这些书标为纬书或秘经或谶纬。汉哀帝、汉平帝时谶纬盛行,汉光武帝因谶纬有“刘秀”、“赤九”等预言,崇信更甚。所以这些都表明,在两汉时代儒学的宗教化已到了严重的地步。

18、孔子、孟子对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的论述?

答: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孝、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孟子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在《孟子?公孙丑下》中集中阐述了他的四母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们必须加强后天的自身修养,努力扩充四种母德,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他对五种伦理关系中前后双方的要求是相互的。“三纲”是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也成为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董仲舒还提出了“五常之道”。五常即五种道德规范,具体包括仁、义、礼、智、信。他在孟子的四母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信”,形成了五母德,这无疑是对儒家伦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答:一是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二是重义轻利。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有关这个问题的“义利之辨”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甚至被推崇为治学的开端。三是谦和礼让。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四是真诚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所极力推崇的美好品德之一。

20、儒家道德规范对传统美德的影响?

答:传统美德主要是儒家思想影响的形成。传统美德的形成是经过儒家思想长期宣传,渗透影响而形成的。当然儒家的义利观为了强调义的重要性,而过分的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不良影响。

21、儒家理想人格的两个层次?

答: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被其后的儒家奉为无冕之王,所以也被加入圣人之列。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众多,几乎每个时代都树立过这样的榜样。圣与贤主要是从社会地位所做的划分,就其道德修养来说,并无明确分界。

22、君子的主要要求?

答:1)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他们认为君子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素养,这首先表现为君子对仁义发自内心的向往。君子心中时刻装着仁和礼,所以他的言行举止才会与常人不同。心中装着仁,就会以爱心待人;心中装着礼,做事就会合乎道义。其中仁是君子之所以称为君子的根本标志。2)君子除了有仁和礼之外,还要有智有勇,有信有义。3)君子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4)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而不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会怨恨对方。5)君子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6)君子不怕穷困,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固守节操。为了保全自己的完美人格,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这种高尚气节是为世人所崇尚的。

23、中国古代三大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答: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3)主张教育和智育相结合。将教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24、《大学》所提出的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总体目标和八个步骤?

答:《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明德”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亲民”就是用自己的德性去感化人。“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治天下的教育程序。“格物”“致知”就是指对五经、六艺等方面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获得必要的知识。“诚意”“正心”就是要做到不自欺,使内心合乎儒家的中正原则,对待事物能做到不偏不倚。“修身”是教育环节中最终要的一个阶段,前面的四点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25、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实践意义?

答:1)教育对象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条件,可施以不同层次类别的教育。即分别施以普通、成人、离职和脱产学习教育。2)不同形式的受教育者,根据他们的不同素质,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特长班缺啥补啥等。3)不同的接受能力,可以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进度,大力减负。

26、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答:1)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2)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3)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即重视学,又重视思。4)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27、启发诱导的应用价值?

答:1)启发原则可以指导启发式教学,而今天的启发原则是这些原则的继承和发展。2)诱导启发有助于其思维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28、文学艺术的基本常识?

答:我国古代文学有着光辉的起点,春秋时期编成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诗经》现存305篇,创作年代历经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大约五百多年。《诗经》共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出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当时楚国巫风盛行,民间祭祀时常使女巫装扮诸神,

在音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这种巫歌直接影响了楚辞的创作风格。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汉赋的根本特色就是以铺张为能事。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这种诗体字、句数固定,讲究平仄押韵和粘连对仗,形式整齐,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感。

29、戏曲、音乐、舞蹈的基本常识?

答:1)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仪式。北宋时期的杂剧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南宋时期,杂剧在宋、金分治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杂剧的结构形式,通常是一本四折演完一个故事。元杂剧已经有了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剧本主要由曲词和宾白组成。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清代孔尚任《桃花扇》,都是深受广大人民欢迎的戏曲佳作。各地方剧种的纷纷兴起,更是此期中国戏曲的巨大成就。2)中国古代音乐是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最初乐和舞是密不可分的,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乐、舞作为一种姊妹艺术相辅相成,并肩发展。六舞指《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滹》《大武》。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七音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加上变徵、变宫。3)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异性表示爱慕的动作。民间乐舞在周代迅速发展起来。秦、汉时期,随着民间百戏的繁荣,舞蹈开始和武术、杂技等技艺结合起来,并不断和异域舞蹈相交流,逐渐成为一种不同阶层人们都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唐代出现几部大型舞蹈,其中最著名的是《霓裳羽衣舞》。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30、绘画的基本常识?

答:三国东吴的大画家曹不兴,在历史上享有佛画之祖的美誉。东晋的顾恺之提出了系统的人物画论,明确阐述了“传神写照”、“以形写神”的创作规律,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代表着当时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都是传世佳作。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元代是文人画统治画坛的时期。明清两代的绘画主要是继承元代的传统,明代陈淳、徐渭,清代八大山人、石涛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思潮,仍然给明清画坛带来了一些清新气息。中国绘画的特点是:一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二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三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31、建筑艺术的基本常识?

答:商朝后期的都城殷墟,曾发现?56座大型宫殿建筑群,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完备,布局之周密,足以证明当时的建筑艺术已相当高超。春秋战国以后,斗拱与梁柱的使用成为基本定制,飞檐挑角的屋顶样式已经具备;砖、瓦等建筑材料已基本普及,建筑的总体模式已基本形成。宫殿、陵墓、寺庙、民居、园林这五大建筑类别都有长足的发展。宋朝以后,中国建筑开始向精美化的方向发展,风格上趋于秀丽绚烂,结构上更加精巧,装饰、装修上更加讲究。

32、斗拱的含义?

答:斗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形式,常被用来作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斗是斗形木块,拱是臂形短木,斗与拱相互扣合,在柱头上重叠而上,越上一层的拱越长,把上面的梁坊稳稳托住,将他们的重量层层递减的传到柱头上来。这种结构形式减少了梁柱交接部位的剪力,消除了梁被折断的危险,其原理是十分科学的。斗拱的作用还不止表现在结构和力学上,它也解决了屋顶斜面与垂直柱墙的交接问题,使斜线和直线之间得到了顺利的过渡,收到了很好的造型效果。同时,斗拱结构精巧,富于变化,与它所支撑的飞檐挑角相呼应,构成了美丽无比的杰出姿态,给中国建筑增添了特殊的韵味。

33、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答:中国古代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个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的地位尊卑。如故宫的全部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其中太和殿是最重要的建筑,其他所有建筑都是从属于它的。内廷则是以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二宫为中心,皇妃、皇子们居住的房屋就像众星拱月一般拱围在它们旁边,体现出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

34、有关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的命题?

答: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都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从而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治教化相联系的人生态度和理想抱负。“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

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乐以教化”中国古代的音乐历史悠久,并且从很早的时候就与道德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35、“文以载道”的内容?

答:“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在《周子通书?文辞》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周敦颐的“载道”说和韩、柳的“明道”说相比,其侧重点是很不相同的。周敦颐的出发点在于道,重在说明文章只是道的载体,写作文章的目的只是为了传道;他片面强调文章的社会功用,实际上就等于抹杀了文章作为艺术作品的艺术特性,使文章成了道德的附庸。他的这种观点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韩、柳的出发点在于文,重在说明文章应该有丰富而合乎道德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把文章写的更好。不过,在重视文章的社会功用方面,他们的观点则是相似的,这反映了唐宋古文家的共同特色。

36、中和之美的哲学基础?什么是中和之美?

答: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陂”;中和之美则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和之美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述中,“中声、中音、中和、平和、和”等概念的含义是相通的,它们既可以用于音乐,又可以用于道德修养,还可以用于政治教化,这反映了当时音乐、道德、政教三位一体的社会观念。

37、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意义?(影响或作用)

答: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在以后历代的文学创作中都得到了体现。屈原的《离骚》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忠而被谤的满腔悲愤,但最后还是抑制住强烈的情感,将悲愤转化为“上下求索”的动力;白居易的《琵琶行》诉说了自己被贬后所遭遇的社会黑暗和世态炎凉。最后将自己的哀伤和怨恨转化为遇到知音的欣慰。这些都是对中和之美的艺术原则的具体实践。

38、尚意追求在魏晋历史各艺术领域中的具体反映?

答:这种观念反映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为言语所塑造的形象往往无法完全表达作者的情意,而仅仅是作者情意借以寄托的工具;要想尽可能全面表达作者无限的情意,就必须追求言外之义。“得意忘言”的观念反映在绘画创作上,表现为当时对绘画中的形神关系的讨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顾恺之认为绘画应以传神为目的,但传神是离不开写形的,只有通过对形的精确描写,才能实现传神的最终目标。显然,顾恺之既重视神的传达,又不否认写形是传神的基础,这种观念比“重意轻言”更符合绘画的实际。此外,顾恺之还提出了“迁想妙得”的绘画原则,认为以形写神并不是对客观对象的机械模拟,而是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充分的想象,这样才能收到绝妙的传神效果。顾恺之的这些绘画思想,对极具民族特色的“国画”品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得意忘言”的观念反映在书法创作上,表现为当时对“意在笔前”的书法观念的强调。“意在笔前”最早是卫铄的《笔阵图》提出来的。他认为书法必须把握好执笔的远近缓急,做到心手如一,才能处理好“意”和“笔”的关系,“意后笔前则败”,“意前笔后则胜”。王羲之的《论书》又对“意在笔前”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意在笔前,然后写字。”“心意者,将军也。”他已经把“意”提高到了统帅的地位。他要求绘画必须做到一笔一画皆有意,认为书法中的意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39、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

答: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艺术家们渴望与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自然之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永恒的主题。道家是最重自然的,他们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他们认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应该在精神上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使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使主体情感与自然同趣,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创作巧夺天工,而没有人为雕饰的痕迹。这种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在钟嵘《诗品》中也得到了体现。钟嵘重视艺术表现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把自然之美当做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原则。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这些作品都是崇尚自然的典范之作,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0、陶渊明的具体创作实践体现了尊崇自然的审美标准?

答: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他的《归园田居》细致的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自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喜悦心情。他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更是将深邃的哲理和高尚的情韵融入自然美景之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描写出一个心与物遇,情与景通,物我两忘,天然淡泊的美妙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完整版)概述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1.概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答:思想文化是指以精神形态存在的文化,即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文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要包含先秦儒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等思想文化方面,它们也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A:先秦儒学:先秦儒学是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 (1)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2)先秦儒学的思想核心是“仁”,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也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 (3)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 (4)儒家思想中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汉代经学:(1)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诗》、《书》、《礼》、《乐》、《易》、《春秋》成为儒家学派授受的教本。 (2)及至汉代,正式出现“经学”一词,《汉书》中有邹阳说“邹鲁守经学”,《五经》成为治国的法典,孔学遂成为官学,儒学便一步步从包含革命性的原始儒学摇身一变,成为僵化的制度化儒学,匮乏创新却饱浸陈腐。 (3)汉代的儒学本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再加上自然灾害,汉代“失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传,最终导致王莽的以新代汉。 C 、魏晋玄学:(1)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 (2)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3)核心思想:贵无论、本静末动、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以性统情以及名教本于自然等思想。 D、隋唐佛学:(1)佛教的思辫力胜于中国固有传统的道德说教,其幽远的议论成了思想界的权威,其人生多苦的厌世观和往生极乐世界的思想,深人人心。 (2)唐中叶后,统治者对佛教势力进行了几次打击,此后天台宗、华严宗等渐归沉寂,而密宗的加持祈祷之类迷信的方面也在流行一时之后遭到冷落。相反,倒是禅宗因与老庄思想的融合,赢得知识阶层的普遍认同。 E、宋明理学:(1)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2)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2.试论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的礼仪规范。 答:A:衣:(1)性别和年龄上的服饰不同。这是由人类主体生理因素产生的服饰类型。例如男女性别在头饰上有各自的特点,年龄也是服饰类型多样化的原因。 (2)职业和地位上的服饰区别。这是由社会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造成的服饰类型。不同的职业往往有自已的服饰标准。社会地位对服饰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研究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完美、完善。传统文化对调动员工在职场中的积极性、保持较为持久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员工立足现实、从基础做起的意识它有利于培养员工刻苦勤奋、忘我奉献的态度;它有利于培养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敬业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敬业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精华更多的体现在了中国人的性格及对待事物坚韧不屈的精神上,也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有着深邃辩证精神的主线。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种文化精神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如《尧典》里对先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功业的颂扬,《无逸》中对成王尽忠尽职的谆谆告诫。《公刘》、《生民》中描写的周部落诞生之初的创业艰难等。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并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 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于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的“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传统中国人试图辩证地认识人自身与其所在的宇宙自然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努力寻求对自我命运的主动掌握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独特而深刻的文化思考与探索。天人合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该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由于农业耕种的需要,中国很早就有天文历算的发明,由此引发人与自然的学说。“天人和谐”精神即所谓“自然”精神,主要来源于道家学派。道家经典《老子》提出要“道法自然”,即如实地去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为的主观想象,因为天、地、宇宙来源于“道”,而“道”是自然的。道家学派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儒家思想浅析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2012-03-02 黑老赵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五行思想”不仅指明 了宇宙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2011-12-21 学无止境65528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 四个思想支柱。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五行思想”不仅指明了宇 宙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第三个重要思想,“中和中庸”。“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2011-10-06 法童“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一)金开诚,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论稿》、《文艺心理

学概论》、《屈原辞研究》、《谈艺综录》、《学术文化随笔》、《文化古今谈》等二十多种。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010-04-11 四海为家*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 的基本精神。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2008-07-03 hongtao 中 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漫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图文]2012-03-21 茶香飘万里漫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图文]漫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图文]2012-03-21 雪峰读书漫画:传统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2016浙江文综,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5课标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015安徽文综,12).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中庸”最早见于《论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齐家则是指小环境的“和”,也是自己与身边环境的“和”,有内心的平衡来影响并带动小环境的平衡。治国则更大一层次,而最终的平天下则是最高的平衡境界:由内及外、循序渐进的来逐步完成自身的平衡直至自身与外界的平衡。许多国学大家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不敢苟同,诸如自强不息、忠孝传家等等精神在我看来是中国人追求“和”的体现。所以我认为“和”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精神与精粹。围绕“和”这一核心才衍生出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德,然后被放射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流传至今。这个“和”字所体现出的思想包括了“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演变线索:春秋(孔子建立)——战国(孟子,荀子发展,蔚然大宗)——秦朝(焚书 坑儒,遭到打击,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西汉武帝(董仲舒改造,正统思想,汉初采用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面临挑战)——隋唐(三教合一)——宋明(冲击融合形成新体系理学)——明清(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位的原因: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孔子孟子荀子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变化→意识形态变化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见教材 百家争鸣的意义: (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董仲舒改造儒学: 无为而治”(道家)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休养生息政策 影响-------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 消极影响: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有为”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一自强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做出明确的的表述的是《易经》,《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学说的核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贵和持中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中国传统贵和持中的思想表现在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持中就是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三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内涵是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应该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协调。 四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有两层旨意:一是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体现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格肯定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轻神重人的根本态度;二是在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上“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社会观和朴素民主观。 五以义为上 追求义利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思想。“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首先,在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要顾全大局。其次,对物质利益的获取要在社会道义和规范的约束下有秩序的进行。最后,要把社会来的财富,在反馈到社会中去。 六礼治精神 礼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首要准则,社会中人们的各种关系都要靠礼来理顺,处理各种事情和判断是非都要以礼为准则。包括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其中忠、孝、悌、仁、善为五伦关系的准则。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礼治精神,其实质是强调社会的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 七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当今的提法,在古代传统上变现为一种知行合一的知行观。就是知识一定要跟行为相联系,知来自于行,反过来要指导行。表现出我们中国哲学重视实践、关怀现实的问题。八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思想在辩证思维上是最丰富、起步最早的。一个是老子为代表的贵柔辩证法、另外就是孙子的辩证法。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跟中国哲学的传统辩证法,完全可以融会贯通。 九内在超越 这是中国传统对于价值问题的一个基本态度,变现为修己安人。中国哲学中人性就有自我完善的可能。也就是“人性善”。人性善就是对人自我完善的可能性的理论前提。人有善根,把善根变成实际的善心需要向内修,回归本性。 十有容乃大 中国传统文化海乃百川、有容乃大。表现为接受异族文化,没有文化上的障碍,对待外来文化兼容并包、求同存异。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吸纳融合占据主流。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1、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2、原始物质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是指原始社会人化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文化。我们可以把原始物质文化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加以介绍: (一)旧石器时代:是指从人类开始使用简单加工过的石块开始。 (1)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质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 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 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决不是简单的复古。我们需要的,是要从上万年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中,认取那些穿越时空、恒久生辉的伟大精神,并在21世纪的今天努力实践和弘扬这些精神。 包容博大的精神。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今天的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融合,也是中国文化开放兼容的一个具体体现。印度佛教来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印度人释迦牟尼简直加入了中国国籍。近当代中国对西方思想的欢迎,中国成了西方思想的试验田,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开放精神的体现。当然,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 天下大同的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表现的都是中华民族重视天下的和谐和相互友爱而非互相的对抗或欺凌弱小。今天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也是大同精神的体现。历史上强大的中国,没有主动侵犯小国。中国版图的扩大,是在回击当时的外族侵略以及外族文化主动融入中原文化的结果。强大的明朝派遣郑和下西洋,给各国送去的是丝绸、瓷器等各种物品。今天西方某些人的“中国威胁论”,实际上是他们以西方对抗和竞争性的思维、以自己爱好侵略的历史来揣度以和谐大同为核心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表现。 中庸的精神。中庸不是当好好先生,而是一种为人处事上的恰到好处,是一种“黄金分割”的大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智、仁、勇”的结合才是完善的人格,而非强调一端,就是中庸精神的表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就是中庸。“随心所欲”但是“不逾矩”,就是中庸。中庸也意味着虽然能力智慧优胜但是心态平实谦虚,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国人可以发明火药,但是不用来制造武器,这就是中庸和平的精神。“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中庸,“高高山顶立,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传统文化与学校诚信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嘉兴高级中学薛万霖王永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其中“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规范、道德的基石,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 一、用传统文化解读诚信 《说文解字》对诚信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前者却是“从言成声”而后者则是“从人从言,会意”。其中如果说前者是自信的话,那么后者便是他信、为他人所相信或信任。由此可见,所谓“诚信”其实乃是两个词并分别包含着对己与人、或我与人两个面相上的要求,即对己曰诚,对人曰信。诚信就是要诚实、诚恳,就是真实不欺,开心见诚。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屈原说:“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宋代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诚信就是要言行一致。韩非说:“内外相应,言行相称。”墨翟说:“言不信者行不果”诚信就是要守信、有信。“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刘向说:“人背信则名不达。”晋朝隐士畅泉说:“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朱熹说:“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诚信就是要“真”,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诚,是中国文化的“魂”,是国人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文公四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法1 “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影响 ◎背景(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势力崛起;各国变法 经济: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阶级:士阶层崛起和受重用 文化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影响 各学派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考法2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 2.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 3.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影响

代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商鞅等 韩非子的思想 (1)以法治国,变法革新 (2)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强调中央集权 影响:适应了建立统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4.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代表人物:墨子 思想 (1)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2)非攻 (3)尚贤 (4)节俭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法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1)汉初的“无为而治” ①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 ②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③表现:与民休息(措施:萧规曹随) ④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国力日盛,儒学复苏。 消极影响: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汉武帝的“有为” ①背景 a.经济恢复和增强; b.危机加剧,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不适应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②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代表作:《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思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