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

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1.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及文言选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二)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

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

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

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扁鹊见蔡桓公》)

(三)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① , 异之,曰:“ 圣童也, 顾器大难为用尔② 。”及长, 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

国子博士召,不拜③ 。太宗初, 召诣④ 京师, 年已老, 而听视聪瞭⑤ 。帝叹日:“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思邈于推步⑥ 、医药无不善, 孟诜(shēn)、卢照邻

等师事之。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日:“天有四时五行⑦ , 寒暑迭居

⑧ 。人有四支五藏⑨ , 一觉一寐。天人所同也。良医导⑩ 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灾。”

( 节选自《新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注释:①[少]年轻。②[顾器大难为用尔]只是才器过大难以任用罢了。③ [拜]做官,

就职。④ [诣]到。⑤ [瞭]明亮。⑥[推步]推算天文历法之学。⑦ [四时五行]指春、夏、秋、冬四季,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⑧[迭居]交替, 更换。⑨[四支五藏]四肢五脏。⑩[导]疏导。

1.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救之以针剂。

3. 连环画中提到“孙思邈不慕名利,甘于淡泊”,选文(三)哪些语句可以体现这一点?

4. 对上面的连环画和文言选段的理解正确的是()。(多选题,只填序号)

A.孙思邈医术高明,且通晓各家学说。他只是从人的饮食结构中寻找疾病的根由和治病

的良方。

B.孙思邈通过亲自采收、炮制药材及自己的临床实践研究药效,还广泛采集民间药方,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C.扁鹊能通过观察确诊蔡桓公的病情,并在谈话中提到可根据病情的发展采用不用的治

疗法,表明他医术高明。

D.扁鹊和孙思邈的医学观都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扁鹊相信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有对“天命”的臣服;孙思邈相信“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灾”,明

显受“天人合一”的影响。

二、现代文阅读

2. 阅读《奇才》,完成下面的小题。

奇才

[英]帕·克利弗

① 考试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莱斯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通

过这次考试,他一定能进入盼望已久的工程技术学校---当个航天工程师是他唯一的目标。

② 莱斯被带到一间小卧室,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穿白大褂的考官让他全身放松,然后请他注视对面墙上的旋转灯光。这是最后一道脑力测验,事关重大。莱斯全神贯注,

表现得非常好。考试结束后,莱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瞪大了眼睛望着主考官。主考官

把这个黑头发、蓝眼睛、高个儿的男孩注视了好一会儿,终于说:“你可以去脑力训练班。”“可我一直想当航天工程师呀!”莱斯绝望了。主考官重新扫视了测试结果,严肃

地说:“在脑力测验中,我们发现你有一种能感知动物思维的特异功能。如果加以培养,

将会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感知动物?”莱斯又一次怀疑自己听错了,“可我从来没

接触过动物呀!”“正因为你从未接触过动物,所以你的特异功能从未被人发现。测验时,我们把一头动物带进来,你说出了只有这头动物和它的饲养员才知道的事情。毫无疑问,你的大脑对动物思维有一种特殊的直觉。孩子,这种功能大有用武之地呀!”莱斯才

不在乎什么用武之地,他满脑子都是失去的梦想,眼泪一直在他眼眶里打转。

③ 离开大楼,莱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走着。直到一片铁丝网横在面前,他才

意识到自己竟然来到了宇宙飞船基地。注视着太阳下闪闪发光的银色飞船,他禁不住放声大哭。这时,一辆氢气车驶近他身旁,透明的车顶向后移去,露出一张和善的面孔,“嗨,我叫伊里克,”驾驶员热情地自我介绍道,“航天工程师,我正要去检查飞船,看

你这么悲伤,一定不会拒绝跟我去参观飞船吧。”

④ 汽车掠过一片宽阔的空地,在“波罗坎特号”飞船旁停了下来。伊里克领着莱斯

走进飞船参观。莱斯高兴得什么似的,看个没够,问个没完,恨不得多生几双眼睛。可不

一会儿,伊里克就拉着莱斯离开飞船,他解释说他需要马上到管理处去一趟。“你就在更衣室里等我。”他指着一扇门说,“记住,什么也别动,我很快就回来。”说完,他大

踏步走了。

⑤ 更衣室就是宇航员登船前更换宇宙服的地方。莱斯心情激动地走到一个柜子前,

用手轻轻一按,没想到柜门居然开了,里面放着一套套宇宙服。“让我穿上试试,只穿一

会儿。”宇宙服太诱人了,莱斯取出一套写有“彼得逊”字样的衣服穿上,小心地系好每

一根带子,然后笨手笨脚地走了几步。他站在穿衣镜前,对自己的形象得意极了。这时,

一个人闯了进来,他冲莱斯命令道:“彼得逊,跟我来!”莱斯的脑子闪过一个念头,他

下决心什么也不说。

⑥ 当飞船冲离大气层时,地球引力产生的巨大拉力使莱斯觉得浑身骨头像散了架,

痛苦很快就使他昏了过去。当他醒来时,一切都平静了。两个宇航员站在他的飞行椅旁,

一个是船长,另一个年纪大些的是指挥长费锡,后者正瞪着一双燃着怒火的灰眼睛。虽然

仍很虚弱,莱斯还是认真地解释了考试时发生的事,他的理想以及理想的破灭。“好啦,

你这个可爱的偷渡英雄!”船长和蔼可亲,“由于你的冒失,我们少了一个帮手。不过事

到如今,当务之急是给研究院拍份电报,让伊里克、你的老师和父母放心。幸好我们要出

去8个星期,这段时间够他们消气了。”“说真的,”指挥长的语气也比刚才缓和多了,“虽然我不赞成你的行为,但我佩服你的勇气,并不是每个11岁的孩子都会这样做的。”

⑦ 莱斯感到很惭愧,可一想到未来的旅行又很高兴,他有好多问题要问。“船长

先生,‘波罗坎特号’是干什么用的?”船长笑了笑:“‘波罗坎特号’是艘宇宙营救船,它专门在宇宙中收集被遗弃的航天器,以便重新利用。我们凭借可靠资料搜寻,有时也借

助某种动物的帮助,比如一种外星羚羊兽的嗅觉就能帮助我们找到用甲基烷做动力的宇宙

飞行器;还有一种獐子,它对太阳能电池特别敏感。”

⑧ 以超光速行驶了21天后,“波罗坎特号”飞船到达了目的地——X-12行星。他们要在这里搜寻发射到这颗行星上的无人探测器。宇航员本特利把羚羊兽从笼子里放了

出来,这怪兽有着长长的身躯,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眼睛,耳朵也尖尖的。指挥长和

本特利带着羚羊兽离开飞船,踏上X-12号行星粗糙的地面去寻找探测器。莱斯静悄悄

地趴在船长身旁,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荧光屏。“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对讲机里传

来指挥长嘶哑的声音,“这家伙以前不这样呀!它一个劲地乱蹦乱跳,在原地打

转。”“可能有什么东西激怒了它。”船长焦急地说,“你们发现什么反常现象了吗?”

忽然,他好像记起了什么,双眼紧盯着莱斯,“快穿上救生服,到他们那儿去!现在是你

一试身手的时候了,看看是什么原因使那小宝贝烦躁不安。”

⑨当莱斯身不由己地被带到羚羊兽跟前时,奇迹发生了。他脑子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

感觉。他忽然觉得他的爪子受了伤——是他的4个爪子,而不是手脚。巨大的疼痛使他难

以忍受,不愿在地上走路。他明明嗅到甲基烷的气味,可就是不想去,他烦躁且愤怒。忽然,他感到两眼发晕,只得使尽全身力气向对讲机喊道:“把那家伙弄回飞船去!”

⑩在指挥长的搀扶下,莱斯回到了飞船。“真的!”莱斯激动得大叫起来,“我确实

可以感知动物的思维!羚羊兽已经知道甲基烷在什么地方,但是它的爪子受了伤,所以它

不愿意去。如果让它穿上靴子……”“天哪!”指挥长孩子般地大声喊道,“为什么早没

想到?”莱斯说不出的高兴,乐滋滋地蹲在一旁,看着指挥长用4张柔软的金属片仔细地

包裹羚羊兽的爪子。当他们第二次离开飞船时,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羚羊兽敏捷地跑在前面,很快就把他们带到了有探测器的地方。

?庆祝会上,船长高举酒杯:“莱斯,你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奇特的礼物——动物思

维感知。它可帮了我们的大忙。”莱斯不停地掰着手指,别提有多得意。当看到其他宇航

员们望向自己时那同样充满喜悦和赞赏的眼神时,莱斯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向往今后的新生活……

1.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⑥ 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2. 这篇科幻小说的特点可用一个“奇”字来概括,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它“奇”

在何处。

3. 小说结尾处,“当看到其他宇航员们望向自己时那同样充满喜悦和赞赏的眼神时,莱

斯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向往今后的新生活……”请你展开想象,续写一段莱斯的新生活。

(不超过150字)

3. 阅读《诱人的蓝色能源》,完成下面的小题。

诱人的蓝色能源

① “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

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 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势。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 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

140亿度电。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

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

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 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

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

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潮汐能周而复始,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 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

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30亿千瓦,年

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

善生态环境。

⑥ 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阔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

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色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色能源,大有可为!

1. 文章开头从神话故事里的“龙宫”写起,有什么作用?

2. 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蓝色能源有了哪些了解。

3.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可以在南海开发何种蓝色能源。

【材料】

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

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

平均气温在25—28℃。5月份测得水深30米以内的水温为30℃,而1000米深处便只有

5℃。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和而不同

①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

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而同样出自《论语》的“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

现实意义。

② 什么是“和而不同”?“和”即统一,和谐。包容“不同”,才能达到“和”

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和而不同”就是指大家在共同遵守基本原则、规范的前提下,

承认、包容、尊重差异,以实现和谐幸福,共存共荣。“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③ 首先,“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

需要正视差异,包容差异,能够与自己个性、志趣、背景不同的人和睦相处。在与他人交往,发展自己的同时,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幸福。这就好比一个乐队,需要有不同的乐手,

使用不同的乐器,循着共同的乐谱,遵守指挥的节奏,才可以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反之,如果乐队成员都使用同一种乐器,虽然会整齐洪亮,但其单调乏味也可想而知。

④ 其次,“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传统的

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

实践经验,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认同和尊重。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命

运使我国56个兄弟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是中华

民族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

⑤ 最后,“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我国

崇尚亲仁善邻,一贯坚持“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总有差异,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这就需要沟通,需要对话,正视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处理

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对“和而不同”的继承,也表达了21世

纪人类和平、发展、共赢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外交智慧。

⑥ 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平,这一切都需要“和而不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是对“和而不同”的最佳阐释。

1. 分析全文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文章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谈起,提出中心论点:___ __(1) __________,然后___ _(2)__ _______,接着从__ __(3)_

____ 、__ __(4)_ _____、__ _(5)_______ _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再次强

调观点并总结全文。

2. 根据文意,下面两句话中最能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是____。(只填序号)

【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3. 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三、作文题

5.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学校开展了走进剧院、博物馆、公园、名人故居等系列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同学

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这些实践活动。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推荐给下一届的同学,要写明推荐的理由,激发他们前往该地参加活动的兴趣。

(2)当前,许多中学生由于用眼过度,或不能正确用眼,导致视力不断下降。健康用眼

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校报即将开设“爱眼日”专栏,希

望你能为该专栏写一则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爱护眼睛,合理用眼。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

(2)语言得体。

(3)字数在150-2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6.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_________

题目一:“河流唱着歌很快的游去,冲破所有的堤防。但是山峰却留在那里,忆念着,

满怀依依之情。——泰戈尔”请你以“依依之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孙思邈让我们明白:矢志不移可以成就伟大;莱斯告诉我们:理想与现实的冲

突不一定就是灾难。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坚持初心,因为天道酬勤;也可以改弦易辙,因

为柳暗花明;是坚持还是放弃,关键在于认识自己。请你以“初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________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________ (3)字数在600-800之间。

________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2017届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7届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2.,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5.,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2分) 7.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怅然若失之感 B.岁月沧桑之慨 C.忘我陶醉之情 D.思乡念家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3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0.不能表现桃花源人长期“与外人间隔”的一项是(4分) A.见到渔人非常惊讶。 B.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桃花源后没再出去过。 C.对汉朝、魏朝和晋朝一无所知。 D.不希望渔人把桃花源的存在告知世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管仲弃酒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 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 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 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 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情”是幸福之本 乐黛云 ①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幸福的量化指标和客观状况,如统计“幸福指数”之类。其实,在我看来,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孔子最看重的学生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认为他虽然穷苦,却是幸福的。古希腊的狄奥根尼无家无室,常年居住在一个木桶中。当亚历山大大帝去见他,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唯一的回答是:“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们都在享受自己的幸福。 ②幸福需要各种条件,如和平、温饱、健康等,这些都是幸福的基本条件,但拥有了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都感到幸福。别人可以认为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不是真正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家庭又何尝一样呢?农民家庭“阖家团圆瓜棚坐,闲对风月笑呵呵”应是幸福的吧;今天的一些“空巢家庭”,儿女东零西散,父母独守“空巢”,但想到孩子学有所成,都有可期许的未来,安知父母心中不感到幸福呢! ③回顾我自己曾有过的一些难忘的幸福时刻,也不尽是产生于所谓“金榜题名”之类的时节,倒反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年月。 ④当然,幸福的源泉并不止此。中国古人尝言:“乐莫乐兮新相知”,又说:“知音其难哉”。如果真有一个忠心耿耿、始终相信你的品质、懂得你的弱点、蔑视任何谣言、传闻、曲解和误导,随时向你进忠言的朋友,那无疑是难得的幸福。 ⑤幸福确实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它的根本是情,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很难想象一个对事冷漠,对人无情的人会有真正的幸福。 14.下列观点属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

高二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衡阳县一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学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分值100分时量120分钟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周汝昌 1.晚清有一个叫陈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2.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3.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别号“雨村”。甄士隐,名“费”。《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在曹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利用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这是独特的汉语之魅力!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4.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一部中国文学史。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 5.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沁芳”二字又有何重大意义,值得研究五六十年吗?这是因为: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是沁芳溪,而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布置的,是故沁芳亭、沁芳桥、沁芳闸,都采此名。 6.《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写到宝玉与众清客穿过“曲径通幽处”,见到园中一带清流泻于石隙之下。贾政欲因水取名为“泻玉”,但宝玉认为“泻”字不雅,提议名为“沁芳”。“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的取义当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莺莺上场时那段唱词:“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芳”即“落花”,“沁”即“浸于水”,正是《西厢记》“花落水流红”的“浓缩”和“重铸”——它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

海淀初三语文二模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6 一、基础·运用(共19分) 1.(1)B(2分) (2)D(2分) (3)答案示例:叹号用在“朋友们”后,表明共勉的感叹语气。 答案示例:冒号用在“朋友们”后,提示下文的重要建议。 (共2分。标点1分,理由1分) 2.(1)B(2分) (2)C(2分) (3)答案示例:作品一率性潇洒,表达了享受宁静品读经典的情趣。 作品二体正势圆,表达了闲品茶韵静中读书的雅趣。 (共3分。选择1分;理由2分,其中书体特点1分,内容1分) 3.(1)天涯若比邻 (2)山气日夕佳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答案示例: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共6分。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4. B(2分) 5. 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2分。意思对即可) 6. 酿泉之美醉翁亭之美山间朝暮之美山间四时之美 (共4分。每空意思对即可) 7. 欣然(1分) 8. 答案示例:身处逆境尚可旷达洒脱,于难为处仍能教化民众。 (共2分。胸怀1分,政绩1分)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9. ①答案示例:勇②答案示例:千里走单骑③答案示例:水淹七军 (共3分,每空1分) 10. (1)答案示例:我一提起师兄,那怪就嚷要将你剥皮抽筋啃骨吃心! (共1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孙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逐回花果山。 (共2分。意思对即可)

(3)略(共2分。团队精神1分,结合相关情节表述1分) 11. ①答案示例:拔何首乌②答案示例:对未知的好奇③隐鼠④五猖会 (共2分。每空0.5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共14分) 12. 答案示例: (2)因为年龄小顽皮好动,小病号总是背不出那句诗,岳老师很伤心. (4)病重要转院,小病号将无法继续学习,岳老师深夜为他编教材。 (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3. 答案示例: 【甲】为小病号的病情严重而伤心,也为孩子太小而不能理解生命的意义而伤心。 【乙】为小病号临别背出那句诗而欣慰,也为不知以后能否与小病号再见而伤心。 (共3分。选择1分,原因2分) 14.答案示例: A “终年”“苍白”写出了岳老师身体状况很差,而“一丝红晕”与“苍白”形成对 比,写出了岳老师为小病号讲课时的激动心情,体现了岳老师对生命有着深刻的 理解。 B “仰“盯”“挺”“拢”“喊”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小病号在离别之际,认真深 情地为岳老师背诵诗句的情形,表达了自己对老师诚挚的感激与留恋之情。 (共3分。选择1分,赏析2分) 15. 答案示例: 岳老师与小病号因病相遇而成为师生,这是“生命碰撞”而“燃起星火”;岳老师在教小病号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小病号在离别时能用所学的诗句来表达 生命的情义,这就是他们“照亮彼此的人生”。 (共4分。每个要点1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9分) 16. 答案示例: 养生及药用价值,高雅的艺术价值与蕴含的中华传统礼仪价值,促进“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时代价值。 (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7. 答案示例: (1)公元十七世纪,被海运贩卖到荷兰。 (2)公元九世纪,被派遣到中国学习文化的遣唐使带回日本。 (共4分。时间1分,方式1分)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丰台区2012年初三统一练习(二) 语文试卷2012.5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订正(dīng)氛围(fēn)强人所难(qiǎng) B.干涸(hé)巢穴(xué)断壁残垣(huán) C.暂时(zàn)恣意(zì)茅塞顿开(sè) D.赈灾(zhèn)惘然(wǎng)锐不可当(dǎng)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临(频,濒) 判断:“濒”有“接近”的意思,而“频”有“屡次”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频”。 B.完归赵(壁,璧) 判断:“壁”有“墙”的意思,而“璧”是“美玉的通称”,所以横线处应填“璧”。 C. 诀(密,秘) 判断:“密”有“关系近”的意思,而“秘”有“不公开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密”。 D.明秋毫(查,察) 判断:“查”有“检查”的意思,而“察”有“仔细看”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查”。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入春以来,国内各大景区竞相“抬门槛”,5A级景区门票集体跨入百元时代。门票价格过高,抑制了百姓消费,打压了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发挥景区的综合效益,单靠涨价恐怕是不行的。 A.不仅而且因此 B.既又但是 C.不仅而且但是 D.既又因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他担任校刊主编的时候,对所有稿件,都要仔细审核校对。 B.世间万物永远在发展、运动、变化,语言也是这样。 C.能否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D.布鲁诺宁愿被教会处以火刑,也不改捍卫科学真理的执着。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回到古镇,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虽然我们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又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有时它还带来果实醇厚的芳香,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最令人迷醉的还是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那就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更像一曲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故乡的血脉么? A.选段中,将风拟人化,写出风的调皮可爱,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 B.选段中,把“古镇”比作“画廊”,写出了古朴的小镇在烟雨轻笼下的诗意之美。 C.选段中,用“国画小品”“美丽小诗”“江南丝竹”构成排比,写出了小桥如诗如画的美。 D.选段中最后一句,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面对“流水”而引发的思考。 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诗人好事,真如俗语所谓挖空心思了。 ①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②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③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④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子曰:“岁寒,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论语子罕》)(1分) (2)纷纷暮雪下辕门,口口口口口口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3)《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 (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4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C.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一5题。 人生需要用一颗善感的心灵去欣赏,而不是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因为人生如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许多乐趣。欣赏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份美好。落月晚霞需要去欣赏,霜林秋叶需要去欣赏,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去欣赏,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互相欣赏。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则是一种不幸与悲哀。欣赏别人的潇洒tìtǎng( ) ,进而提高自己的风度;欣赏别人的高谈阔论,进而提高自己的口才;欣赏别人的作品,进而tuòkuān ()自己的视野;,。所以欣赏是一种提高,是一种互补,是提升自身修养的最佳捷径。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tìtǎng( ) tuòkuān()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2分)

2020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带答案--北京中考模拟

2020年海淀区初三二模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策划开展以“多元文明交融与共”为主题的线上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下面是某小组同学为启动仪式准备的发言稿。阅读文段,完成(1)-(3)题。(6分)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化的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汇的过程,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 【甲】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先秦时期,文明交流仅局限于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但这种交流传播了先进的文明,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优秀文化,促使中原文明养成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特点。西周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表现出了一种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自秦汉以来,中外交流的动脉逐渐形成。西汉张骞西行打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架起了直通亚欧大陆的桥梁。从此,佛教、琉璃、各种农作物等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欧各地。在陆上丝绸之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对外交流的海道也伴随着秦汉时期造船高峰的到来而日渐延伸。到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的船队经过南海诸岛,跨越亚、非两洲,最远可到达非洲赤道以南的东海岸,形成覆盖面更大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畅通且跨度很大的海上通道,中华传统文化散播于亚、欧、非各地,同时亚、欧、非的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乙】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汲取其他文化精?.的重要特点,在葆有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文化摄取融汇,从容地发展完善自己,形成内容丰富、具有特殊魅力的文化特色。不同的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丙】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文明之花才会在世界舞台上(xuàn)烂绽放。(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精?.(suí)炫寻:┐一一一刂丶 B.精?.(suǐ)绚寻:┐一一一刂丶 C.精?.(suí)绚寻:┐一一一丶刂 D.精?.(suǐ)炫寻:┐一一一丶刂 (2)“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有:①遍,漫;②填满,遮掩;③更加。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历久弥新”这一成语在这里的意思是。(2分)(3)小组一位同学为发言稿写了诵读脚本,其中不怡当的一项是(2分) 【甲】句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强调后者,“更”字应重读,以强调中国是“实践者”。 【乙】句釆用对偶句式,富于节奏美,所以两个语句的语速要一疾一徐,读出明显的对比变化。 【丙】句釆用长短句。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长句舒缓,结尾总结升华,语调渐趋昂扬。 2.下面是“海纳百川——文化的包容”课题组同学准备的线上交流稿件。阅读文段,完成(1)(2)题。(3分)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特征。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①。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天人合一”“②”的社会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世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可以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生生不息,正是其源远流长的结果。 (1)依据上下文,在①②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体现了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主张天下为公B.都是多元文化追求共性的主张天下为公C.都体现了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主张与人为善D.都是多元文化追求共性的主张与人为善 (2)作为总结句,文段画线语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1分) 修改: 3.“香远益清——文化的远播”课题组找到这样一则新闻稿。阅读文稿,完成(1)(2)题。(5分) BBC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近日,BBC推出单集58分钟的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全世界引起关注,杜甫。 “尽管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从《卫报》对这部纪录片的推介可以

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闵行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雨前初见花间蕊,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晴》) 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4.___________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__。(2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此首小令描写了两人难舍难分之情。 B.作者以与爱人分离的女子的口吻来写。 C.“杨花雪”一词语出苏轼《少年游》。 D.“人去也”一声长叹,包含离别伤痛。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橘逾淮为枳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8.“过王而行”中的“过”与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过.故人庄 C.过.目成诵 D.以.其境过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0.《说文解字》中,“辞”:从“舌”,从“辛”,诉讼辩词。晏婴在辩论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他“习辞”的特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朱冲,字巨容,南安人也。少有至行.,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 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①送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称疾不应。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冲每闻征书至,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数学二模试卷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数 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6 说明: 合理答案均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原题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C B C D D C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5 2(3)2y x =+- 30° 101 4 注:第12题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4分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3.解:原式323=--+231+ …….……………………..4分 2=-. …….……………………..5分 14.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2)x x +-方程可化为: 3(2)2(2)3(2)(2)x x x x x -++=+-, …….……………………..2分 即 223624312x x x x -++=-. ∴ 4x =. …….……………………..4分 经检验:4x =是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的解是4x =. …….……………………..5分 15. 证明:∵AE ⊥BC 于E , AF ⊥CD 于F , ∴90AEB AFD ∠=∠=?, …….……………………..1分 ∵菱形ABCD , ∴AB =AD , B D ∠=∠. …….……………………..3分 在Rt △EBA 和Rt △FDA 中, ,, .AEB AFD B D AB AD ∠=∠?? ∠=∠??=? ∴△EBA ≌△FDA . …….……………………..4分 ∴AE =AF . …….……………………..5分

16.解:∵2()(2)(2)x y x y y x ----=(2)(2)x y x y x y ---+ …….……………………..1分 (2)y x y =-, …….……………………..2分 又∵32y x y + =, ∴3 2x y y -=. ………………..3分 将3 2x y y -= 代入上式,得(2) 3.y x y -= ∴当3 2y x y +=时,代数式2()(2)(2)x y x y y x ----的值为3. …….……………………..5分 17.解:(1)∵ 直线y x b =-+经过点(2,1)A , ∴ 12b =-+. …….……………………..1分 ∴ 3b =. …….……………………..2分 (2)∵ M 是直线3y x =-+上异于A 的动点,且在第一象限内. ∴ 设M (a ,3a -+),且03a <<. 由MN ⊥x 轴,AB x ⊥轴得, MN=3a -+,ON=a ,AB =1,2OB =. ∵ MON △的面积和AOB △的面积相等, ∴ ()11 32122 a a -+=??. …….……………………..3分 解得:11a =,22a =(不合题意,舍). …….……………………..4分 ∴ M (1,2). …….……………………..5分 18.解:(1)由租用甲种汽车x 辆,则租用乙种汽车(8x -)辆. …….……………………..1分 由题意得:290, 100. 4030(8)1020(8)x x x x +-?? +-?≥≥ …….……………………..3分 解得:56x ≤≤. …….……………………..4分 即共有2种租车方案: 第一种是租用甲种汽车5辆,乙种汽车3辆; 第二种是租用甲种汽车6辆,乙种汽车2辆. …….……………………..5分 19.解:作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作DF ⊥BE,垂足为F. …….……………………..1分 ∵AD //BC , ∴四边形ACED 为平行四边形. ∴AD=CE=3,BE=BC+CE=8. …….……………………..2分 ∵AC ⊥BD , ∴DE ⊥BD. ∴△BDE 为直角三角形 ,90.BDE ∠=? ∵∠DBC =30°,BE =8, ∴4,4 3.DE BD == …….……………………..4分 在直角三角形BDF 中∠DBC =30°, ∴23DF =. …….……………………..5分 B A D C E F y x b =-+B O A x y M N

二模语文试题

(一)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1、根据上文,说说贝多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文中两位名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1、根据上文,说说贝多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我行我素,不卑不亢。从他洋洋自得的叙述口吻,“背着手”“撞”的动作描写,与歌德鲜明地对比中可以看出。 2、文中两位名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贝多芬,因为他不向权贵弯腰,不卑不亢,很有骨气。 (二)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静默;这使歌唱的开始带着一种神秘与神明的气概。而这是不错的:这个主题的确是一个神明。“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1)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它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下泪。”当主题接着过渡到人声上去时,先由低音表现,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2)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军队,男高音热烈急促的歌,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李尔老王。在战争的欢乐之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整个的人类向天张着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1、文段中多次出现“欢乐”,在贝多芬的意念中,“欢乐”指的是什么? 2、文中划线处(1)描写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划线处(2)“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这两个句子的内涵? 1、文段中多次出现“欢乐”,在贝多芬的意念中,“欢乐”指的是什么? 对人类的爱,对上帝的敬畏之心,是“神明”的化身。 2、文中划线处(1)描写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 描写细腻、传神,极富抒情色彩。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听觉通过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触觉表达出来,使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音乐给人的作用,给痛苦者以慰藉。 3、你如何理解划线处(2)“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这两个句子的内涵? “‘欢乐’抓住了生命”是指《欢乐颂》的音乐感,感动了听众、读者。“这是一种征服,

北京海淀2018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 文 2018.5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请你欣赏下面东汉隶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3分) (1)隶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横画_______。(1分) (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 .字形宽扁,方正典雅,古拙大气。 B .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着稳重。 C .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 D .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2. 树文明礼仪之新风,立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学生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文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 是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拟写的一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y ùn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自欺”“勿欺人”,这是做人之根本。知礼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知礼守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民族崛②我们要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文明和谐。 为此,校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二、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三、诚信做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一诺千金;诚信考试,严谨求真。 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新时代文明中学生的新篇章! 校学生会 2018年6月2日(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根据拼音所写汉字、加点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彬.彬有礼(bīng)底蕴“弘”字是6画 B.彬.彬有礼(bīn)底蕴“弘”字是5画 C.彬.彬有礼(bīn)底韵“弘”字是6画 D.彬.彬有礼(bīng)底韵“弘”字是5画 (2)有人根据倡议书中画线句子的内容,对“礼”的内涵依次作了高度概括。下列概括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雅净静敬 B. 敬净静雅 C. 静敬净雅 D. 雅静净敬 (3)第二段①②两处画线句,有一句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2分) 3.在学生会的号召下,各学生社团积极响应,纷纷行动起来。请你走进话剧社、文学社参与他们的活动。(4分) (1)话剧社的同学针对“知礼守信”这一活动主题,精心编排了一场话剧《曾子避席》。 下面是该话剧剧本中的一个选段,台词中有一处表达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抄写在答题纸上。(2分) 孔子和众弟子坐于席上论道,曾子坐在孔子身边。 孔子(侧身面向曾子)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人们,人们就能和睦相处,你知道这德行和理论是什么吗? 〔曾子立刻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 曾子(恭敬地说)我不够聪明,还没有领悟到。先生,您有什么愚见请不吝赐教。 (2)文学社同学想拟写一副宣传“知礼守信”的对联,请你根据上面的剧本、下面的文字与图片,协助他们完成下面这副对联。(2分)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 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 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 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 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2018年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展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9.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大兴区2011年初三质量检测(二) 语文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脊.梁(jǐ)脂.肪(zhǐ)惩.恶扬善(chěng) B.符.合(fú)翘.首(qiáo)瞥.见(piē)贻.笑大方(yí) C.处.理(chù)脑髓.(suí)自诩.(xǔ)惊涛骇.浪(hài) D.滑稽.(jī)剔.除(tì)憎.恶(zèng)锐不可当.(dāng)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渊博.博.学 解说:两个“博”字意思相同,都是“(量)多;丰富”的意思。 B.无端.端.正 解说:两个“端”字意思不同,“无端”的“端”是“原因”的意思;“端正”的“端” 是“正”的意思。 C.焕然一.新一.筹莫展 解说:两个“一”字意思相同,都是“一个”的意思。 D.举.一反三举.世闻名 解说:两个“举”字意思不同,“举一反三”的“举”是“提出”的意思;“举世闻名” 的“举”是“全”意思。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地震时的汶川灾区,可以用来形容;三年后的汶川,一座座充满明清风韵的藏羌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用世外桃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②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前途,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前途。所以,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目光远大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A.断壁残垣细致虽然/但是 B.流离失所精致虽然/但是C.流离失所细致不但/而且 D.断壁残垣精致不但/而且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面的四个图形中,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B. C.D. 2.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2C.x≠0D.x≠2 3.如图,在△ABC中,AB=3cm,通过测量,并计算△ABC的面积,所得面积与下列数值最接近的是() A.1.5cm2B.2cm2C.2.5cm2D.3cm2 4.图中阴影部分是由4个完全相同的的正方形拼接而成,若要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的某个区域处添加一个同样的正方形,使它与阴影部分组成的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正方形应该添加在() A.区域①处B.区域②处C.区域③处D.区域④处 5.如图,在△ABC中,EF∥BC,ED平分∠BEF,且∠DEF=70°,则∠B的度数为()

A.70°B.60°C.50°D.40° 6.如果a2﹣a﹣2=0,那么代数式(a﹣1)2+(a+2)(a﹣2)的值为()A.1B.2C.3D.4 7.如图,⊙O的半径等于4,如果弦AB所对的圆心角等于90°,那么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 A.B.2C.2D.3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a,b),若ab>0,则称点P为“同号点”.下列函数的图象中不存在“同号点”的是() A.y=﹣x+1B.y=x2﹣2x C.y=﹣D.y=x2+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单项式3x2y的系数为. 10.如图,点A,B,C在⊙O上,点D在⊙O内,则∠ACB∠ADB.(填“>”,“=” 或“<”) 11.如表记录了一名篮球运动员在罚球线上投篮的结果: 投篮次数n4882124176230287328 投中次数m335983118159195223

深圳市宝安区二模语文试卷

宝安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题共5题,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脊.椎jí黝.黑yǒu 诓.骗kuāng长吁.短叹xū B 嫉.妒jí抽搐.chù混淆.xiáo 怏.怏不乐yàng C克.扣kē慰藉.jia栈.桥zhàn 秩.序井然chì D 瞋.视chēn 媲.美pì执拗.niù繁弦.管急xuún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的运用错误 ..的一项 A肖基国长相酷似奥巴马,他以惟妙惟肖 ....的模仿表演迅速走红。 B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 C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疫苗的安全 问题让广大婴幼儿家长忧心忡忡 ....。 D他说话语无伦次 ....,我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校六十周年校庆徽标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初三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 级参赛者的人数较少。 B今年是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佳士得拍卖行将于5月在伦敦拍卖4本17世纪 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 C万家乐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多次获得“全国服 售后服务行业十佳单位”。 D强台风正面袭击我市,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啦啦的下了起来,一小时后, 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4.请选出下列排序最佳的一项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1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2舞者伴随着唢呐、洞箫、锣鼓的节奏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3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4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5舞蹈具有原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 ○1○2○5○3○4 B ○2○5○3○4○1 C ○5○3○2○1○4 D ○5○2○3○4○1 5.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即使时间所剩无几,也要一起努力到底。”这是条件关系复句。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 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着水泡。”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在此次活动中,福永红树湾国际家具村推出了七大主题活动。”其中“在此次活 动中”作状语。 二、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昌平区2019- 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练习 语文试卷 2019.5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填空。(共3分) 《自叙帖》《玄秘塔碑》 唐代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___①___(填作品名称)是其作品。这幅作品结构(布局)___②___,笔画锋棱明显,书风遒媚劲健。另一幅是怀素草书巨制,结构松散灵活,笔画___ ③___,书风狂放烂漫。 2.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学校开展了“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魅力”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共12分) 材料一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______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______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这条中轴线如一根脊.梁,又如同一条“龙脉”,它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区.域,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分五大部分,满分100分,共10页,23个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在试卷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