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原创)

让孩子学会把想象变成生动的画面

主题内涵: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课程整合,资源整合,强调孩子们动手能力的训练,强调观念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个性的培养,强调老师作为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道理似乎都明白,可是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从理念到行动,我们走了多远?能走多远?

一、案例描述:

今天,我为大班幼儿上了一节语言课,名为续编故事《取帽子》。我先让孩子们观察整幅图片后提问:“图中都画有谁?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三个小朋友”。

“有三个小朋友,帽子被吹掉了”。

“有三个小朋友在路上走,帽子挂在树上。”

“有三个小朋友在玩耍,最后,帽子被吹掉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不时给予提示引导,最后小结如下:

“有三个小朋友,他们在路上高兴地说话,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小女孩的漂亮帽子吹掉了,好朋友们赶紧帮她去追帽子,可是风很大,帽子越吹越高,最后挂在了一棵大树的树枝上。小女孩站在树下很着急:怎样才能把帽子从树上取下来呢?聪明的孩子们想想办法帮帮她好吗?”话音刚落,无数双小手举了起来:

“回家去找妈妈”。

“爬到树上直接把帽子取下来”

“再等一阵大风吹来,说不定就会把帽子吹下来的。”

“抬根板凳,站在凳子上就可以取下帽子。”

“我看到小女孩的旁边有几块石头,捡一块往树上扔,树枝一动,帽子就会掉下来的。”“拿条绳子把它挂在树枝上,使劲一拉帽子就下来了。”

“要不把石头像搭积木一样搭好,踩在石头上,伸手就可以拿到帽子了。”

“也可以把他们的书包重叠在一起,踩在书包上。”

“找一个跷跷板,两个小朋友坐在上面,当跷跷板跷高的时候,把手一伸就可以取下帽子了。”

“把爸爸妈妈找来,妈妈坐在爸爸肩上,小女孩坐在妈妈肩上,小女孩变高了,就可以把帽子拿下来。”

听着孩子们奇特的想法,我开心极了,及时给了他们肯定。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法虽然有的不一定可行,但我认为保持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把刚才自己想的方法闭上眼睛再静静梳理一下,然后用色彩鲜艳的水彩笔和能干的小手把它画在图片上。

几分钟后,一幅幅作品呈现在我面前,这些画却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很多孩子的画与刚才的想法有很大出入,画面单一重复不说,很多同桌小朋友的画几乎就是千篇一律。还有的孩子根本就无法动笔,有的孩子虽然也动笔,但无法画出自己的想法。比如:那位说用跷跷板的孩子,竟不知道怎样画,就画了块斜着的木头。当我轻声询问他画的含义时,他竟非常着急和痛苦地告诉我:

“老师,我画不出来跷跷板的样子,好复杂、好难画的,老师都从没有教过我们”

“你们不是经常玩跷跷板吗?想想它的形状特征,小朋友坐在上面是怎么玩的?”我鼓励他:

“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画出来,老师相信你!”

“可是我从来都没有画过跷跷板呀,要不这个木头就是我发明的新式跷跷板吧。”说完他把手里的作品一塞便溜走了,毫无刚才滔滔不绝续编故事的热情和耐心。

听了孩子的话,再看看他作品,我能说些什么呢?是责备孩子的借口、还是无奈自己的才疏学浅?是指责孩子的懒惰,还是挑剔孩子的技能?我无法定论,心里却有一丝难以言的苦涩。

二、案例分析: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大力倡导整合教育、综合能力、幼儿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老师经过学习也有这种意识,但在将理念转换为行动的过程中,仍然习惯性地沿用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怕课堂乱,怕孩子没有按照老师预定的目标走,总想把孩子往正确答案的路径拉,怕孩子一不小心偏离了主题,怕没有正确答案等等。比如观察图片一环节,就完全按老师的暗示在做。孩子们都按老师的要求说出:“风把帽子吹走了”。没有一个孩子怀疑过帽子是怎么到树上去的?难道没有可能是孩子们自己在玩耍的过程中不小心自己丢上去的吗?在孩子们的实际经验中,风可能把帽子吹走,淘气的孩子也可能把帽子乱扔啊!

2、集中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大都思维活跃,却总是习惯按老师的要求机械模仿。没有多少自己的主见,想象也缺乏宽度和深度。比如看土讲述、续编故事教学的观察环节,绘画教学的动手环节,孩子都表现出对老师、范例和同伴的一种依赖和模仿。

3、在学科教学中,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孩子实际生活经验有些脱节。这里存在一个教材的普遍实用性和地方适应性的问题,需要我们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本地区、本年龄段孩子的实际需要,自编和整合一些适应孩子成长需要的教育内容,并力图寻找到最佳教育方式,支持孩子们的想象、表达和成就需要。

4、“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孩子们回答问题想象丰富,却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面表现出来。即使表现,画面也不如老师要求的确切和丰富,这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孩子们的思维具体形象,但动手操作能力相对缓慢性,这是孩子成长的生理特点。教师应该了解。二是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课程设计不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更要注重孩子操作的实际动机,即他(她)所绘画的内容真正代表他(她)内心当时的真实想法,老师要善于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仅仅是注重画面本身的表象和技能。

儿童绘画发展的进程是抽象——象征——写实,然而,回望近50多年的幼儿美术教育,不能不承认,我们是沿着反儿童绘画发展规律之道而行的。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总是把孩子们置入“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家长和教师的管教方式无形中给孩子画了一个框,如同如来佛的手掌,让孩子们无论如何也跳不出去。在绘画训练中,老师画什么,孩子便画什么,画得最接近老师的便是最好的。意愿画中,很多孩子无法动笔,很多孩子“偷学”旁边伙伴的作品,很多孩子每次意愿画只能话那几样太阳月亮、小花、小草之类的物体……。

5、对孩子的发展引导我们做了什么?有多少是有效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真正地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观察和询问他们的真实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做了多少无效的讲解?我们做了多少次独断的“判官”?对孩子的指导评价是在继续保持孩子的浓厚兴趣?还是在无无意削减着他们的思维?

6、孩子们遇到困难就找老师和家长帮忙,遇到做不好的事情就放弃,是谁造就的?在教学和一日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很大一部份孩子遇到做不好的作业就要老师帮忙,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找老师解决,碰到一点点的困难就不愿意继续完成,严重缺乏坚持下去的意志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事缺乏恒心、耐心和信心,缺乏坚持性和长久性,做错事还喜欢推委找客观,这种表现折射出教育的一种缺失。责任在谁?作为楷模和镜子的老师难道不能从中找出一点点自己的影子吗?做为引领者、指导者的教师难道在其中就看不出一点点教育的痕迹吗?

三、反思与改进:

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课程整合,资源整合,强调孩子们动手能力的训练,强调观念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个性的培养,强调老师作为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道理似乎都明白,可是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从理念到行动,我们走了多远?能走多远?作为教师,该从以下做起:

1、爱教育,爱孩子。如果说教师是高品质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的话,那么爱则是教育的灵魂。爱孩子,用心教育,才能走入孩子内心,了解到孩子真实需要,寻找到适合孩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孩子愉悦成长。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让学习成为幼儿教师自身发展和专业成长的需要,成为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要求,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将先进理念融入脑海,落实于行动,并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进取。

3、教幼儿学会观察,激发幼儿绘画情趣,让幼儿充分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出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无声胜有声。”让孩子知道一幅好的作品如同一张会说话的嘴巴,不用开口,观看者便了解其中所表达的含义,他是表达思维的另一种方式。比如在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为妈妈送上一幅画,画上漂亮的鲜花,大大的生日蛋糕,还有一个手捧礼物的小孩在高兴地唱着生日歌。相信妈妈看到一定会非常欣慰的。

“画内工夫画外学”,绘画具有综合性,能融合德智美多元素质,需要多种领域和日常生活的交叉。俗话说:“见得多,大脑里装得多,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教师、家长和孩子都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让孩子把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细心留心观察将会受益无穷。幼儿的学习是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孩子玩耍的同时教师、家长应该适时适宜的加以启发,让他们对自己接触的东西有印象,以便能灵活地运用到学习中。在平常的绘画活动中,开拓他们思维的禁锢,比如,我原来给孩子们上过一节关于利用半圆形让幼儿想象绘画的课,活动中我先引导其说出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像这个形状,幼儿纷纷回答,“伞、乌龟、章鱼、水壶、花、刺猬等等”有个小孩的回答让我更出乎意料,他说“像吃了一半的汉堡包。”可见这些孩子都是细心观察生活的,是能把生活运用到学习中的。于是我启发他们构思画面内容,通过绘画再表现。

4、更新幼儿绘画教育观念,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绘画活动的被动地位。努力打破模仿画教学在中国大地的超稳定结构,将重心转移到发展孩子的意愿画上。让他们做一个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天使,培养画画的热情、积极性、兴趣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大胆绘画,能把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用画面表达出来。在平时的生活中,开阔孩子的视野,要求孩子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并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事物,从而更好的通过绘画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愿和想法。比如可以让他们用画画来介绍自己、介绍朋友、介绍家人、介绍事物、讲述事件的发生(如五一期间和父母一同外出旅游的情景)等等。

5、“抛砖引玉”,为儿童绘画做好定位,正确对待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绘画活动中允许儿童运用特有的画法,尊重儿童画的发展规律,使儿童能自由自在地施展自己的绘画能力,而不会因为受教师的控制而惶惶不安和不知所措。对待儿童在自主表现中出现的茫然和困境,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发挥循循善诱的爱心、耐心和才能。“授人以渔”,教给孩子一些绘画所必需的本领,如多种颜色、多种几何图形、多种实物图形的认知。教给孩子绘画能力,让他们能将所掌握的能力与自己特有的儿童绘画方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同时允许幼儿奇特大胆的想象,善于存异。

6、注重拓宽活动中评价的功能。教师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评价孩子,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用童心解读孩子,并给予认同和引导。绘画作品的“好坏”切忌用成人的经验和标准。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要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得到他人的赞许。教师的接纳、赞许和分享是对他们的最大鼓舞。通过教师好评的反馈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活动中的一般能力的发展,还可促进其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抓“两头”,还要给予大多数幼儿以较大的关注,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通过评价,不仅要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是通过评价对教师以往教育的成功与失误,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育手段,实现新的培养目标。

幼儿教育学复习资料 (1)

幼儿教育学基础 绪论 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 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 ——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 义者欧文于1816年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3、(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4、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 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5、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 三是富贵病 6、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 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二、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1

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3)

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分,共 30分 1.(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 “ 幼儿园是对 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 . 1995年 B . 1996年 C . 1997年 D . 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 .学 B .上课 C .玩耍 D .游戏 3.以“ 生活教育” 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 .陈鹤琴 B .张宗麟 C .张雪门 D .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A .成熟 B .生长 C .遗传 D .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教育者的主导性 B .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 .教育的目的 D .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 幼儿教育之父” 的是(。 A .蒙台梭利 B .柏拉图 C .洛克 D .福禄贝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 .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 .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 .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 .观看电视卡通节日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基础教育 B .启蒙教育 C .属于义务教育 D .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 .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 .教师的保育意识 C .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 .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 儿童之家” ,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A .福禄贝尔 B .蒙台梭利 C .德可乐利 D .凯米 11.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 活教育” 思想的是(。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原创) 让孩子学会把想象变成生动的画面 主题内涵: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课程整合,资源整合,强调孩子们动手能力的训练,强调观念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个性的培养,强调老师作为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道理似乎都明白,可是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从理念到行动,我们走了多远?能走多远? 一、案例描述: 今天,我为大班幼儿上了一节语言课,名为续编故事《取帽子》。我先让孩子们观察整幅图片后提问:“图中都画有谁?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三个小朋友”。 “有三个小朋友,帽子被吹掉了”。 “有三个小朋友在路上走,帽子挂在树上。” “有三个小朋友在玩耍,最后,帽子被吹掉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不时给予提示引导,最后小结如下:“有三个小朋友,他们在路上高兴地说话,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小女孩的漂亮帽子吹掉了,好朋友们赶紧帮她去追帽子,可是风很大,帽子越吹越高,最后挂在了一棵大树的树枝上。小女孩站在树下很着急:怎样才能把帽子从树上取下来呢?聪明的孩子们想想办法帮帮她好吗?”话音刚落,无数双小手举了起来: “回家去找妈妈”。 “爬到树上直接把帽子取下来” “再等一阵大风吹来,说不定就会把帽子吹下来的。” “抬根板凳,站在凳子上就可以取下帽子。” “我看到小女孩的旁边有几块石头,捡一块往树上扔,树枝一动,帽子就会掉下来的。”“拿条绳子把它挂在树枝上,使劲一拉帽子就下来了。” “要不把石头像搭积木一样搭好,踩在石头上,伸手就可以拿到帽子了。” “也可以把他们的书包重叠在一起,踩在书包上。” “找一个跷跷板,两个小朋友坐在上面,当跷跷板跷高的时候,把手一伸就可以取下帽子了。” “把爸爸妈妈找来,妈妈坐在爸爸肩上,小女孩坐在妈妈肩上,小女孩变高了,就可以把帽子拿下来。” 听着孩子们奇特的想法,我开心极了,及时给了他们肯定。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法虽然有的不一定可行,但我认为保持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把刚才自己想的方法闭上眼睛再静静梳理一下,然后用色彩鲜艳的水彩笔和能干的小手把它画在图片上。 几分钟后,一幅幅作品呈现在我面前,这些画却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很多孩子的画与刚才的想法有很大出入,画面单一重复不说,很多同桌小朋友的画几乎就是千篇一律。还有的孩子根本就无法动笔,有的孩子虽然也动笔,但无法画出自己的想法。比如:那位说用跷跷板的孩子,竟不知道怎样画,就画了块斜着的木头。当我轻声询问他画的含义时,他竟非常着急和痛苦地告诉我: “老师,我画不出来跷跷板的样子,好复杂、好难画的,老师都从没有教过我们” “你们不是经常玩跷跷板吗?想想它的形状特征,小朋友坐在上面是怎么玩的?”我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画出来,老师相信你!” “可是我从来都没有画过跷跷板呀,要不这个木头就是我发明的新式跷跷板吧。”说完他把手里的作品一塞便溜走了,毫无刚才滔滔不绝续编故事的热情和耐心。

幼儿教育学-陈幸军-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作用;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学前教育学。 2、在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并能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计划,明确资料摘录和分类的方法,会做学习卡片。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学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课时:3课时 主题一什么是学前教育,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概念;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 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准备:学前园活动录像片段;CAI课件(古今中外教育家论教育,学前教育案例);各种版本的《学前教育学》教材。 教学重点: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育和教育学 (一)教育——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主要手段 【经验陈述】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谈谈什么是“教育”? 【理论研讨】 教育史上,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解释。《教育学》对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学前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由专业的教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的、规范的教育,因此一般来说效率、效果也更好。 【观点辨析】

幼儿教育学 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思考与练习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2、幼儿教育有什么意义?谈谈你打算如何学习幼儿教育学。 3、实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案例,联系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 答: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2、幼儿教育有什么意义?谈谈你打算如何学习幼儿教育学。 答: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幼儿教育的意义是有利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幼儿期是儿童形成各种行为、习惯和性格的重要时期;有利于人的认知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期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家庭生活的和谐幸福。 如何学习幼儿教育学:首先,钻研教材,作好课堂学习笔记;其次,广泛阅读,善于积累,善于反思,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利用“情境学习法”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3、实例分析:阅读下面的案例,联系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的了解谈谈你的感受。 答:略。

第二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发展 思考与练习 1、名词解释:恩物、五指活动、儿童中心主义 2、谈谈你对卢梭的自然教育和佩斯泰洛奇和谐发展教育的理解。 3、谈谈你对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 4、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的发展有什么启发? 5、试比较蒙台梭利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 6、福禄贝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7、简述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8、选择题: (1)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 A.幼稚园 B.小孩察物学堂 C.蒙养园 D.蒙养院 (2)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期出现在( ) A.1—4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3)()认为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儿童的身上,以儿童为中心,因此儿童在托幼机构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应根据儿童的兴趣来进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不受任何拘束。()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茨基 D.戈尔曼 (4)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蒙台梭利 D.维果茨基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解析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一、案例分析题(共1 0分) 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答案与解析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二、案例分析题(共1 0分)

幼儿园的教育故事案例分析

幼儿园的教育故事案例分析 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关注的热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重点任务之一。下面是徐诶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的教育故事案例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的教育故事案例分析一要卖票的 一次由师幼互动生成的游戏主题 鲁迅幼儿园陈宝英 一、背景 《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互相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小班孩子由于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年龄小,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因此,在自由活动中很容易引起纠纷而向老师告状。作为老师该如何处理这类事件,挖掘日常生活中不同活动内容和方式的教育价值,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活动,是引起我们教师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案例中的丁丁就是这样一位刚上幼儿园不久的小班小朋友,天真稚嫩、活泼可爱。在一次自由活动中,他自发建构起一个要卖票的的游戏情节,主动向同伴开启共同游戏的互动行为。由于老师的适时介入和给予的积极响应,使丁丁的游戏主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案例描述

(一) 刚吃完点心,喝过豆浆,孩子们按照惯例把自己的小茶杯放回杯架中,然后走出教师,向教室外的小阳台走去。忽然,丁丁一下子走到了通往小阳台的路口,用两手拦住路口不让小朋友们过去,并说:要卖票的、要卖票的。后面出来的小朋友一个个被他拦住过不去了,就纷纷跑来告状说:老师,丁丁把我们拦住,我们过不去了。听了孩子们的告状,看着孩子们僵持的情景,老师连忙走到丁丁面前,假装着从口袋里掏出钱来说:售票员,给我买一张票,我想上公园游玩。丁丁高兴地让老师通过了,老师趁机对丁丁说了声:售票员,你还没给我票呢。丁丁楞了下,也连忙把手往口袋里一掏,说了声给你票。老师和丁丁双手一击,就顺利的通过了路口,来到了小阳台上。后面的小朋友们看了,也纷纷效仿起老师的样子,假装从口袋里拿出钱来向丁丁买票,丁丁呢,也假装着从口袋里掏出票子给小朋友,并和小朋友双手一击,愉快的让小朋友们通过,让他们到小阳台上去玩。 (二) 从那以后,在课余时,孩子们会经常聚在一起,玩起要卖票的游戏,一次,在玩大型玩具时,在台阶旁,在滑梯下面的小房间里,丁丁和其他孩子们又自发的玩起了买票卖票的游戏,之间几个孩子像模像样地站在路口或小房间的门口,伸手让通过的小朋友卖票而其余的孩子呢,则兴趣盎然的伸手掏钱,买票通过,玩得不亦乐乎 三、分析 丁丁由于年龄较小,在活动中,他常常不被其他的小朋友所注意。

幼儿教育学基础

幼儿教育学基础 幼儿教育学基础 绪论 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 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 ——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1、学校诞生时间:幼儿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最值得一提的是由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于1816年 创办的幼儿学校,最初出现的幼儿教育机构多由一些慈善家、工业家举办,实质上不过的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而已。 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之父”,是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3、(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通过他特制的玩具-——(“恩物”)来学习。 4、我国幼儿教育机构: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当时的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 5、幼儿园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尖锐抨击的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

幼儿教育学 第五章 教案

精心整理 第课时 教学内容: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幼儿教师1 教育目标: 1. 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2. 掌握幼儿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 3. 了解幼儿教师的社会权利和义务 4. 通过教学,使树立学生正确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和责任感 一、 二、 12三、 1(1(2(3123、教师讲解: (1)幼儿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①幼儿教师的劳动复杂而富有创造性。 A 幼儿教师的教育任务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提问:教师的教育对象?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幼儿园的任务?幼儿的一日活动? B 创造性:幼儿的个性和发展潜力不同,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②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A 提问: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模仿)

B举例讲解:《说了不许说话》 ③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 A学生讨论:你最难忘的一位老师? B举例讲解:《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时光》 C教师讲解长期性的内容。 (2)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①教师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 ②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提问:为什么是支持者而不是传授者?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③教师是幼儿与社会沟通的中介者 四、 1、( 2、( A 答案: 3、( 4、( A 答案:C 五、 六、 1.掌握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 2.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方法 3.能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4.通过教学,使树立学生正确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和责任感教学重点: 1、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要求 2、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幼儿园教育性教育案例分析报告

幼儿园性教育案例分析:给孩子一个有 尊严的身体 (教学方法) 案例背景: 有位科学家曾经说过,人们生来就具有性的差别和性的要求,并且保持终生。在儿童期,尤其是婴幼期,根本不存在性问题,更无从谈起性心理了。事实上,人生伊始就有性生理现象出现。当然,婴幼儿期也就相应存在着性心理问题,只是表现形式和认识程度不一样。在很多成人眼里,小孩根本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往往随意逗弄孩子,不论孩子是否愿意,掐一掐,捏一捏,摸一摸,抱一抱。最近,我班的孩子经常会问:“老师,为什么女孩子要蹲下来,我们男孩子就要在另一处站着小便呢?”同时,他们对两性问题表现出的早熟倾向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有的孩子经常会扭住我提了很多他关于成人生活的困惑;还有的男孩子竟忍不住好奇,偷偷在女孩子小便时观察一会儿……。近日,又从新闻上看到一男子对儿童进行性侵犯,又恰逢“安全宣传日”。于是,我们决定对孩子们现阶段最为关注的话题作出正面的、积极的

回应,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工作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必须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为幼儿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对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开展启蒙“性教育”进行探索,生成了本次活动“身体的秘密”。 案例描述: 一、在教师的谈话中很自然的引出了问题“什么是性”,在让小朋友以性别分为男女两组的同时,幼儿阐述着自己对不同性别的看法,即“男女有什么区别”。从而教师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什么是“性”? 有的说:“性是我们的姓名。” 有的说:“性是性别的不同,就是男孩和女孩。” 那么怎样来辨别男孩女孩呢?孩子们都选择了平时生活中男女的外表特征来进行区分,如:头发的长短、鞋子的颜色与款式、裙与裤的差别。恰巧,

(完整word版)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精华版,推荐文档

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点{请认真读完}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 15 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 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第二节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德国福禄培尔(游戏)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福禄培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命令式的、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涉的我活动。 2、游戏理论:福禄培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协调原理:让孩子和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 4、亲子教育: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 (二)蒙台梭利 被誉为 20 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于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 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 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有准备的幼儿教育环境的特点?(简答)(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4)一个愉快的环境。 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创设者、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3、教师的作用。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4.幼儿的自由发展和作业相结合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六)

2011年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6)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陈鹤琴B.陶行知c.黄炎培D.张雪门E.蔡元培 2.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赫尔巴特c.福禄倍尔D.杜威E.陶行知 3.个人本位论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国家的财富B.儿童是小大人C.儿童是父母财产 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E.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4.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强烈和持久的是()。 A.家庭B.学校C.社区D.同伴E.同学 5.()是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E.家园协调原则 6.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水平D.环境因素E.制度环境 7.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C.培养特长儿童 D.培养完整儿童E.培养超长儿童 8.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创造力E.想象力 9.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是()。 A.德育B.体育C.智育D.美育E.劳动教育 10.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A.创造性游戏B.有规则游戏C.表演游戏D.个人游戏E.集体游戏 1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格塞尔C.高尔顿D.吴伟士E.华太伦 12.幼儿园课程以()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 A.教师讲授B.幼儿自学C.幼儿的间接经验D.幼儿的直接经验E.生活常识13.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 A.游戏活动的自主化B.游戏活动的社会化C.游戏活动的虚构化 D.游戏活动的教育化E.游戏活动的操作化 14.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A.测验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C.考试 D.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E.笔试 15.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案例分析试题答案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综合修订版) “能力提升训练营”及“技能训练”参考答案编者说明 一、各章“能力提升训练营”旨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育技能,增强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应试能力。教师可根据实际,有选择地布置练习题,不强求学生完成所有习题。 二、教育活动设计题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允许学生自由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因此未提供参考答案,但并不是说那些习题就不重要或不需要完成。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完成并灵活掌握,酌情评判。 三、下列参考答案,仅为教师备课提供参考。因时间匆忙,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请见谅。为方便使用,答案标号与教材一致。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概述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二、(一)3.活动导入技能训练 (1)请分析下列案例采用了哪些类型的导入,并仔细体会教师的导入语。 案例1:在小班语言活动“美丽的小船”中,活动开始时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在一片大森林里,一群小动物们比赛看谁的小船最漂亮。看,有的小船是香蕉做的,弯弯的香蕉船又黄又香;有的小船是大鞋子做的,坐在里面又稳又舒服;还有的小船谁也猜不出它是什么做的,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看精彩的小船大赛吧。”听了教师形象生动地描述,幼儿迫切地希望马上到“比赛现场”去,看看老师所描述的“小船大赛”。 参考答案:该活动采用了悬念导入策略,教师根据语言活动“美丽的小船”的内容,导入语巧妙、有趣,既描述了“香蕉船”、“大鞋子船”,又留下悬念“还有的小船谁也猜不出它是什么做的”,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案例2:小班科学活动“图形食品品尝会”中:活动开始时教师说:“今天有许多图形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他们是谁呀?”教师逐一出示图形,幼儿说出图形宝宝名称。教师说:“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宝宝爱藏在哪里吗?”幼儿说出藏在活动室周围的物品中。教师出示水果娃娃说:“图形宝宝除了爱藏在××地方外,还爱藏在哪里?”幼儿说出爱藏在食品中。“有哪些食品藏有图形宝宝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参考答案:该活动采用了直观导入和问题导入策略。教师逐一出示图形,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对图形的认识;然后通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宝宝爱藏在哪里吗?”启发幼儿寻找图形;接着教师出示水果娃娃提问,巧妙引出活动内容,语言准确鲜明。 二、(二)3.活动过渡技能训练 (1)说说下面案例采用了哪种类型的过渡,并分析其过渡语的优势与不足。 案例:科学活动“怎样移动物体”。可设计为观察、自由操作、做小实验探索“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游戏等环节,其中第二环节向第三环节过渡时,教师说:“刚才这些小玩具动起来没有?为什么会动?”“那么,请你们试一试,还有哪些方法能够使玩具移动?”这样自然过渡到第三环节,探索让玩具动起来的各种方法,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该活动采用了分析性方法。即后一个环节是对前一个环节的进一步深化。活动过程有四个环节:①观察;②自由操作;③做小实验;④游戏。其中第二环节向第三环节过渡时,教师说:“刚才这些小玩具动起来没有?为什么会动?”“那么,请你们试一试,还有哪些方法能够使玩具移动?”这样自然过渡到第三环节,这种过渡实际上是一种层次深化关系。这种分析性的过渡,能使整个活动过程富有逻辑性和紧凑性。 二、(三)3.活动结束技能训练 评析以下两个活动的结束方式,指出其采用了哪种类型的活动结束策略,并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74202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一、小军是个3岁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的这一类行为,并为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3岁个月的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称之为直觉行动性思维。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也就象案例中描述的“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小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发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些做的很好,值得肯定!但要清楚: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此时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

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提高小思维水平的重要基础。一天,是中的生日,她带来了各色糖果与同伴们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在离园前,我班为月月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生日会,大家唱生日歌、道生日祝福,月月也将糖果逐一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当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着糖果欣喜地说:“这是过生日,发给我的糖。”还有的孩子走出教室门就急忙拆开圆圆的糖果送进嘴里,边吃边奔跑下楼。过了一会儿,果果的爷爷带着果果匆忙走进教室,爷爷说:“老师,刚刚发生非常吓人的事情,果果在玩滑梯的时候,一下子脸通红,甚至快要发黑了,我想会不会给糖噎着了,我立即叫他弯腰,拍他的背,让他把嘴里的糖吐出来,后来咳时候终于把糖吐出来了。”当时,听着就感觉一阵后怕,要是万一象“果冻事件”似的,圆圆的糖果导致幼儿窒息,这是多可怕的事情,连忙询问果果:“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果果似乎也被刚才的情景吓愣了,摇摇头说:“没有。”又接着说:“以后吃

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 B.上课 C.玩耍 D.游戏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A.成熟 B.生长 C.遗传 D.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贝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日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德可乐利 D.凯米 11.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12.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 D.《幼儿园工作规程》 13.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 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14.“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儿童发展心理案例分析题汇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一、当孩子遭遇挫折时 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参考答案: 1.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2.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4.以过多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 二、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 2.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展自我的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三、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 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

幼儿教育案例及答案 一、小军是个3岁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的这一类行为,并为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3岁个月的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称之为直觉行动性思维。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也就象案例中描述的“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小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发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些做的很好,值得肯定!但要清楚: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此时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

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提高小思维水平的重要基础。一天,是中的生日,她带来了各色糖果与同伴们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在离园前,我班为月月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生日会,大家唱生日歌、道生日祝福,月月也将糖果逐一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当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着糖果欣喜地说:“这是过生日,发给我的糖。”还有的孩子走出教室门就急忙拆开圆圆的糖果送进嘴里,边吃边奔跑下楼。过了一会儿,果果的爷爷带着果果匆忙走进教室,爷爷说:“老师,刚刚发生非常吓人的事情,果果在玩滑梯的时候,一下子脸通红,甚至快要发黑了,我想会不会给糖噎着了,我立即叫他弯腰,拍他的背,让他把嘴里的糖吐出来,后来咳时候终于把糖吐出来了。”当时,听着就感觉一阵后怕,要是万一象“果冻事件”似的,圆圆的糖果导致幼儿窒息,这是多可怕的事情,连忙询问果果:“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果果似乎也被刚才的情景吓愣了,摇摇头说:“没有。”又接着说:“以后吃东西的时候要告诉大人,而且要坐定了吃,吃完了再玩。”并嘱咐家长要回家注意观察,幼儿身体是否有不适的现象,

《幼儿教育学基础》

《幼儿教育学基础》作者:李季湄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以及与此连动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幼儿园教育迫切需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一定教育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幼儿教师。 绪论 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 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 ——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 (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