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合集下载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若干措施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若干措施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若干措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化肥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但是,在使用化肥的过程中,由于许多原因,大量的化肥会被浪费,而且很可能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提高化肥利用率的若干措施。

一、正确选用化肥品种化肥品种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化肥具有不同的化学特性和营养成分,种植不同的作物需要使用不同的化肥品种。

正确选用化肥品种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第一步。

二、化肥施用技术的改进1.改变施肥方式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施肥方式。

比如对于一些浅根系的作物可以采取局部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化肥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2.合理施肥量和时期施肥量是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在播种期和出苗期宜施氮肥,开花期和结果期适宜施用磷肥和钾肥,花果融合期适宜施用中微量元素肥。

3.改进化肥处理技术可以应用化肥处理技术来减少化肥的损失。

包括精细化肥技术、膜包覆肥料技术、控制释放肥技术、缓控释肥料等技术手段。

三、合理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实现化肥利用率提高的关键。

以下几点是有效的施肥管理措施:1.施肥前做好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的不同,调整化肥配比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2.注意轮作,可以用豆科植物作为间作或转作,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和茶素酸等分解成护色物质和有机肥料。

3.注意农业工作的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

适当的机器和设备能够增加施肥的准确度,减少施肥的浪费。

四、培育高效的一、两化肥生产企业高效的一、两化肥生产企业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科学、精细、规范的化肥。

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化肥利用率。

比如推广减量化施肥技术、推广精细化肥技术等。

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化肥管理需要农民的协作,尤其是在化肥种类的选择、化肥使用方法、施肥时期、施肥量等方面,需要农民的主动参与和专业知识的转化。

因此,加强对农民的科学宣传和教育尤为重要。

钾肥利用率

钾肥利用率

钾肥利用率
钾肥利用率是指作物对施入土壤的钾肥的利用效率。

钾是植物生
长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钾肥利用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性质、作物品种、施肥
方式和量等。

一般来说,土壤肥力高、含钾量丰富的土壤有利于提高
钾肥利用率。

常见的提高钾肥利用率的方法有:
1. 施肥技术:合理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钾肥利用率。

例如,适
时施肥、分次多次施肥、与其他肥料混施等都可以提高钾肥利用率。

2. 配套施肥:钾肥与其他肥料的配套使用可以相互促进营养的
吸收和利用。

例如,钾肥与氮肥、磷肥等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料的利
用效率。

3. 土壤改良:加强土壤管理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也能提高
钾肥利用率。

例如,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湿度等。

4. 种植、病虫害管理: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可以减少作物的病
虫害损失,提高钾肥的利用率。

提高钾肥利用率可以有效降低施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并且有
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因此,农民和农业生产者应该注重钾肥
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几种肥料增效剂介绍

几种肥料增效剂介绍

几种肥料增效剂介绍肥料增效剂是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通过添加一些物质或者微生物等方式,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产品。

肥料增效剂是一种新型的植物营养元素,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肥料增效剂。

1.有机肥料增效剂有机肥料增效剂是由动、植物残体、堆肥、腐熟肥料等自然有机物制成,通过生物转化等作用,提供生长植物所需的养分。

有机肥料增效剂具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机质含量高,有助于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养分吸收效率。

有机肥料增效剂适用于各类土壤和作物,可以促进植物的均衡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生物有机肥料增效剂生物有机肥料增效剂是以微生物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增效剂,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有机质降解和养分释放,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

生物有机肥料增效剂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有机肥料增效剂可以促进各类土壤养分的释放和循环利用,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氮、磷、钾等养分的有效利用率。

3.矿质肥料增效剂矿质肥料增效剂是在矿物质肥料基础上加入一定成分,促进植物吸收养分的效率和利用率的一种产品。

矿质肥料增效剂可以提高土壤中磷、钾等元素的有效性,促进植物根系的吸收和传导,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矿质肥料增效剂可用于各类土壤和作物,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4.微生物肥料增效剂微生物肥料增效剂是以一些具有促进生长、防病、提高抗逆性等功能的微生物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增效剂。

微生物肥料增效剂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提高土壤环境的生态稳定性。

微生物肥料增效剂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作物品质和产量,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长势。

总结:肥料增效剂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养分补给品,可以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如何提高尿素利用率的措施

如何提高尿素利用率的措施

如何提高尿素利用率的措施提高尿素利用率是为了减少氮排放和提高农作物的氮利用效率。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1.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中含有较高的氮素含量,并且氮素成分相对成熟稳定,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如畜禽粪便和厩肥等,并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

2.施加矿质肥料:合理施用合适的矿质肥料可以提高尿素利用率。

适量施用减少无效淋失的氮肥,如缓释肥料、磷酸二氢铵等。

同时,在施肥时要注意合理的时机和分次施肥,避免大量氮素一次性施入土壤。

3.合理灌溉管理: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素淋失,降低尿素利用率。

因此,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土壤过湿和排水不畅。

4.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不同品种对氮的利用能力有所不同,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可以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选用具有高氮利用率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可有效提高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5.土壤改良措施:加强土壤养分管理,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可以增加土壤的固氮能力和氮素保持能力,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使用有机质改良土壤,合理施用石灰和磷肥等,在土壤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种植作物。

6.生物技术的应用: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制剂等,促进根系发育和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性,有助于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7.预测和监测氮素供应:通过合理的氮素供应预测和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施肥措施,避免过度施肥和氮素浪费。

利用土壤检测和植物叶片分析等手段,对氮素供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调整。

总之,提高尿素利用率需要从多方面综合施策,包括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品种选择和土壤改良等。

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此,具体的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选择。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技术要点化肥,利用率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技术要点化肥,利用率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技术要点化肥,利用率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化肥施用量的逐渐增加,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化肥利用率由于受单一施用、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肥料的利用率普遍较低。

这样不仅浪费了化肥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确定最佳施肥量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关键按照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的供肥能力,坚持土壤缺什么肥料补什么,缺多少肥料补多少的原则,确定农作物的最佳施肥量。

二、注重技术创新发展新型高效肥料,提高化肥利用率。

氮素增效剂种类很多,主要有尿酶抑制剂,它与尿素按1∶50的比例可制成长效尿素,甲醛与尿素可制成甲醛尿素,还有涂层尿素等。

也可以直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控释肥,这些肥料以一次性施用作基肥,以后不再追肥,不仅节省了施肥次数,而且能达到使土壤前期不过肥、作物生长中期不疯长、后期不脱肥的效果,肥效期由40~50天延长到100~120天,氮素利用率由35%~40%提高到60%~75%。

这些新型化肥以提高利用率而引领着肥料发展方向。

对新型高效肥料来说,关键的问题是要尽快让农民认知和接受,大面积推广应用,使之早日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贡献。

三、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作物所需要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缺一不可。

按照农作物对******养分所需的比例配合施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试验证明,单施尿素的利用率为26.6%,如果尿素与过磷酸钙按1∶0.5~0.6的比例配合施用,尿素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到39.6%。

钾肥的施用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每667平方米(1亩)施用氯化钾5~10千克,氮、磷、钾的综合利用率可以提高6%~10%。

作物对微肥的需要量较少,但与氮、磷、钾配合施用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般应根据作物需要隔年施用,施肥量以每667平方米1.5~2千克为宜。

四、把握最佳施肥时间长效肥和控释肥应一次性施用作基肥,不用再追肥。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氮肥属于哪种肥料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氮肥属于哪种肥料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氮肥属于哪种肥料回答1、合理分配:氮肥应用在增产效果好的土壤上,根据试验结果证明,一般在地下水质好、基础产量较低的贫瘠低产型土壤上利用率较高。

2、深施覆土:深施结合覆土可以增加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减少挥发,对铵态氮肥有显着的增产效果,施肥深度应结合作物品种特性与施肥量灵活掌握。

3、因土施肥:施用氮肥必须充分考虑土壤的供肥保肥特性,土层深厚,保肥力强的地块以基肥为主,一次追肥。

一、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有哪些1、合理分配氮肥一定要使用在增产效果好的土壤上,根据试验结果表明,一般在地下水质好、基础产量较低的贫瘠低产型土壤上氮肥的利用率就会比较高,而且增产效果也会很明显。

2、深施覆土(1)深施结合覆土能增加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减少挥发,对铵态氮肥有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施肥深度一定要结合作物品种特性与施肥量灵活掌握。

(2)化肥用量少、作物根系分布较浅的,主要以中层浅施(深6-12cm)较好。

(3)化肥用量大、作物根系发达、入土深、分部广的应要以底层深施(深12-15cm)为宜。

3、因土施肥(1)使用氮肥一定要充分考虑土壤的供肥保肥特性,一般土层深厚,保肥力强的地块主要以基肥为主,进行一次追肥。

(2)保肥力差的风沙土、漏沙土,一定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采取分次施肥。

4、氮磷化肥配合施用(1)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要求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协调供应。

(2)可以根据土壤氮磷均缺的状况,注意氮磷化肥的配合。

(3)同时土壤如果缺微量元素,也要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注意施用微量元素。

二、氮肥属于哪种肥料1、氮肥属于一种大量元素肥料,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被称为大量元素,主要包括氮、磷、硫、磷、钾、氧等元素,其中氮、磷、钾是植物整个生长过程中不能缺少的营养元素。

2、氮肥是指以氮元素为主要成分,可在土壤上使用,能给植物提供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

氮肥根据含氮基团可以分为铵态氮肥、氨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以及酰胺态氮肥等。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10项技术措施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10项技术措施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10项技术措施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3期刚静陈秋杰刚强李娟提高肥料利用率是降低肥料成本,提高施肥效益,实现节本增效目的主要途径。

提高肥料利用率有以下10项措施。

1、增施农肥、有机无机相结合农技部门曾做过试验:在同一地块的同一作物设单施化肥区和农肥化肥混施区,所投入的养分N、P、K含量基本相等,但产量结果却不一样,农化结合的处理比单施化肥的处理每公顷增产1.181公斤;N的利用率增加了13.6%,P205的利用系数高2.1。

这项试验说明,增施农肥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2、营养配餐N、P、K微肥配合施用作物除需要N、P、K三要素外,还需要铜、镁、硫、锌、铁、钼、硼、硅等微量元素。

如果单一施用受最小养分律的限制,影响对其它元素的吸收,只有合理搭配,互补互促才能提高利用率。

据试验:在同等施肥量的前题下,N肥单施,利用率26%;N、P混施,N的利用率达到30%;N、P、K混施,N的利用率也提高了6%。

3、底、口、追肥相结合农技部门连续多年做了玉米不同施肥方法的试验。

前题是同一地块,同一品种,施用相同数量和品种化肥。

结果表明:底、口、追相结合施肥方法比一次性施肥(一炮轰)增产10.6%;比不施口肥增产4.6%。

说明底、口、追相结合施肥方法化肥利用率最高,比“一炮轰”施肥方法能提高化肥利用率5-7%。

4、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1)深施深施可以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

旱田氮肥要深施16cm以下,老沟深川一犁后施用。

底肥深施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性。

生产实践证明:化肥施的深,玉米活杆成熟度高,而且倒伏率降低。

水田底肥应在耙地前施用;玉米追肥提倡用追肥器进行深施肥,人工追肥应刨坑8cm以上,并盖土踩实。

(2)按土种选择化肥品种不同土种的理化性状,保肥保水能力不同。

对化肥的利用率不同。

例如:尿素需要在尿酶的作用下才能将酰胺态氮转化为作物可利用的氮态氮,而尿酶数量与土壤呈正相关。

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怎样让尿素肥效更长久

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怎样让尿素肥效更长久

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怎样让尿素肥效更
长久
尿素含氮46%,是目前生产上最为常用的优质氮素化肥,但尿素施入土壤后的利用率通常只有45~50%。

那么,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呢?怎样让尿素肥效更长一些呢?
一、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1、深施。

尿素无论作底肥还是作追肥,均应深施覆土,施肥深度10~12厘米为宜;尿素深施可明显提高利用率。

2、早施。

尿素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

施用时间过晚,不仅不利于肥效发挥,而且可能引起作物贪青晚熟。

3、喷施。

尿素叶面喷施针对性强,吸收速度快,养分利用率高,且施肥量少,增产效果显著。

二、怎样让尿素肥效更长久
尿素一经水解成铵态氮后,如果作物尚处于苗期吸收氮很少,这时大量游离氨的存在有可能会造成氮素损失和降低利用率。

因此,可以通过添加脲酶抑制剂来推迟尿素水解的时间,添加脲酶抑制剂的尿素施入土壤后,由于脲酶活动受到抑制,使水解作用受阻,它在土壤中的存在时间会长于普通尿素,被称为“稳定性尿素”。

三、施用尿素要注意哪些
1、尿素不能在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的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氨化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左右。

所以,施肥不能在地表撒施。

2、尿素忌作种肥:用尿素作种肥时,常会在转化过程中产生少量的缩二脲。

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幼苗和种子产生毒害。

3、尿素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尿素施下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利用,在碱性条件下,氨态氮中的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一、化肥的利用率
我国目前肥料利用率比农业发达国家较低。

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40%,氮肥施入土壤后有3个去向,一是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一般为30~40%);二是残留在土壤中(25~35%);三是离开土壤——作物而损失(20~60%)。

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为10~25%,K肥的利用率为50~60%。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呢?
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
1、因地、因作物施肥
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PH值和作物的需肥特点,合理地确定肥料的施肥量和品种。

如豆科作物、油菜、棉花、瓜类及果树等属于喜磷作物,施用磷肥有较好的肥效。

在酸性土壤中要施碱性肥料,防止土壤酸化。

2、氮、磷、钾、有机肥混合使用
据在小麦上试验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比单施磷增产16.5%,比单施氮增产10.5%,比氮磷配合施用增产6.4%。

而且与有机肥混合使用还可减少土壤对磷素的吸附和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

3、深施和集中施、分层施
深施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损失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减少氨的挥发,还可以减少反硝化损失;磷肥的集中施用一方面可以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降低化学固定,另一方面还能加大与作物根系之间的浓度差,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另外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差,分层施用可以满足不同生育时期对磷的需求。

4、适期使用
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两个关键时期,应把握好这两个时期,确保肥料的最大效率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一般磷素的营养临界期都在生育前期,氮素在营养临界期比磷稍晚。

最大效率期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时期。

5、加强水的管理
水分的供应与作物营养的吸收有密切的关系,水分使用不当不仅造成养分的损失,而且影响作物的生长。

适量灌溉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但过多或过少将使利用率下降。

6、叶面喷肥
对作物进行叶面喷肥,不仅可以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还可以减少土壤对养分的固定,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如用2~3%过磷酸钙(加水搅匀静置24小时后,取澄清液)为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的效果就较好。

7、经济施肥
如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25~35%,磷肥当季利用率较低(10~25%),但其在20年内残效迭加利用率达38.9%。

据试验表明:如果把磷肥在当季和后季总的增产作用为100%,则当季占50%,第二季占25%,第三季占15%,第四季占10%。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肥料后效,不仅可以节约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8、配方施肥
试验表明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而且还能避免盲目施肥,减少肥料的浪费。

从绝对值来看,作物吸收氮量、土壤中残留量以及损失的肥料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从相对值来看,氮肥利用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损失率则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

9、配施微肥
在合理施磷的同时,在小麦上,每亩地再配施锌肥1公斤,硼肥0.5公斤,增产效果更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