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肉价格的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猪肉价格上涨的经济学思考

猪肉价格上涨的经济学思考
城市今年5 月较4 月的肉价涨幅达 到1 . 05 %,一反2 0 、 0 5
如 图2 示 ,猪 肉和 大多数 商 品一样 ,在 计划 经 所
上 ,据 国家物价 部门的统计 数据 显示 ,全 国3 个 大 中 济时代均 由国家定价定 产 ,按计划供 应 ,凭票 购买 , 6
属紧俏商 品 ,有价无货 ,猪 肉的名 义价格不存 在明显
也 出现不 同程 度的上涨 ,并带动餐饮业 价格 的上 涨 ; 65 ( 图1 . % 见 )。其 中,食 品价格的权重 为3 %, 肉 3 而
极性 和稳定市场 ;第二次便是 2 0 年 至今的这一次猪 05
从 2 0 — 0 7 三年 的猪 肉价格 走 势看 ,肉价 05 20 年
我 国今 年 的CP 从 5 I 月份 起 迅 速上 升 ,到 8 月份 达 到 肉涨价 。
肉价格上涨对消费价格指数有着不可忽视 的影 响。

走 ,主要原 因是元旦春 节期 间是猪 肉消费 的旺季 ,强 有力的季节性 消费拉动 猪 肉价格 季节性上涨 ;节 日过 后 ,猪 肉开始进人一年 中的消 费淡 季 ,5 月份是 肉 、6

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的回顾
猪 肉价格 上涨 引发 了多方 的关 注和广 泛的讨论 ,
食 品 。猪 肉虽 不是什么高档食 品 ,但却 是体现生 活水 升 :第一次是 18 — 9 8 ,三年上涨 了8 %,年涨 幅 95 18年 0
0 平 的基本生活 消费品之一 。 由于猪 肉消费具有很 强的 近3 %。这次涨价 主要是 国家政策性 的提价 ,是对长
可 替代性 ,价格 的联动性使 得其他 肉禽类商 品的价格 期过低 的猪 肉比价 做 出的调整 ,以提高农 民的养殖 积

当前XX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调研报告

当前XX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调研报告

当前XX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调研报告近期,我市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明显,我们深入生猪规模养殖大户、屠宰企业、饲料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专题调研,重点围绕生猪市场价格变化及收益情况,生猪出栏、存栏、能繁母猪数量,生猪价格后期走势及原因,当前我市养猪行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展开专题调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目前我市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明显。

我市生猪和猪肉价格自2022年4月下旬止跌转涨,生猪价格连续2个月温和震荡上扬,7月初,生猪价格在连续上涨后进入震荡调整阶段,随着9月开学季到来,猪肉需求的增加,生猪价格持续上涨,10月份,猪价高位运行达到年度高点。

在国家采取了提醒告诫、约谈和储备肉投放等一系列调控举措下,生猪价格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上涨后,自11月初起,猪价从上涨态势转为下跌态势,价格连续11周下跌,跌至养殖成本以下。

目前,我市生猪出栏价格为7.2-8元/斤,白条肉价格为9.5元/斤,精瘦肉价格为14元/斤,生猪出栏价格和去年10月份14.1元/斤相比下跌了43.3%,白条肉价格和去年10月份17.6元/斤相比下跌了46%,精瘦肉价格和去年10月份22元/斤相比下跌了36.4%,猪仔价格从去年7月份1180元/头跌到现在450元/头,下跌了61.9%。

不到半年时间生猪和猪肉价格近乎腰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一定实惠,但是养殖户利润骤减,不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生猪、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市场供应充足,前期二次育肥、压栏惜售猪源集中释放,养殖端出栏数量增加;二是受疫情政策优化调整的影响,餐饮消费和腌腊消费均大幅减少,消费对猪价的支撑不足;三是春节过后,猪肉进入消费淡季,需求下降,供应过剩;四是屠宰企业屠宰生猪数量较春节前有所减少,部分屠宰场有圈存猪,收猪积极性不高,且压价收猪较多。

(二)目前生猪养殖收益处于亏损状态。

通过调查,我市生猪从仔猪收购到饲养出栏(300斤为标准出栏),按目前生猪出栏收购价7.5元/斤来计算,每头收入约2250元,其中仔猪成本450元、饲料成本1800元、防疫成本80元、人工成本等300元,合计养殖成本为2630元,每养一头生猪亏损380元,从当前行情来看,生猪养殖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研究性学习----猪肉价格上涨问题

研究性学习----猪肉价格上涨问题

课题名称:研究猪肉价格上涨对我市人民生活的影响背景:2007年,中国猪肉价格一路彪升,从最初的5元一斤短短数月创下了14元甚至更高的历史记录。

抱怨猪肉价格暴涨的时候,本小组决定研究猪肉价格上涨对我市人民生活的影响。

活动目的:了解社会动态变化,并通过对猪肉价格的变化深入探讨其对人们的影响,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可知的市场经济的利弊,并针对部分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

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周边的居民,整理分析,得出猪肉价格变动对本地区人民的影响。

并通过网络途径了解更大范围的影响,再深入研究起产生原因及反映出来的目前市场经济的存在的值得重视的问题。

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猪肉价格的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较大。

而猪肉价格上涨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价值量的增加减少以及供求关系的影响。

此次猪肉价格变动中,体现了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作用,也反映出市场调节滞后的缺陷,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同时也折射出投资者畏惧的心理。

结论:猪肉价格变动影响居民生活,其原因是价值量的变化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市场调控滞后性的表现,也反映出政府未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一、研究结果猪肉上涨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由调查统计得出]1. 大多数人比较倾向于购买猪肉类肉制品,且价格上涨时也一般不改变饮食习惯。

可见,猪肉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受到其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但有超过半数的人会在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选择购买作为其替代品的羊肉、牛肉等,一定程度上使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2.现在的市场上,出现的问题产品较多,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也会遇到灌水猪肉、病害猪肉等问题猪肉,在调查中只有2%左右幸运的消费者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形。

这些问题猪肉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权和生命健康权。

3. 面对猪肉价格的上涨,在调查中,有近半数的消费者表示担忧,其中有约8%的居民表示很担忧,加重了经济负担,增加了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

最后了解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看法,绝大多数的居民都认为利大于弊,可见这样的经济制度还是比较适应现在的国情的。

基于蛛网理论的生猪价格波动性分析

基于蛛网理论的生猪价格波动性分析

基于蛛网理论的生猪价格波动性分析本文运用蛛网理论深入分析了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状况,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生猪市场正处于不稳定的“发散型蛛网”波动状态,随后的统计数据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

针对“发散型蛛网”的成因及波动特点,本文就如何稳定生猪生产,走出蛛网困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自2007年4月以来,我国各地区生猪及猪肉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涨幅之大、涨速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均为历史罕见,一时间猪肉涨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议论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于传统的消费习惯,猪肉在我国居民肉食消费结构中一直处于绝对优势状态。

国家的最新统计表明,猪肉在国民各项肉类消费中的比重仍高达70%左右。

由此可见,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副食品,其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食品,猪肉历来都受特殊重视,我国农业上有句俗语“粮猪安天下”,即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定。

但是自从1985年我国取消了生猪派购政策、放开生猪经营以来,我国的生猪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生猪价格更是波动频繁,暴涨暴跌现象屡屡出现,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严重影响了养猪农户的收入和生猪生产的积极性。

本文运用蛛网理论深入分析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的状况,对如何稳定生猪生产,走出蛛网困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蛛网理论简介蛛网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种关于动态均衡分析的理论,它将市场均衡理论与弹性理论结合起来[1],通过引入时间变化这个重要的因素,连续考察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诸如农产品、畜牧产品这类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以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结果。

在波动过程中,由于产量和价格变化的轨迹类似蜘蛛网,1934年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多把这一理论形象定名为“蛛网理论”。

[2](P80-84)蛛网理论是考察市场均衡恢复与稳定条件的理论,该理论运用了追溯现期经济变量受上期变量影响的分析方法,成为现代经济学中运用差分方程进行经济分析的起点。

猪肉价格上涨之经济学思考

猪肉价格上涨之经济学思考

猪肉价格上涨之经济学思考发表时间:2011-10-24T16:13:50.37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赵欣[导读] 市场供应少,而需求多,供小于求,养猪的人少了吃肉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上涨。

赵欣(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经济史专业2010级研究生,广西桂林 541000)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109 摘要:从猪肉价格上涨原因分析导出其他影响经济发展之利害关系,从而构建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猪肉价格;市场经济;经济目标;思考今年“五一”过后,全国许多地方猪肉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5月前20天,36个大中城市每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4.5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4元。

与此同时,全国各大城市的超市中的鸡蛋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从去年的4元每斤升至6元每斤,涨幅接近百分之五十。

鱼类、禽类以及牛羊的价格也出现波动,近一个月内上涨百分之三十。

这一经济现象,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猪肉价格在短短几个月内涨这么厉害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首先是供求关系的影响。

去年上半年受疫病和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一些养殖户为减轻损失,缩减养殖规模,而6月份后,虽然猪肉价格逐步回升,但养殖户增加养猪数量的速度不及市场需求增加的速度,市场供应少,而需求多,供小于求,养猪的人少了吃肉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上涨。

这就是市场信号传递机制,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又影响供需,但是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所以去年的因导致今年的果。

如图所示,图中,D和S是市场上猪肉原来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两者交点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1 ;养殖户增加养猪数量即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到S’的位置,而市场上猪肉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至D’的位置,D’和S’的交点对应的均衡价格为 P2。

但是从图上可以看出,需求曲线平移的幅度大于供给曲线的平移幅度,即需求增加的速度大于供给增加的速度,价格上涨。

2022-2022年我国猪价市场走势分析

2022-2022年我国猪价市场走势分析

2022-2022年我国猪价市场走势分析从2022年三月份以来,猪肉价格节节攀升,短短数月涨幅已超30%,且创下三年内新高。

在中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统计体系中,食品所占权重为33.2%。

而在食品大类中,猪肉的权重约为10%左右,猪肉价格的变动关系着老百姓的消费水平。

2022-2022年我国猪价市场走势分析详情如下。

猪肉价格正开启新一轮上涨。

Wind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已从4月初的19.63元/千克上涨至目前的25.98元/千克,涨幅近三分之一。

生猪供应收缩,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降到最低点,被市场人士认为是本轮猪价上涨的主要缘由。

生猪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即使养殖户们现在补栏,有效供应也要到年底才能形成。

肉价上涨趋势至少还将持续一年时间。

CPI随之被牵动。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6月猪肉价格上涨7.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0个百分点。

“猪价上涨带动CPI消失高点的时间很可能在明年上半年。

”证券宏观讨论员讨论报告中推断,猪肉价格对CPI的拉动在2022年1-3月份达到1.5个百分点左右,形成一个CPI的阶段性高点。

货币政策也因此面临肯定的变数。

“猪肉价格假如急速上涨,它对货币政策会有影响,但是货币政策不会因此而快速转向。

”俞平康7月23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发布的上述讨论报告称,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旧可以保持一个宽松的政策取向,但是明年年初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会由于CPI的同比回升而受到掣肘。

“这才刚刚开头”WIND数据显示,今年初,猪肉价格在20元/千克价位四周小幅波动。

从4月初开头,持续上涨趋势消失,迄今已达到25.98元/千克,涨幅32%。

“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缘由是供应收缩遭受需求企稳。

”证券宏观讨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供应端来看,2022年以来生猪养殖业长期亏损,养殖户大批退出,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

以生猪存栏(能繁母猪)为例,2022年6月生猪存栏(能繁母猪)的数量已降至3899万头,为历史最低点,比之前的最低纪录还低16.8%。

食品价格上涨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食品价格上涨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食品价格上涨原因的经济学分析近几个月来,各地市场上从猪肉价格到牛羊肉价格到家禽类食品价格都呈现一路上涨的势头。

大多学者认为这次价格波动是一种恢复性上涨。

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运用成本理论,供求理论等探究本轮价格上涨的原因。

标签:价格成本供求一、问题的提出从2006年7月份起,我国猪肉和鸡蛋价格开始上涨。

截至2007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升0.3%。

其中,“五一”节后猪肉价格快速、大幅上涨,并引发鸡蛋,牛羊肉等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5月份,肉禽及其制品,蛋价格分别上升6.3%和5.5%,影响食品类价格较上月上升0.6%,成为推升价格总水平环比上升的主要因素。

其中,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消息,5月份,北京市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0.5%,鲜蛋价格同比上涨28%,带动食品类价格上涨4.1%,由此拉动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升1.2个百分点。

沈阳在这次食品价格上涨浪潮中,创下10年以来猪肉的最高价格,猪肉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已超出99%。

二、食品价格上涨原因分析1.粮食价格上涨原因分析2007年5月,我国玉米价格同比上升13.4%,较2006年1月份上涨了20%,并仍然继续处于上升期。

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从2004年起,已连续三年丰收。

粮食总产量从2003年的8613亿斤上升到2004年的9388亿斤,2005年的9680亿斤,再到2006年的9860亿斤,已比三年前增产1247亿斤。

从数据上看,这次我国粮价上涨呈现的是“增产涨价”态势,供求失衡似乎不应成为本次涨价的缘由。

(1)受全球经济影响。

我国国内粮油价格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已随行就市,由此形成了区域性直至跨区域的开放性流通大格局。

而且中国自入世以来,国内粮油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粮油价格接轨。

因此,这次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不能仅仅从国内供求关系分析,而应在全球供求格局下思考。

全球变暖所导致的一系列恶劣天气已经对农作物产量产生了较大的灾难性影响。

影响猪肉涨价的因素

影响猪肉涨价的因素

影响猪肉涨价的因素
影响猪肉涨价的因素有:
1. 养猪数量减少:养猪业的规模缩减或受到疫病的影响,导致猪肉供应减少,从而推高价格。

2. 饲料成本上升:猪饲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饲料,如果饲料价格上升,猪肉生产成本也会提高,从而影响猪肉价格。

3. 季节性需求增加:一些特定节日或季节,如春节、中秋节等,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会增加,市场需求上升而供应相对稀缺,价格会上涨。

4. 贸易限制:一些国家或地区对猪肉的进口进行限制或加征关税,导致从外部供应减少,进而影响市场价格。

5. 通胀压力:如果整体经济通胀加剧,货币贬值,人民币购买力下降,导致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猪肉也会受到通胀压力而涨价。

6. 人口增长:人口数量增加,对猪肉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供需失衡也会导致价格上涨。

7. 病毒传播:猪类疫病的爆发会导致猪肉供应减少,从而推高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猪肉市场的行情
使得猪肉供给减少的因素:
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供给减少
从2006初开始粮油价格普遍上涨。

但是2005-2006年的猪肉价格却一直比较低迷,而随着饲料等的上涨,生猪的生产成本却在上涨,养猪在亏本。

于是很多农户放弃养猪,于是2007年的生猪供给量随之减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猪肉价格上涨。

使得猪肉需求相对平稳增加的因素
1.需求的相对增加
从07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来,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城市、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一直在平稳增长,随之带来的必然是对猪肉等消费品需求的量的稳步增加。

这一因素又在推动着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价格必然要上涨。

2.猪肉需求的相对平稳原因
A 替代品价格上涨。

人们想要用替代品来替代猪肉的欲望不强烈使得猪肉需求相对平稳。

在猪肉价格上涨的同时鸡肉、牛肉、价格也在增长。

B 消费者偏好的影响。

中国人不同于西方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中国人对猪肉的需求是不会仅仅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而马上就降低。

C 猪肉的需求弹性低。

我们由西方经济学知道:猪肉等属于是生活必需品,它的价格弹性比较低。

所以它对价格的上涨不是很敏感。

这里面还有一个价格信号的问题。

整体物价在上涨,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猪肉价格是涨了,但是事实上它却没有涨的像人们用货币数字所看到的那样严重。

名义价格是很高,但是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实际价格涨的并不是那么高。

所有这些影响因素用图形表示如下:
1. P07、P06指的是07年和06 年的猪肉价格
2. S07、S06 指的是07年和06 年的猪肉供给曲线
3. D07、D06指的是07年和06 年的猪肉需求曲线
从上面的图形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
从前面的分析知道,06年的猪肉价格是低于均衡价格的,它在P06处,于是生产者调整了生产,减少了猪肉生产,使得猪肉供给曲线从S06左移到S07;而与次同时,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替代品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偏好的相对平稳、以及猪肉的价格需求弹性的低弹性都使得猪肉的需求增加,使得猪肉的需求曲线从D06向右移动D07。

这样供给和需求共同推动猪肉价格上升到了一个新的价格水平P07(如图所示)
析的现实意义:调控猪肉价格使其回落
知道了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逆向思维来进行调控,来平缓猪肉价格上涨趋势并使其回落。

解决的时候我们要考虑那些影响因素是我们人的因素可以起作用的?
1.从供给方面来看:
a. 短期靠进口生猪从开始饲养到出栏有一定的生产周期需要一年,所以说在短期间内说靠增加产量来增加供给不大现实。

所以在增加短期供给方面我们可以考虑进口。

以解决短期的供给不足。

补足供给缺口。

b. 从长远来看,着手生产,以应对下一年度。

分析06年的情况我们发现,由于我国的猪肉生产多是家庭生产,其产业化程度不高,对市场的影响力度小,同时
生产成本高。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思考长期解决方法:建立猪肉期货交易,以稳定生猪生产、保护生产者利益(这方面有大米和小麦期货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同时规模化养猪,以便通过产业化来降低生产成本。

2.从需求方面来说:
在我看来这是比较难的一般是比较难的,而我觉得这也是我不愿意去调控的,因为你不可能为了不让猪肉涨价就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因为虽然说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可是需求也可以拉动供给。

所以我希望看到的是需求还是在增加着,让需求来拉动供给增加。

这样我们整个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

当然并不是说需求是不可影响的,它同样可以被影响:猪肉的价格弹性来说,由于它弹性低,人力可以起的作用甚微,可是我们通过宣传影响人们的偏好,引导
人们多食营养价值高的替代品(如牛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