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刘庆【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heart rat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taking 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in the early phase. Methods 125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group A(n=63) and groupB(n=62).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23.75-90mg/d,once daily,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metoprolol tartrate tablets 23.75-90mg/d.Besides,both group was remedie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to observe the impact in heart rate、arrhythmia、cardiogenic shock、death and stenocardia after four-week’s treatment, P<0.05. Result The servation group had advantage in improving cardiac variation,reducing cardiogenic shock,sudden death and infarct size and relieving pain than matched group. Conclusion The early use of metoprolol succinat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in the AMI will impro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ognosis.%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如何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252020年 第29期探头对微小的包块、病变都能进行扫描并显示在影像学图像中。
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前不需要膀胱充盈,不需要患者憋尿,此外也不会受到脂肪、肠气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探头的分辨率也在越来越高,频率不断加大,这样就促使超声图像越来越清晰。
但是同腹部超声检查一样,阴道超声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使用阴道超声检查盆腔外包块或肝脾周围积液就不能清晰的表现,其检查的结果准确性有所降低。
阴道超声的优点相对较多,它不需要憋尿,不需要等待,为患者减轻憋尿的痛苦,节约检查时间;对于肥胖病人,不需要经过腹部多层组织及脂肪,减少声束吸收,图像较经腹超声清晰;对于前位及后位子宫的显示满意,对卵巢、输卵管及盆腔微小病变显示清晰,对血流信号敏感,更容易引出血流频谱,有利于妇产科疾病鉴别诊断;对盆腔小包块、盆腔积液显示满意,有利于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可用于盆腔肿物及附件肿物的穿刺活检。
三、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的比较1.异位妊娠的诊断(1)阴道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属于腔内超声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将高频探头伸入到患者阴道内穹窿部位,可以对子宫以及子宫周围进行仔细扫描,同时扫描过程中受到肠道内气体、腹壁脂肪、膀胱是否充盈、腹部手术瘢痕等影响较小。
同时阴道超声检查的高频探头比腹部超声检查探头要更小、更灵活,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扫描,因此影像学图像更为清晰。
患者进行检查时无需憋尿,这样既缩短了检查的时间,也不会因此影响到检查的判断结果。
(2)腹部超声检查。
对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突出的优点就是探测范围较广,但是存在众多缺点如:探头分辨率较低,探头临近的部位与子宫、子宫周围组织相差太远,扫描时探头容易受到患者腹壁厚度、膀胱不够充盈、有肠内气体等影响;由于子宫等部位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因此使用腹部超声检查时存在一定的盲区,如探头难以扫描到卵黄囊、妊娠囊等组织结构难以发现子宫周围微小的包块。
血清sST2联合B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血清sST2联合B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王瑾1,黄淑田2,何强1,凡雪静1,石曈1,刘晓彤1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联合B型利钠肽(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㊂方法:选取2020年1月 2021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心内科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且行PCI术的病人20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2.73个月)是否发生MACE事件分为非MACE组(157例)和MACE组(47例),分析sST2㊁BNP水平以及二者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㊂结果:MACE组与非MACE组年龄㊁饮酒史㊁高血压㊁支架植入数㊁空腹血糖㊁促甲状腺激素(TSH)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㊁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㊁尿素㊁同型半胱氨酸(Hcy)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㊁吸烟史㊁sST2㊁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㊁吸烟史因素后,sST2和BNP是MACE 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sST2曲线下面积为0.867,BNP曲线下面积为0.913,sST2联合BNP 曲线下面积为0.922㊂sST2㊁BNP分别取58.4ng/mL㊁227pg/mL时诊断效能最高,sST2㊁BNP以及两项联合变量敏感度分别为87.9%㊁83.6%㊁99.4%,特异度分别为79.0%㊁76.4%㊁83.4%㊂提示sST2㊁BNP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预后均有预测价值,两项联合预测价值更高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病人血清sST2㊁BNP水平越高,术后1年发生MACE事件可能性越大,sST2和BNP可以作为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sST2和BN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MACE事件的诊断价值高于sST2㊁BNP的单独预测价值㊂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B型利钠肽;心血管不良事件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3.17.025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㊁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㊂当前,多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急性心肌梗死,PCI术能快速开通病人闭塞的冠状动脉,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范围扩大或新的心肌梗死发生[1],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肌缺血情况㊂然而临床已证实完成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仍存在心室重构及炎症等情况,进而可能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因此,寻找生物学指标尽早评估病人PCI术后的预后情况对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㊂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与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㊁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等指标水平变化具有紧密关联,但对于联合应用上述2项指标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 术后的预后方面报道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㊂本研究回作者单位 1.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太原030001)通讯作者黄淑田,E-mail:*********************引用信息王瑾,黄淑田,何强,等.血清sST2联合B型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7):3230-3233.顾性分析sST2㊁BNP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旨在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 2021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20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年龄35~92(62.45ʃ12.06)岁,均接受PCI术治疗㊂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者;3)能接受随访,且随访资料完整者㊂排除标准:1)既往有心力衰竭及其他可能引起心脏形态结构变化的疾病,如心肌病㊁心脏瓣膜病㊁先天性心脏病等;2)合并哮喘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㊁支气管哮喘等肺部相关疾病,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㊁妊娠㊁恶性肿瘤㊁合并肝肾功能不全㊁自身免疫疾病;3)资料不全者㊂本研究经山西白求恩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方法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包括年龄㊁性别㊁吸烟史㊁饮酒史㊁基础疾病情况等㊂收集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标本,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SH)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㊁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parate aminotransferase,AST)㊁尿素㊁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㊁sST2㊁BNP,并按照常规生化检测方法进行检测㊂1.3随访经门诊㊁再住院或电话等方式记录病人出院后(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2.73个月)MACE的发生情况,包含心力衰竭㊁再发心绞痛㊁再发心肌梗死㊁恶性心律失常㊁全因死亡等㊂1.4分组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非MACE组(157例)和MACE组(47例)㊂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6.0及GraphPad Prism8.0软件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M(P25,P75)]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同时满足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法;不符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㊂分类变量用频数㊁率(%)表示,定性资料如果是分类变量使用χ2检验或者使用连续校正的χ2检验㊁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有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非MACE组157例,年龄(61.48ʃ11.62)岁;男125例,女32例㊂MACE组47例,年龄(65.72ʃ13.06)岁,男28例,女19例㊂两组性别㊁吸烟史㊁sST2㊁BNP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㊁饮酒史㊁高血压㊁支架植入数㊁空腹血糖㊁TSH㊁ALT㊁AST㊁尿素㊁同型半胱氨酸㊁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1㊂表1非MACE组和MACE组临床资料比较项目非MACE组(n=157)MACE组(n=47)统计值P 男性[例(%)]125(79.6)28(59.6)χ2=7.7500.005吸烟史[例(%)]91(58.0)18(38.3)χ2=5.6210.018饮酒史[例(%)]46(29.3)9(19.1)χ2=1.8930.169高血压[例(%)]92(58.6)26(55.3)χ2=0.1600.690年龄(岁)61.48ʃ11.6265.72ʃ13.06t=-2.1350.064支架植入数(个) 1.00(1.00,2.00) 1.00(1.00,2.00)Z=-0.4950.620空腹血糖(mmol/L)7.27ʃ3.068.03ʃ3.65t=-1.4340.153 TSH(U/mL) 1.52(0.84,2.70) 1.78(1.18,2.61)Z=-1.0280.304 ALT(U/L)31.60(18.80,50.80)33.80(18.00,56.80)Z=-0.4940.621 AST(U/L)38.00(23.30,98.70)37.90(24.40,183.20)Z=-0.6250.532尿素(mmol/L) 6.20(4.70,7.20) 6.70(4.80,8.20)Z=-1.7990.072同型半胱氨酸(μmol/L)26.09ʃ25.5327.25ʃ22.51t=-0.6040.546 LDL-C(mmol/L) 2.70ʃ0.83 2.50ʃ1.00t=1.3160.190 sST2(ng/mL)23.80(12.60,49.65)77.90(70.60,86.20)Z=-7.638<0.001 BNP(pg/mL)156.00(80.00,354.00)325.00(124.00,954.00)Z=-3.0980.0022.2MACE危险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ST2㊁BNP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㊂详见表2㊂表2MACE危险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项目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值OR值95%CI P 男性-1.1130.843 1.7420.329[0.063,1.716]0.187sST20.0210.008 5.881 1.021[1.004,1.038]0.015 BNP0.0020.0018.815 1.002[1.001,1.004]0.0032.3sST2㊁BNP水平以及两项联合预测MACE的ROC曲线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独立危险因素sST2㊁BNP及两项联合变量为检验变量㊁MACE为状态变量得出ROC 曲线,结果显示:BNP 联合sST2预测MACE 的AUC 为0.922,敏感度㊁特异度分别为99.4%㊁83.4%;sST2预测MACE 的AUC 为0.867,特异度㊁敏感度分别为79.0%㊁87.9%,计算得出的最佳截断值为58.4ng/mL ,表明当sST2>58.4ng/mL 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 术后发生MACE 的可能性较大㊂BNP 预测MACE 的AUC 为0.913,特异度㊁敏感度分别为76.4%㊁83.6%,计算得出的最佳截断值为227pg/mL ,表明当BNP >227pg/mL 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 术后发生MACE 的可能性较大㊂详见表3㊁图1㊂表3 sST2㊁BNP 及两项联合预测MACE 的临床效能项目临界值AUC P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sST258.4ng/mL 0.867<0.0010.76987.979.0BNP 227pg/mL0.913<0.0010.70083.676.4两项联合0.922<0.0010.82899.483.4图1 sST2㊁BNP 及两项联合预测的ROC 曲线3 讨 论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㊁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㊂发生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的坏死及纤维化会引起心脏几何结构和生物力学的改变,导致心室重构[4],从而降低了心脏的收缩能力㊂在这种情况下,心肌细胞坏死和机械拉伸可以释放某些生物标志物,即肌钙蛋白和BNP 等,此外,sST2也被认为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由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泌,是心脏超负荷的产物[5]㊂ST2是白细胞介素(IL )-1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该受体通过选择性剪切表达为两种形式存在,分别是跨膜受体(ST2L )和sST2,ST2的天然配体是IL -33,Miller 等[6]研究证实IL -33和ST2L 在动脉粥样硬化㊁肥胖和心室重塑中具有保护作用㊂IL -33通过于ST2L 结合,形成IL -33/ST2L 通路来防止心肌纤维化和心肌肥大㊂反之,sST2又是一个诱饵受体,通过结合游离IL -33而降低IL -33/ST2L 通路对心脏的保护作用㊂Weinberg 等[7]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并给小鼠腹腔注射氯胺酮(50mg/kg )和甲苯噻嗪(2.5mg/kg )构建心肌梗死模型,与空白组比较,发现心肌梗死后小鼠sST2明显增加,sST2参与了心血管的损伤,而阻碍了IL -33/ST2L 通路对心脏的保护作用㊂有研究表明,sST2能预测心血管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8]㊂此外,sST2浓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具有预测价值[9]㊂许敏等[10]研究证实sST2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体内表达升高;同样Zhang 等[11]研究发现,sST2可独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且能为GRACE 风险评分提供补充信息;何蕾等[12]发现,sST2可更有效地评估病人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基线sST2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近期预后不良风险的增加㊂本研究结果显示,MACE 组血清sST2水平均高于非MACE 组,进一步分析显示sST2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 术后发生MACE 的预测指标,其AUC 为0.867,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79.0%㊂BNP 存在于1号染色体短臂末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激素,主要通过心室肌细胞合成㊁分泌㊂在心功能正常情况下,BNP 一般处于低表达水平,研究表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利钠肽系统被激活,BNP 的浓度增高[13]㊂心肌梗后心功能发生异常,心室压力与心室肌发生相应变化,BNP 快速合成释放入血,以发挥利钠㊁利尿和扩张血管㊁抗醛固酮㊁降低血压及抵抗人体负荷的作用㊂有研究显示,BNP 为突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之一,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指标[14]㊂李建设[15]研究发现,BNP 水平越高,说明病人心肌负荷越重,预示心肌发生结构㊁功能的改变,表明心肌损伤程度越严重,病人预后越差㊂李丽[16]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 术前后BNP 的差值对预测其术后发生MACE 风险有较高的效能㊂Inoue 等[17]研究证明,尽早再通梗死相关动脉可抑制脑钠肽水平的升高,早期开通梗死血管可减缓MACE 的发生㊂进一步证实BNP 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 术后病人预后有力的预测因子㊂梁吉斌等[18]研究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的BNP 水平均高于MACE组,结果证实BNP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的预后情况㊂综上所述,sST2㊁BNP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 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项联合预测MACE的敏感度㊁特异度均高于sST2㊁BNP单一检测㊂在临床治疗中,将sST2与BNP指标相结合,更有利于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能早期识别高危病人,并强化其治疗以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㊂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有:样本量相对较小,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仅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sST2㊁BNP的检测,未设立健康对照组;仅检测了病人入院当天的sST2㊁BNP水平,在行PCI术后未进行检测㊂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多中心㊁大样本量对照研究,以验证其可靠性㊂参考文献:[1]陆艳,陆媛.直接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9):70-73. [2]刘宇娜,张丽,赵蕾,等.NT-proBNP㊁MYO㊁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1):4-6.[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4]ALEKSOVA A,PALDINO A,BELTRAMI A P,et al.Cardiacbiomarker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the role of soluble ST2(sST2)in acute heart failure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thereis meat on the bone[J].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9,8(2):270.[5]DATTAGUPTA A,IMMANENI S.ST2:current status[J].IndianHeart Journal,2018,70(Suppl1):S96-S101.[6]MILLER A M,LIEW F Y.The IL-33/ST2pathway--a newtherapeutic target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11,131(2):179-186.[7]WEINBERG E O,SHIMPO M,DE KEULENAER G W,et al.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ST2,an interleukin-1receptor familymember,in cardiomyocytes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2002,106(23):2961-2966.[8]IP C,LUK K S,YUEN V L C,et al.Soluble suppression oftumorigenicity2(sST2)for predicting disease severity or mortalityoutcom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Heart&Vasculature,2021,37:100887.[9]AIMO A,VERGARO G,PASSINO C,et al.Prognostic value of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in chronic heart failure:ameta-analysis[J].JACC Heart Failure,2017,5(4):280-286. [10]许敏,钟奇超,张询,等.sST2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2,50(4):540-542.[11]ZHANG K,ZHANG X C,MI Y H,et al.Predicting value of serumsoluble ST2and interleukin-33for risk stratification and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3,126(19):3628-3631. [12]何蕾,彭剑,郑璇,等.血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41-45.[13]张士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100-101. [14]张文友.血清hs-cTnT㊁Myo及NT-pro 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5):1877-1879.[15]李建设.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BNP㊁cTnI及心肌酶谱水平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6):2069-2071.[16]李丽.AMI患者PCI术后血清BNP㊁hs-CRP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2):1715-1719. [17]INOUE T,SAKUMA M,YAGUCHI I,et al.Early recanalization and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n indicator of left ventricularfunction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erican HeartJournal,2002,143(5):790-796.[18]梁吉斌,徐宏勇.血清PCT㊁D二聚体及BN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心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1):59-61.(收稿日期:2022-07-29)(本文编辑王雅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5例临床分析

主要表 现为兴奋 , 中度 4 (92 主要 表现 为抑制 , 9例 3 . %) 重度
1 ( 0 %) 现 为 昏迷 。 8 . HI 生 后 1 出现神 经 3例 1. 表 4 56 % E于 2 h
维普资讯
一 国感目窝凰
机制是在冠状动脉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血管 内 皮功能减 退的基础上 , 发生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I 1 l 。近 年来抗血栓治疗 已成为治疗 U P和非 s A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的关 键 措施 之 一 ,它 可 以 明显 减 少 U P和 非 S A T段 抬 高 的 急
系统症状。结论
HI E主要 与窒息、 胎儿宫内窘迫有关 , 维持
内环 境 平衡 、 早 控 制 抽 搐 、 及 降低 颅 内压是 治 疗 关键 。
【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窒息
神经症状
新 生 儿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 I ) 围 生 期 窒 息 、 氧 、 血 HE 是 缺 缺
例 (O4 , 9. %)产伤 1 (52 , 9例 1 . %)胎粪 污染 羊水 4 8例( 8 %)脐 3. , 4 带绕颈 3 例 ( 1 %) 9 3. 。 2
1 临床 表 现 . 2 15例 H E 的临 床 表 现 为 : 奋 激 惹 4 2 I 兴 2例
回 顾 分桂 春 , 杨少华. 红注射液治疗 不稳定型 心绞痛 4 例疗效 观察 『 _ 丹 8 J 】
实用中西 医结合 临床 ,0 6 6 1 :8 20 ,( )5 作者简 介: 占军 , ,8岁 , 胡 男 3 本科学历 , 毕业于张家 口北方 学院, 医 师。 ( 收稿 日期 :0 7 0 — 5 20 — 9 0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3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年龄大、有吸烟史、有高血压病史、有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BMI≥25 kg/m2均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P<0.01),其中BMI≥25 kg/m2的危险性最高。
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严格控制可控制的高危因素,对缓解患者病情发展有临床意义。
标签: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冠心病危险因素目前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硬化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的直接原因。
研究证实吸烟、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血脂水平异常等是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1]。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33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3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临床资料完整。
其中男141例,女92例,年龄38~79岁,平均(55.9±7.7)岁。
其中131例患者有吸烟史,107例患者BMI≥25 kg/m2,121例患者血脂异常,92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1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
1.2 方法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采用Gemini积分评价系统进行评价:狭窄≤25%记1分,26%~50%为2分,51%~75%为4分,76%~90%为8分,91%~99%分为16分,100%为32分。
不同病变部位单独计分,最终积分为各病变积分之和。
统计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异常、BMI异常情况。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原因与处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原因与处理分析发表时间:2011-05-19T17:25:24.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车琳[导读]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车琳(黑龙江省医院道外院区 150056)【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4-0370-02【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故早期发现并合理处理很重要。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全部男性。
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5.3岁。
其中合并心律失常6例,合并心力衰竭3例。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并发症的预防极为重要。
心电图检查:ST 段抬高型AMI者45例,非ST 段抬高型15例。
前壁梗死18例,前间壁梗死9例,单纯下壁梗死15例,下壁合并后壁梗死6例,非Q 波心肌梗死12例,不典型心电图表现3例。
1.2 治疗入院后即刻常规应用镇痛、阿司匹林、ACEI、钙拮抗剂等治疗,改善冠脉血供,积极控制充血性心衰。
对持续性多形性室速或心室颤动,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除β受体阻滞剂外,致命性或有严重症状的心律失常给予即刻和长期抗心律失常治疗。
莫氏Ⅱ型几乎都是前壁心梗的并发症,可能进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考虑起搏治疗。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下壁心梗所致的Ⅲ度AVB通常由于房室结内或结上损伤引起,逸搏节律通常较稳定,且大部分可恢复,可用阿托品静脉注射,0.3~0.6mg/次,每3~10分钟1次(总量<2mg),阿托品无效可考虑起搏治疗。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马红利;彭瑜;李超;牛镜磊;蒋英志;潘晨亮;张钲【摘要】目的明确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入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的初发AMI患者148例,收集患者术前血清sST2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并于PCI术后随访6~12个月,记录随访结果.结果 (1)根据是否发生MACE, MACE组(23例)血清sST2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125例)[(44.50±5.32)ng/ml比(23.59±1.15)ng/m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血清sST2水平与体重指数(r=0.190,P=0.008)、高血压病(r=0.148,P=0.034)、三酰甘油(r=0.212,P=0.00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r=0.324,P<0.001)、谷丙转氨酶(r=0.152,P=0.031)、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r=0.195,P=0.018)及左心室射血分数(r=-0.275,P=0.001)等因素相关.(3)经双变量相关分析可知:血清sST2与MACE、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呈正相关,与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无相关性.(4)预测PCI术后MACE发生的ROC 曲线.sST2+NT-proBNP联合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sST2(0.820比0.787,P=0.045),sST2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NF-proBNP(0.787比0.690,P=0.030).(5)血清sST2水平≤29 ng/ml患者PCI术后6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其sST2水平>29 ng/ml患者(100%比95.5%,P=0.029).结论 sST2受多种因素影响,与NT-proBNP联合可提高对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且患者sST2水平越高PCI术后6个月的死亡率越高.%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 on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148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of AMI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May 2016 in the heart center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erum sST2 level before PCI was test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clinically for 6 months after PCI.Results 1.MACEs were found in 23 patients during follow up.The sST2 leve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MACEs than the non-MACE group [(44.50 ±5.32) ng/ml vs.(23.59±1.15) ng/ml,P=0.001].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rum sST2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ACE and type Ⅲ procollagen amine terminal peptide (PⅢNP) but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NT-proBNP.2.Serum sST2 found to be correlated with the body mass index, blood pressure, triglycerides,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SV)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3.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of sST2 to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MACE after PCI was 0.787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T-proBNP.The area under curve of sST2 combined with NT-proBNP was 0.820.4.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serum sST2 level ≤29 ng/ml was higher than patients with sST2>29 ng/ml in 6 months after PCI.Conclusions sST2 is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sST2 combined with NT-proBNP can improv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MACE after PCI, and higher the level of sST2, higher the mortality rate in 6 months after PCI.【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7(025)004【总页数】6页(P186-191)【关键词】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作者】马红利;彭瑜;李超;牛镜磊;蒋英志;潘晨亮;张钲【作者单位】73000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73000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73000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73000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73000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73000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730000 甘肃兰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T2)属于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家族成员,包括可溶性ST2(sST2)和跨膜型ST2(ST2L)两种[1]。
24例无痛性心肌梗死诊疗分析

24例无痛性心肌梗死诊疗分析【摘要】目的对无痛性心肌梗死(r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此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方法对在我科进行入院治疗的24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4例rmi患者中,19例患者好转,死亡5例,死亡病例中心脏骤停2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肌衰竭1例,非心脏疾病1例。
结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此病在临床上多有误诊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特别关注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以对患者行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近年来,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般而言,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典型而明显的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肋骨后疼痛同时伴有胸闷、胸痛等病症,但临床也有一部分心肌梗死的患者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同时心电图也没有典型的心肌梗死表现,这类疾病被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rml)。
本文通过收集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4例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且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以提高今后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共有24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为53~78岁,平均年龄为66.5岁;患者从发病到住院时间最短为30 min,最长为4 d。
1.2 临床表现患者发病时有持续不停的心绞痛皆伴有烦躁不安、恐惧、出汗等病症。
其中表现为右上腹痛同时伴有咳嗽、气喘、恶心,呕吐等呼吸系统病症特点的患者有7例;表现为腹痛、呕吐等急腹症病症特点的患者有6例;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的患者有1例;其次首发症状为头晕、晕厥的患者为3例;首发症状为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5例;另外有2例为胃穿孔引起。
1.3 误诊情况有7例患者误诊为急性胃炎,误诊为频发室早的患者为3例,另外误诊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与ⅱ度avb 的患者各为1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因为 PA的发作 预示着冠状 动脉供 血受阻严 重 , 分缺血 I 部
但 未 坏 死 的心 肌 仍 然 存 在 。本 文 通 过 对 2 0 0 7年 4月 至 2 1 00
内、1天 内、0天 内的 发生率 进行两 两 比较 , 2 3 结果 显示 有 显
3 0天 内反复发 作的心 绞痛 。PA会引起 近期 心肌 梗死 的再 I
发 生 和 梗 死 面 积 的延 展 , 能 导 致 患 者 病 死 率 的 上 升 。这 可
生 PA的比率 与下壁 梗死 和 复合梗死 的 PA发 生率分 别进 I I 行两两 比较 ,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 .5 。发作时 间 :I PA的发
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本 组 15例 A 患 者 均 为来 我 院就 诊 的 在 2 MI
职或离退 休机关干 部, 均符 合 WH O关于 缺血 性心脏病 诊断
标准 的规定 , 除死于心 衰 、 j且排 心律 失常 、 源性休 克 、 心 心
素, 并采取相应的临床对策 。
【 关键 词 】 心肌梗死; 心绞痛; 相关因素; 分析
di 1. 99 ji n 17 0 6 .0 0 2 .2 o : 0 3 6 / . s . 6 2— 3 9 2 1 . 1 0 0 s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2 R 4 . 5 2 2 ; 5 14
瓣膜病 、 及脑血管并发症者 。均进行心 电图和血清酶 检查后 确诊为 A , MI均有典 型临床 症状且 不存 在 严重 并发 症。15 2 例 中, 9 男 3例 , 3 女 2例 ; 年龄 3 7 1~ 5岁 , 平均 6 . ; 中 1 5岁 其 年龄 < 0岁 6 6 9例 , 年龄 I6 > 0岁 5 。有心律失 常者 6 6例 6例 , 无心律失常者 5 。Q波梗死 13例 , 中前壁梗死 7 9例 1 其 9例 , 下壁梗死 2 , 2例 复合梗死 1 ; Q波心肌 梗死 1 2例 非 2例。按 心功能 Klp ii 分级 , l I~Ⅱ级者 8 , ~Ⅳ级 者 4 3例 Ⅲ 2例 ; 合 并心律失常者 6 ; 6例 合并 高血压 者 5 8例 ; 并糖 尿病 者 2 合 4 例; 静脉溶栓者 4 9例 。其 中 PA发作 时 间在心 肌梗 死 7天 I 内者 l ,4天内 7例 ,1天 内 3例 ,0天 内 3例 。 9例 1 2 3 12 方法 . 观察记 录患者如下资料 : 性别 、 年龄 、 死部位 、 梗
【 床研究 】 临
1 5例 心 肌 梗 死 后 心 绞 痛 的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2
朱 亚芹
( 济宁市第一人 民医院保健科 , 山东 济宁 22 1 ) 7 1 1
【 要】 目的 : 摘 探讨心肌梗死后心绞痛(I) 关因素。方法 : P 的相 A 通过对 2 7 月至 21 年4 1 例 A I 0 年4 0 00 月 2 5 M 患者的l床资料回 临 顾
年 4月我 院收 治 的 15例 A 患者 临床 资 料 的收集 , 2 MI 并对
著性差 异( 0 0 ) I P< .5 。PA相关 因素分析结果见表 1 。
表 1 PA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 ( ) I n% 】
PA的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 , I 旨在提 高患者 的生存 率和 生活质
21 0 0年 1 1月
中 国 民康 医 学
Me ia o r a fC i e e P o l  ̄He l dc lJ u l o h n s e p e n at h
No 2 0 v,01 Vo . FHM No 21 122 .
第2 2卷
上半月
第 2 期 1
心功能分 级、 心率失常发 生情 况 、 血压 、 高 糖尿 病、 血栓 的干
预情况及发作时间与发作诱因 。 13 统 计 学 处 理 采 用 S S 3 0对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 P S1 . 以 P< .5认 定 为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00
2 结 果
本研究 中 15例 MA 患者中 , 生 PA 3 , 2 I 发 I 2例 发生率 为
:
与其他组两两 比较 , 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 0 0 ) P< .5 。
2 . % 。其 中男 2 56 4例 , 占男性 比例 为 2 . % ( 4 9 ) 女 8 5 8 2/ 3 ,
例, 占女生 比例 为 2 . % ( /2 , 5 0 83 ) 年龄 <6 0岁者 1 8例 , 占 2 . % (8 6 ) 年龄 ≥6 6 1 1/ 9 , 0岁 1 , 2 . % (4 5 ) 4例 占 5 0 1/6 。有
分析。 结果 : 、 性别 年龄与心率失 常发生情况之 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 ( O0 )梗死部位 、 P> .5 ; 心功能分级 、 高血压 、 糖尿病 、 血栓的干预情 况、 发作时间 、 发作诱 因的比较结果显示 , 存在显著性差异( O0 )是 PA的相关 危险 因素。结 论 : 当重视 A I P< .5 , I 应 M 患者发 生心绞痛0 6 (0 0 2 — 77— 2 6 2— 3 9 2 1 ) 1 2 3 0
心 肌 梗 死 后 心 绞 痛 ( I 是 发 生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MI 后 PA) A )
两 两 比较 , 显 著 性 差 异 ( 0 0 ) Q波 梗 死 中前 壁 梗 死 发 有 P< .5 ;
心律失常者 1 7例 , 2 . % (7 6 ) 无 心 律 失 常 者 1 占 5 8 1/ 6 , 5例 , 占 2 . % (5 5 ) 三 指 标 比较 不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5 4 1/ 9 , P>0 0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