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工资

深圳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工资
深圳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工资

深圳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工资

分配制度改革指导办法

为建立更趋合理、充满活力的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激励制度,根据《深圳市事业单位职员管理办法(试行)》(深府令137号)及《深圳市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深人发…2005?3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指导办法。

一、核定档案工资

(一)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后,职员原基本工资(即职务工资、活工资、特区津贴、保留津贴)成为“档案工资”,作为计算职员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退休(退职)费和年度考核奖金等有关福利待遇的基数,同时也作为转移工资关系的依据。档案工资与职员实际工资无关。

(二)在改革竞聘中,职员的档案工资核定按下面办法处理:

1、职员所聘任的职务层次首次高于竞聘前所任职务层次的(例如助理级晋升中级,中级晋升副高),其档案工资按现行聘任职务的工资政策予以重新核定。

2、职员所聘任的职务层次低于竞聘前职务层次的(例如副高级低聘为中级,中级低聘为助理级),其档案工资按现行降职或低聘职务人员的工资政策予以重新核定。

3、职员在本单位由高职务层次聘任至低职务层次后,又重新聘任至原职务层次或以上的,若按现行工资政策核定的档案工资,档次低于低聘前的档案工资档次的,可保留低聘前的档案工资档次。

二、工资包干总额和可分配工资总额的构成

(一)工资包干总额的构成:

1、本单位由财政负担的所有在编人员的档案工资;

2、本单位由财政负担的所有在编人员按国家、省、市政策规定发放的奖金、津贴及各类补贴;

3、其他按规定可作为工资发放的经费。

(二)可分配工资总额的构成:

按深人发[2005]32号文件精神,工资包干总额中,住房补贴和独生子女费仍按现行政策直接发放给个人,其余工资总额称“可分配工资总额”。

“可分配工资总额”再分为职位工资和绩效工资。

1、职位工资:提取可分配工资总额的70%纳入全校职位工资总额。

2、绩效工资:提取可分配工资总额的30%纳入全校绩效工资总额。

三、职位工资套改办法

职位工资标准的确定以职位的任职资格条件、责任大小、技术含量、工作难易、工作强度等因素为依据,职员根

据学校职位设置竞争上岗,确定个人职位工资标准,即每个职位工资档次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见附件一、二)。

学校在套改职位工资前应首先设置学校各职位工资档次人数(原则上参照现有人员的可分配工资总额的70%设置),再依照《深圳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位聘任指导办法》(深人发[2006]83号)完成职位竞争聘任工作,在此基础上,职员按照所竞聘上的职位工资档次标准享受相应职位工资。

低聘人员在套改职位工资时,应首先按现行档案工资政策重新计算出低聘工资,并在此基础上对应新的职位工资档次进行低聘职务的竞聘套改。

学校编制内雇员(原在编工勤人员,下同)在套改职位工资时,可依据其技术等级和工龄长短来设置,高级技工对应助理级职称,中级技工、初级技工和普工对应员级职称。

改革后新进雇员按照《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雇员管理试行办法》(深府令133号)及《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管理实施细则》(深人发[2005]5号)中规定的工资标准执行。

四、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一)绩效工资分配依据以下三个因素。

1、课时工作量:即职员实际上课的工作量。

学校专任(兼职)教师课时工作量计算方法:

专任(兼职)教师课时工作量=周实际上课节数×学科系数

(1)中学学科系数设置可参考下表:

他相对稳定性、长期性的工作,如班主任、年级长、科组长等,属于某一项职位所涵盖的社会性工作不能重复计算,突发性、临时性的工作不在绩效工资中体现。

社会工作量计算方法:

中学个人周社会工作量界定可参考下表:

计计算。

3、效益工资系数:即对职员在其职位上的经验、质量、

效益等的综合评价,在绩效工资方案中以个人效益工资系数体现。

效益工资系数计算方法:

以全校在职在编职员抽取的绩效工资中最低职员的金额数为基准,其系数为1,其余职员以本人抽取的绩效工资金额与该最低的金额数相比,算出个人效益工资系数(保留小数点后三位),具体公式如下:

个人效益工资系数=本人抽取的绩效工资金额/全校教职工中抽取的最低绩效工资金额

根据以上三项因素确定职员的工作量量化数据,称为“点数”,绩效工资按“点数”分配。

(二)绩效工资具体分配方法:

1、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绩效工资计算方法:

校长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30%;

副校长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23%;

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18%;

副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10%;

(说明:校平均绩效工资=全校绩效工资总额/校参加改革人数。校长包括书记,副校长包括副书记,主任指中层干部正职,副主任指中层干部副职;中学团委书记或小学大队辅导员按副主任工作量计算,有相关政策规定的也可按主任工作量计算。)

根据教学考核要求,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除行政工作外,

还应兼任相应学科教学,校级领导每周需上课2-3节,主任副主任每周需上课4-6节,超课时部分不计工作量。校长原则上应兼课,但学校规模较大或遇有阶段性重要工作,校长可以不兼课。

2、专任教师绩效工资点数及金额计算方法如下:

专任教师任课量小于等于校平均课时工作量(已乘学科系数)的部分,课时量乘以个人效益工资系数;多于平均课时量的部分乘以系数1。

专任教师月工作量点数=(每周未超平均课时工作量部分×个人系数+超平均课时工作量部分×1+社会工作量)×4.5

如一个月内周工作量有较大变化,则不乘4.5,绩效工资点数按实际情况分段计算。

每点数的金额值S=(全校绩效工资总额-中层以上干部绩效工资总金额数)/(专任教师+一般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编制内雇员)工作量总点数

专任教师月绩效工资金额=S×本人月工作量点数。

3、一般行政人员(专职)、教辅人员(专职)和编制内雇员的工作量可参照以下方法计算:

以全校专任教师周平均课时工作量为P,其月工作量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一般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月工作量点数=P×0.9×个人效益工资系数×4.5

编制内雇员月工作量点数=P×0.8×个人效益工资系数×4.5

一般行政人员(专职)、教辅人员和编制内雇员绩效工资金额=S×本人月工作量点数。

(三)特殊情况:

1、教师兼任一般教学辅助工作或一般行政人员兼课(包括兼职党务人事干事、德育干事、教务干事、电教员、图书管理、实验员等)折算工作量节数由学校根据所兼工作的数量、难易程度等实际情况具体议定。

2、固定的社团活动、竞赛辅导等除本办法所述之外额外工作量补助分配办法由学校自行制定,但必须经教代会通过。

3、某些重要特殊岗位的绩效工资加点数由学校视具体情况审定,但必须经教代会通过,并报所属主管部门批准。

4、以上各种系数和折算节数仅作参考,各区教育局、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五、工资调整机制

(一)单位工资包干总额、职员档案工资档次和标准仍按国家、广东省和本市现行的工资政策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

(二)在聘任期间因调资、工资晋升所增加的工资额直接发给个人,在下一轮新的竞争聘任中再纳入工资总额重新计算。

六、其他问题的规定

(一)每学年按十个月计发改革工资(寒假及暑假各一月以当月档案工资为基数计算发放)。

(二)社保、离退休金按职员“档案工资”为基数缴纳和计发。职员个人收入所得税按其实际收入缴纳。

(三)年度考核奖和节假日慰问金不计入工资包干总额内,仍按现行政策渠道直接发放给个人。

(四)新参加工作的职员转正前工资按现行工资政策确定,不参加工资分配改革。

(五)在同一职级中,职位工资档次上升和下调幅度均不能超过二档。

(六)距退休时间只有两年或不足两年的职员,工资套改时职位工资档次原则上不下调。

(七)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后,职员的下列福利待遇凡涉及工资计算问题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计算社会保险、抚恤金、丧葬补助、因工(公)一次性残废补偿金等保障性福利待遇的,按现行政策和深府[2004]16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以职员的档案工资为基数计发。

2、计算职员假期(事假、病假、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产假、哺乳假、男职工新生子女看护假、丧假等)及受行政处分、收容审查、拘留、劳动教养、刑事处罚等与其实际工作相关的工资待遇,发放比例和办法仍按现行政策执行,其中:改革前以基本工资作为计发基数的,改革后则以职位工资作为计发基数;改革前以全部工资作为计发基数的,改革后职位工资部分仍作为计发基数,绩效工资部分的计发办法由单位自主决定。需扣发工资的,相应扣发住房补

七、审批程序

各单位按本办法制定具体工资分配方案,并经本单位教代会应到会三分之二以上人数通过,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同级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后执行。各单位工资包干总额及资分配情况由教育行政部门报同级人事、财政主管部门每年核审一次。

八、本方案由深圳市人事局、教育局负责解释。

九、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一:《深圳市教育系统专业技术类职位工资参考标准》附件二:《深圳市教育系统行政管理类职位工资参考标准》

深圳市教育系统专业技术类职位工资参考标准

深圳市教育系统行政管理类职位工资参考标准

国人部发[2004]63号《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

国人部发[2004]63号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国人部发[2004]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现将《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对试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不断完善有关待遇政策,促进人员聘用制改革的平稳顺利进行。 中国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二〇〇四年七月十二日 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精神,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现就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中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受聘人员的工资待遇 1.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要在建立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基本内容的新型用人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逐步建立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分配激励机制。确定受聘人员的工资待遇,要与其岗位职责、工作绩效紧密结合,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关键岗位和特殊岗位倾斜。 2.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受聘人员的岗位工资待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国家规定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根据所聘岗位的等级(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职员等级、工人技术职务和技术等级,下同)确定;二是国家规定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及单位收入中按国家有关规定可用于个人分配部分,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搞活分配;三是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按现行政策执行。 3.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受聘人员的岗位工资待遇,由单位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受聘人员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由单位记载,并按国家工资政策相应调整,作为职工调动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计发退休(退职)费的依据。 二、岗位变动人员的工资待遇 1.受聘人员岗位变动后,按新聘岗位确定其工资待遇。 2.有较高等级岗位受聘到较低等级岗位的人员,原则上按新聘岗位的等级就近就低确定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其中,对首次聘用时任原职务满5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符合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条件的人员,可以保留原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 由较低等级岗位受聘到较高等级岗位的人员,按新聘岗位的等级就近就高确定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 3.由工勤岗位受聘到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的人员,以及由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受聘到工勤岗位的人员,原则上按新聘岗位的等级重新确定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对首次聘用时由专业技术岗位或管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及构成

为了维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兼顾社会分配公平,《征求意见稿》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问题作了以下规定: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构成,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理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合。三是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得财富的社会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是在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针对不同人员所建立的有别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 一、根据事业单位行业和部门多、情况千差万别的特点,其工资制度应主要考虑: 1、对具有自我发展水平的事业单位,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在工资分配上,给以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将内部分配搞得活一些,促使其向“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化方向发展。 2、对具有部分自我发展水平的事业单位,采取工资基金由国家部分包干的办法,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的同时,给单位一定的自主权。 3、对社会公益型的事业单位,工资基金完全由国家包起来,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工资增长由国家财政予以保证。 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可分成5种类型: ①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根据其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工作人员的水平、水平、责任和贡献主要通过其专业技术职务来体现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 ②地质、测绘和交通、海洋、水产等事业单位,因为从事野外或水上作业,具有条件艰苦、流动性大和岗位责任明确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

③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根据艺术表演人员成才早、舞台青春期短、新陈代谢快的特点一,实行艺术结构工资制。 ④体育运动员,根据其技术要求高、竞争性强、成才早、交替快的特点,实行体育津贴和奖金制。 ⑤金融单位,根据其担负着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和参予调控国民经济的特殊任务的特点,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 三、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资的保障和激励作用,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分为固定部分和灵活部分。 1、固定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水平高低、责任和贡献大小。 2、灵活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的多少。 3、单位资金来源不同,其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和灵活部分所占比例也不同。 ①全额拨款单位固定无灵活部分 ②差额拨款单位的比例为6:4, ③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灵活部分比例还能够扩大一些,国家不作统一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政治前途和效益分析

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政治前途和效益分析 事业单位按财政拨款的多少可分为财政补助(老说法叫全额拨款),财政适当补助(老说法叫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大类,自收自支顾名思义就是财政一分钱不拨了。 按社会职能可以分为监督管理类、公益类(包括纯公益和准公益两小类)、中介服务和生产经营四大类。 下面简要介绍下各类事业单位的性质、政治前途和大致效益。 监督管理类和纯公益类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属于全额拨款性质。全额拨款的好处是工资收入完全靠财政拨款,有绝对的保障,也就是“吃皇粮”。 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例如卫生监督所等,行使行政执法管理职能,此类事业单位一般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简称参公事业单位),政治前途是事业单位里面最好的,人员可以和机关人员互相调动,岗位灵活性好。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一般有自己的收入(例如罚款、办理事项的手续费等等林林总总),奖金会适当多一点。 纯公益类事业单位例如各机关直属的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干部学校等等,××政府采购中心等,此类事业单位一般基本没有自己的收入,所以收入只能算是饿不死,吃不饱,属于中流。但单位稳定性是非参公事业单位里面最好的,一般此类单位的改革方向都是予以保留的,撤销的可能性很小,喜欢稳定的同学可以选择。 准公益类基本上属于差额拨款性质,例如医院、部分研究所等等,自己有一定收入,这类单位一般来说效益宏观上说要看单位创收,微观上要看个人创收,比如医院的行政人员工资可能比较一般,但医生的话就比较高了。 中介服务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一般属于自收自支性质。管理类同企业化管理,看个人效益发工资和奖金,但工资发放不受制度制约,部分效益好的培训学校、干部培训中心也是自收自支类的,大家可以关注。 最后讲讲大家关心的单位招聘考试类型和各单位之间调动的问题。 考试方面,参公事业单位录取人员要通过国家或者省公务员考试,人员是公务员身份;其他事业单位进人都统一进行事业单位招聘录用考试,人员是事业编制身份。 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可以调往机关(保留公务员身份)、可以调往其他任何一种类型的事业单位(这样的话就不保留公务员身份),灵活性最好,政治前途也最好。其他事业单位都不可以和机关互相调动,原则上只能和事业单位之间进行调动(一般也很少的,除非你有很硬的关系),调动顺序是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也就是说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可以调往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优先级最高,其他的类推,不再赘述。一般的话进去了就只能在这个单位里面岗位调整最多了,除非是借调到机关(但人员身份仍然是事业编制,长期借调不利于个人发展 本帖内容转载于: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03665544.html,/read-htm-tid-60035.html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教学

school fire safety into day-to-day management, is developing t he followi ng fire safety system. 1, strengthen fire safety education of the w hole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requir ements of the F ire Service s Act, so that everyone ha s of keepi ng f ire contr ol safety, pr otecti ng fire contr ol facilities, fire prev ention, reports of fire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 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 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 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 岗位类别岗位级别岗位工资级别工资标准 专业技术岗位正高 一2800 二1900 三1630 四1420 副高 五1180 六1040 七930

中级八780 九730 十680 初级 十一620 十二590 员级十三550 管理岗位正厅三1640 副厅四1305 正处五1045 副处六850 正科七720 副科八640 科员九590 办事员十550 工勤岗位高级技师技术工一级830 技师技术工二级690 高级工技术工三级615 中级工技术工四级575 初级工技术工五级545 普通工普通工540 薪级工资套改表:

事业单位实行,工资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事业单位实行,工资制度 篇一:20xx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20xx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方案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一)岗位工资的实施。 1、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按本人现聘用的专业技术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一至四级岗位工资标准,其中执行一级岗位工资人员,需要经人事部批准;聘用在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五至七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执行八至十级岗位工资标准;位的人员,执行十一至十二级岗位工资标准;工资标准。 ;聘为副高级专业技术的职务的人员,执行七级岗位工资标准;执行十级岗位工资标准;;聘为员级专业技术的职务的人员, 2、管理人员。

)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聘用的部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二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执行三级 职员工资标准;聘用在局级副职岗位;聘用在处级正职岗位 的人员,执行五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科级正职岗位的人员,;聘用在科级副职岗位的人员,执行八级职员岗位 工资标准;;聘用在办事员岗位的人员,执行十级 3、工人。 工人按本人现聘用的岗位(技术等级或职务)执行相应 的岗位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是:聘用在高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一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技师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 工二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高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 三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中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 四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初级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技术工 五级岗位工资标准;聘用在普通工岗位的人员,执行普通工 岗位工资标准。 国家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对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设置进行管理。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报人事部备案。各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规定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施意见,按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具体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由人事部另行制定。 (二)薪级工资的实施。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能否自主决定工资待遇分配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能否自主决定工资待遇分配 2013年9月,王某到某省属事业单位工作,双方签订了两次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合同期限分别为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和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 双方聘用合同期满后,王某申请仲裁,提出单位未依照规定给予其合理合法的薪酬待遇,与其他同事相比差距较大,且认为2015年8月7日单位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通知不与其续签聘用合同的行为违法。王某要求单位补发其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相比较同级别岗位同事奖金差额,支付其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单位辩称:单位严格按照薪酬管理办法发放工资,单位架构规模不大,工作人员较少,不存在同级别岗位概念,王某类比其他同事不具有合理性。 庭审中查实:单位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一人一岗,一岗位一待遇,不存在同级别岗位;单位薪酬管理办法没有明确王某的岗位奖金系数,也未明确无岗位系数的工作人员可以参照其他工作人员确定奖金系数。2015年8月10日,单位提出不再与王某续签,王某一直工作至8月31日,即聘用合同期满之日。 【争议焦点】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能否自主决定工作奖金发放数额?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聘用合同到期终止,不与工作人员续订的,应否支付经济补偿? 【案例分析】 要认定王某主张的工资待遇是否合理,关键环节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自主确定绩效工资待遇是否有合法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32条规定,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

际贡献等因素。《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国人部发〔2004〕63号)第一部分第3条规定,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受聘人员的岗位工资待遇,由单位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自主确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59号)规定,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 根据上述规定,本案中,单位有权根据国家法规政策规定,制定本单位内部薪酬分配办法。按照该办法规定,王某所在岗位并未明确奖金系数,加上双方认可一人一岗位,一岗位一待遇事实,王某要求参照其他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系数为其发放工作奖金的仲裁请求没有法律依据。 针对王某的第二项仲裁请求,首先要确定双方之间签订的聘用合同是否合法有效,双方之间人事关系是否可以终止?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12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第4部分规定,聘用合同分为短期、中长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经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上述任何一种期限的合同。本案中,王某与单位经协商一致,签订的两次聘用合同有效。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19条规定,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第6部分规定了聘用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三种情形,但均为聘用合同的解除情形。本案王某一直工作至8月31日,也即聘用合同期满之日,双方符合聘用合同期满聘用合同终止的情形。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事业单位工人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参照此表换算 类别岗位等级行政级别(专业技术职务、技能等级)备注 管理岗位五处级正职 六处级副职 省市政府可调任公务员岗 位 七科级正职 八科级副职 县级政府可调任公务员岗 位 九科员 十办事员 专业技术岗位一 高 级 正 高 (享受正县及以上待 遇) 国家专设岗位 (牛人)二 省专任岗位 (牛人) 三 四 五副 高 (享受副县级待遇、可调 任公务员) 六 七 八 中级 (八九为科级待遇) 九 十

十一初级 十二 (科员待遇) 管理岗位: 四级职员副厅 三级职员正厅 二级职员副部 一级职员正部 陕西事业单位将以岗定薪: 陕西省人事厅、陕西省财政厅转发了《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通知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改革方案》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改革的原则是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改革基本内容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其中,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

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此外,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同时,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取消现行年终一次性奖金,将一个月基本工资的额度以及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 完善调整机制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其功能、职责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实行工资分类管理。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根据单位类型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对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正常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工作人员岗位变动后,按新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关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因素,适当调整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监督领导收入 加大对高层人才的激励力度,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

事业单位工资_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工资_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表 公司员工规章制度范本【一】 第一条本公司员工均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准时上下班,对所担负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二)服从上级指挥,如有不同意见,应婉转相告或以书面陈述,一经上级主管决定,应立即遵照执行。 (三)尽忠职守,保守业务上的秘密。 (四)爱护本公司财物,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五)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及工作守则。 (六)保持公司信誉,不作任何有损公司信誉的行为。 (七)注意本身品德修养,切戒不良嗜好。 (八)不私自经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商业或兼任公司以外的职业。 (九)待人接物要态度谦和,以争取同仁及顾客的合作。 (十)严谨操守,不得收受与公司业务有关人士或行号的馈赠.贿赂或向其挪借款项。 第二条本公司员工因过失或故意致公司遭受损害时,应负赔偿责任。 第三条员工每是工作8小时,星期六.日及纪念日休假。如因工作需要,可依照政府有关规定适当延长工作时间,所延长时数为加班,可给加班费或补休。 第四条管理部门之每日上.下班时间,可依季节之变化事先制定,公告实行。业务部门每日工作时间,应视业务需要,制定为一班制,或多班轮值制。如采用昼夜轮班制,所有班次,必须1星期调整1次。 第五条上.下班应亲自签到或打卡,不得委托他人代签或代打,如有代签或代打情况发生,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第六条员工应严格按要求出勤。 第七条本公司每日工作时间订为8小时,如因工作需要,可依照政府有关规定延长工作时间至10小时,所延长时数为加班。除前项规定外,因天灾事变,季节关系,依照政策有关规定,仍可延长工作时间,但每日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其延长之总时间,每月不得超过46小时。其加班费依照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每日下班后及例假日,员工应服从安排值日值宿。 第九条员工请假,应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病假──因病须治疗或休养者可请病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30天,可以未请事假及特别休假抵充逾期仍未痊愈的天数,即予停薪留职,但以1年为限。 (二)事假──因私事待理者,可请事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14天,可以特别休假抵充。 (三)婚假──本人结婚,可请婚假3天,晚婚者加10天,子女结婚可请2天。 (四)丧假──祖父母.父母或配偶丧亡者,可请丧假8天;外祖父母或配偶之承重祖父母.父母或子女丧亡者,可请丧假(五)产假──女性从业人员分娩,可请产假90天(假期中之星期例假均并入计算)。 (六)公假──因参加政府举办之资格考试(不以就业为前提者).征兵及参加选举者,可请公假,假期依实际需要情况决定。(七)公伤假──因公受伤可请公伤假,假期依实际需要情况决定。第十条请假逾期,除病假依照前条第一款规定办理外,其余均以旷工论处。但因患重病非短期内所能治愈,经医师证明属实者,可视其病况与在公司资历及服务成绩,报请总经理特准延长其病假,最多3个月。事假逾期系因特别或意外事故经提出有力证件者,可请总经理特准延长其事假,最多15天,逾期再按前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请假期内之薪水,依下列规定支给。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 改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 2010年01月11日星期一 20:51 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 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 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

薪级工资套改表: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 (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综合是多少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f03665544.html,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综合是多少 在事业单位工作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拥有了铁饭碗。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工资及福利待遇都有相关的规定。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综合是多少,相关规定是怎样的?赢了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提供相关的内容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二)绩效工资: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三)津贴补贴: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对艰苦边远地区根据发展变化情况,每5年评估调整一次。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 (四)其它工资 二、几项主要福利制度

1、福利费制度:是国家为解决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而建立的一种专项费用制度。现在的福利费是按工资总额2.5%的比例提取,96年已由财政直接划到单位,主要用于:职工困难补助、集体福利设施零星物品的购置、慰问住院职工等。 2、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制度:是国家为弥补居住在寒冷地区职工宿舍取暖所支出费用而建立的一种福利性补贴制度。 (1)91年冬季补贴标准由每人15元调整30元; (2)凡单位对职工宿舍提供取暖而不收取取暖费的,不再给职工个人发放取暖补贴; (3)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3、职工上下班交通补贴10元,书报费18元、洗理费19元、电费3元,合计50元。 4、死亡待遇制度,包括丧葬费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嘱生活困难补助(现属离退科业务范围)。 5、生育待遇制度,包括假期、假期待遇和医疗服务(现按计划生育有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办的产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通知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办的产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 革的通知 【标 签】财务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颁布单位】上海市财政局 【文 号】沪财企一﹝1993﹞272号 【发文日期】1993-12-13 【实施时间】1993-07-01 【 有效性 】全文失效 【税 种】其他 从今年7月1日起,本市地方企业已全面贯彻执行财政部颁发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两则”)及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并按照我局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新老政策衔接和会计调帐工作。目前,不少单位和部门询问,行政事业单位办的产业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指预算外企业和经营单位,下同)如何贯彻执行,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财政部“关于高等学校办产业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教财[1993]27号〕等文件的精神,凡行政事业单位办的产业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符合我局沪财企一[1993]98号文件的,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在财政税务部门辅导下,进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贯彻执行“两则”和有关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我局补充的有关文件。 二、行政事业单位办的产业实行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应同本市地方企业一样,会计制度改革一步到位,财务制度改革视单位情况,具备条件的可以一步到位,条件暂不具备的,可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财务制度改革实施步骤由各主管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凡具备企业管理条件的,可根据不同条件实行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按企业有关规定执行。为便于管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由主管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确认。 三、全民所有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工资由市人事局为主管理,实行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后,奖金可以逐步计入成本费用。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后奖金基数和工资管理办法,同级财税部门应尊重人事局的意见,并商主管部门后加以确定。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最新标准及套改表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标准及套改表2010年01月11日星期一 20:51 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 博士见习 845 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 770 硕士位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 710 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本科见习 685 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 655 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 590 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 590 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 570 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 岗位类别岗位级别岗位工资级别工资标准 专业技术岗位正高 一2800 二1900 三1630 四1420 副高 五1180 六1040 七930 中级 八780 九730 十680 初级 十一620 十二590 员级十三550 管理岗位正厅三1640 副厅四1305 正处五1045 副处六850 正科七720

副科八640 科员九590 办事员十550 工勤岗位高级技师技术工一级830 技师技术工二级690 高级工技术工三级615 中级工技术工四级575 初级工技术工五级545 普通工普通工540 薪级工资套改表: 各类岗位薪级工资套改政策和计算方法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看到的第一个薪级等级就是他的薪级等级,例如某教授套改年限21年,任职年限11年,

(国人部发[2004]63号)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流程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

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 国人部发[2004]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现将《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 内容的新型用人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逐步建立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分配激励机制。确定受聘人员的工资待遇,要与其岗位职责、工作绩效紧密结合,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关键岗位和特殊岗位倾斜。 2.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及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

的事业单位,受聘人员的岗位工资待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是国家规定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根据所聘岗位的等级(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职员等级、工人技术职务和技术等级,下同)确定;二是国家规定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及单位收入中按国家有关规定可用于个人分配部分,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搞活分配;三是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按现行政策执行。 5 3.由工勤岗位受聘到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的人员,以及由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受聘到工勤岗位的人员,原则上按新聘岗位的等级重新确定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对首次聘用时由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受聘到工勤岗位的人员,任原职务满5年、符合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条件的,可以保留原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

三、未聘人员及缓签聘用合同人员的待遇 1.试行人员聘用制度中未聘人员的待遇,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未聘期间按适当比例逐步递减,最低不低于未聘人员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经确诊患有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精神病的缓签合同人员,在治疗期 新录(聘)用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后,被解聘人员解聘前的工龄与重新录用后的工龄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3.受聘人员因被录用或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依法服兵役及考入普通高等院校而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解聘前的工作时间计算为工龄。 五、受聘人员的退休(退职)待遇

2020年年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

2020年年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 2020年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2020年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待遇调整及待遇补发操作手册()文件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待遇调整及待遇补发流程操作手册 一、总体流程分两个环节(一)调整环节。主要有两步,第一步是信息确认,第二步是待遇调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通过金保工程工资系统单位端完成,调整范围是全省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调整时间按照工资行政部门规定执行。调整工资由各基层单位自行完成,基层单位确认信息无误后无需上级主管部门、工资福利行政部门审核,立即生效,生效后不能回退。 (二)发放环节调整待遇补发、发放计划制定、发放计划传递财政和发放银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系统范围是参加新机关养老保,并在2020年10月改革后上线经办的所有。 退休人员(身份证号和姓名错误人员不含)二、工资系统单位端操作1.待遇调整前准备(7月28日至8月2日)为确保此次调待补发工作顺利进行,省信息中心统计出部分经办机构存在的经办系统退休人员信息(姓名或身份证号)与工资系统信息不匹配或多条数据情况,请相关经办机构通知参保单位,各单位务必通过金保工程工资系统单位端在8月2日之前进行核对修改。

1/14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2.办结本单位所有工资系统在途业务本次调待要求所有参与调待的单位和个人没有在途业务(提交待上级部门审核),所有使用工资单位端平台调整待遇的单位,务必做工在途业务办结工作,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在调待操作前审批通过,无法找到上级部门的,可通过工资系统维护渠道(、电话、微信)联系省信息中心进行处理。 3.工资系统待遇调整审批(7月30日至8月3日12时)3.1退休待遇调整(0)3.1.1注意事项信息确认工作通过金保工程单位端完成,调待结果行政部门不审批,系统默认不审核,提交即生效,生效后无法回退。 3.2挂钩工龄调整项目调整金额工龄或缴费年限(含视同)工龄或缴费年限(含视同)间-扣减工龄(月)后折算成整月)结果四舍五入后取2位小数*2.1元(退休时间-参加工作时/12注如果人员信息中没有参加工作时间项目,基层单位可通过批量导入功能按姓名、身份证号码导入参加工作时间。系统判断参加工作时间为空时,取本人对应工龄数值参与运算,如工龄信息不准造成调待错误,即按错误执行,须2/14事业单位清算操作流程手册待8月8日统一调待结束后再进行改批。 3.3工资系统单位端平台针对目前工资系统中存在部分参加工作时间为空的人员,工资系统单位端平台新增"导入参加工作时间"功能,在"人员管理"-"离退休信息录入"-"导入调待基础信息"中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及构成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及构成 为了维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兼顾社会分配公平,《征求意见稿》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问题作了以下规定: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构成,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理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合。三是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得财富的社会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是在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针对不同人员所建立的有别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 一、根据事业单位行业和部门多、情况千差万别的特点,其工资制度应主要考虑: 1、对具有自我发展水平的事业单位,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在工资分配上,给以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将内部分配搞得活一些,促使其向“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化方向发展。 2、对具有部分自我发展水平的事业单位,采取工资基金由国家部分包干的办法,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的同时,给单位一定的自主权。 3、对社会公益型的事业单位,工资基金完全由国家包起来,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工资增长由国家财政予以保证。 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可分成5种类型: ①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根据其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工作人员的水平、水平、责任和贡献主要通过其专业技术职务来体现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

②地质、测绘和交通、海洋、水产等事业单位,因为从事野外或水上 作业,具有条件艰苦、流动性大和岗位责任明确的特点,实行专业技 术职务岗位工资制。 ③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根据艺术表演人员成才早、舞台青春期短、新 陈代谢快的特点一,实行艺术结构工资制。 ④体育运动员,根据其技术要求高、竞争性强、成才早、交替快的特点,实行体育津贴和奖金制。 ⑤金融单位,根据其担负着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和参予调控国民经 济的特殊任务的特点,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 三、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资的保障和激励作用,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分为固定部分和灵活部分。 1、固定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水平高低、责任和贡献大小。 2、灵活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的多少。 3、单位资金来源不同,其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和灵活部分所占比例 也不同。 ①全额拨款单位固定无灵活部分 ②差额拨款单位的比例为6:4, ③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灵活部分比例还能够扩大一些, 国家不作统一规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 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 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在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针对不同人员所建立的有别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 自收自支管理单位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文教事业(以下简称事业)自收自支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单位经济自立能力,促进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事业单位收入财务管理的规定》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收自支管理单位是指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但尚未具备企业管理条件的预算单位。 实行自收自支管理的单位仍属预算内事业单位,其职工的工资、福利、奖励等均执行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有条件向企业管理过渡的自收自支管理单位,应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实行企业管理。实行企业管理后,执行国家对企业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具体包括:积极、合理地组织收入,努力降低成本费用,节约开支,正

确安排和使用各项资金,增强经济自立能力;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检查;维护国家财产完好,充分发挥财产物资效益;开展财务分析,参与单位经济决策,促进事业发展。 第五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范围包括:预算(财务收支计划)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成本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等。 第六条事业财务是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综合反映,事业财务管理是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事业单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财务机构,配备财务人员,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在单位行政首长的统一领导下,单位的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归口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七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遵守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税务、审计、物价、银行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预算(财务收支计划)管理 第八条国家对自收自支管理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增收节支留用、减收超支不补的办法。 收大于支较多的单位,在核定其收支数时应规定其收入的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薪级工资标准表

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薪级工资标准表 2011-07-29 浏览:315076 次 根据国家、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及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的〈〈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精神,为了更方便大家了解白己的工资档次及工资情况,现把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岗位薪级工资标准表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 见习阶段的岗位工资: 博士见习845博士见习岗位工资 硕士见习770硕士研究生岗位工资 双学见习710双学位、非硕士研究生班岗位工资 本科见习685大学本科见习岗位工资 大专见习655大学专科见习岗位工资 中专见习590中专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高中见习590高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初中见习570初中毕业见习岗位工资

正式后的岗位级别工资: 岗位类别岗位级别岗位工资级别工资标准 专业技术冈位止同 ——- 2800 ——- 1900 ——- 1630 四1420副局 五1180 、- 1040 七930中级 八780 九730 + 680初级 * 620 十二590员级十三550 菅理冈位正厅1640副厅四1305正处五1045副处、. /、 850正科七720副科八640科员九590办事员——- 550 工勤岗位局级技师技术工一级830 技师技术工二级690高级工技术工三级615中级工技术工四级575初级工技术工五级545普通工普通工540 薪级工资套改表: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xls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薪级工资套改表.xls 事业单位普通工人薪级工资套改表.xls

一、基本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置10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设置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 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对不同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 二、薪级工资的套改 1.工作人员按照本人套改年限、任职年限和所聘岗位,结合工作表现,套改相应的薪级工资。(具体附件1、附件2、附件3,采用坐标法,横坐标是套改年限,竖坐标是岗位和任职年限,横竖坐标的焦点就是薪级等级,举例某教授,套改年限30年,任职年限10年,按表套结果就是38级,有了薪级再对应专业技术人员的薪级工资标准就得出此人的薪级工资是多少了。)注意:找不到,向右靠(如果按某人的具体情况套不到标准,就在相同任职年限的统一行向右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