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负压吸引装置的使用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手术室负压吸引装置的使用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手术室负压吸引装置的使用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手术室负压吸引装置的使用及常见

故障排除方法

负压吸引装置简称吸引器,是临床各科常用必备的抢救仪器。手术室是治疗各种外科疾病的重要场所,使用更是频繁。吸引器(suction)多用于手术中,吸引手术野的出血、渗出物、脓液、空腔脏器中的内容物、冲洗液,使手术野清楚,减少污染机会,还可用于全麻病人吸除痰液等。吸引器吸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进程。它利用真空工作原理,在腔体内产生负压,从而将腔体内的液体导引出来,达到排污净化之目的。常见的有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和电动吸引器,手术室中广泛采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它通过中心泵站形成负压,经密闭的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个手术间,24小时保持恒定负压,用于引流、排痰、排污血及分泌物等。

一、组成:负压吸引装置一般由调压器及终端插头、集液瓶及固定支架、吸引管等组成。集液瓶上有两个软管接口,一个“抽出”——接负压终端,一个“吸入”——接入工作腔体。压力调节范围:0—200mmhg,工作压力:0-0.075 Mpa。当负压终端接通时,集液瓶内将产生空气负压,该负压将引导污物(如污血、痰等)从另一个软管流入集液瓶内。当集液瓶内液体的高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即集液袋的90%时,集液瓶盖上的止流阀将开始工作,切断液体流入管路,从而防止集液瓶内液体过盈而溢出。可以根据引流量的不同,将多个

集液瓶级联,从而实现多量液体的抽取及储存。手术室常用的是二联瓶,使用的是一次性集液袋,容积是3L,采用耐压透明聚酯塑料。

二、连接:使用负压吸引装置时,先接通气体终端插头,将插头紧密插入卡槽内,缓慢旋动调压器的旋纽,使集液瓶内形成负压,观察引流管的液体流动速度,调到合适的引流速度为宜。摆放好集液瓶,确保瓶盖盖紧不漏气,并确保集液瓶不容易碰翻,再连接吸引管。为保证引流顺利进行,建议将集液瓶放置于低处,便于液体顺利流出。

三、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手术室护士常规检查手术间内,两套负压吸引装置的性能是否良好,各管路连接管道是否正确、可靠、负压瓶或集液袋口是否紧密、压力表是否达到所需标准。

2、使用过程中,随时观察集液瓶内液体情况,接近集液袋容积的3/4时,及时更换集液袋,并记录引流量。保持各管道通畅,及时清除阻塞情况,保证吸引器的使用。

3、使用结束后,去除吸引管,将一次性集液袋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保持吸引瓶清洁、干燥,处理后重新更换新的一次性集液袋,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将负压吸引装置妥善连接,放置于固定位置,处于备用状态。

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出现无吸引现象

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液体粘稠、血凝块等种种原因,造成吸引器管的阻塞,特别是骨科手术和妇产科手术在使用吸引器的过程中更容易阻塞。一般发生堵塞的时候,正是需要吸引的时候,这些意外情况不仅影响手术的进程,有时还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而处理起来却很棘手。常见的堵塞部位是吸引头的吸头或吸引头管腔堵塞,以及吸引头与吸引管的连接处。接下来,我们具体分析负压吸引器阻塞的各种原因,手术室护士是如何检查及排除的。

器械护士立即检查台上的吸引管路,观察吸引器管有无扭曲、折叠、受压或组织物堵塞,可以酌情用手术台上的清水,冲洗吸头和吸引管,如果堵塞无吸力,可以将吸引器头和吸引器管分离,置入盐水中吸引。

(1)如果吸引管有吸力,说明是吸引器头堵塞。腔镜手术使用的吸引器头,多由金属制成,管腔狭小、不透明,采用头端直接吸引方式,容易引起堵塞。目前手术室也有使用一次性的吸引器头,其结构与金属吸引器头大致相同,在临床使用中,由于吸引头管径比手术野的血凝块、碎骨片要小,血液黏稠,所以在吸引器头的入口处和吸引器头与吸引管的连接处容易堵塞。手术中可以用通条疏通,或用湿纱布或血管钳将异物或残留的血块取出,或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的盐水,将血块冲洗干净。骨科手术,可将吸引管接口剪去后连接于吸引头。再次连接检查有无吸力。如果有吸力,说明

吸引器头通畅了。如果还是没有吸力,可更换新的吸引头,确保手术中吸引器的正常使用。

(2)如果检查发现吸引管无吸力,先排除台上的管道有无打折,受压。排查后仍无吸力,说明负压吸引装置有问题,立即报告巡回护士。

巡回护士立即检查各方面原因,进行处理。

(1)先检查吸引管接口和负压吸引器装置的连接有无脱落,如果脱落,应重新连接。

(2)检查负压吸引器瓶与吸引管的接口处有无吸力,可用手指触摸测试。由于吸引管管腔大于吸引瓶接口的管腔,连接口呈螺纹式,所以这里经常有堵塞的情况。无吸力时,巡回护士可检查接口处是否被残留的血块或组织物堵塞,可用棉签将杂质清除。如果是吸引管的螺纹接口处粘附着残留的大块组织、血块、碎骨片等,可用手挤捏吸引管接口处,使其脱落。也可用棉签或相关工具把堵塞物疏通,保持管道的通畅。

(3)查看负压吸引器装置的各管道连接处有无脱落或连接是否紧密,尤其是侧面的管道有没有裂痕、漏气、老化,给予妥善固定。查看负压吸引器瓶身、瓶底有无裂缝,一次性负压集液袋是否完全充盈、有无负压,保证负压吸引器装置的密封性完好。

(4)检查负压吸引器装置与墙体终端负压的连接管道。如果管道被仪器的轮子压到、被手术医生踩到或发生扭曲、折叠,应及时解除受压。

(5)如果发现管道的一次性过滤网被血块堵塞,应立即更换。

(6)最后检查墙体终端负压。将金属的吸引器接头拔出,再次完全插入墙体的卡槽内,尝试有无负压,如果有,应确保连接处吸引管连接紧密。如果还没有,可尝试用手指触摸金属接口处,检查有无吸力。全部检查完毕,发现墙体终端接口处没有负压时,请工程师进行维修。

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沟通,使用手术间内,麻醉师使用的另一套负压吸引装置,保证手术台上的医生正常使用。巡回护士立即将仪器间内备用的电动负压吸引器,推至手术间内给麻醉医生使用,同时向护士长汇报情况,告知相关人员,进行检修。

2、出现倒吸现象

巡回护士立即检查负压吸引瓶有无裂缝、侧孔有无松动、漏气、瓶口密封情况;检查墙体上中心吸引管道是否堵塞;更换一次性集液袋时是否保持其密封性等。一旦发现倒吸现象,立即拔出墙体终端负压接头,请工程师来疏通墙上中心吸引管道,以免造成中心吸引管道的阻塞。

3、一次性集液袋或吸引瓶的爆裂,一旦出现压力较大时,应在负压形成前,立即将集液袋与吸引管的连接口松开,拔除,减轻其压力。

五、讨论

1、连接墙体终端负压吸引管时,我们经常会再连接一个一次性白色过滤器。其目的就是更高效地过滤引流液中的一些微小的颗粒及杂质,防止其吸入到负压终端接口,造成中心吸引管的堵塞。过滤器两端的白色接口,分别标明了“IN”和“OUT”的标识,“IN”接在集液瓶一端,“OUT”接在调压器一端,部分微小的杂质可吸附在过滤网上,不会对中心吸引管道造成损坏。

2、手术室常用的负压吸引器包括集液瓶和一次性集液袋。集液瓶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如果使用久了,瓶底及瓶身易出现细小裂缝,无法形成负压,也不能正常使用。经常发现吸引器没吸力,或吸力很小,多数是由于集液瓶自身破裂引起的,所以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这个微小的细节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检查时发现集液瓶破裂了,立即进行更换。一次性集液袋使用前要检查是否完好,有无漏气,如果有破损,也无法使用。在手术过程中,如果集液袋的引流液过多,应立即更换新的一次性集液袋。

手术室护士要熟悉负压吸引装置的连接、使用,术前进行充分的检查,手术过程中当负压吸引装置发生故障时,能够灵敏地、清晰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立即

给予处理,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电动吸引器使用说明书

电动吸引器操作规程 1、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按下“起动开关”或脚踏开关,机器 运转,进入工作状态。 2、吸引器在手术前,应先堵住储液瓶胶管吸气口,调整“负压调节”旋钮, 并观察负压表,在调至所需的负压值即可,“负压调节”顺时针旋转负压升高,旋紧时将达到极限负压值,逆时针旋转负压下降。 3、吸引时,如机器停止运转,由于有止逆阀仍可保持储液瓶内吸引力,因此, 在吸引过程中可选定极限负压范围内的任何压力点上,在停机吸引过程中,如感觉负压不够,可随时开机,提高负压。 4、使用时请注意,不要使储液瓶的液面超过吸液管,如因疏忽将液体吸入防 倒流阀时,将无法继续吸引,此时需停机将储液瓶内液体倒掉,洗净重新装上上即可。 5、机器脚踏开关和起动开关可任意选用。 6、如无特殊需要,请勿将负压调节旋钮旋紧,以免负压达到极限负压,吸引 力过大,造成事故或使机器带载起动。 7、机器没有切断电源时,勿打开后盖。 8、术后应对储液瓶进行清洗,与患者接触的胶管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应进行高 温煮消毒。 9、与患者接触的吸引管清洗后应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建议医院使用一次性吸 引管,以杜绝交叉感染。 10、吸引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止强力冲击,雨淋和曝晒。 11、吸引器应储存在相对湿度不超过8%,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 内。 12、用户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电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文件时请与 我公司联系,我们将及时提供。 一三0团医院 电除颤的操作规程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一三0团医院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后系统会发出“嘟”声,同时,报警灯不同颜色各 闪亮一次。 2、将所需的传感器连接到监护仪和病人监护部位。 3、检查监护仪左侧的记录出纸口是否有纸。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 目的对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单介绍。方法从重要性和组成,结构,管理,氧气负压值安全控制进行介绍。结果中心供氧与负压系统在现代医院对比传统器具极具优势,控制相对安全。结论中心供氧与负压系统以其诸多优点成为以后发展必然趋势。 标签:中心供氧系统;负压吸引系统;设备带;中心供氧站;减压箱;中心吸引站;真空泵 很长时间以来,医院的医用氧气使用及供应一直是一个麻烦的过程,沉重氧气瓶的搬运难,氧气瓶使用容量少,长时间使用需要更换氧气瓶,而且难以长久提供稳定的压力及输出量。这些都给医院使用、患者医治带来很多不便。现在,很多医疗场所都在使用中心供氧系统,将气源集中于一处,不仅方便使用,而且长久稳定,更大大降低了氧气使用的风险,安全可靠。可用于病房,手术室,高压氧仓等使用。 1 系统原理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一般是由液氧罐作为气源,通过气化装置将液氧变为氧气,通过专用管道输入用气终端,一般为设备带(图1),治疗带设有快速插接的密封插座,插上用气设备(氧气湿润器、呼吸机等)即可供气。 2 系统组成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是由气源、气化器、控制装置、供氧管道、用氧终端和报警装置等部分组成(图2)。 气源一般为液氧罐,由若干氧气瓶组成备用气源,氧气质量需满足国家标准。 气化器:一般使用的为空温气化器,空温气化器是利用空气自然对流吸收空气中热能以加热热管中的液氧,使液氧完全蒸发成气态氧气,该类型气化器以其高效节能受到广泛使用。 控制装置包括切换装置、阀门、减压、稳压装置和压力表、压力报警器等。 减压装置:由于直接从气化器输入管道中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6~1.0MPa)比大多使用科室实际需要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35~0.6MPa)高,氧气由供氧管道到达各科室后需要有减压装置将压力降低,以适应实际使用需要。 供氧管道从控制装置出口开始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使用终端,一般由铜管、铝管、不锈钢制成。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精品文档

医院中心供氧与负压吸引系统简介 很长时间以来,医院的医用氧气使用及供应一直是一个麻烦的过程,沉重氧气瓶的搬运难,氧气瓶使用容量少,长时间使用需要更换氧气瓶,而且难以长久提供稳定的压力及输出量。这些都给医院使用、患者医治带来很多不便。现在,很多医疗场所都在使用中心供氧系统,将气源集中于一处,不仅方便使用,而且长久稳定,更大大降低了氧气使用的风险,安全可靠。可用于病房,手术室,高压氧仓等使用。 1 系统原理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一般是由液氧罐作为气源,通过气化装置将液氧变为氧气,通过专用管道输入用气终端,一般为设备带(图1),治疗带设有快速插接的密封插座,插上用气设备(氧气湿润器、呼吸机等)即可供气。 2 系统组成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是由气源、气化器、控制装置、供氧管道、用氧终端和报警装置等部分组成(图2)。 气源一般为液氧罐,由若干氧气瓶组成备用气源,氧气质量需满足国家标准。 气化器:一般使用的为空温气化器,空温气化器是利用空气自然对流吸收空气中热能以加热热管中的液氧,使液氧完全蒸发成气态氧气,该类型气化器以其高效节能受到广泛使用。

控制装置包括切换装置、阀门、减压、稳压装置和压力表、压力报警器等。 减压装置:由于直接从气化器输入管道中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6~1.0MPa)比大多使用科室实际需要的氧气压力(一般在0.35~0.6MPa)高,氧气由供氧管道到达各科室后需要有减压装置将压力降低,以适应实际使用需要。 供氧管道从控制装置出口开始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使用终端,一般由铜管、铝管、不锈钢制成。 3 终端 终端一般大多连接设备带,设备带上设有氧气插拔式自封快速接头,接头可连接氧气湿化器、呼吸机等,方便快捷且多元化使用。 移动式终端由输送管道连接软管使用。可在房间内自由移动,适合手术室、ICU、NICU等。 吊塔式终端有升降式和固定式两种,一般由屋顶固定吊下,配备有氧气、麻醉气体等各种气源,以及各种电源接口,适合手术室、ICU、NICU等。 调压配气机,可数字化调压调流医用气体,同样适合手术室、ICU、NICU等。 也可通过管道连接供高压氧舱等使用。 4 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安置在值班人员24h都在的地方,当中心供氧系

中心负压吸引评分标准

中心负压吸引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科室姓名职称分数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 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3 操作用物:治疗盘、治疗巾、治疗碗2个、一次性吸痰管、生理盐水一瓶、中心负压装置 及负压瓶一套(内盛有100~200ml消毒液)、开口器、压舌板(视需要) 6 操作步骤(1)两人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3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病人、核对床头卡及腕带),携手电筒评估患者 (患者鼻腔有无鼻痂、鼻中隔偏曲、损伤和出血,查看患者口腔有无义齿异物)。 10 (3)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4 (4)携用物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呼唤病人、核对床头卡及腕 带)。 4 (5)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 3 (6)检查吸痰管外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打开外包装,一手带无菌手套, 将吸痰管盘绕在手中开口端与负压连接。 6 (7)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器前端,另一只手折叠导管末端,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 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折叠端将口腔咽部的分泌物吸尽 6 (8)更换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通畅后,轻轻插至气管深部,放松导管折叠端轻轻左右 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尽气管内分泌物。 6 (9)吸痰管退出后,抽吸生理盐水冲干净,防止分泌物堵塞吸痰管。 6 (10)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吸出的痰液性状、 颜色、量。 6 (11)吸痰完毕,关吸引器开关,分离吸痰管, 3 (12)脱去手套连同吸痰管置于备好的医用垃圾袋内,整理用物。 3 (13)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整理床单位,患者取舒适卧位,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 3 (14)洗手,取口罩,记录。 5 (15)操作速度:完成时间8分钟以内。 3 注意事项1)发现喉头有痰鸣音、肺部有湿罗音、呼吸音低、呼吸频率加快,或呼吸困难、排痰不畅 时,应及时给予吸痰(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用物,每日更换1~2次,吸痰管 每次更换,勤做口腔护理。(3)患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4)吸痰过程中, 及时观察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5)每次吸痰不得超过15S(6) 吸痰常用的吸引负压为成人300~400mmHg (40.0~53.3kPa),小儿<300mmHg(40.0kPa)。 20

安装负压吸引器操作规范

安装负压吸引器操作规范 【目的】 1.吸取手术过程中液体如失血、冲洗液等。 2.为患者吸痰。 【操作程序】 『评估』 中心吸引装置是否完好。 『实施要点』 1.仪表 (1)着装整洁、规范。 (2)指甲平短、清洁,不涂指甲油。 (3)不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4)口罩、帽子佩戴规范。 2.用物 无菌吸引器管、吸引器装置、储液袋(3000m l×2)、桥管、连接管、负压吸引器插头及连接管、健之素、量杯、水。

3.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 目要求 分 值 扣分原 因 得 分 目的吸取手术过程中液体如失血、冲 洗液等。 为患者吸痰。 3 2 评估中心吸引装置是否完好 5 仪表1.着装整洁、规范。 2.指甲平短、清洁,不涂指甲油。 3.不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4.口罩、帽子佩戴规范。 2 1 1 1 准备无菌吸引器管、吸引器装置、储 液袋(3000m l×2)、桥管、连接管、负压吸引器插头及连接管、 健之素、量杯、水 10

操作步骤1.检查吸引器装置有无破损 5 2.用量杯盛水200ml稀释1500mg健之素 5 3.安装一次性负压吸引储液袋 (2个),连接储液袋装置和储液袋;第一储液袋抽出口与负压吸 引器插头的连接管连接,将第一 储液袋的吸入口与第二储液袋 的抽出口用桥管连接,第二储液 袋的吸入口连接桥管,与吸引器 管或吸痰管连接 10 4.检查吸引器装置吸入、抽出口 连接是否正确 4 5.将负压吸引器插头连接在中 心负压插座上 5 6. 调节吸引器压力表至合适的 5

压力范围 7. 测试吸引器装置是否有吸力, 吸取健之素消毒液 5 8. 手术开始,将无菌吸引器与连 接管连接 3 9. 吸痰时,吸痰管与连接管连接 5 10. 手术结束,断开连接管与吸 引管 3 11. 关压力调节开关 3 12. 拔出负压吸引器插头 3 13. 按医疗垃圾处理储液袋、桥管、连接管、吸引管 3 14. 整理用物 3 服务态1.以患者为中心,按护理程序进 行操作。 2.讲普通话,语言规范,情感表 3 2

恒定负压吸引装置

1、标本瓶的作用:收集液气胸患者的胸水或血胸患者胸腔的血液; 2、水封瓶的作用:气体通过时会冒泡,也即显示引流是否通畅或是否有气体逸出的作用; 3、压力调节瓶的作用:调节(或限制)负压机(或中心负压)产生的压力,主要是通过连接大气的那条管来实现调节。如果负压机产生的压力过大(比如100 cmH2O),如果直接作用到胸腔的话,那么这100 cmH2O的压力就可能把肺“拉伤”,导致医源性气胸! 4、压力的计算:患者胸腔实际得到的负压压力= 压力调节瓶中与大气联通的那条管插入水中的深度(cm)—水封瓶中那条管插入水中的深度(cm)。如果压力调节瓶中与大气联通的那条管插入水中的深度是12 cm,而水封瓶中那条管插入水中的深度是2 cm,那么患者胸腔实际得到的负压压力= 12cm—2cm = 10 cm,与负压机产生的压力大小无关。如果反过来,压力调节瓶中与大气联通的那条管插入水中的深度是2 cm,而水封瓶中那条管插入水中的深度是

12 cm,那么患者胸腔实际得到的负压压力= 2cm—12cm = —10 cm。也即负压机产生的压力都被压力调节瓶与大气联通的那条管减压减掉了,此时,压力调节瓶与大气联通的那条管会大量冒泡,而胸腔内气体很难引流出来!5、这时再说说标本瓶的作用,如果没有标本瓶,胸水直接引流到水封瓶的那个瓶,大量胸水流入导致水封瓶水面上升,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导致“水封瓶中那条管插入水中的深度”大于“压力调节瓶中与大气联通的那条管插入水中的深度”,后果就是引流不畅! 第一个瓶子是收集液体的,使用时可以省略掉。我们通常使用两个引流瓶即可。原理就是多了一个调压瓶。也就是上图3。中间的管子是调压管。我们平时接负压吸引需要压力表,由于压力表需要换算为CM H2o(厘米水柱),比较麻烦,所以使用后调压瓶,倒多少CM 水,压力就是多少厘米水柱。吸引装置压力如果大于倒水的刻度,中间调压管就会冒泡,压力就被释放。换言之,如果调压瓶内到了十厘米水柱刻度的水,你吸引器压力再大,患者侧只有十厘米水柱的吸力。其他多余的压力会随调压管以气泡排除。如果你堵住了调压管,那么中央吸引器的所有负压压力均会传递到患者侧,负压压力大会造成胸内组织损伤。

中心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用中心供气系统采购与安装项目 技 术 要 求

医用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及传呼系统 采购与安装项目总体设计纲要 一、设计依据 1、湛江第四人民医院设计图纸 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186—94 《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YY/T0187—94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9706.1-1995 《医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8982 《医用氧气》 GB/T3091-93 《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GBJ232-9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6912-1997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范》 GB/T1527-1997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QJ173 《基本产品焊接和钎焊通用技术条件》 ISO7396:2002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第一部分:医用压缩气体和 真空系统》 ISO9170:1999 《医疗气体管路终端设备》

ISO32:1977 《医用气瓶——识别的标志》 ISO9170-1:1999(E)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使用的终端头》 ISO5359:2000 《医用气体系统使用的低压软管装配》 HTM2022 《医用气体管路系统设计、安装、检查和验收》 4、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标准 该质量体系适用于医用“五气(氧、氮、笑、压缩空气、负压吸引)”供给系统和传呼对讲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 二、项目主要概况 1、本项目位于湛江第四人民医院老年科一层南病区,共 1个病区、计有 25 张床。 2、本项目包括: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医用负压吸引系统;医用气电终端系统;医用对讲传呼系统。 三、总的设计原则 安全性--医用气体管路系统的安全性依赖四个基本方面: 1、一致性:同种气体使用,保证互换; 2、唯一性:不同气体使用保证不可互换;每种医用气体由一个独立系统提 供,互相之间没有任何交叉连接。 3、连续性:气体供应不可间断; 4、气源质量:在任何情况下,符合所标示的医用气体质量要求。 四、项目总体目标 1、项目总体质量目标达到优良 2、项目总体交付验收一次合格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定稿版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及 维护保养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 一制定目的 完善科室设备使用流程,规范设备操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安全,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 使用科室 三操作流程 1.使用前检查时检查负压吸引器及相关管路消毒状况,是否受到外界污染或其他生物污染,当检查发现未消毒或受污染时,应按清洗维护相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2.先将档位选择开关拨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将负压吸引器及真空终端插头插入真空终端插座内孔,待听到咔哒声响后表示安装到位。 3.负压吸引器应垂直安装,角度误差10%以内,否则将影响溢流保护环境的正常工作。 4.通过“设置”档位设置输出负压值,旋转调节旋钮,顺时针负压增大,逆时针负压减小。。 5. 拨到“运行”档位负压吸引器进入工作模式。注意“运行”档位模式下不允许调节或设定负压值,必须在“设置”档位模式下方可调节 6.使用完毕后,拨到“关闭”档位,关闭负压、停止吸引工作。 7.负压吸引器使用完备后,应按安装相反的顺序拆下。 四、维护保养 1、一级维护保养 1)清洗溢流保护杯,先将医疗保护杯从负压吸引器中卸下,然后拆开杯子子,去除浮子,密封座,用84消毒液将各零件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2)相关管路及废液桶用84消毒液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3)一次性用品(如过滤器)报废后应处置,不允许重复使用;

4)消毒后,档位开关调整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挥发残余消毒剂,并避免跌落; 5)吸入器为国家法定计量工具,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标定。 2、二级维护保养 1)医学装备科每半年对负压吸引器进行性能检测,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预防性维护: “关闭”性能检测 档位选择开关置于“关闭”位置,将负压旋钮顺时针转到满负荷。捏紧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不应活动。 调节性能检测 (1)档位选择开关分别置于“设置”与“运行”位置,将负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捏住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应指示零位。 (2)档位选择设置于“设置”调节负压值时,出口不应有输出。在“设置”档位调节负压完成后,转到“运行”档位后,捏住出口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负压值应与“设置”档位设置的数值一致。 (3)捏住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档位选择开关置于“运行”档位,转动负压调节旋钮将负压调整量程的1/3至2/3范围内,慢慢放开和捏紧软管,是通过调节器流量产生波动。再捏住软管堵住时,负压值应能恢复的设定值。

吸引器操作规程

吸引器操作规程 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 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人的最大负压。一般吸痰的负压值:0.027—0.053KPa(调节旋钮顺旋负压大,逆转负压小);急救吸痰的负压值最大不超过0.08KPa。 3、未吸痰前使橡胶管折成V形,开机使负压达到所需范围再插入患者痰阻部位,立即将橡胶管恢复原状进行吸痰。 4、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按需要作好记录。 5、吸痰后吸痰毕,吸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取下吸痰管放进消毒液内浸泡,把贮液瓶及时清洗,吸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备下次使用。 6、使用结束后,要先关掉吸引器上的开关,再从电源插座上拨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应更换1—2次,吸痰管每次更换,并做好口腔护理。 2、定时吸痰,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 3、操作中应注意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指导。 4、贮液瓶的贮理,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超过时要立即停止吸痰,并倒去污液,处理后以备再用。 5、若病人有舌后坠时应将下颌托起,再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后再插入导管吸痰。 6、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持续使用时每周更换2次。 7、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 页脚内容1

入泵体,损坏机器。 8、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低至0.02KPa以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

目录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 (1) 负压吸引器维护保养规程 (2) 高频电刀操作规程 (3) 高频电刀维护保养规程 (4)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5)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6) 高级综合穿刺术与叩诊检查技能训练模拟人保养维护 (7) 心电图机使用流程 (8) 心电图机保养维护 (9)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10) 超声诊断仪保养维护 (11) 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标准化病人操作规程 (12) 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标准化病人保养维护 (13) 人工流产负压吸引器操作规程 (14) 人工流产负压吸引器保养维护 (15) 新生儿暖箱操作流程 (16) 新生儿暖箱保养维护 (17) 全自动标本冷藏解剖实验台操作流程 (19) 全自动标本冷藏解剖实验台维护规程 (20) BL-420S操作规程 (21) BL-420S安全维护流程 (22)

721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23) 721分光光度计安全维护流程 (24) HW-400E恒温平滑肌槽操作规程 (25) HW-400E恒温平滑肌槽安全维护流程 (26) 离心机操作规程 (27) 离心机安全维护流程 (28) 呼吸机使用流程 (29) 呼吸机维护规程 (30) SIMMAN二代高级模型人使用流程 (31) SIMMAN二代高级模型人的维护规程 (32) 超短波治疗仪使用流程 (34) 超短波治疗仪维护规程 (35)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操作规程 (36)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维护规程 (37) 焚烧炉使用流程 (38) 焚烧炉维护规程 (39) 通风柜操作规程 (40) 通风柜的维护保养 (41) SHZ-ⅢA循环水式真空泵操作规程 (42) SHZ-ⅢA循环水式真空泵的维护保养 (43) 101系列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44) 101系列电热鼓风干燥箱的维护保养 (45)

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 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一套,治疗盘内备一瓶生理盐水,无菌纱布、 压舌板、弯盘、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电插板等。 3.评估患者:理解并愿意配合操作。 4.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病人窗前,核对床号及姓名。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 (3)连接吸引器导管末端接吸引瓶长管,撕开一次性吸痰管的末端。(4)检查患者口鼻腔,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 (5)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 (6)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以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同时润滑吸痰管前端。 (7)一手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10—15㎝),脚踩脚踏板使其产生负压,边吸边提,左右旋转,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每次吸痰的时间不得超过15s,若气管切开吸痰,注意 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 (8)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 (9)拭净脸部分泌物,体位舒适,整理床单位。 (10)整理用物:按一次性用物处理吸痰管。

(11)洗手后记录。 注意事项: 1.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 3.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4.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 张口。 5.吸痰时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 等;吸出液的色、质、量。 6.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负压吸引器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

操作流程及维护保养 一制定目的 完善科室设备使用流程,规范设备操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安全,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 使用科室 三操作流程 1. 使用前检查时检查负压吸引器及相关管路消毒状况,是否受到外界污染或其他生物污染,当检查发现未消毒或受污染时,应按清洗维护相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2. 先将档位选择开关拨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将负压吸引器及真空终端插头插入真空终端插座内孔,待听到咔哒声响后表示安装到位。 3. 负压吸引器应垂直安装,角度误差10%^内,否则将影响溢流保护环境的正常 工作。 4. 通过“设置”档位设置输出负压值,旋转调节旋钮,顺时针负压增大,逆时针负压减小。。 5. 拨到“运行”档位负压吸引器进入工作模式。注意“运行”档位模式下不允许调节或设定负压值,必须在“设置”档位模式下方可调节 6. 使用完毕后,拨到“关闭”档位,关闭负压、停止吸引工作。 7. 负压吸引器使用完备后,应按安装相反的顺序拆下。 四、维护保养 1、一级维护保养 1)清洗溢流保护杯,先将医疗保护杯从负压吸引器中卸下,然后拆开杯子子,去除浮子,密封座,用84消毒液将各零件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2)相关管路及废液桶用84消毒液洗净消毒,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3)—次性用品(如过滤器)报废后应处置,不允许重复使用; 4)消毒后,档位开关调整到“关闭“档位,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挥发残余消毒剂,并避免跌落; 5)吸入器为国家法定计量工具,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标定。 2、二级维护保养

1)医学装备科每半年对负压吸引器进行性能检测,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预防性维护: “关闭”性能检测 档位选择开关置于“关闭”位置,将负压旋钮顺时针转到满负荷。捏紧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不应活动。 调节性能检测 (1)档位选择开关分别置于“设置”与“运行”位置,将负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归零。捏住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真空表针应指示零位。 (2)档位选择设置于“设置”调节负压值时,出口不应有输出。在“设置”档位调节负压完成后,转到“运行”档位后,捏住出口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负压值应与“设置”档位设置的数值一致。 (3)捏住连接软管或将其堵住,档位选择开关置于“运行”档位,转动负压调节旋钮将负压调整量程的1/3至2/3范围内,慢慢放开和捏紧软管,是通过调节器流量产生波动。再捏住软管堵住时,负压值应能恢复的设定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