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7 笪14卷第 塑 chi !!! ! 翌 ! !!! 望!塑』 : ! : : ‘6I。 

者 ]。严重缺血性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进而形成脑疝,这 

是引起脑梗死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发病过程中,血液黏度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当血液黏度发 

生变化,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主要影响到以下几个方面:血 流速度、脑血灌流量、血管阻力和与组织之间气体和营养交 

换,脑血栓发生的病理基础就在于此¨6j。 

因此,对青年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或高危人群要定期 

进行全面检查,尽早发现并作出准确诊断,一旦确诊为青年 

型缺血性脑血管病。要尽快进行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林岚.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干梗死的关系 

[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5(1):57—58.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刘志才 

河南鹿邑县人民医院眼科鹿邑477200 [2]李庆军,袁伟杰,肖卫民,等.中青年脑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和 

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15 

17. [3]尹小梅,孔晓飞,王彦.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 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J].中华I临床医学杂志,2006,7 (1):21—22. [4]Rothwell PM,倪俊,高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与缺血 性卒中:不稳定斑块是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 

[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7,10(3):136—137. [5]李梦,陈阳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 因素的分析l_J].中国询循医学杂志,2006,6(5):385—389. [6]武艳琴,牛小嫒.中青年脑梗死病因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 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6,13(5):316-317. 

【关键词】糖尿病;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1)13—0061—02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ON)为糖尿病的三大慢性并发症 

之一,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 

经等Ⅲ。现将2006—02~2010—02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所 有因糖尿病而实行眼部检查的120例患者(240眼)的临床资 

料进行分析总结,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一o2~2010—02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 

120例,均经检查确诊,男52例,女68例,年龄最小32岁,最 

大72岁,病程2~24 a。120例患者行检查240眼,男114 

眼,女126眼。排除因角膜病、晶状体浑浊、视网膜脱离及增 

生性视网膜病等影响眼底检查的疾病。 1.2分析方法仔细询问分析患者的糖尿病史,患者眼部 

的病变时间、主要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裸眼和矫 

正视力检查,散瞳直接眼底或间接眼底检查,视网膜荧光血 

管造影及血糖等检查。糖尿病患者一般还存在视网膜病变, 

要做好对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和视神经病变的分型,有利于眼 

病的治疗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分期为:I期视网膜有微动 

脉瘤或并小出血点,荧光血管照影(FFA)见点状高荧光;Ⅱ 

期视网膜有黄白“硬性渗出”或并出血斑,FFA出现相对应的 

遮蔽荧光;III期视网膜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出血斑,FFA 

出现片状低荧光或充盈缺损;IV期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或) 

玻璃体出血,FFA出现新生血管渗漏荧光;V期视网膜有新 生血管和纤维增殖,眼底可见增殖膜l2]。丁小燕等口 从FFA 

角度,结合临床把DON分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AION)、视盘水肿、视盘炎样改变、视盘新生血管或增殖膜 等,晚期则多见视神经萎缩。国外学者将其分为4类:视盘 新生血管、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盘炎及w0lf 

ram综合征。 

Z 结果 240眼中视力明显下降124眼(51.7 ),轻度下降100 

眼(41.7 ),未见视力障碍16眼(6.6 )。240只眼中视神 

经病变者共130眼(54.2 )。FFA表现为视盘新生血管、充 

盈缺损、荧光渗漏及晚期染色。13O眼中13眼检眼镜检查视 

盘无异常表现,但FFA检查可见视盘异常荧光,其余l17眼 

检眼镜检查视盘可见水肿、充血、出血、新生血管、色淡。 

3讨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促进了患者神经细胞的凋亡,抑制 了细胞的生长,患者体内的糖基化终产物引起血管结构、血 

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局部血流量下降,造成视神经营 

养代谢受到损伤,引起眼部疾病。视神经属周围神经系统, 

对缺血、缺氧及代谢紊乱非常敏感。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 

长,其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糖尿病能引起全身的 

微循环障碍,包括微血管病变、微血流障碍与血液理化特性 

的改变。三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这些改变是并发症 

发展的基础。眼睛是微循环障碍的典型表现部位,能引起一 

系列病理改变,如渗出、水肿、血管阻塞、组织及新生血管增 

殖等,进而引起眼内出血、眼内压增高(青光眼)、白内障以及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是指眼球内面相当于照相底片功能的一 

层薄膜,一旦离开了它的正常位置即发生了脱离,则失去了 

感光传导信息的功能)而失明。

 ・62・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7月第14卷第13期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1 Nerv0us Diseases Ju1.2011,V01.14 No.13 

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与患病时问有关,8 a糖 

尿病病史的患者发生眼部并发症达5O ;20 a病史患者,几 

乎均有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视神经病变临床多见,发生率 

高,据文献报道,1~5 a病程的糖尿病患者中视神经的发病 

率4.7 ,6-10 a者7.9 。糖尿病视神经病变主要表现: 

(1)视盘新生血管。(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常常自觉 

视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轻者仅觉视物略有模糊,重者降至 

光感。(3)眼底改变:早期以视盘水肿为主,持续1个月后视 

盘呈扇形或弥漫性萎缩,有的视盘仅呈不同程度的色调变 

淡,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 

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无特异性,故 

一些病例在检查中常无明显的异常表现,很容易被忽视。但 

FFA却可以发现荧光渗漏和血管扩张等,被认为是发现糖尿 

病视神经病变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目前,糖尿病视神经 

病变除控制血糖外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较好控制血糖可 

以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患者避免眼部疾病的发 

生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应定期去眼科检查眼底,及时发现问 

新生儿窒息2 3 2例原因分析 

何瑞济 

河南获嘉县人民医院儿科 获嘉453800 题及时治疗,这样效果更好。在药物治疗方面,近年研究人 

员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治疗糖尿病 

有很大潜力,当应用ACEI后,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下降,也抑 

制了增殖因子的增加,从而减少了糖尿病性眼部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静.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o,8(36):118—119.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眼底病学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J].中 华眼科志,1984,(6):51 52. [3] 丁小燕,欧杰雄,马红婕,等.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2):1 269—1 271. 

[4]李漫丽,张小猛,王艳丽,等.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FFA诊 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2):217-2l9. (收稿201l_05—3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 回顾23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 

料,分析影响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结果母亲妊高症、贫血、胎膜早破、早产儿、脐带异常、胎心率异常、胎位不正、羊水污 

染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新生儿窒息至今仍是我国新生儿死亡和导致智障、肢残的主要因素之一。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窒 

息的发生,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及病残儿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3—5l10(2011)13—0062—02 

本文对232例窒息新生儿原因进行分析,以降低新生儿 

窒息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现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rain分别进行 

Apgar评分,并以1 min评分结果作为判断标准,0~3分为 

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 

1.2一般资料我院妇产科2008—01~2008—12共出生新生 

儿283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32例,发生率8.18 ,男139 

例,女93例;轻度窒息164例,重度窒息68例;经产科复苏, 

5 min ̄>8分196例,转入儿科82例,死亡14例,病死率6 。 

2 结果 

对影响新生儿窒息的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及分娩因素进 

行分析,发现新生儿窒息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存在,羊水污染 

(27.6 )、脐带异常(21.1 )、胎心率异常(18.5 )、母亲妊高 

征(18.5 )、早产儿(18.4 )、贫血(13.8 )、胎位不正 

(13.6 )、胎膜早破(12.9 )为主要因素。见表1、表2、表3。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指出生时不能建立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窒息 

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 

报道发生率占活产数的5 ~1o ,部分高达2O 。新 

生儿窒息能致多脏器受损,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 

伤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28 ~44 ¨3j。因此,预防和减 

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及病残儿发病率 

的重要措施。 

表1

 新生儿窒息与孕母因素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