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焚烧烟气排放表

医疗废物焚烧烟气排放表
医疗废物焚烧烟气排放表

中山市医疗废物焚烧厂项目介绍

陈韩斌林挺

(法国机械设备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广东省中山市医疗废物焚烧厂,包括其设计原则、工艺流程、系统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该项目一期工程采用法国ATI公司的二段式控气热解焚烧处置系统,最大日处理量为10吨。

关键词中山市医疗废物热解焚烧

Zhongshan Medical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project of Zhongshan Medical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cluding its technical principles, technic flow, system compose, and primary technical data. The technology called “two-chamber air-controlled pyrogenation incineration technics”was applied i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project with capacity of 10 tons per day.

Key words: Zhongshan, medical waste, pyrogenation, incineration

1 项目介绍

根据国务院2003年6月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结合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加强中山市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中山市政府经研究决定,投资建设了科学的全市统一医疗废物管理及处置体系,即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医疗废物焚烧厂(简称中山市医疗废物焚烧厂)一期工程,并于2005年7月份投入正常使用。

该项目服务区域为:中山市中心城区、火炬开发区、民众镇、三角镇、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古镇镇、东升镇、港口镇、横栏镇、沙溪镇、大涌镇、五桂山镇、南朗镇、板芙镇、三乡镇、神湾镇、坦洲镇。辖区各医疗机构共有病床数约为3555张,总门诊量约为25574人次/日,医疗废物日产生量约为10吨。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4212平方米,设计处理能力为20吨/日,分两期实施,一期设置10吨/日生产线一条,考虑到将来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和收集量必然会逐渐增加,预留再建一条相同生产线的场地。处理的医疗废物种类满足中山市乙类传染病爆发应急的需要,基本满足甲类传染病爆发应急的需要。

2 项目设计原则

该项目主要的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如下:

(1)采用国外先进的、技术成熟的医疗废物处理线;

(2)焚烧技术可适应医疗废物的热值范围:1200~4500kcal /kg;

(3)进入焚烧厂的医疗废物不得分选后回收利用;

(4)采用焚烧灰渣安全填埋的方式处理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设计寿命大于20年;

(5)焚烧炉为连续操作,其进料、出渣和燃料添加等操作实现连续自动控制;

(6)烟气在二燃室的温度达到1100℃,停留时间2秒以上;

(7)尾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

3 工艺原理

该项目由法国ATI公司提供全套主体设备,型号为HP1500。A TI公司的HP系列医疗废物焚烧系统采用“二段式控气热解焚烧处置工艺”,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累计共已向全球50多个国家提供了700多台/套医疗废物焚烧设备。

有机固体废物的热解是一个复杂、连续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反应中包含着复杂的有机物断键、异构化等化学反应。在热解过程中,有机物会析出大量的可燃固体小颗粒和气态可燃气体成分,然后这些小分子可燃物再与氧接触,发生氧化反应,完成燃烧过程。热解过程可用如下总反应方程式表示:

有机固体废物H2、CH4、CO、CO2等+有机酸、芳烃、焦油等+炭黑与炉渣

(气体)(有机液体)(固体)热解焚烧炉一般有热解和燃烧两个过程。物料进入主燃室后,首先,严格控制进氧,医疗废物在缺氧的条件下获得加热进行热解,产生小分子物质及固态残渣;然后,再供给充足空气,进行完全燃烧。有机物析出的可燃固体小颗粒和气态可燃气体成分进入二燃室,接触充足空气,发生二次燃烧。

该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4系统组成

一个完整的医疗废物处理项目包括:焚烧厂主体工程与设备、配套工程和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其中焚烧厂的主体工程与设备即焚烧处置系统,主要包括:自动进料系统、热解焚烧系统、换热冷却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安全排放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配套工程主要包括:收集运输、受料及贮存、厂房车间、供配电、给排水、污水处理、消防、通讯、暖通、空调、机械维修、监测化验、计量、清洗、消毒等设施。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重点介绍焚烧厂的主体

工程与设备,即HP1500型焚烧处置系统。

(1)自动进料系统

进料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周转箱自动提升倾倒装置、进料斗和推料机构。进料系统是全自动操作的。医疗废物装在周转箱中,送到炉前,自动提升倾倒装置将周转箱中的医疗废物倒入进料斗,再由液压推料机构推入焚烧炉的主燃室。本系统所采用的周转箱的容积是660升。

(2)热解焚烧系统

焚烧阶段涉及的设备主要有主燃室(燃烧炉主体)、二燃室、辅助燃烧系统和自动出渣系统。

医疗废物主要在主燃室中进行热解焚烧,达到减容。主燃室大致呈圆筒形,内部有多层多种高性能耐火保温材料。与进料系统相接的一端是垃圾入口,大小足够医疗垃圾包装袋或包装盒的进入。另一端尾部安装有检查门,靠近检查门的底部设有出渣口。顶部与二燃室相接。主燃室一侧装有2台燃烧器,另一侧装有压力仪表和热电偶。两侧下部均装有进风管道,由风机供风,管道上的阀门用来控制进风量。主燃室中还配有自动的炉渣推杆,保证废物在炉内焚烧过程中向前移动。HP系列属于连续式焚烧炉,热解焚烧过程在主燃室内周期性反复进行。每一个周期的焚烧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即热解燃烧阶段和氧化燃烧阶段。由PLC根据设置好的程序和工艺参数自动控制。辅助燃烧系统采用全自动调节燃烧器,燃料用0#柴油。

图二焚烧处置系统示意图

在主燃室热解燃烧产生的烟气在引风机的带动下进入二燃室。法国ATI公司对于二燃室的设计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二燃室是柱状结构,通过二次送风造成涡流效果,使喷入的氧气得到充分利用,燃烧效率达到99.9%以上,确保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含碳颗粒充分燃烬,更重要的是彻底分解烟气中可能含有的二恶英。二燃室的内部结构和长度保证烟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并在1100℃的高温持续2秒以上的时间,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完全分解。

医疗废物在主燃室完全燃烧后,经出渣系统自动周期性地排出,保证系统能够自动连续工作。炉渣由主燃室尾部炉底排出进入水冷渣坑,冷却后再由电动链条式输送机输送到外面。

(3)换热冷却系统

换热系统主体设备采用的是A TI公司特制的立式双循环单管束的余热锅炉,工作压力约3巴。烟气从二燃室出来时温度高达1100℃,经换热系统冷却后降低到200℃,达到后道处理所需要的温度。本系统不考虑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锅炉热水的热量直接通过空气散热器(冷却塔)释放。

(4)烟气净化系统

本系统采用干法烟气净化系统,可以非常高效地吸收烟气中的重金属、二恶英、呋喃和酸性物质,不会产生污水等二次污染,产生的飞灰可以方便地进行水泥固化或安全填埋。

首先,喷入石灰粉与烟气混合,去除烟气中的酸性物质;接着喷入活性炭,吸附二恶英、呋喃和重金属;然后进入陶瓷除尘器过滤除尘,过滤捕捉下来的飞灰落入灰斗集中处理。

(5)安全排放系统

最后引风机将处理达标的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引风机采用ABB的变频控制,能根据系统烟气流量和压力自动变频调整,保证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卸压排放,在二燃室尾部还设置了紧急排放烟囱,其防水顶盖采用气动控制。

(6)操作控制系统

焚烧炉配备有先进完善的PLC操作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实现集中监视和控制。主要的设备控制均设计算机自动控制和就地手动控制两种形式。

监测系统能在线显示焚烧炉燃烧温度和炉膛压力等表征焚烧炉运行的工况参数,可以保证医疗废物焚烧炉运行过程中系统处于负压状态,防止有害气体逸出。重要的参数如主燃烧室温度、二次燃烧室温度、烟气处理系统进口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记录,并自动调整焚烧炉和烟气处理的运行状态。系统中配置了先进的烟气在线检测分析仪,可以自动连续地在线检测各种烟气成分,取样口设在烟囱高度约1/3处。除计算机监控外,还设置了声光报警器和数字显示仪。

在焚烧炉的进料口以及焚烧炉的主燃烧室设置了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可以随时了解进料情况和焚烧炉的燃烧情况。

5主要技术参数

图三中山市医疗废物焚烧厂厂房外景

6 结束语

医疗废物焚烧项目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前期,市场上性能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产品都有。面对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应该刻不容缓地加快推广此类先进成熟、安全可靠的焚烧工艺,同时要在国内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以供后续工程借鉴。希望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事业可以快速地成长起来,为人民造福,为子孙后代造福。

参考文献:

[1] GROUPE ATI, V ANVES, FRANCE.TECHNICAL PROPOSAL OF INCINERATION SYSTEM FOR HOSPITAL WASTE.2005.3.

[2] 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医疗废物焚烧厂技术方案.2004.7.

[3] 李秀金主编.固体废物工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9.

[4] 赵由才,张全,蒲敏主编.医疗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5.1.

[5] 赵由才主编.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3.9.

(最新)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医疗废物。此类废物不再浸泡,一律装入黄色袋中,放置于固定地点暂存。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一次性输血器、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输血袋、输液袋、一次性吸氧管、一次性雾化吸入器、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尿管、引流管、胃管、止痛泵等。 C.废弃的被服、布单、病号服及其它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废物及生活垃圾。 (2)病理性废物:指从人体上切除下来的物质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此类废物要求低温冷藏后,装入黄色袋,储存至固定地点。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直接切除下来的人体组织、脏器、胚胎、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3)损失性废物:指能够扎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此类废物要求单独硬质包装物(黄色)包装,防止刺穿、误伤工作人员。1)所有的针头、缝合针。 2)各类刀、锯,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污染的废弃的药品。此类废物装入褐色包装袋内。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OTC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A.致癌性药物B可疑致癌性药物C免疫抑制剂 3)他用后的药物小瓶 (5)化学性废物: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此类废物装入褐色包装袋内。 1)废弃的消毒剂,主要是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2)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试剂、胶片冲洗液等。 3)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4)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给专门机构处置。

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

医疗废物处理记录表20年 收集日期废物种类数量或 重量 收集人处理日期处理方法处理人 月日月日焚烧深埋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月日月日

检验科物品灭菌记录表 20年实验室: 灭菌物品及数量 日期废弃标本 数量(份)存放时间其它 灭菌方法及时间灭菌效果指示使用人清洁灭菌器清洁人备注 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

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 月日⑴灭菌⑵消毒⑴已清洁⑵未清洁 注1、在相应项目打‘√’2、其它:署名名称 HIV初筛实验室、免疫室设备消毒清洁维护记录 20年 日期消毒清洁对象消毒清洁维护时间操作者监督者 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月日⑴冰箱⑵洗板机⑶酶标仪⑷水浴箱⑸电脑桌面⑹生物安全柜⑺高压灭菌器⑻震荡器时分-时分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废水统计表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废水统计表此表适用于朝阳区为创建国家卫生区,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及医源性污水相关情况进行数据统计。 —、填报范围 统计范围为:朝阳区内各相关医疗机构,包括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二、填报项目 此表填报范围包括: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医疗机构相关项目负责人及联系人信息、2016年?2019年的医疗废物相关数据、危险废物相关数据、医源性污水相关数据、污泥相关数据。 二、填报指标 表单名称:医疗机构在填表之前应将表的名称改为〃医疗机构名称■医院级别〃。其中〃医疗机构名称〃为填写表格的医疗机构的名称,〃医院级别〃为本医疗机构目前的级别。 规模类别:填写截止到2019年12月底本医疗机构的级别。如1 〃一级〃、〃二级〃、〃三级〃、〃未评〃或〃无〃。 所属街乡:填写本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街道或乡。 单位名称:填写本医疗机构注册登记的名称。 详细地址:填写本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详细地址,从街道或乡开始填写,到门牌号码。如〃呼家楼街道工人体育场南路8号〃。 E院床位数:填写截止到2019年12月底本医疗机构的床 位数,如果没有床位写〃0〃。 医疗废物:主要指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籾药

物性废物等医疗机构日常产生的废物。 负责人:填写本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危险化学品废物主管领导姓名。可与其他项目负责人为同一人员。 职勢:填写本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危险化学品废物项目主管领导职务。 手机:填写本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危险化学品废物项目主管领导11位手机号码。 联系人:填写本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危险化学品废物主要联系人姓名。该人员应为国家级技术评估专家到本医疗机构现场检查时的迎检人员。可与其他项目联系人为同一人员。 职勢:填写本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危险化学品废物项目联系人职务。 手机:填写本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及危险化学品废物项目联系人11位手机号码。 环保相关手续:填写本医疗机构是否履行对医疗废物处理的环保相关手续。 产生量:填写本医疗机构该年度医疗废物每个月的平均产生量,单位为〃吨“。 转移量:填写本医疗机构该年度医疗废物交至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每个月的平均量”单位为〃吨“。 年转移量:填写本医疗机构该年度医疗废物交至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总量,单位为〃吨“。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条例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 技术要求(试行)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医疗废物治理条例》, 规范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防治医疗废物焚烧对环境的污染,爱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制订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爱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负责起草,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参与完成。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爱护总局负责解释。

目录错误!未找到目录项。 I / 38

1 总则 1.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治理条例》和其它国家有关医疗废物领域的法规,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治理,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目标,规范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治理,制定本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以集中焚烧方法处理医疗废物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关于统筹考虑焚烧医疗废物和其他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工程,应同时满足《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和本技术要求规定,相对应指标技术要求不同的,按从严的要求执行。 1.3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规模的确定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应依照服务区域医疗废物的产生量和成份特点、社会经济进展水平、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和都市总体规划、医疗废物收运体系特点、焚烧技术的适用性等合理确定。 1.4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项目的建设,宜近、远期结合,统筹规划,以近期为主。建设规模、布局和选址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环境阻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综合比选。 1.5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应采纳成熟可靠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做到运行稳定、维修方便、经济合理、治理科学、爱护环境、安全卫生。医疗废物焚烧可考虑焚烧热能利用,但不宜以热能回收、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目标。 1.6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合理确定配套工程项目,提高运营治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1.7 采纳焚烧技术处理医疗废物的工程的建设,除应遵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方法及工作要求

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方法及工作要求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 医疗废物。 1.可无害化再生利用的回收类的医疗废物,如:一次性输液器(瓶)、非抽血类及非疫苗接种类的注射器等,置防渗漏的黄色 塑料袋内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送交医院指定地点暂时贮存,并登记。 2.对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固体物品及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等需焚烧类的医疗废物, 直接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并挂放警示标签,送交医疗废物 暂时贮存地点登记。 3.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纳入感染性废物中置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并注明“感染性废物”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 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并作特别说明。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及时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注明“感染性 废物”及特别说明等,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必 要时立即送焚烧。

二、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置于防渗漏的容器内或双层黄色包装袋密封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的专职人员将其浸泡于福尔马林液中固定或冷藏。2.定期包装打包封扎登记,送指定地点焚烧处理。 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锐器医疗废物使用后置于防渗漏耐刺的硬质容器内,即密封容器后置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2.暂时贮存地点按感染性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转运,并按规定办理转运手续。 四、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并标签注明,按感染性废物的焚烧方法处理。 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处置,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标准执行。 五、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刻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2.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

医疗废物焚烧处理系统

医疗废物焚烧处理系统 设计方案 编制单位:江苏优瑞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电话:05 传真:05

目录 1.工程概述 ........................................................................................ 3 2.废弃物性质 .................................................................................... 4 3.设计基础 ........................................................................................ 4 3.1.设计编写依据.......................................................................................................................... 4 3.2.项目内容.................................................................................................................................. 6 3.3.设计及供货服务范围.............................................................................................................. 6 3.4.烟气排放标准.......................................................................................................................... 7 3.5.焚烧炉排气筒高度标准 .......................................................................................................... 8 3.6.焚烧炉技术性能指标.............................................................................................................. 8 3.7.公用工程条件.......................................................................................................................... 8 3.8.设备运行指标.......................................................................................................................... 9 3.9.焚烧炉环境保护指标.............................................................................................................. 9 3.10.自动控制及安全操作指标 .................................................................................................. 10 4.焚烧炉装置概要........................................................................ 10 4.1.回转窑进、出料系统.......................................................................................................... 10 4.2.燃烧系统.............................................................................................................................. 10 4.3.尾气处理系统...................................................................................................................... 11 4.4.送风、排风系统.................................................................................................................. 11 4.5.其它辅助设备...................................................................................................................... 11 5.焚烧工艺流程说明.................................................................... 11 5.1.工艺流程介绍...................................................................................................................... 11 5.2.工艺流程框图...................................................................................................................... 14 6.设备特点 .................................................................................... 15 6.1.进料系统.............................................................................................................................. 15 6.2.组合式回转窑本体.............................................................................................................. 15 6.3.点火燃烧器.......................................................................................................................... 17 6.4.二次燃烧室.......................................................................................................................... 17 6.5.余热锅炉.............................................................................................................................. 18 6.6.半干式急冷吸收塔.............................................................................................................. 20 6.7.文丘里反应器...................................................................................................................... 21 6.8.布袋除尘系统...................................................................................................................... 21 6.9.排风机.................................................................................................................................. 23 6.10.喷淋洗涤塔.......................................................................................................................... 23 6.11.控制系统.............................................................................................................................. 23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方法及工作要求

编号:SM-ZD-55943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方法 及工作要求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方法及工作要 求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可无害化再生利用的回收类的医疗废物,如:一次性输液器(瓶)、非抽血类及非疫苗接种类的注射器等,置防渗漏的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送交医院指定地点暂时贮存,并登记。 2.对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固体物品及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等需焚烧类的医疗废物,直接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并挂放警示标签,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 3.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纳入感染性废物中置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并注明“感染性废物”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

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并作特别说明。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 黄色塑料袋内及时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注明“感染性废物”及特别说明等,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必要时立即送焚烧。 二、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置于防渗漏的容器内或双层黄色包装袋密封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的专职人员将其浸泡于福尔马林液中固定或冷藏。 2.定期包装打包封扎登记,送指定地点焚烧处理。 三、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分类目录分类收集方法及工作要求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严格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示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二、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四、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五、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的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置。 六、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置。 七、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八、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必

须按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九、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十、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 时,必须进行坚实严密的封口。 十一、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示意图上墙) 十二、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坚实、严密。 十三.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十四、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有警示标识、中文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生产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十五、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十六、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应将针头分离,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袋(器)、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医疗废物的处理及焚烧

医疗废物得处理及焚烧 摘要:本文从医疗废物来源及危害入手,通过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得分析,对焚烧技术得应用做详细介绍并简单改进。 关键词:医疗废物,处理现状,焚烧 1、医疗废物得来源 医院废物就是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用得废物,[1]包括生物性得与非生物性得,也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就是指在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得过程中产生得废物。 医疗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与有害化学物质,甚至会有放射性与损伤性物质,因此医疗废物就是引起疾病传播或相关公共卫生问题得重要危险性因素。 2、医疗废物得分类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5类∶ ①感染性 感染性废物就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得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得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得垃圾等; ②病理性 病理性废物就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得人体废弃物与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得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得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③损伤性 损伤性废物就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得废弃得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 ④药物性 药物性废物就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得废弃药品,包括废弃得一般性药品,,废弃得细胞毒性药物与遗传毒性药物等; ⑤化学性 化学性废物就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得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得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3、医疗废物得危害【1】 医疗废物具有极强得传染性、生物毒性与腐蚀性,排放管理不严或处理不当,会被风扬失或被雨水淋失,造成对水体、大气、土壤得污染及对人体得直接危害。与生活垃圾类废弃物不同,医疗废物由于携带病菌得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交叉传染与潜伏传染等特征,其危害性更大。国内外因地表水污染而引发流行性传染病得记载很多。1955年印度某城市因水源遭病菌污染,68%得人口受到甲型黄疸性肝炎感染;中国吉林市江北地区曾因水源污染,引起伤寒流行,400多人发病,5人死亡;中国抚顺市结核病院曾因污水污染水源,使附近居民中300多人患结核病 ;1986年上海市爆发得甲型肝炎,也就是由于食用医院带病毒污水污染得毛蚶引起得。 4、医疗废物处理现状【2】 医疗废物得危害性引起了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许多国家与地区对医疗废物得减量化、分类收集、储存、运输与处理处置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得规定。在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医疗废物得处理处置进行深入研究, 主要方法有焚烧、高压灭菌、化学处理、微波辐射、高温分解、等离子体与电弧炉等。与此相对比,中国在法律法规制定、监管体系完善、社会公众意识增强与科研投入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法律法规制定滞后 虽然《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危险废物得产生、运输、储存、处置作了相应规定,建设部也早就对医疗废物提出了集中处理处置得要求,但具体得实施细则制定明显滞后,对医疗废物得产生者、运输者、收集者、处理处置者尚无明确、具体得要求。在执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等问题。 二、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目前中国医疗废物得管理体系很不完善,没有实现医疗废物得收集、储存、运输、处理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1、医疗废物管理实行管理责任制,医院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2、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部门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工作要求、组织培训、业务指导、监查考核,确保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3、各科主任或者护士长或者指定负责人为科室责任人,负责落实并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履行工作职责,预防、控制和杜绝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对意外发生能作出应急反应。 4、医、护、药、技、员、工等均为医疗废物管理的执行者、维护者。自觉依法执行和维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各项相关管理制度。违规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5、医疗废物处理专职(兼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依法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度和实施办法,无故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将承担法律责任。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体系 院长 (全面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 分管院长 (具体分管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 环保管理领导小组 (具体组织实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 ↓ 护理组、门诊部保卫科 负责产生地废物管理负责阻止

全院医疗废物产生地 负责分类、消毒、转移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要求 1.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医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2.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3.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 4.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5.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流程

医疗废物处理规范

医疗废物处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和原则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防治医疗废物在暂时贮存、运送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规范。 医疗废物处置应遵循环境健康风险预防、安全无害、废物减量的原则。 1.2 适用范围 1.2.1 本规范规定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过程的暂时贮存、运送、处置的技术要求,规定了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安全防护要求、突发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重大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的特殊要求。 1.2.2 对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执行本规范确定的“焚烧炉温度”和“停留时间”指标;对于医疗废物分散处理,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表2中“医院临床废物”的“焚烧炉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指标;对于同时处置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表2中“危险废物”的“焚烧炉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指标。本规范未规定的其他要求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执行。 1.2.3 医疗卫生机构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暂时贮存、运送不适用本规范,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废弃放射源的污染控制按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定执行。 有关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包装规范,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另行发布。 1.2.4 本规范适用于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医学科研、医学、教学、尸体检查和其他相关活动中的医疗废物产生者和集中处置者(包括运送者)。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和文件所含的条文,通过本规范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9217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方法及工作要求(正式版)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方法及工 作要求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方法及工作要求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可无害化再生利用的回收类的医疗废物, 如:一次性输液器(瓶)、非抽血类及非疫苗接种类的注射器等, 置防渗漏的黄色塑料袋内封扎, 并挂放警示标签, 送交医院指定地点暂时贮存, 并登记。 2.对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固体物品及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等需焚烧类的医疗废物, 直接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并挂放警示标签, 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登记。 3.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纳入感染性废物中置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并注明“感染性废物”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 登记。 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 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 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并作特别说明。 5.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及时封扎并挂放警示标签, 注明“感染性废物”及特别说明等, 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 登记。必要时立即送焚烧。

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

一定义: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 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医 疗废物。此类废物不再浸泡,一律装入黄色袋中,放置于固定地点 暂存。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一次性输血器、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输血袋、输液袋、一次性吸氧管、 一次性雾化吸入器、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尿管、引流管、胃管、止痛泵等。 C.废弃的被服、布单、病号服及其它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废物及生活垃圾。 (2)病理性废物:指从人体上切除下来的物质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此类废物要求低温冷藏后,装入黄色袋,储存至固定地点。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直接切除下来的人体组织、脏器、胚胎、残肢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3)损失性废物:指能够扎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此类废物要求单独硬质包装物(黄色)包装,防止刺穿、误伤工作人员。 1)所有的针头、缝合针。 2)各类刀、锯,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污染的废弃的药品。此类废物装入褐色包装袋内。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OTC类药品等。

《医疗废物处置地实用标准》(医疗废物转运交接记录簿本)

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建立医疗固体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固体废物处理的正确性和规性。 容: 一、医疗废物处理原则 1、严禁将医疗废物置于生活垃圾中。 2、损伤性废物(如针头、刀片、缝合针等)放入专用防刺伤的锐器盒中,运送时不得放入收集袋中,以防运送时造成锐器伤。 3、防锐器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均用双层收集袋收集,以防收集、运送时泄漏、扩散、污染,并在收集袋上作特别标识。 5、所有医疗废物出科室时需标明产生科室、类别、产生日期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容。 6、所有长期存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容器必须有盖,随时关启。 7、盛装医疗废物时,不得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9、检验科、实验室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10、运送时使用专用污物电梯或专用时段运送,运送后应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11、医院医疗废物专职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送到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12、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专人管理,有相关标识及严密的封闭措施,每日工作结束上锁,以防失窃,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13、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并启动意外事故紧急方案,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工作,同时向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兼职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报告,由其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报告。处理结束后总结事情经过并提出预防控制持续改进措施,交院感办备案。 二、医疗废物分类 按照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要求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具体情况,对我院医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

医疗废物的处理方法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减少医院环境的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避免其对社会和医务人员的损害,根据国家和卫生部有关文件,医院应实行对医疗废物从产生、包装、收集、运送、处置全程的管理。 一、医疗废物分类 医疗废物分五类,分别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1、感染性废物分类与处理 (1)感染性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是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①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②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③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④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⑤废弃的血液、血清。 ⑥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2)感染性废物处理 ①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②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 ③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将锐器与其他物品分开,将锐器置于利器盒中,其他物品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并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或者利器盒上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部一回收,当日焚烧。 2、病理性废物分类与处理 (1)病理性废物分类 ①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②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③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2)病理性废物处理 ①病理性废物应用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闭包装,贴上标签,产生科室对其进行登记后,由医院统一回收,当日焚烧。 ②手术后产生的废弃大肢体由病理科保存,定期由殡仪馆收取后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