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是女性孕期较为多发且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人群的增加和人们生活、饮食等各方面因素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此病属于糖尿病的独立类型,对胎儿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特殊性,大部分孕妇存在严重负面情绪,担心药物治疗效果,担忧胎儿的发育和自身安全,故本文将重点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案展开研究综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方案;研究进展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孕妇首次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情况,此现象属于高危妊娠,据相关数据统计,其发病率在全国及全世界为1%~14%,大部分孕产妇在分娩后其血糖会慢慢下降并恢复健康状态,但仍有部分孕产妇分娩后血糖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发展为2型糖尿病,因此要呼吁大家高度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干预,尽早科学控制血糖[1]。
现阶段,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不断更新和改进,临床致力于寻求更有价值的护理手段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使其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和诱发因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过程是从妊娠早期开始,由于胎儿的能量需要补充葡萄糖,依附在母体上吸取营养,故而导致孕期的空腹血糖低于正常状态,后期随着妊娠时间的推移,在妊娠中期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要增加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平衡,若胰岛素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造成孕期代谢失衡,最终引发为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分泌不足所致,而目前关于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诱发因素有很多,随着此病的患病率增加,多数城市均已发展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干预治疗。
目前普遍观点认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与高龄、催乳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孕期饮食、过激心情、紧张精神、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糖尿病发生[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两代人的健康。
妊娠期糖尿孕期规范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因此,应积极采取科学、规范、合理的综合护理方法,同时根据孕妇病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重点做好孕期的饮食护理和运动疗法,定期监测血糖,做好各项指标监测和护理,重视心理护理,积极开展糖尿病知识健康宣教,加强用药指导,从而提高妊娠期糖尿孕妇的生活质量,减少母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与影响、护理干预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护理研究及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会对母婴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妊娠结局。
为此,从护理学角度,如何减少和降低母婴并发症,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课题,并提出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文将从妊娠期糖尿的病因分析、影响和护理干预进行阐述,以帮助妊娠期糖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1病因与影响1.1 病因分析伴随着妊娠的不断进展,孕妇的血糖水平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孕妇妊娠中晚期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逐渐下降,其中胰岛素代偿性分泌不足的孕妇极有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
一般情况下,“胰岛素抵抗”出现于妊娠24周左右,有部分孕妇怀孕后糖和脂肪代谢就开始出现变化,胎盘产生的一些激素和细胞因子抑制了胰岛素的正常工作。
妊娠期糖尿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确,有学者认为孕前体重大于标准的20%的肥胖者和年龄大于30岁的高龄产妇是易感人群[1];也有临床资料显示[2],孕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导致孕期体内糖代谢的异常;有专家认为[3],遗传因素导致妊娠期糖尿发病的概率最高;而孕期随着胎儿生长所需能量的增加,孕妇血浆的葡萄糖水平逐渐降低,孕妇体内抗胰岛素物质随之增加,同时,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呈现出下降的势头,如果孕妇不能适应这个生理变化,将有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作为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病或发现的糖尿病。
其诊断标准为:妊娠24~28周及28周后首次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h血糖<10.0mmol/L、服糖后2h 血糖<8.5mmol/L,任何一点的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以上标准即可诊断为GDM。
据报道,我国GDM的发病率为17.5%[1]。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出台以及女性晚婚晚育的普遍化,GDM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李月等[2]通过对1642例单胎妊娠的孕妇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发现,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是发生GDM的高危人群,这与李利平等[3]的研究一致。
章孟星等[4]通过对GDM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进行整合研究,推荐将孕妇BMI指数≥25kg/m2作为GDM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
郭艳军等[5]发现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女性罹患GDM的风险高于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的女性。
周颖[6]对GDM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次≥3次均可成为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高龄、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孕次过多等因素均可导致GDM的发生。
1为GDM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必要性GDM属于产科高危妊娠,可对母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可使母体发生流产、羊水过多、妊高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对胎儿及新生儿可造成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流产和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远期来看还可增加母亲及子代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7]。
因此必须对GDM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来规范患者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2综合护理干预措施2.1心理护理妊娠期糖尿病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其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战胜疾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进自我效能。
护理人员在GDM患者入院时,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并针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所想,并让患者家属参与其中,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让患者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支持与温暖[8]。
MTNR1B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相关性研究

MTNR1B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相关性研究糖尿病(DM)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对于人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等一系列成分的代谢发生紊乱,引起人体代谢紊乱综合症。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发病机制和妊娠期胎盘分泌多种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有关,其对母婴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基于此,本研究对褪黑素受体1B(MTNR1B)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I diabetes meIIitus,GDM)的相关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标签:MTNR1B;妊娠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糖尿病(gestationaI diabetes,GD)的发生主要特征是高血糖,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不断上升,可能与近年来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糖尿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而且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不断上升,所以成为了目前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而且糖尿病患者久治不愈,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急性慢性综合症,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苦[1]。
1妊娠期糖尿病形成机制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比较常见的合并症,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发病机制和妊娠期胎盘分泌多种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有关。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妊娠的1%~5%,并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体和胎儿健康影响较大,不仅能够导致产科并发症,增加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
临床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是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和维持正常范围[2]。
孕妇妊娠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其糖代谢易发生障碍,若此时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受损就会导致GDM的发生。
近年来有关GDM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前有研究学者认为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新型脂肪因子(The adipokines)、炎症因子(inflammation)等都有关联[3]。
还有国外研究表明,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受到抑癌基因异常甲基化影响出现的基因沉默,而TIMP3,DAPK,SLC5A8以及RARβ2等抑癌基因异常甲基化和褪黑素受体基因的突变存在联系;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小组提出,在妊娠期糖尿病中,DNA修复基因异常甲基化、褪黑素受体基因基因突变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情况之间确实存在联系。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叶华莹【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会增加妊娠风险.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GDM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部分GDM患者产后短期内血糖会恢复正常,但生活中远期发生2型糖尿病(T2DM)的风险并未降低,GDM妇女已经成为日后发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潜在危险人群.GDM发展为T2DM的相关危险因素很多,如高龄、肥胖和糖尿病家族史,另外空腹血糖水平、孕期胰岛素治疗、早发型GDM也逐渐被重视.通过认识GDM发展为T2DM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包括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基因等多种早期预测标志物,预测T2DM发生的风险,以利于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及GDM妇女产后随访,可以提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预防和延缓T2DM的发生,改善健康结局.%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is a common obstetric complication and increases the risk of pregnancy. Due to changes in lifestyle and diet,the incidence of GDM is gradually increasing.Blood glucose testing of most women with GDM is normal after delivery,but long-term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is still there.Women with a history of GDM have become potential susceptible population of 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future.Olderage,obesity,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levels of plasma glucose,the need of insulin during pregnancy,and earlier diagnosis of GDM is increasingly valued.By recognizing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prediction markers, which include clinical features in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biochemical indicators,molecular genetic markers et al,predict the risk of GDM progressing to T2DM in the future and improve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risk for GDM women postpartum follow-up.Early lifestyle intervention and drug treatment can prevent or delay the onset of T2DM afterGDM,improve health outcomes of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GDM.【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8(045)001【总页数】6页(P28-32,45)【关键词】糖尿病,妊娠;糖尿病,2型;产后保健;危险因素;预测【作者】叶华莹【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苏州大学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危害母儿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h aty p e n n is A x o se au td b tt-r i a x e n e tr n e - aig A xe c l S ) D p e so v lae e l r g a ce . n iu v l a y s e t t n it iv noy a d S l r t n it S ae( AS . e r sin e au t d h e a a y f n y
一
的方 法 进 行 。 同 天 抽 取 研 究 对 象 静 脉 血 检 测 空 腹 血 糖 (B F G)、餐后2 血糖 ( B h P G)、糖 化血红 蛋 白 ( Al Hb e)等
临床指标 。 13 统计 学处理 .
24 妊娠 期糖尿 病患者焦虑相 关因素评价 .
所 有 计 量 资 料 均 采 用 均 数 ±标 准 差 ( ±s 表 示 , ) 采 用 t 验 , 数 资料 的分 析采 用 卡方 检验 , 检 计 数据 的处 理 均采 用 SS 1. PS1 0统计 软件进行 。P< 00 . 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 义。
t i a xeya d hg r i a xey ( < O0 . emo t mp ra t a tri f e cn h n a o dto so ain swi r g a c r t n it n ih tat n it P a .5) Th s o tn co nl n igteme tlc n i n fp t t t p e n n y i f u i e h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研究进展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研究进展摘要:目的:研究近年来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进展。
方法: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以“妊娠”、“糖尿病”等作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结果: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
结论:糖尿病是高龄孕妇常见并发症,进一步加强其护理对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前言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孕前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现的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糖可导致妊娠和分娩期间母婴各种不良后果,并可导致后代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和智力迟钝等长期并发症。
近年来,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严重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与健康[1]。
妊娠期糖尿病可引起羊水过多、肾盂肾炎、难产、巨大儿等高危并发症,有些妇女甚至会出现胎儿宫内死亡。
新生儿出生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新生儿肺炎等情况;对于孕妇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分娩后葡萄糖代谢会恢复正常,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因此,孕妇应注意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相关治疗和生活调整。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高风险和多学科性质,所有患者都需要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
1.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孕期血糖异常被称为“妊娠糖尿病”,因为它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低血糖和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产、羊水过多、早产、孕妇尿路感染、头痛,不仅影响胎儿发育,但也危害孕妇的健康。
1.1对孕妇的不利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的前三个月很容易发生自然流产。
随着妊娠的进展,很容易诱发其他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这些疾病的发生率是没有妊娠糖尿病的妇女的3-5倍。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不良易导致感染,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
1.2对胎儿的不利影响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含量非常高,多余的糖很容易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使胎儿出现高血糖症,胚胎在妊娠早期容易发育异常,甚至死亡[2]。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本次研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护理现状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研究进展、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研究,能够采用不同的对策进行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护理干预,旨在确保母婴的生命健康,防止发生不良妊娠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现状;护理进展妊娠期糖尿病GDM,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潜在糖耐量减退,在妊娠期发生的糖尿病。
该病的发生对母婴妊娠结局会构成直接影响,因而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护理干预极其关键,以便使得孕妇顺利完成分娩、母婴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1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护理现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常无显著表现,有时空腹血糖正常,所以发生漏误诊的概率较高,会对治疗构成延误。
该病的出现会致使孕妇出现羊水过多、高血压及感染等情况,容易引发胎儿高血糖、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状况[1]。
与此同时,绝大部分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可恢复,但存在30%左右人群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且再次妊娠时复发率约为50%。
对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实行高危管理、构建健康档案,并及时录入电脑管理系统,然后编制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档案的内容涉及孕妇的年龄、性别、血糖水平、体质量、孕产次等,孕周24周至28周实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清晨监测孕妇空腹血糖水平,服用75mg葡萄糖水后1h、2h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的浓度。
任何一项血糖值异常,均可判定为妊娠糖尿病,要求增加孕检的次数,同时实行心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指导。
2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研究进展2.1实行血糖监测妊娠期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因此需对血糖相关指标动态变化进行观察,以便为更好的进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诊断、治疗提供良好的支持。
实行妊娠期糖尿病24h连续血糖监测,若是血糖水平一直为增高的状态,可通过药物方式治疗,建议采用胰岛素以肌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处理。
2.2实行产科监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无法很好的控制,必然会加大妊娠的风险、不能确保胎儿的生命健康,故此需认真施行产科监测,涉及孕妇监测、胎儿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着增加,随
妊娠进展,妊娠早中期孕妇血糖水平逐渐降低;妊娠中晚期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
性下降,此时胰岛素代偿性分泌量不足,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治疗,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
发现的糖尿病,表现为孕妇妊娠期间出现高血糖现象[1]。
GDM近年有明显增高
趋势[2]。
GDM 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有研究表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
受教育程度及糖尿病家族史等是GDM 的经典危险因素[3]GDM 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早产、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4],威
胁母婴健康。
GDM 是在一定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妊娠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发生的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5]。
妊娠期间体内激素如胎盘
泌乳素(HPL)、孕激素及雌激素等,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胰岛素分泌增加,以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而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晚期不能维持这一
生理性代偿变化,导致血糖升高[6]。
高血糖与妊娠过程中及分娩后多种母婴疾病
或并发症有关,因此对影响GDM 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对其危险性的认识,可以有效减少母婴疾病的发生。
一:代谢
1.糖代谢特点
妊娠期母体的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重要来源,其生成和消耗均较妊娠前有
所增加。
妊娠期胰岛功能旺盛,胰岛素分泌增加,母儿碳水化合物代谢率的提高
加速了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在妊娠中、晚期,为满足胎盘和胎儿日益增长的需要,肝脏的内源性葡萄糖基础量将随孕妇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孕妇的餐后血糖
逐渐升高。
2.脂代谢的改变正常妊娠时,为满足胎儿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营养及能
量需求,脂质摄入增加,肝、胆与内分泌系统发生改变,脂代谢也发生变化。
孕
妇体内积累脂肪作为能量来源,胰岛素抵抗又会影响到肝脏功能和脂质代谢,而
使妊娠期体内三酰甘油、脂肪酸、胆固醇、磷脂等浓度增高,因此正常妊娠期妇
女血脂水平轻度升高被认为是妊娠期生理必须的正常反应[10]。
妊娠后半期,脂
蛋白脂酶在脂肪和肝脏组织中的活性降低,而在胎盘和乳腺组织中的活性增加,
使三酰甘油从被母体外周脂肪组织摄取转变为被胎盘和乳腺组织摄取,以利于满
足胎儿发育和乳汁生成的需要。
然而,目前大量研究证实妊娠期肥胖或体质量增
长过度可伴发脂质浓度的明显改变: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氧化的脂质通过促进血栓素的合成
及抑制前列环素的合成,使前列腺素水平升高,直接或间接地损伤了内皮细胞。
二.诊断标准
1.空腹血糖≥5.1 mmol/L,1 h 血糖≥10.0 mmol/L,2 h 血糖≥8.5 mmol/L,符合
其中任一项标准即诊断为GDM。
诊断依据为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推荐的诊断标准[13]。
2.其他实验室生化检查
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lc)、果糖胺(GSP)、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CRP) [14]、肿瘤坏死因子(TNF-α)[15] 早期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 )、尿微量清蛋
白(mALB)、血浆脂联素、血清三酚甘油(TG)、血清游离脂肪酸(FFA) 均与GDM 的
发生有关,有研究证实其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故相关生化检查也具有一定的
临床意义。
三.治疗:
1.饮食治疗
理想的饮食控制标准为: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
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多数G DM 患者经过合理
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治疗,均能控制血糖在满意范围。
孕中期后,每周热量增加3% ~ 8%。
其中糖类占40% ~ 50%,蛋白质占20% ~ 30%,脂肪占30% ~ 40%.
常根据孕妇体重计算所需的热量,一般为1 67/126kJ/(kg.d),若体重超标孕妇应降为100kJ/(kg.d) [17]。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分以下几种:
3.1 胰岛素治疗孕期使用胰岛素对胎儿无影响。
胰岛素治疗用量个体差异较大,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糖决定胰岛素的种类、剂量和给药法。
一般选择中效:短效胰岛素2:l 的混合制剂注射使用,可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进行适当调整,进入
孕晚期患者可于每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治疗。
主张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孕期进展
及血糖值调整用量,尽量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
为避免因胰岛素多次注射给患者
带来的痛苦,现已开始使用小剂量模拟正常人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泵,可避免胰
岛素注射的痛苦或注射期间低血糖的发生[19]。
3.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考虑到胎儿安全,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存在较大争议, 既往研究使用二甲双
胍发现围生期母婴病死率显著增加, 但其可降低妊娠早期的流产率及妊娠中晚期
糖尿病的发生率, 故二甲双胍在胎儿的安全存在较大争议, 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安全
性有待进一步考察[20.21]。
但新西兰奥克兰国家妇产医院Janet Rowan 等于2008-2013 年的MiG TOFU 研究(Metformin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The Offspring Follow-Up)验证了二甲双胍对胎儿短期及长期均无有害作用,可以选用二甲双胍用于妊
娠期控制血糖,尤其是对于胰岛素不便使用的情况[22]。
参考文献:
[1] 周建良. 妊娠期糖尿病88 例临床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2(4):142-143.
[2] 谢幸,苟文丽. 妇产科学[M]. 8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75-79.
[3] 杨慧霞. 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M]. 2 版.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13: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