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步进电机几个重要性能与影响因素

最新步进电机几个重要性能与影响因素
最新步进电机几个重要性能与影响因素

1、常见二相电机中绕组类型与特性?

在二相电机中绕组方式有两种:二相四线与二相六线(五线)两种方式。其中二相四线又称为双极性步电机(采用桥式电源驱动),驱动器向绕组提供正、反两个电流,绕组利用率较高。二相六线(五线)电机由公共端出发,驱动器向绕组提供单一方向的电流,绕组利用率为50%,这类电机又称为单极性电机。

通常地:二相四线电机采用恒流源驱动,驱动器成本较高,通过合理地选用电机机座型号、电机的电阻、电感、额定工作电流等,可获得较好的工作特性,使用最为广泛;二相六线(五线)通常采用恒压源驱动,通常应用于工作频率点低,且工作频率点扭矩较低的场合,其驱动器成本较低。

贵司PRⅡ两款电机均是二相四线电机,采用恒流源、高低电压方式供电,二相八拍方式驱动。

2、步进电机的直流电阻

直流电阻数值随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为了与出厂及历次测量的数值作比较,应将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得的直流电阻值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阻值。换算公式如下:

Rw=Rm(T+tw)/(T+tm)

式中Rm——温度为tm(℃)时测得的电阻,Ω

Rw——换算至温度为tw℃的电阻,Ω

T——温度系数,铜线为235,铝线为225。

在23HA3001-1电机直流电阻测量中,其测试环境与测试所用的工具是否正确,起决定性影响。

3、步进电机的电感值

步进电机转子内部固有的永久磁铁,电感与电阻一起,作为另一个重要参数出现,对电机的动态特性影响极为显著。

一般地低电阻、低电感其空载起动、运行频率均较高,在满足设计的条件下(一般地规定的机座号、机身高情况下,电机必须达到标准的保持转矩,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工作频率点可以先得较大,如23HA3002-1电机可以达到

4000PPS,但是其驱动电流较大,驱动器制造成本为较高,而且不好控制噪声;相反,大电阻、大电感其工作频率点就会显著减小,驱动器成本会减少。

4、二相电机的步距角

常见二相步进电机固有步距角(定、转子机械结构确定的)有两种:1.8?(作四相八拍运行为0.9?)与0.9?(作四相八拍运行为0.45?)两种,前一种最常用,后一种精度更高,适用于高精密场合,其步距角精度为±5%内。具体步进电机运行步距角与驱动方式有关(决定于:驱动节拍与单步细分数)。

通常地:步进电机作单一方向转动,施加电机的脉冲数与细分步距角之积应为固有步距角的整数倍,这样电机转动到定位点时最稳定,瞬间电流因素影响最少。

如固有步距角1.8?的二相电机,作二相四拍运行(运行步距角为1.8?),则施加整数倍就可以,如作二相八拍运行时(运行步距角为0.9?),则施加于电机的脉冲数为0.9?的偶数倍脉冲,细分后以此类推。

5、步进电机的“定位转矩”

定位转距是指电机各相绕组不通电且处于开路状态时,由于混合式电机转子上有永磁材料产生磁场,从而产生的转距。

一般定位转距远小于保持转距。是否存在定位转距是混合式步进电机区别于反应式步进电机的重要标志。

6、步进电机的"保持转矩"

保持转距,在二相电机中是指电机二相绕组同时通额定电流,且处于静态锁定状态时,电机所能输出的最大转距。是电机选型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通常步进电机是在恒流或恒压条件下工作的,在低速运行时,其输出力矩与最大转矩接近,但由频率增加,反电势及高频导致电机内部损耗的提高,步进电机的输出功率会随速度的增大而迅速变小,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速度的增大而迅速衰减(不同型号、不同参数其衰减率不一样,通常用矩频特性曲线来表示),所以其最高工作转速一般在300~600RPM。

比较:而交流伺服电机可以自行调整输入电压与电流,即在其额定转速(一般为2000RPM或3000RPM)以内,都能输出额定转矩,在额定转速以上为恒功率输出。而且与通用交流电机(或伺服电机)不一样,步进电机起动瞬间,线组内工作电流是按额定电流工作的,因此无过载能力差。在选型时为了克服这种

惯性力矩,往往需要选取较大转矩的电机,而机器在正常工作期间又不需要那么大的转矩,便出现了力矩浪费的现象。

所以保持转矩就成为了衡量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比如,当人们说2N.m 的步进电机,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是指保持转矩为2N.m的步进电机。

决定保持转矩的参数:A)电机机座号(16HA、17HA、17HD、23HA、23HD、32HD 等);B)电机机身高度;C)绕组匝数(体现在电阻、电感值)与工作时绕组的额定电流值。

7、低频特性中的振动与克服方式

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非连惯、单点的脉冲电源),决定其低频工作段某些频率段会出现低频振动现象(谐波造成的)根据经验其振动频率点大致分布为200PPS、400PPS左右,尤其是200PPS段最为明显,具体振动值与负载情况和驱动器性能有关。这种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低频振动现象对于机器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

为解决步进电机固有的低频振动问题,从电机本体上是增加电机相数,如三相、五相电机,其振动特性就比普通的二相电机好很多。在实际使用中,为克服振动问题,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解决:第一、当步进电机工作在低速时,一般应采用阻尼技术来克服低频振动现象,比如在电机上加阻尼器;第二、驱动器上采用细分技术,使电流波形接近正弦波,越接近正弦波其动态特性越好;第三、在写程序时,避开电机固有振动区。

8、电机的空载起动频率

指无负载时,电机最大起动频率值,即步进电机在空载情况下能够正常启动的脉冲频率,如果脉冲频率高于该值,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发生丢步或堵转,在堵转时,会伴有啸叫声。

由以下个方面决定:

第一,电机本身:电机参数(保持转矩、电阻/电感值、额定电流),转子的转动惯量,电阻/电感值越大,起动反电势会高,起动频率降低,转子转动惯量越小,则起动频率会越高。

第二、起动点频率(起动时加速)。

第三、驱动方式:恒流与恒压驱动,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运行拍数:二相四拍与二相八拍方式,后者要优于前者,作为重要参数,需指定其双方验收的驱动方式。

在有负载的情况下,启动频率应更低,具体见〈某规格电机矩频特性曲线〉。

9、电机的空载运行频率

步进电机有一个技术参数:空载运行频率,指电机在较低频率起动下,通过一定规律加速(通常有线性、二次方、指数方式等),使电机达到最高转速而不失步,该频率为最高空载运行频率。

要准确测试该参数,一定要注意三个条件:

1)在较低频率下启动,但不可在低频动区启动,这样启动时会失步(啸叫声);

2)在到达最高转速前,脉冲频率将要求按一定的规律方式加速,过程平稳,脉冲之间跟随性良好;

3)电机按脉冲频率同步的方式加速,而达到所希望的最高频而不失步(电机转速从低速升到高速)。

一般来讲:低电阻、低电感电机起动频率与运行频率较高,电机可以在较高频率段工作,但驱动中要注意想办法克服马达的电磁噪声;大电阻、大电感电机起动频率与运行频率相对较低,电磁噪声效果明显变低,但电机只能在低、中频区间工作。

注意(1)电机空载最高运行与最大启动频率两参数,是反映电机输出特性的两个重要决定性指标,所有出厂电机均要求全检。

(2)所有电机在参数确定,测试条件确定的前提下,其特性有一定误差(装配后的机械特性),但总体上误不会很大(10%内)。

9、启动与运行矩频特性曲线

反映电机的启动与运行扭矩与频率关系特性曲线,当步进电机转动时,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感将形成一个反向电动势;频率越高,反向电动势越大。在它的作用下,电机随频率(或速度)的增大而相电流减小,从而导致力矩下降。

是介定电机或靠工作点的核心参数,要求电机工作点频率,扭矩余量大余

10∽15%以上。

决定要素是:电阻/电感、保持转矩、工作电流、转子转动惯量、驱动方式等。

由于测试方式复杂,不能每台电机均测试其动态曲线,实际工作中,只能通过其核心参数来反映:如电阻、电感值,保持转矩、定位转矩等。

10、步进电机发热是否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温度范围是多少?

1)电机发热的原理:我们通常见到的各类电机,内部都是有铁芯和绕组线圈的。绕组有电阻,通电会产生损耗,损耗大小与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铜损,如果电流不是标准的直流或正弦波,还会产生谐波损耗;铁心有磁滞涡流效应,在交变磁场中也会产生损耗,其大小与材料,电流,频率,电压有关,这叫铁损。铜损和铁损都会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影响电机的效率。步进电机一般追求定位精度和力矩输出,效率比较低,电流一般比较大,且谐波成分高,电流交变的频率也随转速而变化,因而步进电机普遍存在发热情况,且情况比一般交流电机严重。

2)步进电机发热的合理范围:电机发热允许到什么程度,主要取决于电机内部绝缘等级。内部绝缘性能在高温下(130度以上)才会被破坏。所以只要内部不超过130度,电机不会损环,而这时表面温度会在90度以下。所以,步进电机表面温度在70-80度都是正常的。简单的温度测量方法有用点温计的,也可以粗略判断:用手可以触摸1-2秒以上,不超过60度;用手只能碰一下,大约在70-80度;滴几滴水迅速气化,则90度以上了。

3)步进电机发热随速度变化的情况:采用恒流驱动技术时,步进电机在静态和低速下,电流会维持恒定,以保持恒力矩输出。速度高到一定程度,电机内部反电势升高,电流将逐步下降,力矩也会下降。因此,因铜损带来的发热情况就与速度相关了。静态和低速时一般发热高,高速时发热低。但是铁损(虽然占的比例较小)变化的情况却不尽然,而电机整个的发热是二者之和,所以上述只是一般情况。

4)发热带来的影响:电机发热虽然一般不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对大多数客户没必要理会。但是严重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电机内部各部分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结构应力的变化和内部气隙的微小变化,会影响电机的动态响应,高速会容易失步。又如有些场合不允许电机的过度发热,如医疗器械和高精度的测试设备等。因此对电机的发热应当进行必要的控制。

5)如何减少电机的发热:减少发热,就是减少铜损和铁损。减少铜损有两个方向,减少电阻和电流,这就要求在选型时尽量选择电阻小和额定电流小的电机,对两相电机,能用串联的电机就不用并联电机。但是这往往与力矩和高速的要求相抵触。对于已经选定的电机,则应充分利用驱动器的自动半流控制功能和脱机功能,前者在电机处于静态时自动减少电流,后者干脆将电流切断。另外,细分驱动器由于电流波形接近正弦,谐波少,电机发热也会较少。减少铁损的办法不多,电压等级与之有关,高压驱动的电机虽然会带来高速特性的提升,但也带来发热的增加。所以应当选择合适的驱动电压等级,兼顾高速性,平稳性和发热,噪音等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根据汇总记账凭证逐笔登记()。

A、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

B、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C、总分类账

D、明细分类账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C

【答疑编号10064782,点击提问】

解析:无

2、以下项目中不是财产清查基本程序的是()。

A、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B、账项核对和实地盘点

C、清查结果处理

D、复查报告

您的答案:C正确答案:D

【答疑编号10120954,点击提问】

解析:财产清查不用复查,所以不用编制复查报告。

3、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货币资金

B、应收账款

C、预付账款

D、累计折旧

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

【答疑编号10008216,点击提问】

解析:累计折旧属于固定资产的抵减项目。

4、“预付账款”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属于()类科目。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成本

您的答案:A正确答案:A

【答疑编号10069400,点击提问】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会计科目的分类。预付账款属于资产类科目。

5、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现金日记账采用三栏式账簿

B、产成品明细账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

步进电机参数及含义

步进电机参数及含义 1、步进角: 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所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的一个固定角度。 2、保持转矩(HOLDING TORQUE): 保持转矩(HOLDING TORQUE)是指步进电机通电但没有转动时,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它是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步进电机在低速时的力矩接近保持转矩。由于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速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输出功率也随速度的增大而变化,所以保持转矩就成为了衡量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比如,当人们说2N.m的步进电机,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是指保持转矩为2N.m的步进电机。 3、DETENT TORQUE: DETENT TORQUE是指步进电机没有通电的情况下,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DETENT TORQUE在国内没有统一的翻译方式,容易使大家产生误解;由于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转子不是永磁材料,所以它没有DETENT TORQUE。 4、精度: 一般步进电机的精度为步进角的3-5%,且不累积。 5、空载启动频率: 步进电机有一个技术参数:空载启动频率,即步进电机在空载情况下能够正常启动的脉冲频率,如果脉冲频率高于该值,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发生丢步或堵转。在有负载的情况下,启动频率应更低。如果要使电机达到高速转动,脉冲频率应该有加速过程,即启动频率较低,然后按一定加速度升到所希望的高频(电机转速从低速升到高速)。 6、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与驱动器的串联接法和并联接: 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一般由两相驱动器来驱动,因此,连接时可以采用串联接法或并联接法将四相电机接成两相使用。串联接法一般在电机转速较的场合使用,此时需要的驱动器输出电流为电机相电流的0.7倍,因而电机发热小;并联接法一般在电机转速较高的场合使用(又称高速接法),所需要的驱动器输出电流为电机相电流的1.4倍,因而电机发热较大。 7、纹波电压: 纹波电压一般是指直流电源输出端含有交流电压是多少V,属称纹波电压或纹波系数。 8、如何确定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直流供电电源: A.电压的确定 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供电电源电压一般是一个较宽的范围(比如IM483的供电电压为12~48VDC),电源电压通常根据电机的工作转速和响应要求来选择。如果电机工作转速较高或响应要求较快,那么电压取值也高,但注意电源电压的纹波不能超过驱动器的最大输入电压,否则可能损坏驱动器。 B.电流的确定 供电电源电流一般根据驱动器的输出相电流I来确定。如果采用线性电源,电源电流一般可取I的1.1~1.3倍;如果采用开关电源,电源电流一般可取I的1.5~2.0倍。

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三、简答题 1.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化学成分;冶金缺陷;钢材硬化;温度影响;应力集中;反复荷载作用。2.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要求? 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3.钢材两种破坏现象和后果是什么? 钢材有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塑性破坏前,结构有明显的变形,并有较长的变形持续时间,可便于发现和补救。钢材的脆性破坏,由于变形小并突然破坏,危险性大。 4.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规范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选择屈服强度f y 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规范值的依据是:①他是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开很大(2%~3%),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 大(Q235的f u /f y ≈1.6~1.9),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以f y 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 全储备。 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 试件,比较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f p =(0.7~0.8)f y ),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 时应变小(ε y ≈0.15%)因此近似地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斜线;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即ε从0.15%到2%~3%),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5.什么叫做冲击韧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证该项指标? 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用材料在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包括弹性和非弹性能)来度量,韧性是钢材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在寒冷地区建造的结构不但要求钢材具有常温(℃ 20)冲击韧性指标,还要求具有负温(℃ 0、℃ 20 -或℃ 40 -)冲击韧性指标。

步进电机基本知识

步进电机基本知识(2009-01-08 13:51:30) 1、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执行机构。其特点是没有积累误差(精度为100%),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 2、步进电机分类:永磁式(PM),反应式(VR),混合式(HB)。 3、保持转矩:是指步进电机通电,但没有转动时,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 4、精度:为步进角的3~5%,且不累积。 5、细分驱动器:是通过改变相邻(A,B)电流的大小,以改变合成磁场的夹角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转的。细分功能完全是由驱动器靠精确控制电机的相电流所产生的,与电机无关。对于2,4相电机,细分后的步距角等于电机的整步步距角除以细分数。对于3相反应式电机,细分后的步距角等于电机的半步步距角除以细分数。 6、步距角:对应一个脉冲信号,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θ表示。0.9°/1.8°(表示半步工作时为0.9°,整步工作时为1.8°)此步距角为电机固有步距角。 7、相数:产生不同对极N、S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常用m表示。 8、失步:电机运转时运转的步数,不等于理论上的步数。称之为失步。 9、最大空载起动频率:电机在某种驱动形式、电压及额定电流下,在不加负载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起动的最大频率。 10、最大空载运行频率:电机在某种驱动形式,电压及额定电流下,电机不带负载的最高转速频率。 11、步进电机最好不使用整步状态,整步状态时振动大。 12、电机的位置和速度由导电次数(脉冲数)和频率成一一对应关系。方向由导电顺序决定。控制步进脉冲信号的频率,可以对电机进行精确调速;控制步进脉冲的个数,可以对电机进行精确定位。

13、步进电机驱动器:是把计算机控制系统提供的弱信号放大为步进电机能够接受的强电流信号。 14、拍数:是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数。指电机转过一个齿距角所需脉冲数。 15、脱机信号free:此信号为选用信号,并不是必须要用的,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此端为低电平有效,这时电机处于无力矩状态;此端为高电平或悬空不接时此功能无效,电机可正常运行,此功能若用户不采用,只需将此端悬空即可。 16、CP脉冲宽度一般要求不小于2us。 17、CP电平方式:对于共阳接法的驱动器要求为负脉冲方式,脉冲状态为低电平,无脉冲时为高电平;对于共阴接法的驱动器要求为正脉冲方式,脉冲状态为高电平,无脉冲时为低电平。 18、dir信号:一定要在电机降速停止后再换向。 19、步进电机在启动时,必须有升速过程;在停止时必须有降速过程,一般来说升速过程和降速过程规律相同。特例:步进电机运行速度不超过突跳频率,这时不存在升降速问题。 20、自动半电流功能:驱动机在步进脉冲信号停止施加2S左右,会自动进入半电流状态,这时电机相电流为运行时的一半,以减少功耗和保护电机。 21、细分优点:完全消除了电机的低频振荡。 22、步进电机的工作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驱动电路的类型和参数。 23、常用的有两相,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 24、电机是有内阻的感性负载。 25、步进电机驱动方式:恒压,恒流,恒流斩波,使同样电机输出更大速度和功率。 26、步进电机启动:A、低初速度,低加速度阶段

影响散热性能的各种因素

影响散热性能的各种因素 晨怡热管2007—11-29 22:46:39 三、影响散热性能的各种因素 在当前的所有芯片中,以CPU的功耗、发热量最高,因此CPU散热器的发展最为强劲与引人注目,诞生了极其多样化的产品,代表了计算机散热技术的最高发展水平.只要对CPU 散热技术有了全面了解,其它产品的散热原理也就无师自通了。因此,本专题重点就讨论CPU 散热技术.在介绍各种散热技术之前,我们还要先确认几个散热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基本知识 我们先从物理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散热的原理,因为知道了原理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这部分有些枯燥难懂,但只要您能耐心看完,相信很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对今后彻底了解散热器有很大的用处。 物理学认为,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传递,它们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为了保证良好的散热器性能,就要已符合上述三种途径的要求来设计产品,于是在材料的热传导率、比热值;散热器整体的热阻、风阻;风扇的风量、风压等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以下针对这些概念进行集中讲解。 热传导 定义: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热从温度高的部位传到温度低的部位.热能的传递速度和能力取决于: 1。物质的性质。有的物质导热性能差,如棉絮,有的物质导热性能强,如钢铁.这样就有了采用不同材质的散热器,铝、铜、银。它们的散热性能依次递增,价钱当然也就成正比啦。 2。物体之间的温度差。热是从温度高的部位传向温度低的部位,温差越大热的传导越快。 热传导是散热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散热技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所以我们通常都能看到,几乎所有散热在与CPU相接触的部分都采用热传导性能良好的材料。比如Intel 原包CPU中附带的散热器,采用铜芯与CPU接触,就是为了将热量尽快传导出来。

影响品质五大因素.

现场管理五要素即(影响品质五大因素) 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 所谓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班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人,是生产(质量)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如何提高(品质)及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地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质量)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地一种形式。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地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品质)及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企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 升(质量)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选择步进电机是主要看哪些性能参数

选择步进电机是主要看哪些性能参数? 本文转载自电机维修https://www.360docs.net/doc/f111621042.html, 选择步进电机是主要看哪些性能参数? 电机固有步距角: 它表示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信号,电机所转动的角度。 步进电机的相数:是指电机内部的线圈组数,目前常用的有二相、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机。电机相数不同,其步距角也不同,一般二相电机的步距角为0.9°/1.8°、三相的为0.75°/1.5°、五相的为0.36°/0.72°。 保持转矩: 是指步进电机通电但没有转动时,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它是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步进电机在低速时的力矩接近保持转矩。 相数: 产生不同对极N、S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是指电机内部的线圈组数,目前常用的有二相、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机。电机相数不同,其步距角也不同,一般二相电机的步距角为0.9°/1.8°、三相的为0.75°/1.5°、五相的为0.36°/0.72°。在没有细分驱动器时,用户主要靠选择不同相数的步进电机来满足自己步距角的要求。如果使用细分驱动器,则‘相数’将变得没有意义,用户只需在驱动器上改变细分数,就可以改变步距角。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两相和四相,四相电机一般用作两相,五相的成本较高。 选择步进电机是主要看哪些性能参数? 拍数: 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数或导电状态用n表示,或指电机转过一个齿距角

所需脉冲数,以四相电机为例,有四相四拍运行方式即AB-BC-CD-DA-AB,四相八拍运行方式即A-AB-B-BC-C-CD-D-DA-A. 固有步距角: 对应一个脉冲信号,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θ表示。θ=360度(转子齿数J*运行拍数),以常规二、四相,转子齿为50齿电机为例。四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4)=1.8度(俗称整步),八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8)=0.9度(俗称半步)。这个步距角可以称之为‘电机固有步距角’,它不一定是电机实际工作时的真正步距角,真正的步距角和驱动器有关。 定位转矩(DETENT TORQUE): 电机在不通电状态下,电机转子自身的锁定力矩(由磁场齿形的谐波以及机械误差造成的),DETENT TORQUE 在国内没有统一的翻译方式,容易使大家产生误解;由于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转子不是永磁材料,所以它没有DETENT TORQUE。 最大静转矩: 也叫保持转矩(HOLDING TORQUE),电机在额定静态电作用下(通电),电机不作旋转运动时,电机转轴的锁定力矩,即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此力矩是衡量电机体积(几何尺寸)的标准,与驱动电压及驱动电源等无关。通常步进电机在低速时的力矩接近保持转矩。由于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速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输出功率也随速度的增大而变化,所以保持转矩就成为了衡量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比如,当人们说2N.m的步进电机,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是指保持转矩为2N.m的步进电机。 虽然静转矩与电磁激磁安匝数成正比,与定齿转子间的气隙有关,但过份采用减小气隙,增加激磁安匝来提高静力矩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电机的发热及机械噪音。 最大静力矩的选择:

影响密封性能的几大因素

影响密封性能的几大因素 .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很低(<0.03m/s)时,要考虑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和是否出现"爬行"现象。运动速度很高(>0.8m/s)时,起润滑作用的油膜可能被破坏,油封因得不到很好的润滑而摩擦发热,导致寿命大大降低。 建议聚氨脂或橡塑油封在0.03m/s~0.8m/s速度范围内工作比较适宜。 2.温度 低温会使聚氨脂或橡塑油封弹性降低,造成泄露,甚至整个油封变得发硬发脆。高温会使油封体积膨胀、变软,造成运动时油封摩擦阻力迅速增加和耐压能力降低。建议聚氨脂或橡塑油封连续工作温度范围-10℃~+80℃。 3.工作压力 油封有最低启动压力(minimum service pressure)要求。低压工作须选用低摩擦性能、启动阻力小的油封。在2.5MPa以下,聚氨脂油封并不适合;高压时要考虑油封受压变形的情况,需用防挤出挡圈,沟槽加工方面也有特殊要求。 此外,不同材质的油封具有不同的最佳工作压力范围。对于聚氨脂油封的最佳工作压力范围为2.5~31.5MPa。 温度、压力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是互相关联的,因此要做综合考虑。见表: 进口聚氨脂PU材料 最大工作压力 最大温度范围温度范围 运动速度-25~+80 -25~+110 0.5m/s 28MPa 25MPa 0.15m/s 40MPa 35MPa 4.工作介质 除了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推荐意见选取工作介质外,保持工作介质的清洁至关重要。油液的老化或污染不仅会使系统中的元件发生故障,加快油封的老化和摩损,而且其中的脏物可能划伤或嵌入油封,使密封失效。因此,必须定期地检查油液品质及其清洁度,并按设备的维护规范更换滤油器或油液。在油缸里油液中残留的空气经高压压缩会产生高温使油封烧坏,甚至炭化。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液压系统运行初始时,应进行排气处理。液压缸也应在低压慢速运行数分钟,确认已排完油液中残留的空气,方可正常工作。 5.侧向负载 活塞上一般必须装支承环,以保证油缸能承受较大的负载。密封件和支承环起完全不同的作用,密封件不能代替支承环负载。有侧向力的液压缸,必须加承载能力较强的支承环(重载时可用金属环),以防油封在偏心的条件下工作引起泄露和异样磨损。 6.液压冲击 产生液压冲击的因素很多,如挖掘机挖斗突然碰到石头,吊机起吊或放下重物的瞬间。除外在因素外,对于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等)换向时,如果换向阀性能不太好,很容易产生液压冲击。液压冲击产生的瞬间高压可能是系统工作压力的几倍,这样高的压力在极短时间内会将油封撕裂或将其局部挤入间隙之内,造成严重损坏。一般有液压冲击的油缸应在活塞杆上安装缓冲环和挡圈。缓冲环装在油封的前面吸收大部分冲击压力,挡圈防止油封在高压下挤入间隙,根部被咬坏。 补充一点: 密封部位零件表面的加工粗糙度对密封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在设计动密封时,与密封件接触的旋

步进电机的基本参数定义

步进电机的基本参数定义 电机固有步距角:它表示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信号,电机所转动的角度。电机出厂时给出了一个步距角的值,如FY56ES300A型电机给出的值为0.9°/1.8°(表示半步工作时为0.9°、整步工作时为1.8°),这个步距角可以称之为“电机固有步距角”,它不一定是电机工作时的实际步距角,实际步距角和驱动器有关。 步进电机的相数:是指电机内部的线圈组数,目前常用的有二相、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动机。电机相数不同,其步距角也不同,一般二相电机的步距角为0.9°/1.8°、三相的为0.75°/1.5°、五相的为0.36°/0.72°。步进电动机增加相数能提高性能,但步进电机的结构和驱动电源都会更复杂,成本也会增加。 保持转矩(HOLDING TORQUE):也叫最大静转矩,是在额定静态电流下施加在已通电的步进电机转轴上而不产生连续旋转的最大转矩。它是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步进电动机在低速时的力矩接近保持转矩。由于步进电动机的输出力矩随速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输出功率也随速度的增大而变化,所以保持转矩就成为了衡量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

数之一。比如,当人们说2N.m的步进电机,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是指保持转矩为2N.m 的步进电动机。 步距精度:可以用定位误差来表示,也可以用步距角误差来表示。 矩角特性:步进电机的转子离开平衡位置后所具有的恢复转矩,随着转角的偏移而变化。步进电动机静转矩与失调角的关系称为矩角特性。 静态温升:指电机静止不动时,按规定的运行方式中最多的相数通以额定静态电流,达到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时的温升。 动态温升:电机在某一频率下空载运行,按规定的运行时间进行工作,运行时间结束后电机所达到的温升叫动态温升。 转矩特性:它表示电机转矩和单相通电时励磁电流的关系。 启动矩频特性:启动频率与负载转矩的关系称为启动矩频特性。 升降频时间:指电机从启动频率升到最高运行频率或从最高运行频率降到启动频率所需的时间。 DETENT TORQUE:是指步进电机没有通电的情况下,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DETENT TORQUE 在国内没有统一的翻译方式,容易产生误解;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转子不是永磁材料,所以它没有DETENT TORQUE。

影响质量控制的五大因素

影响建筑五大主要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

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1.0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2.01.1碳当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字串9 决定灰铸铁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石墨形态和金属基体的性能。当碳当量()较高时,石墨的数量增加,在孕育条件不好或有微量有害元素时,石墨形状恶化。这样的石墨使金属基体能够承受负荷的有效面积减少,而且在承受负荷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金属基体的强度不能正常发挥,从而降低铸铁的强度。在材料中珠光体具有好的强度、硬度,而铁素体则质底较软而且强度较低。当随着 C、Si的量提高,会使珠光体量减少,铁素体量增加。因此,碳当量的提高将在石墨形状和基体组织两方面影响铸铁铸件的抗拉强度和铸件实体的硬度。在熔炼过程控制中,碳当量的控制是解决材料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2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灰铸铁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指Mn、Cr、Cu、Sn、Mo等促进珠光体生成元素,这些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珠光体的含量,同时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石墨,使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减少甚至消失,珠光体则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细化,而且其中的铁素体由于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而得到固溶强化,使铸铁总有较高的强度性能。在熔炼过程控制中,对合金的控制同样是重要的手段。 1.3炉料配比对材料的影响字串4 过去我们一直坚持只要化学成分符合规范要求就应该能够获得符合标准机械性能材料的观点,而实际上这种观点所看到的只是常规化学成分,而忽略了一些合金元素和有害元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生铁是Ti的主要来源,因此生铁使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材料中Ti的含量,对材料机械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废钢是许多合金元素的来源,因此废钢用量对铸铁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在电炉投入使用的初期,我们一直沿用了冲天炉的炉料配比(生铁:25~35%,废钢:30~35%)结果材料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很低,当我们意识到废钢的使用量会对铸铁的性能有影响时及时调整了废钢的用量之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因此废钢在熔化控制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

步进电机的选用及电机型号参数尺寸标准

步进电机是一种能将数字输入脉冲转换成旋转或直线增量运动的电磁执行元件。每输入一个脉冲电机转轴步进一个步距角增量。电机总的回转角与输入脉冲数成正比例,相应的转速取决于输入脉冲频率。 步进电机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关键部件之一,通常被用作定位控制和定速控制。步进电机惯量低、定位精度高、无累积误差、控制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如:数控机床、包装机械、计算机外围设备、复印机、传真机等。 选择步进电机时,首先要保证步进电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的功率。而在选用功率步进电机时,首先要计算机械系统的负载转矩,电机的矩频特性能满足机械负载并有一定的余量保证其运行可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种频率下的负载力矩必须在矩频特性曲线的范围内。一般地说最大静力矩Mjmax大的电机,负载力矩大。 选择步进电机时,应使步距角和机械系统匹配,这样可以得到机床所需的脉冲当量。在机械传动过程中为了使得有更小的脉冲当量,一是可以改变丝杆的导程,二是可以通过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来完成。但细分只能改变其分辨率,不改变其精度。精度是由电机的固有特性所决定。论文天地欢迎您 选择功率步进电机时,应当估算机械负载的负载惯量和机床要求的启动频率,使之与步进电机的惯性频率特性相匹配还有一定的余量,使之最高速连续工作频率能满足机床快速移动的需要。 选择步进电机需要进行以下计算: (1)计算齿轮的减速比 根据所要求脉冲当量,齿轮减速比i计算如下: i=(φ.S)/(360.Δ) (1-1) 式中φ---步进电机的步距角(o/脉冲)

S ---丝杆螺距(mm) Δ---(mm/脉冲) (2)计算工作台,丝杆以及齿轮折算至电机轴上的惯量Jt。 Jt=J1+(1/i2)[(J2+Js)+W/g(S/2π)2] (1-2) 式中Jt ---折算至电机轴上的惯量(Kg.cm.s2) J1、J2 ---齿轮惯量(Kg.cm.s2) Js ----丝杆惯量(Kg.cm.s2) W---工作台重量(N) S ---丝杆螺距(cm) (3)计算电机输出的总力矩M M=Ma+Mf+Mt (1-3) Ma=(Jm+Jt).n/T× 1.02×10ˉ 2 (1-4) 式中Ma ---电机启动加速力矩(N.m) Jm、Jt---电机自身惯量与负载惯量(Kg.cm.s2) n---电机所需达到的转速(r/min) T---电机升速时间(s) Mf=(u.W.s)/(2πηi)×10ˉ 2 (1-5) Mf---导轨摩擦折算至电机的转矩(N.m) u---摩擦系数 η---传递效率 Mt=(Pt.s)/(2πηi)×10ˉ 2 (1-6) Mt---切削力折算至电机力矩(N.m) Pt---最大切削力(N) (4)负载起动频率估算。数控系统控制电机的启动频率与负载转矩和惯量有很大关系,其估算公式为 fq=fq0[(1-(Mf+Mt))/Ml)÷(1+Jt/Jm)] 1/2 (1-7) 式中fq---带载起动频率(Hz)

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1.0 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 2.01.1 碳当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字串9 决定灰铸铁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石墨形态和金属基体的性能。当碳当量()较高时,石墨的数量增加,在孕育条件不好或有微量有害元素时,石墨形状恶化。这样的石墨使金属基体能够承受负荷的有效面积减少,而且在承受负荷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金属基体的强度不能正常发挥,从而降低铸铁的强度。在材料中珠光体具有好的强度、硬度,而铁素体则质底较软而且强度较低。当随着 C、Si的量提咼,会使珠光体量减少,铁素体量增加。因此,碳当量的提咼将在石墨形状和基体组织两方面影响铸铁铸件的抗拉强度和铸件实体的硬度。在熔炼过程控制中,碳当量的控制是解决材料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2 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灰铸铁中的合金元素主要是指Mn、Cr、Cu、Sn、Mo 等促进珠光体生成 元素,这些元素含量会直接影响珠光体的含量,同时由于合金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石墨,使基体中铁素体的量减少甚至消失,珠光体则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细化,而且其中的铁素体由于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而得到固溶强化,使铸铁总有较咼的强度性能。在熔炼过程控制中,对合金的控制同样是重要的手段。 1.3 炉料配比对材料的影响字串4 过去我们一直坚持只要化学成分符合规范要求就应该能够获得符合标准机械性能材料的观点,而实际上这种观点所看到的只是常规化学成分,而忽略了一些合金元素和有害元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如生铁是Ti的主要来源,因此生铁使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材料中Ti的含量,对材料机械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废钢是许多合金元素的来源,因此废钢用量对铸铁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在电炉投入使用的初期,我们一直沿用了冲天炉的炉料配比(生铁:25~35%,废钢:30~35%)结果材料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很低,当我们意识到废钢的使用量会对铸铁的性能有影响时及时调整了废钢的用量之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因此废钢在熔化控制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 参数。因此炉料配比对铸铁材料的机械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是熔炼控制的重点。

影响端子性能的几大因素

影响端子性能的几大因素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电器系统的日益完善,对汽车端子的精细化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端子的传输性能是判断连接性能的标准,通过对以往端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发现,影响端子传输能力的分别有以下几种因素:端子的材料、端子的设计结构、端子的表面处理品质以及端子的压接等。 1、端子的材料选择 端子的材料应考虑到功能性和经济性要求。目前国内端子类产品使用的材料大致有以下几种:黄铜,磷青铜,紫铜,铍青铜,根据以上各种材料的特性差异进行选用,黄铜一般适用于孔式插片插头类别。磷青铜抗疲劳性,抗腐蚀性好,具有良好的弹性,适合用于插座。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适用于大电流高压连接器与充电接口的端子。铍青铜以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又称之为铍铜,它是铜合金中性能更好的有弹性材料,有很高的强度、弹性、硬度、疲劳强度、弹性滞后小、耐蚀、耐磨、耐寒、高导电、无磁性、冲击不产生火花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适用于高压连接器与充电接口的簧片。 2、端子的设计结构 端子设计要遵循的原则为:在满足传输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端子的用料量,降低产品的设计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影响端子导电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端子的瓶颈指端子导电面中最小截面处结构,该结构直接决定端子的载流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使该截面必须满足端子的导电需求。

3、端子的表面处理 电镀可改变固体表面特性从而改变外观,提高耐蚀性,抗磨性,增强硬度。镀锡是目前端子采用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电镀工艺,目前镀金与镀银的工艺是更好的电镀工艺。检验镀层的是否优良的方法是通过控制镀层的厚度来判断镀层的品质,可通过相应的盐雾实验进行检验。 4、端子间的插入力 端子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端子与端子之间的插入力控制不稳定,究其原因为端子弹片的正压力不稳定造成,从而引起端子接触面电阻增加,导致端子的温升增加,引起连接器的烧蚀和导电功能丧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会引起由于热量的增加而烧车等严重后果。 5、尾部压接 压接品质将直接影响端子的传输品质。压接啮合长度及其压接高度对压接品质影响很大。较紧密的压接其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要好于较松的压接.所以应严格控制压接截面的尺寸。影响端子与导线压接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任何一种端子,它适应的线径都有一定的范围,而线径是影响压接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导线本身也是值得研究的地方,国内外的产品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在实际的生产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导线的线径要符合端子的尾部; ②导线剥头部分的长度要适中; ③选择合适的压接模具; ④端子压接后要进行拉脱力试验。 检验端子压接方式为:检验端子的压接剖面和端子的拉脱力。剖面可以直观判断压接的效果。压接结果不得出现漏铜丝和触底等缺陷。拉脱力可以判断压接的可靠性。 通过以上对影响端子电性能的因素分析,不难看出,影响端子性能的因素很多。既有设计前期的选材,也有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后续产品压接等。所以,在该类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应多角度分析问题,找出更优的设计方案。

步进电机的选型及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选型表中有部分参数需要计算来得到。但是实际计算中许多情况我们都无法得到确切的机械参数,因此,这里只给出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一、驱动模式的选择 驱动模式是指如何将传送装置的运动转换为步进电机的旋转。 下图所示的驱动模式包括了电机的加/减速时间,驱动和定位时间,电机的选型基于模式图。 ●必要脉冲数的计算 必要脉冲数是指传动装置将物体从起始位置传送到目标位置所需要提供给步进电机的脉冲数。必要脉冲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必要脉冲数= 物体移动的距离 距离电机旋转一周移动的距离 × 360 o 步进角 ●驱动脉冲速度的计算 驱动脉冲速度是指在设定的定位时间中电机旋转过一定角度所需要的脉冲数。 驱动脉冲数可以根据必要脉冲数、定位时间和加/减速时间计算得出。 (1)自启动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是指在驱动电机旋转和停止时不经过加速、减速阶段,而直接以驱动脉冲速度启动和停止的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通常在转速较低的时候使用。同时,因为在启动/停止时存在一个突然的速度变化,所以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加/减速力矩。 自启动运行方式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 驱动脉冲速度[Hz]= 必要脉冲数[脉冲] 定位时间[秒] (2)加/减速运行方式

加//减速运行方式是指电机首先以一个较低的速度启动,经过一个加速过程后达到正常的驱动脉冲速度,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再经过一个减速过程后电机停止的运行方式。其定位时间包括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和以驱动脉冲速度运行的时间。 加/减速时间需要根据传送距离、速度和定位时间来计算。在加/减速运行方式中,因为速度变化较小,所以需要的力矩要比自启动方式下的力矩小。加/减速运行方式下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 驱动脉冲速度[Hz]= 必要脉冲数-启动脉冲数[Hz]×加/减速时间[秒] 定位时间[秒]-加/减速时间[秒] 二、电机力矩的简单计算示例 必要的电机力矩=(负载力矩+加/减速力矩)×安全系数 ●负载力矩的计算(TL) 负载力矩是指传送装置上与负载接触部分所受到的摩擦力矩。步进电机驱动过程中始终需要此力矩。负载力矩根据传动装置和物体的重量的不同而不同。许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到精确的系统参数,所以下面只给出了简单的计算方法。 负载力矩可以根据下面的图表和公式来计算。 (1)滚轴丝杆驱动 ※负载力矩的计算公式: TL=[ F·PB 2πη + μ0F0PB 2π ]× 1 i [kgf·cm] ※负载力矩的估算公式: TL=m·PB 2πη × 1 i [kgf·cm] (水平方向) TL=m·PB × 1 ×2 [kgf·cm] (垂直方向)

步进电机的参数

步进电机的参数 电机固有步距角:它表示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信号,电机所转动的角度。 步进电机的相数:是指电机内部的线圈组数,目前常用的有二相、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机。电机相数不同,其步距角也不同,一般二相电机的步距角为0.9°/1.8°、三相的为0.75°/1.5°、五相的为0.36°/0.72° 。 保持转矩:是指步进电机通电但没有转动时,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它是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常步进电机在低速时的力矩接近保持转矩。 相数:产生不同对极N、S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是指电机内部的线圈组数,目前常用的有二相、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机。电机相数不同,其步距角也不同,一般二相电机的步距角为0.9°/1.8°、三相的为0.75°/1.5°、五相的为0.36°/0.72° 。在没有细分驱动器时,用户主要靠选择不同相数的步进电机来满足自己步距角的要求。如果使用细分驱动器,则‘相数’将变得没有意义,用户只需在驱动器上改变细分数,就可以改变步距角。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两相和四相,四相电机一般用作两相,五相的成本较高。 拍数: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数或导电状态用n表示,或指电机转过一个齿距角所需脉冲数,以四相电机为例,有四相四拍运行方式即AB-BC-CD-DA-AB,四相八拍运行方式即A-AB-B-BC-C-CD-D-DA-A. 固有步距角:对应一个脉冲信号,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θ表示。θ=360度(转子齿数J*运行拍数),以常规二、四相,转子齿为50齿电机为例。四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4)=1.8度(俗称整步),八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8)=0.9度(俗称半步)。这个步距角可以称之为‘电机固有步距角’,它不一定是电机实际工作时的真正步距角,真正的步距角和驱动器有关。 定位转矩(DETENT TORQUE):电机在不通电状态下,电机转子自身的锁定力矩(由磁场齿形的谐波以及机械误差造成的),DETENT TORQUE 在国内没有统一的翻译方式,容易使大家产生误解;由于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转子不是永磁材料,所以它没有DETENT TORQUE。 最大静转矩:也叫保持转矩(HOLDING TORQUE),电机在额定静态电作用下(通电),电机不作旋转运动时,电机转轴的锁定力矩,即定子锁住转子的力矩。此力矩是衡量电机体积(几何尺寸)的标准,与驱动电压及驱动电源等无关。通常步进电机在低速时的力矩接近保持转矩。由于步进电机的输出力矩随速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输出功率也随速度的增大而变化,所以保持转矩就成为了衡量步进电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比如,当人们说2N.m的步进电机,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是指保持转矩为2N.m的步进电机。 虽然静转矩与电磁激磁安匝数成正比,与定齿转子间的气隙有关,但过份采用减小气隙,增加激磁安匝来提高静力矩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电机的发热及机械噪音。 最大静力矩的选择: 步进电机的动态力矩一下子很难确定,我们往往先确定电机的静力矩。静力矩选择的依据是电机工作的负载,而负载可分为惯性负载和摩擦负载二种。单一的惯性负载和单一的摩擦负载是不存在的。直接起动时(一般由低速)时二种负载均要考虑,加速起动时主要考虑惯性负载,恒速运行进只要考虑摩擦负载。一般情况下,静力矩应为摩擦负载的2-3倍内好,静力矩一旦选定,电机的机座及长度便能确定下来(几何尺寸)。 步进电机的应用 步进电机的特点主要归于三个方面: 过载性好,使用在对速度和位置都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slo-syn步进电机参数表

Standard 60mm Frame Size (NEMA Size 23) Features ?/SPAN> Up to 150% rated torque reserve capacity ?/SPAN> ?3% typical step accuracy ?/SPAN> Standard terminal box, encoders, and precision gearheads available ?/SPAN> Available with four, six or eight leads ?/SPAN> Customized configurations available Performance Envelope Moto r Fra me Minimum Holding Torque Rot or Iner tia Weight Maxi mum Shaft Load Minimum Residual Torque Un ip ol ar 20 on oz -in (N c m) Bipola r 20 on oz-in (Ncm) oz-i n-s (kg- cm ) Ne t* lb (k g) Ship * lb (kg) Ov er ha ng lb (k g) T h r u s t l b ( k g ) oz-in (Ncm) M06 1 M06 260 (4 2) 10 (7 75 (53) 125 (88) 0.00 17(0 .12) 0.00 34(0 .24) 1.3 (0. 57) 2.0 (0. 91) 1.5 (0.68 ) 2.5 (1.1) 15 (6. 8) 15 (6. 8) 2 5 ( 1 1 ) 1.0 (0.71) 1.4 (0.99)

六大原因影响热量表性能的因素

六大原因影响热量表性能的因素 热量表可靠性、耐久性问题值得深思。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不迅速提升热量表的整体质量,最终很可能导致热量表产业毁于一旦,并将严重影响供热体制改革的进程和节能減排目标的实现。因此,有计量检测专家呼吁,业内每个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热能表的长期可靠性。 ?六大原因素因影响热量表性能: ?造成热量表可靠性、耐久性差的原因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每个供暖季热能表必须连续运行4~5个月,停暖季节,热量表的停用时间又长达7~8个月。此外,热量表的工作环境很复杂,供热用水中很多含有腐蚀性物质。这些客观因素都对热量表的长期可靠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是热量表和普通水表做比较,在一般家庭,一块普通水表每月的计水量大约5立方米,计量方式是间断式,抄表系统每年的计水量也不过60立方米左右。而通过热量表流过的是长时间连续不间断的热水,一个采暖季4个月热量表的计水量大约是864立方米。也就是说,热量表一个冬季的计水量相当于普通水表14年的计水量。由此可见,供热本身对热量表的长期可靠性要求,特别是对机械式热量表轴承材料的耐磨性要求的苛刻程度较高。因此,未经严密的特殊设计,而试图用热水表甚至用冷水水表作为热量表的基表,其长期可靠性是很难经得起考验的。 ?三是热量表作为热计量贸易结算的重要计量器具和依据,必须确保计量准确和长期可靠。如果不进行长期耐久性试验或有效的长期可靠性验证,热量表在高温下的可靠性通过单纯的高温检测难以确定,而热量表的首次检定和出厂检验又无法保证其长期可靠运行,因此在热量表型式试验或可靠性试验中应当对热量表流量传感器的耐久性在较为严格的要求和试验程序条件中进行试验。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