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本科)2

高级财务管理(本科)2
高级财务管理(本科)2

作业提交2

1. 编制合并报表时,如果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大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

所享有的份额,其差额应当列示的项目为()

(A) 营业外收入

(B) 商誉

(C) 少数股东权益

(D) 合并差价

[参考答案:B] 分值:5

2. 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一家集团的子公司,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760万元

取得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80%,同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A) 120万元(贷方)

(B) 0

(C) 40万元(贷方)

(D) 40万元(借方)

[参考答案:C] 分值:5

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直接计入()

(A)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 资本公积

(C) 投资收益

(D) 营业外收入(支出)

[参考答案:B] 分值:5

4. 下列项目中,企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项目有()

(A) 兑换外币时发生的折算差额

(B) 外币银行存款账户期末折算差额

(C)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D) 外币应付账款账户期末折算差额

[参考答案:ABD] 分值:5

5. 企业合并后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的企业合并形式为()

(A) 换股合并

(B) 新设合并

(C) 吸收合并

(D) 控股合并

[参考答案:D] 分值:5

6. 在下列事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

(A) 会计准则的变化导致所得税由应付税款法核算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B) 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款项余额的5%改为10%

(C) 固定资产改良后将其使用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D) 已使用机器设备的折旧方法由年数总和法改为平均法

[参考答案:BCD] 分值:5

7. 根据租赁准则的规定,满足下列()条款中的一条或数条,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A) 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B) 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C) 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D) 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

允价值;

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参考答案:ABCD] 分值:5

8. 下列负债项目中,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可能产生差异的是( )

(A) 短期借款

(B) 应付票据

(C) 应付账款

(D) 预计负债 [参考答案:D] 分值:5

9. 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中,不能调整的会计报表是( )

(A)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B) 利润表

(C) 资产负债表

(D) 现金流量表

[参考答案:D] 分值:5

10.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滥用会计政策变更,应当作为()进行会计处理

(A) 会计估计变更

(B) 非重要前期差错

(C) 会计政策变更

(D) 重要前期差错

[参考答案:D] 分值:5

11.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财务报表中应()

(A) 在长期股权投资项下列示

(B) 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C) 作为管理费用列示

(D) 作为非流动负债列示

[参考答案:B] 分值:5

12. 对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确认为负债,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 该项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B) 该项义务为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C) 该项义务为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D) 该项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参考答案:ABD] 分值:5

13. 甲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为其支付广告费800万元,对此甲公司应将该业务记入()

(A) 营业费用和资本公积

(B) 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

(C) 营业费用和营业外收入

(D) 营业费用和其他业务收入

[参考答案:A] 分值:5

14. 在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A) 企业购入无形资产,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B) 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C)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因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而调增长期股权投资

(D)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参考答案:ABCD] 分值:5

15. 某上市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1年3月31日。公司在2011年1月

1日至2011年3月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有( )

(A)

公司在一起诉讼中败诉,法院判决支付赔偿金50万元,公司已在报告期末确认预计负债30万元

(B) 因遭受火灾上年购入的存货发生毁损100万元

(C) 公司董事会提出201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股送3股股票股利

(D) 公司支付2010年度财务报告审计费40万元

[参考答案:A] 分值:5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2

第二次作业讲评 同学们好: 我将批改作业情况反馈给您,请阅读。问题反馈如下: 1.做作业之前没有认真仔细阅读教材,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的不够扎实。 2.做题时没有仔细审题,因此导致答案错误很可惜。 3.回答问题不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反映在作业里面就是:简答题回答的只是教材上的条目,没有对条目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案例分析题大部分学员只是从教材上摘录了原理,对基本原理阐述的不完整,也不知道如何将理论与实际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预期设计案例教学的目的。 根据已经完成的这次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大多数学员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掌握的比较好,其次是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计算及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存在的问题最多。现在针对作业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题型的答案进行解析。 (一)判断题 1、就其本质而言,现代预算制度方式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并无多大差异。() 答案:错误。现代预算制度方式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两者有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在传统的计划管理方式下,企业只是被动的接受与绝对的服从计划,是计划的具体执行者,也不对完成结果负责。企业没有任何权利,压力和动力。而现代的预算制度是企业为有效地聚合内部各种资源,强化竞争优势,主动实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管理方法。其根本点在于通过预算代替日常管理,使预算成为一种自动的管理机制。本题混淆了两者之间质的差别。详细内容见教材P13、104。 2、预算亦即计划的定量(包括“数量”与“金额”两个方面)化,它反映着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 答案:错误。预算是计划以定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定量包括“数量”和“金额”两方面。其中,“数量”反映预算活动的水平以及支持这种活动所需的实物资源;“金额” 主要反映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即“数量”和“金额”是预算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本题只强调了“金额”,而忽略了“数量”。详细内容见教材P104。 3、任何企业集团,无论采取何种管理体制或管理政策,子公司资本预算的决策权都将掌握于控股母公司手中。()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39。 4、作为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的母公司居于整个预算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12。 5、按照集团不同发展阶段及其战略侧重点的不同,在预算目标规划的切入点上,也有着差异的模式。()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21。

高级财务管理重点

第一章 一、财务管理假设的构成 1.理财主体假设:这一假设将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同另外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区分开 来,因而能判断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2.持续经营假设:这是指企业能够持续存在并且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它明确了财 务管理工作的时间范围。 3.有效市场假设:分为弱式有效市场,次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这个假设是 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有效的。 4.资金增值假设: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资金的价值是不断增加的。 5.理性理财假设:是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因为他们的理财行为也 是理性的。 第二章 一、1. 并购: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重 组活动。 2.并购的形式: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收购企业在并购中获得被收购企业的控制权,被收购企业在并购后仍保持其独立法人的资格并继续经营。 吸收合并:收购企业通过并购取得被收购企业的全部资产,并购后注销被收购企业的法人资格。 新设合并:参与并购的各方在并购之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为一家新的企业。 二、并购的类型 1、按照双方所处的行业划分: 横向并购:指从事同一行业的企业所进行的并购。能有效的节约成本。 纵向并购:从事同类产品不同产销阶段生产经营的企业所进行的并购,如对原材料厂家的并购,能够带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节约。 混合并购:指的是与企业的原材料、产品销售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有助于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更好的进入另一个行业市场。 2、按照并购的程序划分: 善意并购:是指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通过友好协议确定并购诸项事宜的并购。 非善意并购:是指当友好协议遭到拒绝时,并购方不顾被并购方的意愿强制实施并购的并购。 3、按照支付方式划分:现金支付、股票换取资产、承担债务换取资产 三、并购的动因 1.获得规模经济优势:通过横向并购能够将生产资源和要素快速的集中起来,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从而获得规模经济。 2.降低交易费用:通过纵向并购,企业可以将原来的市场交易关系转变成为内部调拨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3.多元化经营战略:能使企业快速的进入到另一个行业,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 四、并购效应 1.并购正效应:(1)效率效应理论(2)经营协同理论(3)多元化优势效应理论(4)财务协同效应理论(5)战略调整理论(6)价值低估理论(7)信息理论 2.并购零效应:向目标企业出价过高,或者投资本身没有意义仍坚持投资 3.并购的负效应:(1)管理主义(2)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财务管理认识实习内容及总结

财务管理认识实习内容 及总结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实习内容大纲此次实习的时间为8月11日至8月15日为期五天,通过这为期五天的认识实习,主要了解了郑州市正兴置业有限公司的主要概况,包括企业的单位性质、所在行业特点、注册资本等,以及该企业的组织结构、公司环境、公司理财环境、资产管理、投资方案决策方法、成本预测及其方法、关于企业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财务分析和其方法。此外还了解到郑州市正兴置业有限公司各组织结构的职责以及在该行业中处于的位置和该企业的营运状况。其中,此次实习工作部门为财务部门,所以主要围绕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了解,并通过亲自操作简单的会计实务,对该公司财务工作的流程做了简单的了解。 实习日记 8月11日

主要部门职责为: 工程部: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管理、开发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建筑材料与设备质量等工作; 采购部:主要负责掌握建材市场信息,为工程提供各种建材的最新价格、质量指标及供货能力以及负责拟定材料、设备的供货合同等工作; 合约部:负责组织工程范围内的招标,编制招标的资格预审文件及招标文件,开展招标资格预审及招投标工作以及相关的报批工作,组织整个工程项目的合同谈判工作,,负责准备合同文件及有关资料; 财务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的计划、统计、财务、会计制度及实施办法,组织编制与综合平衡本公司年度、季度、月度计划,办理计划的上报、下达和调整工作,拟订相应的资金需求量预测计划和各种财务预算计划,合理分配资金。组织公司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并负责成本控制

优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doc%2B15)

深圳****发展有限公司 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财务内部牵制制度 为了加强对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控制,维护财务纪律,防止舞弊行为和工作差错的产生,保证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本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控股子公司。 一、人员牵制原则 1、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取得会计证的人员不得办理会计业务。 2、公司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配偶、直系血亲及姻亲不得在本公司从事会计工作。 3、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因公务发生的财务收支,本人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回避。 4、各会计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落实到人,指定专人审核凭证、帐簿、报表。 5、会计人员离职或轮换工作岗位,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 6、总公司财务部不定期地检查各控股子公司的财务工作。 二、部门牵制原则 三、业务牵制原则 1、出纳以外的会计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有价证券和票据。 2、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帐务处理工作。 3、财务印鉴应分别保管,出纳人员保管公司负责人私章,财务负责人保管财务专用章。财务负责人可不定期对现金进行盘库,出纳人员应随时保证现金余额与帐户记录相符。 第二章财务内部稽核制度

一、内部稽核人员的基本职责 1、总公司财务部为内部稽核主管部门。稽核人员负责审查经董事会批准的财务收支计划、销售经营计划、投资计划、固定资产购建计划、资金筹集和使用计划、利润分配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公司领导反映,并提出改进设想、办法及措施,对计划指标的调整提出意见和建议。 2、稽核人员负责审查各项费用开支标准,是否按标准执行,有无超标准、超范围开支。有无成本核算制度,是否按标准执行,正确核算成本,严格划清成本界限。 3、稽核人员负责审查财务部门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对违反规定的现象和工作中的疏漏应及时指出,并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 4、稽核人员、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可随时对报表、明细帐进调阅、检查,对数字的真实性、计算的准确性、内容的完整性提出质疑,会计人员应对自己负责的帐目清楚明确,据实回答。 5、稽核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负责审核帐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否符合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是否能真实、全面反映公司实际情况。 6、稽核人员审核会计人员每月是否对自己负责的科目进行自查、分析,如有入帐错误或异常变动,是否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调整更正。 二、会计凭证稽核 稽核人员审核会计人员制作的会计凭证,是否业经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复核、签章。会计凭证稽核的主要内容有: 1、审核原始凭证 ⑴原始凭证格式是否符合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的规定,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合法、合理,凭证填写日期与经济业务发生日期是否相符,单据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准确。 ⑵原始凭证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列明接受单位名称,凭证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品名、数量、单价是否填写齐全,金额计算是否准确,如有更改,是否有原经手人签字证明。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是否盖有单位公章及经手人签章。 ⑶凡须填写大、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是否有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二)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1、预算控制 2、预算管理组织 3、投资政策 4、内部折旧政策 5、基因置换策略 二、判断题 1、就其本质而言,现代预算制度方式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并无多大差异。() 答案:错误。现代预算制度方式与传统计划管理方式两者有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在传统的计划管理方式下,企业只是被动的接受与绝对的服从计划,是计划的具体执行者,也不对完成结果负责。企业没有任何权利,压力和动力。而现代的预算制度是企业为有效地聚合内部各种资源,强化竞争优势,主动实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管理方法。其根本点在于通过预算代替日常管理,使预算成为一种自动的管理机制。本题混淆了两者之间质的差别。详细内容见教材P13、104。 2、预算亦即计划的定量(包括“数量”与“金额”两个方面)化,它反映着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答案:错误。预算是计划以定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定量包括“数

量”和“金额”两方面。其中,“数量”反映预算活动的水平以及支持这种活动所需的实物资源;“金额” 主要反映预算活动所需的财务资源和可能创造的财务资源。即“数量”和“金额”是预算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本题只强调了“金额”,而忽略了“数量”。详细内容见教材P104。 3、任何企业集团,无论采取何种管理体制或管理政策,子公司资本预算的决策权都将掌握于控股母公司手中。()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39。 4、作为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的母公司居于整个预算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12。 5、按照集团不同发展阶段及其战略侧重点的不同,在预算目标规划的切入点上,也有着差异的模式。() 答案:正确。详细内容见教材P121。 6、就基本目的而言,产业型企业集团所实施的资本运作同资本型企业集团一样,主要都是基于资本保值与增值目的。() 答案:错误。企业集团组建的源动力不同,其目的也不一样。资本型的企业集团的目的在于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而产业型的企业集团的基本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资本的保值增值,更主要的在于借助资本运作调整产业或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核心产业或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为子公司等成员企业创造一种风险机制。详细内容见教材P33或168。

高级财务管理重点整理

高级财务管理 第一章: 1.企业的性质 2.企业价值的表现形式:有账面价值,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公平市价,现时价值,内在价值 3.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调整账面价值法、市价法、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 第二章: 1. 英美模式,日德模式等治理结构下,企业的财务目标:英美模式下,股东权益最大化;日德模式(关系控制型),股东、债权人、经理及员工的利益最大化; 2.代理成本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 3.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其经济后果 4. 利益相关者的含义 5. 财务目标的冲突的表现形式:经理VS股东,股东VS债权人等 第三章: 1.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含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 财务战略的规划方法:SWOT、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原理 3.波士顿矩阵各象限产品的财务策略 知识点: 市场增长率=(本期的销售额-上期的销售额)÷上期的销售额(高低分界点没有绝对的标准) 相对市场占有率=本企业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该产品最大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一般以1为高低分界点) 4.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各阶段的经营风险、财务特征与战略定位(如发展期的投资战略等) 第四章: 1. 并购与重组的涵义 2.并购重组的发展历史以及各阶段的特征 3.并购重组的动因理论分析(如效率理论解释的前提假设等) 4.并购与重组支付方式 5.影响并购重组支付方式的主要因素 6.与并购有关的税收优惠来源 第六章: 1.业绩评价的目的 2.业绩评价的模式 3.会计指标评价的优缺点 4.EVA的含义,以及如何基于EVA进行薪酬体系设计

5.平衡计分卡的含义,及其进行业绩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6.非财务指标评价的方法 第七章: 1.IPO与SEO的概念 2.我国IPO市场准入制度的变迁(如审批制,核准制,注册制,IPO定价的方法,询价制等) P282;审批制:是指拟发行的公司在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时,在首先征得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向其所属的证券管理部门提出股票发行的申请,然后经证券管理部门受理审核同意并专报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额度之后,公司提出上市申请,经过审核,复审,由证监会出具批准发行的有关文件后,方可发行新股。核准制:是指法律规定发行实质条件,发行人须将证明其具备实质条件的材料向核准机构申报,经后者审核确认发行人具备法律规定的实质条件后,方可公开发行证券。注册制:是指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 3.IPO与SEO的相关制度规定(如新股发行的条件,原新股发行的辅导制度,再融资的要求等) 4.IPO上市的利弊分析 5.SEO的效应分析 (融资优序:①内部融资;②外部融资;③间接融资;④直接融资;⑤债券融资;⑥股票融资。) 简答: 1. 企业价值评估包括哪些方法? 调整账面价值法,投资者要求权法和资产—负债法,调整的资产账面价值法。市价法,对于证券公开上市交易的公司来说,其价值评估一个简单的做法即加总公司所有发行在外的证券的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如果从现值角度来考虑企业的价值,那么企业价值即其未来收益的折现值。 2. 描述企业的价值形式,并简要论述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有账面价值,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公平市价,现时价值,内在价值。 企业价值的本质为内在价值,但由于内在价值的难以精确性,通常用企业的FMV代表。而企业的FMV又常常用它的清算价值与持续经营价值中较高的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一般以企业的盈利能力价值为基础。 *3.阐述企业的性质。 第一种性质,企业是由于凭借其有效的(完全理性与充分信息下的决策)行政权威关系而更能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垂直一体化生产组织。第二种性质,企业是综合了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目标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第三种性质,企业是一种具有核心知识与能力、能为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创造财富的资产组合。 *4. 代理成本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代理成本是由于代理问题的产生而导致的成本,该种成本对委托人、代理人双方都是损失。包括:1、直接的契约成本,如订立合约的交易成本、各种制约因素强制产生的机会成本以及激励费用(奖金);2、委托人、监督代理人的成本(如审计费用);3、尽管存在监督,代理人仍会有不当行为,如雇员用途不明的过量开支,此时,委托人的财富会遭到损失(剩余损失)

高级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资料2

风险与收益 一、选择题 1.甲公司面临A、B两个投资项目,它们的预期收益率相等,但A项目的标准差小于B项目的标准差。对A、B两个项目可以做出的判断为()。 A.A项目实际取得的收益会高于其预期收益 B.B项目实际取得的收益会低于其预期收益 C.A项目取得更高收益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大于B项目 D.A项目取得更高收益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小于B项目 2.一般来说,无法通过多样化投资予以分散的风险是()。 A.系统风险 B.非系统风险 C.总风险 D.公司特有风险 3.某投资组合中包含A、B、C三种证券,其中20%的资金投入A,预期收益率为18%,50%的资金投入B,预期收益率为15%,30%的资金投入C,预期收益率为8%,则该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为()。 A.9.5% B.10.8% C.13.5% D.15.2% 4.当两种证券完全正相关时,它们的相关系数是()。 A.0 B.1 C.-1 D.不确定 5.根据风险分散理论,如果投资组合中两种证券之间完全负相关,则()。 A.该组合的风险收益为零 B.该组合的非系统风险可完全抵消 C.该组合的投资收益大于其中任一证券的收益 D.该组合只承担公司特有风险,不承担市场风险 6.如果投资组合由30种资产组成,则构成组合总体方差和协方差的项目个数分别为()。 A.30和30 B.900和30 C.30和870 D.930和30 7.有效集以外的投资组合与有效边界上的组合相比,不包括()。 A.相同的标准差和较低的预期收益率 B.相同的预期收益率和较高的标准差 C.较低的预期收益率和较高的标准差 D.较低的标准差和较高的预期收益率 8.已知某风险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分别为12%和15%,无风险收益率为6%,假设某投资者可以按无风险利率取得资金,将其自有资金800万元和借入资金200万元均投资于风险组合,则该投资者投资的预期收益

高级财务管理

高级财务管理 第1章总论 一、基本概念 什么是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财务活动+财务关系 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和分配活动。 企业财务关系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包括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受资者、债务人、政府、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什么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P2:财务管理理论各组成部分(要素)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排列关系。 什么是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 本质起点论(郭复初,1980);假设起点论(陆建桥,1995);本金起点论(郭复初,1997);目标起点论(王化成,1994);环境起点论(王化成,1997)。 二、财务管理的历史 1、筹资理财阶段:从附属职能到独立职能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工商活动的发展,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 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生产经营,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公司内部出现了一种新的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目的是有效筹资。 ?以筹资为中心,以资本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注重筹资方式的比较选择,忽视资本结构的安排。是银行借款还是找新股东 ?企业合并、清算等特殊财务问题出现。 ?资本市场不成熟、不规范,会计报表充满了捏造的数据,缺乏可靠的财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如何筹集资金成为财务管理的最主要问题。 2、资产管理阶段 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为了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企业财务管理逐渐转向以内部控制为重心。 ?特点:财务管理不仅要筹措资本,而且要进行有效的控制,用好资本;企业财务活动是与供应、生产和销售并列的一种管理活动;对资本的控制借助于定量分析方法,存货、应收帐款、

高级财务管理复习要点

2.非效率管理理论 现有管理层未能充分利用既有资源达到潜在绩效。外部集团的介入,可以通过更换管理层而使得管理更有效率。 两个基本假设:a.被并企业所有者无法或必须通过高昂并购来更换无效率的管理者。 b.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会被替换。 3.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 行业中存在规模经济的潜在要求 财务协同效应 投资机会和内部现金流的互补性 管理协同效应 统一企业领导,分担管理费用 4.多元化经营理论 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为降低非系统风险,企业不应该把所有的资本投入到一个行业领域,而应实行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途径:内部扩张、外部兼并收购 5.长期规划理论(策略性结盟理论) 通过并购活动可以实现分散经营,战略规划不仅仅与经营决策有关,还与公司的环境和顾客有关。隐含了规模经济或挖掘出公司目前为充分利用的管理潜力的可能性。通过外部并购进行调整的速度要快于内部发展的调整速度。 6.价值低估理论 公司的价值被低估(管理潜能为充分发挥;收购方拥有未为外界所知的内部信息;通货膨胀造成市场价值小于充值价值,托宾Q理论Q<1) 7.内部化理论 基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日益增长现象而提出 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存在企业内部,将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行政行为。 四、并购与重组支付方式 (一)现金支付 优点:简单易行,易为目标公司所接受,缩短并购时间。 收购方股东权益不会因此而淡化,防止股权的稀释,避免逆向收购。 缺点:短期需支付大量现金,自有资金/借入资金。 目标公司确认投资收益,使股东税负增加。 (二)资产置换 优点:减轻收购方现金支付压力 缺点:资产评估何评估需要双方认可 (三)股权支付方式

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第一章目标规划 1、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和财务管理等重要概念,掌握财务管理对象的内容。 3、掌握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不同观点及其评价,了解企业目标和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 4、熟悉财务管理的环境。 5、了解财务管理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评价的概念。 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 1、掌握单利现值和终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2、掌握一次性收付复利现值和终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3、掌握年金的概念、分类、各年金现值和终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4、掌握风险的衡量,风险报酬的计算。 5、掌握证券组合的风险及风险报酬。 第三章筹资管理

1、熟悉筹资的原则。 2、熟悉各种筹资渠道、筹资方式及其特点。 3、掌握权益资金筹集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4、掌握负债资金筹集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5、掌握各种资本成本的计算。 6、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计算。 7、掌握最优资本结构确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和普通股每股收益分析法。 第四章项目投资管理 1、正确理解现金流量的概念,熟悉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的内容。 2、掌握现金流量的计算、各项投资决策指标的计算。 3、能根据投资决策指标,做出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和资金限量决策。 第五章证券投资 1、掌握证券、证券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证券组合投资)的基本概念、种类和投资目的等。

2、掌握是否购买债券、股票的决策方法。 3、掌握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的优缺点。 第六章营运资金管理 1、了解营运资金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单位持有现金的动机。 2、了解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日常管理内容。 3、掌握现金成本、应收账款成本和存货成本的内容。 4、掌握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方法。 5、掌握应收账款占用额与应收账款成本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收益分配管理 1、掌握营业收入的构成与影响因素,了解营业税金的种类。 2、熟悉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缴纳。 3、掌握国有企业及股份公司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理解股利政策的类型,了解股利种类及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四、考试题型及比例

(完整版)财务管理CHAPTER2

CHAPTER 2 Financial Statements, Taxes, and Cash Flow II. CONCEPTS TANGIBLE ASSET d 21. A computer used in a business offic e by the office manager is classified as: a. a current asset. b. an intangible asset. c. net working capital. d. a tangible asset. e. an inventory item. CURRENT ASSETS a 2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included in current assets? I. equipment II. inventory III. accounts payable IV. cash a. II and IV only b. I and III only c. I, II, and IV only d. III and IV only e. II, III, and IV only

CURRENT LIABILITIES b 2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included in current liabilities? I. note payable to a supplier in eighteen months II. debt payable to a mortgage company in nine months III. accounts payable to suppliers IV. loan payable to the bank in fourteen months a. I and III only b. II and III only c. III and IV only d. II, III, and IV only e. I, II, and III only NET WORKING CAPITAL c 24.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oncerning net working capital is correct? a. Net working capital is negative when current assets exceed current liabilities. b. Net working capital includes cash, accounts receivables, fixed assets, and accounts payable. c. Inventory is a part of net working capital. d. The change in net working capital is equal to the beginning net working capital minus the ending net working capital. e. Net working capital includes accounts from the income statement. NET WORKING CAPITAL a 25.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oncerning net working capital is correct? a.The greater the net working capital, the greater the ability of a firm to meet its short-term obligations. b.The change in net working capital is equal to current assets minus current liabilities. c.Depreciation must be added back to current assets when computing the change in net working capital.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4489207.html, working capital is equal to long-term assets minus long-term liabilities.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4489207.html, working capital is a part of the operating cash flow. BALANCE SHEET d 26. An increas e in total assets: a.means that net working capital is also increasing. b.requires an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c.means that shareholders’ equity must also increase. d.must be offset by an equal increase in liabilities and shareholders’ equity. e.can only occur when a firm has positive net income. LIQUIDITY c 27.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accounts is the most liquid? a. inventory b.building

高级财务管理名词解释

财务管理理论: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 剥离:通常是母公司把一部分资产出售给其它企业,并丧失对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资产剥离并不能形成有股权联系的两家公司 分立:是指一家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这时便有两家独立的(最初的)、股份比例相同的公司存在,而在此之前只有一家公司。 分拆上市:指一家公司(母公司)以所控制权益的一部分注册成立一个独立的子公司,再将该子公司在本地或境外资本市场上市。 企业价值评估:对目标公司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目标公司的价值即并购方愿意支付的并购价格。 现金流量:任何资产的价值源于其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自由现金流量(公司自有现金流量):是公司所有权利要求者,包括普通股股东、优先股股东和债权人的现金流量总和。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偿还本金、向国家纳税、向优先股股东支付股利,以及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后的剩余现金流量。 横向并购:从事同一行业的同一产品市场的企业进行的并购 纵向并购:从事同类产品的不同产销阶段生产经营的企业所进行的并购 混合并购:与企业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销售均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杠杆并购:是指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或投资者融资借款来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收购成功后再以目标公司的收益或是出售其资产来偿本付息。 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外部融资购买本公司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并购防御: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为了维护自身或公司的利益,保全对公司的控制权,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并购的发生或挫败已经发生的并购行为。 并购整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公司合为一体,由共同所有者拥有的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门艺术。 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高级组织形式之一,是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为核心,通过资本、契约、产品、技术等不同的利益关系,将一定数量的受核心企业不同程度控制和影响的法人企业 联合起来,组成的一个具有共同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多级法人结构经济联合体。 直线制:是在上下层企业之间的权责安排上呈直线分布的组织结构形式,上级企业全权领导下级企业,权力集中在集团的最高层,各种经营指令层层下达。 直线职能制:指企业集团中各级领到直接指挥与各级只能人员(如财务、人力资源、技术人员)的业务指导相结合的一种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形式。 事业部制:是在集团母公司下面设立若干个自主营运的业务部门---事业部。 财务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处理财务活动中的组织框架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框架的安排,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和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立等内容。 财务中心:在集团内部设置,由集团母公司负责运作,以管理和协调内部各成员企业资金业务的职能部门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特有的财务组织形式,隶属于企业集团并为集团内外企业或个人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多元化经营:指一个企业在两个或更多的行业从事经营活动,主要是同时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资本经营:指可以独立于生产经营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了的资本或可以按照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收购、兼并、分立、剥离、拍卖、改制、上市、托管、清算等手段 及其组合,对企业的股权、实物产权或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等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运营效 率、谋求竞争优势的经济行为。

高级财务管理的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教学媒体的应用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高级财务管理》是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专科《企业财务管理》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层次和管理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与《高级财务管理》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是最需要清晰界定的是专科阶段的《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着眼点是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下由财务专业部门(财务部门)实施的日常性的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事宜,而《高级财务管理》则立足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下由管理总部实施的财务

战略、财务政策与财务管理策略。二者具有一种企业微观财务与企业宏观财务的差异。 三、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计划课内学时90课时,共5学分。 四、教学媒体的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教材、IP课程、录像教材和CAI课件等。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除全面、系统地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外,还以注解、小结等形式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进行方法性指导,并配备了一定量的思考与练习题,以强化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本课程的文字教材采用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辅助内容合一型形式. (2)IP课程、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主要是对文字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学讲解,同时对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提示和指导。 (3)CAI课件主要介绍一些高级财务管理的典型案例及多种形式的自测题等。 五、教学环节

高级财务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讲习题 一、填空: 1、Finance包括(货币与资本市场)、(投资)和(财务管理)等三个领域,其中,(财务管理)最为广泛。 2、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所开设的财务管理系列课程一般是 (财务管理专题)、(高级财务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等。 3、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审计)、(会计信息系统) 4、就财务学视角看,营运资本分为(净营运资本)和(毛营运资本),我国《财务通则》中所定义的营运资本为(净营运资本)。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 1、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与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 是相同的概念。 √2、会计学专业所开设的《财务管理》课程,实际上讲的是公司财务管理,及公司理财。 √ 3、《高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课程的延续,主要是讲授有关财务管理的专题,其本身没有严密的体系结构。 三、简述题: 1、简要说明《财务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答:第一部分: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原则和环境,为学习以后各章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环节,包括“第三章财务分析”和“第四章财务预测和预算”两部分内容。“财务报表分析”要熟练掌握各种基本财务比率,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和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和应用。“财务预测与计划”要掌握各种基本方法。 第三部分: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二章及五至十章。该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第二章货币时间价值部分是投资分析基础。第五章至十章从企业筹资,投资,分配三大块来讲述其中投资部分又分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和营运资金管理。 第四部分:第十章和十一章,属于本课程的两个专题内容。十一章重点介绍企业价值并购财务管理。第十二章讲述了国际财务管理、 2、请阅读几本我国出版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总结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答:1,,对于“高级”的把握不是针对各种零散的特殊财务事项,而是从企业宏观层次,即决策管理当局财务管理的战略与政策角度进行系统的阐述。 2,着力于“观念及方法创新”的同时,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并征询了国内诸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以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 3、请查阅ACCA、CGA考试用书《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总结其内容,并与我国有关《高级财务管理》教材进行比较,说明其异同。 答:异:国外教材:质量高,且论述详细,但是实务与案例脱离我国实际,且表述及思维方式与我国有所差异。 国内教材:有很多种版本,结构和内容有所区别。 同: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一致。 4、你认为应当如何确定《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框架? 答:第一部分:财务管理基础,包括财务管理概论,价值与风险与证券估计 第二部分:投资管理,包括资金成本,资本预算。 第三部分:筹资与收益分配管理,包括筹资来源与工具,筹资决策,收益分配管理 第四部分:营运资本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流动负债管理。 5、你打算怎样学好《高级财务管理课程》? 答:首先,熟悉并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体系,在课堂上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把握。

高级财务管理实验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资本收益分配、存货管理实验(实习)日期 4.12 得分指导教师赵凌 系会计系专业财务管理年级2010级班次1班姓名张晶晶学号20102339047 实验二资本收益分配、存货管理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资本收益分配的顺序及资本收益分配的经济效果;掌握股利分配中的有关规定、股利理论和股利分配政策等问题。 实验资料: 某公司年终利润分配前的有关资料如下表7-1。 表7-1 项目金额(万元) 上年未分配利润1000 本年度税后利润2000 股本(500万股,每股1元)500 资本公积100 盈余公积(含公益金)400 所有者权益合计4000 每股市价40 该公司决定:本年按规定比例15%提取盈余公积(含公益金),发放股票股利10%(即股东每持10股可得1股),并且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1元。要求:假设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账面价值成正比例关系,计算利润分配后预计每股市价。 实验步骤: 1.输入值。按表7-2所示在区域A3:B15输入计算所需原始数据。 表7-2

A B 3 项目数额 4 上年未分配利润(万元)1000 5 本年度税后利润(万元)2000 6 股本500 7 资本公积(万元)100 8 盈余公积(含公益金)(万元)400 9 所有者权益合计(万元)4000 10 每股市价(万元)40 11 盈余公积(含公益金)提取比例15% 12 股票股利发放比例10% 13 每股派发现金股利(元) 0.1 14 每股面值(元) 1 15 流通股数(万股) 500 2.输出值。按表7-3所示在区域A17:B28输入计算所需算式。 表7-3 A B 17 项目金额(万元) 18 1.提取盈余公积=B5*B11 19 盈余公积余额=B8+B18 20 2. 股票股利=B10*(B15*B12) 21 股本余额=B6+B14*(B15*B12) 22 3. 股本溢价=(B10-B14)*(B15*B12) 23 资本公积余额=B7+B22 24 4. 现金股利=B15*(1+B12)*B13

高级财务管理重点整理

第二章企业估值与价值管理 1、计算题:价值评估FCF分段 ?现金流量折现法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FCF)=息税前利润(EBIT)(1-所得税税率)+折旧-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净增加额可以通过计算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来估计当前的企业价值 ?折现率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用rwacc表示;它是反映企总体业务的风险,即企业股权和债务的组合风险的资本成本。 VN是企业的预测期期末价值,或称持续价值。通常持续价值的预测是通过对超过N年的自由现金流量,假定一个固定的长期增长率gFCF实现的: 长期增长率gFCF通常是以企业收入的期望长期增长 例题:W公司2011年的销售收入为51,800万元。假设你预期公司在2012年的销售收入增长9%,但是以后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将逐年递减1%,直到2017年及以后,达到所在行业4%的长期增长率。基于公司过去的盈利能力和投资需求,预计EBIT为销售收入的9%,净营运资本需求的增加为销售收入增加额的10%,资本支出等于折旧费。公司所得税税率是2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12%,你估计2012年初的公司价 值为多少?

预期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在2017年后,以不变的比率增长,计算预测期期末的企业价值为: 2简答什么是FCF:是指扣除税收、必要的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增加后,能够支付给所有的清偿权(债权人和股东)的现金流量 3、论述举例说明如果你是CFO怎样运用高财知识帮企业做市值管理? 做利润与做市值的盈利模式不同——卖产品到卖股权 1. 产品经营: –核心命题是产品利润(产品成本-收益对比) –主要经营内容是产品的供研产销 2. 资本经营: –核心命题是资本增值 –主要经营内容是资源获取和资源配置,以及在此条件下的产品经营 在EMH下,公司市场价值是对公司真实价值的准确反映和估计,市场对未来的预测 和对公司价值的评估更为准确。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价格并不单纯是公司内在价值的被动反映。?市场预期对于企业市场价值有重大的影响

高级财务管理考试内容

高财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 财务假设: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根据财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和 理财环境的要求所提出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假定或设想,是 进一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前提。 2. 经济附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指从税后净营业 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百 度) 3. 自由现金流量:企业的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为正的投资计 划后所剩余的现金流量。 4. 托宾Q值:用来衡量企业价值是否被低估。Q等于企业市场价值 和其重置成本的比值。Q<1,表明企业价值被低估。 5. 杠杆收购:指并购方以目标公司的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或投 资者融资借款来对目标公司进行收购,收购成功后再以目标公司 的收益或是出售其资产来偿本付息。 6. 管理层收购: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外部融资购买本公司的 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 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7. 财务管理体制:指企业处理财务活动中的组织框架和管理机 制,主要包括组织框架的安排,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和财务管理 机构的设立等内容。 8. 财务公司:指依据《公司法》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 法》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 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9. 分拆上市:指一家公司(母公司)以所控制权益的一部分注册 成一个独立的子公司,再将该子公司在本地或境外资本市场上 市。 10. 多元化经营:指一个企业在两个或者更多的行业从事经营活

动,主要是同时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 11. 资本运营:指可以独立于生产经营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 了的资本或可以按照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收购、兼并、分立、剥离、拍卖、改制、上市、托管、清算等手段及其组合,对企业的股权、实物产权或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等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谋求竞争优势的经济行为。 12. 业绩评价:指根据企业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依据业绩评价原 则,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评价标 准,采用特定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价值实现程度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并出具评价报告的企业管理活动。 13.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综合业绩评价体系,是一套能使高层经理 快速而全面的考察企业的测评指标,是从财务、客户满意度、内部程序组织的创新和提高活动进行测评的业务指标,来补充财务衡量指标。 14. 国际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新领域,是基于国际环境,按照 国际惯例和国际经济法的有关条款,根据国际企业财务收支特 点,组织国际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国际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15. 创业板市场(二板市场):指主板市场以外的融资市场,是为 高科技领域中运作良好、成长性强的新兴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场所。 16. 风险投资:是主要由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风险判断、资金投入、 经营管理的综合工程。 17. 典当融资:指中小企业在短期资金需求中利用典当行救急的特 点,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从典当行获得资金的一种快速、便捷的融资方式。(百度) 18. 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