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1.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下列哪些原因人口增长很快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民族风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份的简称是

A.沪 B.青 C.粤 D.豫

3.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口出生率

B.积极鼓励生育,保证优生优育

C.建立全民教育制度,提高人口素质

D.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4.近50年来,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高的大洲是

A.欧洲B.大洋洲C.亚洲D.非洲

图1-12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回答5~7题。

5.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

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A.33‰ B.43‰

C.27‰ D.15‰

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A.1960—1961年间

图1-12

B.1959—1960年间

C.1957—1958年间D.1949—1950年间

7.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年内将会出现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在17‰左右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8.20世纪后期,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相当快,其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人口的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②政区的变化,香港和澳门回归③人口迁入量大④人口的机械增长快⑤新的生育高峰期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9.每到春节前后,铁路、公路、航空等压力陡增,主要原因是A.年货的运量大 B.车辆需养护

C.民工回乡 D.气温低,大雪天气太多

10.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的发展 B.东南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C.我国农村的人口密度过大 D.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富足11.下列人口迁移,属于国内迁移的是

A.北约入侵南联盟导致的难民迁移 B.被贩卖的非洲黑人奴隶C.上海赴庐山旅游的游客 D.三峡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移民1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由哪个指标的下降开始的: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13.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尼日利亚、美国四国目前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BCD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地区出生率(%)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14.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水平

C.生产能力

D.消费水平15.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理容量就是人口容量

B.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C.人口合理容量是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D.人口的合理容量就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规模

16.读“2000年各大洲的人口生产表”(表1-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10分)

表1-7

⑴出生率最高的是______洲,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洲,此大洲人口增长模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上的特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出生率最低的是______洲,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死亡率由高至低排第二位的是______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图1-15,回答问题:(共10分)

图1-15

⑴若A、B、C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填

写图中的序号),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是(填写图中的序号),这种迁移是以人口迁移的为标准来划分的

(2)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主要地区是

(3)人口迁移的优点有哪些?

答案

1-5 AADCA 6-10 BBBCA 11-15 DBBDC

16、⑴非非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⑵欧欧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育观念等

⑶非经济、生活及医疗卫生水平仍偏低

⑷欧人口老龄化

17、⑴③④①⑤是否跨越国界(3分)

(2)由农村到城市(中西部到东部、山区到平原、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地区(4分)

(3)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3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市自然村的人口进行调查,经统计该村年初总人口为6000人,当年出生72人,死亡12人,该村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1.2%B.0.2%C.1.0%D.0.4%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B.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等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3.关于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自然增长率也大 B.用人口密度大小表示人口疏密程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减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城市、工业和交通都发达 4.下列关于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 A.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采取经济鼓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控制人口的增长 B.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C.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鼓励生育,不利于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D.不同国家可以根据自己国情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 5.有关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主要是白色人种,因为白种人最聪明 B.区别人种主要是根据人的生活习惯的差异 C.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快,是因为日本人所属的黄种人最优秀 D.将人种分为“高等”和“低等”是种族歧视的表现,应坚决反对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7.四国人口中出现负增长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8.①国最有可能在( ) 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非洲 9.下图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从世界范围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过多 B.世界资源数量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 C.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互相协调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消耗过度,资源短缺 10.为迎接奥运会,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C.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D.英国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最多1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汉语B.英语 C.法语D.阿拉伯语 12.图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单元测评(一)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测试内容①人口的数量变化;②人口的空间变化;③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60分)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1~2题。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①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④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答案 B 2.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国家政策②自然环境③社会福利④文化观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社会福利高,不需要担

心养老问题;人口素质高,生育观念变化。 答案 C 2012年7月11日是第23个“世界人口日”。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中大圆代表中国某一省区,A和B分别为该省区的某两部分,且A到B的方向为该省的人口迁移方向,目前影响本省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与B地代表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经济因素,农村B.自然因素,城市 C.社会政治因素,矿区D.经济因素,城市 解析从A迁到B,表明B为城市,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 答案 D 4.若图中大圆代表地球的一部分,A和B分别为某两个区域,且A 到B的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B到A的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则A、B代表的大洲可能是() A.大洋洲、北美洲B.北美洲、亚洲 C.欧洲、拉丁美洲D.欧洲、大洋洲 解析二战前人口由欧洲迁到拉丁美洲;二战后人口由拉丁美洲迁往欧洲。

答案 C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B.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 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 D.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解析首先要看懂我国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时间图,然后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 C 6.人口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结构年轻化 C.人口性别比例失调D.劳动力缺乏 解析我国人口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压力过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 答案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三者的相互关

初一地理试题___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卷 测试范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时间:45分钟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40分) 1.当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大时( ) A.这个地区出生的婴儿越来越多,与死亡无关 B.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少,与出生婴儿多少无关 C.出生率越来越大于死亡率 D.出生率与死亡率越来越趋于平衡 2.人口数量增长过慢、过少带来的问题有错误!链接无效。A.资源供应不足,经济落后 B.劳动力丰富,国防兵源充足 C.社会经济负担加重,老人生活困难、孤单等 D.医疗卫生、教育等改善困难、环境恶化 3.关于世界人口的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

世纪以前人口增长较快 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缓慢 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缓慢 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 纪以来,人口增长大大加快 4.近几年,人口处于或可能处 于负增长的国家是( ) A.印度 B.德国 C.泰国 D. 巴西 5.下列关于人种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大人种在世界上都是集中分布 B.三大人种在世界上都是零星分布的 C.三大人种在世界上都是均匀混合居住的 D.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也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6.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但非洲北部的人种和语言分别是( )

A.黑种人当地语言 B.白种人英语 C.白种人阿拉伯语 D.黑种人阿拉伯语 7.印度的居民大多数说( ) A.英语 B.法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8.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信仰(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9.选择去教堂结婚的人信仰(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10.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1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和服务业等工作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等工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考试测试卷【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1.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D.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A.国际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读“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以下两题。 3.20世纪以来是人口增长的快速期,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A.自然条件有所改善 B.生产力的发展 C.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 D.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死亡率下降 4.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回答下题。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我国人口增加7 390万人,比1990~2000年减少了约5 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低—高—低模式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简称“单独两孩”),回答下列两题。 5.出台“单独两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①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①减轻国家负担①放弃计划生育政策①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 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饿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 6×2= 8×125= 6×20= 24×125= 6×200= 72×125= 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8×4= 25×160= 40×4= 25×40= 20×4= 25×10= 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

几。 (3)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 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 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 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 18×24=(18÷2)×(24×2)= (18×2)×(24÷2)= 105×45=(105÷5)×(45×5)= (105×3)×(45÷3)= 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三、巩固新知 1、书上练习九的1、 2、3。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五、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第59页4、5。

(完整版)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一地理阶段性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 1~2 题。 1.2010 年,该市 0~4 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 A .3% B .6% C .6.2% D .3.2% 2. 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 .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 B .生育率逐渐增加 C .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 .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读“深圳户 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完成 3~5 题。 3. 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 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①吉林、安徽 ②广西、湖南 ③湖南、贵州 ④江西、福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4. 深圳户籍人口中,来自四川的人较多的主要 原因是( ) ① 四川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② ②四川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③ 政府安排外迁入人口多 ④ ④生态移民较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D .②④

2011 年 10 月 31 日,世界人口总数由 2009 年的 67 亿上升到 70 亿。结合下图分析回答 6~7 题。 6.全球人口在 2 年间将增加 3 亿人,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各国B.西半球各国C.欠发达地区D.发达地区 7.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B.科威特、德国C.尼日利亚、墨西哥D.埃及、印度尼西亚 图甲为“某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图乙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该国人口的年龄构成大体与乙图的相似( ) A.①B.②C.③D.④ 9.根据甲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D.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 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读图分析回答 10~12 题。 10.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A、C B.B、D C.C、D D.A、D 11.如果A、B、C、D 各代表一个国家,则分别对应下面四组国家 中最可能的是( ) 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 B.美国、德国、阿根廷、埃及 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 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推荐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市某自然村2010年度的人口进行调查,经统计,该村年初总人口为6 000人,当年出生72人,死亡12人,该村2009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2%B.O.2%C.1.0% D.O.4%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B.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 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3、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也大 B.用人口密度大小表示人口疏密程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减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城市、工业和交通都较发达 4、下列关于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采取经济鼓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控制人口的增长 B.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C.法国、俄罗斯等国家鼓励生育,不利于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D.不同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各不相同 5、有关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主要是白色人种,因为白种人最聪明 B.区别人种主要是根据人的生活习惯的差异 C.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快,是因为日本人所属的黄种人最优秀 D.将人种分为“高等”和“低等”是种族歧视的表现,应坚决反对右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析回答14~16题。 6、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7、四国人口中出现负增长的是( ) A.①B.②C.③ D.④ 8、①国最有可能在( ) A.欧洲B.北美洲C.亚洲D.非洲 9、右面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从世界范围看,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过多 B.世界资源数量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 C.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互相协调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消耗过度,资源短缺

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教学内容

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 题

高一地理阶段性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1.2010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 A.3% B.6% C.6.2% D.3.2% 2.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 B.生育率逐渐增加 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读“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完成3~5题。 3.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 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 ①吉林、安徽②广西、湖南 ③湖南、贵州④江西、福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深圳户籍人口中,来自四川的人较多的主要 原因是( ) ①四川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②②四川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③政府安排外迁入人口多 ④④生态移民较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由2009年的67亿上升到70亿。结合下图分析回答6~7题。 6.全球人口在2年间将增加3亿人,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各国 B.西半球各国 C.欠发达地区 D.发达地区 7.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大的国家是( ) A.中国、日本 B.科威特、德国 C.尼日利亚、墨西哥 D.埃及、印度尼西亚图甲为“某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图乙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该国人口的年龄构成大体与乙图的________相似( ) A.①B.②C.③D.④ 9.根据甲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D.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 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量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读图分析回答10~12题。10.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A、C B.B、D C.C、D D.A、D 11.如果A、B、C、D各代表一个国家,则分别对应下面四组国家 中最可能的是( ) A.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德国、日本 B.美国、德国、阿根廷、埃及 C.日本、中国、越南、匈牙利 D.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4.3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探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总结应用规律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真是动了脑筋,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大声把课题齐读一遍。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预设:积的变化与谁有关?变化规律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老师把你们提出的问题和课本例题进行整理,就是这节课的的自探提示,请大家先来看一看: 二、设疑自探:(5分钟) 1、出示自探提示:(课件出示)【找学生读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58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从上往下观察第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第二个因数怎样变化?积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2)从上往下观察第二组题,第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第二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有什么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3)你能用一句话将两组题中已经发现的规律概括起来吗? 2、在学生自探时师板书课本例题:

例4、观察下面的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6×2=12 6×20=120 6×200=1200 第二组:20×4=80 10×4=40 5×4=20 3、根据自探提示,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三、解疑合探(8分钟) 1、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一题,总结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第一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两个数 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二题,总结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第二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两个数 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3、通过观察、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已经发现的规律。学生总结不完整时,讨论这个问题. 得出结论:(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 要乘(或除以)几。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记忆)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4、验证你发现的规律 ①(课件出示)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检验一下。 8×50 = 400 16×50 =( 800 ) 32×50 =( 1600 ) 8×25 =( 200 ) ②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一组算式,每组2个,看一看积随一个因 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四、质疑再探:(5分钟) 预设中的问题,看得到解决没有? 大家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吧! (预设:1、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乘几,积怎样变化? 2、 2、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除以几,积怎样变化? 3、两个因数相乘,当一个因数 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提出问题,找学生来回答,老师补充总结。 五、运用拓展(15分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又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B.丘陵C.高原D.平原 2.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3.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 ) A.东南亚的高脚屋 B.因纽特人的冰屋 C.华北地区的四合院 D.高原上的蒙古包 读下图回答4~7题。 4.下列关于人口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大 B.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密度就小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人口总数有关 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快 5.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 ) A.北半球陆平原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 C.赤道附近沿海地带 D.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 6.D国最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被严重污染 B.日益严重的沙尘暴现象 C.热带雨林被破坏 D.洪涝灾害频繁 7.有关D国和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均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B.都位于西半球 C.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D.地形都以平原为主 8.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 B.是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 C.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D.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9.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他们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哪个教派的(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0.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 A.亚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 D.北美洲、大洋洲、欧洲 11.下列四个国家中,属于下图所示Ⅰ类国家的是( ) A.尼日利亚 B.澳大利亚 C.日本 D.德国 12.印度和中国的相似之处有( ) ①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②都属于发展中国家③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居世界前列④工业高度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回答问题。

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读人口构成比重图回答1-2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 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③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5-6题。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 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 6.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 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 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7-8题。 7.M、N两国分别属于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 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 本方法和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过程】 一、解决实际问题导入 光明小学想要新购一批教材,每本8元钱,买20本要多少钱?40本呢?60本呢?师:谁会列式? 8x20=160(本) 8x40=320(本) 8x60=480(本) 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有一个因数都是8 预设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来越大,积也越来越大 师:哦,你是从上往下看的,那还能怎么看呢? 预设3:还可以从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来越小,积也越来越小 师: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求积的变化规律 (一)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积会怎么变化”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积的变化情况 师:为方便研究,可以称这三个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如果把(1)式作标准,(2)式和(3)式分别与(1)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 现在我请同学来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1:这三题都有一个相同的因素,是8 预设2:20到40扩大了2倍,160到320也扩大了2倍;20到60扩大了3倍,160到1200也扩大了10倍 预设3:2到200扩大100倍,12到1200也扩大100倍 这些都是你们的发现,你们的眼睛可真会观察。那有哪位同学能将前面这些同学说的发现,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说出:两数相乘,一个因素不变,另一个因素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板书)(多请几个同学说说)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积的变化情况 师:你们真能干!刚才,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那从下往上观察,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具体应该怎么比呢?思考好的可以小声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师:有哪个同学想要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发现的? 预设1:以(3)式为标准,拿(2)式和(1)分别与(3)式比,看因数和积怎样变的? 预设2:(2)式与(3)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 预设3:(1)式与(3)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也除以3。 预设4:老师,我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师:刚刚同学们又说了这么多的发现,有谁能够像刚刚我们总结的那条规律一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跟着缩小相同的倍数。(板书) 3、整体概括规律 师:抬头看黑板,一起将我们发现的这两条规律也读一遍。有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将这两条规律并成一条规律呢?谁来试一下 两数相乘,一个因素不变,另一个因素扩大(缩小)几倍,积也跟着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你的概括能力真强。) 4、练习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发现和概括,我们知道了有这样的变化,那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规律。 (1)书本58页的做一做(先用我们刚刚总结的规律进行计算,然后在用笔算进行验证) (2)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两组算式,一组3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最新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必修2)

第1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A(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读人口构成比重图回答1-2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 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 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 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③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 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 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5-6题。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 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 6.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7-8题。 7.M、N两国分别属于

第0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A卷基础篇)(原卷版)

第04章居民与聚落测试卷(A卷)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1.(2019·甘肃临泽二中初一期中)从气候、地理条件分析,世界上人口主要分布在 A.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B.气候干燥的沙漠地区 C.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盆地 D.气候寒冷的两极 2.(2019·甘肃临泽二中初一期中)某地的人口出生率为1.5%,死亡率为0.9%,那它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2.4% B.0.4% C.0.6% D.1.2% 3.(2019·湖南初一期末)与美洲印第安人属同一人种的是 A.中国人 B.欧洲人 C.阿拉伯人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4.(2019·安岳县李家镇初级中学初一期末)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集中于发达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问题(2019·山东中考模拟)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当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这种变化时,将会产生的问题是 A.劳动力过剩B.国防兵源不足C.教育资源紧缺D.加剧环境污染 (2019·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初一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7.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如图所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19·福建初一月考)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四题。 9.甲大陆是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美洲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10.图中虚线是 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北极圈 11.从利物浦到华沙年降水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12.图中四个地方,人口较为稠密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19·山东胜利一中期末)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人口的数量变化测试题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1.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1905年 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 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 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 率,回答2~4题。 2.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 高低”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4.能代表目前非洲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2006年年末广东、广西、新疆、湖南四省区的人口资料,完成5~6题。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区是 A.广西B.广东C.新疆D.湖南 6.广东省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小的原因是 A.教育水平高 B.气候条件好 C.迁入人口多 D.经济水平高 7.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 1953年 B. 1964年C.1982年D.2010年 8.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9~10题。 9.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10.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7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3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低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1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单元测评(一)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测试内容①人口的数量变化;②人口的空间变化;③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60分)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解析①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④处于低出

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答案B 2.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 ①国家政策②自然环境③社会福利④文化观念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解析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社会福利高,不需要担 心养老问题;人口素质高,生育观念变化。 答案C 2012年7月11日是第23个“世界人口日”。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中大圆代表中国某一省区,A和B分别为该省区的某两部分, 且A到B的方向为该省的人口迁移方向,目前影响本省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与B地代表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经济因素,农村 B.自然因素,城市 C.社会政治因素,矿区 D .经济因素,城市 解析从A迁到B,表明B为城市,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 答案D 4.若图中大圆代表地球的一部分,A和B分别为某两个区域,且A 到B

的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B到A的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则A、B代表的大洲可能是 () A .大洋洲、北美洲 B .北美洲、亚洲 C.欧洲、拉丁美洲 D .欧洲、大洋洲 解析二战前人口由欧洲迁到拉丁美洲;二战后人口由拉丁美洲迁往欧洲答案C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B.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 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 D .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解析首先要看懂我国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时间图,然后理解人口自 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C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屏幕显示:为九九重阳节开展的“走进敬老院,浓浓敬老请”活动我们全校学生都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老人们购买一些物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花多少钱?40千克呢?200千克呢?(学生回答) 6╳2= 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生1:有一个因数都是6。 生2:对,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不同,积也不同。 师:观察得真仔细! 一个因数相同可以说一个因数不变,那另一个因数呢? 生3: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 生4:我看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你是从上往下观察的,还可以怎样看? 生5:倒过来,从下往上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变越大,积也越变越大。 师: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 6×2= 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1)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和表达,可以把这组算式分别说成(1)式,(2)式,(3)式。 (2)引导学生分别用(2)式、(3)式与(1)式比,观察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出示18×2=36和30×2=60,还是与(1)式比较,观察因数和

2105人教版地理七上:第4章《居民与聚落》单元目标检测(含详解)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检测 参考完成时间:60分钟实际完成时间:______分钟总分:100 分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下图,完成第1~2题。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1.下面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洲东部、南部,欧洲,非洲北部人口稠密 B.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C.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人口数量不一定多 D.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从图上看,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 A.50亿左右B.60亿左右 C.80亿左右D.90亿左右 ~4题。 3 A.1.97% B.0.94% C.1.03% D.-0.09% 4.关于表中两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意大利人口出现负增长,该国人口密度小 B.尼日利亚人口增长快,该国人口密度大 C.意大利所在的大洲人口增长最慢 D.尼日利亚所在的大洲人口最多 5.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潮”。关于这种现象的

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一带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B.这些人多数仍要返乡,所以不会给城市带来任何城市问题 C.民工越多越好 D.这种现象说明我国的城乡地区经济差别不大 6.读“宗教景观图”,与其宗教对应正确的是()。 A.①—佛教,②—伊斯兰教B.①—佛教,②—基督教 C.①—基督教,②—伊斯兰教D.①—佛教,②—佛教 7.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A.西亚—白种人—佛教B.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 C.美国—白种人—基督教D.日本—黄种人—汉语 8.下列不属于世界人口密集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 C.南美洲北部D.北美洲东部 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第9~10题。 9.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欧是白色人种与黄色人种的混居地区B.黑色人种只分布在非洲 C.西亚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D.北美的人种只有白色人种 10.关于图中A和B所在地区居民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