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概述

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概述
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概述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3管线钢的研究进展 (3)

1.4管线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趋势 (4)

1.4.1 管线钢的进展趋势 (4)

1.4.2 管线钢的组织结构的变化 (4)

1.4.3管线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5焊接热阻碍区的组织性能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7)

1.5.1 管线钢焊接热阻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 (7)

1.5.2 管线钢的HAZ组织分布 (8)

1.5.3 HAZ的性能分布 (9)

1.5.4 管线钢的焊接热阻碍区研究现状 (10)

1.5.4 管线钢焊接热阻碍区的粗晶区局部脆化现象 (11)

1.6本文的研究内容 (13)

第二章试验材料及方法 (15)

2.1试验材料 (15)

2.2试验方法 (15)

2.2.1 热模拟试验 (15)

2.2.2 夏比冲击试验 (21)

2.2.3 硬度试验 (22)

2.2.4 显微组织分析实验 (22)

第三章X100管线钢热阻碍区的组织性能研究 (23)

3.1热模拟试验 (23)

3.2硬度试验 (24)

3.3冲击试验 (25)

3.4显微组织分析 (25)

第四章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1)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石油天然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需求的增长加上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全面进展。至2030年全世界天然气的需求量将翻一番。今后10~15年,全球总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加60%左右,其中天然气消耗将翻一番。天然气需求的增长要紧集中在北美、欧洲和经济迅速进展的亚洲。从地域上来看,用户要紧在工业发达的都市地区,而油气田则大部分在极地、冰原、荒漠、海洋等偏远地带。因而作为石油和天然气的一种经济、安全、不间断的长距离输送工具,油气输送管道在近40年得到了巨大的进展,这种进展势头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仍将持续下去。可能今后10~15年内,我国共需各类油气输送钢管1000×104t左右(不包括都市管网)[1]。

油气输送管进展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世界石油工业的进展。随着极地油气田、海洋油气田和边远油气田的开发,对输送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二是冶金工业的进步。目前,管线钢的设计和生产过程由于采纳了冶金数学、清洁的实验室和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操纵等高新技术,管线钢差不多成为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微合金化钢领域内最富有活力、最具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分支[2]。

与此同时,随着油气开发向极地环境的进展,地震、滑坡、冻胀、融沉等导致的地形运动,对油气输送管线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油气长输管线面临的地震和地质灾难问题目

前也引起了高度关注。地震和地质灾难对管线造成的损害是通过过量塑性变形引起的,要紧预防措施有两个方面[3]。首先,在敷设方式上,能够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尽量避开产生大位移的地层不稳定区域;管线的走向应使其承受拉伸应变,因为管线承受轴向拉伸应变的能力远大于承受压缩弯曲的能力;采纳大曲率半径弹性敷设方式,增加管线活动能力等。另一方面,则需要从提高管线钢材料本身的抗变形能力着手。因此开发能承受大的变形而不发生破裂的抗大变形管线钢,进一步提高其抗变形性能是高性能管线钢的一个重要进展方向关于输油气管线在地震、海等敏感地带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极地或次极地环境的不连续冻土地带,要求管线用钢具有抵抗大的拉伸应变和压缩应变的能力。此外,随着国内外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需求的增加,管线输送向大口径、高压、富气输送方向进展,显著推动管线钢进一步向高钢级方向进展。目前,X80管线钢已投入商业应用,X100、X120管线钢的研发开始受到重视。然而,随输送压力的增加,对钢的止裂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该钢具有更高韧性,因此,提高其强韧性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4]。

焊接是管道施工的关键环节。在不均匀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母材焊接热阻碍区微观组织将发生改变,如晶粒尺寸、形态和结构及析出物的种类和尺寸分布等。假如焊接工艺操纵不当,常常出现组织和韧性恶化[5]。

但对大口径钢管,焊接是生产中的重要工序,焊接过程中导致的热阻碍区组织和性能变化将直接阻碍到钢管的质量。目前,在X100大变形管线钢埋弧焊过程中发觉大部分焊接接头成为管线钢应用

的薄弱区域。关于 X100大变形管线钢的焊接热阻碍区方面的报道较少,而且在一些研究中,人们往往也只是重视焊接热阻碍粗晶区的性能变化。而对焊接热阻碍区来讲,由于不同峰值温度的作用,热阻碍区将包含粗晶区、细晶区、两相区、回火区等不同区域。由于不同的焊接热作用,不同区域上的组织和性能变化将是明显不同的。因此,深入认识焊接热阻碍区的性能变化,就需要对不同区域组织进行系统研究[4]。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世界范围内石油天然气开发难度日益加大,对管线钢及管线钢管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对最新管线钢及管线钢管的设计理念、制造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基于管道输送的快速进展,管线钢逐渐成为了低合金高强钢中最活跃的领域。为了满足输送压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开发更高钢级的管线钢上,同时对管线钢的抗腐蚀能力、止裂性能和耐低温性能也在不断进行研究。然而单纯的高强度并不能确保管线的安全,比如遇到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难引起的地层的大规模运动时,管线钢还应具有专门好的抗大变形能力,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已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我国,近几年来,随着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代表的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建设,高压力大管径油气管道通过地表复杂地质条件的情况越来越多。管道敷设和坡体稳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我国幅员宽阔,地形地貌多变,地质构造复杂,山地滑坡、倒塌、泥石流等自然灾难时有发生。这对长输管道的破坏力在许多地区远大于地震的危害。特不是大型滑坡对管道往往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研究管线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

价值,特不是对保证管线建设的可行性和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6]。

目前通过微合金化、超纯净冶炼和现代控轧、控冷技术,已能够提供具有足够强韧特性的管线钢卷板。如X100管线钢确实是其中一例。目前,关于X100的焊接热阻碍区方面的报道较少,而且在一些研究中,人们往往也只是重视焊接热阻碍粗晶区的性能变化。而对焊接热阻碍区来讲,由于不同峰值温度的作用,热阻碍区将包含粗晶区、细晶区、两相区、回火区等不同区域。由于不同焊接热作用,不同区域的组织和性能变化是明显不同的。因此,深入认识焊接焊接热阻碍区的性能变化,就需要对不同区域进行系统研究。

1.3 管线钢的研究进展

19 世纪末,输送油气用的大口径钢管首先在美国进展起来。1928年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ium Institute)制定了API SPEC 5L焊管标准,以后每年修订一次 PISPEC 5L 标准。例如:“X42”表示管线钢的屈服强度等级为42 KPs(i英制单位),所对应公制单位为 290MPa。随着管线钢的进一步进展,到 20 世纪60年代末 70 年代初,美国石油组织在API 5LX 和API 5LS 标准中提出了微合金控轧管线钢 X56、X60、X65 系列[6,7]。这种钢突破了传统钢的观念,碳含量为 0.10%~0.14%,在钢中加入了小于 0.20%的 Nb、V、Ti 等微合金元素,并通过操纵轧制工艺显著改善了钢的力学性能。到1973年和 1985年,API标准又相继增加了 X70和 X80 钢,其碳含量降到 0.01%~0.05%,碳当量也相应地降到 0.37以下开发出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多元微合金化控轧控冷管线钢。如图1-1所示,为

不同强度级不管线钢的进展历程图。

图1-1 管线钢的进展历程

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高性能的钢材被逐步研制出来。自1959年微合金钢开始在管线钢上应用以来国际上对管线钢的研究与生产也进行了五十多年。石油工业的快速进展使油气管道工程面临着高压输送和低温、大位移、深海、酸性介质等恶劣环境的严峻挑战。为保证管线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管线钢的差不多要求和进展趋势是高强度、高韧性、大变形性、厚壁化、高耐蚀性和良好的焊接性。

1.4 管线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趋势

1.4.1 管线钢的进展趋势

早期建设的管道,由于管径小、压力低和冶金技术的限制,直到20世纪40年代,管线钢一直采纳C、Mn、Si型的一般碳素钢,其强度级不低于X52。自上世纪60年代,随着输送压力和输送管径的

增大,管线钢的强度级不要求也越高,人们开始采纳低合金高强度钢(HighStrengthLowAlloySteels,简称HSLAsteels)代替一般碳钢,并通过操纵轧制和操纵冷却技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韧性。1959年,X52级不的低合金高强度钢首次应用到气体输送管线,至今X70级不管线钢已广泛应用。

输气管道输送压力的不断提高,使得输送钢管迅速向高钢级进展。国际上,X70钢管己使用多年。X80钢管在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己具备规模生产的能力,并已应用到多条管线中。加拿大Welland公司1995年至1999年7月销售的供天然气输送的SSAW和UOE焊管,全部为X70与X80[8]。

工业发达国家普遍把X80列为21世纪初天然气管道的首选钢级。德国、日本、加拿大已研制成功X100管线钢,正在研制X120钢级。一些闻名的石油公司和管道公司在本世纪初进行了Xl00钢级和X120钢级管道的工业性试验。由此可见,高钢级管线钢的开发与应用在国外已特不普遍。

1.4.2 管线钢的组织结构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线钢的进展过程,实质上是管线钢显微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管线钢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从材料显微组织学归类,有四种差不多组织类型的管线钢,即铁素体一珠光体(Ferrite-Pearlite,简写为F-P)管线钢、针状铁素体(AeieularFerrite简写为AF)管线钢、贝氏体-马氏体(Bainite-Martensite,简写为B-M)管线钢和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简写为S)管线钢。前三类管线钢为微合金化操纵轧制和操纵冷却状态(Termomechancal Control Process,简写为TMCP)管线

钢,是现代油气管线的主流钢种。第四类管线钢为淬火、回火状态(QuenchTempering,简写为QT)管线钢,由这类管线钢难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在使用上受到限制,然而在俄罗斯等国和在海洋管线等领域仍不失使用的实例。

在微合金化管线钢中,铁素体一珠光体是第一代微合金管线钢的要紧组织形态,X70及其以下级不的管线钢具有这种组织形态。针状铁素体管线钢是第二代微合金管线钢,强度级不可覆盖X60~X100。近年来进展的超高强度管线钢Xl00、X120的显微组织形态为贝氏体-马氏体。

(1)铁素体-珠光体

铁素体-珠光体是20世纪60年代往常的管线钢所具有的差不多组织形态。当时应用的X52以及低于这种强度级不的管线钢均属于铁素体-珠光体钢。其差不多成分是C-Mn,通常含碳量为0.10~0.20%,含锰量为1.30~1.70%,一般采纳热轧或正火热处理。当要求较高强度时,可取高限含碳量,或在Mn系的基础上加入微量Nb、V。通常认为,铁素体一珠光体管线钢具有晶粒尺寸为7μm左右的多边形铁素体和约30%的珠光体。这种合金化和组织设计的制造成本最低。铁素体一珠光体管线钢典型的光学显微组织形态如图1-3,透射电子显微组织如图1-4。

图1-3 铁素体-珠光体的光学显微组织图1-4 铁素体-珠光

体的TEM电子显微组织

(2)针状铁素体

具有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形态的管线钢,通过采纳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等强化手段,在保证高韧性和良好焊接性的条件下,可将20mm的宽厚板提高到50~55OMPa的极限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管线钢的强韧性,需要研究开发针状铁素体管线钢。针状铁素体管线钢通过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综合利用晶粒细化、微合金元素的析出相和位错亚结构的强化效应,可使管线钢达到Xl00的强韧水平。

(3)贝氏体-马氏体

通过低C,Mn-Cu-Ni-Mo-Nb-Ti的多元合金设计和先进的TMCP 技术,X100管线钢可获得全部针状铁素体组织。尽管在对X100显微组织的定量分析中,仍有可能存在少量其它组织,但人们适应称其为全针状铁素体钢,或称为全粒状贝氏体钢!退化上贝氏体钢。

从组织形态学上分析,假如讲Xl00与X80等针状铁素体管线钢有较大的相似性,X120则有完全不同的组织形态,其典型显微组织为下贝氏体一板条马氏体。

下贝氏体(LB)和马氏体(M)均以板条的形态分布。在LB的板条内分布着微细的具有六方点阵的ε-碳化物,些碳化物平行排列并与板条长轴呈55°一65°取向。在M板条内的碳化物呈魏氏体组态分布,板条间存在残余奥氏体薄膜。LB和M板条内有高密度的位错。X120管线钢的这种组织结构给予材料高的强韧特性,其屈服强度大于827Mpa,-30℃时的冲击韧性超过230J。

1.4.3 管线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管线钢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管线钢生产还停留在X60级水平。随着国内对天然气需求的迅速增长,为了提高管道输送能力、降低管道建设成本,采纳高强度管线钢建设高压长输管线势在必行。在不到10年的时刻里,中国X65、X70管线钢就己从试制进展到大规模的工程应用。随着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应用力度,一批高钢级、高技术要求的管线工程陆续开工建设。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均要求管线钢级为X70、壁厚17.5rnrn,为我国当时管线工程所用螺旋管钢级和壁厚之最。目前我国X70及以下的管线钢管不仅满足了API Spee.SL标准规定的强度要求,而且韧性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9]。

近年来,X80管线钢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开始进行石油天然气输送用X80级螺旋埋弧焊管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国外高钢级管线钢管的技术标准、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情报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与国内几家大型钢铁公司联合提出了X80管线钢热轧卷板的技术条件。至2003年已相继完成了不同规格的X80钢级板卷、钢板和焊管的试制和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Xl00高性能管线钢也引起我国管道工程界和冶金界的关注。2006年鞍山钢铁公司在国内领先报道了Xl00的研究成果,其Xl00管线钢宽厚板及卷制的直缝焊管顺利通过了国内权威科研机构一中石油管材研究所实验评价。这表明,鞍钢研制开发Xl00管线钢获得成功,成为国内首家!世界上少数掌握这种高钢级管线钢技术并具备

生产能力的钢铁企业。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启动了Xl00管线钢应用基础的研究。以后十年将是我国油气输送管线建设的高潮时期,可能每年将需要高强度高韧性管线钢100万吨以上,其中大部分为X70及以上高钢级管线钢[10]。

(2)管线钢的国外研究现状

1985年,德国Mannesmann公司成功研制了X80钢级管线钢,并铺设了312 km的试验管道。此后X80钢级管线钢不断进展。目前,X80的用户要紧有加拿大的TransCanada、德国的Ruhr Gas、英国的Transco等,生产厂商要紧有欧洲钢管、日本的住友金属、新日铁、NKK、川崎、澳大利亚的PipeSteel和韩国的Posco等。国外大部分专家认为:X80钢级管线钢在管线设计、炼钢轧钢、制管成型、焊接工艺、检测评定、防腐爱护、运营维护、工艺优化等方面差不多积存了丰富的经验,在工业应用方面差不多不存在技术问题了[11]。

1998年,Transcanada开始着手X100管线钢开发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2001年,英国BP公司与日本钢铁公司和德国的欧洲钢管进行合作,在美国阿拉斯加气田开发中使用X100钢管。2002年,TCPL 在加拿大建成了一条管径1 219 mm、壁厚14.3 mm的X100钢级的1 km试验段。同年,新版CSZ245-1-2002首次将Grad690(X100)列入了加拿大国家标准[11,12]。目前,新日铁成功地开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热阻碍区细晶粒超高强韧技术(HTUFF),生产了具有高HAZ韧性型和高均匀延伸率型的X100钢管。欧洲钢管公司生产出了几百吨X100级管线钢,钢板厚度可达25.4 mm,用来制造口径为914 mm的钢管。

1996年,Exxon Mobil公司分不与新日铁和住友金属签订了联合开发X120管线钢的协议,2001年差不多全面完成。2004年,Exxon

Mobil公司在加拿大进行了X120钢管116 km试验段管道的铺设。目前国际上已建的X80~X120钢级管线项目

如表1-1所示[12,13]。

表1-1 国外部分X80~X120钢级管线项目

年份级不位置名称管场长度

/km 直径

/mm

壁厚

/mm

1982 X80 德国Megal II 曼内斯

3.2 1118 13.6

1986 X80 斯洛伐

克第四输气管

曼内斯

1.5 1442 15.6

1990 X80 加拿大Nova

Express

East

NKK 2.6 1067 10.6

1992 X80 德国Ruhr Gas

project 欧洲钢

250 1219 18.4

1994 X80 加拿大Nova

Matzhiwian

IPSCO 54 1219 12.0

1995 X80 加拿大East

Alberta

System

IPSCO 33 1219 12.0 1997 X80 加拿大Central IPSCO 91 1219 12.0

Alberta

System

1997 X80 加拿大East

Alberta

System

IPSCO 27 1219 12.0

2001 X80 英国Cambridge

M.G 欧洲钢

47.1 1219 14.3

2002 X80 英国H.S.

Willoughby 欧洲钢

42 1219 15.1

2003 X80 加拿大GNRL

Project 欧洲钢

12.7 610 25.4

2004 X80 英国Transco

Project 欧洲钢

208 1219 143.0

2002 X100 加拿大Westpath

Project

JFE 1 1219 14.3

2004 X100 加拿大Godin Lake

Project

JFE 2 914 13.2

2004 X120 加拿大Godin Lake

Project

Nippon 1.6 914 16.0

1.5 焊接热阻碍区的组织性能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焊接过程中,焊缝两侧发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焊接热

阻碍区(Heat Affected Zone,简称HAZ)。HAZ上各点距焊缝的远近不同,各点所经历的焊接热循环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性能[14]。因而焊接热阻碍区是一个具有组织梯度和性能梯度的非均匀连续体。HAZ 的宽度专门小,一般只有几毫米,并在这几毫米的范围内包括有几个组织和性能不同的特定区域。采纳焊接热模拟技术,使试样经受与实际焊接过程相似的热循环,从而获得与实际HAZ不同区域相似的组织状态,有助于深入研究不同焊接参数对高钢级管线钢HAZ不同区域组织的阻碍。

1.5.1 管线钢焊接热阻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

依照近年来的研究,焊接条件的组织转变与热处理条件下的组织转变,从差不多原理来讲是一致的。新相的形成也是通过生核和核长大的两个过程,符合经典的结晶理论,组织转过程进行的动力也是取决系统中的热力学条件,即新相与母相的自由能之差。然而,由于焊接过程具有本身的待点,这就给焊接时的组织转变带来了它的待殊性。焊接本身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五点:

(1) 加热的温度高。一般热处理情况下,加热温度都不超过 Ac3以上100~200 ℃,而在焊接时,近缝区熔合线附近可接近金属的熔点,关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来讲,一般都在 1350 ℃左右。显然,二者相差甚大。

(2) 加热的速度快。焊接时由于采纳的热源强烈集中,故加热的速度比热处理时要快的往往超过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3) 高温停留时刻短。焊接时由于热循环的特点,在 Ac3以上保温的时专门短(一般手工电约为4~20s,埋弧焊时30~l00s),而在热处理时能够依照需要任意操纵保温时刻。

(4) 自然条件下连续冷却。在热处理时能够依照需要来操纵冷却速度或在冷却过程中不同时期进行保温。然而在焊接时,一般差不多上在自然条件下连续冷却个不情况下才进行焊后保温或焊后热处理。

(5) 局部加热。热处理时工件是在炉中整体加热,而焊接时只是局部集中加热,同时随热源的移动,被加热的范围也在随之移动。如此就使组织转变是在应力作用下进行的,同时这种转变的过程是不均匀的。

1.5.2 管线钢的HAZ组织分布

管线钢一般属于操纵轧制和操纵冷却的低碳微合金钢,是高强度、高韧性钢。这种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在制管和现场焊接过程中会受到焊接过程的削弱。特不是热阻碍区的晶粒粗化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将使得热阻碍区的性能与母材性能相比,严峻下降,焊接热阻碍区不再具有母材的许多优异性能,特不是韧性可能会降低20%~30%,粗晶区的韧性值甚至可能会下降70%~80%[15]。在单道焊中,紧靠焊缝的粗晶区(GCHAZ)由于晶粒的长大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具有最低的韧性值,从而成为焊接接头局部脆化区(LBZ)[16]。

图1-5 管道焊接HAZ的组织分布特征

( a)HAZ组织分布;(b)Fe-C状态图;

(c)热循环(图中Tm-峰值温度,TH-晶粒长大温度)

关于焊接HAZ的组织分布,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通常按其所经历热循环的差异,分为熔合区、粗晶区、细晶区、不完全重结晶区和时效脆化区等五个区段,如图1-5所示。

熔合区又称部分熔化区。该区紧邻焊缝,温度范围在固、液相之间。尽管这一区域相当狭小,但由于在化学成分上和组织性能上都有较大的不均匀性,因此对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都有专门大的阻碍。

粗晶区又称为过热区。它的温度范围在1100℃到固相线之间。由于加热温度专门高,金属处于过热状态,奥氏体晶粒发生急剧长大,冷却后得到粗大的组织。此区的韧性较低,往往会成为管线的韧性低谷区。

细晶区又称相变重结晶区或正火区。它的温度范围在Ac3到1100℃之间。由于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重结晶,因而组织

得以细化[17]。不完全相变重结晶区又称不完全正火区。它的温度范围在Ac l~Ac3之间。由于只有一部分组织发生了相变重结晶过程,因而该区在冷却后由发生相变的细小组织和未发生相变的粗大组织组成。低于A1的温度对母材的组织不产生实质性的阻碍。

1.5.3 HAZ的性能分布

由于HAZ是一个连续变化的梯度组织区域,这一组织分布特征必定阻碍到它性能的分布,因此HAZ是一个具有性能梯度的非均匀连续体。图1-6是一种管线钢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硬度分布曲线。

图1-6 焊接接头的硬度分布图1-7 Mn-Mo-Nb管线钢两道埋弧COD结果

图1-7是一种Mn-Mo-Nb管线钢母材和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断裂韧性分布曲线。粗晶区具有最高的硬度值和最低的断裂韧性值。粗晶区的脆化由于焊接粗晶区处在焊缝和母材的过渡区域,它不仅具有明显的物理和化学不均匀性,而且还经常在焊趾和焊根处出现咬边和裂纹等几何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应力集中,因而焊接粗晶区是整个焊接接头的薄弱区域[18]。多年来,粗晶区组织和性能的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焊接粗晶区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焊接物理冶金的一个重要分支。

1.5.4 管线钢的焊接热阻碍区研究现状

已有的高强度管线钢的焊接研究结果表明,热输入是阻碍热阻碍区(HAZ)的关键因素。

对X80管线钢进行热模拟、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后表明,X80 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焊接粗晶区组织类型要紧为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4种类型,X80管线钢焊接热阻碍区粗晶区冲击韧性较差,存在严峻脆化,粗晶区脆化是由于晶粒的粗化以及M-A组元数量增多造成的;随着t8/5的增加,粗晶区的冲击韧性和硬度随之降低;峰值温度越高,X80级管线钢的组织越粗大、韧性越低;中间临界区是焊接热阻碍区中另外一个韧性较薄弱的区域。Nb的加入能改X80的HAZ区组织性能[15]。

钢管管体要紧为状贝氏体及少量多边形铁素体混合组织,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X100管线钢的热敏感性较大,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过热区的组织更容易长大,造成热阻碍区发生脆化,成为 X100 管线钢管的薄弱环节,通过焊接热循环后 X100管线钢焊接热阻碍区粗晶区CGHAZ 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幅度随着热输入的增加而增加。X100级管线钢焊接粗晶区组织要紧有粗大的粒状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和马氏体。有研究表明,当焊后冷却速度低于2℃/s 时,焊接粗晶区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当焊后冷却速度为2~5℃/s时,组织为贝氏体铁素体;当焊后冷却速度高于5℃/s时,粗晶区开始出现马氏体组织。聂文金[19]、乔桂英[20]及其他研究表明,高Nb抗变形X100管线钢单道次焊接热输入小于20KJ/cm时的CGHAZ具有较高韧性,形成大角度晶界密度较高的板条贝氏体或针状铁素体;焊接热输入大于等于25KJ/cm会导CGHAZ晶粒均匀性的恶化,使M/A组

元粗化。并形成取向单一的粗大粒状贝氏体。有研究表明镁合金化对HAZ的优化阻碍,提出了又一种提高HAZ区性能的方法[21,22]。

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缝区针状铁素体含量减少,热阻碍区(HAZ) 晶粒变粗,X 100 管线钢接头的强韧性降低,较小的热输入可减少HAZ的宽度,降低HAZ硬度的下降。焊缝区和HAZ的冲击汲取功和剪切面积随着热输入的增加而减小,冲击断口表现为准解理断裂,焊缝组织以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为主,这种组织给予材料良好的强韧性在不同焊接热输入条件下,冷却速度的差异使热阻碍区的显微组织发生较大的变化[24]。

HAZ的冲击汲取功随着热输入的增加而降低,赵文贵等人的研究表明焊接热输入为15KJ /cm时,热阻碍区组织以板条贝氏体为主,具有优异的冲击韧性;而热输入为25KJ /cm时,以粒状贝氏体组织为主,其韧性明显恶化[25]。同时,温度也强烈阻碍钢的HAZ区的晶粒大小,即组织性能。

具体来讲,在较低的焊接热输入(10kJ/cm),由于冷却速度较大,CGHAZ的组织形态多为从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生长的细密板条, 不同位向的板条使原奥氏体晶界清晰可见。分析表明,这种细密的板条组织为BF+GB,板条间为薄膜状或条状M/A,组织较为细小。这一组织形态所具有的细小的有效晶粒、高密度的位错亚结构和弥散分布的微合金碳、氮化合物的沉淀析出等组织结构因素,给予材料优良的强韧特性。在中等焊接热输入下(20kJ/cm),管线钢CGHAZ组织形态有所不同。由于冷速有所降低,CGHAZ的组织要紧为GB+QF。快冷条件下,板条细小,板条间的岛状组织纵横比较大,并由这种岛状组织勾画出板条的痕迹。而在较慢冷却速度下,这种岛状组织

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张禧铭

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研究张禧铭 摘要:测定了6061铝合金焊接件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介绍了铝合金焊接件焊 接接头的疲劳特征,分析了铝合金焊接件焊接接头中缺陷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铝合金焊接件焊接接口处气孔、夹杂物及未焊透三个焊接缺陷均会零件 的应力集中创造条件,对铝合金焊接件焊接接头疲劳性能有重大影响。气孔的大小、数量,未焊透的分布位置及形式明显地影响铝合金焊接件焊接接头的疲劳性 能 0.引言 铝合金由于其质量轻、强度高、无磁性、耐腐蚀性好,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航空航天等领域。焊接是铝合金零件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在铝合金焊接零件 在重复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疲劳断裂,而疲劳破坏过程又这些问题往往会给用户造 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1]。通过研究发现,铝合金焊件焊接接头发生疲劳破坏是 铝合金焊接断裂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铝合金焊接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原因并提 出解决方案,提高铝合金焊接件有着重大意义[2,3]。近些年过高校和科研院所 对铝合金焊接件焊接接口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周进等人通过 对5A02 铝合金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分析,得出了补焊可以降低铝合金焊接 件焊接接口的疲劳强度(下降将近20%),可作为一种可靠的补救措施[4]。王德 俊通过对铝合金焊接接头焊缝几何特征的研究,得出了十字接头焊接方式比对接 接头焊接方式应力集中更严重的结论[5]。本文以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 焊接缺陷铝合金焊接件疲劳性能的研究。 1.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本试验需要的材料为铝合金和焊丝,其中铝合金选用6061铝板,焊丝选用5356焊丝,铝板采用对接焊接。这两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试验材料化学成分/% 将铝板通过焊丝分别用MIG焊和TIG焊两种方法进行焊接,不仅仅能够保证 铝合金焊接件内部化学成分的完整性,而且也可以提高铝合金焊接件的焊接质量。 在进行全部焊接之后还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对焊接物进行验伤处理,找出其 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焊后进行X射线探伤检验, 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原因及时解决,将样品进行铣削加工,去除焊缝余高。为 获得样品真实状态,将样品铣削加工后再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在MTS万能试验机上进行疲劳试验,用JSM-35C显微镜对断口形状进行合理观察。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疲劳试验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对试验结果进行整理、对比,可以发现无论6061铝合金焊接件的焊缝有无缺陷,发生疲劳破坏的均为焊接口。但是整个焊接过程是否 存在缺陷对存在的疲劳现象和相应寿命还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焊缝有无缺陷对其 寿命有明显影响,即有焊缝缺陷的样品其寿命明显低于无焊缝缺陷的样品,并且 随着缺陷尺寸的增大,疲劳寿命下降越多。 6061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 2.2疲劳断口特征 按照焊接接头的断裂过程疲劳断口一般分为裂纹源、疲劳裂纹扩展和最后断

3第三章 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第3章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焊接熔池的结晶特点:非平衡结晶、联生结晶和竞争成长以及成长速度动态变化。 联生结晶:一般情况下,以柱状晶的形式由半熔化的母材晶粒向焊缝中心成长,而且成长的取向与母材晶粒相同,从而形成所谓的联生结晶。(焊缝的柱状晶是从半熔化的母材晶粒开始成长的,其初始尺寸等于焊缝边界母材晶粒的尺寸,因而可以预料,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晶粒易过热粗化的母材,其焊缝柱状晶也会发生粗化。) 竞争成长:只有最优结晶取向与温度梯度最大的方向(即散热最快的方向,亦即熔池边界的垂直方向)相一致的晶粒才有可能持续成长,并一直长到熔池中心。 ?焊接熔池的结晶形态:主要存在两种晶粒,柱状晶粒(有明显方向性)和少量的等轴晶粒。 其中,柱状晶粒是通过平面结晶、胞状结晶、胞状树枝结晶或树枝状结晶所形成。等轴晶粒一般是通过树枝状结晶形成的。具体呈何种形态,完全取决于结晶期间固-液界面前沿成分过冷的程度。 熔池结晶的典型形态:(1)平面结晶:固-液界面前方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很大,液相温度曲线T不与结晶温度曲线T 相交,因而液相中不存在成分过冷(实际温度低于结晶温度) L 区。 在短距离内相交,形成较小的成分过冷(2)胞状结晶:液相温度曲线T与结晶温度曲线T L 区。断面呈六角形胞状形态。 (3)胞状树枝结晶:随固-液界面前方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的减小,液相温度曲线T与结晶温 相交的距离增大,所形成的成分过冷区增大。 度曲线T L (4)树枝状结晶:当固-液界面前方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进一步减小时,液相温度曲线T 与结晶温度曲线T 相交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从而形成较大的成分过冷区。 L (5)等轴结晶:自由成长,几何形状几乎对称。 随着成分过冷程度的增加,依次出现平面晶(形成较缓慢)、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晶、等轴晶形态。 影响成分过冷的主要因素:熔池金属中溶质含量W、熔池结晶速度R、液相温度梯度G。 溶质含量W增加,成分过冷程度增大;结晶速度R越快,成分过冷程度越大;温度梯度G越大,成分过冷程度越小。 随晶体逐渐远离焊缝边界而向焊缝中心生长,温度梯度G逐渐减小,结晶速度R逐渐增大,溶质含量逐渐增加,成分过冷区液逐渐加大,因而结晶形态将依次向胞状晶、胞状树枝晶及树枝晶发展。熔池中心附近可能导致等轴晶粒的形成。 ?焊缝的相变组织: 1、低碳钢焊缝的相变组织。 (1)铁素体和珠光体。冷却速度越快,焊缝金属中珠光体越多,而且组织细化, 显微硬度增高。采用多层焊或对焊缝进行焊后热处理,也可破坏焊缝的柱状晶,得 到细小的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从而起到改善焊缝组织的性能。 (2)魏氏组织。由过热导致。焊缝含碳量和冷却速度处在一定范围内时产生,更易在粗晶奥氏体内形成。 2、低合金钢焊缝的相变组织。低合金钢焊缝中可能形成铁素体F、珠光体P、贝氏体 B、马氏体M。 (1)铁素体F:先共析铁素体GBF、侧板条铁素体FSP、针状铁素体AF、细晶铁素体FGF。

影响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因素分析

影响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因素分析 1.材料的匹配 材料的匹配主要是指焊接材料(包括焊剂)的选用,焊接材料将直接影响接头的组织和性能。通常情况下,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与母材相近。但考虑到铸态焊缝的特点和焊接应力的作用,焊缝的晶粒比较粗大并有存在偏析,产生裂纹、气孔和夹渣等焊接缺陷的可能性,因此常通过调整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以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 2. 指定母材和焊材时,焊接热输入量,焊接层数,道数,层间温度都有影响。一般来说,热输入不要太大,焊接层数多一些,焊层偏薄一些,热输入量是指热源功率与焊接速度之比。热输入量的大小,不仅影响过热区晶粒粗大的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焊接热影响区的宽度。热输入量越大,则焊接接头高温停留时间越长,过热区越宽,过热现象也越严重,晶粒也越粗大,因而塑性和韧性下降也越严重,甚至会造成冷脆。因此,应尽量采用较小的热输入量,以减小过热区的宽度,降低晶粒长大的程度。在低温钢焊接时尤为重要,应严格控制热输入量,防止晶粒粗化而降低低温冲击韧性。 3要控制好焊接的层间温度,层间温度主要影响的是相变区间,也就是说,不同的层间温度会造成不同的相变温度与相转变时间从而得到不同比例的相组织。一般来说,层间温度过高,会使晶粒长大,强度指标会偏低。低合金钢焊材的层间温度以控制在150℃±15℃为宜。

4另外每一焊道间一定要清理干净,见金属光泽。如果是不锈钢,还应注意冷却速率,注意t-800/500区间不能停留太久。 5.熔合比 熔合比是指在焊缝金属中局部熔化的母材所占的比例。熔合比对焊缝性能的影响与焊接材料和母材的化学成分有关。当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化学成分基本相近且熔池保护良好时,熔合比对焊缝的熔合区的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当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化学成分不同时,如碳、合金元素和硫、磷等杂质元素的含量不同,那么,在焊缝中紧邻熔合区的部位化学成分变化比较大,变化的幅度与焊接材料同母材间化学成分的差异及熔合比有关。化学成分相差越大,熔合比越大,则变化幅度也越大,不均匀程度及其范围也增加,从而使该区组织变得较为复杂,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出现不利的组织带,导致性能大大下降。 在生产实践中,为了调节熔合比的大小,除了调节焊接线能量及其他工艺参数(如焊件预热温度、焊条直径等)以外,调节焊接坡口的大小,对熔合比有较大的影响。因为不开坡口,熔合比最大;坡口越大,熔合比就越小。 6.焊接工艺方法 在选择焊接工艺方法时,应根据其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合其他要求综合考虑。 7.焊后热处理 (1)消氢处理消氢处理主要是为了加速氢的扩散逸出,防止产生延迟裂纹。其加热温度很低,不会使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

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第七章 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1.焊接热循环对被焊金属近缝区的组织、性能有什么影响?怎样利用热循环和其他工艺措施改善HAZ 的组织性能? 答: (1)在热循环作用下,近缝区的组织分布是不均匀的,融合去和过热去出现了严 重的晶粒粗化,是整个接头的薄弱地带,而行能也是不均匀的,主要是淬硬、韧化和脆化,及综合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抗疲劳性能等。 (2)焊接热循环对组织的影响主要考虑四个因素:加热速度、加热的最高温度, 在相等温度以上的停留时间,冷却速度和冷却时间,研究它是研究焊接质量的主要途径,而在工艺措施上,常可采用长段的多层焊合短道多层焊,尤其是短道多层焊对热影响区的组织有以定的改善作用,适于焊接晶粒易长而易淬硬的钢种。 2. 冷却时间100t t 8 385、、t 的各自应用对象,为什么不常用某温度下(如540℃)的 冷却速度? 答:对于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常采用相变温度范围800~500℃冷却时间(85t )对冷裂纹倾向较大的钢种,常采用800~300℃的冷却时间8 3t ,各冷却时间的选定要根据不同金属材料做存在的问题来决定 为了方便研究常用某一温度范围内的冷却时间来讨论热影响组织性能的变化,而某个温度下 比如540℃则为一个时刻即冷却至540℃时瞬时冷却速度 和组织性能。故不常用某以温度下的冷却速度,对于一般低合金钢来讲,主要研究热影响区溶合线附近冷却过程中540℃时瞬时冷却速度 3. 低合金钢焊接时,HAZ 粗晶区奥氏体的均质化程度对冷却时变相有何影响? 答:奥氏体的均质化过程为扩散过程,因此焊接时焊接速度快和相变以上停留时间短都不利于扩散过程的进行,从而均质化过程差而 影响到冷却时间的组织相变,低合金钢在焊接条件下的CCT 曲线比热处理条件下的曲线向做移动,也就是在同样冷却速度下焊接时比热处理的淬硬倾向小,例如冷却速度为36s C / 时可得到100%的马氏体,在焊接时由于家人速度快,高温停留时间短

改善焊接接头性能的方法

改善焊接接头性能的方法 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特征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改善方法有: 一.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方法 同一接头,同一材料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时,接头性能会有很大差异。主要考虑减少焊缝合金元素的烧损、焊缝中的杂质元素、焊缝中的气体含量,以及热影响区宽度、焊缝的组织特点等方面。氩弧焊合金烧损基本没有,力学性能最好。氧乙炔接头最差。易淬火钢焊接,为了避免在过热区产生淬硬组织,通常采用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和焊后缓冷等措施改善。 二.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 焊接过程中,焊缝熔池中晶粒成长方向,会随着焊接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速度越大,熔池中的温度梯度大,此时容易形成脆弱的结合面,常在焊缝中心出现纵向裂纹。当焊接速度一定时,焊接电流对结晶形态有很大。电流较小(150A),容易得到胞状晶,电流增大时(300A),得到胞状树枝晶,继续增大(450A),会得到粗大的胞状树枝晶,影响力学性能。焊缝成形系数也影响接头性能,大电流中速焊可以得到较宽的焊缝。小电流快速焊时,宽度变窄,熔池中心聚集杂质偏析,容易形成裂纹。 三.选择合适的焊接热输入 焊接热输入的大小,影响焊接热循环,影响接头的组织和脆化倾向及冷裂倾向。低碳钢脆硬倾向小,选择余地较大。含碳量偏高的16M钢及低合金钢,淬硬倾向增大,热输入应选择大一些。焊接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均偏高的正火钢(490MPA)时应采用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四.选择合适的焊接操作方法 采用多层多道焊,改善接头性能 五.正确选择焊接材料 焊缝金属的成分及性能应于被焊金属相近,利用焊接材料调整焊缝金属。选择低碳及S\P含量较低的焊接材料。耐热钢要考虑接头对高温的要求。 六.正确选择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可消除残余应力;防止延迟裂纹;提高焊缝抗拉强度;对热影响区进行软化。 七.控制熔合比 熔化焊时,被融化的母材在焊缝金属中所占的百分比叫熔合比。控制它在焊后获得希望得到的焊缝。当母材和焊材化学成分基本相同时,熔合比对焊缝金属性能无明显影响。当母材与焊接材料有较大差别或较多杂质时,一般选择较小的熔合比。

焊接接头强度与韧性的计算

焊接接头强度匹配和焊缝韧性指标综述 1 焊接接头的强度匹配 长期以来,焊接结构的传统设计原则基本上是强度设计。在实际的焊接结构中,焊缝与母材在强度上的配合关系有三种:焊缝强度等于母材(等强匹配),焊缝强度超出母材(超强匹配,也叫高强匹配)及焊缝强度低于母材(低强匹配)。从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考虑,一般都要求焊缝强度至少与母材强度相等,即所谓“等强”设计原则。但实际生产中,多数是按照熔敷金属强度来选择焊接材料,而熔敷金属强度并非是实际的焊缝强度。熔敷金属不等同于焊缝金属,特别是低合金高强度钢用焊接材料,其焊缝金属的强度往往比熔敷金属的强度高出许多。所以,就会出现名义“等强”而实际“超强”的结果。超强匹配是否一定安全可靠,认识上并不一致,并且有所质疑。九江长江大桥设计中就限制焊缝的“超强值”不大于98MPa;美国的学者Pellini则提出〔1〕,为了达到保守的结构完整性目标,可采用在强度方面与母材相当的焊缝或比母材低137MPa的焊缝(即低强匹配);根据日本学者佑藤邦彦等的研究结果〔2〕,低强匹配也是可行的,并已在工程上得到应用。但张玉凤等人的研究指出〔3〕,超强匹配应该是有利的。显然,涉及焊接结构安全可靠的有关焊缝强度匹配的设计原则,还缺乏充分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未有统一的认识。为了确定焊接接头更合理的设计原则和为正确选用焊接材料提供依据,清华大学陈伯蠡教授等人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高强钢焊缝强韧性匹配理论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有:490MPa级低屈强比高强钢接头的断裂强度,690~780MPa级高屈强比高强钢接头的断裂强度,无缺口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深缺口试样缺口顶端的变形行为,焊接接头的NDT试验等。大量试验结果表明: (1)对于抗拉强度490MPa级的低屈强比高强钢,选用具备一定韧性而适当超强的焊接材料是有利的。如果综合焊接工艺性和使用适应性等因素,选用具备一定韧性而实际“等强”的焊接材料应更为合理。该类钢焊接接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行为取决于焊接材料的强度和韧塑性的综合作用。因此,仅考虑强度而不考虑韧性进行的焊接结构设计,并不能可靠地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2)对于抗拉强度690~780MPa级的高屈强比高强钢,其焊接接头的断裂性能不仅与焊缝的强度、韧性和塑性有关,而且受焊接接头的不均质性所制约,焊缝过分超强或过分低强均不理想,而接近等强匹配的接头具有最佳的断裂性能,按照实际等强原则设计焊接接头是合理的。因此,焊缝强度应有上限和下限的限定。

S30408焊接接头低温力学性能试验

第52卷第2期2018年2月浙 江 大 学 学 报(工学版)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c i e n c e )V o l .52N o .2F e b .2018 收稿日期:20161220.网址:w w w.z j u j o u r n a l s .c o m /e n g /f i l e u p /H T M L /201802002.h t m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 F C 0801905). 作者简介:丁会明(1990 ),男,博士生,从事新能源储运装备与深冷压力容器等研究.o r c i d .o r g /0000-0002-4145-8013.E -m a i l :d d h h m m 558@163.c o m.通信联系人:吴英哲,男,助理研究员.o r c i d .o r g /0000-0002-7246-8767.E -m a i l :y z w u @z j u .e d u .c n D O I :10.3785/j .i s s n .1008-973X.2018.02.002S 30408焊接接头低温力学性能试验 丁会明1,吴英哲1,郑津洋1,2,3,陈朝晖4,尹立军4 (1.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3.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4.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100029 )摘 要:为了研究国产奥氏体不锈钢S 30408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通过-196~20?下的低温拉伸试验 和冲击试验,获得S 30408焊接接头与母材的低温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与母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温度降低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低温强化效应显著;夏比冲击吸收能量和侧膨胀值则随温度降低 呈现下降趋势;焊缝处铁素体含量最高,冲击韧性最差,且焊缝处冲击韧性的降低与其本身在低温下抵抗裂纹扩展 能力的降低有关;铁素体分布的不均匀性致使焊接接头存在微观力学性能的差异,对接头处变形产生塑性拘束,削 弱了焊接接头的承载能力.关键词:不锈钢;深冷容器设计;焊接接头;低温强度;冲击韧性 中图分类号:T G4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73X (2018)02021707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 l o w -t e m p e r a t u r e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S 30408w e l d e d j o i n t s D I N G H u i -m i n g 1,WU Y i n g -z h e 1,Z H E N GJ i n -y a n g 1,2,3,C H E NZ h a o -h u i 4,Y I NL i -j u n 4(1.I n s t i t u t e o f P r o c e s sE q u i p m e n t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n g z h o u 310027,C h i n a ;2.S t a t e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F l u i dP o w e r a n d M e c h a n i c a lS y s t e m s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n g z h o u 310027,C h i n a ;3.H i g h -P r e s s u r eP r o c e s sE q u i p m e n t a n d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o f M 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H a n g z h o u 310027,C h i n a ;4.C h i n a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C o m m i t t e e o nB o i l e r s a n dP r e s s u r eV e s s e l s ,B e i j i n g 1 00029,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e n s i l ea n di m p a c t t e s t sa t -196~20?w e r ec o n d u c t e do u t t oo b t a i nt h e l o w -t e m p e r a t u r e t e n s i l e p r o p e r t i e sa n di m p a c tt o u g h n e s so ft h eS 30408b a s e m e t a la n d w e l d e d j o i n t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t h e y i e l d s t r e n g t ha n d t e n s i l e s t r e n g t ho f b o t hb a s em e t a l a n dw e l d e d j o i n t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w i t ht e m p e r a t u r ed e c r e a s i n g d u et ot h ec r y o g e n i c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e f f e c t .T h e C h a r p y a b s o r b e d e n e r g y a n d l a t e r a l e x p a n s i o n t e n d t o d e g r a d ew h e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e c r e a s e s .T h ew e l d i n g z o n e h a s t h ew o r s t i m p a c t t o u g h n e s s b e c a u s e i t c o n t a i n s t h e l a r g e s t a m o u n t o f t h e f e r r i t e c o n t e n t .T h e r e d u c t i o n o f t h e i m p a c t t o u g h n e s s i n t h ew e l d i n g z o n e i s r e l a t e d t o t h ed e c r e a s i n g i n t h e c r a c k p r o p a g a t i o nr e s i s t a n c e a t c r y o g e n i c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T h ei n h o m o g e n e o u sf e r r i t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t h e w e l d e d j o i n tl e a d st on o n -u n i f o r m m i c r o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w h i c h c a u s e s a p l a s t i c c o n s t r a i n t o n t h e d e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c o n s e q u e n t l y r e s u l t s i n t o a w e a ku l t i m a t e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t h ew e l d e d j o i n t .K e y w o r d s :s t a i n l e s s s t e e l ;c r y o g e n i c p r e s s u r e v e s s e l d e s i g n ;w e l d e d j o i n t ;c r y o g e n i c s t r e n g t h ;i m p a c t t o u g h n e s s

焊接接头强度匹配和焊缝韧性指标综述

焊接接头强度匹配和焊缝韧性指标综述 焊接接头强度匹配和焊缝韧性指标综述 摘要:综述了焊接接头匹配的三种类型及其利弊。指出了对于强度较低的钢种,采用等强或超强匹配都是可以的,但对于高强度钢,超强匹配是不利的,等强匹配是可取的,若焊缝韧性明显降低,则采用低强匹配更为有利,它可以获得更大的韧性储备,改善抗断裂性能。关于焊缝韧性指标,根据使用的情况不同也有所不同。 1 焊接接头的强度匹配 长期以来,焊接结构的传统设计原则基本上是强度设计。在实际的焊接结构中,焊缝与母材在强度上的配合关系有三种:焊缝强度等于母材(等强匹配),焊缝强度超出母材(超强匹配,也叫高强匹配)及焊缝强度低于母材(低强匹配)。从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考虑,一般都要求焊缝强度至少与母材强度相等,即所谓“等强”设计原则。但实际生产中,多数是按照熔敷金属强度来选择焊接材料,而熔敷金属强度并非是实际的焊缝强度。熔敷金属不等同于焊缝金属,特别是低合金高强度钢用焊接材料,其焊缝金属的强度往往比熔敷金属的强度高出许多。所以,就会出现名义“等强”而实际“超强”的结果。超强匹配是否一定安全可靠,认识上并不一致,并且有所质疑。九江长江大桥设计中就限制焊缝的“超强值”不大于98MPa;美国的学者Pellini则提出,为了达到保守的结构完整性目标,可采用在强度方面与母材相当的焊缝或比母材低137MPa的焊缝(即低强匹配);根据日本学者佑藤邦彦等的研究结果,低强匹配也是可行的,并已在工程上得到应用。但张玉凤等人的研究指出〔3〕,超强匹配应该是有利的。显然,涉及焊接结构安全可靠的有关焊缝强度匹配的设计原则,还缺乏充分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未有统一的认识。为了确定焊接接头更合理的设计原则和为正确选用焊接材料提供依据,清华大学陈伯蠡教授等人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高强钢焊缝强韧性匹配理论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有:490MPa级低屈强比高强钢接头的断裂强度,690~780MPa 级高屈强比高强钢接头的断裂强度,无缺口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深缺口试样缺口顶端的变形行为,焊接接头的NDT试验等。大量试验结果表明: (1)对于抗拉强度490MPa级的低屈强比高强钢,选用具备一定韧性而适当超强的焊接材料是有利的。如果综合焊接工艺性和使用适应性等因素,选用具备一定韧性而实际“等强”的焊接材料应更为合理。该类钢焊接接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行为取决于焊接材料的强度和韧塑性的综合作用。因此,仅考虑强度而不考虑韧性进行的焊接结构设计,并不能可靠地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2A12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分析.

2A12铝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分析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主要是测定焊接接头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焊接接头包括母材、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三个部分,其特点是存在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从而导致存在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 3.5.1 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设备及程序按GB228-87《金属拉力试验法》标准规定进行。试样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机上进行拉伸试验,测试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本次实验用机器型号是RG M-310,规格100Kg,准确度级别0.5级。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一般都采用横向试件。如果焊缝金属强度超过母材金属强度,大部分的塑性应变将在母材金属内出现,从而造成在焊缝区域以外的颈缩和破坏,说明焊缝金属强度超过母材,但不能说明焊缝的塑性。当焊缝金属强度远远低于母材时,塑性应变集中于焊缝内发生,局部的应变将导致比正常标距低的伸长率。所以横向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可以作为接头抗拉强度的尺度,但不能评价接头的屈服点与伸长率。焊缝金属拉伸试验一般采用试样的轴线与焊缝金属轴线平行,整个试样由焊缝金属加工而成。 (1样坯的制取试件的制备应符合GB2649的有关规定。样坯可从焊接试件上垂直于焊缝轴线截取,机械加工后,焊缝轴线应位于试件平行长度的中心。样坯截取位置、方法及数量也按GB2649的有关规定。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测常用如图3.12所示的试样,试样尺寸见表3.3。 图3.12 2A12铝合金焊接接头拉伸试样 注:去掉余高 铝合金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尺寸长为79mm,宽为7mm,厚度为2mm。

(2试样及其制备每个试样均应打有标记,以识别它在被截试件中的准确位置。试样应采用机械加工或磨削方法制备,要注意防止表面应变硬化或材料过热。在受试长度范围内,表面不应有横向刀痕或划痕。若有关标准或产品技术条件无规定时,则试样表面应用机械方法去除焊缝余高,使与母材原始表面齐平。 (3实验结果及分析将制备好的试样拿到液压实验机上做拉伸试验,分别测出它们的拉伸强度。通过试件的断裂位置可知3个试件均在热影响区断裂。测得的抗拉强度平均值见表3.4,三组试件抗拉强度都达到标准强度(405MPa)的30%以上,符合实际焊接的要求。 表3.4 不同焊接电流下焊接试样的抗拉强度值 试样编号焊接电流I/A 抗拉强度/MPa 1 80 200 2 90 175 3 100 150 不同电流下抗拉强度曲线图如图3.13,3.14,3.15所示: 图3.13 电流80A试样抗拉强度

第3章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第3章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焊接熔池和焊缝焊 接熔池的结晶特点、结晶形态,焊缝的相变组织及焊缝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焊接热影响区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组织特性及性能。 ★熔合区 熔合区的边界,熔合区的形成机理,熔合区的特征 焊接熔池:由熔化的局部母材和填加材料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液态区域。 焊缝:熔池凝固后所形成的固态区域。 焊缝组织性能不仅取决于焊缝的相变行为,而且受到焊接熔池结晶行为的直接影响。 一.焊接熔池的结晶特点 (1)熔池体积小、冷却速度大 局部加热,熔池体积小;熔池被很大体积的母材包围,界面导热很好,熔池冷速很快。 碳当量高的钢种焊接时,易产生淬硬组织,甚至产生冷裂纹。 (2)熔池过热、温度梯度大 焊接加热速度快,熔池金属处于过热状态;熔池体积小,温度高,熔池边界的温度梯度很大。 非自发晶核质点显著减少,柱状晶得到显著发展。 (3)熔池在动态下结晶 熔池结晶和母材熔化同时进行,焊接区内各种力交互作用,使正在结晶中的熔池受到激烈的搅拌。有利于气体的排除、夹杂物的浮出以及焊缝的致密化。 2. 联生结晶和竞争成长 (1)联生结晶 焊接熔池结晶一般是从熔池边界开始,即在半熔化的母材晶粒表面上开始并长大。结晶取向与焊缝边界母材晶粒的取向相同,初始晶粒尺寸等于焊缝边界母材晶粒的尺寸。 结晶取向与焊缝边界母材晶粒的取向相同,初始晶粒尺寸等于焊缝边界母材晶粒的尺寸。 (2)竞争成长 晶粒在不同方向上的成长趋势不同,只有最优结晶取向与温度梯度最大的方向(即散热最快的方向,亦即熔池边界的垂直方向)相一致的晶粒才有可能持续成长,并一直长到熔池中心;反之,只能长到一定尺寸而中止 每个晶粒都是在不断的竞争中成长的,只有竞争优势明显的晶粒才能得到不断的成长,而竞争优势较弱的晶粒将在成长的中途夭折。 3. 结晶速度和方向动态变化 (1)结晶速度的表达式 设任意晶粒主轴、任意点的结晶等温面法线方向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为α,晶粒成长方向与焊接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在dt时间内熔池边界的结晶等温面从t时刻的位臵移到t+dt时刻的位臵。 (2)成长速度和方向不断变化 熔池边界上不同位臵的等温线的法线方向不同,晶粒成长过程中的成长方向不断变化,成长速度也在发生变化。

第三章 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

第三章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 本章对不同焊接参数的接头试件,分别进行了拉伸、冲击、弯曲、硬度以及金相组织分析试验,通过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组织和硬度,来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对低温钢06Cr19Ni10与16MnDR的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从中选择最优的焊接工艺。 3.1力学性能 按照表2-7和表2-8提供的焊接工艺,焊制不同坡口和不同焊接参数条件下的异种钢接头,制备标准试样并按要求进行了拉伸、冲击及弯曲试验。 3.1.1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在WE-1000液压式万能试验机上对不同焊接接头分别作拉伸试验,每组焊接参数制备2个试样,共3组。试验结果见表3-1。 表3-1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参数 试样编号试样厚度 (mm) 断裂载荷 ( kN ) 抗拉强度 (Mpa) 断裂部位和特征 L1-A 16 175 545 断于焊缝 L1-B 16 170 530 断于焊缝 L2-A 16 172 540 断于焊缝 L2-B 16 176 550 断于焊缝 L3-A 16 168.0 525 断于焊缝 L3-B 16 175.0 545 断于焊缝根据标准NBT 47014-2011拉伸试验合格指标,试验母材为两种金属材料时,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本标准规定的两种母材抗拉强度最低值中的较小值。从试验结果看,不同焊接工艺下的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基本上等同于两侧母材强度,且高于两种母材抗拉强度最低值中的较小值。焊接的接头均满足关于拉伸试验的评定要求。 对比之下横位焊接中编号2的抗拉强度要略高于其他两组。其焊接速度较快,虽然钝边略小,但焊接的坡口也较小,使其焊接时熔化的母材较少,因此熔合比相对其他组会较小。这使其抗拉强度高的原因。

焊接热影响区

焊接热影响区(HAZ)与焊缝不同,焊缝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的调整、再分配及适当的焊接工艺来保证性能的要求,而热影响区性能不可能通过化学成分来调整,它是在热循环作用下才产生的组织分布不均匀性问题。对于一般焊接结构来讲,主要考虑热影响区的硬化、脆化、韧化、软化,以及综合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和疲劳性能等,这要根据焊接结构的具体使用要求来决定。 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化 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度主要决定于被焊钢种的化学成分和冷却条件,其实质是反应不同金相组织的性能。由于硬度试验比较方便,因此,常用热影响区(一般在熔合区)的最高硬度Hmax判断热影响区的性能,它可以间接预测热影响区的韧性、脆性和抗裂性等。近年来,HAZ的Hmax作为评定焊接性的重要标志。应当指出,即使同一组织,也有不同的硬度。这与钢的含碳量、合金成分及冷却条件有关。 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 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常常是引起焊接接头开裂和脆性破坏的主要原因。目前其脆化的形式有粗晶脆化、析出脆化、组织转变脆化、热应变时效脆化、氢脆以及石墨脆化等。 ①粗晶脆化。在热循环的作用下,焊接接头的熔合线附近和过热区将发生晶粒粗化。晶粒粗大严重影响组织的脆性。一般来讲,晶粒越粗,则脆性转变温度越高。

②析出脆化。在时效或回火过程中,其过饱和固溶体中将析出碳化物、氮化物、金属间化合物及其他亚稳定的中间相等。由于这些新相的析出,使金属或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脆性提高,这种现象称为析出脆化。 ③组织脆化。焊接HAZ中由于出现脆硬组织而产生的脆化称为组织脆化。对于常用的低碳低合金高强钢,焊接HAZ的组织脆化主要是M-A组元、上贝氏体、粗大的魏氏组织等造成的。但对含碳量较高的钢(一般≥0.2%),则组织脆化主要是由高碳马氏体引起的。 ④ HAZ的热应变时效脆化。在制造过程中要对焊接结构进行加工,如下料、剪切、冷变成型、气割、焊接和其他热加工等。由这些加工引起的局部应变、塑性变形对焊接HAZ 脆化有很大的影响,由此而引起的脆化称为热应变时效脆化。应变时效脆化大体上可分为静应变时效脆化和动应变时效脆化两类。通常说的“蓝脆性”就属于动应变时效现象。 焊接HAZ的韧化 焊接HAZ在组织和性能上是一个非均匀体,特别是熔合区和粗晶区易产生脆化,是整个焊接接头的薄弱地带。因此,应采取措施提高焊接HAZ的韧性。根据研究,HAZ的韧化可采用以下两方面的措施。 ①控制组织。对低合金钢,应控制含碳量,使合金元素的体系为低碳微量多种合金元素的强化体系。这样,在焊接的冷却条件下,使HAZ分布有弥散强化质点,在组织上能获得低碳马氏体、下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等韧性较好的组织。另外,应尽量控制晶界偏析。 ②韧化处理。对于一些重要的结构,常采用焊后热处理来改善接头的性能。但是对一些大型而复杂的结构,即使要采用局部热处理也是困难的。合理制定焊接工艺,正确地选择焊接线能量和预热、后热温度是提高焊接韧性的有效措施。 此外,还有许多能提高HAZ韧性的途径。如细晶粒钢采用控制工艺,进一步细化铁素体的晶粒,也会提高材质的韧性。冶金精炼技术可使钢中的杂质(S、P、O、N等)含量极低。这些措施使得钢材的人行道为提高,从而也提高了焊接HAZ的韧性。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原则 焊接接头取样方法应按照国标GB/T2649-1989<<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 试板两端不能利用长度一般根据试板厚度考虑,但最小应不低于25mm. 试样切取可采用冷加工或热加工方法,应尽量采用冷加工方法(如机械切削)。 基本力学性能检验 1.拉伸性能检验 试件可以从焊接试件上垂直于焊逢轴线截取,机械加工后,焊缝轴线应位于试样平行长度的中心。 试样的数量取3个并打上标记。 试样采用机加工或磨削方法制备,要注意防止表面应变硬化或材料过热,试样受试范围内的表面不应有横向刀痕。 试样表面应用机械方法去除焊缝余高,使与母材原始齐平。 拉伸接头形式如下图 其中﹕L根据试验机定,平行部分宽度b应不小于25,夹持部分宽度B为 b+12,经加工后焊缝最大宽度为Ls,平行部分长度l为Ls+12。 接头抗拉强度应不低于母材的抗拉强度。 2.焊接接头弯曲性能检验 试样可从试件上截取,机械加工后,焊缝中心纤应位于试样长度的中心,样件数量取3个并打印标记。 试样应采用机械加工或磨削方法制备,要注意防止表面硬化或材料过热,在受试长度范围内,表面不应有横向刀痕或划痕。

焊缝的正﹑背表面均应用机械方法修整,使之与母材的原始表面齐平,但任何咬边,均不得用机械方法去除。 以下提供弯曲检验的圆形压头弯曲试验方法 如下图,将试样放在两个平行的辊子支撑上,在跨距中间,垂直于试样表面施加集中载荷,将试样缓慢连续地弯曲。 压头直径D为板厚a的三倍,支撑辊之间的距离l不大于D+3a。 三个试件的试验之弯曲角α均应达到180度。 3.螺母点焊力学性能检验 取需检验的母材加工成如图所示的样件(数量取4~5个并标识) 其中各孔加工成下表所定规格

第10章 焊接热影响区

焊接热影响区 概述 焊接热影响区的形成 凡是通过局部加热来达到连接金属的焊接方法,不论是熔焊或固态焊接(如电阻对焊、摩擦焊),由于其加热的瞬时性和局部性使焊缝附近的母材都经受了一种特殊热循环的作用。其特点为升温速度快,冷却速度快。例如在板厚为20mm 的低碳钢上用16kJ/cm热输入进行手工电弧堆焊时,由室温加热到峰值温度为1100℃所需时间仅4s左右,冷却到200℃仅需1min左右。因此,凡是与扩散有关的过程都很难充分进行。焊接加热的另一特点为热场分布不均匀,紧靠焊缝的高温区内接近于熔点,远离焊缝的低温区内接近于室温。而且,峰值温度愈高的部位,加热速度愈快,冷却速度愈大。因此,焊接过程中,在形成焊缝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其附近的母材经受了一次特殊的热处理,形成了一个组织和性能极不均匀的焊接热影响区;使一些部位的组织和性能变得很坏(如过热区),成为整个焊接接头中的最薄弱环节,对焊接质量起着控制作用。很多焊接结构的破坏事故都与其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恶化有关。 影响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的主要因素 由于焊接热影响区是焊缝附近母材受到焊接热循环作用后形成的一个组织和性能不同于母材的特殊热处理区,因此它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和工艺条件两个方面。影响其组织和性能的主要冶金和工艺因素为: 被焊金属与合金系统的特点 这是决定各种材料法律界热影响区形成特点的根本因素,因为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和性能变化首先取决于母材本身在不同加热和冷却条件下的物理冶金特点。例如对加热和冷却时无相变的金属和合金来说,其焊接热影响区非常简单。反之,有相变材料的焊接热影响区就很复杂。 焊前母材的原始状态 材料焊前的原始状态也会影响到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和性能变化。例如材料焊前处于冷作硬化状态或热处理强化状态,则焊后热影响区内会出现淬火的硬化区。 焊接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