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训练题单元测试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训练题单元测试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训练题单元测试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训练题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杭信一中何逸冬

一、我会选择

1、人的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都需要能量。下列能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的物质是()。

A、无机盐

B、水

C、维生素

D、糖类

2、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能

B、摄入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

C、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

D、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

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4、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小明灼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下列气味:

纤维编号①②③

灼烧时的气味特殊气味烧纸气味烧焦羽毛气味

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

A.①② B.③① C.②③ D.无法断定

5、下列物品中,不是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半坡出土的人面纹彩陶盆

B、合成橡胶制成的轮胎

C、合成纤维制成的服装

D、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外壳

6、下列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

A、用霉变花生压榨的食用油

B、用蔬菜水果制得的色拉

C、用大豆制得的豆制品

D、用面粉烤制的蛋糕

7、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

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

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

8、食品卫生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对人体有害的是()。

①用石灰水保存鲜蛋;②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入过量亚硝酸钠;③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纯碱;④用含激素的饲料喂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干冰

B、蒸馏水

C、酒精

D、石灰石

二我会填空

10、某麻纺厂生产的“××牌”服以其美观大方、舒适被消费者喜爱。该品牌衬衫的面料成分为“75%苎麻,25%棉”,请问:

(1)制作该衬衫的纤维种类属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2)要检验某服装是否是涤纶制成的该品牌衬衫的假冒产品,简便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

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根据右图回答:

(1)属金属材料的是、属于合成材料是

(填物质编号)。

(2)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由此说明燃烧需

要。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

因。

三、我会实验探究

12、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⑴M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反应过程,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溶液。

小红向少量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观察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四、我会计算题

13、现有Na2CO3和Na2SO4

将其溶解于92.4 g水中,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加

液,加入H2SO4

如右图所示。求:

20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求样品与H2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Na2SO4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训练题参考答案

一、DBDCA AADC

二、10、天然纤维取少量样品灼烧,闻气味,看灰烬

三、11、⑴④、②,

⑵氧气,⑶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12、⑴氢氧化钠溶液;2NaOH+H2SO4==Na2SO4+2H2O;CuCl2或Cu(NO3)2;

⑵溶液不变色等;实验结论:H+、SO42-、Na+。

四、13、(1)10.6g。 (2)5.2%。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_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1 单 糖 C6H12O6 葡萄糖多羟基醛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红色Cu2O 果糖多羟基酮有多元醇和酮的性质 2 双 糖 C12H22O11 麦芽糖有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无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 3 多 糖( C6H10O5)n 淀粉无醛基,属 高分子化合 物 遇碘变蓝(C6H10O5)n + n H2O→nC6H12O6纤维素(C6H10O5)n + n H2O→nC6H12O6 4 葡萄糖 光合作用6CO2(g)+6H2O(l)→C6H12O6(s)+6O2(g)呼 吸 作 用 有氧呼吸C6H12O6(s)+6O2(g)→6CO2(g)+6H2O(l)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2CO2+2C2H5OH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油 脂 植物油液态含不饱和烃基多—C17H33 含双 键 能加成、水解动物脂肪固态含饱和烃基多—C17H35、—C15H31水解 水 解 油脂+ 3H2O→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甘油) 皂 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3NaOH→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在人体内功能供热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脂肪酸有生理功能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2章 化学与生活教案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 1.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有关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 1.蛋白质的教学。 2.学生视野的拓宽。 教学难点 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讲解、拓宽、练习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或录像资料),优质大米和霉变大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单元我们将从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有机合成材料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板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讲解]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食物的主要成分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它们和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氧气一起,经过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所以,它们是维持人体的物质组成和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过渡]首先,我们来学习有关蛋白质的知识。 [板书]一、蛋白质 [问]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生]鸡蛋、牛奶、豆制品、鲤鱼、带鱼、虾、瘦肉、花生、小麦、酱油等。 [师]人常说: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进行讨论总结。 [学生活动](请各小组代表公布本组的讨论结果) 讨论结果主要有: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它约占人体除水分外剩余质量的一半。如动物的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60 g~70 g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3.蛋白质在胃肠里与水反应,产生的氨基酸一方面被氧化放出热量供人体需要,一方面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4.蛋白质帮助人们完成呼吸作用。 5.人体体内进行各种反应所需的催化剂——酶,也是蛋白质。 [教师总结并板书]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师]所以我们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投影资料] 资料一 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的组成里不仅含有碳、氢、氧元素,还含有氮、硫等元素,它是由不同的氨基酸互相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结构复杂,种类繁多。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就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 已知从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有8种是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如果缺乏会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各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 大豆和大豆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豆浆和豆腐是我国人民的家常食品,富含蛋白质,

人教版化学《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化学与生活》 一: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通式为C n(H2O)m ),但糖类不等于碳水化合物,如:鼠李糖(C6H12O5)不符合此通式,而符合此通式的却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 2、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 物理性质: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文科可以不掌握吧~以老师讲的为准~)Remark: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羟基(—OH)、醛基(—CHO)(官能团名称和结构简式)性质推测:1mol葡萄糖能与5mol 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看不懂QQ联系)3、葡萄糖的还原性 和银氨溶液反应: Remark: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不标气体逸出符号“↑” 4、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源 ①葡萄糖提供能量的方程式:C6H12O6+6O2→ 6CO2+6H2O Remark:A.在该反应中,如果是为生物功能。则条件应写为“酶” B.为人体供能条件:酶,37℃为最适宜的温度,适当的PH值(书写只写酶就可以) ②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转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在体内有三条途径,即: a、直接氧化供能; b、转化成糖元被肝脏和肌肉储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的质量分数低于正常值0.1% 时,糖元就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Remark: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详细内容请参照生物必修三) c、转变为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5、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催化剂催化 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 C12H22O11+H2O 2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葡萄糖。

(完整版)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考点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 )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 6H 12O 6 (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模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1:营养素 食物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拓展延伸 1.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属于无机物。 2.蛋白质、多糖、油脂在人体内一般不能被直接吸收,需经消化才能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蛋白质、糖类和油脂是能够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三种营养素。 【例1】人的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能量,下列物质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无机盐 B.水 C.糖类 D.维生素 知识点2: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质 错误警示食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水产品,不但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残留的福尔马林还能使消化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

拓展延伸 1.CO的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约是氧气的200~300倍。只要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千分之一左右,就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一半左右结合成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人便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2.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羊毛、蚕丝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利用灼烧的方法将其与化学纤维进行区别。 3.消化的过程:人们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 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 4.蛋白质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如酒精、甲醛等)的作用,其结构被破坏,从而失去生理活性,这种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 【例2】下列属于蛋白质类食品的是() A.米饭 B.鸡蛋 C.黄瓜 D.菜油 知识点3:糖类 1.糖类的组成 糖类是一种高能量的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如淀粉、葡萄糖等。 2.糖类(见表1) 表1 物 质 化学式物理性质用途来源 淀粉(C6H10O5)n 白色粉末,部分溶于 水,没有甜味 人体主要营养物质, 葡萄糖的主要来源, 酿酒 谷物、植物块茎,大米、 面粉、玉米、土豆 葡萄糖C6H12O6 白色粉末状固体, 能溶于水,有甜味 人体从事各种活动及 维持体温的能量来 源,可制酒精 植物光合作用可生成, 淀粉在人体内水解可 生成,血糖中含有 蔗糖C12H22O11白色晶体,易溶于 水,有甜味(比葡萄 糖甜) 食品的甜味剂:制白 糖、冰糖、红糖 甘蔗、甜菜 易错警示 1.富含糖类的食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等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否则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2.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也不一定是糖,如甜味添加剂木糖醇不是糖。 拓展延伸 1.淀粉的检验:淀粉遇碘呈蓝色,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6CO2+6H2O C6H12O6(葡萄糖)+6O2。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类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 B C D 2.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的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 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 ] A.牛肉B.河虾C.青菜D.雪糕 3.淀粉酶可以将人体不能直接吸收的淀粉转变 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右图是淀粉酶对淀 粉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对该过程的表述错误 的是……………………………………………………………………………………[ ] A.酶起催化作用B.是物理变化C.是化学变化D.酶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4.“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下列作法不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 ] A.用干冰保藏易变质的食品。B.用硫磺熏制白木耳、粉丝等食品。 C.用甲醛浸泡易腐烂的食品。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 5.下图是2008奥运吉祥物,其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纤维,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羊毛和PET纤维,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为合成纤维 B.羊毛和PET纤维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 C.PET纤维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5:4:2 D.羊毛和PET纤维的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质 6.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下列有关错误的是………………………………………[ ] 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 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 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 7.“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化学尤其如此,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白色污染”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国提出来的,但是这一警示很快就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各类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材料产生的建筑垃圾 8.下列物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 ] 面料:羊毛90%涤纶10% 里料:涤纶100% 熨烫标准:中温熨烫、不超过150℃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S—32 Ca—40 C-12 H—1 O—16 A.无机盐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B.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 C.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 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 3、小燕到医院检查完身体后,医生建议她多吃水果和蔬菜,请你判断医生让她主要补充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青少年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蛋白质,所以要多吃水果 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 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A.物质X是O2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C.C6H12O6是有机物 D.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和H2O属于置换反应 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人氮气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

A.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B.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D.淀粉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A.乳酸基塑料属于金属材料 B.制取乳酸基塑料的原料比较低廉且广泛 C.使用乳酸基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乳酸基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各类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产生的建筑垃圾 A.羊毛和PET纤维,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为合成纤维 B.羊毛和PET纤维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 C.PET纤维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5:4:2 D.羊毛和PET纤维的主要成份都是蛋白质 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20分) 该反应属于反应,所用燃料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原因是: B.化学与材料 玻璃——硅酸盐材料 塑料——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玻璃钢——复合材料 A.化学与环境 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 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 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污染 C.化学与健康 甲醇——能导致失明 CO气体——能使人缺氧而致死 海洛因——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D.化学与能源 汽油——化石燃料 酒精——生物燃料 核能——化学能源

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单元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生活》单元练习(含答案) 1. 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吃海带等海产品,这是因为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A.氟元素 B.碘元素 C.锌元素 D.钙元素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元素摄入量不足,会引起坏血病 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C.碘、钠、氟、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人体缺少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要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3. 下列关于新材料、新技术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代计算机中(CPU元器件)不需要应用半导体材料 B.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纳米材料具有某些特殊性能 C.当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来获取核能的 D.超导体主要应用在电饭锅、热水器和高压输电线上 4. 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与普通食用油营养成分都一样,而且价格便宜,可以放心食用 B.明胶是生产药用胶囊的原料,工业明胶中铬含量超标对人体无害 C.食用“瘦肉精”喂养的猪肉对人体无害 D.青少年应该每天吃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5. 关于有机合成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合成材料都是高分子材料 B.焚烧聚乙烯塑料会造成环境污染 C.使用过的塑料、橡胶应回收利用 D.棉花、羊毛、聚乙烯、橡胶都是合成材料 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A.葡萄糖 B.淀粉 C.蛋白质 D.纤维素 7.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尼龙绳子 B.汽车轮胎 C.陶瓷花盘 D.塑料水杯 8. 下列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A.钙 B.铁 C.锌 D.氟 9.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10.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热固性塑料成型后再受热不会软化,可用于制造电源插座、开关 B.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 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人们可以大量摄入,多吃无害 D.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人们可以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 11.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 B.塑料 C.羊毛 D.天然橡胶 12. 下列物质中直接滴入碘水,会有蓝色出现的是() A.马铃薯 B.食用油 C.豆腐 D.牛奶 13.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和油脂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B.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C.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 D.水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14. 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人出汗较多时.喝一杯淡食盐水对身体有益 ②氟、锌、铁、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③胃酸过多的人.不宜空腹食用橘子 ④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5. 化学学习让我们转变了生态态度和观念,形成了更加科学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糖类食品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食用适量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可预防夜盲症 C.常食新鲜蔬菜、水果,可获得丰富的维生素C D.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可提高免疫力 16.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天然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触动电器开关 B.炊具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制作手柄 C.室温时,通过搅拌的方法增大蔗糖的溶解度 D.蚊虫叮咬皮肤时会引起皮肤肿痛,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食用醋 17.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钢化玻璃 B.玻璃钢 C.有机玻璃 D.玻璃 18. 最近,在媒体连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后,大家都在问“我们还能吃什么?”。以下有关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检测出含“瘦肉精”的肉类食品,加工成火腿肠后即可食用 B.我国的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 C.受污染的新鲜蔬菜必须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还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 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尽可能少为好 19. 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木材橡胶塑料 B.羊毛玻璃不锈钢 C.棉花木材大理石 D.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20. 妈妈为小红准备的一份午餐是:米饭、炒肉丝、豆腐、鸡蛋汤。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最缺失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 B.糖类 C.蛋白质 D.水 21. 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 小麦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2. 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氧气②浓硫酸③碳铵④生石灰⑤聚乙烯

人教版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选修1 《化学与生活》 一: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1、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由_C 、_H_、__O__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通式为_C n (H 2O)m _),但糖类不等于碳水化合物,如鼠李糖(C 6H 12O 5)不_甲醛(CH 2O )、乙酸(C 2H 4O 2)却不是糖类。 2、葡萄糖分子式(C 6H 12O 6)是一种_白____甜___能__溶于水。结构简式: CH 2OH(CHOH)4CHO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 羟基、—OH 、 醛基—CHO (填官能1mol 葡萄糖能与 5mol 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 3、葡萄糖的还原性 和银氨溶液反应 CH 2OH(CHOH)4CHO +2Ag(NH 3)2 OH H 2O+2Ag ↓+3NH 3+ CH 2 OH(CHOH)4COO NH 4; ①葡萄糖提供能量的方程式: C 6H 12O 6+6O 2 → 6CO 2+6H 2O _葡萄糖__ a 、直接氧化供能; b 、转化成__糖元_被肝脏和肌肉储存,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的质量分数低于正常值_0.1% 时,糖元就释放出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c 、转变为__脂肪__,储存在___脂肪组织中____。 5、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它们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C 6H 12O 6 C 12H 22O 11+H 2O 2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 葡萄糖 。 6、淀粉是一种重要的_多_糖,分子式(C 6H 10O 5)n 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 化合物,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但在热水中一部分溶解,一部分糊化。淀粉的特性:单质碘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这是实验室检验_单质碘__存在的重要原理。 可在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在横线上填上试剂的名称)(C 6H 10O 5)n +nH 2O n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淀粉液 水解液 7、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_植物细胞_的基础物质,它是_白__色,_没有__气味,__没有__味道的物质,是一种__多_糖,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但在人体内不可或缺,如:书P9最后三行 二: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油脂是由_高级脂肪酸和_甘油_生成的__酯 ,结构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R 1、R 2、R 3 相同叫单甘油酯,R 1、R 2、R 3不同叫混甘油酯。天然油脂为混甘油酯___。 2、油脂的成分:常温下呈液态的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称为__油 ,呈固态的称为_脂肪_,它们统称为油脂。。油脂的密度比水 小__,__ 不__溶于水。 溶液是否变蓝 溶液呈碱性是否有银镜 △ 水浴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稀H 2SO 4

(完整)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 一.我会选(30分) 1.下列生活中的经验做法,不科学的是()A.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用无水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 C.用食盐腌渍肉类食品防止变质 D.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水 2.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3.固体废弃物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对它的处理最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废弃凹地填埋 B.扔到公海中 C.扔到深山老林中 D.分类回收并进行无公害处理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B.涤沦、羊毛、丝绸都属于天然纤维 C.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等优良性能 D.合成材料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 5.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不能饮用 B.工业用盐亚硝酸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饪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 D.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排气 6.当前,我国急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7.去年5月11日山东省南县某公司的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酒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警示人们,规范问题不容忽视。下列不规范做法存在爆炸隐患的是() A.蒸发溶液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B.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稀释浓硫酸 C.未做检验就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 D.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8.食品与健康密切相关。食用以下列方法加工处理的食品,极易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在做馒头的面团中加入纯碱 B.在制果冻的原料中添加柠檬酸 C.在奶制品中添加乳酸钙 D.在腌制蔬菜的食盐中掺入工业用盐 9.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B.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D.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蔗糖 10.下列产品所用的塑料,具有热固性的是()A.防水塑料手套 B.雨衣 C.炒菜锅的手柄 D.浴帽 11.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 B.聚乙烯塑料 C.棉麻织物 D.铝合金锯 12.无机盐也是人类所需的营养素之一。下列有关人体中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12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 、、、、 、六大类。其中能供给能量的是、、。 2、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 要原料。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 3、蛋白质是由多种构成的化合物。血红蛋白是人体内的 传输者。 4、煤气中毒指。 5、酶是一种,是生物,一种酶只能催化或反应,而且一般是在和的条件下进行。 6、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是因为。 7、糖类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富含糖类的食物有。 8、人体的最主要供能物质是,淀粉在人体内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为。 9、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是。相同质量的蛋白质、糖类、油脂完全氧 化放出的能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10、维生素的作用是。 缺乏V A会引起;缺V C会引起。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内的常量元素有;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老年人缺钙会 , 缺铁会引起,缺锌会引起,缺碘会引起,缺氟易产生。 3、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或均不利于人 体健康。

三、有机合成材料 1、化合物可分为和,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元 素。、、、碳酸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化合物。 2、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元素。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化学式为。酒精的化学名称为,化学式为;醋酸的化学名称为,化学式为;葡萄糖化学式为。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 3、酒精的化学名称为,化学式为;醋酸的化学名称为, 4、化学式;葡萄糖化学式为。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 。 5、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有、、等。 蚕丝和羊毛的成分都是。常见的合成纤维有、、。 6、鉴别羊毛的方法及现象:。 7、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是、、。 8、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如塑料,可以热修补。 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固性,如塑料,不可以热修补。 9、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塑料袋能装食品。 10、“白色污染”是指带来的污染。 11、“白色污染”危害:①破坏,污染;②危害的 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12、解决“白色污染”的途径: ①塑料制品; ②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各种废弃塑料。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13、回收废弃塑料的好处是①②。 14、玻璃钢属于材料。

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整理九年级下册《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整理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 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麦芽糖酶 例:淀粉(能使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酶

(C6H10O5)n C6H12O6 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水 (2)葡萄糖C6H12O6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 6CO2+6H2/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 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缺V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知识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f1381562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1:营养素 食物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拓展延伸 1.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属于无机物。 2.蛋白质、多糖、油脂在人体内一般不能被直接吸收,需经消化才能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蛋白质、糖类和油脂是能够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三种营养素。 【例1】人的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能量,下列物质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无机盐 B.水 C.糖类 D.维生素 知识点2: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质 错误警示食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水产品,不但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残留的福尔马林还能使消化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

拓展延伸 1.CO的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约是氧气的200~300倍。只要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千分之一左右,就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一半左右结合成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人便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2.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羊毛、蚕丝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利用灼烧的方法将其与化学纤维进行区别。 3.消化的过程:人们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 4.蛋白质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如酒精、甲醛等)的作用,其结构被破坏,从而失去生理活性,这种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 【例2】下列属于蛋白质类食品的是() A.米饭 B.鸡蛋 C.黄瓜 D.菜油 知识点3:糖类 1.糖类的组成 糖类是一种高能量的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如淀粉、葡萄糖等。 2.糖类(见表1) 表1 物 质 化学式物理性质用途来源 淀粉(C6H10O5)n 白色粉末,部分溶于 水,没有甜味 人体主要营养物质, 葡萄糖的主要来源, 酿酒 谷物、植物块茎,大 米、 面粉、玉米、土豆 葡萄糖C6H12O6 白色粉末状固体, 能溶于水,有甜味 人体从事各种活动及 维持体温的能量来 源,可制酒精 植物光合作用可生成, 淀粉在人体内水解可 生成,血糖中含有 蔗糖C12H22O11白色晶体,易溶于 水,有甜味(比葡萄 糖甜) 食品的甜味剂:制白 糖、冰糖、红糖 甘蔗、甜菜 易错警示 1.富含糖类的食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等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否则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2.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也不一定是糖,如甜味添加剂木糖醇不是糖。 拓展延伸 1.淀粉的检验:淀粉遇碘呈蓝色,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6CO2+6H2O C6H12O6(葡萄糖)+6O2。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

化学与生活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很难自然分解 B.淀粉[(C6H10O5)n]中O和H元素质量比是8∶1 C.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可以从蔬菜水果中获得 D.海鲜食品可用甲醛溶液浸泡以保鲜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塑料、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C.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吃果蔬可以补充维生素 B.葡萄糖、淀粉、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炒菜用加碘盐可补充碘元素 D.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O2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B.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 C.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D.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只有微小作用 B.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 C.医疗上硫酸钡可用作钡餐透视 D.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霉变的花生做食品 B.用甲醛溶液浸泡鱼虾防腐

C.食用加碘盐可补充人体缺乏的碘元素 D.食品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 7.“端午佳节,粽叶飘香”,我们过节有吃盐蛋、粽子、糖包、肉包的习俗,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8.儿童体内缺少钙元素,易患的疾病是 A.侏儒症 B.贫血症 C.甲状腺疾病 D.佝偻病 9.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聚氯乙烯 C.玻璃钢 D.天然橡胶 10.下列食物中富含油脂的是 A.肥肉 B.牛奶 C.米饭 D.大白菜 11.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纳 C.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鸡蛋清可减轻毒性 12.学好化学,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摄入糖类和维生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2)葡萄糖C6H12O6(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 A:夜盲症缺V C:坏血症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Fe、Zn、Se、I、F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骨质疏松 2、钠和钾 (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等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

初三化学第十二单元试卷(试题内容:化学与生活) 温馨提示:1、 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 ? 准确作答 ? 体验 成功 ! 2、相对原子质量:Ca —40,C —12,O —16,H —1,N —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 1、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 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鲜品 B. 用工业食盐腌制泡菜 C. 霉变的大米、花生 D. 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酸奶 2、有下列几种物质:①食盐; ②淀粉; ③蔗糖; ④油脂; ⑤蛋白质。其中属于有机 化 合 物 的 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④⑤ 3、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 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组是…………………………………………………………………… 【】 ①家用保鲜袋;②不锈钢;③淀粉;④尼龙布;⑤汽车轮胎。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只有①⑤ 4、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 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A. 铁 B. 碘 C. 硒 D. 铅 5、在环保小组活动中,某同学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②开发生产环保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④分类回收垃圾。 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潮州市金山中学化学组吴梓虹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主题2 生活中的材料(4)描述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知道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简单介绍了生活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知识。 内容涉及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在化学腐蚀中,以家用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很容易生锈,而食品罐头放在南极已差不多90年了,却很少生锈为例(图3-14),强调温度(反应条件)对化学腐蚀的影响比较明显。在电化学腐蚀中,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分析铁钉锈蚀需要哪些条件,以及在什么条件下锈蚀速率较快,引出电化学腐蚀。教科书中没有出现“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这两个名词,只是介绍了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在正极上发生的这两类原电池反应。最后强调指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 金属的防护内容:教科书通过图示(图3-16和图3-18)和活动(2个“思考与交流”)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总结对金属防护常用的方法,并解释这些方法为什么可以达到防止金属腐蚀的目的;最后简单介绍了牺牲更活泼金属的防护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