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机制及检验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

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细菌,如何将这些细菌加以鉴别、分类,并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革兰氏染色法,能够把细菌分为两大类:采用这种染色方法,是先用龙胆紫来染细菌,所有细菌都染成了紫色,然后再涂以碘液,来加强染料与菌体的结合,再用95%的酒精来脱色20~30秒钟,有些细菌不被脱色,仍保留紫色,有些细菌被脱色变成无色,最后再用复红复染1分钟,结果已被脱色的细菌被染成红色,未脱色的细菌仍然保持紫色,不再着色,这样,凡被染成紫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阳性菌;染成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氏球菌属、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附: 细菌的致病性 凡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细菌在人体内寄生,增殖并引起疾病的特性称为细菌的致病性或病原性(pathogenicity)。致病性是细菌种的特征之一,具有质的概念,如鼠疫细菌引起鼠疫,结核杆菌引起结核。致病性强弱程度以毒力(virulence)表示,是量的概念。各种细菌的毒力不同,并可因宿主种类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同一种细菌也有强毒、弱毒与无毒菌株之分。细菌的毒力常用半数死量(me

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抗菌药物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中国专家共 识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广泛耐药(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 nt , XDR是指除对1、2类抗菌药物敏感外,细菌对几乎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现象。XDR常发生于革兰阴性杆菌(XDR革兰阴性菌以下简称为XDR-GNB,常见菌种有: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于XDF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很少,且缺乏大系列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抗菌药物单药治疗(包括多黏菌素类及替加环素)的疗效往往并不满意,多需要联合用药。由于 XDR细菌感染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和 /或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导致预后差,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极为棘手的问题。本共识经国内有关感染病诊治的临床、微生物学及临床药理学专家们的多次深入讨论、修改而形成,期望有助于XDR 细菌感染的临床诊 治。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标本特别是痰标本中分离到 XDR-GN者,应首先区分其为感染抑或定植,本共识仅适用于 XDR-GNB感染患者,定植者无使用抗菌药物指证。 1多重耐药(MDR、XDR全耐药(PDR的定义 2012年由欧洲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共同发起,欧美多国专家参与制定了一个MDRXDR及PDR定义的共识,目前国内外多参照此共识对不同程度细菌耐药进行定义。耐药是指获得性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如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噻肟为天然耐药)。 MDR对在抗菌谱范围内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耐药和中介)。在推荐进行药敏测定的每类抗菌药物中,至少 1 个品种不敏感,即认为此类抗菌药物耐药。 XDR除1?2类抗菌药物(主要指多黏菌素类和替加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抗菌药物类别耐药的确定同 MDR。 PDR对目前临床应用的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中的所有品种均不敏感。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不同, PDR XDR的概念是动态变化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天然耐药表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天然耐药表 微生物氨 苄 西 林 氨 苄 西 林/ 舒 巴 坦 阿 莫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替 卡 西 林 替 卡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哌 拉 西 林 哌 拉 西 林/ 他 唑 巴 坦 头 孢 唑 林 、 头 孢 噻 吩 头 孢 噻 肟、 头 孢 曲 松 氨 曲 南 头 孢 他 啶 头 孢 西 丁、 头 孢 替 坦 头 孢 呋 辛 厄 他 培 南 亚 胺 培 南 美 洛 培 南 环 丙 沙 星 氨 基 糖 苷 类 四 环 素 类 替 加 环 素 氯 霉 素 多 粘 菌 素 B/ 粘 菌 素 呋 喃 妥 因 复 方 新 诺 明 磷 霉 素 所有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G、糖肽类、夫西地酸、大环内酯类(除了某些种类)、林可酰胺类、链阳霉素类、利福平、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天然耐药 柯氏枸橼酸杆菌R R R 弗氏枸橼酸菌属R R R R R R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R R R R R R 赫氏埃希菌R R 蜂房哈夫尼亚菌R R R R R 肺炎克雷伯菌R R 摩根菌属R R R R R R R 奇异变形杆菌R R R 普通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R R R R R R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 斯菌 R R R R R R R 粘质沙雷菌R R R R R R R R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R R R R 假结核耶尔森菌R 所有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天然耐药同肠杆菌科细菌,还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天然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鲍曼/醋钙不动杆菌复合群R R R R R R R R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R R R R R R 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人苍白杆菌R R R R R R R R R R R R

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鉴定程序流程图

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鉴定程序流程图 一、临床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鉴定 %NaCL 触 厌氧球菌 血清凝集 分群 ①- ①+ ②- ②+/- 草 绿 色 D 群 链 葡萄球菌属 微球菌属 血浆凝固酶 肠球菌属 气球菌属 精氨酸 革兰氏阳性球菌 需氧培养 α溶血 β溶血 γ溶血 ①OP ①杆菌肽 ①胆汁七叶苷 ②胆汁七叶苷 ②CAMP ② ③%NaCI ③胆汁七叶苷 ①+ ①- ①- ②- ②- ②+ ③- ③- ③+/- ①+②+③+均- A 群 B 群 D 群 其他 肺炎链 草绿色链 D 群链球 球菌 气球菌属 鸟肠球菌 气球菌属 屎肠球菌 粪肠球菌 坚忍肠球菌 ①阿拉伯糖②甘露醇③山梨醇 ①-②+③+ ①+②+③- ①-②-③-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坚韧肠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新生霉素S ) 腐生葡萄球菌 (新生霉素R ) 非肠球菌属 乳糖 牛链球菌 马肠链球菌

二、临床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见图 观察平板上菌落特征(特殊形态、漫延生长、拉丝、溶血、荧光、色素等) ①+②— 革兰氏阴性杆菌 氧化酶(—) KIA 葡萄糖O/F 非发酵(O/-) 肠杆菌科 ①- ②- ②- ①赖氨酸 ②麦芽糖迅速分解 ③甘露醇 ④DNA 酶 不动杆菌属(G-球杆菌) 鼻疽假单胞 (25%②+ ②- ③- ③+ 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 洋葱伯克 霍尔德氏菌 (93%氧化酶 阳性) 埃希菌属 变形杆属菌 克雷伯氏菌属 志贺氏菌属 (漫延生长) (动力-) 沙门氏菌属 普罗威登氏菌属 沙雷氏菌属 枸橼酸杆菌属 摩根摩根氏菌 (DNA 酶+) 迟缓爱德华菌 (吲哚+,尿素+, 哈夫尼亚菌属 耶尔森氏菌属 糖醇反应差) (蜂房哈夫尼亚) (G-短小杆菌 肠杆菌属 37℃动力(—) 25℃动力(+) 尿素(+)4℃生长 糖醇分解/黄色素 阴沟肠杆菌 聚团多源菌 产气肠杆菌 板畸肠杆菌

2016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抗菌治疗专家共识XDR-GNB诊治共识(精校整理)

2016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抗菌治疗专家共识 一、前言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XDR)是指除1、2类抗菌药敏感外,细菌对几乎所有抗菌药耐药的现象。XDR主要发生于革兰阴性杆菌(下面简称为XDR-GNB),常见细菌有: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XDR细菌感染尚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缺乏大系列的临床研究资料,抗菌药单药(包括老药多粘菌素及新药替加环素)治疗的疗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多需要联合用药。因为XDR感染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及/或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患者,临床预后差,因此已成为当前细菌感染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临床标本特别是痰标本分离到XDR-GNB,首先应区分感染与定植,定植患者无指证使用抗菌药,本共识适用于XDR-GNB感染患者。本共识是经国内感染相关临床专家、微生物专家及临床药理学专家的反复讨论、修改而形成的,期望对提高我国XDR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水平有所帮助。 二、MDR、XDR、PDR的定义 2012年由欧洲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起,欧美多国专家参与制定了一个MDR、XDR及PDR定义的共识,目前国内外多参照此专家共识对细菌耐药进行定义。耐药是指获得性耐药,不包括天然耐药(如铜绿假单胞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噻肟为天然耐药)。耐药的定义如下: 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对在抗菌谱范围内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耐药和中介)。在推荐进行药敏测定的每类抗菌药中,至少1种不敏感,即认为此类抗菌药耐药。 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除1~2类抗菌药(主要指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抗菌药类别耐药的确定同MDR)。 全耐药(pandrug-resisitant,PDR):对目前临床应用的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中的所有品种均不敏感。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使用的抗菌药品种不同,PDR、XDR的概念是动态变化的,如在替加环素上市后,有些原先对所有抗菌药耐药的PDR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对替加环素敏感,则定义为XDR。 三、耐药菌的表型测定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纸片扩散法、琼脂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或各种商品化检测系统,对临床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表型检测,从而判定菌株是否为MDR、XDR及PDR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例,如菌株仅对替加环素及/或多粘菌素敏感,而对表1中所有其它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即可判定为XDR。对于XDR菌株,尽可能测定抗菌药对细菌的MIC 值或纸片法测量抑菌圈直径,以作为联合抗菌药物选择及剂量确定的依据。 各类细菌药敏试验的抗菌药品种及药敏结果判定折点通常遵循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或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指南。各类常见革兰阴性菌推荐检测的抗菌药物种类见表1。 细菌的某些特殊耐药机制对于是否为XDR菌株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例如产碳青霉烯酶

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临床高度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感染科、卫生部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王明贵 思考 无药可治感染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 临床常见高度耐药菌有哪些?药物的抗菌机制有哪些?哪些药物能被肺表面活性物质灭活不能用于肺炎治疗? 一、临床常见高度耐药菌 导读:临床上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和常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分为肠杆菌科细菌和糖非发酵性细菌两种。 临床上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临床上面常见的耐药菌有:革兰阳性菌中的葡萄球菌(MRSA, MRSE)和肠球菌(VRE);革兰阴性杆菌中的肠杆菌科细菌(ESBLs, AmpC)和糖非发酵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 本章主要讲革兰阴性杆菌。 肠杆菌科细菌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细菌产生头孢菌素酶,将药物序列破坏,使抗菌药失效,这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最主要的机制。糖非发酵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对碳氢霉烯类药物也出现了耐药性。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细菌,对所有的药都有耐药性,成为泛耐药。 MRSA与高度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哪个更重要?认为MRSA严重的专家认为:MRSA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治病病菌,已经很明确了,那么MRSA治疗使用的药物很有限;支持高度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问题更大的人认为:糖非发酵菌是会很快出现泛耐药菌株、无药可用。本章作者认为:高度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的危害更大。 英国药物学专家Livermore D, JAC在0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无药可治感染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文章中分析了几类主要的临床上面头痛的细菌。他认为:对于各个病原菌的情况不同,有些病原有新的治疗药物,但有些病原无有效新药的出现。如: MRSA: 利奈唑胺linezolid 、达托霉素daptomycin及替加环素tigecycline 已上市 telavancin, dalbavancin, ceftobiprole, and ceftaroline 可能近期上市 肠杆菌科细菌: 多个新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在研发中,但不能克服所有碳青霉烯酶问题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作者:周华周建英俞云松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包括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 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由其引起的感染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花费,影响患者预后。2011 年以来,我国多学科的专家荟萃国内外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的宝贵经验,制订了《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中国专家共识》。以下对这4 个共识进行简要的梳理和解读。 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2012 年发表的《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参考并综合了国际上对耐药菌名称的各种定义和争论,以不动杆菌为例对耐药菌常用名称进行了规范的阐述。 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 是指细菌对潜在有抗菌活性的3 类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 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XDR) 是指仅对1-2 种潜在对该菌有活性的药物(主要指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敏感; 全耐药(pan drug resistant,PDR) 则指对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均耐药。对于PDR,国内文献偶有翻译为泛耐药。对于XDR 的称呼,国外有表述为extremely drug resistant,国内翻译为极端耐药,定义基本类同于全耐药。 二、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病学 根据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 2005-2012 年连续耐药监测结果L8.15i,我国大型教学医院临床分离菌中约70% 为革兰阴性杆菌,稍有上升趋势(2005 年66. 9%,2012 年71. 9%)。 在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分离比例约60%(2005 年52.4%,2012 年60. 1%),非发酵菌比例约40%(2005 年45. 2%,2012 年37. 7%),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ESBLs 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s 菌株总体呈增加趋势,2005 年分别为38.9%、39.1% 和 6. 0%,2012 年则分别为55.3%、33. 9% 和20.7%。 近年来社区获得性感染中的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community acquired ESBLs,CA-ESBLs) 成为欧美学者关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大陆尚缺少大规模的CA-ESBLs 流行病学资料,2007 年复杂性腹腔感染研究(SMART 研究)显示,社区获得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 检出率分别为36. 0% 和15. 2%。近年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开始出现并呈增加趋势,2012 年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已达5.0%,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则达到了8. 9%。 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肠杆菌科细菌,2012 年对亚胺培南耐药分别占29.1%、56.8%”,2011 年仅对多黏菌素敏感的菌株分别占1. 8% 和21.7% 。2012 年CHINET 资料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一舒巴坦、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 5%、19. 8%、19. 6%、17. 9% 和17.5%。 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多黏菌素E 的耐药率低于40%,分别为33. 0% 和2.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嗯唑(TMP-SMZ)、头孢哌酮一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 3.8%、10. 5%、10. 0% 和24.4% 。2011 年中国13 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常见疾病病原菌耐药性分析显示,替加环素对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率高于90%、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敏感率79. 8%。替加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 值也处于较低水平,MIC90 为1-4 mg/L。 三、感染病原微生物学诊断 各感染部位的病原微生物学诊断必须依靠细菌学的涂片镜检或培养和药敏测定。临床采集各类标本时均应当遵循规范、避免污染。符合规范采集的血液、脑脊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培养到的细菌对感染具有诊断价值。呼吸道标本、尿液、通过留置管采集的体液(如胸水、腹水等)分离到的细菌不能作为感染的确诊依据,需结合临床进行判断。 对于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细菌尤其需要鉴别污染菌、定植菌和感染菌,大体需要综合参考以下几个因素: (1)存在细菌感染的炎症反应; (2)有符合肺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 (3)宿主因素: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大多引起医院获得性感染,常需结合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判断,包括基础疾病、免疫状态、先期抗菌药物使用、侵人性检查和治疗、感染发生时所处病房的耐药菌流行病学、其他与发病相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

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的比较 把细菌采用龙胆紫染色,涂碘加强染色。然后用酒精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会被脱色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会被脱色呈现红色。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阳 菌等。 1.阳性的肽聚糖厚,阴性的肽聚糖薄,如下图: 2.阳性菌有磷壁酸,阴性菌没有。磷壁酸如下图:

3.阳性菌无外膜,阴性菌有外膜,其图如下:

1884年革兰氏染色法被发明,用于细菌的形态观察和分类,根据革兰氏染色反应的基本特征,细菌可以主要分为两大类:G阳性(G+)和G阴性(G-)。前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仍然保留初染结晶紫的蓝紫色,后者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了初染结晶紫的颜色,带上了复杂蕃红或沙黄的红色。本文将从细胞形态和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在生产生活中不同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来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进行进一步比较。 一、细胞形态和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原生质体位于细胞壁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另外细胞还含有有些特殊结构,主要有荚膜、芽孢、鞭毛和菌毛等4种。由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结构上的差别主要在于细胞壁,故本文就细胞壁与非细胞壁结构两部分来进行集中比较。

1.细胞壁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主要是抓住了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在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上的不同,具体比较见下表: 进一步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包括磷酸壁的酸性多糖构成,细胞表面整体带负电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磷酸壁带负电。同时,磷酸壁赋予了革兰氏阳性细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殷士学.环境微生物

不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快速鉴定方法

不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快速鉴定方法 病原学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治疗和控制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大部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商品化的鉴定系统鉴定临床分离的细菌,但是对于一些临床不常见的细菌,传统的鉴定方法(如革兰染色、生化反应等)更加实用有效。因此,本文参照CLSI M32-A2文件列举了一些临床不常见细菌的特征和鉴定方法,希望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常规工作有所帮助。 一. 不常见革兰阴性菌 1. 布氏杆菌属 布氏杆菌属是一类革兰阴性细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 个种,20个生物型。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牛、猪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 布氏杆菌属细菌为非抗酸性,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呈球杆状(见图1)。血琼脂(BAP)上为透明或半透明、光滑且有光泽菌落。此细菌不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布氏杆菌属细菌尿素阳性,触酶、氧化酶阳性,而吲哚阴性。由于该菌属细菌具有强的传染性,因此一旦怀疑应送往LRN B级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认。 2. 空肠弯曲菌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菌,认为是引起全世界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其致病因素包括粘附、侵袭、产生毒素和分子模拟机制等四个方面,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可以引起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空肠弯曲菌可以通过产生细胞紧张性肠毒素、细胞毒素和细胞致死性膨胀毒素而致病。空肠弯曲菌对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但近年发现了不少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性菌株。 空肠弯曲菌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菌体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有荚膜,不形成芽胞。微需氧菌,在含2.5~5% 氧和10% CO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7~42℃。本菌在普通培养基上难以生长,在凝固血清和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36 小时可见无色半透明毛玻璃样小菌落,单个菌落呈中心凸起,周边不规则,无溶血现象。空肠弯曲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发酵糖类,不分解尿素。可还原硝酸盐,氧化酶和触酶为阳性。能产生微量或不产生硫化氢,甲基红和v-p试验阴性,枸椽酸盐培养基中不生长,在弯曲菌中马尿酸呈阳性反应具有重要鉴定价值。 3.“HACEK”群细菌 HACEK是指一组革兰阴性杆菌:嗜血杆菌属(H)、放线杆菌属(A)、人心杆菌属(C)、艾肯菌属(E)、金氏杆菌属(K)。这组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易导致心内膜感染,约占全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5-10%,它们是导致正常人群(非静脉药物滥用者)心

革兰阳性杆菌的鉴定20070425

革兰阳性需氧杆菌的鉴定 一、概述 革兰阳性需氧杆菌的种类繁多,与临床疾病有关的棒状杆菌属、李斯特菌属、需氧芽孢杆菌属、丹毒丝菌属。这类细菌多为腐生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其中有些为人和动物的正常菌群,可条件致病,有些对人和动物具有高度致病性。 二、临床常见的革兰阳性需氧杆菌及鉴定要点 (一)棒状杆菌属 1、定义及临床意义 棒状杆菌属的细菌是革兰氏阳性、有独特形态(常排列为X、V、W形或中国字形、栅栏形)、菌体大小长短不一,常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棍棒状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大部分触酶阳性,动力阴性。除白喉棒状杆菌外,大多为条件致病菌,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较粗短,着色均匀,很少有异染颗粒,这些条件致病菌可致医院内感染,引起血液、组织器官感染,如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等。 2、常见的棒状杆菌 (1)假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 ●微生物特性 革兰阳性棒状杆菌,菌体形态酷似白喉棒状杆菌,较小,细长,无典型的异染颗粒。呈木栅栏样排列。 ●生化反应 触酶阳性,还原硝酸盐,尿素阳性,不发酵糖类。 ●临床意义 寄居于人类鼻腔、咽喉部外耳道、眼结膜、外阴和皮肤等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心瓣膜修复术后的心内膜炎及肾移植病人致死性尿路感染。 3、常用实验 触酶、动力、CAMP试验、吡嗪酰胺酶和碱性磷酸酶试验; 4、生化反应 葡萄糖、木糖、甘露醇、乳糖、蔗糖、麦芽糖、七叶苷水解、硝酸盐还原试验、尿素。 其它非白喉棒状杆菌还有结膜干燥棒状杆菌、化脓棒状杆菌、溃疡棒状杆菌、假结核棒状杆菌、溶血棒状杆菌、杰克棒状杆菌等。 (2)白喉棒状杆菌 ●微生物特性 革兰阳性棒状杆菌,没有荚膜、鞭毛和芽孢。菌体大小、长短不一,直或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有明显的异染颗粒。 ●生化反应 触酶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糊精、还原硝酸盐。不分解乳糖,不液化明胶,吲哚阴性,尿素阴性。 ●临床意义 白喉棒状杆菌是白喉的病原菌,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不侵入血流,在黏膜局部定植并产生白喉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和侵入血液后能形成毒血症致全身中毒症状。 怀疑白喉棒状杆菌的必须进行毒力检测。 5、其它棒状杆菌的临床意义 菌名临床意义 干燥棒状杆菌可引起心瓣膜置换术后的心内膜炎及外伤后深部组织感染 化脓棒状杆菌人类感染已有报道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

细菌的分类 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李式杆菌属、丹毒丝菌属、肾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分歧杆菌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棒状杆菌属、红球菌属、丹毒杆菌、气肿疽杆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式杆菌、流感副流感杆菌、卡他杆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绿脓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 G+ 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乙型溶血性链球(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 G—球菌: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奈瑟菌属) G+ 杆菌:白喉杆菌(棒状杆菌属)、结核杆菌(分歧杆菌属)抗酸菌 麻风杆菌(分歧杆菌属)抗酸菌 G—杆菌:大肠杆菌(埃希菌属)、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志贺痢疾杆菌、福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志贺菌属)、百日咳杆菌(包特菌属)、 肠炎杆菌(沙门菌属)、绿脓杆菌(假单胞菌属)、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附: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感染可选药物清单 一、革兰氏阳性细菌 1.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与抗菌药 青霉素类:青霉素G,青霉素V 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唑西林,邻氯西林,二氯西林,氟氯西林,甲氧西林,萘夫西林等 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大环内酯类:一代:红霉素,柱晶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 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地红霉素 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链阳霉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嗯唑烷酮类:利奈唑酮 其他:利福平,夫西地酸,杆菌肽 2.具有良好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的广谱抗生素与抗菌药 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头孢菌素:第一、二、四代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亚胺培南,培尼培南,美洛培南 青霉烯:法罗培南 氨基糖苷: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阿贝卡星 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其他类抗生素:氯霉素,甲砜霉素,磷霉素 氟喹诺酮: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托氟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细菌鉴定流程

细菌鉴定流程: 取一环标本四区划线接种平板(如为粪便标本接种SS,MAC平板) 培养18-24小时后取一区菌落革兰染色,报告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注意区分细菌和真菌 一般情况下不会给你们做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鉴定流程: 先做3%触酶试验:阳性的为葡萄球菌或微球菌,阴性为链球菌或肠球菌 葡萄球菌和微球菌的区别:葡萄糖OF试验,葡萄球菌为F型,微球菌为O型 所以如果做到一个触酶阳性的革兰阳性球菌都要做下葡萄糖OF试验,DNA酶试验,新生霉素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 链球菌和肠球菌的区别:链球菌高盐和胆汁七叶苷试剂均为阴性,而肠球菌都为阳性。 链球菌属内区别:本来可以通过溶血来区分一些的,但是由于实验室的平板αβ溶血比较难区分 所以如果做到一个触酶阴性的革兰阳性球菌都要做下高盐,胆汁七叶苷,杆菌肽,奥普托欣,CAMP 如果做到一个奥普托欣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再加做胆汁溶菌试验和菊糖试验(阳性为变红)可判定为肺炎链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鉴定流程: 先做氧化酶试验: 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都要做下KIA,MIU,葡磷两支(做MR,VP),苯丙,枸橼酸盐,硝还,蛋白胨水(做吲哚试验),赖氨酸,鸟氨酸,氨对 如果KIA结果为A/A或者K/A的应为肠杆菌科细菌,如上面向个反应还不能区分细菌到种根据教科书307页加做试验。 一般情况下只会给你们做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四种),沙门菌属(甲副,乙副,伤寒),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肺炎克雷伯,产酸克雷伯,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雷菌属,摩根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 如果KIA结果为K/K应怀疑为不动杆菌属或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这两个菌区分可通过麦芽糖和赖氨酸试验区分, 如为氧化酶阳性,要做葡萄糖的OF试验(用非发酵),硝还产气,精氨酸双水解酶,一般情况下只有两种菌给你们做一个是铜绿假单胞菌,一个是粪产碱杆菌, 真菌给你们做的一般情况只有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通过墨汁负染,芽管试验,厚膜孢

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天然耐药

CLSI 2013 附录B.天然耐药 注1:三代头孢,头孢吡肟,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没有列出,因为肠杆菌科细菌没有对其天然耐药。 注2:肠杆菌科也对对克林霉素、达托霉素、夫西地酸、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天然耐药。

CLSI 2013 附录B (续)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四环素天然耐药,而对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不是天然耐药。 注:非发酵革兰阴性菌也对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头孢唑林),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克林霉素,达托霉素,夫西地酸,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青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利福平天然耐药。

CLSI 2013 附录B (续) B.3 葡萄球菌 注1:革兰阳性菌也对氨曲南、多粘菌素B/粘菌素和萘啶酸天然耐药。 注2: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被认为对其他β-内酰胺类耐药,如,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类(除外具有抗MRSA活性的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因为大多数病例证明MRS感染对β-内酰胺类治疗反应差,或因为证明这些药物临床有效性的令人信服的临床资料还没有出现。 CLSI 2013 附录B (续) 警告:对于肠球菌属,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除外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检测),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可能体外显示活性,但临床无效,不应报告敏感。 注:革兰阳性菌也对氨曲南、多粘菌素B/粘菌素和萘啶酸天然耐药。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策略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策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阮冰 当前细菌耐药现状及其危害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变异速度加快,耐药细菌越来越多。来自 我国6个耐药监测网的耐药信息监测资料显示,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耐药革兰阳性菌。其中,MDR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肠杆菌属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窄食单胞菌)。 在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已成为导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耐药现象日 益严重,且由于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减缓,未来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我 国耐药形势同样严峻,ESBL大肠埃希菌和耐环丙沙星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 达到57%和57.7%。此外,浙江和上海多个地区还出现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暴发流行。 MDR致病菌可引发多种感染,包括导管相关菌血症、尿路感染、手术部位及切 口感染、心内膜炎、纵隔炎、腹膜炎等。MDR致病菌感染还易引发重症医院获得性 肺炎(HAP)或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美国某医院创伤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外科ICU中的116例HAP和(或)VAP患者,结果显示,创伤ICU中的HAP和(或)VAP患者数占全部患者的30.6%,而在外科ICU中这一比例达到了65.9%。一项最 新研究显示,肠杆菌科病原菌在HAP和VAP患者中的检出率最高,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在该类患者中也较为常见。 正确判断MDR革兰阴性菌感染

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多重耐药及泛耐药G-杆菌感染是近年来感染性疾病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临床目前可用的针对G-杆菌耐药菌的抗菌药物较为稀少,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在于:①通过结构修饰,获得一些新产品;②对临床现有药物进行重新评估,结合其PK/PD特点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③寻找新的抗菌靶位,设计新先导化合物,研发全新的抗菌药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对耐药G-杆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未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G-杆菌;耐药;抗菌药;耐药性 1 泛耐药革兰阴性菌耐药现状 细菌耐药性是自然界的生物现象,但是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应用所形成的选择性压力,多重耐药的G-杆菌日趋增多。碳青霉烯类是治疗多重耐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之一,在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中,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然而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使用,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在逐年下降[1]。同时,近年来发现一些G-,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2012年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CHINET)对15所医院分离的7271株铜绿假单胞菌和7827例鲍曼不动杆菌监测结果显示[2],泛耐药菌均可能通过质粒介导获得NDM-1这样的遗传基因成为一种新的致病菌亚型。 2 对耐药G-杆菌有效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2.1通过结构修饰,开发具有抗耐药菌活性的新品种 2.1.1 β-内酰胺类药物多尼培南(doripenem)是日本盐野义公司开发的碳青霉烯类新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的特点。多尼培南对厌氧或需氧的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抗菌活性与伊米培南、美罗培南以及厄他培南相当。但多尼培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的活性明显强于美罗培南,与已上市的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无质的区别[3-4]。 2.1.2喹诺酮类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抗菌谱广,但细菌耐药现象严重。虽然通过结构改造可以获得大量新型化合物,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交叉耐药问题并未得以克服,对其他耐药菌也不能发挥作用,近期难以获得抗耐药菌的喹诺酮类药物。 2.1.3甘氨酰胺环素类(glycylcyclines)替加环素为辉瑞公司开发的四环素衍生物,具有超广谱抗菌作用,但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抗菌作用较弱。细菌所产生的四环素主动外排耐药机制对替加环素无效,对四环素耐药细菌有抗菌作用。患者对本品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3%,主要为头痛、发热、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二十一章_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小细菌)

第二十一章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及检验(小细菌) 本章内容 嗜血杆菌属 (一)流感嗜血杆菌 (二)其他嗜血杆菌 弗朗西斯菌属 鲍特菌属 布鲁菌属 巴斯德菌属 标题记忆 关联记忆 图像记忆 小细菌 ·菌体小,形态近似球杆菌。 ·无动力,无芽胞。 ·对营养要求较苛刻。 ·主要包括嗜血杆菌属、鲍特菌属、布鲁菌属等。 嗜血杆菌属 ·G-小杆菌,呈球杆状,有时呈杆状、长丝状等多形 态。·无动力、无芽胞。 ·包括 16 个菌种,其中与临床有关的有流感、副流感、溶血、副溶血、嗜沫、副嗜沫、杜克及埃及嗜 血杆菌。 ·须在人工培养基中加入新鲜血液才能生长,故称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 形态:急性感染标本为短小球杆菌,恢复期或长期人工传代培养后可呈多形态性。 - 特殊结构:毒力株(黏液型菌株)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6~8h 有明显荚膜。无鞭毛,无芽胞。 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 气体环境:需氧或兼性厌氧。 温度环境:最适37℃, pH7.6 ~ 7.8 。 ·培养特性 菌落特点:

普通培养基中须加入X 和 V 因子。 加热血平板(巧克力平板):18~24h 后圆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呈露滴状的小菌落。在其中加一定量抗生素(万古霉素/ 杆菌肽 / 克林霉素)制成选择培养基可提高检出率。 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离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 象,这有助于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液体培养基:有荚膜的菌株均匀混浊生长,无荚膜的菌株颗粒状沉淀生长。 流感嗜血杆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 ·标本采集:根据病情采集相应的临床标本。 - ·分离培养: 巧克力琼脂平板或选择性巧克力琼脂平板,经 37℃培养 24~ 48h。根据菌落形态、涂片染色、卫星现象, X、 V 因子需求与否判断。 ·生化试验(鉴定) 糖类发酵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胆汁溶菌试验吲哚试验 分解葡萄糖只产酸,不分解乳糖或甘露醇++部分+ ·荚膜肿胀试验 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性及临床意义 ·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 ·原发性感染多由 b 型荚膜强毒株引起,为急性化脓感染,如脑膜炎、鼻咽炎、咽喉会厌炎、化脓性关 节炎、心包炎及败血症等。 ·继发感染主要在流感、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感染后发生,多为无荚膜菌株引起。如慢性支气管 炎、中耳炎、鼻窦炎等。 其他嗜血杆菌 1. 副流感嗜血杆菌:形态、菌落与流感嗜血杆菌相似,也能产生卫星现象,在生长过程中只需要V因子而不需要X 因子。可引起呼吸系统的感染、心内膜炎等。 2.杜克嗜血杆菌:生长需要 X 因子,不需要 V 因子。可引起软性下疳。 3.埃及嗜血杆菌 4.嗜沫嗜血杆菌:生长只需 X 因子,不需 V因子。可引起心内膜炎、脑水肿、肺炎、脑膜炎、继发性菌 血症等。 5.溶血嗜血杆菌:生长需 X 因子和 V 因子。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弗朗西斯菌属 ·主要有土拉弗朗西斯菌和新凶手弗朗西斯菌。 ·是野生动物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多由于接触患病动物而感染。 鲍特菌属 ·G-小杆菌。·无 芽胞,有荚膜。

革兰阴性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革兰阴性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是革兰阴性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 首先我们复习一下细菌耐药性的分类,细菌耐药性的分类主要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天然耐药是指某微生物种的所有菌株具有相同的内在特性,由染色体介导,通常直接传给子代,是该菌的特征,可以用于鉴定细菌。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西诺敏是天然耐药,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等等。而获得性耐药是指发生在一个菌种或菌属中的部分菌株,发生的比例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通常由可转移的DNA 比如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介导,并可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在缺少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时,耐药性有时会消失。而获得性耐药是我们今天讲解的重点。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主要分为下面四种。第一产生灭活酶;第二,细胞通透性的变化,特别是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第三,主动泵出;第四,对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修饰改变。而前面三种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最后一种常常表现在革兰阳性菌中。我们今天讲解的也是以前三种耐药机制为主。首先我们讲解一下灭活酶。 这是一张所有耐药机制的简易图,我们可以看到右上方有两个耐药机制,第一个是由于某孔蛋白兴奋性的障碍导致抗菌药物不能够顺利地通过细菌的细胞膜,而直接在细胞膜外游走,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另一个就是泵出机制,由于细胞膜上的泵将细胞膜内的抗菌药物泵出细胞外,使抗菌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大大降低,本图右下方所指的就是灭活酶的作用机制,细菌对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有两种灭活酶的作用方式,第一是将抗菌药物水解掉,第二是将抗菌药物进行修饰或者将其自身的靶位进行修饰,使抗菌药物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这张图的左上方指的是细菌的细胞对于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了改变,因此,抗菌药物不能够顺利地结合在作用的靶位上,从而失去了自身发挥作用的能力。左下方这一张图表示的是抗菌药物进入细胞内,应当通过正常的途径发挥其作用,而此时细菌对因此产生一种常用通路使抗菌药物不能发挥其作用,以上机制是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的简介图。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 【药师学习百科】——第9期20090614 <药理学-第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我基础较差,有些基础性的知识也不明白,比如,啥是革兰氏阳/阴性菌呀?那么从头开始吧—— 前言 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病菌,如何将这些病菌加以鉴别、分类,并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这是很重要的问题。革兰氏染色法,能够把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 先来看看什么是——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我叫不想知道了,但我很想知道—— 革兰氏染色法的方法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 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3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梁色液(稀)染10秒钟后,自来水冲洗。干燥,镜检。 染色的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 知道了这些,我最关心的还是哪些是——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李式杆菌属,丹毒丝菌属,肾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分支杆菌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棒状杆菌属,红球菌属,炭疽杆菌丹毒杆菌破伤风杆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莫杆菌气肿疽杆菌结核杆菌。 当然,也少不了哪些是—— 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 除了大肠杆菌外,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氏杆菌、产气夹膜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等也是革兰氏阴性菌。 混了这么久,我要怯怯地提点意见哦。这些细菌名字太复杂了哟! 革兰菌简表 类菌名 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乙型溶血性链球(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 G-球菌 淋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奈瑟菌属)G+杆菌白喉杆菌(棒状杆菌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