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意义和内容

浅谈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意义和内容
浅谈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意义和内容

浅谈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意义和内容

摘要:笔者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者,针对近年来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

建设,轻评价”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为以后的企业信息化评

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评价意义内容

近几年国内企业大多都轰轰烈烈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建设,有ERP、CRM、PDM、OA等等不同内容不同功能的信息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利用高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的现代化,增强企业竞争力。把信息系统建设作为解决企业管理突出问题和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升级的突破口。但是,完成或部分完成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后如何对信息化进行评价?评价的意义在哪里?不可否认的都出现在企业信息化管理者,甚至是企业一把手面前。

作为一个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大潮中的参与者,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浅薄的感知。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的意义,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在强调了评价对管理作用同时,也得出信息化评价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对具体企业而言科学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但仍不可否认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实现与否不能依靠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人员来评价。而要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依靠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资源的过程,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从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包括了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企业信息化建设评估,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对其过程进行评价,检查企业信息化现状、确定信息化建设阶段、与企业既定目标对比、发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差距;另一方面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合现实,根据企业面临的新环境及业务,重新定义企业信息系统,制定新的信息化方案。因此,只有对企业信息化做出客

观准确的评价,少走“弯路”将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和效益。

如何评价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个人认为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六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通过对信息技术广度和深度评估,可以了解管理系统在功能上多大范围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了解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易维性等等。

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运行依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如果将信息系统比作人体骨骼,信息资源就是肌肉和血液。而且信息资源不应以多寡来评价,而应以流转的速度来评价。

三、信息安全的评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病毒或其他恶意程序,窃取系统内信息内容或扰乱系统内的正常数据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信息安全也逐步演变为严重限制和制约企业发的重大问题,安全评价必须引起企业足够重视。

四、信息化的主体。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者,更是信息化的主体。这不仅包括了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更涵盖企业其他员工。对前者主要考察计算机应用能力、软件开发能力以及实践相结合能力,后者在信息技术上的丰富经验和教训更是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因此,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应该是信息化主体评价的侧重点。

五、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和控制。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逐步会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管理日趋规范,信息化规划、组织与控制机制与企业日常管理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上下一体的协调运转的系信息化管理体系。

六、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信息化建设最显著的评价指标应该是经济效益评价,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这里的效益可以分为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可以从分别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来看。在评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时要

注意数据和资料的积累,同时关注信息技术带来的机会和潜力,其中有形收益可以表现在减少人工信息处理的工作量,节约人工费用和办公成本;缩短产品生产、采购周期,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准时交货;加快信息收集、传递、处理速度,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无形收益主要表现值改善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改善员工工作满意度,改善企业战略思考等方面。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实施企业信息化成本,包括系统建设费用、实施费用、员工培训费用、系统运行成本如集成和测试费用、运行费用、管理费用、数据分析成本、数据转换成本和维护费等等。

总而言之,企业要想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力,取得长效的发展就应该边建设,边评估,不断矫正建设过程中种种问题,从而将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信息化知识-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央企 精品

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通过开展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加速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做强做大,提高核心竞争力,结合中央企业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评价的中央企业是指国务院确定的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评价的依据是各个时期中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 第四条本办法评价的原则是遵循现企业信息化发展客观规律,科学确定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公正评价过程,公开评价结果。 第五条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以中央企业整个集团的总体水平为对象,实行初评和复评相结合。初评是对各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计算,确定初评级别;复评是对初评级别进行复议审核,确定各中央企业信息化年度水平。各中央企业信息化

年度水平评价结果表现为五个评价级别。 第六条国资委将根据年度评价结果编制中央企业年度信息化报告。 第七条本办法是国资委指导和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依据。中央企业也可参照本办法评价集团内部和所属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章初评 第八条初评是通过计算出的各中央企业年度信息化水平指数(CEII),确定初评结果。 第九条初评指标方案由指标和指标权重两部分构成。指标包括要素指标和要素分项指标;指标权重是指按照德尔菲法分别确定的要素指标和要素分项指标的权重。 第十条指标数据采集。国资委将按照要素指标和要素分项指标,编制《——年度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数据采集表》(以下简称《数据采集表》)下发中央企业进行填报。 (一)采集数据要真实、完整,并能反映出企业主营业务的信息化应用总体情况。 (二)计算方法。 1、加权汇总。 (1)按照赋分办法,将各所属企业填报的数据无量纲化; (2)加权汇总形成所属企业数据。各所属企业的权重为“所

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拓展、管理营运、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在期待着突破,通过创新和变革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面对挑战,我们都期望信息技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继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信息化能为企业做什么 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的实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检验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企业和部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既是社会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转变。为适应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 完整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应该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活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一直把管理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方向、预定规则运行,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会导致企业管理长期以来半死不活、效率低下的情况。 如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必须摒弃以前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赢得竞争。而信息化建设,将对企业管理创新起到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1、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创新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以及知识等环境而变化。而且,它还要求整个组织及其成员能不断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和利用知识,把创新作为在企业中的主要活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赢得竞争的根本保证,创新管理是企业未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企业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发展、由个人创新向群体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全面创新。 2、信息化管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以监控等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必要条件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必要条 件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 必要条件 口方伟亚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一 ,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 的必由之路 信息化是当今t廿=界发展的大趋势,是 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20世纪 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已演进为经 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2l世纪是以信息 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主导的世纪.信息 化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现代化 程度的重要标志之.建立企业管理信息 系统,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重要 条件,它使企业有能力把信息技术与信息 资源以及两者的结合变成企业的竞争优 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企业经 营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能使企业充 分利用资本,技术,信息和知识为企业赢 得更大的市场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 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我国已加

入WTO,中国企业将面临国际巨头的竞争,.而中国企业在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国内企业不进则退,他们除了迅速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外,别无他途. 而信息化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在经济全球化的人环境下生存,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都有其重要意义. (一)实施信息化建设是顺应知识经 济时代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 术(IT)的不断发展,世界也由"工业经济 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 济时代,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电子报关,网 上纳税,远程教育等),一个企业不实现信息化就无法实现对外交流,也就失去了自己生存的空间.知识经济时代,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竞争,一场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全球化的革命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基于知识的和独占性技术的新产品的竞争成为全球化市场竞争焦点.知识要素中最核心的是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在知识要素生产力中占到了将近40% 的比例.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生存与发

论企业信息化评价

论企业信息化评价 摘要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保证信息化实施效果,了解效益的影响因素,避免盲目投资,需要对信息化进行合理评价。本文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案例简要论证了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必要性。 关键词信息化评价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经济效益 一、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实现与否,不能靠意愿来判定,要靠真实的评价。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重建设,轻评价”已经成为企业的通病。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的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四个环节。 二、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评价,可以了解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范围上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可以了解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 2、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如果把信息系统比做人体骨骼的话,信息资源就是肌肉和血液。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这可以从挖潜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进行评价。 3、信息安全的评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业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如各类具有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等功能的子系统和分系统。但同时,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既可以窃取、也可以扰乱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内容。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步演变为严重限制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企业信息化安全的评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人力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的参与者,即信息化的主体。在这里,人力资源包括信息技术人员和企业的其他员工。对于前者的评价主要考察其计算机应用能力、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而对后者,由于企业信息化的

关于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

关于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论文摘要】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方法与国家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存在较大的区别。本文强调在领导、运作、实施、技术四个层面上,采用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改造业务流,实现从传统商务规则向新的商务规则的转变。 【论文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领导层;运作层;实施层;技术层 “以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全党全国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党中央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国拥有lO00多万家企业,多数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水平较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只有抓住机遇、排除阻力,强力、正确地推进各项信息化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加速自身改革与现代化的进程。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的效率、水平与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体(内部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外部的股东、宏微观经济管理机构)提供了认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途径,为改进企业的各项信息化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所应秉持的理念

在信息化投入早期,人们普遍有一种理解就是信息化投入越多,所能带来的效益就会越大。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工作也仅仅停留在某些局部概念和技术应用水平上。其实,信息化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而寻求一种新的出路。所有这些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信息系统能否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能否给企业带来显著的价值,即信息化工作是以效益为导向的,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只有那些“出效益”的信息系统,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信息化水平的评估应关注的是信息化对战略的支撑度,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所带来的效益;并且关注信息化系统投入运行后,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是否发挥出期望的性能和价值。信息化工作应坚持一个明确的基本原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坚持“IT以用为本,持续改进”。坚持三个持续力:“持续应用、持续改进、持续跟踪评价”,坚持应用整合和复用。“实用”是IT系统价值实现的载体,反之,即使是能够成功上线而不能成功应用的项目投资,其价值也是零,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负资产,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信息化工作应把系统能量释放、价值实现的重心放在推进应用上,从“实用”的角度促进信息系统能量的释放,从“实用”的角度进行效能评估,而不是放在个别指标数据的计算上。、 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应以合理、正确的设定企业信息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为前提和根本出发点。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无论其工作环境还是最终目的,都与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国家信息化水平评估存在较大的区别,不能照搬评估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和意义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及意义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争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信息掌握的过程。因此,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控制和有效利用。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1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为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 1.1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和采用企业重组理论建设,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信息流动更为顺畅,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1.2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机技术广泛而深人的应用。为此。要求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要求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逐渐摒弃旧的工作方式,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并按先进的规程进行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1.3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增强对外交流,创造更多的商机 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特别是Intranet和Extranet网络环境的建立,为企业在网上做广告,利用网络宣传自己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环境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的对外交流,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商机。目前,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技术得到大量采用,企业如不加强信息化建设,就无法实现对外交流,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更好地介入国内外市场。 1.4加强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建立信息系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硬件购置、软件购置或开发、系统运行及维护费用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长远大计,它的效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战略效益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就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为:(1)机构和业务流程的精简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2)实现

1企业信息化规划评价的层次分析方法

企业信息化规划评价的层次分析方法欧阳志华1,杨世德2,易树平1,任小灵2,林丽1 (1.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2.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1326) 摘要:在总结传统企业信息化评价内容、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 HP)理论及信息实施顺序评价中的AHP建模方法,并运用A II P评价模型对某公司规划的信息化实施顺序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决策者进行信息化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层次分析法;规划评价 中图分类号:N94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98(2004)05—0011-05 Gradation Analyzing Method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lan Evaluation OUYANG Zhi-hua1,YANG Shi-de2,YI Shu-ping1,REN Xiao-ling2,LIN Li1 (1.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lege,C 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2.Southwest Alu-minum(Group)Co Ltd,Chongqing401326,China) Abstract:O n t he basis of sum marizing the co ntent o f tr aditio nal enterpr ise infor matio n evalua ting,est ablishing metho d of A HP model in the theo retical and info rmat ion estimat ing of g radation ana ly zing method of combining qualitat ive a nalysis w it h quant itative analysis ar e https://www.360docs.net/doc/f19948427.html, rmat ion enfor cement or der o f cer tain co mpa ny plan i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using A HP evaluatio n m odel.Scient ific basis is pro vided for po licy maker. Keywords:enter pr ise info rmat ion;g radatio n analy zing metho d;plan ev aluation 前言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必由之路。搞好企业信息化,最重要的一步是搞好信息化的规划工作,即确定信息化实施的内容和实施的先后顺序,在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工作中,普遍存在企业整体规划差,各部门各自为政,提出各自的需求,引 收稿日期:2004-08-16 基金项目: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03—7977) 作者简介:欧阳志华(1980—),男,江西泰和人,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研究。入不同的应用系统和不同的供应商,导致企业对信息化的重复建设的问题。这种各自为政的方法进行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功能交错,产生信息孤岛,系统内信息或臃肿,或不能共享,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不明显,合理地确定各子系统的开发顺序,对企业实现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十分重要。 目前信息化评价方面,涉及领域主要包括城市信息化发展评价[2]、区域信息化的测度与评价[3]、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评价[4]。 信息化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马克卢普一波拉特统计测度方法:以三维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信息化投入经费和企业竞争力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及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论 文 摘 要 我国加入 WTO ,做为我国信息化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加入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 , 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必要条件。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并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本文就在全球经济趋向信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 Word 版 可自由编辑!!】

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中小企业建设信息化实施的方案.。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和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条件;困难;方案与内容;风险及对策 目录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2.1、企业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2.2、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2.3、技术和管理基础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认知过程的困惑 3.2、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困难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 4.1、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全员分工负责制 4.2、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4.3、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搞好三个“结合” 4.4、中小企业要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 4.5、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内容 5.1、企业信息化的四阶段 5.2、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和管理决策信息系统 5.3、资源的开发利用 六、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风险及对策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即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给企业管理国际化提供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最优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1、企业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企业信息化的首要条件是企业真正去有信息化的需求欲望,而不是赶潮流,赶时髦。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投资巨大,技术高新,利益复杂,难度很大,耗时耗力的系统工程,只有是出于当前工作和未来战略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企业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和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例如;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企业各部门数据要共享,对市场需求要迅速做出响应等等,有了这些要求,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就有了内在动力。否则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 2、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企业信息化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过程,而所使用的高新技术不是一次购买,永远使用的技术。从项目立项,开发,到投入使用以及以后的维护,技术总在变化,升级和更新,信息系统也不得不随之升级更新。企业不能期盼购买一个一劳永逸的信息化,也不能指望系统开发单位会提供永久的维护服务。因此,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IT队伍,在开发,应用和维护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信息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并设立相应领导职位,如:企业信息主管(CIO),来负责组织本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规划,计划的指定和实施,以及相关措施,条件,环境的创造和保证。 3、技术和管理基础 国外的企业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工业基础上的。虽然由于我国的国情,需要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进行,但对于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仍然需要一定的工业化和自动化基础。如果企业技术基础很落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很低,那么企业实现信息化就失去了必要的发展平台。这时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在机械化和自动化上下工夫,而不是侈谈信息化。另外,信息化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问题。它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具有信息化知识和意识,要求企业的管理机构合理稳定。可以想象在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中,是无法有效实施信息化建设的。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对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 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 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 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 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帐本的低水平, 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 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真正实现CAD 、OA 、MIS 系统的企业在全国1000 多万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 ,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 系统,已实现的企业仅为 2.9% ,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含义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外延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的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目的 企业间的竞争应当包括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品种竞争、服务竞争、市场竞争和信誉竞争等诸多方面。随着人们一边完成工业化进程,一边步入信息时代,这种种竞争的方面也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企业间的科技竞争,把生产和经营牢牢植根于科学技术的沃土之上,使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永远充满活力。一般说来,技术进步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1. 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 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普遍缩短,由于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也不得不重视产品的再开发; 3. 技术的进步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可以研制出更有效的生产工具应用于生产,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劲有力的态势,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天津市市管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办法

天津市市管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推进市管企业信息化工作,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市管企业转型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市管企业)。 第三条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以市国资委制定的信息化工作有关文件为依据,建立特定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市管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信息化过程和信息化效果做出评价。 第四条市管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企业信息化现状,数据采集要真实准确,做到评价办法公开,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正。 第五条信息化水平评价以市管企业的总体水平为对象,实行初评和复评相结合,评价结果共分A、B、C、D、E五个级别。 第二章初评 第六条初评是通过对市管企业信息化指数评价指标的数据采集,计算各市管企业年度信息化水平指数,确定初评结果。 第七条初评指标体系由指标和权重两部分构成。指标

包括要素指标和要素分项指标;指标权重是指按照科学方法(德尔菲法)确定的要素指标和要素分项指标的权重。 第八条指标数据采集与指数计算方法。 (一)按照初评指标,市国资委编制《年度市管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数据采集表》(以下简称《数据采集表》),由市管企业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情况,真实、准确地填报上一个自然年度的相关数据。 (二)指数计算方法。 1.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量纲不同的各类指标值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计算的数值。 2.从具体的指标开始,逐项分层加权计算,形成要素级指数分值。 3.对各要素指数分值进行加权合成,得出各市管企业年度信息化水平指数,确定初评结果。 第三章复评 第九条复评是根据初评结果,采用对企业实地抽查、横向比对等方式,对某些关键指标复议审核,确定其年度信息化水平级别。 第十条市管企业年度信息化水平划分为A、B、C、D、E共五个级别。划分标准为:90—100分为A级、80—89分为B级、60—79分为C级、40—59分为D级、39分以下为E级。 第十一条复议审核各个级别特征指标项上是否达标。其中80%以上的特征指标项得分均达标时,方可判定年度信

【项目管理知识】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在2l 世纪,信息技术将更具有战略意义,它可以使网上虚拟项目团队共享群体组件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企业范围的项目管理软件,从而可以对项目进行更协作、更熟练的管理,也更容易实现项目目标和组织目标。信息时代的项目管理将极大的改善项目的运作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组织间的沟通:在网络时代,每一个项目都可以从会议与协作工具中受益,它能使分散的项目团队成员通过电子形式实时地参与会议。在项目组成员较分散时,项目团队关于商业和技术管理方面的大量文档资料将随时可供查阅,既方便快捷,而且储存费用也不高,解决了项目组经常碰面所带来的不便。在信息时代,项目可以从各种各样的群件应用程序中进行选择,以达到这些要求。 (2)企业范围的项目管理工具:在信息时代,给市场创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项目团队需要提高估算项目开发所需要的资源和时间的能力。传统模式下的项目估算工具往往得出的估计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以此为基础来分配项目团队成员的估计量,终将会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在信息时代,管理者可以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估算工具,这种估算工具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估算工具是利用可靠的内部或外部知识,编制一个详细的任务层次计划,包括项目大小、复杂程度、分类、语言和 其他属性等的工具。在世纪,只有少数技术专家使用这些工具来管理高科技项目的 21情况将越来越少,企业中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专家使用这些工具。这个趋势要求项 目团队清楚地认识这些系统给组织带来的利益,以及购买和维护这些系统的成本。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早期的项目管理软件只能在大型计算机上应用,适用于大型项目的管理,且系统功能比较单一,应用范围也有限,随着小型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以小型和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的项目管理软件得到了

论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和必要性

目录 一、提纲及前言 (1) 二、电子商务的产生 (2) 三、什么是电子商务 (2) 四、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2) 五、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化的紧迫性 1、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市场因素 (3) 2、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改善经营管理的因素 (3) 六、传统电子商务与现代企业电子商务信息化的比较 (4) 七、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的联系 1.电子商务实现供应链伙伴间的信息共享 (4) 2.电子供应链缩短了供应链上节点间的时空距离.................... 3.电子商务促进供应链网络实时动态控制得以实现 ................ 4.电子商务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了个性化服务....................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6)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6) 八、结论及引用文献 (6)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关键字: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部分企业开始推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但是仍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由于物流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一些企业试图通过电子商务重新构建物流供应链,期望能有效地解决传统物流渠道的诸多弊病。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思想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把供应链成员间的活动协调整合为一个无缝的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意识到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差异,陆续出现了资源规划(MRP)、准时生产制(JIT)及精细生产等新的生产方式,对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内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信息技术落后,造成供应链管理手段单一化,供应链在信息通路上广泛存在着信息不畅和信息封闭等问题,因而迫切需要改变现有企业合作关系模式。 二、电子供应链的本质和特点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电子交易方式,最大特点就是它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通过减少信息社会的商业中间环节,减少库存,降低交易成本,缩短生产销售周期,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电子供应链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有机的统一,通过互联网获取上、下游客户端信息,实现网上协商价格、订立合同、发送订单、货物网上跟踪以及网上支付,祛除了许多影响供应链的不确定因素,实现信息共享。因此,电子供应链的本质就是实现物资、信息和资金的电子化流动,将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的商务参与者有机的联合起来,实现商务信息的一体化。实现电子商务依靠以链主为核心的电子供应链物流,并由此引发了一次高科技和高度信息化的革命,将供应链处理为虚拟化、信息化。 电子商务所导致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的各个组成部分,使供应链各个阶段相互协调,并对整条供应链利润最大化起重要作用。在电子商务的支持下,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直接反馈到厂商,企业的生产日程安排必须根据消费者需求信息制订生产计划,使得企业能够用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让消费者直接参与到整个生态系统和价值网的基础构造,并在电子商务网站的构建中得以体现。这种新的供应链是在消费者控制下的,企业围绕消费者需求重新建立供应链,企业的供应链也因此从推动型变成拉动型,将业务从内向外延伸到供应商及其贸易伙伴,使得企业的整个价值链能对消费者需求做出更好的响应。因此,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已经脱离使企业成本最小化的概念,电子供应链逐渐成为供应链网络节点企业实现共赢的核心内容。 三、电子供应链与企业伙伴关系 电子商务在许多企业物流供应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企业运用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互联网交易,采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原材料网上采购系统,对企业进行流程改造。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贯穿产业供应链整合中的强制性因素,许多企业的核心供应链概念和规则受电子商务影响以更高效的方法付诸实践,加速了核心供应链规则的广泛采用。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既定战略目标,企业供应链一旦确定,就会影响到伙伴企业的生产决策,而供应链概念代表着强调顾客服务至上的管理思想,电子供应链的活动则直接形成企业伙伴关系的重组,增强了企业间的合作紧密性。电子商务所引发的伙伴关系战略重组简化了企业业务流程,实现供应链上伙伴之间需求和供给信息的共享,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在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传统的企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002-03-22 14:54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工程师17235人,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有度高于其他企业。

关于开展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探讨

关于开展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探讨 1、引言 信息化水平评价,也称为信息化评估或信息化测评。通过对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进行评估,建立信息化标杆单位,对比集团企业内部单位和标杆的差距,为企业制定等高计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帮助企业建立内部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实践方案,对企业信息化基本发展状况形成标准、客观、定量的分析结论,为信息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从而有依据性的衡量、统筹、指导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可以深化公司全员对信息化的认识,推动信息化建设,进而提升现代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价值是信息化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的价值,是由信息化投资带来的可以用企业核心语言表达的绩效。信息化价值体现在应用中,是信息资产和其他企业资产融合后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价值增值。信息化如何更好的助力公司智能电网与“三集五大”建设,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坚强支撑作用,如何进一步推动公司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及在信息化价值在现代化“一强三优”的公司如何体现,是目前我们必须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2、国内外信息化评估开展介绍 1)哈佛大学与世界经济论坛“网络化准备指数”评估体系 2002年,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在基于各国信息与通信技术(ICTs)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首次对世界上75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化准备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对比分析,并于2002年2月4日发表了题为《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1—2002:准备进入网络世界》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以“网络化准备指数”(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简称NRI)的形式公布了评估结果,为商业行动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此后每年都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公布评估结果。 2)美国国际数据公司“信息社会指数”评估体系 “信息社会指数”(Inform~ion Society Index,ISI)是国际数据公司(IDC)和《世界时代》(World Times)全球研究部在“97全球知识发展大会”上共同提供的新概念。从1996年,IDC每年都对全球55个国家(或地区)参与信息社会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以“信息社会指数”的形式

集团企业信息化需主攻四点(信息化的必要性)

计算机世界/2008年/8月/18日/第033版 行业信息化 在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由于集团型企业管理层次多、行业多样化、区域广域化,他们在信息化发展实践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集团企业信息化需主攻四点 力诺集团信息管理中心宋成玉 我国集团型企业的构建始于20世纪80年代,相比较而言集团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历史则更短,大多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由于集团型企业管理层次多、行业多样化、区域广域化,他们在信息化发展实践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力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以太阳能、玻璃、制药和涂料化工为主导产业,并涉及外经贸、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高科技民营企业,2007年入围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国制造业500强行列,建有博士后工作站。旗下拥有太阳能、药业、玻璃制品、化工四个事业部,生产基地分布在鲁豫鄂皖等省市,总部位于济南东部新城。根据笔者多年来在集团企业中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经历,认为集团企业信息化需重点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1.透过企业战略,明确管理需求,确立信息化规划。 集团对子公司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督上,强调服务与管理并重。母公司信息化规划的核心是:通过预算落实集团的战略目标,通过资金管理提供集团运营“血液”;通过会计核算以及预算执行评估战略执行;通过审计监督实现规范运营;最后通过绩效考核实现经营评价。 子公司以业务运营为主,通过ERP将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销售、生产、采购、库存等所有管理业务集中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加强信息化工具在管理中的应用,做到“精细化管理”。 2.创新的业务模式带来信息技术整合与平台化需求。 协同管理带来运营、管理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各公司信息化起点不同,切入点也不同,行业特点也不一样,给集团管理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信息化优化带来了空间,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同时,集团企业对信息化有强烈的整合需求,要求信息化工具平台化,流程配置灵活,功能按需配置。不仅仅涉及集团内部,还有可能涉及企业上下游客户;不仅仅涉及产供销,还有绩效考核甚至第三方物流。 譬如在力诺集团的协同办公项目中,我们坚持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平台、统一的建设,发挥企业集团内部信息化人才共享、硬件平台共享、后台管理共享,以大集中、大共享的模式探讨大型企业集团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3.基础条件越来越成熟,帮助企业加强集团管控。 宽带接入带宽增加、费用降低,加之安全以及灾备技术的发展,为实现集团管控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通过数据的实时集中、管理的透明可溯、流程的集成可视、权限及功能的严谨细密,提高了企业扩张的可复制性,大幅度地降低了集中管控的成本,更显著地体现出集团管控的效益。集团级信息系统以及基础网络建设已成为众多集团型企业实现管控的必要手段。提高管理能力、扁平化管理,使信息化在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中发挥作用。 4.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信息化要突出主线。 信息化规划的实施既要在信息应用上有突破点,也要树立标杆企业。结合集团战略,挑选管理基础好、人员年轻素质高、总经理配合好的的子公司为试点公司。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模型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模型 一)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广泛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 管理技术,企业不仅要在生产运营中的各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还要有效地将各种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将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市场上立足并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要具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硬实力,在信息技术这样的软实力上也必须“过硬” ,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不同阶段,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并根据企业信息技术引进和应用的不同特点,围绕生产制造类企业运行特点,建立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是对企业信息化程度进行系统、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企业管理决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国外提出了许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模型,这些模型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律和信息化建设特点而构建,按照信息化管理水平由低到高分成五个级别。信息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可以供企业对比其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找出在信息化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在发展方向上为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指导。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大致分为信息化初始期、信息化普及期、信息化控制期、信息化整合提升期、信息化成熟期五个阶段。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构建原则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目的性:建立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清楚地认识 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帮助企业明确今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途径; (2) 可行性: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既要易 于采集相关信息,又要便于操作和识别,尽可能地避免重复的指标,简化统 计的过程; (3) 可比性:建立企业信息化成熟度阶段分类模型的前提是要保证指标口径 的一致性,便于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地横向、纵向比较,以使企业有明确的改 进方向; (4) 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技术、实践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成 熟度阶段分类模型也应随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评价体系和指标体系既要反映 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变化,又要灵活调整; (5) 全面性:分类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防止片 面性。既要考虑企业短期发展和利益,又要兼顾长远利益。企业信息化成熟 度阶段分类模型分为下列几种: (1) 处于信息化初始期的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程度处于初始期的生产制造 型企业,其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环节管理和信息技术都不够完善,其信息化 情况仅限于生产制造的某些环节或某个节点,信息技术普及度较低,信息系 统未能构建,这个阶段企业的信息建设仅能对企业某些环节或节点产生效 用,并不能对企业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产生整体性的作用。 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化的重点是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车间现场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