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MSDS

乙醚MSDS
乙醚MSDS

乙醚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31026

CA

S:

60-29-7

中文名

称:

乙醚

英文名

称:

ethyl ether 别名: 二乙(基)醚

分子式: C4H10O;(CH3CH2)2O

分子

量:

74.12

熔点: -116.2℃ 沸点:34.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71;蒸汽

压:

-4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

性:

稳定

外观与

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危险标

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

用途: 用作溶剂,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

多汗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主要用途于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毒性:LD

501215mg/kg(大鼠经口);LC

50

221190mg/m3,2小时(大鼠吸入)

人吸入200ppm,最小中毒浓度(刺激);人经口420mg/kg,最小致死剂量。刺激性:家兔经眼:4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边氧化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重铬酸钾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

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不含过氧化物的废料液控制一定的速度燃烧。含过氧化物的废料在安全距离以外敞口燃烧。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环氧氯丙烷制备方法介绍

环氧氯丙烷各种合成新工艺研究 环氧氯丙烷(ECH)别名表氯醇,化学名称为1-氯-2,3-环氧丙烷,是一种易挥发、不稳定的无色油状液体,有与氯仿、醚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有毒性和麻醉性,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可与多种有机液体形成共沸物。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进入21世纪后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量迅猛提高,我国目前是全球环氧树脂最大生产基地,对环氧氯丙烷的需求将愈来愈大。 1目前环氧氯丙烷主要生产工艺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始于上世纪30年代。1945年,壳牌化学公司开始丙烯高温氯化法(或称烯丙基氯化物法、氯丙烯法)的工业化生产。1955年,陶氏化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2家用丙烯高温氯化法生产ECH的生产商。1985年,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开始采用醋酸丙烯酯法(或称烯丙醇法)生产ECH,同年实现该法的工业化。目前,工业上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2种。 1.1丙烯高温氯化法 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工业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经典方法,由美国Shell公司于1948年首次开发成功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该方法生产,主要原料是丙烯、氯气和石灰。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丙烯高温氯化制氯丙烯;氯丙烯次氯酸化合成二氯丙醇(DCH);二氯丙醇皂化合成环氧氯丙烷3个反应单元。 丙烯高温氯化法已达到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工艺连续化和操作自动化。其特点是生产过程灵活,工艺成熟,操作稳定。除了生产环氧氯丙烷外,还可生产甘油、氯丙烯等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副产D—D 混剂(1, 3一二氯丙烯和1, 2一,二氯丙烷) 也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同时,副产物质量分数为32 %的盐酸水溶液可气化脱吸生产H C 1气体循环使用,降低氯气的消耗。该法流程短、设备材质要求低。投资较小。该法的缺点是原料氯气引起设备的严重腐蚀,对丙烯纯度和反应器的材质要求高、能耗

有机分析习题

《有机分析》习题 2.物理常数的测定 1、用毛细管法测熔点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固体试样的熔点敏锐是否能确证它是单纯化合物?两种化合物的熔点不下降是否能证明它们为同一化合物?为什么? 2 、测定熔沸点时为什么要进行温度计外露段的校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此项校正? 3 、液体试样的沸程很窄是否能确证它是纯化合物?为什么? 4 、测定沸点和沸程时为何要进行气压的校正?如何校正? 5 、液体密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简述各种测定方法的原理。 6 、简述阿贝折光仪测定液体折光率的原理?折光仪用标准液或标准玻璃校正的目的是什么? 7 、作为液体纯度的标志,为什么折光率比沸点更为可靠? 8 、旋光性物质溶液的旋光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9 、举例说明旋光性物质溶液的比旋光度与溶液的浓度、PH 值、温度和所用溶剂有关? 10 、圆盘旋光仪中半荫片能提高测量的准确度,为什么? 11 、如何判断被测物是左旋还是右旋? 12 、测定硫脲熔点得如下数据: 初熔全熔 主温度计读数172.0 ℃174.0 ℃ 辅助温度计读数38 ℃40 ℃ 温度计刚露出塞外刻度值149 ℃ 求校正后的熔点 . 13 .已知四氯化碳试剂

( 1 )今用韦氏天平测某试样密度,得以下数据: 骑码 1 2 3 4 水中位置10 0 0 6 试样中位置 5 9 8 0 ( 2 )测定沸程得如下数据; 初步判断试样的级别? 14、已知分析纯:邻二甲苯ρ=0.8590 ~0.8820;对二甲苯ρ=0.8590~0.8630;氯苯 ρ=1.1050~1.1090,用韦氏天平测定两试样,得如下数据: (1)初步鉴定样1是邻二甲苯还是对二甲苯? (2)初步鉴定样2是否为分析纯氯苯? 15、根据以下条件鉴定未知物是否为果糖? 称取 2.50g 试样溶于50.0mL水中;用1dm旋光管于20℃时,测得旋光度为-4.65 °。 16 、已知葡萄糖的纯度为95.0% ,如果此试样可以使偏振光振动面偏转+11.5 °,则应称取多少克葡萄糖。配成100.0mL 溶液?已知=2dm 。 17 、一种天然提取的旋光性植物碱。其分子量为365 。取它的0.2mo1.L -1 氯仿溶液盛于20 cm 的旋光管中,于25 ℃时,测出旋光度为+8.17 °,计算它的比旋光度? 18 、今用旋光分析测得某试样纯度为80%,测定时试样溶液浓度为2.0g·mL -1 ,用2dm 旋

3-氯-1_2-环氧丙烷_MSDS(中文)-最终版详解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名称:环氧氯丙烷 化学名称:3-氯-1,2-环氧丙烷 生产企业: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企业应急电话: 生效日期:2012年1月 产品使用建议和使用限制: 主要用于制备甘油、环氧树脂、氯醇橡胶、聚醚多元醇,是生产甘油及缩水甘油衍生物的重要原料,还用作溶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危害:易燃液体(第3类) 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第3类);急性毒性,吸入(第2类);急性毒性,经皮(第3类); 皮肤腐蚀(第1B类);严重的眼损伤(第1类);皮肤敏化作用(第1类); 致癌性(第1B类) 环境危害:急性水生毒性(类别3) GHS标签 象形图

信号词 危险 危险说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1 皮肤接触会中毒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30 吸入致命 H350 可能致癌 H402 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0 不要吸入蒸气。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天津大学精细化工综合实验2 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的制备

实验2 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的制备方法。 2、掌握醚化、酰化、硝化、还原反应的机理。 3、了解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的用途和性质。 二、实验原理 还原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的反应或减少氧的反应,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反应。还原反应的方法有化学还原、催化还原和电化学还原。 化学还原有铁粉还原、锌粉还原、硫化碱还原、亚硫酸盐还原、金属复氢化合物还原。 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的合成方法有以对氯硝基苯为原料,经甲醇醚化、加氢还原、乙酸乙酰化、混酸硝化、铁粉还原或加氢还原而得。反应方程式如下:醚化: 加氢还原: 乙酰化: 硝化:

还原: 还有以2,4-二硝基氯苯为原料,经醚化,制得2,4-二硝基苯甲醚,再催化加氢还原,制得2,4-二氨基苯甲醚,再酰化而得。反应方程式如下: 醚化: 加氢还原: 酰化: 铁粉还原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工艺简单;缺点是有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国内仍有一些产品的生产用铁粉作还原剂,而很多产品已逐渐改用氢气还原法或硫化碱还原法。 三、产品性质:

熔点102.5℃,沸点180℃~195℃。 四、用途: 本品可用于制造4-乙酰氨基-2-(N,N-双乙醇胺基)苯甲醚,用以生产染料:分散蓝S-3GL、分散蓝HGL等。 五、实验内容: 方法1 4-乙酰氨基-2-硝基苯甲醚的铁粉还原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250mL四口瓶中,加水30~40mL,铁粉8.5g,浓盐酸1.5mL,升温至90℃,搅拌30min进行预蚀。 然后在90℃下于30min内慢慢加入10.5g 4-乙酰氨基-2-硝基苯甲醚(由实验Z-1制得),后于90℃~100℃保温2h,在此过程中用渗圈法随时检查酸量,即用硫化钠溶液测试有铁离子存在,保温完毕,在此温度下,加入固体碳酸钠,调节pH=8~9,并用硫化钠溶液测试无铁离子。趁热过滤,把滤液和洗液合并,加入少许亚硫酸氢钠,冷却至25℃以下,过滤,得灰白色产品,干燥。产品称重,计算收率。测熔点。 方法2 2,4-二硝基苯甲醚的催化加氢还原和乙酰化 向高压釜中加入2,4-二硝基苯甲醚70份、N,N-二甲基甲酰胺300份和镭尼镍催化剂2.8份,搅拌,在60~65℃和1.01~3.04MPa(表)的氢压下进行加氢。170min后反应结束。过滤催化剂,得含2,4-二氨基苯甲醚48.1份的反应混合物374.2份。然后,冷却上述反应混合物至10℃,经2h滴加35.5份的无水乙酸。再搅拌反应30min,在减压下蒸出溶剂二甲基甲酰胺和副产物乙酸,得浓缩物62.1份。其组成: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96.2%,2-乙酰氨基-4-氨基苯甲醚小于0.8%,2,4-双(乙酰氨基)苯甲醚1.3%,2,4-二氨基苯甲醚1.1%,其他1.3%(均为质量分数)。将该浓缩物进行减压精馏,收集190℃~195℃(133Pa)馏分,得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57.6份,含量98.9%,总收率89.5%。 六、思考题 1、铁粉还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2、请分析两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3、请分析各种还原方法的优缺点。

BHA的对氨基苯甲醚路线

BHA 的对氨基苯甲醚路线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剂,它一般是指2一丁基羟基茴香醚(2一BHA)与3一丁基羟基茴香醚(3一BHA)的混合物,以3一BHA 为主 BHA 的应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动物脂、干酪、饼干、肉类等。BHA 对热稳定,在弱碱条件下也不容易被破坏,具有一种良好的持久能力[1]。 性状:白色或微黄色蜡样结晶状粉末,稍有酸类的臭气和刺激性气味。BHA 对动物脂肪的抗氧化性较强,对不饱和的植物油的抗氧化性弱。对热稳定-用于焙烤食品。 丁基羟基茴香醚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剂,在有效浓度时没有毒性。作食品抗氧剂,能阻碍油脂食品的氧化作用,延缓食品开始败坏的时间。其在食品中的最大用量以脂肪计不得超0.2g/kg 。其用量为0.02%时比0.01%的抗氧效果提高10%,当用量超过0.02%是抗氧化效果反而下降。作化妆品的抗氧化剂时,能对酸类、氢醌、甲硫氨基酸、卵磷脂及硫化二丙酸等起抗氧化作用。亦可作饲料的抗氧剂。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丁基羟基茴香醚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方便面、速煮米、果仁罐头、腌腊肉制品、早餐谷类食品,其最大使用量为0.2g/kg 。丁基羟基茴香醚与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混合使用时,其中丁基羟基茴香醚与二丁基羟基甲苯总量不得超过0.1 g/kg ,没食子酸丙酯不得超过0.05 g/kg (使用量均以脂肪计)。此外也可用于胶姆糖配料。 其他使用参考:在动物油中用量为0.001%~0.01%;植物油,0.002%~0.02%;焙烤食品,0.01%~0.04%;谷物食品,0.005%~0.02%;豆浆粉,0.001%;精炼油,0.01%~0.1;糖果、口香糖基用量可达0.1%。 FAO/WHO (1984)规定:丁基羟基茴香醚用于一般食用油脂,最大使用量为0.2 g/kg 。与二丁基羟基甲苯合用时,没食子酸酯、特丁基对苯二酚合用时,没食子酸不得超过100mg/kg ,总量为0.2g/kg ;用于人造奶油,单用或与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酯类混合使用时,没食子酸酯类不得超过100mg/kg 。不得用于直接消毒,也不得用于调制奶及其制品。 BHA 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对羟基苯甲醚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与异丁烯或叔丁醇反应得BHA ; 一种是以叔丁基对苯二酚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硫酸二甲酯(或其它甲基化试剂)反应得BHA 。由于对羟基苯甲醚易得,其制备也较简单,因此,目前BHA 的生产以第一种方法为主[2]。 对氨基苯甲醚路线 首先合成甲氧基苯酚,然后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BHA 。 在冰浴搅拌下,加入对氨基苯甲醚和亚硝酸钠(摩尔比1:1.5),在硫酸存在下进行重氮化反应,反应后保温过滤,将滤液滴加于热水中水解,生成对羟基苯 1)H 2SO 4 NaNO 2 冰浴 1.5h 2)热水中水解

第七章-芳烃-习题-答案

第七章 参考答案: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硝基-3,5-二溴甲苯 (2)2,6-二硝基-3-甲氧基甲苯 (3)2-硝基对甲苯磺酸 CH 3 NO 2 Br Br CH 3 NO 2 O 2N OC H 3 SO 3H NO 2 3 (4)三苯甲烷 (5)反二苯乙烯 (6)环己基苯 (7)3-苯基戊烷(8)间溴苯乙烯 C C C 6H 5H 5C 6 H H CH 3CH 2CHCH 2CH 3 CH CH 2 Br (9)对溴苯胺 (10)对氨基苯甲酸 (11)8-氯-1-萘磺酸(12)(E )-1-苯基-2-丁烯 NH 2 Br NH 2 SO 3H Cl C=C H H H 3C CH 2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nitrobenzoic acid (2-硝基苯甲酸) (2)p-bromotoluene(对溴甲苯) COOH NO 2 C H 3Br (3)o-dibromobenzene (邻-二溴苯) (4)m-dinitrobenzene (间二硝基苯) Br Br NO 2 NO 2 (5)3,5-dinitrophenol (3,5-二硝基苯酚) (6)3-cloro-1-ethoxybenzene (3-氯 1-乙氧基苯) OH NO 2 O 2N OCH 2CH 3 (3-氯苯基乙醚)

(7)2-methyl-3-phenyl-1-butanol (2-甲基-3-苯基1-丁醇) CH 3CHCHCH 2OH CH 3 (8)p-chlorobenzenesulfonic acid (对氯苯磺酸)(9)benzyl bromide (苄基溴) SO 3H Cl CH 2Br (11)o-xyene (邻二甲苯)(12)tert-butylbenzene (叔丁基苯)(13)p-cresol (对甲苯酚) CH 3 CH 3 C(CH 3)3 CH 3 O H (14)3-phenylcyclohexanol (3-苯环己醇)(15)2-phenyl-2-butene (16)naphthalene (萘) HO 5、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物构造式。 (1) C 2H 5 (2) C 8H 10 H 3C CH 3 (3) C 9H 12 CH 2CH 2CH 3 or CHCH 3 3 (4) CH 3 C 2H 5 6、完成下列反应: (1) + ClCH 2CH(CH 3)CH 2CH 3 AlCl 3 C CH 3 3 CH 2CH 3 2-甲基丁基碳正离子重排成更稳定的叔戊基碳正离子后再进攻苯环,生成叔戊基苯。

日本顺风牌超级去油污剂化学成分优选稿

日本顺风牌超级去油污 剂化学成分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MSDS 1.产品识别? 产品名称:顺丰牌去油污剂 固体成品的化学品族:丁脂乙脂纤维素/丙烯酸树脂? 溶剂的化学名称:丙酮/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二甲苯/异丙醇/乙二醇单丁醚? 2.组成/成份资料? 化学名称?CAS编号丙酮67-64-1?乙酸丁酯?123-86-4?乙酸乙酯?141-78-6?二甲苯?108-38-3?异丙醇?67-63-0?乙二醇单丁醚?111-76-2? 3.危害标识? 过量接触时引致:刺激皮肤、眼球、呼吸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过量接触引发的症状: -过量吸入气体:咳嗽、头痛、迷糊、晕眩、不省人事、呕心及呕吐- 皮肤接触:可导致中毒、疙瘩、红肿- 眼部接触:痛苦、红肿 -吞入:喉部酸痛、胃痛、头痛、晕眩、呕吐、迟钝 4.急救措施 -吸入: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清新处,处于半躺坐位置休息,解开衣 服,若患者呼吸困难须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召唤医护人员。 -皮肤接触: 用大量清水及肥皂液冲洗,除去所有被沾污的衣物,及时召唤 医护人员。 -眼部接触:用大量清水立即冲洗,及时召唤医护人员。- 吞入:勿催吐,以清水漱口,及时召唤医护人员。 5.灭火措施? 灭火方法: -合适的设备: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灭火器- 应避免的措施:不要将水直接喷洒进贮存容器中 危险性的燃烧产物:- 可能产生? 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工作服及自给的呼吸器?

6.意外泄漏处理措施? -人员防护:穿带合适的设备,不要吸入气体? -环境防护:设法避免进入下水道,水源及污染土地? -清理处置:尽量收集溢出物于清洁合适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剩下的则以不发生反应的吸收材料覆盖,确保遵守当地的废物处理法则? 7.贮存及处理? 处理:远离热源、火源、不准吸烟、不要吸入气体,避免皮肤及眼睛接触,采 取防避积累静电措施。 P2ofP3 贮存: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采取防避积累静电措施 8.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化学名称?TLV* Ppmmg/m3丙酮?10002380乙酸丁酯?150712乙酸乙酯?4001440二甲苯?100434异丙 醇?5001230乙二醇单丁醚?20?┅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协会(ACGIH)制订呼吸防护:合适的呼吸过滤器手的防护: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配戴防溅入型眼镜皮肤防护:穿着合适的防护衣服 9.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有颜色涂料- 物理状态粘性液体 -爆炸状态?2.2~11%体积的挥发物闪点-3℃ 水溶性不溶于水蒸气密度较空气重 比重?0.90~1.45?(视不同颜色)粘度95±5KU/30℃ 10.稳定性和反应性? 须避免的环境条件:过热 须避免的材料: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酸/酸酐/强碱/碱金属危害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1.毒性资料? 本产品无特殊毒性资料? 在接触本产品中所含溶剂的蒸气浓度超过职业安全极限时会导致眼膜受损,呼吸道刺激及可能影响肾、肝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征包括:头痛、呕心、晕眩、疲劳、肌肉酸软及迷糊等。经常长期接触会使皮肤脱脂而干燥造成不适和皮肤炎。皮肤可吸收溶剂,眼部溅入时引起刺激,疼痛及暂时损伤。 12.生态资料? 本产品不可排入下水道或水源? 13.废弃须知? 废弃方法:本产品可在适当受控的设备中燃烧?

对氨基苯甲醚

对氨基苯甲醚 对氨基苯甲醚 p-Anisidine 分子式(Formula):C7H9NO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23.15 CAS No.:104-94-9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外观(Appearance):熔融状的晶体。 含量(Purity):99% 包装(Package):200公斤/桶 产地(Orgin):上海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1、熔点57.2℃沸点243℃相对密度 1.071 折射率 1.5559 溶解性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 2、凝固点:57℃ 用途(Useage) 用作染料和医药中间体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对甲氧基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p-methoxyaniline 中文名称2:对茴香胺 英文名称2:p-anisidine 技术说明书编码:1218 CAS No.:104-94-9 分子式:C7H9NO 分子量:123.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对甲氧基苯胺104-94-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其蒸气或气溶胶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进入体内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紫绀。慢性影响:可引起呼吸系统、皮肤的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OSHA 0.5mg/m3[皮]; ACGIH 0.1ppm,0.5mg/m3[皮]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对氨基苯甲醚

对氨基苯甲醚 1产品简介 1.1产品介绍 品名:对氨基苯甲醚,对甲氧基苯胺或对茴香胺 英文:p-Anisidine 分子式:C7H9NO 分子量:123.15 1.2理化性质 熔点:57.2℃沸点:243℃ 闪点:109.6℃相对密度:1.071 溶解性:溶于乙醇和乙醚,微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氧化成深棕色,与铁接触时氧化较快 1.3毒性 对氨基苯甲醚有一定的毒性,对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包括血液学改变、贫血和中毒性肾损害。 1.3用途 对氨基苯甲醚是染料、医药和香料的中药中间体。可用于生产冰染染

料、阳离子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可用于合成近20种染料,主要有:冰染染料枣红色GP,碱性染料阳离子金黄X-GL、还原染料还原大红R、冰染染料蓝色盐VB,活性红紫X-2R,直接耐晒橙F3G、色酚AS-RC、生产色酚AS-SG、染色剂甲氧基黄叱精等染料以及对甲氧基乙酰苯胺、邻氨基对乙酰氨基苯甲醚等染料中间体;医药上用于生产消炎痛、阿托平、伯喹等。 2合成方法 目前国内外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硝基苯法,以贵金属为催化剂,硫酸-甲醇和二甲亚砜为溶剂,在氢气下可制得对氨基苯甲醚。 2)苯酚法,以苯酚为原料,经过消化、甲氧基化、加氢等步骤制得。 3)对氯硝基苯法,以对氯硝基苯为原料与甲醇、液碱进行甲氧基化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醚,再经还原制得。还原方法有多种(Fe粉,NaS,水合肼,加氢,电化学等)

硝基苯法使用的溶剂回收困难,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苯酚工艺合成路线蝉,后处理过程复杂,很少在工业中采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对氯硝基苯上。 2.1硝基氯苯国内现状 硝基氯化苯是十分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中在医药、农药、染料等方面的,随着一系列相关衍生物及下游产品的开发,需求在大幅增长,在过去的几年对硝基氯苯的需求一直有增无减。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硝基氯苯产业的建设,直至2010年末,我国硝基氯苯的年产量达到470kt左右,2010年我国硝基氯苯的产出大约占据了全球的74%。

日本顺风牌超级去油污剂化学成分

MSDS 1. 产品识别 产品名称:顺丰牌去油污剂 固体成品的化学品族:丁脂乙脂纤维素/丙烯酸树脂 溶剂的化学名称:丙酮/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二甲苯/异丙醇/乙二醇单丁醚2. 组成/成份资料 化学名称 CAS编号丙酮 67-64-1 乙酸丁酯 123-86-4 乙酸乙酯 141-78-6 二甲苯 108-38-3 异丙醇 67-63-0 乙二醇单丁醚 111-76-2 3. 危害标识 过量接触时引致:刺激皮肤、眼球、呼吸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过量接触引发的症状: - 过量吸入气体:咳嗽、头痛、迷糊、晕眩、不省人事、呕心及呕吐 - 皮肤接触:可导致中毒、疙瘩、红肿 - 眼部接触:痛苦、红肿 - 吞入:喉部酸痛、胃痛、头痛、晕眩、呕吐、迟钝 4. 急救措施 - 吸入: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清新处,处于半躺坐位置休息,解开衣 服,若患者呼吸困难须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召唤医护人员。 -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及肥皂液冲洗,除去所有被沾污的衣物,及时召唤 医护人员。 - 眼部接触:用大量清水立即冲洗,及时召唤医护人员。 - 吞入:勿催吐,以清水漱口,及时召唤医护人员。 5. 灭火措施 灭火方法: - 合适的设备: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灭火器 - 应避免的措施:不要将水直接喷洒进贮存容器中 危险性的燃烧产物: - 可能产生 防护措施: - 穿戴防护工作服及自给的呼吸器 6. 意外泄漏处理措施 - 人员防护:穿带合适的设备,不要吸入气体 - 环境防护:设法避免进入下水道,水源及污染土地 - 清理处置:尽量收集溢出物于清洁合适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剩下的则以不发生反应的吸收材料覆盖,确保遵守当地的废物处理法则 7. 贮存及处理

对氨基苯乙醚工艺规程-试产版201807

副本编号: 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 工艺规程

目录 一、目的 二、范围 三、职责 四、制定依据 五、程序 1、产品概述 2、产品的质量标准 3、原辅料、中间产品及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4、工艺流程 5、操作程序与工艺条件 6、各工序的关键工艺控制点 7、物料消耗定额表与生产周期 8、技术指标的计算及物料平衡 9、主要设备及设备生产能力 10、技术安全与防火 六、变更历史 附表一、工艺流程图

一、目的: 建立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产品的工艺规程,保证工艺控制与工艺步骤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并且符合ISO9001质量管理的要求; 二、范围: 适合于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的生产过程和中间控制,包括加压氢化反应、产品精馏; 三、职责: 生产部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质量部负责对本规程的生产执行进行监督与管理、技术部负责对本规程的制定与修订; 四、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 《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质量标准》2014版 五、程序: 1、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 化学名称: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 英文名称:2,5-Dimethoxytetrahydrofuran CAS No:696-59-3 化学结构式:O O O 分子式:C 6H 12 O 3 分子量:132.16 熔点: <-45℃

沸点:145-147℃(lit.) 密度:1.023 g/mL at 20℃(lit.) 水溶解性:350 g/L (20℃) 闪点:95℃ 海关编码:29321900 用途:该品为抗胆碱药物阿托品硫酸盐的中间体。还用作照相坚膜剂。 2、产品的质量标准: 3、原辅料、中间产品及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3.1、原辅料质量标准: 3.2、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有机思考题答案(1-2学期完整版)

咖啡因 1、用升华法提纯固体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答:升华是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方法之一。 某些物质在固态时具有相当高的蒸气压,当加热时,不经过液态而直接气化,蒸 气受到冷却又直接冷凝成固体,这个过程叫升华。 若固态混合物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则可以应用升华法提纯。升华得到的产品一般 具有较高的纯度此法特别适用于提纯易潮解及与溶剂起离解作用的物质。 升华法只能用于在不太高的温度下有足够大的蒸气压力(在熔点前高于266.6Pa) 的固态物质,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2、提纯咖啡因时加氧化钙的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作用是提供碱性环境,使盐状咖啡因变成游离状便于咖啡因升华,为升华起热缓冲作用;中和丹宁酸等酸性物质,减少对咖啡因升华的干扰,如果没有完全中和,咖啡因是难以升华的;还可以吸收水。 3、从茶叶中提取出的粗咖啡因有绿色光泽,为什么? 答:因为茶叶中除咖啡因外,还含有色素等成分,也会随着咖啡因一起进入粗咖啡因里。 正溴丁烷的制备 1、本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硫酸的用量和浓度过大或过小有什么不好? 答:反应物、催化剂。过大时,反应生成大量的HBr跑出,且易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过小时,反应不完全;过小时反应不能进行,或反应不充分。 2、反应后的粗产物中含有哪些杂质?各步洗涤的目的何在? 答:可能含有杂质为:n-C4H9OH,(n-C4H9)2O,HBr,n-C4H9Br,H2O,丁烯,二氧化硫,溴单质 各步洗涤目的:①水洗除HBr、大部分n-C4H9OH,二氧化硫,溴单质等易溶于水的杂质②浓硫酸洗去(n-C4H9)2O,丁烯,余下的n-C4H9OH③再用水洗除大部分H2SO4④用NaHCO3洗除余下的H2SO4⑤最后用水洗除NaHSO4与过量的NaHCO3等残留物。 3、用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正溴丁烷时而在上层,时而在下层,如不知道产物的密度时,可用什么简便的方法加以判别? 答:从分液漏斗中分别取一点上层液或放出一点下层液于一盛水试管中,看是否有分层及油珠出现来判断,若上层有则在上层,反之相反。 4、为什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前要先用水洗涤一遍? 答:先用水洗,可以除去一部分硫酸,防止用碳酸氢钠洗时,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分液漏斗中压力过大,导致活塞蹦出,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可进一步除去硫酸,洗涤振摇过程要注意放气。 5、用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为什么摇动后要及时放气?应如何操作? 答:在此过程中,摇动后会产生气体,使得漏斗内的压力大大超过外界大气压,如果不经常放气,塞子就可能被顶开而出现漏液。

底漆 MSDS

产品名称KEM AQUA? Wash Primer, Green 企业识别略 成分/组分 信息?化学品名称含量%CAS# 乙醇 1 64-17-5乙二醇单丁醚 3 111-76-2 二氧化硅0.1 14808-60-7 硅凝胶 2 112926-00-8 滑石14 14807-96-6 危害识别?接触的途径:眼睛、皮肤接触产品、吸入产品蒸汽或者水雾。 ?过度接触的影响 眼睛接触:刺激眼睛。 皮肤接触:重复或长期接触会产生过敏现象。 吸入:刺激上呼吸道系统。 ?在密闭空间内高浓度的蒸汽可能会导致头痛、恶心、头晕。长期过度接触有害组分可能会对肝脏、泌尿系统、造血系统造成慢性危害 ?过度接触的症状:眼睛或皮肤过度接触会导致发红、发痒、灼热感 急救措施?眼睛: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就医。 皮肤:用肥皂和水冲洗污染的皮肤。脱下受污的衣物并洗干净后才能再穿。 ?吸入:如果吸入蒸汽,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清新处,使之恢复正常呼吸。保持平静。 ?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闪点:无适用信息 ?爆炸极限:无适用信息 ?灭火器采用酒精泡沫、干化学品或二氧化碳灭火剂。 ?异常火灾爆炸危害:密闭容器暴露在高温下可能会爆炸。由于紧急事故,过度接触产品分解产物会有健康危害,可能不会立即显现症状,需就医。 ?特殊消防程序:消防人员应穿着全套消防战斗服,包括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水喷雾可能无效。如果要用水,最好用喷雾水枪,水可以用来冷却密闭容器防止其暴露在高温下而压力积聚引起自燃或爆炸。 泄漏应急 处理?移除所有火源,使区域通风。?用惰性吸附剂吸附。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不用时保持容器密封,只能将产品转移到有完整、适当标签且经批准的容器中。不可口服。防止儿童接触。 ?储存:无适用信息 ?操作预防措施 只能在足够通风的条件下使用

DOW 环氧树脂_296-01738

产品资料 D.E.R.? 331? 液体环氧树脂 概述 D.E.R.? 331?液体环氧树脂是由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的液体产品。 简介 D.E.R. 331环氧树脂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用型液体环氧树脂。它已被公认为标准树脂 产品。并且在其基础上开发了许多种类的树脂。 一系列的室温固化剂可以和该液体环氧树脂配合使用,最常用的为脂肪族多胺、聚酰胺、 酰胺基胺、脂环族胺类以及这些固化剂改性物。通过在高温下固化该树脂,可以提高某些 特性,如耐化学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如果采用酸酐或催化型固化剂,则需要进行高温固 化,并且需要长时间的后固化以获得最终性能。 典型应用本产品适用的应用包括: ?粘合剂 ?浇注和模具 ?土木工程 ?复合材料 ?汽车涂料 ?罐头和卷材涂料 ?船舶和防护涂料 ?光固化涂料 ?灌封和封装 典型性能 性能(1)数值 方法 环氧当量(g/eq)182 – 192 ASTM D-1652 环氧百分比(%)22.4 – 23.6 ASTM D-1652 环氧基含量(mmol/kg)5200 – 5500 ASTM D-1652 颜色(铂钴法)最大值75ASTM D-1209 粘度@ 25°C (mPa?s)11000 – 14000 ASTM D-445 可水解氯含量(ppm)最大值500ASTM D-1726 水份含量(ppm)最大值700ASTM E-203 密度@ 25°C (g/ml) 1.16 ASTM D-4052 环氧氯丙烷含量(ppm)最大值5DowM 101321 储存期(月)24 (1) 典型性能,不应看作产品规格。

安全和处理 陶氏为客户提供物料安全资料表(MSDS)或安全资料(SDS),提供有关本产品的潜在健康影响、安全处理、贮存、使用和弃置的信息。陶氏极力鼓励客户在使用陶氏产品和其它原料之前先查阅MSDS 或SDS 。 本液体环氧树脂以大批、1000千克中型散装吨桶或240千克密封圆桶提供。本树脂应该放置在其最初密封包装中并存放于干燥处。此低粘度环氧树脂应该在至少24个月的期限内保持其化学性质。如需更多有关处理陶氏环氧树脂的信息,请查阅“陶氏环氧树脂产品监管手册、安全处理及贮存”(DOW Epoxy Resins Product Stewardship Manual, Safe Handling and Storage ,刊物编号296-00312) 和技术专讯“产品编码、储存时间和储存稳定性”(刊物编号296-01733)。 D.E.R.? 331? 液体环氧树脂容易结晶。将该树脂储存于25°C 以上的环境中就可大大避免产生该类可逆的物理现象。有关更详细内容请参见技术专讯,“液体环氧树脂的结晶化”(刊物编号296-01731)。 粘度与温度分布图 粘度:D.E.R. 331 液体环氧树脂 活性和结构性能 配方典型性能 配方 A 重量比 B 重量比 C 重量比 D.E.R. 331 环氧树脂 100 100 100 D.E.H.? 24环氧固化剂 13 1,2-二环已二胺 17 聚酰胺 43 混合粘度 @ 25°C (mPa?s) 2250 1020 16000 性能 凝胶时间 (分钟) 500 克 在凝胶化点的温度 (°C) 最高放热峰温度 (°C) 达到最高放热峰的时间(分钟) 25 74 266 36 50 113 172 56 56 94 118 110 热变形温度 (°C) 111 110 101 弯曲强度 (N/mm2) 96 106 67 弯曲模量 (kN/mm2) 3.0 2.9 2.4 屈服压缩强度 (N/mm2) 112 110 85 拉伸强度 (N/mm2) 79 71 57 断裂伸长率 (%) 4.4 4.0 3.9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25303540Temperature (o C)V i s c o s i t y (m P a .s )粘度 (m P a s ) 温度 (°C)

由对硝基苯甲醚制备对氨基苯甲醚的工艺研究

收稿日期:2003205220 作者简介:王树清(1960-),男,山东诸城人,南通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化工工艺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研究。电话: (0513)523944023,E 2mail :wang.sq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1794197.html, 由对硝基苯甲醚制备对氨基苯甲醚的工艺研究 王树清,高 崇 (南通工学院化工系,江苏南通226007) 摘 要:以硫磺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多硫化钠,然后用多硫化钠还原对硝基苯甲醚合成对氨基苯甲醚。第一步反应在90℃下回流1h ,硫磺的转化率可达100%;第二步反应在110℃下回流8h ,对氨基苯甲醚的收率为96%,纯度为99%,副产品硫代硫酸钠的收率为92%,纯度为98%。关键词:对氨基苯甲醚;对硝基苯甲醚;多硫化钠 中图分类号:TQ 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206(2003)06-0027-02 Study on synthesis of p 2aminoanisole from p 2nitroanisole W A N G S hu 2qi ng ,GA O Cho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7,China ) Abstract :Sodium polysulfide is prepared using sulfur and sodium hydroxide as raw material ,and then to reduce p 2nitroanisole with it to prepar p 2aminoanisole.The reaction condition :first reaction at 90 ℃for 1h ,the conversion of sulfur can be over 100%;second reaction at 110℃for 8h ,the yield of p 2 aminoanisole was 96%with purity 99%,the yield of by 2product sodium thiosulfate was 92%with pu 2rity 98%。 K ey w ords :p 2aminoanisole ;p 2nitroanisole ;sodium polysulfide 目前工业上采用铁粉或硫化钠还原对硝基苯甲醚制备对氨基苯甲醚[1~3]。铁粉还原后排出的废弃物处理困难,对环境污染大;硫化钠还原法,产物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代硫酸钠,不易分离,硫化钠的利用率低。我们以硫磺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多硫化钠溶液,用多硫化钠溶液使对硝基苯甲醚还原成对氨基苯甲醚。通过试验,得到了两步反应的优化条件,对氨基苯甲醚的收率达96%,纯度为99%,副产品硫代硫酸钠收率92%,纯度为98%。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硫磺、氯仿(纯度99%)均为化学纯;液体氢氧 化钠,工业品,纯度30%;对硝基苯甲醚,工业品,纯 度98.5%。 R Y 22型熔点仪;GC102型气相色谱仪,带氢火 焰离子化检测器;CDMC 25色谱数据处理机。1.2 实验方法 1.2.1 多硫化钠的制备 在装有回流管的反应器 内,加入31.8g 硫磺粉、129.87g 30%的氢氧化钠溶液,开动搅拌器,慢慢加热,控制反应温度为90℃,反应1h ,反应液呈透明状态,证明硫磺已全部转化。 1.2.2 对硝基苯甲醚的还原 在装有刚制备好的 多硫化钠溶液的反应器内,加入0.3095mol 对硝基苯甲醚,升温至110℃,搅拌回流8h ,取样经气相色谱分析,含量达到规定要求后,稍冷却,分出有机层,冷却、固化、过滤,滤饼溶于氯仿中,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回收溶剂,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干 第32卷第6期 2003年12月 应 用 化 工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Vol.32No.6Dec.2003

天然药物化学--第8章---甾体及其苷类

第8章甾体及其苷类 一、选择题 1.甾体皂苷不具有的性质是() A.可溶于水、正丁醇B.与醋酸铅产生沉淀C.与碱性醋酸铅沉淀 D.表面活性与溶血作用E.皂苷的苷键可以被酶、酸或碱水解 2.溶剂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总皂苷中各皂苷() A.酸性强弱不同B.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C.极性不同 D.难溶于石油醚的性质E.分子量大小的差异 3.可用于分离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的方法是() A.中性醋酸铅沉淀B.碱性醋酸铅沉淀C.分段沉淀法 D.胆甾醇沉淀法E.酸提取碱沉淀法 4.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氯仿-浓硫酸B.三氯醋酸C.香草醛-浓硫酸 D.醋酐-浓硫酸E.盐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5.从水溶液中萃取皂苷类最好用() A.氯仿B.丙酮C.正丁醇D.乙醚E.乙醇 6.下列化合物属于() C.螺甾烷醇型皂苷D.四环三萜皂苷 E.甲型强心苷 7.区别三萜皂苷与甾体皂苷的反应() A.3,5-二硝基苯甲酸B.三氯化铁-冰醋酸 D.20%三氯醋酸反应E.盐酸-镁粉反应 8.可用于分离螺甾烷甾体皂苷和呋甾烷皂苷的方法是() A.乙醇沉淀法B.pH梯度萃取法C.醋酸铅沉淀法 D.明胶沉淀法E.胆甾醇沉淀法 9.有关薯蓣皂苷叙述错误的是() A.双糖链苷B.中性皂苷 C.可溶于甲醇、乙醇 D.其苷元是合成甾体激素的重要原料 10.含甾体皂苷水溶液中,分别加入酸管(加盐酸)碱管(加氢氧化钠)后振摇,结果是() A.两管泡沫高度相同B.酸管泡沫高于碱管几倍 C.碱管泡沫高于酸管几倍D.两管均无泡沫 E.酸管有泡沫,碱管无碱管 11.有关螺甾醇型甾体皂苷元的错误论述是() A.27个碳原子B.C22为螺原子C.E环是呋喃环,F环是吡喃环 D.六个环组成E.D、E环为螺缩酮形式连接 12.不符合甾体皂苷元结构特点的是() A.含A、B、C、D、E和F六个环B.E环和F环以螺缩酮形式连接 C.E环是呋喃环,F环是吡喃环D.C10、C13、C17位侧链均为β-构型

MSDS-灌注环氧树脂

Acc. to 91/155/ECC – ISO 11014-1:1994(E ) 中文版 修订日期 2006/10/20 2007年9月 出版日期 2007/02/27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产品产品详情详情详情:: 商品名商品名:: EPIKOTE TM Resin MGS RIMR 135 商品名2: RIM 135 商品编码商品编码: 16S - 00300/2 产品应用/制备 环氧树脂体系 生产商/供应商供应商:: Hexion Specialty Chemicals Stuttgart GmbH Am Ostkai 21 + 22 D-70327 Stuttgart 电话:++49/(0)711/38 98 00 – 0 传真:++49/(0)711/38 98 00 – 11 信息信息::见第16部分(联系人) 应急信息应急信息:: 24h 应急电话: +44 (0) 2087 628322 2.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鉴定号鉴定号:: EINECS 号:没有可用的资料(准备中) 化学性质 描述描述::改性环氧树脂 CAS :25068-38-6 NLP :500-033-5 双酚A 环氧氯丙烷树脂 Xi, N ;R 36/38-43-51/53 > 50 % CAS :16096-13-4 EINECS :240-260-4 1,6-正己烷缩水甘油醚 Xi ;R 36/38-43-52/53 < 25 % 附加信息附加信息:: 列出的危险短语的定义请参照第16部分。

3.危险性概述 危险危险指示指示指示:: Xi 刺激性 N 对环境危险 关于对关于对人体人体人体和环境特别危险的信息和环境特别危险的信息和环境特别危险的信息:: R 36/38 刺激眼睛和皮肤。 R 43 接触皮肤可能引发过敏。 R 51/53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生环境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含有环氧物质。参阅生产商提供的资料。 其他信息其他信息:: 符合要求的环氧氯丙烷残余量 APME :改性环氧树脂 < 10 ppm (0.001 %) 4.急救措施 总说明总说明::立即脱去被产品污染的衣物 吸入后吸入后:: 提供新鲜空气,安全起见,立即就医。 如果患者神志不清,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以便送至医院。 接触皮肤后接触皮肤后:: 立即用水和肥皂冲洗并彻底清洗。 用消毒敷物覆盖伤口 接触眼睛后接触眼睛后:: 撑开眼睛并用自来水清洗眼睛数分钟。 立即就医。 吞食后吞食后:: 冲洗口腔然后喝足量的水。 立即就医。 5.消防消防措施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合适的灭火剂:: CO 2,灭火粉末或水喷雾。灭大火用水喷雾或抗溶性泡沫。 出于安全考虑出于安全考虑,,不适合的灭火剂不适合的灭火剂:: 水柱 由产品导致的特殊危险由产品导致的特殊危险,,燃烧产物或尾气燃烧产物或尾气:: 燃烧会释放 一氧化碳(CO ) 在合适的燃烧条件下,不排除产生微量其他有毒气体,比如: 氯化氢(HC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