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ppt课件
合集下载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PPT课件

四 实验内容与方法
c 将培养液分装到250mL的三角烧瓶中(80-100ml/瓶),再放入5-10颗玻璃珠,加塞,包扎,灭菌(121℃,30min) 3、接种:待培养液充分冷却至室温后,无菌操作从母种斜面铲取约1cm² 的菌丝体块(勿带过多的培养基),使菌丝面朝上悬浮于液面上; 4、培养:先25℃静止培养2d, 待接种菌块萌发长出新菌丝后,再 于摇床上振荡(150-180rpm)培养 3-4d,观察检测液体菌种的质量。
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电炉(1台/组); 250mL三角烧瓶(1个/人);500mL或250mL烧杯、量筒(各1个/组);中长玻璃棒(1根/组),六层纱布(1块/组),接种钩、接种铲(各1支/组);小刀、棉塞、牛皮纸、橡皮筋; 食用菌母种(1支/组),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蛋白胨,氯化钠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
1、学习液体菌种制作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液体菌种的质量检测; 3、了解液体菌种在食用菌生产中的优点。
一 实验目的
液体菌种是指将食用菌的菌丝在一定的的培养条件下采用液体培养基使其生长增殖形成大量菌丝体或菌丝球,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原种或栽培种使用。液体菌种必须经显微镜检查后方可用于科研和生产。 液体菌种使用的培养基根据不同菌类营养要求的特点而设计,其主要成分为碳源、氮源、矿质元素与维生素。碳源常用蔗糖和葡萄糖;氮源主要是蛋白胨、酵母粉等;无机盐常添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维生素多用维生素B1。
三 实验器材
1、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5g、蛋白胨2g、氯化钠0.1g,水1000mL,PH自然。 2、培养基制备: a 根据配方和用量称取适量去皮的马铃薯,切块(1cm³大小)后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电炉上加热煮沸30min(熟而不烂),用六层纱布过滤后将滤液补充至初始体积 b 按比例向滤液中加入配方中的其它各成份,搅拌(必要时可加热)使各成份充分溶解,(若溶液较浑浊可再过滤一次)再补充至初始体积,冷却(不烫手)
c 将培养液分装到250mL的三角烧瓶中(80-100ml/瓶),再放入5-10颗玻璃珠,加塞,包扎,灭菌(121℃,30min) 3、接种:待培养液充分冷却至室温后,无菌操作从母种斜面铲取约1cm² 的菌丝体块(勿带过多的培养基),使菌丝面朝上悬浮于液面上; 4、培养:先25℃静止培养2d, 待接种菌块萌发长出新菌丝后,再 于摇床上振荡(150-180rpm)培养 3-4d,观察检测液体菌种的质量。
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电炉(1台/组); 250mL三角烧瓶(1个/人);500mL或250mL烧杯、量筒(各1个/组);中长玻璃棒(1根/组),六层纱布(1块/组),接种钩、接种铲(各1支/组);小刀、棉塞、牛皮纸、橡皮筋; 食用菌母种(1支/组),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蛋白胨,氯化钠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
1、学习液体菌种制作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液体菌种的质量检测; 3、了解液体菌种在食用菌生产中的优点。
一 实验目的
液体菌种是指将食用菌的菌丝在一定的的培养条件下采用液体培养基使其生长增殖形成大量菌丝体或菌丝球,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原种或栽培种使用。液体菌种必须经显微镜检查后方可用于科研和生产。 液体菌种使用的培养基根据不同菌类营养要求的特点而设计,其主要成分为碳源、氮源、矿质元素与维生素。碳源常用蔗糖和葡萄糖;氮源主要是蛋白胨、酵母粉等;无机盐常添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维生素多用维生素B1。
三 实验器材
1、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5g、蛋白胨2g、氯化钠0.1g,水1000mL,PH自然。 2、培养基制备: a 根据配方和用量称取适量去皮的马铃薯,切块(1cm³大小)后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电炉上加热煮沸30min(熟而不烂),用六层纱布过滤后将滤液补充至初始体积 b 按比例向滤液中加入配方中的其它各成份,搅拌(必要时可加热)使各成份充分溶解,(若溶液较浑浊可再过滤一次)再补充至初始体积,冷却(不烫手)
第3章食用菌生理生态ppt课件

作用
酶的组成部分或活性基团 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
来源
牛肉膏 酵母膏
麸皮 土豆汁
米糠 玉米浆
(五)水分
结合水:参与细胞组成
自由水
基本溶剂代谢介质 调节胞温 维持膨压
分
鲜重90%左右
在细胞中 占生来自因素 10-6~10-7无机盐 10-4~10-5
来源
有机氮(主要)
无机氮(NH4+、NO3-) 尿 素
胞外酶
吸收利用
辅助氮源
牛粪
效果
只有无机氮,易生长慢、不结菇无机氮源多,降低食用菌品质 铵态氮比硝态氮效果好
C/N
适宜
菌丝生长期:20~25:1 子实体生长期:30~40:1
太小:菌丝易徒长,不易结菇 太大:生长慢,产量低
(三)无机盐
作用
称为
营养物质
一、营养物质
(一)碳源
概念
能提供碳素营养的物质
作用
构成细胞结构物质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来源
简单:单糖、双糖等→吸收利用
复杂:
纤维素、木质素等
胞外酶水解后
吸收利用
常用
主要:植物性下脚料
辅助:白糖
诱导 孢外酶产生促进菌丝生长
玉米芯
(二)氮源
概念
能提供氮素营养的物质
作用
构成核酸、蛋白质的要素
氮源 10-3
碳源10-2
水分大量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规律
二、生理类型
食用菌
生活方式
腐生菌共生菌寄生菌
(一)腐生菌
1.概念 从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料的菌
2.种类
腐生菌
腐生对象
木生菌 粪草生菌 土生菌
酶的组成部分或活性基团 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
来源
牛肉膏 酵母膏
麸皮 土豆汁
米糠 玉米浆
(五)水分
结合水:参与细胞组成
自由水
基本溶剂代谢介质 调节胞温 维持膨压
分
鲜重90%左右
在细胞中 占生来自因素 10-6~10-7无机盐 10-4~10-5
来源
有机氮(主要)
无机氮(NH4+、NO3-) 尿 素
胞外酶
吸收利用
辅助氮源
牛粪
效果
只有无机氮,易生长慢、不结菇无机氮源多,降低食用菌品质 铵态氮比硝态氮效果好
C/N
适宜
菌丝生长期:20~25:1 子实体生长期:30~40:1
太小:菌丝易徒长,不易结菇 太大:生长慢,产量低
(三)无机盐
作用
称为
营养物质
一、营养物质
(一)碳源
概念
能提供碳素营养的物质
作用
构成细胞结构物质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来源
简单:单糖、双糖等→吸收利用
复杂:
纤维素、木质素等
胞外酶水解后
吸收利用
常用
主要:植物性下脚料
辅助:白糖
诱导 孢外酶产生促进菌丝生长
玉米芯
(二)氮源
概念
能提供氮素营养的物质
作用
构成核酸、蛋白质的要素
氮源 10-3
碳源10-2
水分大量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规律
二、生理类型
食用菌
生活方式
腐生菌共生菌寄生菌
(一)腐生菌
1.概念 从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料的菌
2.种类
腐生菌
腐生对象
木生菌 粪草生菌 土生菌
食用菌栽培课件

麻脸菇
菇假 根
食用菌栽培课件
雀斑菇
蘑菇属(Agaricus)
菇淡 黄
菇灰 白 蘑
菇白 鳞
食用菌栽培课件
蘑菇属(Agaricus)
双孢蘑菇
白杵蘑菇
大 肥 菇
食用菌栽培课件
蘑菇属(Agaricus)
菇野 蘑
夏生菇
食用菌栽培课件
菇白 林 地
蘑菇属(Agaricus)
菇蘑
食用菌栽培课件
小白菇
孢子印紫色
耳革
食用菌栽培课件
粗革耳
裂 褶 菌
孢子印粉红色
• 菌托发育良好,缺菌环―――――草菇属 (Volvariella)
菇草
银丝菇
食用菌栽培课件
孢子印粉红色
• 菌托及菌环均缺,菌褶离生,菌盖与菌柄易于分 离――光柄菇属(Pluteus)
柄白 菇光
菇黑 边 光 柄
灰
光
食用菌栽培课件
柄
菇
孢子印赭色
有菌环――――――
第三节伞菌目(Agaricales)
伞菌目是食用菌、药用菌种类最多的一个目,认识 这类真菌有重要的意义。
一、伞菌概述
形态特征
• 子实体肉质、蜡质、膜质,伞形为主,还有其它。 • 菌盖伞形、扁半球形、扇形、漏斗形、匙形、斗
笠形 。 • 菌柄中生、偏生、侧生或无柄有的、具附属物 • 颜色多样,子实层为菌褶或菌管 。
菌盖组织脆,柄细长,未成熟菌盖不内卷,成熟后 呈圆锥形―――――――小菌属(Mycena)
鸡
洁
纵
小
花
菇
食用菌栽培课件
菌盖组织损伤时处不分泌乳汁
菌褶非延生,菌柄中生菌盖组织湿后不能恢复原。 菌盖组织甚脆,菌柄粗,菌褶不纵裂 ―――――――――――――红菇属(Russula)
食用菌栽培292精品PPT课件

结种,进行有性繁殖;
•
不具花茎芽的白麻和米麻。
把不同发育阶段的天麻块茎 分为以下几种:
原生球麻(原球茎) 米麻(麻米)
白麻(白头麻) 箭麻 母麻
箭麻、白麻、米麻、母麻关系
一次米麻 一次白麻
箭麻 二次白麻
侧生大白麻
二次白麻 二次米麻
蜜环菌索 母麻 营养茎
二次米麻
1.米麻
• 是原球茎分化生长出 的繁殖茎,其顶芽和 侧芽生长出的,长度 在1cm以下,多代无 性繁殖生长出的长度 2cm以下的小块茎。
3.箭麻
• 具有项生花茎芽(混合芽)的天麻块 茎。抽苔早期花茎如箭秆,花穗 似箭头,故称箭麻。
• 箭麻长椭圆形,肉质肥厚,个体 较大,一般长4~12cm,人工栽 培的最长可达15~20cm,重 100~200g,个别也有达到1000 余克。
• 外表皮黄白色,有腥味;有明显 的环节14~15节,最多可达30节; 节处有薄膜鳞生叶,鳞叶腋内有 突出的潜伏芽;块茎尾部可看出 原白麻营养茎腐烂脐形脱落痕迹。
• 天麻早在两千年前已入药用,《神农本草经》列 为上品。天麻味甘,性微寒。且有益气、定惊、 养肝、止晕、衭风湿、强筋骨等功效。
一、天麻的分布
• 主要分布在北纬240~250,东经940~1420 的范围内,其中我国分布较广,四川、云 南、贵州、湖北、陕西、吉林、黑龙江等 地,国外朝鲜北部、日本的中部和北部、 前苏联的远东地区都有分布。
四、天麻的繁殖
天麻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一)天麻的有性繁殖 即天麻用种子繁殖。天麻种子萌发除 必须具备地理环境外,还必须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及空气 条件。
• 在自然条件下,6月份成熟的天麻种子果实开裂,种子 由 果实中脱落,飘浮空气中,飞落在林间地面的落叶层中, 雨水由种皮孔裂处进入种子,胚吸水膨胀。
食用菌栽培技术分析68页PPT

食用菌栽培技术分析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
谢谢!
6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
谢谢!
6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食用菌栽培PPT

第54页,共54页。
第16页,共54页。
2.药用价值
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 药用价值。食用菌中具有的多糖类和蛋 白多糖及抗生素,能抑制肿瘤生长,增 强机体免疫功能。分别含有的类固醇物、 虫草素、有机锗、核酸等,对防病、治 病都有一定的功效。
第54页,共54页。
第17页,共54页。
3.经济价值
第54页,共54页。
第36页,共54页。
2.氮源
氮源:凡用于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
为氮源。氮源是食用菌合成核酸、蛋白质和酶类的主要原料。 食用菌主要利用有机氮,小分子有机氮可直接被吸收,如:尿素、氨
基酸、蛋白胨、蛋白质等。而大分子有机氮须经过胞外酶降解为小分子 有机氮才能吸收利用。多数食用菌也能利用无机氮。
世界上有2000多种食用菌,我国 己知的食用菌约720多种,能够进行人 工栽培的约70多种,目前进行较大面积 栽培的约20多种。如平菇、香菇、双孢 蘑菇、木耳、银耳、草菇、金针菇等为 普遍栽培的种类。
第54页,共54页。
第4页,共54页。
大宗菌类
第54页,共54页。
第5页,共54页。
第54页,共54页。
食用菌生产中应用的有机氮有:蛋白胨、酵母膏、尿素、豆饼、麦麸、米
糠、畜禽粪等。其中尿素用量要小。培养料中的总含氮量应控制在 0.016%-0.064%为宜。
第54页,共54页。
第37页,共54页。
食用菌的C/N
碳源和氮源是食用菌的主要营养,碳和氮的浓度要有 适应的比值C/N ,称为碳氮比。菌丝生长阶段所需的C/N 比 较小,以20:1为好,而在子实体生长阶段所需的C/N 比较 大,以30-40:1为宜。
变温结实性:在子实体分化期,经温差刺激才能形成子实 体的性质。
双孢菇栽培技术精品PPT课件

主讲人:
双孢磨菇成品
双孢磨菇的介绍
双孢蘑菇是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它既不与工业争 能源,也不与农业争资源;它既是一项生产周期短、见效 快、效益高的优势产业,又是一项外向型经济与循环型经 济互为一体的环保型产业。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简称蘑菇,是世界上栽培 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栽培中栽培面积最 大、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 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它含有丰富的高蛋白、低 脂肪、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糖、钙、磷、铁和18种氨基 酸,被誉为“人类无公害健康食品”, 而且双孢蘑菇的 菌丝还可以作为制药的原料。国内、外销量逐年递增,畅 销全球。
按一个标准菇棚500平方米栽培面积为例 干稻草:12500—15000 kg 干牛粪:5000—7000 kg 过磷酸钙:600 kg 菜籽饼肥:650 kg
注:稻草、牛粪、饼肥应无霉变,如果有发霉的 话那菌丝就会感染病菌。
三、培养料发酵时间的确定
双孢蘑菇出菇最佳适宜温度16℃左右,根 据我市近三年的气象资料统计:10月中下 旬至11月上旬,16℃--20℃的温度出现的天 数最多,根据出佳时段,那么发酵时间应 在8月20日左右。
即一亩大田按9个菇棚计算,亩产值在1350021600元之间。
双孢蘑菇主要种植技术要点
一 、菇棚地选择
选择不渍水、水源近、水 质卫生、取土方便的高榜 田建菇棚,同时,菇棚离 猪、鸡较远。而且菇棚要 座北朝南,菇棚和堆料场 地布局合理,菇棚保温、 保湿好,空气流通,无直 射阳光,内部整洁。
二、主要原料
4、合堆:间隔4天,把一堆一堆的料合在一起,相互掺 匀,同时把石膏粉均匀撒在培养料里,一个标准菇棚石 膏粉300斤。
五、装 棚
双孢磨菇成品
双孢磨菇的介绍
双孢蘑菇是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它既不与工业争 能源,也不与农业争资源;它既是一项生产周期短、见效 快、效益高的优势产业,又是一项外向型经济与循环型经 济互为一体的环保型产业。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简称蘑菇,是世界上栽培 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栽培中栽培面积最 大、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 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它含有丰富的高蛋白、低 脂肪、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糖、钙、磷、铁和18种氨基 酸,被誉为“人类无公害健康食品”, 而且双孢蘑菇的 菌丝还可以作为制药的原料。国内、外销量逐年递增,畅 销全球。
按一个标准菇棚500平方米栽培面积为例 干稻草:12500—15000 kg 干牛粪:5000—7000 kg 过磷酸钙:600 kg 菜籽饼肥:650 kg
注:稻草、牛粪、饼肥应无霉变,如果有发霉的 话那菌丝就会感染病菌。
三、培养料发酵时间的确定
双孢蘑菇出菇最佳适宜温度16℃左右,根 据我市近三年的气象资料统计:10月中下 旬至11月上旬,16℃--20℃的温度出现的天 数最多,根据出佳时段,那么发酵时间应 在8月20日左右。
即一亩大田按9个菇棚计算,亩产值在1350021600元之间。
双孢蘑菇主要种植技术要点
一 、菇棚地选择
选择不渍水、水源近、水 质卫生、取土方便的高榜 田建菇棚,同时,菇棚离 猪、鸡较远。而且菇棚要 座北朝南,菇棚和堆料场 地布局合理,菇棚保温、 保湿好,空气流通,无直 射阳光,内部整洁。
二、主要原料
4、合堆:间隔4天,把一堆一堆的料合在一起,相互掺 匀,同时把石膏粉均匀撒在培养料里,一个标准菇棚石 膏粉300斤。
五、装 棚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研讨( 31页)PPT课件

真姬菇的子实体有先在 菌种层上分化出菇的习 性,由塑料瓶盖里侧凹 下的部分将菌种压成馒头形,并将周围的 菌种也由盖子里侧轻压一下。
4、发菌
(1)调控好温湿度:真姬菇营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 不同品种有所不同,一般在22—25℃。菌丝生长最旺时, 因代谢所产生的热量使培养基内部的温度比瓶子周围的外 界温度高1.5—3 ℃。同时,因旺盛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使局部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因此,要对培养室内的温度 进行调整,降至20—22℃。
后熟期间,培养基的含水量上升也变得很缓慢, 菌种部分容易干掉,所以室内空气湿度要维持在 70%以上。
5、搔菌
搔菌是促进菌床表面形成菇蕾得重要一环,搔菌 的好坏影响着子实体的形成和产量。
搔菌实际上是促进培养料基面受到机械作用的刺 激促使菌丝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的作业,采用 专用搔菌机,将培养料面中央用爪形刀刃旋转压下, 主要将培养基料面四周搔除,形成环沟,环沟距瓶口 的距离约为15—20毫米,使料面成圆丘状,
从搔菌到催蕾这 段时间,要用有孔的 塑料薄膜等做覆盖材 料,既能表面保湿, 又能通风换气。室内 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 0.1—0.2%。
光照: 菇蕾发生初期需 1—10勒克司菇蕾 发生中后期需50 —100 勒克司的 光照度,进行间 歇控制。
7、出菇
(1)温度: 真姬菇子实体在8—2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8—10℃ 的温差刺激有利于其子实体的快速分化,并可以增加菌 芽密度,子实体分化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2—18℃,最适 为14—16℃在8℃以下、22℃以上难以分化出子实体。 成盖期以后,在5—8℃的低温和22—25℃的高温下,仍 能够缓慢生长,但长期处于这种逆境下,子实体会出现 变态现象,低温造成菇盖畸形、大脚菇;高温使菇柄徒 长,菌盖下垂,菇盖开伞很快,盖的厚度变薄,颜色变 淡变白等。所以在管理中,当原基或菇蕾出现以后,栽 培库房的温度应控制在14—16℃之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
教学总时数:72
课堂教学40学时 实践教学32学时
教学内容安排
食用菌概述 消毒与灭菌 平菇栽培技术 黑木耳栽培技术 蘑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销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 食用菌菌种生产 香菇栽培技术 滑菇、金针菇栽培 珍稀菇栽培概述 食用菌加工与营
第一章
第 一节 概念
食用菌概述
食用菌
食用菌的概念
食用菌栽培学的任务
食用菌栽培学是研究食用菌的形态结 构、生活史、生长发育、生态要求、菌种 制作、栽培管理、贮藏保鲜等内容的一门 新兴学科。它与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真 菌学、蔬菜学、植保学、发酵工艺学、环 境科学等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 应用性学科。
第二节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一、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 1.食用价值 2.药用价值 3.经济价值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
想一想?
1.什么是食用菌? 2.为什么说食用食用菌有利于人身健康? 3.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哪些种? 4.你了解目前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吗? 5.我省生产食用菌有哪些优势?
第二章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
本章主要学习食用菌的形态 与分类;食用菌的营养生理; 食用菌的理化环境;食用菌 的生物环境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食用菌生产概况
单位:万吨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50年 79年 86年 94年 00年 05年 中国 世界
2001年我省食用菌生产情况
食用菌鲜品总产量达24万多吨,其中: 平菇 14万吨 香菇 5.2万吨 滑菇 2.8万吨 金针菇 1000吨 黒木耳 1874吨 灵芝 6.5吨 野生菇 0.6吨 其它菇类 13.7吨 出口鮮品1.5万吨,干品15
食用菌是指人们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 总称。 具体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胶质或肉 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组织并能食用或药用 的菌类。 菇、菌、蕈、蘑、耳。
世界上有2000多种食用菌,我 国己知的食用菌约720多种,能够进 行人工栽培的约70多种,目前进行 较大面积栽培的约20多种。如平菇、 香菇、双孢蘑菇、木耳、银耳、草 菇、金针菇等为普遍栽培的种类。
一、食用菌形态 (一)菌丝体的形态 (二)子实体形态 (三)菌丝的组织体 二、 食用菌的分类 (一)食用菌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二)食用菌的种类
一、食用菌形态
菌丝体 (基质内,有分解、贮存、运输功能)
食用菌
子实体 (基质外,有食用、贮存、繁殖功能)
(一)菌丝体的形态
菌丝是一条透明的管状物,有横 隔膜将菌丝分成许多间隔,称有 隔菌丝。
生物学转化率=
子实体鲜重/栽培基质干重*100%
食用菌生长周期短,见效快。
二、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
植物秸秆
植物 家畜
食用菌
废菌料
土壤
肥 料
三、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
1.消费量逐年升高,市场需求量大。 2.科技含量逐渐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3.药用菌市场开发潜力很大。 4.自然资源可以满足栽培生产需求。 5.己形成研、产、供、加、销、贸体系。 6.市场广阔。
(二)子实体形态
各种子实体的差异
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由分化的菌丝体 组成,能产孢子的菌体或菇体。 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等,因种类不 同而异。 菌盖不同之处:形状、表皮状况、颜色、菌肉、 菌褶和菌管等。 菌柄不同之处:着生部位、长短、粗细、颜色、 质地、中空或中实、表面状态等。 菌环与菌托:有或无。
所有的食用菌菌丝都是有 隔菌丝。
孢子萌发
孢子 子实体 单核菌丝 双核菌丝
菌丝生长
THANK
YOU
SUCCESS
2019/5/6
菌丝结构
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属真 核细胞。 初生菌丝(单核菌丝)生长时期短,纤细, 每个细胞有一个细胞核,不能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生长快,时期长,粗 壮,每个细胞有两个细胞核,能形成子实 体,有锁状联合结构。
(三)菌丝的组织体
菌丝在基质生长,一般是很疏松的。但在不 良环境下,或在繁殖的时候,菌丝体的菌丝 会相互紧密地缠在一起,就形成了组织体。 组织体的形态各异,所以就有菌索、菌核、 菌丝束、菌膜、子座等。 菌核是较典型的组织体。 菌丝的组织体有较强的抗性。
二、 食用菌的分类
(一)食用菌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粘菌门 原核生物 生物 菌物界 真菌门 真核生物 植物界 地衣门 动物界
一、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
1.食用价值 食用菌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 胆固醇的特点,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 3%-4%或为干重的10%-40%,介于肉类和蔬菜 之间,是常见蔬菜的3-6倍,含有多种氨基酸。 脂肪含较低,为干重的2%-8%,主要由不饱和酸 构成。含灰分4%-10%,如钾、钠、钙、铁、锌、 磷、镁等。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 类和D类。
大
宗
菌
类
珍
稀
菌
类
药
用
菌
类
食用菌栽培历史和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的 国家之一。采食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 800年前就采用“砍花”种香菇并创造了 “惊蕈”等技术。是香菇等多种菌人工栽 培的发源地。随着人们以对食用菌生物学 特性的认识,对其产品的不断增加,中国 食用菌栽培业从诞生逐步走向发展,走向 成熟,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
生产现状
菌种优化、专业化生产 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反季节栽培、周年生产 人工控制光、温、湿等因子 代用料栽培为主要形式
经营现状
1.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食用菌生产,加工、 贮藏保鲜,销售企业为龙头,带动生产户, 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2.主导产业带动型。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入 手,实行一体化经营。推动区域食用菌产业 的发展。 3.市场带动型。栽培户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个体 栽培,直接销售。
2.药用价值
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并且具有较 高的药用价值。食用菌中具有的多 糖类和蛋白多糖及抗生素,能抑制 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分 别含有的类固醇物、虫草素、有机 锗、核酸等,对防病、治病都有一 定的功效。
3.经济价值 栽培食用菌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生产设备简单,投资少。
生物学效率高, 为80%~120%
教学总时数:72
课堂教学40学时 实践教学32学时
教学内容安排
食用菌概述 消毒与灭菌 平菇栽培技术 黑木耳栽培技术 蘑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销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 食用菌菌种生产 香菇栽培技术 滑菇、金针菇栽培 珍稀菇栽培概述 食用菌加工与营
第一章
第 一节 概念
食用菌概述
食用菌
食用菌的概念
食用菌栽培学的任务
食用菌栽培学是研究食用菌的形态结 构、生活史、生长发育、生态要求、菌种 制作、栽培管理、贮藏保鲜等内容的一门 新兴学科。它与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真 菌学、蔬菜学、植保学、发酵工艺学、环 境科学等相互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 应用性学科。
第二节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一、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 1.食用价值 2.药用价值 3.经济价值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
想一想?
1.什么是食用菌? 2.为什么说食用食用菌有利于人身健康? 3.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哪些种? 4.你了解目前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吗? 5.我省生产食用菌有哪些优势?
第二章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
本章主要学习食用菌的形态 与分类;食用菌的营养生理; 食用菌的理化环境;食用菌 的生物环境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与分类
食用菌生产概况
单位:万吨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50年 79年 86年 94年 00年 05年 中国 世界
2001年我省食用菌生产情况
食用菌鲜品总产量达24万多吨,其中: 平菇 14万吨 香菇 5.2万吨 滑菇 2.8万吨 金针菇 1000吨 黒木耳 1874吨 灵芝 6.5吨 野生菇 0.6吨 其它菇类 13.7吨 出口鮮品1.5万吨,干品15
食用菌是指人们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 总称。 具体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胶质或肉 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组织并能食用或药用 的菌类。 菇、菌、蕈、蘑、耳。
世界上有2000多种食用菌,我 国己知的食用菌约720多种,能够进 行人工栽培的约70多种,目前进行 较大面积栽培的约20多种。如平菇、 香菇、双孢蘑菇、木耳、银耳、草 菇、金针菇等为普遍栽培的种类。
一、食用菌形态 (一)菌丝体的形态 (二)子实体形态 (三)菌丝的组织体 二、 食用菌的分类 (一)食用菌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二)食用菌的种类
一、食用菌形态
菌丝体 (基质内,有分解、贮存、运输功能)
食用菌
子实体 (基质外,有食用、贮存、繁殖功能)
(一)菌丝体的形态
菌丝是一条透明的管状物,有横 隔膜将菌丝分成许多间隔,称有 隔菌丝。
生物学转化率=
子实体鲜重/栽培基质干重*100%
食用菌生长周期短,见效快。
二、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
植物秸秆
植物 家畜
食用菌
废菌料
土壤
肥 料
三、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
1.消费量逐年升高,市场需求量大。 2.科技含量逐渐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3.药用菌市场开发潜力很大。 4.自然资源可以满足栽培生产需求。 5.己形成研、产、供、加、销、贸体系。 6.市场广阔。
(二)子实体形态
各种子实体的差异
子实体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是由分化的菌丝体 组成,能产孢子的菌体或菇体。 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等,因种类不 同而异。 菌盖不同之处:形状、表皮状况、颜色、菌肉、 菌褶和菌管等。 菌柄不同之处:着生部位、长短、粗细、颜色、 质地、中空或中实、表面状态等。 菌环与菌托:有或无。
所有的食用菌菌丝都是有 隔菌丝。
孢子萌发
孢子 子实体 单核菌丝 双核菌丝
菌丝生长
THANK
YOU
SUCCESS
2019/5/6
菌丝结构
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构成,属真 核细胞。 初生菌丝(单核菌丝)生长时期短,纤细, 每个细胞有一个细胞核,不能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生长快,时期长,粗 壮,每个细胞有两个细胞核,能形成子实 体,有锁状联合结构。
(三)菌丝的组织体
菌丝在基质生长,一般是很疏松的。但在不 良环境下,或在繁殖的时候,菌丝体的菌丝 会相互紧密地缠在一起,就形成了组织体。 组织体的形态各异,所以就有菌索、菌核、 菌丝束、菌膜、子座等。 菌核是较典型的组织体。 菌丝的组织体有较强的抗性。
二、 食用菌的分类
(一)食用菌在生物中的分类地位 粘菌门 原核生物 生物 菌物界 真菌门 真核生物 植物界 地衣门 动物界
一、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
1.食用价值 食用菌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 胆固醇的特点,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 3%-4%或为干重的10%-40%,介于肉类和蔬菜 之间,是常见蔬菜的3-6倍,含有多种氨基酸。 脂肪含较低,为干重的2%-8%,主要由不饱和酸 构成。含灰分4%-10%,如钾、钠、钙、铁、锌、 磷、镁等。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 类和D类。
大
宗
菌
类
珍
稀
菌
类
药
用
菌
类
食用菌栽培历史和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的 国家之一。采食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 800年前就采用“砍花”种香菇并创造了 “惊蕈”等技术。是香菇等多种菌人工栽 培的发源地。随着人们以对食用菌生物学 特性的认识,对其产品的不断增加,中国 食用菌栽培业从诞生逐步走向发展,走向 成熟,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
生产现状
菌种优化、专业化生产 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反季节栽培、周年生产 人工控制光、温、湿等因子 代用料栽培为主要形式
经营现状
1.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食用菌生产,加工、 贮藏保鲜,销售企业为龙头,带动生产户, 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2.主导产业带动型。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入 手,实行一体化经营。推动区域食用菌产业 的发展。 3.市场带动型。栽培户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个体 栽培,直接销售。
2.药用价值
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并且具有较 高的药用价值。食用菌中具有的多 糖类和蛋白多糖及抗生素,能抑制 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分 别含有的类固醇物、虫草素、有机 锗、核酸等,对防病、治病都有一 定的功效。
3.经济价值 栽培食用菌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生产设备简单,投资少。
生物学效率高, 为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