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 数学实验作业

西南交通大学    数学实验作业
西南交通大学    数学实验作业

曾迪20119122 郭巍20119119 张延旭 20119128 交通流量问题

1.下图给出了某城市部分单行街道的交通流量(每小时过车次数)

假设:(1)全部流入网络的流量等于全部流出网络的流量;(2)全部流入一个节点的流量等于全部流出此节点的流量。

试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该交通网络未知部分(x1---x10)的具体流量。

解:建模与计算由网络流量假设,所给问题满足如下线方程组为:

?????????????????=++==-==+=+=+=-=+=+-.1000,600,200,400,1000,800,800,200,500,300638109109875121675443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则系数矩阵为:

.001010010010000000001100000000

01000000000011000000

00000100010000000011

000

110000000000110000000001110????????????????????????????????---=A 将原方程组简写成AX=B,先通过对应矩阵的秩看看解的情况,输入命令:

clear;

A=[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0 1 0 0]

b=[300 500 200 800 800 1000 400 200 600 1000]

B=[0 1 -1 1 0 0 0 0 0 0 300; 0 0 0 1 1 0 0 0 0 0 500; 0 0 0 0 0 -1 1 0 0 0 200; 1 1 0 0 0 0 0 0 0 0 800; 1 0 0 0 1 0 0 0 0 0 800; 0 0 0 0 0 0 1 1 0 0 1000; 0 0 0 0 0 0 0 0 1 0 400; 0 0 0 0 0 0 0 0 -1 1 200; 0 0 0 0 0 0 0 0 0 1 600; 0 0 1 0 0 1 0 1 0 0 1000] ;

rank(A),rank (B )

X=A/b

X1=null(A)

结果为

X0=

600

400

1000

800

0500

200

800

X=

000

00000

.100000

.100000

.100

0000.10

0000.100

00000

.100000

.1----

则原方程组的通解为

????????????????????????????????--+????????????????????????????????--+?????????????????

???????????????=????????????????????????????????0011100000000001101160040001000800050020008002110987654321k k x x x x x x x x x x ,式中21k k ,为任意实数,x 的每一个分量即为交通网络未知部分的具体流量,它有无穷多解.

2. 某公安局于晚上7时30分发现一具尸体,当天晚上8点20分,法医测得尸体温度为32.6℃ ,1小时后,尸体被抬走的时候又测得尸体的温度为31.4 ℃。假定室温在几个小时内均为21.1℃,由案情分析得知张某为此案的主要嫌疑犯,但张某矢口否认,并有证人说:“下午张某一直在办公室,下午5时打了一个电话后才离开办公室”。从办公室到凶案现场步行需要5分钟,问张某是否能被排除在嫌疑犯之外?

提示:按照Newton 冷却定律,温度为T 的物体在温度为T 0(T 0< T)的环境中冷却的速度和温度差成正比,由此可以建立模型。

解: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函数为T(t),并以第一次测量温度的时间(晚上8点20分)为起始时刻t=0.

根据Newton 冷却定律有:[]1.214.31)1(6.320)()(00===-=T T T T t T k dt

t dT ,,)(。且,其中k 为常数0T T >

运用Matlab 程序,输入命令:

Clear

dsolve y =)t''),T -k(T(t)=D(t)('0

结果为:

kt Ce T y +=0

当1.21,4.31)1(,6.32)0(0===T T T 时得:?????=+==+=??4.311.216.321.211)

1(0)0(k k Ce T Ce T 输入命令:

Clear

e k C Syms

)6.32^*1.21()0*(1=+=k e C f

)4.31^*1.21()1*(2=+=k e C f

k)C,,f ,solve(f =[C.k]21

解出:

C=-11.5 k=0.11 ()0.1121.111.5t T t e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计算出:

65.2-11.0339.1ln -t ≈=

从而可以得出死者大约2小时39分以前被害。8时20分测出尸体温度,也就是说死者在下午5时41分死,而张某在5时5分就能赶到事发现场,故不能排除张某的犯罪嫌疑。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离线作业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12道小题) 41.开放系统 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 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 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 43.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 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 (自行举例既可) 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 答: (1)系统现状说明 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 (2)弄清关联因素 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建立概念模型 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 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 (5)比较 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 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 答: (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 (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

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数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设函数(,)z z x y =是由 ln x z z y =所确定,则() 0,1,1dz =dx dy + . 2.设幂级数0 n n n a x ∞ =∑的收敛区间为()3,3-,则幂级数()0 1n n n a x ∞ =-∑的收 敛区间为 ()2,4- . 3.设函数 , 0()0, 0x x f x x ππ --<≤?=? <≤?的付氏级数的和函数为()S x ,则(5)S π= 2 π . 4.设),(x y x f z =,其中f 具有连续的二阶偏导数,则 y x z ???2 = 22 3 22 12 11f x y f x f x ''- '-'' . 5.设幂级数()0 1n n n a x ∞ =-∑在0x =处收敛,而在2x =处发散,则幂级数0 n n n a x ∞ =∑的 收敛域为 [1,1)-. 6.函数 23 )(2-+=x x x f 关于x 的幂级数展开式为 11 0(1)1,(1,1)2n n n n x x +∞ +=??--∈-???? ∑ . 7.设函数y z x =,则(2,1)dz = 2ln 2dx dy + 8.曲线23,,x t y t z t ==-=的切线中,与平面236x y z -+=垂直的切线 方程是 1111 2 3 x y z -+-==-. 9.设),(y x z z =是由方程sin()ln z e z xy a -= 0a >为常数所确定的二元函数,则 = dz cos()cos()sin() sin() z z yz xy xz xy dx dy e xy e xy + --. 10.旋转抛物面2 2 z x y =+的切平面: 44810x y z -++=, 平行与已知平面21x y z -+=. 11.微分方程20y y y '''+-=的通解为 1 2 12x x Y C e C e -=+,

西南交大大学物理CII作业 参考答案

?物理系_2015_09 《大学物理CII》作业No.7 热力学第二定律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判断题:(用“T”和“F”表示) [ F ] 1.在任意的绝热过程中,只要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系统的温度就不 会发生变化。 此说法不对.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Q=0.但不一定系统与外界无作功,只要系 统与外界之间有作功的表现,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E+W,可知,E=-W,即对应有内能的改 变.而由E=νC,T可知,有E,一定有T,即有温度的变化. [ F ] 2.在循坏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净功在数值上等于p-V图中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 积,因此封闭曲线包围的面积越大,循坏效率就越高。 有人说,因为在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净功在数值等于p-V图中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所以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越大,循环效率就越高,对吗? 答:不正确,因为循环效率取决于系统对外做的净功和系统由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只 有在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一定的情况下,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越大,即系统对外所 做的净功越多,循环效率越高,如果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不确定,则循环效率不一定 越高 [ F ] 3.系统经历一正循坏后,系统与外界都没有变化。 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系统的状态没有变化;(2)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系统与 外界都没有变化; (3)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接着再经历一逆循环,系统与外界亦均无变化。 解说法(1)正确,系统经历一正循环后,描述系统状态的内能是单值函数,其内能 不变,系统的状态没有变化。 说法(2)错误,系统经过一正循环,系统内能不变,它从外界吸收热量,对外作功,由 热力学第二定律知,必定要引起外界的变化。 说法(3)错误,在正逆过程中所引起外界的变化是不能消除的。 [ F ] 4.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解: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 F ] 5.一热力学系统经历的两个绝热过程和一个等温过程,可以构成一个循环过程解:循环构成了一个单热源机,这违反了开尔文表述。

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题目——A题:测点分布问题

2018年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请先阅读“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 A题:均匀布点问题 均匀布点问题在工程领域里面经常遇到。比如我们在进行天气预报的时候,天气演化的数值计算模型是通过在球面上布置网格进行的。在地球表面布置计算网格时,这些网格点必须是均匀的(图1给出了两种比较均匀的计算网格),才能保证计算是均匀的,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值演化计算。 图1 两种均匀分布的计算网格 在岩土工程领域,在进行地质体的力学计算时,同样需要计算网格是均匀的,这就需要在地质体表面也均匀的分布点。相对于天气预报的球体,地质体一般是不规则的几何体(图2给出了一个不规则几何体的例子),在不规则形体表面均匀分布点会更加复杂一些。 图2 一些不规则形体的例子 除了计算网格的设置,我们在各个工程领域会遇到需要布置测点来测量物理量的问题,这时候常常需要布置的测点也是均匀的,而且很多时候不仅要在空间上是均匀的,对于某些变量来说也是均匀的。比如在布置地震台时,断层附近就要加密,历史上无地震的地区就可以布置的稀疏一些,此时地震台网的分布就应该是在考虑空间位置的同时,对于地震发生概率是均匀的(图3给出了中国国家地震台站分布图);在布置人口监测点时,人口密集的地方就要多布置,人口稀疏的地区就可以少布置一些。当然上述只是举了一些例子,真实的分布时要考虑多重因素,而且均匀性的定义也是不确定的。

图3 中国国家地震台站分布图 请建立数学模型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在标准的球面上均匀分布测点?如何度量测点分布的均匀性?请给出球面点分布均匀性的度量标准并给出在此标准下最佳的球面均匀分布点的方法及结果。 2、若为非规则几何体,给出任意几何形体表面均匀分布点的数学模型。 3、在地震及环境工程等领域,在分布监测点时,多考虑一个影响因素(如地震发生概率、人口密度等等),建立数学模型,使测点分布也是“均匀”的。

大学物理(西南交大)作业参考答案5

NO.5 电势、导体与※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参考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选择题 1.真空中一半径为R 的球面均匀带电Q ,在球心O 处有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在球内离球心O 距离为r 的P 点处的电势为: (A )r q 04πε; (B )(041 R Q r q +πε; (C )r Q q 04πε+; (D ))(0 41 R q Q r q -+ πε; 参考:电势叠加原理。 [ B ] 2.在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A 的静电场中,将另一 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B 从a 点移动到b ,a 、b 两点距离点电荷A 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如图,则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 (A )(2 101 1Q --; (B )(2 101 14r r qQ -πε; (C ) )(2 1 114r r qQ --πε; (D ) ) (4120r r qQ --πε。 参考:电场力做功=势能的减小量。A=W a -W b =q(U a -U b ) 。 [ C ] 3.某电场的电力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一负电荷从M 点移到N 点,有人根据这个图做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中哪点是正确的? (A )电场强度E M <E N ; (B )电势U M <U N ; (C )电势能W M <W N ; (D )电场力的功A >0。 [ C ] 4.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距离为d (d <R )处,固定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点势为: (A )0; (B )d q 4πε; (C )-R q 04πε; (D ))(1 1 40 R d q - πε。 参考:如图,先用高斯定理可知导体内表面电荷为-q ,外表面无电荷(可分析)。虽然内表面电荷分布不均,但到O 点的距离相同,故由电势叠加原理可得。 [ D ] ※5.在半径为R 的球的介质球心处有电荷+Q ,在球面上均匀分布电荷-Q ,则在球内外处的电势分别为: (A )内r Q πε4+,外r Q 04πε-; (B )内r Q πε4+,0; 参考:电势叠加原理。注:原题中ε为ε0 (C )R Q r Q πεπε44-+内 ,0; (D )0,0 。 [ C ] r 2 (-Q)A b r 1 B a (q )

西南交通大学各学科专业2016年硕士招生复试线汇总

西南交通大学各学科专业2016年硕士招生复试线汇总 院系 专 业类别 专业代 码 专业名称 复试分数线(总分/单科=100分的考 试科目/单科>100分的考试科目) 土木工程学院 学 术型 081401岩土工程340/38/57 081402结构工程360/38/57 081403市政工程310/38/57 081405 防灾减灾工 程及防护工程 299/38/57 081406 桥梁与隧道 工程 桥梁方向(347/38/57),隧道方向 (375/38/57) 082301 道路与铁道 工程 345/38/57 专 业型 085213 建筑与土木 工程 桥梁工程方向(329/38/57),隧道工程 方向(375/38/57),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向 (345/38/57),岩土工程方向(340/38/57), 结构工程方向(320/38/57),防灾减灾工程 及防护工程方向(315/38/57),市政工程方 向(310/38/57),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 (300/38/57) 085222 交通运输工 程 280/38/57 机械工程学院 学 术型 080201 机械制造及 其自动化 330/38/57 080202 机械电子工 程 080203 机械设计及 理论 080204车辆工程 0802Z1 ★城市轨道 交通技术与装备 080400 仪器科学与 技术 教育部A类考生线(280/38/57) 080703 动力机械及 工程 教育部A类考生线(275/36/54) 081404 供热、供燃 气、通风及空调 工程 330/38/57 专 业型 085201机械工程320/38/57 085203 仪器仪表工 程 教育部A类考生线(280/38/57) 085234车辆工程320/38/57

西南交通大学数值分析题库

考试目标及考试大纲 本题库的编纂目的旨在给出多套试题,每套试题的考查范围及难度配置均基于“水平测试”原则,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对每套试题的解答,可以客观公正的评定出学生对本课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等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通过它可以有效鉴别和分离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从而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出客观的综合评定结果。 本题库力求作到能够较为全面的覆盖教学内容,同时突显对重点概念、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的考查。考试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绪论与误差: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有效数字、误差传播分析的全微分法、相对误差估计的条件数方法、数值运算的若干原则、数值稳定的算法、常用数值稳定技术。 非线性方程求解:方程的近似解之二分法、迭代法全局收敛性和局部收敛定理、迭代法误差的事前估计法和事后估计法、迭代过程的收敛速度、r 阶收敛定理、Aitken加速法、Ne w to n法与弦截法、牛顿局部收敛性、Ne w to n收敛的充分条件、单双点割线法(弦截法)、重根加速收敛法。 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高斯消元法极其充分条件、全主元消去法、列主元消去法、高斯-若当消元法、求逆阵、各种消元运算的数量级估计与比较、矩阵三角分解法、Doolittle 和Crout三角分解的充分条件、分解法的手工操作、平方根法、Cholesky分解、改进的平方根法(免去开方)、可追赶的充分条件及适用范围、计算复杂性比较、严格对角占优阵。 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法:向量和矩阵的范数、常用向量范数的计算、范数的等价性、矩阵的相容范数、诱导范数、常用范数的计算;方程组的性态和条件数、基于条件数误差估计与迭代精度改善方法;雅可比(Jacobi)迭代法、Gauss-Seidel迭代法、迭代收敛与谱半径的关系、谱判别法、基于范数的迭代判敛法和误差估计、迭代法误差的事前估计法和事后估计法;严格对角占优阵迭代收敛的有关结论;松弛法及其迭代判敛法。 插值法:插值问题和插值法概念、插值多项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插值余项定理;Lagrange插值多项式;差商的概念和性质、差商与导数之间的关系、差商表的计算、牛顿(Newton)插值多项式;差分、差分表、等距节点插值公式;Hermite插值及其插值基函数、误差估计、插值龙格(Runge)现象;分段线性插值、分段抛物插值、分段插值的余项及收敛性和稳定性;样条曲线与样条函数、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三转角法和三弯矩法。 曲线拟合和函数逼近:最小二乘法原理和多项式拟合、函数线性无关概念、法方程有唯一解的条件、一般最小二乘法问题、最小二乘拟合函数定理、可化为线性拟合问题的常见函数类;正交多项式曲线拟合、离散正交多项式的三项递推法。最佳一致逼近问题、最佳一致逼近多项式、切比雪夫多项式、切比雪夫最小偏差定理、切比雪夫多项式的应用(插值余项近似极小化、多项式降幂)。本段加黑斜体内容理论推导可以淡化,但概念需要理解。 数值积分与微分:求积公式代数精度、代数精度的简单判法、插值型求积公式、插值型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牛顿一柯特斯(Newton-Cotes)公式、辛卜生(Simpson)公式、几种低价牛顿一柯特斯求积公式的余项;牛顿一柯特斯公式的和收敛性、复化梯形公式及其截断误差、复化Simpson公式及其截断误差、龙贝格(Romberg)求积法、外推加速法、高斯型求积公式、插值型求积公式的最高代数精度、高斯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正交多项式的构造方法、高斯公式权系数的建立、Gauss-Legendre公式的节点和系数。本段加黑斜体内容理论推导可以淡化,但概念需要理解。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之欧拉及其改进法、龙格—库塔法、阿当姆斯方法。

大学物理(西南交大)作业参考答案1

NO.1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定律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 1. 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种是正确的: [ B ]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 若物体的加速度a 为恒矢量,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2.一质点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它门之间的关系为:[ D ]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 (D )∣V ∣=V ,∣V ∣≠V . 3.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a τ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 D ] (1) d /d t a τ=v , (2) v =t r d /d , (3) v =t S d /d , (4) d /d t a τ= v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1)、(3)是对的.(备注:经过讨论认为(1)是对的) 4.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 t 2 d /d v v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0v ,则速度v 与时 间t 的函数关系是 [ C ] (A) 0221v v += kt , (B) 0221 v v +-=kt , (C) 02121v v +=kt , (D) 0 2121v v + -=kt 5.质点作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 D ] (A) t d d v .(B) 2 v R . (C) R t 2 d d v v +.(D) 2 /1242d d ??? ????????? ??+??? ??R t v v . 6.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位置的变化关系为:a=3 1 +3x 2. 如在x=0处,速度v 0=5m.s -1,则在x=3m 处的速度为:[ A ] (A )9 m.s -1; (B )8 m.s -1; (C )7.8 m.s -1; (D )7.2 m.s -1 . 7.如图所示,假设物体沿着竖直面上圆弧形轨道下滑,轨道是光滑的,在从A 至C 的下滑过程中,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E ] (A) 它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B) 它的速率均匀增加. (C) 它的合外力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D) 它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E) 轨道支持力的大小不断增加. 8.物体作圆周运动时,正确的说法是:[ C ] (A )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 )匀速率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恒定不变; (C )必定有加速度,且法向分量一定不为零; (D )速度方向一定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为零,所以法向加速度一定为零; 9.以下五种运动形式,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 E ] A

房屋建筑学(西南交大)离线作业

21.墙体设计要求有哪些? 22.提高墙体的热阻的措施有哪些 23.墙体的隔热措施有哪些 24.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25.普通粘土砖墙的砖模尺寸与建筑模数是否一致?如何协调二者关系 26.勒脚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做法有哪几种 27.墙身防潮层的作用是什么?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如何确定?什么请款下须设垂直发防潮层 28.墙身防潮层的作用是什么?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如何确定?什么请款下须设垂直发防潮层

29.窗洞口上部过梁的常用做法有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30.砖砌平拱过梁的构造要点是什么 31.圈梁的作用有哪些?设置原则主要有哪些 32.构造柱的作用及加设原则是什么? 33.构造柱的构造要点有哪些 ? 34.简述墙体三种变形缝的异同 35.简述 1/2 砖隔墙构造要点。 36.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构造要点 37.墙面装修的作用是什么 ? 38.什么是抹灰类墙面装修?有哪些构造层次?简单介绍各构造层次的作用与做法

39.什么是贴面类装修?常见贴面类装修有哪些? 40.什么是涂料类墙面装修?涂料施涂方法有哪些? 17.楼梯的作用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18.楼梯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 19.楼梯坡度的表达方式有那些? 20.当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而平台净高不满足要求时,常采取哪些办法解决? 2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何特点 22.预制踏步有哪几种断面形式和支承方式?

23.栏杆扶手在平行楼梯的平台转弯处如何处理? 24.室外台阶的构造要求是什么?通常有哪些做法。 25.电梯井道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26.简述楼梯的设计步骤。 27.<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28.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29.确定地下室防潮或防水的依据是什么? 30.地下室卷材外防水的层数是如何确定的? 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西南交通大学访谈录】zzdingxi—脚踏实地,锐意进取

他是我交论坛的中流砥柱 他是电气研友的后勤保障 他是严谨致学的学术达人 他是幽默风趣的邻家小伙 他就是我们这期访谈的主角——zzdingxi 一、答疑&解惑 1.考试可带计算器吗? 答:据说13年之前准考证上没有注明是否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是从13年开始,准考证上就明确规定不让用了,估计以后都不让使用计算器。 我个人觉得大家不用担心,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既然不让用计算器,老师命题时肯定会考虑到计算问题的,这样一来,也许就不会出现一些非常难算、运算量及其巨大的题目。我本人是13年考的交大电气,当时看到不让用计算器时也有些担心,记得论坛里头还有师兄发帖告诉大家如何由尺规获得无理数的近似值,我也在这个帖子中重温了初中数学知识,考试的时候我也带上了作图工具。不过答卷的过程中,我发现题目都比较好算,运算量也不太大,并没有出现只能计算器来算的数值。13、14年两次考研结束后,也并没有研友在论坛吐槽没有计算器就算不了的问题,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 2.你好我想问一下试卷里面都是大题吗?没有选择填空那些是吗?因为看

了网上下载的真题,所以想确认一下,谢谢。 答:我只能说最近若干年电路分析一和电路分析二都是大题,没有选择填空。以后是否一定没有,我也不敢100%保证。 3.学硕的电路分析考一还是二? 答:学硕考电路分析一,专硕考电路分析二,其实这个问题在去看招生目录就能知道,准备考交大电气,这个都不知道确实有些不应该。 电路分析二比电路分析一考察的内容相对少一些,不过电路分析一考而电路分析二不考的内容也并不是《电路分析》这本书的难点,如果想知道考试内容上具体有什么分别,可以参考最近几年的电路分析一和电路分析二的真题,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明显的。大家做电路分析真题的时候,建议不要去考虑电路分析一还是电路分析二,最好都认认真真做几遍。 考试大纲我也不知道在哪里看,我当时复习的时候也没找过这个,我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尽量用谭永霞编的这本《电路分析》,书本里头的知识点和全部课后习题都要掌握,课后习题的答案百度文库有,论坛里头也有师兄分享了。《电路分析》和邱关源那本《电路》还是有点不同的,至于版本,我当时用的是出版日期为2009-8-1的那本蓝色封面的版本,当然,如果最近出了新版本,肯定是可以用的。《电路分析》这本书我觉得就是考试范围,《电路分析》以及历年电路分析真题复习好了以后,我想大家就不会再去担心考试大纲的问题了。 从往年来看,我一直觉得交大电气电路分析并不难,甚至可以说还是有一点点简单的。13年开始,学校也公布了最后录取同学的全部成绩,不知道大家看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力学C第1次作业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6道小题) 1.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3. 图示中的两个力,则刚体处于。 (A) 平衡 (B) 不平衡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作用力的大小等于100N,则其反作用力的大小为。 (A) (B)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5.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A) 刚体 (B) 变形体 (C) 刚体和变形体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图示结构,各杆自重不计,则杆BC是。

(A) 二力杆 (B)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7. 图示作用于三角架的杆AB中点处的铅垂力如果沿其作用线移动到杆BC的中点,那么A、C处支座的约束力的方向。 (A) 不改变 (B) 改变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8.

图示构架ABC中,力作用在销钉C上,则销钉C对杆AC的作用力与销钉C对杆B C的作用力。 (A) 等值、反向、共线 (B) 分别沿AC和BC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9. 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 (B) 不正确

西南交通大学《运筹学IA》考试题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三判断对错(在括号内打×或√,在横线上说明错误原因,每题3分, 共18分,不说明错误原因不得分。) 1.线性规划模型如果有最优解,则只能在可行域D极点上达到。 (×)如果存在多重解,其它点也能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 2.把线性规划模型加入松弛变量或多余变量,目的是为了确定基本可行解 而构造单位矩阵。(×) 目的是把约束条件方程的不等式变换为等式。 3.原问题最优解也可以从对偶问题的最优单纯形表中读出来。(√) 4.用单纯形法求解时,检验数为零的变量一定是基变量。(×) 如果模型存在多重最优解时,也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5.运输问题的解可能会有唯一解、多重解、无界解、不可行解。(×) 运输问题必定有最优解,有可能是唯一最优解,也有可能出现多重解。 6.对整数规划模型的非整数解用凑整方法处理后得到的解一定也是模型 的最优解(×) 凑整得到的解有时不是可行解,有时既使是可行解但不一定是最优解。四简答题(共12分) 1.线性规划模型中所谓的“线性”主要指的是?(4分) 答:(1)目标函数是线性的函数形式,有可能是求最大值,如追求利润 最大,也有可能是求最小值,如追求成本最低。(2分) (2)约束条件方程组由线性的等式或线性的不等式组成,有≤、=、≥ 三种形式。(2分) 2.线性规划模型的c j灵敏度分析中,如果c j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动时,目 标函数值是否也会发生改变?为什么?(8分) 答:(1)当c j 对应的变量x j 为非基变量时,最优解不会改变,目标函数值也不会改变, 因为尽管c j 发生了变动,但作为非基变量x j 的取值为0,所以目标函数中c j x j 项的取值仍然为0。(4分) (2)当c j 对应的变量x j 为基变量时,最优解不会改变,但目标函数值可能会发生

西南交通大学2018-2019数值分析Matlab上机实习题

数值分析2018-2019第1学期上机实习题 f x,隔根第1题.给出牛顿法求函数零点的程序。调用条件:输入函数表达式() a b,输出结果:零点的值x和精度e,试取函数 区间[,] ,用牛顿法计算附近的根,判断相应的收敛速度,并给出数学解释。 1.1程序代码: f=input('输入函数表达式:y=','s'); a=input('输入迭代初始值:a='); delta=input('输入截止误差:delta='); f=sym(f); f_=diff(f); %求导 f=inline(f); f_=inline(f_); c0=a; c=c0-f(c0)/f_(c0); n=1; while abs(c-c0)>delta c0=c; c=c0-f(c0)/f_(c0); n=n+1; end err=abs(c-c0); yc=f(c); disp(strcat('用牛顿法求得零点为',num2str(c))); disp(strcat('迭代次数为',num2str(n))); disp(strcat('精度为',num2str(err))); 1.2运行结果: run('H:\Adocument\matlab\1牛顿迭代法求零点\newtondiedai.m') 输入函数表达式:y=x^4-1.4*x^3-0.48*x^2+1.408*x-0.512 输入迭代初始值:a=1 输入截止误差:delta=0.0005 用牛顿法求得零点为0.80072 迭代次数为14 精度为0.00036062 牛顿迭代法通过一系列的迭代操作使得到的结果不断逼近方程的实根,给定一个初值,每经过一次牛顿迭代,曲线上一点的切线与x轴交点就会在区间[a,b]上逐步逼近于根。上述例子中,通过给定初值x=1,经过14次迭代后,得到根为0.80072,精度为0.00036062。

第一组 - 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

数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分组安排 答辩时间:2012年6月16日上午8:30 第一组: 地点:X8315 组长:陈滋利 秘书:李晓斌 成员:肖健波、张红玲、徐鹏 序号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号姓名学生专业 1 开区间上连续函数空间的收敛性研究陈滋利20085639郭小瑞数学与应用数学 2 Fourier级数收敛性及抽象的Fourier级数陈滋利20085675 王隽龙信息与计算科学 3 共形映射的构造及应用肖建波20085637 姚金宝数学与应用数学 4 代数方程求根问题综述肖建波20085643 陈曼数学与应用数学 5 多重级数肖建波20085687 李生华信息与计算科学 6 曲线模空间上Weil-Peterson度量的性质李晓斌20085604 毛力数学与应用数学 7 双曲结构模空间性质研究李晓斌20085613 谢杨东数学与应用数学 8 黎曼曲面的模空间研究李晓斌20085626 陈睿数学与应用数学 9 微积分在经济中的应用张红玲20085654 袁霞信息与计算科学 10 关于无穷小量的性质及应用张红玲20085658 富尧信息与计算科学第二组:

地点:X8319 组长:秦应兵 秘书:冯颖 成员:陈金喜、吴冲、徐芒 序号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号姓名学生专业 1 次正交矩阵与次对称矩阵秦应兵20085629 肖开刚数学与应用数学 2 积分中值定理的推广及应用秦应兵20085634 刘文剑数学与应用数学 3 广义正定矩阵及其性质秦应兵20085647 王仕杰数学与应用数学 4 常微分方程建模方法及其实例冯颖20085611 陆超数学与应用数学 5 Beta-Gamma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冯颖20085651 黎泉信息与计算科学 6 线性泛函分析中的若干原理陈金喜20085623 夏如兵数学与应用数学 7 Riemann积分和Lebesgue积分区别与联系陈金喜20085631 金明航数学与应用数学 8 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吴冲20085618 李亮数学与应用数学 9 Taylor公式的证明及其应用吴冲20085641 张小琴数学与应用数学 10 等价无穷小在求函数极限中的运用吴冲20085677 黄晋信息与计算科学 第三组: 地点:X8321 组长:杨晗 秘书:谢云丽 成员:彭晓春、张爱丽、刘品 序号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号姓名学生专业 1 齐次化原理的应用杨晗20085605 莫玲媛数学与应用数学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运筹学929 2018年试题和解析

机密★启用前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题代码:929 试题名称:管理运筹学一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共三大题,共3页,满分150分,请认真检查; 2.答题时,请直接将答题内容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内容无效; 3.请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试题代码和试题名称; 4.试卷不得拆开,否则遗失后果自负。 一、 问答题(60分,共10小题,每小题6分)(答在试卷上的内容无效) 1、线性规划模型中,何谓自由变量?自由变量和决策变量是什么关系? 解答: 用设定的未知数来表示线性规划问题问题中的未知量,这个设定的未知量就叫做决策变量,决策变量没有非负约束即为自由变量;自由变量一定是决策变量,但决策变量不一定是自由变量。 2、 请分别解释无可行解、无界解、最优解的概念。 解答: 无可行解:约束方程组没有公共解,造成线性规划模型无解的解。 无界解:没有任何一个可行解能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即目标函数没有上界或下界。 最优解:在线性规划模型的所有可行解中,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解。 3、 说明下面的数学模型不符合线性规划模型的什么特点? 1233 1223 21312643230 18 ..3()249,0 z x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 解答: (1) 此模型不符合线性规划模型目标函数应该是线性函数的特点;

(2) 此模型不符合线性规划模型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最小值的特点; (3) 此模型不符合线性规划模型约束条件方程组由线性的等式或线性的不等 式的特点。 4、 以目标函数Min 型为例,从基本可行解、求检验数以及基本可行解改进三个方面说明单纯形法和表上作业法的区别。 解答: (1) 基本可行解:单纯形法是通过构造单位矩阵来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而表 上作业法是通过另外的西北角法、最小元素法或差值法来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 (2) 检验数:单纯形法是算出机会费用j z 以后,直接计算检验数的代数式 j j c z -,而表上作业法是通过另外的闭回路法或者位势法来计算检验数。 (3) 基本可行解改进:单纯形法和表上作业法均是在当0j j c z -≤的情况下进 一步改进基本可行解,即若基本可行解不是最小值,那么需要迭代调整。二者在确定换入变量和换出变量的原则是一样的,但是方法不同,表上作业法是通过闭回路的方法来确定换入变量和换出变量;单纯形法通过行运算进行迭代。 5、 用表上作业法求运输问题的检验数的方法有闭回路法和位势法,位势法的思路是针对基变量ij x 给定系数i u 和j v ,建立方程i j ij u v c +=。请利用闭回路法的思路及以下图形的回路,证明位势法求非基变量检验数的公式ij ij i j c u v λ=--。 非基变量 基变量 基变量 基变量 证明: 因为'''',,ij i j i j x x x 是基变量,由已知条件有以下方程: '''''''',,i j j ij i j i j i i j u v c u v c u v c +=+=+= 根据闭回路法,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ij ij ij i j ij i j ij i j i j c c c c c c c c λ=+-+=-+- 即:''''ij ij i j ij i j j i j i c u v u v u v c u v λ=--++--=-- 故证得ij ij i j c u v λ=--。 6、 针对整数规划的分枝定界法: (1) 先使用什么方法求出不考虑整数约束的最优解?(3分) (2) 在整数规划模型中,设定决策变量k x 取值为整数,但用分支定界算法

基于矩阵分析的公共交通网络最优路径算法

第42卷 第3期 2007年6月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 OURNAL OF SOUTHW EST JI A OTONG UN I VERSI T Y V o.l 42 N o .3 Jun .2007收稿日期:2005 05 31 作者简介:何迪(1980-),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交通,电话:028 ********,E m a i :l hel u cy_1980@yeah .net 通讯作者:严余松(1963-),男,教授,博士,电话:028 ********,E m ai:l yanyu s ong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457368.html, 文章编号:0258 2724(2007)03 0315 05 基于矩阵分析的公共交通 网络最优路径算法 何 迪1 , 严余松1 , 郭守儆2 , 郝 光 1 (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四川成都610031;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 要: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即充分考虑换乘次数是乘客选择公共交通网络的决定因素,运行时间是其重要因素,分析了乘客心理特征,用G IS 技术建立了公共交通网络模型,构建了适合公共交通分析的直达矩阵和最小换乘矩阵.在此基础上,结合路段、节点运行时间,提出了公共交通网络最优路径算法,并用一个简单的算例对算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公共交通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最佳路径中图分类号:U 491 文献标识码:A Opti m al R outi ng A l gorith m for Public Traffic N et work Based onM atrix Anal ysis HE D i 1 , Y AN Yusong 1 , GUO Shoujing 2 , HAO Guang 1 (1.Schoo l o f T raffi c and T ransportation ,South w est Ji aotong U niversity ,Chengdu 610031,Ch i na ;2.Schoo l o f C i v il Eng .,South w est Jiao tong U niversity ,Chengdu 610031,Chi na) Abst ract :In order to ta ll y w ith the actua l sit u ation further ,.i e .,transfer ti m es are a deter m i n i n g facto r and travel ti m e is an i m portant facto r i n passengers cho ice o f a route in a pub lic tra ffic net w or k,the psycho log 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s w ere ana l y zed ,a public traffic ne t w ork m ode l based on GIS (geog raph i c al i n f o r m ation syste m )w as established ,and the pa t h p lann i n g m atri x and the least transfer m atrix used to the ana l y sis of public traffic w e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 f t h e above w orks ,an opti m al routi n g a l g orith m fo r public traffic net w orks w as proposed by consi d er i n g the link travel ti m e and the ti m e at bus stops .Fina ll y ,a si m ple exa mp le w as g iven to sho w th is a l g orit h m.K ey w ords :public tra ffi c net w ork ;G I S (geog raphical i n for m ation syste m );opti m al rou te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公路网络最短路径算法有D ij k stra 算法、Floyd 算法和M oo re Pape 算法.由于城市公交线网的特殊性,公交网络与公路网络最优出行路径算法有很大不同,文献[1]中就指出了公路网络的最优算法应用到公交网络的不足.常见的公交网络最短路径算法是采取对初始和终止站点线路集合向外扩展,逐渐逼近的搜索算法 [2] ,该模式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需要进行集合的逐步扩展、排序、求交等, 具有搜索速度慢和目标单一的缺点. 笔者在分析乘客心理和对公交网络G I S (geog raph ical infor m ati o n syste m )描述的基础上,引入特殊矩阵,并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模型的计算当中,得到最优出行路径.该算法较以往将出行距离作为权重的算法更符合乘客选择出行路径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G I S 技术和特殊矩阵的应用,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计算,一方面提高了搜索速度,另一方面也简化了算法.

2016西南交大大学物理A1第八次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AI 》作业No.08导体介质中的静电场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和“F ”表示)[ F ] 1.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解: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0,表面场强处处垂直于表面。 [ F ] 2.负电荷沿导体表面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 解: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表面场强与表面处处垂直,所以电场力做功为 0。 也可以这样理解:达到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那么当电荷在导体表面运动时,电场力不做功(因为电场力做功数值上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 [ F ] 3. 导体接地时,导体上的电荷为零。 解:导体接地,仅意味着导体同大地等电势。导体上的电荷是全部入地还是部分入地就要据实际情况而定了。[ F ] 4.电介质中的电场是由极化电荷产生的。 解:电介质中的电场是总场,是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共同产生的。[ T ] 5.将电介质从已断开电源的电容器极板之间拉出来时,电场力做负功。 解:拔出电介质,电容器的电容减少,而电容器已与电源断开,那么极板上的电量不变,电源不做功。此时,电容器储能变化为: 0222 ' 2 C Q C Q W ,即电容器储能是增加的, 而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增量的负值,那么电场力应该做负功。 二、选择题: 1.把A ,B 两块不带电的导体放在一带正电导体的电场中,如图所示。设无限远处为电 势零点,A 的电势为U A ,B 的电势为U B ,则[ D ] (A) U B > U A ≠0(B) U B > U A = 0 (C)U B =U A (D) U B < U A 解:电力线如图所示,电力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U B < U A 。 2.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为[ D ] (A) R/r (B)R 2 /r 2 (C) r 2/ R 2 (D) r/R 解:两个金属球用导线相接意味着它们的电势相等, 设它们各自带电为 21q q 、,选无穷远处为电势 0点,那么有: r q R q 0 2 14 4 ,我们对这个等式变下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