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波复合材料

合集下载

导热吸波材料的政策

导热吸波材料的政策

导热吸波材料的政策
导热吸波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它同时具有导热和吸波两种功能。

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包括导热吸波材料。

自2012年以来,各部门相继出台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通过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规划发展目标与任务等构筑起新材料发展政策金字塔,予以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指导。

未来导热吸波材料的研究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开展功能单元体模型模拟仿真及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为实际生产制备提供理论指导;建立针对导热吸波材料的指标参数和测试标准,实现行业统一规范的评价体系。

随着5G商用的持续推进,市场需要能够满足电子产品散热与电磁屏蔽的需求的新型导热材料。

导热吸波材料应势而生,由导热剂、吸波剂或导热吸波粉以及树脂组成。

吸波材料

吸波材料
对于FSS的优化设计是很一个很重要的环 节,直接关系到所研究的FSS能否符合工程应 用标准。对于一个各参数没有明确数学关系的 FSS结构来说,一个合理、有效的优化设计方 案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FSS优化设 计中应用最多的就是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是基于生物遗传学的全局优 化方法 。
电路模拟吸波材料中 FSS的研究进展
1 引言
在现代战争中,雷达是主要的探测手段,所以为 了应对雷达,各国都在加大雷达隐身武器的研究,技 术核心就是减小雷达散射截面(RCS),而降低RCS 的主要手段就是在雷达探测目标上运用吸波材料。隐 身飞机,隐身潜艇,隐身导弹,隐身坦克的相继出现 使得现代战争进入新的领域。除了军事方面,由于现 在电子设备的大量运用,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的出现 也影响着其运行。于是民用方面的吸波也有大量的运 用,如安全防护、抗电磁波干扰、微波暗室、信息保 密和电磁兼容等。
3 频率选择表面(FSS)
4 理论研究
传输线法 :用等效电纳代 替方格栅型FSS,采用 S.W.Lee等提出的公式计 算FSS电纳,用传输矩阵 计算材料表面的反射率
4 理论研究
对于单层材料而言,只有感性FSS才能减 小材料表面的反射率;对于多层材料而言,利 用多层结构可不受FSS感容性的限制,可得到 比单层更好的宽带特性。传输线法的优点是模 型简单、计算量小。缺点就是适用范围小,对 FSS的尺寸和厚度都有要求。
材料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吸波复合材料的
吸波/承载一体化。
6 实验研究现状
周永江等人用有限元法对十字型电阻贴片频率选择表面 吸收体的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 吻合。并且他们通过改变十字型电阻贴片FSS的周期排列 方式、周期尺寸、FSS单元的 尺寸、FSS的方阻、介质层 厚度均来实现对其吸收峰的位 置、峰值以及带宽进行调节。

隐形飞机的奥秘

隐形飞机的奥秘

隐形飞机的奥秘:雷达吸波结构复合材料雷达吸波结构复合材料简称吸波复合材料,主要指纤维增强吸波复合材料和夹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吸波复合材料一般由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等增强,树脂基体中填充吸收剂或直接由本身吸收雷达波性能好的纤维与树脂构成。

夹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是用透波性能好、强度高的复合材料做成面板,其夹芯制成蜂窝、波纹或角锥结构,在夹芯壁上涂覆吸波涂层或在夹芯中填充轻质泡沫型吸收材料,构成夹层结构吸波材料。

1、吸波复合材料的优点吸波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一般复合材料比重低、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的力学优点,同时还能有效地吸收和衰减雷达波,使反射信号显著降低这种特点就决定了吸波复合材料在有效吸收衰减雷达波使飞机隐身的同时,本身还是一种结构材料,起着承载和减重的作用。

减重对隐身飞机来讲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因为隐身飞机外涂的吸波材料如铁氧体等,一般不能承载且增加重量;若能通过采用吸波复合材料抵消吸波涂料增加的重量,则可获得更好的吸波效果且不会影响飞机的其他性能。

复合材料从制造工艺上能够实现复杂外形结构的大面积精确整体成型,从而更好地保证飞机的气动外形。

如号称“飞翼”的B-2,高度的翼身融合,外形曲面极其复杂,若采用金属结构,将极为困难;但采用复合材料结构,则只要模具能制造出来,成型就不成问题,从而使制造工艺上的难题迎刃而解。

2、目前应用的主要吸波复合材料(1)碳-碳复合材料美国威廉斯国际公司研制的碳-碳复合材料适用于高温部位,能很好地抑制红外辐射并吸收雷达波。

在发动机部位用致密炭泡沫层来吸收发动机排气的热辐射,还可制成机翼前缘、机头及机尾。

(2)含铁氧体的玻璃钢材料这种材料质轻、强度和刚度高,日本已将它装备在空对舰导弹(ASM-1)的尾翼上,其弹翼也将使用这种材料改装,使其隐身性能大为提高。

(3)充填石墨的复合材料美国在石墨-热塑性复合材料和石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这些材料在低温下仍保持韧性。

电磁吸波材料的分类

电磁吸波材料的分类

电磁吸波材料的分类
电磁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磁波
隐身、电磁波屏蔽、电磁波吸收等领域。

根据其吸波机理和材料特性,电磁吸波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磁性吸波材料
磁性吸波材料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的磁滞损耗和磁导率变化来实现吸
波的材料。

常见的磁性吸波材料有铁氧体、镍锌铁氧体、铁氧体复合
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磁滞损耗,能够有效地吸收电
磁波能量。

2. 电性吸波材料
电性吸波材料是一种利用电性材料的介电损耗和电导率变化来实现吸
波的材料。

常见的电性吸波材料有碳纤维、聚苯乙烯、聚乙烯、聚酰
亚胺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能够有效地吸收电
磁波能量。

3. 复合吸波材料
复合吸波材料是一种将磁性材料和电性材料组合在一起,利用两种材料的吸波特性相互补充,从而实现更好的吸波效果的材料。

常见的复合吸波材料有铁氧体/碳纤维复合材料、铁氧体/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等。

4. 多孔吸波材料
多孔吸波材料是一种利用材料内部的孔隙结构来实现吸波的材料。

常见的多孔吸波材料有泡沫金属、泡沫塑料、多孔陶瓷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较好的吸波性能,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能量。

总之,电磁吸波材料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吸波机理和材料特性来进行的。

不同类型的电磁吸波材料具有不同的吸波特性和应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铁氧体吸波材料

铁氧体吸波材料

铁氧体吸波材料铁氧体吸波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磁波吸收领域。

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高磁导率、低磁损耗和宽工作频率等优点,因此在军事、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铁氧体吸波材料的特性。

铁氧体吸波材料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复合材料,其吸波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微观结构和磁性能。

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的矫顽力,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能量。

此外,铁氧体吸波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

二、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从而实现对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定制化设计。

在制备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掺杂、表面修饰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三、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应用。

铁氧体吸波材料在电磁波吸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铁氧体吸波材料可以用于隐身飞机、舰船等武器装备,有效降低其雷达截面积,提高隐身性能。

在航空航天领域,铁氧体吸波材料可以用于卫星、飞行器等载具的电磁兼容设计,保障其正常通信和导航。

在通信领域,铁氧体吸波材料可以用于天线、基站等设备的电磁波隔离,提高通信质量和安全性。

四、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磁波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铁氧体吸波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铁氧体吸波材料将朝着宽工作频率、高吸波性能、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实现对材料性能的精准调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综上所述,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在军事、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铁氧体吸波材料的性能和制备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电磁波吸收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微波吸波材料

微波吸波材料

微波吸波材料
微波吸波材料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和微波设备领域的一种材料。

它具有吸收和隔离微波信号的能力,可以减少系统中的干扰和反射。

微波吸波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微波,将其转化为热能,并防止微波信号的反射和传输。

以下是常见的微波吸波材料:
1. 碳基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种常见的碳基吸波材料,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

其特点是结构独特,导电性好,表面积大,可以吸收较宽频率范围的微波信号。

2. 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可以通过调控其磁性性质来实现对微波信号的吸收。

例如,铁氧体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和频率选择性的材料,可以吸收高频率的微波信号。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构成,可以获得更好的吸波性能。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由金属和绝缘材料组成的复合膜,可以实现宽频率范围内的吸波效果。

4. 气凝胶:气凝胶是一种具有低密度和多孔性的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吸收微波信号。

5. 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是通过将金属纳米颗粒或圆柱体嵌入非金属基底中制备而成的。

这种复合材料可以调节金属颗粒的形状和排列方式以控制微波吸收性能。

微波吸波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的具体要求。

一般来说,应根据所需吸波频率范围、吸波性能、材料成本和加工复杂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除了材料本身的特性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结构设计也对吸波性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微波吸波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获得最佳的吸波效果。

海洋环境吸波材料

海洋环境吸波材料

海洋环境吸波材料
吸波材料是指能够吸收或减少电磁波辐射的材料,海洋环境吸波材料是指适用于海洋环境的吸波材料。

海洋环境具有高湿度、高盐分和强腐蚀性等特点,因此海洋环境吸波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吸波性能。

目前,海洋环境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减少电磁波辐射。

中科院金属所马嵩和张志东团队利用纳米复合材料研制出一种高效吸波材料,该材料具有带宽宽、吸收强、重量轻、厚度薄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缓解电磁污染。

- 铁基吸收剂:铁基吸收剂是吸波涂料的主要成分之一,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辐射。

但在海洋环境中,铁基吸收剂容易被腐蚀氧化,导致吸波性能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者们采用聚苯胺包覆羰基铁粉、在吸波涂层表面制备羰基铁粉氧化物等方法,提高了铁基吸收剂的防腐蚀能力和吸波性能。

- 海上风电吸波材料:海上风电吸波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海洋环境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悦安新材表示,在海上风电吸波材料方面,公司今年有可能会重新启动项目,该项目目前处于示范阶段,公司也在做相应的攻关研发工作,希望通过降本解决海上风电增加吸波功能后成本太高的痛点问题。

总之,海洋环境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加,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海洋环境吸波材料问世。

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无线通信和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微波吸收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新型材料,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因此,制备性能优良的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碳纳米管(CNTs)作为一种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的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吸波材料中。

同时,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纳米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和各自的独特特性。

因此,CNTs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被视为理想的吸波材料。

本研究旨在制备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并研究其微波吸收性能,为纳米吸波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

二、研究内容1. 制备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

2. 研究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3. 测量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并优化其吸波性能。

4. 分析CNTsNi-Fe纳米复合材料吸收微波的机理。

三、研究方法1. 制备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CNTs的基础上,将制备好的Ni-Fe氧化物纳米颗粒分散于CNTs表面,形成CNTsNi-Fe复合材料。

2. 研究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3. 测量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 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吸波性能。

4. 分析CNTsNi-Fe纳米复合材料吸收微波的机理: 基于计算机模拟和传输线理论,对CNTsNi-Fe纳米复合材料吸波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吸波材料性能的升级路径。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制备CNTsNi-Fe纳米复合吸波材料,并研究其微波吸收性能,有助于深入了解CNTs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吸波机理,探索纳米材料在吸波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