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林区云,冷杉林分类型的多样性及稳定性

合集下载

探析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探析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探析封山育林对林区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作者:王小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1期摘要:在进行封山育林以后,林区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一个是昆虫群落,另外一个是植物,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以后,相关人士可以对这方面的问题加以更加深入的研究,更好的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封山育林;生物多样性;稳定性;影响在我国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森林的保护工作愈发看重,因为过去的经济建设造成森林资源的大量砍伐,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建设,随着砍伐量的不断增多,相应的森林资源也呈现出锐减的趋势,所以就必须要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对现阶段的森林现状进行改善。

在这一措施开展以来,间接的影响着森林生物多样性以及稳定性,使其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下,主要存在两种表现形式,因此本文重点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希望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 封山育林对林区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在进行封山育林的过程中,应该将林木加以进一步的划分,在不同的群落中,相应的昆虫群落多样性具有较高的指数,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种类上都会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不同的昆虫种类之间,在数量上的变化也是不同的,在这些昆虫种类中,蜘蛛以及寄生类的昆虫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中,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昆虫群落种类受到封山育林的影响会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影响,并且这一变化趋势是十分明显的,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进行变化,一般来说在9月时存在一个高峰,而进入10月以后,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昆虫的群落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在变化幅度中,封山林具有较大的变化幅度,没有经过封山的林分相对的变化幅度较小,因此可知,封山育林对于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是具有较大变化的,并且会随着时间而出现一定的演变,但是依然是寄生类的昆虫占据主要的位置,在没有进行封山的幼林中,天敌昆虫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在10月份以后会存在一段十分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昆虫在天地昆虫的类群中会变得更加复杂以及多样化,并且趋于稳定性,在种类以及数量上均具有均匀的分布。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纤维,还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这种稳定性可以表现为抵抗干扰的能力,即系统在受到外界冲击时,能够维持原有状态的能力;也可以表现为恢复能力,即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

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众多。

首先,气候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极端的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暴雨、低温等,都可能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其次,病虫害的爆发也是威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之一。

一旦病虫害大规模发生,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此外,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如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过度开垦土地等,也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灌溉设施、防洪设施等,提高系统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手段,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三是采用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如轮作、休耕、间作、套作等,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系统中生物种类、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多样化程度。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等多个方面。

物种多样性是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

丰富的农作物品种、畜禽品种和有益昆虫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基因多样性则是物种多样性的内在基础,不同的基因组合赋予了物种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农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茶园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三种森林经营空间尺度上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木种群结构的研究

三种森林经营空间尺度上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木种群结构的研究

三种森林经营空间尺度上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木种群结构的研究三种森林经营空间尺度上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木种群结构的研究*臧润国(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北京 100091)摘要 本文选择东北东部山区蛟河实验林场的一云冷杉和阔叶树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了林木的种群结构随三种森林经营空间尺度(小班,林班和景观)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大部分树种在小班水平上的种群结构是不固定的,而其在林班水平上的种群结构有较为固定的形式,景观水平上各树种的种群结构大都与其在林班水平上的种群结构是一致的。

小班水平所显示的种群结构并不一定是种群的真正结构,而林班水平及其以上空间尺度上所表达的基本上是种群的固有结构。

通过对三种空间尺度上林木种群特征的比较可以看出,林班水平上林木的种群特征可“上推”到景观水平,而景观水平上林木的种群特征亦可“下推”到林班水平。

但小班水平上林木的种群特征一般不能“上推”到林班或景观水平,而林班或景观水平上林木的种群特征一般也不能“下推”到小班水平。

小班水平上所表现出的可能并非是林木种群的固有特征,林班水平及景观水平上所表现的基本上是林木种群的固有特征。

就所研究森林而言,小班(面积一般在8hm 2以下)这种空间尺度对于表现林木种群的特征来说是不够的,而林班(面积一般在100 hm 2以上)这样的空间尺度对于表现林木种群的特征才是足够的。

关键词 空间尺度 种群结构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1 1 引言引言引言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为基础的,当时空尺度发生变化时,事物的属性就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生态学中所研究的各种对象都是以一定的空间范畴为基础的。

同时生态学上许多问题的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尺度的不同而造成的(邬建国,1992)。

生态学现象发生在一系列不同的时空尺度,而每个生态学者所选择的研究层次或“观察窗口”往往只对应于某一尺度,以不同尺度为基础所研究出的结论又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区的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

这些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往往比较复杂,往往受到多种影响,在这些影响下,生态系统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会改变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能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断变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保持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保持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让我们的生态系统继续发挥它的作用,提供给我们生存和繁衍所需的基本资源。

然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人们忽视了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当人们进行破坏性的活动时,生态系统也会变得不稳定,生物多样性会减小。

这种现象在许多地方都得到了证实。

例如,在许多农业区域,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农药会破坏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并影响农业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这将会导致土地上的植物和动物不再适应当地环境,从而不断减少物种多样性。

还有,人类的破坏性活动也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提供了许多的重要资源,例如海鲜,海草和珊瑚礁。

然而,过度捕捞,污染水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都导致了海洋的生态系统的退化,造成了生态系统不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存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我们应该减少农业和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环境,减少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的后果。

此外,我们应该维护自然资源的平衡,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最后,大家应该认识到,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是维护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如果我们破坏环境,不断减少物种多样性,人们的生活将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保护我们共有的生态环境,为人类的未来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生态系统是由许多生物体联合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包括从单细胞生物到大型哺乳动物的生物种类。

每一个生物种类都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数量和种类的丰富程度。

而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重要性当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生物种类灭绝或数量不足时,这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其生态平衡,同时损害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依赖于其他生物体的存在和生态角色,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支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有助于推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促进了生态平衡。

例如,蜜蜂对于农业的生态系统是重要的。

由于蜜蜂在花粉传播和授粉方面的角色,使得各种植物得以繁殖,形成了更加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若是蜜蜂数量不足,将会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物种多样性还有助于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和气体的完全分解,从而使得整个生态系统中繁殖的生物体不会受到有害物质和气体的伤害。

生态系统中的细微变化都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可以吸收不利变化,从而更加稳定。

例外:稳定的生态系统也可以较少物种多样性具有不变的系统结构的生态系统,通常具有很小的物种多样性。

比如位于澳大利亚的自然保护区迪士尼动物王国,该保护区以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而出名。

然而,该保护区仅有约100种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

该保护区的生境和饮食仅允许少量物种居住和繁殖。

科学家已经发现,该保护区的稳定性很高,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极少的物种多样性和不变的系统结构。

物种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起的作用还有:保持粮食生产:许多重要作物依赖于昆虫的授粉,而昆虫数量过少则会影响作物生产。

促进物种适应性:某些物种多样性的导致某些物种可以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死亡,从而形成耐受性。

减少生态相互依存性:如果生态系统中有许多类似物种,则当该生态系统改变时,几乎所有的物种都有相同的依存和角色,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生态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生态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生态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任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生态稳定性是指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生态系统本身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而生物多样性则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

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任何种类的减少或增加都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体系,其中包括生物、非生物、气候等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总体。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遇到外部环境变化,如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等,那么这个系统会发生变化以尽量适应环境。

生态系统有许多自我调节的机制,例如: 反馈机制、阈值及适应机制等。

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可以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只有一种或很少的物种,那么这个系统就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在环境变化之下它的生境也会发生改变,该环境中的物种将面临灭绝的威胁。

另一方面,如果生态系统中存在多种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将产生相互作用。

例如: 植物与景观、食物链以及复杂的生态过程。

相互作用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到一定程度。

不同的物种可以互相依存,例如,一种植物可以为一种昆虫提供食物,反过来,这种昆虫会为这种植物授粉,促进它的繁殖。

生态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会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生态稳定性的提高也会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这种相互关系特别重要的理由包括:1. 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稳定性生态稳定性包括两个重要的要素: 韧性和弹性。

韧性是指生态系统出现变化的抵抗力,弹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变化情况下调整的能力。

增加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韧性和弹性。

因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多种不同的物种,当某一种物种数量减少或者消失之后,其他物种可以顶替它们的生态角色,继续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假如生物多样性太少,生态系统不会变得很韧性和弹性,这时系统就会出现灭绝和不适应外界环境的危险。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形成木特征及植物多样性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形成木特征及植物多样性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形成木特征及植物多样性王婷;段文标;陈立新;荣立杰;景鑫;王金铃【期刊名称】《植物研究》【年(卷),期】2015(35)2【摘要】2013年6~8月,在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冷杉林1.5 hm A2的固定标准地内,调查了所有林隙形成木的树种、基径、胸径、树高、折断高度、形成方式、腐烂等级以及草本植物、灌木的种类、多度、高度、盖度,并计算了它们的丰富度和重要值。

结果表明:掘根倒木为36株,干中折断和干基折断倒木分别为17株和6株。

就Shannon多样性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D)而言,均为掘根样地〉干中折断样地〉干基折断样地。

在掘根和折干样方内,东北羊角芹的重要值均最大,分别为14.2、13.2。

掘根样方内的优势种为水金凤和荨麻,折干样方内的优势种为乌头。

在相同倒木腐烂等级条件下,掘根样方的物种丰富度均大于折干样方。

干基折断和干中折断草本层植物的丰富度在东、南、西、北样方内均小于对照样方的,而掘根样方内却相反。

【总页数】6页(P304-309)【关键词】云冷杉林;林隙形成木;多样性;重要值【作者】王婷;段文标;陈立新;荣立杰;景鑫;王金铃【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14【相关文献】1.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粗木质残体碳密度特征 [J], 蔡慧颖;邸雪颖;金光泽2.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林隙边缘木的特征 [J], 景鑫;段文标;陈立新;王婷;张鑫;秦必达3.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及空间格局 [J], 刘志理;戚玉娇;金光泽4.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土壤酶活性的异质性 [J], 陈立明;满秀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以及它们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体的种类以及它们与生态系统内的相互作用。

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一、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及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地理区域或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种类丰富程度。

基因多样性则是指某一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

生态系统多样性则是指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

这三种多样性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多样性维持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个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对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并且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

2. 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比如水资源净化、土壤保持、气候调节和食物生产等。

物种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从而减少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的生态服务。

3. 生物多样性促进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关联,促进了能量和物质的循环。

二、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则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1. 抗干扰能力: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能够通过适应或替代机制来维持其稳定性。

相反,物种多样性低的生态系统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失去平衡而发生崩溃。

2. 功能补偿:生物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通常存在功能补偿的现象。

当某一物种受到干扰或丧失时,其他物种可以发挥类似的生态功能来弥补其缺失,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2期 2003年4月 中南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lvERsITY V01.23 NO.2 

Apr.2003 

[文|It编号]1Oo0—2502(2003)02--0071—05 

洮河林区云、冷杉林分类型的多样性及稳定性 巩文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 

[摘 要] 嗣用洗河林区云、冷杉林择伐周期研究和森林资源二类清蠢样地赍辩,对该林区云、冷杉林分类型多样性和林分的尊定 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的林分类蠹多样性随部闭度的降低而增加。林分的穗定性蕊多样性的增加而■低,林分处于逆向文 警过程中,林分的稳定性处于最低限I云、冷杉林与环境因子——海拔之问呈明量的负相关l在高海拔区云、冷彬林十分奠弱,一旦纛 有种群结梅的部团度低于0.3,森林的稳定性将被破坏,即使在完全封蓉的条件下,25年生的童林耍恢复蜀有林地状态,t耍40年的 

时间. [关键词]林学I林分类型I多棒性I稳定性 · [中圈分类号]¥791.18I¥791.14I¥718 [文献标识码]A 

A Study of Forest-type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of Spruce and Fir on Taohe Forest Range 

G0NG Wen (Gansu Forestr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Tianshui 741020,Gansu,China) 

Abstract I A study WaS made of the forest—type diversity and stability of spruce and fir on Taohe Forest Range by utilizing the periodic variation data of selection cutting and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data obtained over there.The results show that矗s tlIe crown density reduces the forest-type diversity inCreaSes and as the diversity goes up the stability of stand coEaes down;that the forest is under regressive succession and its stability now is the Iowest l that the growth of spruce and fir trees has obviously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the altitude of trees;that the spruce and fir forests are very fragile on sites with a high altitude and once the crown density of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is less than 0.3。the stability of the forest would he destroyed I and that even in a closed system,it will take 40 years to restore a thin.open forest of 25 years to forested land state. Key WOrdsI forestry;stand typeI tree diversity;stability;spruceI fir 

洮河林区的云、冷杉林实行择伐作业已有80多年的历史,林分类型、森林面积、质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该林区进入休养生息时期.认真研究该林区林分类型的多样性特征,充分认识 云、冷杉林的脆弱性,对有效地恢复森林植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洮河林区云、冷杉林在其分布区内是一个稳定的群系【1],在生态演替系列中,云、杉林是最后的稳定群落, 属于气候顶极群落(climatic climax),它是与物理环境取得平衡的自我维持的系统[2].顶极生物群落对外为因 素的可能性破坏,具有最大的自卫能力[3].如果当地的地形、土壤、水、火灾和其他干扰使气候顶极群不能形成, 演替就以不同数目的土壤顶极群落(edaphic climaxes)为终点.如果受到外力的影响,这种冷杉林的相型就会 很快地改变.冷杉林经过强度的砍伐或其他较重的摧残,就会渐渐为紫桦(Betula albo—simensis var septentrionalis)或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所替代,若再遭受摧残,常形成稠密的杜鹃矮林nJ. 在林业生产实践和科研中,对洮河林区云、冷杉林的稳定性研究很少.本文中应用生物多样性研究基本理 论,对该林区森林类型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揭示该区林分类型多样性与林分稳定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合理 经营保护森林提供指导和借鉴. 

[收稿8期]2002一10—30 [作者简介]巩文(1955一).男,甘肃省定西县人.剐教授,大学,主要从事森林谓蠢规划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2 中南林学院学报 第23卷 1研究区基本概况 洮河林区位于东经102。02 ~104。07 ,北纬34。10 ~35。10 之间.林区地质构造属秦岭西复杂构造带,主要 是古生代到三迭系的地质构造.地面岩石属海相沉积变质岩,以板岩石和页岩为主.土壤主要为褐色森林土和 棕色森林土两类. ‘ 林区山脉分为两支.南支为叠山则洮河与白龙江的分水岭,山势高达4 663 m,其北坡河流切割不深,形成 中山高原地貌;北支为积石山和莲花山,主峰分别高达3 908 m和3 578 m,形成峡谷边连绵,沟坡陡峭的中山 地貌.林区坡度一般在20---35。之间,相对高差300---800 m.全区概属高寒半湿润气候,具有长冬无夏、春秋期 短、冬季干燥、春秋湿润的特点.年平均气温3.1℃,年平均降水量568 mm,相对湿度63 ~74 ,无霜期只有 80---100 d,气候条件比较严酷,严重影响较多森林树种的生长. 林区主要森林树种有岷江冷杉Abils faxoniana、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粗皮云杉Picea asperata、细叶云 杉Picea wilsonii、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 

2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这里使用了两类资料,第一类是1984年洮河林区云、冷林择伐周期调查研 究中的155块样地(典型样地),其中0.25 hm。的样地25块,0.08 hm。样地130 块;另一类是1986年洮河林区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时的角控样地(机械样地)89 块.共244块样地(见表1)的资料覆盖了整个林区的有林地和森林类型. 

2.2数据处理 为利用数学方法处理,对环境因子进行了量化.坡向,北坡4,西北(南)坡3,东 北(南)2;坡位,上1,中2,下3;林分类型多样性测度:多样性指数采用Shannon一 1 Wiener指数[5],H’一 P lnP ,Pf—N /N.(N为样地;M为第 种林分类型). 

表1样地资料统计 Table 1 statistieaI date of sample plot 

林分类型 样地散所 饲 

对林分类型与环境变量、林分类型多样性与稳定值、郁闭度与林分稳定值、树冠与每公顷林木株数等之间 的关系采用回归法进行分析. 

3结果分析 

3.1 林分类型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为分析上的方便 把云杉和冷杉的各林分类型归为2大类,云杉林122个样地,冷杉林122个样地. 坡向( -)、坡位( z)、坡度( a)、海拔( .)与稳定值(每公顷林木株数与蓄积量、郁闭度和乘积再除以 1 000的值)之间的关系为:云杉林 Y 一808.048 1—14.564 78Xl+5.928 136X2+0.046 366 79X 0.217 887 4X.,回归复相关系数 Ryx一0.726 6,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R。=一0.031 9、R2=0.099 6、R = 0.072 9、R4=0.414 1;冷杉林 y冷=3 023.618—39.865 16Xl+3.792 892X2+1.462 829X3— 0.557 699 9X·,回归复相关系数 Ryx=0.817 1,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R。=0.048 2、R =0.064 4、 R3—0.016 5、R4=一0.662. 坡向、海拔与林分稳定值之间呈负相关,即坡向从阴坡向半阴、半阳坡过渡时小气候环境因子、土壤肥力、植被类 型等对云、冷的生长呈负向影响;随着海技的升高,水热气候因子重新分配,特别是热量降低,不利于林木生长. 从几个环境因子的偏相关系数看,海拔对林分的影响最大.这与云、冷杉适应高寒生态环境相吻合.坡度与林 分稳定值之间呈现正相关,这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人们对林分的干扰越小,林分的完整度越好. 在高海拔高度上,云、冷杉林作为气候环境条件下稳定的顶极植物群落,林下苔藓是重要的指示性植物,苔藓 云、冷杉林是占有绝对优势的森林类型.这种林分类型的变化,是云、冷杉林这种顶极植物群落变化的体现,林分 类型的增多,说明森林类型演替的加速. 从表1可知,在洮河林区以苔藓云、冷杉林为代表的顶极植物群落的比例已不占绝对优势.灌木、苔草箭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