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模拟及答案

自考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模拟及答案
自考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模拟及答案

自考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模拟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 (2分)

, , 2.在频域分析中,是以ω作为独立变量,以下列哪种信号作为基本输入信号来分析系统的性能() (2分) ,

o A:正切信号

o B:余弦信号

o C:正弦信号

o D:随机信号

, 3. (2分)

, ,

, 4. (2分)

, , 5. (2分)

, , 6.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是在下列哪种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来定义的 () (2分) o A:单位脉冲函数

o B:单位阶跃函数

1

o C:单位正弦函数

o D:单位斜坡函数

, 7. (2分)

, ,

, 8. (2分)

, , 9. (2分)

, ,

, 10.PID校正器中I代表() (2分)

,

o A:比例 B:积分C:微分D:没有明确含义

, 11. (2分)

, ,

, 12. (2分)

, , 13.若需要使系统带宽增加,则选择串联校正装置为 () (2分)

,

o A:PI校正 B:比例校正C:相位滞后校正 D:相位超前校正 , 14. (2分)

2

, , 15.PID控制规律是()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 (2分)

,

o A:比例与微分 B:比例与积分C:积分与微分 D:比例、积分与微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 1.极坐标图(乃奎斯特图)是在复平面内用不同频率的矢量之端点轨迹来表示系统的。 (1分) , 2. (1分)

, , 3.频域性能指标是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制定的。 (1分)

, 4.单位脉冲函数的数学表达式是。 (1分)

, 5.一般对机械工程系统有三方面的性能要求,即、准确性和灵敏性。 (1分) , 6.PD调节器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瞬态性能,但对的改善却很有限。 (1分) , 7.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来进行控制。 (1分) , 8. (1分)

, , 9.单位斜坡函数的拉氏变换为。 (1分)

, 10. 该题的答案是 (1分)

3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 1. (5分)

,

,

, 2. (5分)

,

,

,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分)

,

, 4.当系统的阻尼比满足什么条件时,二阶系统特征方程的根为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 (5分)

,

, 5.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定义是什么, (5分)

,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31题8分,32-34每小题各9分,共35分)

, 1. (9分)

,

,

, 2. (9分)

4

,

, 3. (9分)

,

, 4. (9分)

,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 参考解析: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

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因此,频域分析中是以正弦输入信号来分析系统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的性能的。

, 1: , 3:

o 参考答案:D我的答案:C o 参考答案:D我的答案:D

, 参考解析:暂无解析 , 参考解析:暂无解析

, 2:

o 参考答案:C我的答案:

5

, 4: o 参考答案:D我的答案: o 参考答案:D我的答案: , 参考解析:相位超

前校正的效果是使系统带宽增加,, 5: 提高系统时间响应速率。 o 参考答案:A

我的答案: , 14:

, 参考解析:暂无解析 o 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

, 参考解析:暂无解析

, 6:

o 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 , 15:

, 参考解析: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是根据单位阶跃函o 参考答案:D我的答案: 数输入信号作用下、零初始状态下来定义的。 , 参考解析:P代表比例,I代

表积分,D代表微分。 , 7: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o 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 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 参考解析:暂无解析 , 1:

o 参考答案:频率特性

, 2: 参考答案:

, 8:

o 参考答案:A我的答案:

, 3: 参考答案:闭环 , 参考解析:线性时变系统是指系统的线性微分方程

, 4: 参考答案:该题答案是"____" 的系数为时间的函数。

, 9:

o 参考答案:A我的答案:

, 参考解析:暂无解析

, 5: 参考答案:稳定性

, 6: 参考答案:稳定性能

, 7: 参考答案:反馈

, 8: 参考答案:0

, 10:

o 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 , 9: 参考答案:

, 参考解析: P代表比例,I代表积分,D代表微分。

, 10: 参考答案:T , 11: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o 参考答案:A我的答案: , 1: , 参考解析:暂无解析

o 参考答案:

, 12:

o 参考答案:B我的答案:

, 参考解析:暂无解析

, 2:

, 13:

6

o 参考答案: 在参数已知的情况下分析和评定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

准确性。

, 4:

, 3:

o 参考答案: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系统

的稳定性、响应的快速性和响应的准确性等。其中系统的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工作的首要条件。

o 参考答案:

, 5:

o 参考答案:稳定性的定义为: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作用时,其被控制量将偏离平衡位置,当这个扰动作用

去除后,若系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恢复到其原来的平衡状态或者趋于一个给定的新的平衡状态,则该系统是稳定的。

四、综合应用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31题8分,32-34每小题各9分,共35分)

, 1: o 参考答案: o 参考答案:

, 2: o 3: 7

o 参考答案: o 参考答案:

, 我的答案:未作选择或解答 , 4:

8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六版)公式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六版)公式 1.典型时间函数的拉氏变换以及拉氏变换的性质 22222 1 111[1];[()]1;[];[]![sin ];[cos ];[]at n n L L t L t L e S S S a w S n L wt L wt L t S w S W S δ+= ===-===++ ①延迟性质:[()].()as L f t a e F S --= ②复数域的位移性质:[()]()at L e f t F S a -=+ ③相似定理:1[()]()S L f at F a a = ④微分性质:()12'(1)[()][](0)(0)(0)n n n n n L f t S F S S f S f f -+-+-+=---- 当初始条件为零时:()[()][]n n L f t S F S = ⑤积分性质:(1)()1[()](0)F S L f t dt f S S -+= +? 初始条件为零时:() [()]F S L f t dt S =? ⑥初值定理:0 (0)lim ()lim ()s t f f t SF S + + →+∞ →==;⑦终值定理:0 lim ()lim ()t s f t SF S →+∞ →= 2.传递函数的典型环节及公式 ①比例环节K ;②积分环节 1S ;③微分环节S ;④惯性环节11TS +;⑤一阶微分环节1TS + ⑥振荡环节 22 121 T S TS ζ++;⑦二阶微分环节2221T S TS ζ++;⑧延时环节S e τ- ⑨开环传递函数()()H S G S ; 其中G(S)为向前通道传递函数,()H S 为反馈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 ()1()() G S G S H S G S = +闭 ⑩梅逊公式n n n t T ∑?= ? ; 1231i j k i j k L L L ?=-∑+∑-∑+ 其中:T ——总传递函数 n t ——第n 条前向通路得传递函数; ?——信号流图的特征式 3.系统的瞬态响应及误差分析 ①一阶系统传递函数的标准式()1 K G S TS = +, K 一般取1 ②二阶系统传递函数的标准式222 1 ().2n n n w G S k S w S w ζ=++; K 一般取1 ③2 1d n w w ζ=-;其中ζ为阻尼比,n w 为无阻尼自然频率,d w 为阻尼自然频率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

已知两个线性系统G(S)=2s+9/4s2+7s+2和G(S)=s+6/s2+7s+1,应用series函数进行系统的串联连接。 >> sys1=tf([2 9],[4 7 2]) >> sys2=tf([1 6],[1 7 1]) >> sys=series(sys1,sys2) sys = 2 s^2 + 21 s + 54 ---------------------------------- 4 s^4 + 3 5 s^3 + 55 s^2 + 21 s + 2 例1-4 已知两个线性系统G(S)=2s+9/4s2+7s+2和G(S)=s+6/s2+7s+1,应用parallel函数进行系统的并联连接。 >> sys1=tf([2 9],[4 7 2]) >> sys2=tf([1 6],[1 7 1]) >> sys=parallel(sys1,sys2) sys= 6 s^3 + 54 s^2 + 109 s + 21 ---------------------------------- 4 s^4 + 3 5 s^3 + 55 s^2 + 21 s + 2 例1-5 已知线性系统G(S)=2s+9/2s2+6s+5 应用feedback函数进行系统的单位正反馈和负反馈连接。 正反馈 >> sys1=tf([2 9],[2 6 5]) >> sys=feedback(sys1,1,1) sys = 2 s + 9 --------------- 2 s^2 + 4 s - 4 负反馈 >> sys1=tf([2 9],[2 6 5]) >> sys=feedback(sys1,1,-1)

历年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2年10月自学考试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 ) A.系统已定,输入不确定,求系统的输出 B.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响应) C.系统已定,规定系统的输入 D.系统不定,输入已知,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 2.f(t)如图所示 则L [f(t)]为( ) A.s 1e -2t B. s 2e -2s C. s 1e -2s D. s 1 e -ts 3.已知F(s)=1) s(s 1 ,则L -1 [F(s)]为( )

4.已知F(s)=L [f(t)],若F(s)= 1 2s s 1 2++,则f(t)|t ∞→=?( ) A.21 B.1 C.3 1 D.0 5.下列系统中为线性系统的微分模型为:( ) A.dt ) t (dx )t (x )dt )t (dx ( 12dt )t (x d 16 i 020202=++ B.)t (x )t (x 24dt ) t (dx 12 dt )t (x d 16i 002 02=++ C.)t (x )t (x 24dt ) t (dx 12 )dt )t (x d ( 16i 0022 02=++ D.)t (x )t (x )t ln(24dt ) t (dx 12 e dt )t (x d 16 i 00t 2 02=?+?+ 6.对于定常控制系统来说,( ) A.表达系统的微分方程各项系数不随时间改变 B.微分方程的各阶微分项的幂为1 C.不能用微分方程表示 D.系统总是稳定的 7.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则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A. G(S)H(S) 1 G(S)H(S)+ B. G(S) -1 H(S)G(S)?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河南理工大学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卷(A 卷) 2、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 。 3、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按振动性质可分为 和 。 4、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 4(4) ()(3 2)(31) s G s s s s s +=+++,则系统是 阶系统, 型系统,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5、为了减小稳态误差,可 前向通道积分环节个数或 开环增益。 6、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1 ()2 G s s = +,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 7、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 8、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 、 。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系统具有 ,随动系统对 要求较高。 9、 系统的稳态误差和稳态偏差相同。 1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有半S 平面上没有 ,则该 系统称作最小相位系统。 11、设系统开环传递为()k G s ,函数()1()k F s G s =+,则()()k F s G s 与的 。 A 、临界阻尼系统 B 、欠阻尼系统 C 、过阻尼系统 D 、无阻尼系统 2,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ξ不变,提高n ω,则可以( )。 A 、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 、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 、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 、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3、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 A 、系统综合 B 、系统辨识 C 、系统分析 D 、系统设计 4、一阶微分环节()1G s Ts =+,当频率1 T ω= 时,则相频特性()G j ω∠为( )。 A 、045 B 、045- B 、0 90 B 、0 90- 5、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4 3 2 ()8171650D s s s s s =++++=,则系统( ) A 、稳定 B 、临界稳定 C 、不稳定 D 、稳定性不确定 6、某一单位反馈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 )。 A 、 1 K Ts + B 、()()s d s s a s b +++ C 、()K s s a + D 、2()K s s a + 7、二阶振荡环节奈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 A 、谐振频率 B 、截止频率 C 、最大相位频率 D 、固有频率 8、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欲度量γ为( )。 A 、00~15 B 、0015~30 C 、0030~60 D 、00 60~90 9、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不足是( )。 A 、响应速度慢 B 、易受扰动影响 C 、控制精度高 D 、有稳定性问题 10、已知某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的单位脉冲响应为2()t x t e -=,则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 )。 A 、2()1t x t e -=- B 、2()12t x t e -=- C 、2()0.50.5t x t e -=- D 、2()0.5t x t e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指导书 工程与技术系 二O一一年四月

目录 实验一时间特性的计算机求解 (1) 实验二频率特性计算机求解 (3) 实验三系统稳定性分析 (5) 实验四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 (7)

实验一 时间特性的计算机求解 一、 实验目的 1.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描述一阶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2. 观察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并分析其动态性能。 二、 实验设备 计算机及matlab 仿真软件 三、 实验的内容 1.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描述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型号下的的时间响应 (1)程序语言: num=[01......,b b b m m -]; den=[01......,a a a n n -]; step(num,den) (2)求解实例: 求解一阶系统1 21 )(+=s s G 单位阶跃响应 num=[1]; den=[2 1]; step(num,den) 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2.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描述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型号下的的时间响应 (1)程序语言: num=[2 n ω]; den=[ 22 12)n n ξωω(]; step(num,den) (2)求解实例: 求解二阶系统4 6.14 )(2 ++=s s s G 单位阶跃响应 num=[4]; den=[1 1.6 4]; step(num,den) 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报告要求 使用matlab 程序语言下列一阶和二阶系统单位阶跃信号下的的时间响应,并确定影响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的性能指标 (1)1 31 )(+= s s G (2)1000 5.341000 )(2 ++=s s s G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超级重点--吐血之作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复习试题总结) 编辑:西安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101 孙云 一.简答题.(三个共15分) 1.1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机械工程控制论实质上是研究机械工程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具体的说,它研究的是机械工程技术中的广义系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即输入或激励,包括外加控制与外加干扰)作用下,从系统的一定的初始状态出发,所经历的其内部的固有特性(即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所决定的特性)所决定的整个动态历程:研究这一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系统、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根据已经条件与求解问题的不同,机械工程控制论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已知系统、输入,求系统的输出,即系统分析问题;(2).已经系统和系统的理想输出,设计输入,即最优控制问题;(3).已知输入和理想输出,设计系统,即最优设计问题;(4).输出已知,确定系统,以识别输入或输入中的有关信息,此即滤波与预测问题;(5).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求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即系统辨识问题。1.2 什么是内反馈?为什么说内反馈是使机械系统纷繁复杂的主要问题? 答:内反馈是指系统内存在着的各种自然形成的反馈。它主要由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耦合而形成。内反馈反应系统内部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存在对系统的动态特性有非常敏锐的影响,而机械系统存在的内反馈情况千差万别、错中复杂,因此使得机械系统纷繁复杂。 P12*系统的分类. 1.对广义系统,可按反馈情况分: (1).开环系统---当一个系统以所需的方框图表示而没有反馈回路时,称之为开环系统。(2)闭环系统---当一个系统以所需的方框图表示而存在反馈回路时,称之为闭环系统。 2.对自动控制系统还可以按输出变化规律分: (1).自动调节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系统的输出仍能基本保持常量的系统。(2).随动系统---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系统的输出能相应于输入在广阔范围内按任意规律变化的系统。 (3).程序控制系统---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系统的输出按预定程序变化的系统。 P15*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3.1什么是时间响应?由哪两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定义是什么? 答:1)时间响应是指系统的响应(输出)在时域上的表现形式,或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一顶初始条件下得解。 2)按分类的原则不同,时间响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响应的来源分:a.零状态输入响应,即初始状态为零时,由系统的输入引起的响应; b.零输入响应,即系统的输入为零时,由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 按响应的性质分:强迫响应项和自由响应项。 对稳定的系统,其时间响应又可以分为:瞬态响应项和稳态响应项。 3.3 时间系统的瞬态响应反映哪方面的性能?而稳态响应反映哪方面的性能? 答:瞬态响应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的快速性等两方面的性能;稳态响应反映了系统响应的准确性。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知识点汇总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知识点 ●控制论的中心思想:它抓住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所共有的特点,站在一个更概括的理论高度揭示了它们的共同本质,即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来进行控制。 机械工程控制论:是研究机械工程技术为对象的控制论问题。(研究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的动态关系)。 机械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1)当系统已定,并且输入知道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统本身的有关问题,即系统分析。(2)当系统已定,且系统的输出也已给定,要确定系统的输入应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即系统的最佳控制。(3)当输入已知,且输出也是给定时,确定系统应使得输出金肯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此即●最优设计。(4)当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均已知时,求出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即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此即系统识别或系统辨识。(5)当系统已定,输出已知时,以识别输入或输入中得有关信息,此即滤液与预测。 ●信息:一切能表达一定含义的信号、密码、情报和消息。 信息传递/转换:是指信息在系统及过程中以某种关系动态地传递。 信息的反馈:是把一个系统的输出信号不断直接地或经过中间变换后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再输入到系统中去。如果反馈回去的讯号(或作用)与原系统的输入讯号(或作用)的方向相反(或相位相差180度)则称之为“负反馈”;如果方向或相位相同,则称之为“正反馈”。 ●系统:是指完成一定任务的一些部件的组合。 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能按照要求的参考输入或控制输入进行调节的。 开环系统: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无控制作用,或者说系统中无反馈回路的。闭环系统: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有控制作用,或者说,系统中存在反馈的回路。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ybernetics Foundation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学时:40 二、授课对象 机械类各专业 三、先修课程 复变函数、积分变换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侧重原理,其内容密切结合工程实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以机械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广义系统动力学;同时,它又是一种方法论。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以动力学的观点而不是静态观点去看待一个机械工程系统;从整体的而不是分离的角度,从整个系统中的信息之传递、转换和反馈等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能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经典控制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其中的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①对机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以控制论的观点和思维方法进行科学分析,以找出问题的本质和有效的解决方法;②如何控制一个机电系统,使之按预定的规律运动,以达到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实现最佳控制打下基础。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于建立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关数学工具(如Laplace变换等)的应用,传递函数与方框图的求取、简化与演算等,应有清楚的基本概念并能熟练掌握。 2.对于典型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应有清楚的基本概念并能熟练掌握。 3.掌握判别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判据。 4.对于线性系统的性能指标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并掌握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的常用方法。 5.了解线性离散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方法。 6.对系统辩识问题应建立基本概念。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授课学时为40学时,实验8学时;复习、做习题、写实验报告等课外学时为50学时以上。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题 (1)

一、填空题(20分) 1、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有关。 2、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和精确或准确性。 3、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4、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 5、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为负实根或负实部的复数根,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6、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两种特性。 7、系统的性能指标按其类型可分为时域性能指标,频域性能指标,综合性能指标。 8、用频率法研究控制系统时,采用的图示法分为极坐标图示法和对数坐标_图示法。 9、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的全部特征根都具有负实部。 10、对广义系统,按反馈情况可分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

选择题(20分) 1、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 D ) A .正弦函数 B .单位阶跃函数 C .单位脉冲函数 D .复变函数 2、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A ) A. 90° B. -90° C. 0° D. -180° 3、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25 525 2 ++s s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C ) A.25 B. 5 C. 2 1 D. 1 4、正弦函数sin t ω的拉氏变换是 ( B ) A. ω+s 1 B.2 2s ω+ω C.22s s ω+ D. 2 2s 1ω + 5、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C ) A.90° B.-90° C.0° D.-180° 6、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D ) A.当时间常数T 较大时有振荡 B.当时间常数T 较小时有振荡 C.有振荡 D.无振荡 7、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 C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8、时域分析法研究自动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D ) A .脉冲函数 B .斜坡函数 C .抛物线函数 D .阶跃函数 9、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 B ) A .代数方程 B .特征方程 C .差分方程 D .状态方程 10、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 D ) A .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 .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C .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一. 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和 。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和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 等。 4. 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 二.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统(10分) 炉温控制系统 图1 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R u 0 u i L C u 0 u i (a) (b) (c)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10分) 1.求[0.5]t te - l(5分) 2.求1 3 [] (1)(2) s s s - ++ l(5分) 五、化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图3

六、图4示机械系统由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和外力)(t f 组成的机械动力系统。图4(a)中)(t x o 是输出位移。当外力)(t f 施加3牛顿阶跃力后(恒速信号),记录仪上记录质量m 物体的时间响应曲线如图4(b )所示。试求: 1)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5分) 2)该系统的自由频率n ω、阻尼比ξ;(2分) 3)该系统的弹簧刚度质量m 、阻尼系数C 、弹簧刚度k ;(3分) 4)时间响应性能指标:上升时间s t 、调整时间r t 、稳态误差ss e (5分)。 1.0 x 0 图4(a) 机械系统 图4(b )响应曲线 图4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 和SIUMLINK 在控制工程领域中的基本应用。 (2)了解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的对典型输入的响应波形和系统的频率特性。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计算机,MATLAB6软件一套; 三、实验内容: 1、以MATLAB 命令方式,绘制出下列传递函数的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和BODE 和Nyuist 图。 (1)G1=1/s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 BODE 图 Nyquist 图 (2)G2=1/(0.5s+1)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 BODE 图

Nyquist图 (3)G3=s 因为传递函数中分母s的阶数高于分子s阶数,所以没有单位阶跃波形图。 BODE图Nyquist图 (4)G4=0.5 s + 1 因为传递函数中分母s的阶数高于分子s阶数,所以没有单位阶跃波形图。 BODE图Nyquist图

(5)G5=1/(s^2 + 1.4 s + 1)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BODE图 Nyquist图 (6)g6=(0.5 s + 1)/(s^2 + 1.4 s + 1) 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图BODE图 Nyquist图

2、利用SIMULINK对下图所示系统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并对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时进行系统输出仿真。 单位阶跃: 正弦信号: 3、利用MATLAB,求出下边传递函数的单位阶跃响应,完成下表并总结规律。 传递函数:G(s)=1/(τs+l) τ=0.1 τ=1

τ=5 τ=10 τ=50 规律总结:惯性环节的输入响应不能立即稳定,存在时间上的延迟,时间常数愈大惯性愈大,延迟时间愈长,时间常数表征该环节的惯性,同时上升时间与时间常数成正比。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题完整版(1)

控制基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线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可以应用___叠加__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 2.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输入量和__反馈量__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3.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0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__∞___。 4.当且仅当闭环控制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实部都是__负数__时,系统是稳定的。 5.方框图中环节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和__反馈 _连接。 6.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_ 初始条件为零___时,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7.函数te -at 的拉氏变换为2)(1 a s +。 8.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输入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相位移随频率而变化的函数关系称为__相频特性__。 9.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__-20__dB /dec 。 10.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ξ为 _ 0_ 时,响应曲线为等幅振荡。 11.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Ⅱ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__0__。 12.0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低频段渐近线的斜率为___0___dB/dec ,高度为20lgKp 。

13.单位斜坡函数t 的拉氏变换为 21 s 。 14. 根据系统输入量变化的规律,控制系统可分为__恒值__控制系统、 ___随动___ 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5.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 __快速性__和准确性。 16. 系统的传递函数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与__输入量、扰 动量__的形式无关。 17. 决定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是阻尼系数ξ和_无阻尼 自然振荡频率w n 。 18. 设系统的频率特性G(j ω)=R(ω)+jI(ω),则幅频特性|G(j ω)|=)()(22w I w R +。 19. 分析稳态误差时,将系统分为0型系统、I 型系统、II 型系统…, 这是按开环传递函数的__积分__环节数来分类的。 20.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复平面的___左___部分。 21.ω从0变化到+∞时,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极坐标图在____第四 ____象限,形状为___半___圆。 22. 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正弦函数_。 23.二阶衰减振荡系统的阻尼比ξ的范围为10<<ξ。 24.G(s)=1 +Ts K 的环节称为___惯性__环节。 25.系统输出量的实际值与_输出量的希望值__之间的偏差称为误差。 26.线性控制系统其输出量与输入量间的关系可以用___线性微分__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计算题

三、设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c(s)= ωξωωn n n s s 2222++,试求 最大超调量σ%=9.6%、峰值时间tp=0.2秒时的闭环传递函数的参数ξ和ωn 的值。 解:∵ %100%2 1?=--ξξπ σe =9.6% ∴ξ=0.6 ∵t p = π ωξn 12 -=0.2 ∴ωn = πξ t p 131402106 2 2 -= -=...19.6rad/s 四、设一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G c (s)= ωξωωn n n s s 2222++,试求 最大超调量σ%=5%、调整时间t s =2秒(△=0.05)时的闭环传递函数的参数ξ和ωn 的值。 解:∵ %100%2 1?=--ξξπ σe =5% ∴ξ=0.69 ∵ t s = ξ ωn 3 =2 ∴ωn =2.17 rad/s 五、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6(25 )(+= s s s G k 求(1)系统的阻尼比ζ和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 (2)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超调量σ%、 调整时间t S (△=0.02); 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2562525)6(25) 6(251)6(25 )(2 ++=++=++ +=s s s s s s s s s G B 与标准形式对比,可知 62=n w ξ ,252=n w 故 5=n w , 6.0=ξ 又 46.015122=-?=-=ξn d w w 785.04 == = π π d p w t 33.14 % 5.9%100%100%2 2 6.016.01== =?=?=----n s w t e e ξσπ ξ ξπ 七、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 ) 2(100 )(+= s s s G K 求:(1) 试确定系统的型次v 和开环增益K ; (2)试求输入为t t r 31)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解:(1)将传递函数化成标准形式 ) 15.0(50 )2(100)(+=+= s s s s s G K 可见,v =1,这是一个I 型系统 开环增益K =50; (2)讨论输入信号,t t r 31) (+=,即A =1,B =3 根据表3—4,误差 06.006.0050 3 111=+=+∞+=++= V p ss K B K A e 六、某系统如下图所示,试求其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阻尼比ζ,超 调量σ%,峰值时间 p t ,调整时间 s t (△=0.02)。 解: 对于上图所示系统,首先应求出其传递函数,化成标准形式,然后可用公式求出各项特征量及瞬态响应指标。 ()()()()()04 .008.022********.04501001450100 2 ++=++=?+++=s s s s s s s s s X s X i o 与标准形式对比,可知 08.02=n w ξ , 04 .02 =n w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实验报告 班级:072104-22 姓名:李威 学号:20101003439

实验一 (一) 利用Matlab 进行时域分析: (1) 用Matlab 求系统时间响应: 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 50 )501(05.050 2 +++s s τ 求该系统在时间常数τ不同取值时的单位脉冲响应、单位阶跃响应。 令τ=0、τ=0.0125、τ=0.025,应用impulse 函数,可以得到系统单位脉冲响应; 应用step 函数,同样可以得到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文本中tao 即为τ,所用Matlab 文本及响应曲线如下: 00.2 0.40.60.8 -10 -50510 152025 t(sec) x (t ) 00.2 0.40.60.8 0.2 0.4 0.6 0.8 1 1.2 1.4 t(sec) x (t ) (1)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2)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t=[0:0.01:0.8] % nG=[50]; tao=0;dG=[0.05 1+50*tao 50];G1=tf(nG ,dG); tao=0.0125;dG=[0.05 1+50*tao 50];G2=tf(nG ,dG); tao=0.025;dG=[0.05 1+50*tao 50];G3=tf(nG ,dG); % [y1,T]=impulse(G1,t);[y1a,T]=step(G1,t); [y2,T]=impulse(G2,t);[y2a,T]=step(G2,t); [y3,T]=impulse(G3,t);[y3a,T]=step(G3,t);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测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2. 瞬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或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3. 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程的根必须为负实根或负实部的复数根,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4. I 型系统G s K s s ()() = +2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0 ,在单位加速度 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 。 5. 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两种特性。 6. 如果系统受扰动后偏离了原工作状态,扰动消失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系统是(渐进)稳定的系统。 7. 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 8. 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有关。 9. 如果在系统中只有离散信号而没有连续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数字)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常用差分程来描述。 10. 反馈控制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三频段的划分是以ωc (截止频率)附近的区段为中频段,该段着重反映系统阶跃响应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而低频段主要表明系统的稳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快速性 和准确性。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开环控制系统 和 闭环控制系统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微分程 、传递函数等。 4. 稳态误差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控制精度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1t T e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频域性能指标。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输入信号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1/s 。 二.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程,并求出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解答:跟据电压定律得 R u 0 u i L C u 0 u i (a) (b) (c) 00220022 1 1()i i u dt u u RC d u du d u dt RC dt dt RCs G s +=+== ?

XX年自考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XX年自考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1. (2分) ? ? 2. (2分) ? ? ? 3.下列判不系统稳固性的方法中,哪一个是在频域里判不系统稳固性的判据 () (2分) o A:劳斯判据B:胡尔维茨判据 o C:乃奎斯特判据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 4. (2分) ? ? 5.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2分) A:输入信号B:初始条件 o o ? 6. (2分)

? ?7. (2分) ? ?8. (2分) ? ?9. (2分) ? ?10. (2分) ? ?11.串联相位滞后校正通常用于 () (2分) ? A: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o

o B: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C:减少系统的阻尼 o o D:减少系统的自然频率 ?12.下列关于反馈校正的讲法,错误的是 () (2分) ? A:能够改变系统的型次 o o B:能够改变系统的时刻常数 C:能够增大系统的阻尼比 o o D:对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不产生阻碍 ?13. (2分) ? ?14.主导极点是指() (2分) ? o A:距离实轴最近的极点 o B:距离虚轴最近的极点 o C:距离虚轴最远的极点 o D:距离实轴最远的极点 ?15. (2分)

? ? 1.通过拉氏变换将时域的微分方程变换为域的代数方程,如此运算方便,使系统的分析大为简化。 (1分) ? 2.稳态误差与开环传递函数的结构和的形式有关。 (1分) ? 3.与时域分析不同,频域特点分析是通过分析不同谐波输入时系统的来表示系统的动态特性。 (1分) ? 4.极坐标图上的负实轴对应于伯德图上的。 (1分) ? 5.关于物理可实现系统,传递函数分母中s的阶次n和分子中的阶次m的关系是。 (1分) ? 6.PID校正器中P代表。 (1分) ?7.复数s=1+j的三角表示形式为。 (1分) ?8.若线性定常系统输入端作用一个正弦波,通过充分长的时刻后,则系统的输出为。 (1分) ?9. (1分) ? ?10.系统辨识确实是研究如何用的方法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一门科学。 (1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 1.机械操纵工程要紧研究并解决的咨询题是什么? (5分)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知识点整合

第一章绪论 1、控制论的中心思想、三要素和研究对象。 中心思想: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来进行控制。 三要素:信息、反馈与控制。 研究对象:研究控制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2、反馈、偏差及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系统的输出信号部分或全部地返回到输入端并共同作用于系统的过程称为反馈。 偏差: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差。 反馈控制原理:检测偏差,并纠正偏差的原理。 3、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控制部分:给定环节、比较环节、放大运算环节、执行环节、反馈(测量)环节 被控对象 基本变量:被控制量、给定量(希望值)、控制量、扰动量(干扰) 4、控制系统的分类 1)按反馈的情况分类 a、开环控制系统:当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没有控制作用,即系统没有反馈回路时,该系 统称开环控制系统。 特点:结构简单,不存在稳定性问题,抗干扰性能差,控制精度低。 b、闭环控制系统:当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有控制作用时,即系统存在反馈回路时,该系 统称闭环控制系统。 特点:抗干扰性能强,控制精度高,存在稳定性问题,设计和构建较困难,成本高。 2)按输出的变化规律分类 自动调节系统 随动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 3)其他分类 线性控制系统连续控制系统 非线性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 5、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系统的稳定性:首要条件 是指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能够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 2)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是指当系统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出量之间产生偏差时,消除这种偏差的能力。 3)系统响应的准确性(静态精度) 是指在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大小。

第二章系统的数学模型 1、系统的数学模型:描述系统、输入、输出三者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时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时域描述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复数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复数域描述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频域的数学模型:频率特性;频域描述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2、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线性系统:可以用线性方程描述的系统。 重要特性是具有叠加原理。 3、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 4、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5、传递函数的概念: 1)定义:初始状态为零时,输出的拉式变换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即 G(s) =Y(s)/X(s) 2)特点: (a)传递函数反映系统固有特性,与外界无关。 (b)传递函数的量纲取决于输入输出的性质,同性质的物理量无量纲;不同性质的物理量有量纲,为两者的比值。 (c)不同的物理系统可以有相似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不反映系统的真实的物理结构。(d)传递函数的分母为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令分母等于零为系统的特征方程,其解为特征根。 (e)传递函数与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互为拉氏变换与拉氏反变换的关系。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题完整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一、填空题 1. 线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可以应用 叠加 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 2.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输入量和 反馈量 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3. 根据自动控制系统是否设有反馈环节来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__开环_控制系统、_闭环__控制系统。 4. 根据系统输入量变化的规律,控制系统可分为 恒值 控制系统、 随动 控制系统和 程序控制系统。 5. 如果在系统中只有离散信号而没有连续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数字)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常用差分方程来描述。 6. 根据控制系统元件的特性,控制系统可分为__线性__ 控制系统、 非线性_控制系统。 7. 线性控制系统其输出量与输入量间的关系可以用 线性微分 方程来描述。 8.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 快速性 和准确性。 9.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等。 10. 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11. 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 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 ,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 线性定常 系统。 12. 瞬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13.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14. 单位斜坡函数t 的拉氏变换为 2 1 s 。 15. 单位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1/s 。 16.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0型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 ∞ 。 17. I 型系统G s K s s ()() =+2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0 ,在单位加速度输入下,稳态 误差为 ∞ 。 18. 一阶系统1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T t e --1。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卷及答案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系统的稳定性 、 响应的快速性 、 响应的准确性 。 2、已知f(t)=t+1,对其进行拉氏变换L[f(t)]= 1/s 2+1/s 或者(1+s )/s 2 。 3、二阶系统的极点分别为s 1=?0.5,s 2=?4,系统增益为2,则其传递函数G(S)= 2/(s+0.5)(s+_4) 4、零频幅值A(0)表示当频率ω接近于零时,闭 环系统输出的幅值与输入幅值之比。 5、工程控制论实质上是研究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机械工程控制就是研究系统、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6、系统的频率特性求取有三种方法:根据系统响应求取、用试验方法求取和将传递函数中的s 换为 jw 来求取。 8、微分环节的控制作用主要有 使输出提前 、 增加系统的阻尼 、 强化噪声 。 9、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 22 2)(n n n s s s G ωξωω++=,其中n ω为系统的 无阻尼固有频率 ,当10<<ξ时为 欠阻尼 系统。在阻尼比ξ<0.707时,幅频特性出现峰值,称谐振峰值,此时 的频率称谐振频率ωr =221ξω-n 。 10、一般称能够用相同形式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的物理系统成为相似系统。 11、对自动控制系统按照输出变化规律分为自动调节系统、随动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12、对积分环节而言,其相频特性∠G(jw)=-900。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闭环系统:当一个系统以所需的方框图表示而存在反馈回路时,称之为闭环系统。 2、系统稳定性:指系统在干扰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当干扰撤除后,系统自动回到平衡位置的能力。 3、频率特性: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若输入为谐波信号,那么稳态输出一定是同频率的谐波信号,输出输入的幅值之比及输出输入相位之差统称为频率特性。 4、传递函数:在外界作用系统前,输入、输出的初始条件为零时,线性定常系统、环节或元件的输出x 0(t)的Laplace 变换X 0(S)与输入x i (t)的Laplace 变换X i (S)之比,称为该系统、环节或元件的传递函数G(S) 5、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构成,而且有一定的目的或一定运动规律的一个整体,称为系统。 三、 分析题(每题6分,共12分) 1、分析人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信息的传输,并利用信息的反馈,以达到自行车平衡的。(要求绘出原理方框图) 分析人骑自行车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信息的传输,并利用信息的反馈,以达到自行车平衡的。 解:人骑自行车时,总是希望具有一定的理想状态(比如速度、方向、安全等),人脑根据这个理想状态指挥四肢动作,使自行车按预定的状态运动,此时,路面的状况等因素会对自行车的实际状态产生影响,使自行车偏离理想状态,人的感觉器官感觉自行车的状态,并将此信息返回到大脑,大脑根据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偏差调整四肢动作,如此循环往复。其信息流动与反馈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2、 C(S),Y(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2)以N(S)为输入,当R(S)=0时,分别以C(S),Y(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3)比较以上各传递函数的分母,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以R(S)为输入,当N(S)=0时,C(S) ,Y(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 (2)以N(S)为输入,当R(S)=0时,以C(S)为输出的闭环传递函数; 从上可知:对于同一个闭环系统,当输入的取法不同时,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不同,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不同,系统的传递函数也不同,但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母不变,这是因为分母反映了系统固有特性,而与外界无关。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求图所示两系统的传递函数,其中x i (t)、u i 为输入,x o (t)、u o 为输出 。(写出具体过程)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1) ()()()()(2121s H s G s G s G s G s R s C s G C +==) ()()(1)()()()(211s H s G s G s G s R s Y s G Y +==)()()(1)()()()(212s H s G s G s G s N s C s G C +==)()()(1)()()()()()(2121s H s G s G s H s G s G s N s Y s G 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