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合集下载

SYSMEX五分类血球检测原理

SYSMEX五分类血球检测原理

二、速度的提升
❖ CBC: ❖ CBC+DIFF: ❖ CBC+DIFF+RET: ❖ CBC+RET:
100 个样本/小时 100 个样本/小时
80 个样本/小时 80 个样本/小时
三、新增血液报告参数
IG#&%
<DIFF通道>
RET-HE
<RET/PLT-O通道>
出新才精彩

谢注 生 命
谢追 !求
中 性
嗜酸
NRBC通道
❖NR 溶血素
➢ 白细胞膜上打孔 ➢ 有核红细胞溶解为裸核 ➢ 完全溶解红细胞、血小板
❖NR 染液
➢ 对DNA/RNA染色
NRBC通道
❖ 纵坐标:前向散射光〔FSC,反映细胞大小 ❖ 横坐标:侧向荧光〔SFL,反映核酸含量
NRBC
WBC
在XE-2100 上有更好的有核红 细胞测定方法,在专用的NRBC通 道中自动进行检测. NRBC被专门计数,同时WBC计数 值和淋巴细胞分类值被自动校 准.
XT2000i/ XT4000i

√ √√√ √
×
××
XT1800i √ √ √ √ √ × × × ×
XS
√ √ √√× × × × ×
XE5000比XE2100增加的功能
一、全自动体液检测功能 样本类型:胸水、腹水、脑脊液、关节液
等 计数+分类 由DIFF通道测定,速度:38标本/小时
二、40微升微量血:CBC+DIFF+RET
鞘流阻抗法
RBC/PLT-I通道
前鞘流:避免多颗粒同时通过宝石孔——少计数 避免颗粒侧流——多计数
后鞘流:避免颗粒回流——多计数

血细胞仪白细胞五分类法原理和散点图特征-8页精选文档

血细胞仪白细胞五分类法原理和散点图特征-8页精选文档

血细胞仪白细胞五分类法原理和散点图特征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张时民血细胞分析技术已经进入自动化时代,而具有白细胞五分类或更多分析参数的仪器也普遍的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实验室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

而具有18项参数带有白细胞三分群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也已经普及进入到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在许多大型医院中已不占主流位置,因此可以说目前在较大医院的检验科,常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进入全自动化和白细胞五分类的时代。

本文主要介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五分类上的原理和散点图分布特点。

此类仪器在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计算参数上一般会采用类似的测定原理和计算方法,此类仪器的进展和其功能特点可参考作者撰写的其它文章(见参考文献)。

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器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分析,以获得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五种常见类型,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值的测定结果,此外还应该具有对出现异常白细胞的提示或初步分类功能。

目前国内外具有开发研制白细胞五分类法仪器的主要为欧美和日本生产厂商,比较著名的欧美厂家有Beckman-Coulter;ABBOTT;Siemens(Bayer);ABX;日本有Sysmex和Nihon Kohdon。

在国内已经有迈瑞(MINDRAY)公司生产几个型号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投入医疗市场。

一简要发展史1974年,一种名为HEMALOG D的具有初步白细胞分类功能的白细胞分析仪问世。

1982年,Technicon公司生产了H6000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应该是首款具有白细胞五分类能力的仪器。

同时代日本日立公司推出图像分析法的白细胞分析仪HITACHI 8200型,仅仅是用于完成白细胞血片分类的仪器,没有其他血细胞计数分析能力。

Technicon 公司1985 年开发了比较成熟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Technicon H1 型血液细胞分析仪,随后升级为H2型和H3型。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几年前的三分类转向现在的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同时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

下面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说明。

1 采用阻抗、激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法直流电阻抗法(DC)用于测量细胞体积大小。

激光散射产生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可用于探测白细胞体积大小、细胞内含物的情况(细胞核以及颗粒情况),侧向荧光则可以反映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含量,特有的嗜酸性粒细胞检测溶血剂Str-matolyzer-EO可将除了嗜酸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酸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

在嗜碱细胞通道中,使用特殊溶血剂Strmatolyzer-BA可将除了嗜碱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碱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

幼稚细胞检查通道(IMI)可以根据幼稚细胞膜比成熟细胞膜表面含有脂质较少的现象,在细胞稀释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表面的氨基酸较多,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当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易被溶解,而幼稚细胞不易被破坏,可通过电阻法检测出来。

综合各个测量方法,得到白细胞五分类的图形和数据。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Sysmex研制和开发的SE-9000、SE-9500、XE-2100、XT-1800等系列血液分析仪中。

2 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型的细胞:(1)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当这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

现代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可修改版ppt]

现代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可修改版ppt]

(3)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
• 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 型的细胞
• 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 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 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当这 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 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 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 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
血液分析仪优势 检测项目多 速度快 精度高 易操作
•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化验室的常规设备之一, 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普及的检验仪器,当前血液细胞分 析仪分为三分群和五分类两种。国际市场上五分类血液细 胞分析仪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医院血液临床检验的主流产品, 但由于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需集光学、电子、气路、液 路、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技术含量非常高,纵观全球, 也仅有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 6 个厂家能够生产真正 意义上的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
一、常见血细胞分析仪品牌
• 1、库尔特 • 2、希思美康 • 3、迈瑞 • 4、雅培 • 5、光电 • 6、拜耳 • 7、……
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一)、仪器基本结构 1、机械系统 2、电学系统 3、光学系统
(二)、分类计数的基本原理
• 1、电阻抗的利用
• 2、激光技术、射频技术、组织化学技术的 应用
• 白细胞化学染色
• 在稀释液中加入过氧化酶(MPO)的底物及显 色剂,根据白细胞对MPO的反应分类。中性 细胞MPO为强阳性,嗜酸性细胞阳性更强,单 核细胞为弱阳性,淋巴细胞阴性,嗜碱性细胞 亦为阴性,故综合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的特 点, 可得到二维或三维图像-----不同颜色的散 点图。由于嗜碱性细胞不含此酶,不能被检测, 因此一些仪器专门设置了嗜碱性细胞检测系 统,它的测量通道采用时间差的方法,与RBC、 PLT的测量系统共用一个通道。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行业优选]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行业优选]
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
• 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 型的细胞
• 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 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 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当这 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 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 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 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
它一秒钟能分析几千个细胞,并同时测定 细胞 的多个参数。阻抗法也在五分类血细 胞仪中被采用,即所谓的鞘流阻抗法。
二类精制
7
1、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
孔电流 外电极
-
标本杯
真空 内电极
+ 血细胞 悬液
二类精制
8
鞘流技术联合电阻抗的应用
二类精制
9
2、激光技术、射频技术、组织化 学技术的应用
五分类仪器与三分类仪器的主要区别在 于:白细胞不再粗略地以大小来进行分群, 而是采用激光技术、组织化学技术、射频技 术等等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根据仪器厂家 的不同,不同品牌的仪器采用了不同的分类 计数。
• V:代表体积容量。电阻法微孔技术应用于计数血细胞和测 定其体积的大小。
• C:代表传导性即电导(conductivity),指一束电磁波或称射 频,穿透细胞的传导性,它取决于细胞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经 校正后的传导性叫opacity即“不透明性”,这时不再反映 细胞大小,而是反映细胞内部的结构,像核的大小,核浆比例 和密度等。
二类精制
10
• 在激光技术中目前有半导体
激光和气体激光。半导体激
光功率弱,但作为细胞分类自
己足够;气体激光功率强。二
者比较半导体激光具有寿命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五分类检测技术及原理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几年前的三分类转向现在的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同时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

下面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说明。

1 采用阻抗、激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法直流电阻抗法(DC)用于测量细胞体积大小。

激光散射产生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可用于探测白细胞体积大小、细胞内含物的情况(细胞核以及颗粒情况),侧向荧光则可以反映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含量,特有的嗜酸性粒细胞检测溶血剂Str-matolyzer-EO可将除了嗜酸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酸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

在嗜碱细胞通道中,使用特殊溶血剂Strmatolyzer-BA可将除了嗜碱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溶解或萎缩,含有完整嗜碱细胞的液体通过小孔可以按照电阻法计数技术进行计数。

幼稚细胞检查通道(IMI)可以根据幼稚细胞膜比成熟细胞膜表面含有脂质较少的现象,在细胞稀释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表面的氨基酸较多,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当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易被溶解,而幼稚细胞不易被破坏,可通过电阻法检测出来。

综合各个测量方法,得到白细胞五分类的图形和数据。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在Sysmex研制和开发的SE-9000、SE-9500、XE-2100、XT-1800等系列血液分析仪中。

2 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型的细胞:(1)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当这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

血球五分类_血液分析仪基本原理_V1.0_CH

血球五分类_血液分析仪基本原理_V1.0_CH

血球产品全球技术支持部 Hematology Global Technical Support Dept.目录一、 库尔特原理...............................................................................................................2 二、 比色法.......................................................................................................................3 三、 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4 四、 判断血细胞分析仪性能的参数...............................................................................61. 准确性.......................................................................................................................6 2. 重复性.......................................................................................................................7 3. 携带污染率...............................................................................................................8 4. 线性...........................................................................................................................9 五、 溯源性与质控、校准 .............................................................................................10 1. 溯源性.....................................................................................................................10 2. 校准.........................................................................................................................13 3. 质控.........................................................................................................................15文件编号:MXQ-12044-血球五分类版本:V1.01of22一、 库尔特原理血球产品全球技术支持部 Hematology Global Technical Support Dept.20 世纪 50 年代初,库尔特先生利用电阻抗原理设计了血细胞计数仪。

五分类血球仪检测原理

五分类血球仪检测原理

五分类血球仪检测原理五分类血球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对血液中的各类细胞进行定量和质量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五分类血球仪的检测原理,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工作机制。

一、引言五分类血球仪是一种自动化的医疗仪器,主要用于检测全血中的五类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淋巴细胞。

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液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技术原理五分类血球仪主要依靠光学技术来进行细胞的检测和分析。

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采血:首先,需要采集一定量的患者血液样本,通常是通过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或者进行鲜血采样。

采集到的血液样本会被装入特殊的试剂管或者血液盒中。

2. 血液预处理:为了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需要对血液样本进行预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溶血处理以破坏红细胞,使内部的细胞成分可供分析,并定量地将红细胞相关参数转换为有效值。

此外,还需要进行稀释处理,以避免过高的细胞浓度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3. 光学检测:对预处理后的血液样本进行光学检测。

五分类血球仪通常配备有多个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细胞的特定物理或化学特性。

例如,红细胞可以通过测量其吸光度来定量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则可通过测量其数量和形状来判断血小板的健康状况。

4. 数据分析和分类:经过光学检测后,机器会自动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分类。

通过对不同细胞的特征进行识别和计算,可以得出各类细胞的数量、浓度和形态等信息。

这些结果将被整理成一份详细的血液分析报告。

三、应用与优势五分类血球仪在临床医学和科研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一大优势是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细胞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五分类血球仪还具备以下优点:1. 多功能性:它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细胞类型,提供全面的血液分析数据。

这对于细胞计数、浓度测量以及异常细胞的发现非常有帮助。

2. 高精度:采用先进的光学技术和算法,使得血球仪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的基本结构。
• 熟悉联合检测型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原
理,网织红细胞检测原理,血红蛋白检测
原理、仪器性能评价和维护。
• 了解血细胞分析仪的分类、性能指标、常 见故障和排除及进展。
容 量 、 电 导 、 光 散 射 ( volume , conductivity, scatter, VCS)法
原理 细胞体积技术(测量 细胞大小) 电导性技术(测量细 胞内部结构) 光散射技术(测量细 胞形态、细胞核和细胞 颗粒)。
体积
电导
光散射
VCS可显示3种细胞散点图 DF1(体积值和散射光值) DF2(体积值和电导值) DF3(体积值和电导值)
血细胞自动分析与临床的紧密结合
• CBC检测结果最终是用于临床患者的诊断 、治疗 、预后 监测或用于受检者的健康状况的评估 。因此 ,当遇检测 结果异常时 ,一方面可咨询受检者当事人 /亲属或通过实 验室信息系统 (L 解受检者 /患者的 病情与实际情况 ,通过与临床的联系 ,可了解并证实异 常 CBC结果与患者病情的符合程度或因其他原因如输液 或患者标本张冠李戴引起的CBC结果异常 。总之 ,与临 床联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联合应用
• Bayer公司的的DVIA120型和2120型血细胞 分析仪、Sysmex公司的SF-3000型、迈瑞 的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均采用了该原理进 行工作。 • 利用激光散射和过氧化物酶染色技术进行 细胞分类。利用光散射的原理计数血细胞, 因细胞表面结构不同,在不同角度上散射光 有差别,有助于对白细胞的区分。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原理及使用
Hematologic Analyzers
血液分析仪,临床血液一般检查最常用仪器。 50 年代,美国库尔特( W.H.Coulter )发明 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并申请专利。 1982 年,Technicon 公司生产了 H6000 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应该是首款具有白 细胞五分类能力的仪器。同时代日本日立公 司推出图像分析法的白细胞分析仪HITACHI 8200 型,仅仅是用于完成白细胞血片分类 的仪器,没有其他血细胞计数分析能力。
(3)电阻抗和射频电导联合检测法
• 这种方法是分别采用四个检测系统来检测不同类 型的细胞 • 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系统:在 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溶解,而使白细 胞保持完整细胞浆及核形态近似于生理状态,当这 些细胞通过检测系统时,对白细胞进行电阻抗法(测 量细胞体积)和射频电导法(检测细胞核和颗粒密 度)的联合检测,结果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单核细 和中性粒细胞三个群体。
1、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
孔电流
外电极 + 血细胞 悬液 标本杯
真空 内电极
鞘流技术联合电阻抗的应用
2、激光技术、射频技术、组织化 学技术的应用
五分类仪器与三分类仪器的主要区别在 于:白细胞不再粗略地以大小来进行分群, 而是采用激光技术、组织化学技术、射频技 术等等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根据仪器厂家 的不同,不同品牌的仪器采用了不同的分类 计数。
血液分析仪优势 检测项目多 速度快 精度高 易操作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化验室的常规设备之一, 也是发展最快、应用最普及的检验仪器,当前血液细胞分 析仪分为三分群和五分类两种。国际市场上五分类血液细 胞分析仪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医院血液临床检验的主流产品, 但由于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需集光学、电子、气路、液 路、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技术含量非常高,纵观全球, 也仅有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 6 个厂家能够生产真正 意义上的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
0°:前角光散射(1°~3°),可粗略测 定细胞大小。 10°:狭角光散射( 7°~ 11°),可测 定细胞内部结构相对特征。 90°:垂直光散射( 70°~ 110°),测 定细胞核分叶情况。 90°:消偏振光散射( 70°~ 110°), 区分嗜酸性粒细胞与其他细胞。
• 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偶见假五分类血球仪。 假五分类血球仪则不用上述原理分析血细 胞成分,更多的使用电脑软件的分析而得出 五分类结果。分辨是否真五分类技术的血 球仪,如果是试剂法,试剂不应该少于四种, 如果是激光法,试剂不少于三种。

需要镜检的标准 • 目前即使是最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也不能完全取 代人工镜下白细胞分类。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 所使用的仪器型号、性能和实验室条件,制定出 手工复检方案,建立涂片复检制度。只有在WBC、 Hb、Plt均在正常范围内,细胞散点图和直方图均 正常,仪器无报警显示情况下,仪器分类结果才 可作为筛选数据报告。 • 通过镜检达到的目的 • 通过显微镜检查,核实仪器出现的各类报警是否 真实存在,有无原始及幼稚细胞,有无血细胞形 态异常,有无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微小血凝 块、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并估计白细胞、 血小板数量,必要时对结果进行校正后才能发出 报告(如有核红细胞存在时对白细胞计数进行校 正)。 •
• 白细胞化学染色 • 在稀释液中加入过氧化酶(MPO)的底物及显 色剂,根据白细胞对MPO的反应分类。中性 细胞MPO为强阳性,嗜酸性细胞阳性更强,单 核细胞为弱阳性,淋巴细胞阴性,嗜碱性细胞 亦为阴性,故综合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的特 点, 可得到二维或三维图像-----不同颜色的散 点图。由于嗜碱性细胞不含此酶,不能被检测, 因此一些仪器专门设置了嗜碱性细胞检测系 统,它的测量通道采用时间差的方法,与RBC、 PLT的测量系统共用一个通道。
电阻抗与射频法能透入细胞内,测量核的 大小及颗粒的多少。
RF:射频电流
细胞内部结构信息
DC:直流电 细胞大小的信息
(4) 多角度激光偏振光散射检测法
• 仪器使用鞘流液将标本血稀释,稀释后白细 胞的内部结构近似于自然状态,只有嗜碱性 细胞由于其吸湿的特性而使细胞结构有轻 微改变。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在高渗透压 的作用下,从细胞中分离出来。而鞘流的水 分则进入红细胞内,使细胞膜结构仍然完整, 它与鞘流的折光系数相同,不影响白细胞的 检测。仪器同时从四个角度来检测通过激 光束的细胞所产生的散射光,因为细胞大小、 折射指数、核形、核浆比率以及颗粒性质 等,均可影响在不同角度测得的散射光量。
• 在激光技术中目前有半导体 激光和气体激光。半导体激 光功率弱,但作为细胞分类自 己足够;气体激光功率强。二 者比较半导体激光具有寿命 长(7~10年)体积小,启动快,耗 电小,对稳压要求低,更为经济 适用等特点。
• (1) 电阻抗、高频电导及激光散射联 合检测法
• 即库尔特公司的VCS技术。 • V:代表体积容量。电阻法微孔技术应用于计数血细胞和测 定其体积的大小。 • C:代表传导性即电导(conductivity),指一束电磁波或称射 频,穿透细胞的传导性,它取决于细胞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经 校正后的传导性叫opacity即“不透明性”,这时不再反映 细胞大小,而是反映细胞内部的结构,像核的大小,核浆比例 和密度等。 • S:代表散射(scatter),指在不同角度测得的散射光强度。 由于各类细胞的表面结构不同和颗粒大小不同而对光的散 射各异,进而区分各类细胞。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2、红细胞直方图
(1)正常红细胞分布:50~200fl (2)异常红细胞直方图
3、血小板直方图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2~30fl 分布,主要在2~15fl。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血液分析仪
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 朱 伟
血细胞分析仪教学要求
• 掌握血细胞分析仪的概念、库尔特原理、
• 2006年 4 月深圳迈瑞 BC-5500推出之前,由于国内没有 掌握该类产品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因而在中国市场销售 的该类产品由国外品牌所垄断,价格都比较昂贵,导致该 类产品不能在中国医院临床检验中大范围推广应用,BC5500 的推出推动了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国内的临床 应用,提高整个国内血液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水平。
• ②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检测系统: 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特殊的溶血剂,除嗜酸 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外,其他细胞均被溶解 或萎缩再对保持完整的嗜酸性细胞或嗜碱 性细胞进行计数。 • ③幼稚细胞检测系统: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 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 的氨基酸比成熟细胞多,且对溶血剂有抵抗 作用,当加入溶血剂时,成熟细胞被溶解,只保 留着可能存在的幼稚细胞用来计数。 Sysmex公司的SE-9000血细胞分析仪就是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五分类的。
• 仪器在单一通道上同时用这三种方法对同 一白细胞进行测量,避免了有些血液分析仪 要设计好几个通道或加染色试剂的麻烦。
• 采用VCS技术的仪器主要是Coulter公司的 STKS型、MAXM型以及Gen.s型五分类血 液分析仪。MAXM型和Gen.s型可计数网织 红细胞,Gen.s型可选配自动制血片机。以 上几种型号还可直接计数CD4和CD8淋巴 细胞,并算出其比率。
三、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
• • • • • • 1、自动进样 2、手工进样 3、末梢血、静脉血的可选性 4、结果的判断 5、质量控制 6、仪器的校准 准品的来源、什么情况下 需要校准?如何校准? • 7、仪器的维护
标本的重要性
• 1、高档的仪器并不意味着结果一定可靠。 • 2、标本的采集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 • 压脉带的使用时间、抗凝剂的影响、真 空管的使用、血量的控制、标本放置的温 度和时间、标本的混匀等等。
血细胞自动分析异常结果人工 显微镜复检
• 1、镜检复核的现状 • 血细胞分析仪仍只能作为CBC 分析的一种过筛手段 ,当遇到 可疑情况 ,尤其是在病理条件下 ,其测定结果并不可靠 , 需要人工以显微镜复查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 ,国内 目前各医院检验科对CBC异常结果基不或很少进行人工显微 镜复查 ,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更是普遍 。有资料 显示 ,国内各医院 CBC实际镜检率在0% ~15% ,大部 分医院镜检率< 5%或者不镜检 。这种现象引发了不少的医疗 投诉 、纠纷或事故 。分析这类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 (1)认识 不够 ,认为血细胞分析仪尤其是五分群的血细胞分析仪的检 测结果可靠 ,不需要复查 ; ( 2)工作量大 ; ( 3 )怕麻烦 , 图省事 ; ( 4 )目前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执行标准 ,即对CBC结 果的人工复查的标准 、内容 、方法及程序尚无明确的规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