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 1,6- 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 1,6 bisphosphate aldolase,FDA)试剂盒说明书

合集下载

果胶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果胶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果胶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2635规格:100T/48S产品内容:提取液:液体10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25mL×1瓶,4℃保存。

若溶液中有不溶解物质,可以50℃水浴溶解。

试剂二:液体20mL×1瓶,4℃避光保存。

标准品:粉剂×1支,10mg半乳糖醛酸。

临用前加入0.943mL蒸馏水,配成50μmol/mL的标准液产品说明:果胶酶(pectinase)是分解果胶的酶类,包括原果胶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裂解酶四大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果实和微生物中,是水果加工中最重要的酶。

果胶酶水解果胶生成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与DNS试剂反应生成在540nm有特征吸收峰的棕红色物质,测定540nm处吸光值变化可计算得果胶酶活性。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台式离心机、水浴锅、微量玻璃比色皿/96孔板、可调式移液枪、研钵/匀浆器、冰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一、粗酶液提取: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然后10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菌类:按照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 提取液),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然后10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液体:直接检测。

二、测定步骤:1、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40nm,蒸馏水调零。

2、将50μmol/mL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为10、8、6、4、2、1μmol/mL的标准溶液备用。

3、取40μL样本沸水浴10min备用。

4、操作表:(在1.5mL离心管中)对照管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试剂一(µL)20020020020050℃水浴温育5min标准溶液(µL)--40-样本(µL)-40--蒸馏水(µL)---40煮沸样本(µL)40---混匀,50℃水浴反应30min,马上沸水浴5min,冷却后8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

Eno、Fba定量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评估的开题报告

Eno、Fba定量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评估的开题报告

Eno、Fba定量检测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评估的开题报告侵袭性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念珠菌(Candida)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

在重症患者和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

快速、准确地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可用于快速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血液培养和分子检测技术。

血液培养虽然是迄今为止检测侵袭性念珠菌病的“金标准”,但它存在着患者血容量小、细胞外真菌存在和培养时间长等问题,且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限。

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例如PCR)被广泛用于快速检测侵袭性念珠菌病,其准确性和灵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然而,单独的PCR技术尚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标准化检测方法和不能区分病原菌是否处于活跃状态等。

Eno(菌落培养点涂片法,enolase activity assay)是一项新的快速检测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技术。

Eno技术基于侵袭性念珠菌能够在培养基表面通过产生ENOLase 酶表型而被检测出来的原理,可在24小时内得到结果,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于执行等优点。

Fba(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果糖-1,6-二磷酸酸解酶)定量检测则是利用念珠菌中存在的果糖-1,6-二磷酸酸解酶,以同样的原理快速检测侵袭性念珠菌病。

尽管Eno和Fba技术已经被证明在快速检测侵袭性念珠菌病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是它们和传统的血液培养方法以及PCR技术相比仍需进一步的评估和优化。

该研究旨在评估Eno和Fba技术在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方面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价值。

具体研究计划如下:1.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经临床和血液培养法检测为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患者的血液标本,并使用Eno和Fba技术和PCR技术进行检测。

2.研究对象:选择入住重症监护室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标本符合侵袭性念珠菌病标准的患者。

3.数据分析:利用SPSS软件分析各项指标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以及检测时间等,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评估Eno和Fba技术在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方面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价值。

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试剂盒(果糖胺法)

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试剂盒(果糖胺法)

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果糖胺法)一、原理:
血清葡萄糖能与白蛋白及其它血清蛋白分子N末端的氨基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

此酮胺结构能在碱性环境中与硝基四氮唑蓝NBT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甲月替,并以果糖胺DMF为标准参照物进行比色反应。

二、50管试剂盒组成与配制
1、2mmol/LDMF标准液:0.5ml×2瓶,-20℃保存。

2、牛血清白蛋白:0.5ml×2瓶,-20℃保存。

3、NBT显色剂:60ml×2瓶,避光4℃保存。

4、稳定剂:6ml×1瓶,室温保存。

(如凝固,请水浴加热至透明后再用。


三、血清中GSP的检测
混匀,37℃水浴15min。

混匀,530nm,1cm光径,空白管调零,比色。

五、计算公式:
测定管吸光度
×标准液浓度(2mmol/L)=GSPmmol/L
标准管吸光度−标准管吸光度
测定管吸光度
×标准管浓度(2mmol/L)×分子量(249)÷1000=GSPmg/L
标准管吸光度
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

果胶酶试剂盒说明书

果胶酶试剂盒说明书

果胶酶(pectinase)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100T/48S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果胶酶(pectinase)是一类分解果胶质酶类的总称,包括原果胶酶,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裂解酶四大类,广泛存在于植物果实和微生物中,主要用于食品、酿酒、环保、医药、纺织及日化用品行业。

测定原理:果胶酶水解果胶生成半乳糖醛酸,具有还原性醛基,与DNS试剂反应生成红棕色物质,在540nm有特征吸收峰,测定540nm 处吸光值变化可计算得果胶酶活性。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天平、低温离心机、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恒温水浴锅。

试剂组成和配制:提取液:液体100m 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20m L×1瓶,4℃保存。

试剂二:粉剂×2瓶,4℃保存;临用前加入7.5mL试剂一,50℃加热溶解,用不完的试剂4℃保存一周。

试剂三:液体20m L×1瓶,4℃避光保存。

酶液提取:1.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

10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2.细菌、真菌:按照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提取液),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然后10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冰上待测。

3. 细胞培养液等:直接检测。

测定操作表:对照管测定管试剂二(µL)120 12050℃水浴温育5min样本(µL)30煮沸样本(µL)30混匀,50℃水浴反应30min试剂三(µL)150 150沸水浴5min,冰浴冷却终止反应,8000g,4℃,离心10min,蒸馏水调零,取上清于微量石英比色皿或96孔板测定540nm处吸光值A,△A=A测定管-A对照管。

《生化》第六章糖代谢

《生化》第六章糖代谢
O=C O
P
ATP ADP
ADP
ATP
COOH C OH
C
OH
磷酸甘油酸激酶
F-1,6-2P
CH2 O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P
CH2 O
P
3-磷酸 甘油醛
1,3-二磷酸 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
ATP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G-1-P
二、单糖的氧化分解 主要指G,经多糖降解后生成的G,吸收进 入细胞进行氧化分解,从而为机体提供能量。机 体几乎所有的组织的细胞中,都能进行糖的分解 以获能。
G进行氧化分解供能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糖的无氧分解(酵解)
糖的有氧分解 糖的磷酸戊糖支路分解
1.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1)糖酵解(glycolysis)的定义
第二阶段
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Glu
ATP ADP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⑴ 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G-6-P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HO CH2 H HO O H OH H H H OH
P O CH2
ATP ADP
H HO O H OH H H H OH
门静脉
肝脏
GLUT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
三、糖代谢的概况
糖原
糖原合成 肝糖原分解
酵解途径
ATP
有氧
核糖 磷酸戊糖途径 +
NADPH+H+

果糖胺(GSP)检测

果糖胺(GSP)检测

果糖胺(GSP)检测
【用途】
果糖胺(FRUCT)的测定反映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可了解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的水平。

增高,则表明为糖尿病。

【原理】
血清葡萄糖与血清蛋白分子末端的氨基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高分子的酮胺结构(果糖胺)在碱性环境中还原硝基四氮唑蓝生成染料。

以糖化血清蛋白为标准参照物进行比色测定。

【标本要求】
不溶血的血清标本,也可用肝素抗凝血浆。

标本在2~8℃可保存一周,不推荐冰冻保存测定标本。

【仪器】仪器为拜尔DVIA 1650生化分析仪。

【试剂】
1.试剂组成:硝基四氮唑蓝、碳酸盐、稳定剂
2.储存:试剂应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运输中应防潮、防水、注意保持低温。

【测定步骤】
1.
2.计算结果:
FRUCT浓度=[△A(样本)/△A(标准)]×标准浓度
【性能特性】
1.线性:0-4000μmol/L
2.精密度:批内精密度C V≤6.0%,批间相对极差≤8.0%
3.试剂空白吸光度<0.15
【参考范围】健康成人:1.65~2.15mmol/L
【注意事项】
1.试剂和样本可因仪器要求不同,按比例增减。

2.间隔时间可按仪器不同进行调整,但为减少样本中还原性
物质的干扰,延迟时间不应低于300秒。

3.当病人存在低蛋白血症时(如大量输液后,怀孕等)测值
可能偏低。

反应废液应稀释后再倾倒或经过污水处理后排放.。

第19章六碳糖的分解和

第19章六碳糖的分解和

G-6-P F-6-P
磷酸甘油酸转变为 ⑻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 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COOH C OH
COOH
3-磷酸 磷酸 甘油醛
CH2 O
P
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
C O CH2
P
OH
1,3-二磷酸甘油酸 二磷酸甘油酸
丙酮酸
ATP
五、糖酵解第二阶段的反应 ——放能阶段 放能阶段
Glu
ATP ADP
G-6-P F-6-P
甘油醛- 磷酸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 磷酸氧化为 ⑹ 甘油醛 3-磷酸氧化为 二磷酸甘油 酸
CHO CH OH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Pi、NAD+ 、
果糖-1,6-二磷酸 二磷酸 果糖
CH2 O
P
丙酮酸
ATP
该反应逆反应占主要,但由于磷酸丙糖被不断移走, 所以朝正反应方向进行。
Glu
ATP ADP
G-6-P F-6-P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⑸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CH2 O C O
•Glycolysis was also known as EmbdenMeyerhof pathway. •The whole pathway of glycolysis (Glucose to pyruvate) was elucidated by the 1940s.

生物化学课件-第十三章 糖酵解(专业知识模板)

生物化学课件-第十三章 糖酵解(专业知识模板)
糖酵解=Glycolysis=EMP途径 (Embden-Meyerhof Parnas pathway)
二、糖酵解 (Glycolysis) 研究简史
Buchner 1897年发现酵母提取液中葡萄糖也可发酵 1905年,英国化学家A. Harden 和W. Young在研究酵母榨汁 液 时发现并证明其中有发酵酶 和辅酶 Robinson 分离出G-6-P和F-6-P平衡混合物 1933年,生物化学家G. Embden, Q. Meyerhof 和 J.K. Parnas 发现在动物肌肉中也存在着与酵母发酵十分类似的过程,他们 将肌肉中由葡萄糖形成乳酸的过程称之为酵解过程。 EMBODAN-MEYERHOF途径
CH2 O 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CO
磷酸丙糖异构酶
CH2OH
(phosphotriose isomerase)
磷酸二羟丙酮
CHO
CH OH
CH2 O P 甘油醛3-磷酸
三、糖酵解全过程
重点
•碳骨架6C-----3C 葡萄糖 → 2丙酮酸 + 2NADH + 2ATP
•产生ATP和NADH •中间代谢物以磷酸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具重要意义
中间代谢物磷酸化有何意义?
• 带负电磷酸基团具有极性,不易透过脂膜散失 • 磷酸基团起到酶识别基团的作用,利与酶结合 • 形成高能磷酸键保存能量的作用
中间产物 2,3-二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2,3-BP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2页
货号:QS2210 规格:50管/48样
果糖 1,6- 二磷酸醛缩酶

(Fructose 1,6 bisphosphate aldolase,FDA)试剂盒说明书
紫外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 2-3 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植物叶绿体中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是光合作用中参与calvin循环的重要酶。催化果糖
1,6-二磷酸和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的合成反应,在各种逆境胁迫下表现不同的响应。

测定原理: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在磷酸
丙糖异构酶和α-磷酸甘油脱氢酶作用下催化NADH和磷酸二羟丙酮生成NAD和α-磷酸甘油,
340nm处吸光值的变化可反映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活性的高低。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天平、低温离心机、震荡仪、研钵、紫外分光光度计、1 mL石英比色皿。

试剂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一:液体50mL×1瓶,4℃保存。
提取液二:液体5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25mL×1瓶,4℃避光保存。
试剂二:粉剂×1瓶,-20℃避光保存。临用前加5mL蒸馏水充分溶解;用不完的试剂分
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试剂三:粉剂×1瓶,-20℃避光保存。临用前加5 mL蒸馏水充分溶解;用不完的试剂分
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试剂四:粉剂×1瓶,-20℃避光保存。临用前加5 mL蒸馏水充分溶解;用不完的试剂分
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试剂五:液体×1瓶,4℃避光保存;用不完的试剂分装后-20℃保存,禁止反复冻融。

酶液提取:
①总FDA酶提取:建议称取约0.1g样本,加入1mL提取液一,冰浴匀浆后超声破碎(冰浴,
200W,破碎3s,间歇7s,总时间1min),然后4℃,8000g离心10min,取上清测定。
②胞浆和叶绿体FDA酶的分离:按照植物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
(建议称取约0.1g样本,加入1mL提取液一),冰浴匀浆后于4℃,200g离心5min,弃沉淀,
取上清在4℃,8000g离心10min,取上清用于测定胞浆FDA酶活性,取沉淀加1mL提取液二,
震荡溶解后超声破碎(冰浴,200W,破碎3s,间歇7s,总时间1min),然后4℃,8000g离心
10min,取上清测定叶绿体中FDA酶活性。
建议测定总FDA酶活性,按照步骤①提取粗酶液,若需要分别测定胞浆和叶绿体中的FDA,则
按照步骤②提取粗酶液。

测定操作:
1. 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调节波长至340nm,蒸馏水调零。
2. 取1mL石英比色皿,依次加入500μL试剂一,100μL试剂二,100μL试剂三,100μL试
第2页,共2页

剂四,100μL试剂五,100μL粗酶液,充分混匀,记录340nm处10s的吸光值A1和310s
的吸光值A2,△A=A1-A2

计算公式:
(1)按照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酶活单位定义:每毫克组织蛋白每分钟消耗1 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FDA(nmol/min /mg prot)= ΔA÷(ε×d)×V反总÷(V样×Cpr) ÷T=321.54×ΔA÷Cpr
(2)按照样本质量计算
酶活单位定义:每克组织每分消耗1 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FDA(nmol/min /g 鲜重)= ΔA÷(ε×d)×V反总÷(W ×V样÷V样总) ÷T=321.54×ΔA÷W
(3)按照细胞数量计算
酶活单位定义:每104个细胞每分钟消耗1 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FDA(nmol/min /104 cell)= ΔA÷(ε×d)×V反总÷(V样×细胞数量÷V样总) ÷T
= 321.54×ΔA÷细胞数量
(4)按照液体体积计算
酶活单位定义:每毫升液体每分钟消耗1 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FDA(nmol/min /mL)= ΔA÷(ε×d)×V反总÷V样÷T=321.54×ΔA
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1mL;ε:NADH摩尔消光系数,6.22×103 L / mol /cm;d:比色
皿光径,1cm;V样:加入样本体积,0.1mL;V样总:加入提取液体积,1mL;T:反应时间,5
min;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W:样本质量,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