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手册
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正大)

《正大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
14、任何未经彻底淋浴、彻底更衣、换鞋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二、消毒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工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 原微生物扩散或传播的目的。消毒分为日常消毒、空舍消毒和器械消毒等。
1、日常消毒 ⑴入场人员的消毒要求:场门、生产区以及生产车间门前必须设有消毒池,池内的消毒 液必须保持有效的浓度,消毒液每周一、周四进行更换。每次更换要有记录,走道的消毒垫 必须保持潮湿(消毒液浸湿);进场前必须先用消毒剂洗手,将手和暴露在外面容易接触到 的手臂清洗干净,洗完后自然干燥;入场前必须喷雾消毒 30 秒,达到全身微湿;脚踩消毒 垫或消毒池 1 分钟,消毒垫(池)的消毒液要用高浓度的消毒液;员工外出回场需在门卫处 洗头、洗澡,更换场内预先准备的干净衣服和鞋子方可入内。
一般为 ; 0.3~0.5 L/m2 消毒液作用的时间不得低于 30 分钟; 消毒前要保持消毒对象的清洁卫生; 消毒剂要现配现用,混合均匀,避免边加水边消毒现象; 不同性质的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 甲醛熏蒸消毒时,保持栏舍湿度,消毒时确保栏舍密封性; 定期轮换使用消毒剂; 消毒操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避免发生烫伤、灼伤等事故,尤其是使用化学性
猪场大门消毒
脚踩消毒垫
手消毒
喷雾消毒通道
淋浴消毒
换衣服
⑵进入生产区的消毒要求:员工或场外人员进入生产区须经过洗头、洗澡、更换工作服 和工作鞋后方能进入生产区;
1
2
3
4
5
6
进入生产区消毒措施
3
《正大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
⑶进入猪舍的消毒要求:进入猪舍的人员必须穿胶鞋和工作服,双脚必须踏入消毒池消 毒 10 秒以上或者更换猪舍内部的胶鞋,并且洗手消毒;
中兽药门户网站 - Powered by SupeSite

搜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资讯 清肺止咳散 Qingfei Zhike San- 中兽药经典 麻杏石甘散 Maxing Shigan San- 中兽药经典 喉炎净散 Houyanjing San- 中兽药经典方剂 全国兽药质量标准数据库- 中兽药经典方剂 【催僵节料王】让年产10000 头猪场多赚100 02-05 02-05 02-05 02-05 11-08 公英散 Gongying San- 中兽药经典方剂 强壮散 Qiangzhuang San- 中兽药经典方剂 藿香正气散 Huoxiang Zhengqi San- 中兽药 镇喘散 Zhenchuan San- 中兽药经典方剂 蛋鸡宝 Danjibao- 中兽药经典方剂
更多>> 10-27 10-27 10-27 10-27 10-27 10-27
本月精华
兽药 【催僵节料王】扶正解毒散 【猪得健】清热散 【金蝉慢呼康】清肺散 【催情促孕宝】催情散 【奇效】催僵促生长 全程提高肉料比0.52 北京地区最新兽药原料报价 11-08 11-08 11-08 11-08 11-08 11-07 【红链绝杀】茵陈蒿散 【母子乐】清热散( 母猪专用) 【口蹄康】普济消毒散 七种中兽药寻求合作 【催僵节料王】让年产10000 头猪场多赚100 石家庄部分兽药原料品种价格
中兽药门户网站 - Powered by SupeSite 冬季养鸡常见细菌性疾病 鸡的解剖特点导致呼吸道病多发 冬季肉鸡腹水的防治措施 蛋鸡4 种腹泻的药物防治措施 鸡的组织器官病理变化与常见疾病 11-13 11-09 11-09 11-09 11-09 肉鸡涨,雏乏力(3 月17-3 月23 日) 不良的养殖环境导致鸡呼吸道疾病 引起肉鸡消化不良的原因 鸡病并发、诱发的因素 免疫跟消毒不能同时进行的原因 11-10 11-09 11-09 11-09 11-09
养猪厂智能饲喂的操作规程

养猪厂智能饲喂的操作规程1. 引言智能饲喂系统是养猪厂提高饲养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旨在为养猪厂工作人员提供一份操作规程,以确保智能饲喂系统的有效运行和猪只得到及时准确的饲料供应。
2. 系统简介智能饲喂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技术,自动监测猪只饲料消耗情况,并根据设定的饲喂策略,自动调整供应饲料的量和时间。
系统根据猪只的数量、体重、生长阶段等参数进行智能控制,确保猪只得到适量的饲料,提高养殖效益。
3. 操作流程3.1 系统启动和登录1.确保系统电源已连接,并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正确启动智能饲喂系统。
2.打开电脑或移动设备的浏览器,输入系统的登录网址。
3.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3.2 分配饲喂参数1.登录系统后,进入饲喂参数设置界面。
2.根据猪只的品种、体重、生长阶段等信息,调整饲喂参数。
3.确认参数设置后保存,系统将自动根据设置的参数进行饲喂计划调整。
3.3 检查饲料储备1.定期检查饲料储备情况,确保饲料充足。
2.如饲料不足,及时联系供应商补充,以免影响正常饲喂。
3.4 检查传感器状态1.检查智能饲喂系统的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2.如发现传感器故障或异常,及时联系技术人员进行修复或更换。
3.5 监测和调整饲喂计划1.根据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监测猪只的饲料消耗情况。
2.如发现饲料消耗异常或不足,及时调整饲喂计划。
3.在系统中进行饲喂计划的调整,确保猪只得到适量的饲料。
3.6 饲喂记录和报表分析1.在系统中记录每次饲喂的时间、猪只数量和饲料消耗。
2.定期生成饲喂报表,分析猪只的饲喂情况和成长趋势。
3.根据报表分析结果,调整饲喂策略,优化饲养效果。
4. 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应熟悉智能饲喂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修改饲喂参数和系统设置。
•定期维护和保养智能饲喂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遇停电等情况,应及时备份系统数据,以免数据丢失或损坏。
PIC 猪 饲 养 技 术

PIC配套猪饲养技术李诗兵,彭长江,雷浩兵(四川省泸县畜牧局,四川泸县646100)1 PIC配套猪简介。
PIC配套猪是英国PIC公司应用当代最先进的基因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在筛选提取全世界36个良种猪优良性状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不同特点的专门化父、母本品系。
父系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等优点,母系具有泌乳力、年产胎次、胎产仔数较高等特点,利用它们的杂交优势,进行五系配套而来,它达到了当今世界养猪生产的最高水平。
2 后备母猪的管理及配种前的准备后备母猪上圈后首先要作好调教工作,使之养成定位采食、睡觉和排泄的习惯,保持圈舍内清洁干燥;饲养人员还应多接近母猪,进行必要梳刮,增强母性行为;在喂料方面,饲料应根据母猪的生长发育情况逐渐增加配合饲料的喂料(配方见附表),使母猪能按时发情、配种;观察初情期和发情期是否正常;做好配种前几种疫苗的注射工作,即猪瘟疫苗、伪狂犬苗、乙脑、细小病毒苗等的注射工作。
3 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PIC猪的发情鉴定应采取“眼看”的方式来判定:主要观察母猪外阴部的大小、颜色和粘液情况。
母猪外阴肿胀并开始出现萎缩、颜色由红逐渐变淡,粘液由稀变稠,能拉成2—3厘米长的丝时为最佳配种时间。
后备母猪应在8月龄,体重100—120公斤,三次发情以上进行直配,间隔8—12小时重复配种1─2次,以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4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配种后1─2天应减少精料,3─30天恢复正常饲喂,经产母猪在30天至90天可适当限量饲喂,但90天至112天应补料,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有利于泌乳。
在管理上,配种后18─25天注意观察母猪是否再发情,若未发情,且表现安静、贪睡、性情变温驯、行动稳重,腹围逐渐增大,即可确定已怀孕,按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要求进行饲喂,在配种后第99天肌肉注射大肠杆菌疫苗,第107天驱体内外寄生虫,第112天后开始减少日喂量至1公斤左右,第113天母猪频频排尿,闹圈,粪便由干变软,奶头能挤出奶汁时,准备好毛巾、碘酒,对猪体清洗干净入产仔圈,安装好保温设备等,第114天要专人守候,接产人员应修剪甲指,用肥皂水洗干净手,清洁母猪乳房和外阴部,做好接产准备。
生猪基础知识使用手册——育种篇说明书

生猪基础知识使用手册——育种篇边舒扬(投资咨询证:Z0012647)王一帆(期货从业证:F0309964)本系列旨在使对生猪期货感兴趣的投资者或者从业人员能对生猪行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力争完整地呈现出该行业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和介绍,做到市面上较为全面和详实的科普文章。
初步设定育种篇、生产繁育篇、屠宰篇、终端消费篇、复盘与场外期权运用篇和主要养殖公司介绍篇。
本文章不包含行情。
1.国内外生猪发展历程1.1.国外生猪发展历程国外猪育种经历了外貌选育、脂肪型猪培育及瘦肉型猪培育三个典型阶段。
十八世纪之前,国外猪几乎不进行专门的选育,没有选育目标和具体育种记录,养猪主要以具有社会大众喜欢的外貌、能养活、能产肉满足家庭需要为主。
十八世纪,以英国为代表,开始以脂肪沉积能力为育种目标进行选育。
1770年到1860年,英国以本地猪、中国猪和暹罗猪为亲本开始选育,兼顾早熟和育肥快的优点,成为中白猪、小白猪和巴克夏猪的原始雏形。
1831年,英国的大白猪(又称:大约克猪,约克夏猪)新品种在温莎皇家展览(Windsor Royal Show )首次得到关注。
1896年,丹麦政府以英国大约克与北欧的一种晚熟吉尔吉斯猪杂交,生产F1杂种猪胴体,供应英国腌肉生产的需要,继之形成了培育长白猪新品种的计划,并建立了第一个育种群。
1898年,丹麦登记了12个大白猪群和50个长白猪群,成立了全国猪育种和生产委员会指导育种。
1907年,丹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猪后裔测定站(用来集中测定猪后代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等特征,并以此评定猪的种用价值),核心群中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都以后裔测定的科学数据为依据而进行选择,经过数十年努力,丹麦长白猪成为流线型、体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不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长而后躯发达的理想瘦肉型品种。
杜洛克猪外貌与生产性能的演变则体现了美国猪的育种史。
在十八世纪和一战期间,杜洛克是一种大体型脂肪型猪,在20世纪二十年代,曾一度开始向瘦肉型转变,但二战期间由于杜洛克猪体型大,能生产大量猪油以满足当时需要,所以仍回到了脂肪型猪种。
怎样给猪进行人工授精猪人工授精技术

怎样给猪进行人工授精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现代化的养猪场中,经常要给猪进行人工授精。
相对于传统的授精方式来说,猪基因工程人工授精是猪繁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科学现代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
但是现在有很多猪其实并不认为要怎么给养猪户进行人工授精。
下边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吧。
怎样给猪或进行人工授精?猪人工授精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1、公猪的调教对于第一次用假母猪采精的公猪必须进行调教。
调教要有耐心,反复训练,切勿操之过急,严禁强迫、抽打、恐吓等,实践证明,新用的单峰骆驼如同后备猪交配1~2次有助于调教,调教的方法有:①在假母猪后涂抹粘液发情母猪的分泌物或阴道粘液,诱引水貂爬跨假母猪,经几次采精后即可调教成功。
②在采精室关一头发情母猪引诱公爬跨后,不让交配,待公猪性冲动至高峰之时,迅速吓跑发情母猪,再诱导公猪直接爬跨假台畜采精。
③将待调教的公猪关于采精室旁,让其观察熟悉另一头已调教好的水貂爬跨采精,然后诱导其爬跨采精。
生产证明,如果一头公猪已经完成采精后,将另一头公猪假造赶至假母猪前才,大部分多数公猪都会对假母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会仔细地观察假母猪,数分钟后就会爬跨假母猪。
④调教公猪时应其次重视第一次采精,第一次采精要完全并确保公猪不受任何形式的伤害或不良刺激,如果调教公猪半小时都不是不成功,应将其友善地赶走,等待合适的时候或多关于采精台附近使之熟悉后再试。
2、精液的采集①采精前的准备·选择和培养“场内”洛佐韦操作技术人员,在猪场内选择和培养一位或多位独自承担人工授精技术工作的人员。
人工授精的成功需要该人员精确、耐心、自信、仔细且满腔热情和具有钻研的精神,该管理人员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怎样清洁、无菌人工授精技术设备、器械,怎样调教公猪和采集、处理、储存精液,能精确地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适时配种等。
·采精室,照明设备采精一般应规范在采精室内进行,当将公猪赶至采精即可引起公猪的性兴奋。
DB34T1133-2010
ICS65.020.30B 4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1133—2010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1133—2010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省涡阳县畜牧兽医局、安徽省兴安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黄山市同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昌力良种猪繁育基地、合肥宏峰养猪场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重龙、赵瑞莲、殷宗俊、周芬、赵瑞宏、汪丽、纪岭、吴东、潘孝成、吴义景、钱萍、汪乃威、韦秀宏、钱蓉。
IDB34/T 1133—2010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猪健康养殖过程中猪场建设、引种与出售、饲养管理、环境控制与保护、病死猪处理、生猪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等环节应遵循的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自繁自养模式的集约化规模养猪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l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 l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T 17823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 17824.1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GB/T 17824.3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GB/T 17824.4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65 猪饲养标准NY/T 122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规模养猪场技术准则
其他要求:
1、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时,在引进 猪只前必须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 。引入后隔离饲养至少 30天,在此期间进行观察、检 疫,确认为健康者方可并群饲养。及时注射猪瘟疫苗。 2、猪场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它动物。猪场食堂不 得外购猪肉。 3、外来参观者洗澡后,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 遵守场内一切防疫制度。 4、场内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或其他物品。场内 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它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 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5、猪场的每个消毒池要经常更换消毒药液,并保持其 有效浓度。
虫药物。
四、引种注意事项
• 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猪经营许可的种猪场 引进,并进行检疫。
只进行育肥的生产场,引进仔猪时,应首先从达到 无公害标准的猪场引进。
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15-30天,经兽医检查确定 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
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五、饲料使用注意事项
• 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根据营养需求, 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不应给肥育猪使用高铜、高 锌日粮,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的饲养手册标准。 禁止在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 砷制剂。 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应使 用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其他畜禽副产品。
允许使用规定的抗菌药和抗寄生虫药,其中治疗药应 凭兽医处方购买,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与用量。 1.2 休药期应遵守规定的时间。未规定休药期的品种, 休药期不应少于28天。 1.3 建立并保存免疫和全部用药的记录,治疗用药记录
包括生猪编号、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物名称( 商品名及有效成分)、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疗程、 治疗时间等;预防或促生长混饲给药记录包括药品名 称(商品名及有效成分)、给药剂量、疗程等。 1.4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用 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兽药。 1.5 禁止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或已经淘汰的兽药。
《猪群健康管理 (Managing Pig health)——猪场参考手册》
《猪群健康管理(Managing Pig health)——猪场参考手册》作者:曲向阳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年第04期大家好,非常荣幸代表这本书的翻译团队在这里向大家做汇报(图1)。
今天,这本书的原作者John Carr先生也来到了会场。
我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跟大家讲一下与这本书的缘分。
John Carr先生11岁就开始在猪场工作,1982年他通过了兽医资格考试。
刚开始我是从网上接触John Carr先生的资料,看到他有超过30年的临床经验,而且他的书特别实用,让我眼前一亮——我找到了一本我非常需要的书。
这本书与我们上一次翻译的《现代养猪生产技术》一样,是同一个团队组织翻译,到目前所有的参与者已经超过30名,这是一群有想法、甘于奉献的人们,努力地为这个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书。
这本书经过了一次翻译,三次校稿,希望能够获得一本尊重作者原意的现场指导书。
自2008年起,我已经在这个行业从业7年,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平时你喜欢读的专业书籍是什么?”特别是关于健康管理的。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爱读书的人,进入这个行业我最早接触的是第八版《猪病学》,它是这个行业的经典著作。
我对它的理解是,《猪病学》对疫病的介绍更系统,但是要读懂它,要将书中的知识用于现场,需要有一定的兽医背景,它更多介绍的是一种科学,即“know why”。
而这本书——《猪群健康管理》更多注重的是“know how”,它的可读性更强,操作性更强。
这本书对知识的介绍非常简单,只告诉你是什么,怎么处理。
这本书告诉你健康管理可以通过生产管理技术得以实现,而非单纯的打疫苗、给药。
这本书有四个特点,第一,这本书的第一章讲解了猪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我在从业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兽医专业的学生事实上对猪的解剖和生理不了解。
第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猪场几乎所有的临床实践操作,如剪牙、断尾、阉割等,语言简单明了。
第三,这本书的组织架构非常好,它是按照生产流程来规划健康管理。
科学养猪手册
《科学养猪》目录《科学养猪》目录 (2)第一章我国养猪业现状 (5)1.1. 我国生猪发展概况 (5)1.2. 我国养猪业发展特点 (6)1.2.1. 种猪繁育体系初步建成,良种猪覆盖显著提高 (6)1.2.2. 规模化养猪经营加速,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7)1.2.3. 区域化养猪生产加速形成,逐步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7)1.2.4. 生猪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7)1.2.5. 猪肉市场向安全优势化、多样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7)1.2.6. 猪肉加工体系正在形成加工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 (7)1.2.7. 生猪、猪肉进出口贸易 (8)1.3. 我国养猪发展历程 (8)1.4. 养猪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9)1.4.1. 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高 (9)1.4.2. 猪肉产品加工工业滞后,产业化程度低 (9)1.4.3. 基层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9)1.4.4. 免疫程序不合理 (9)1.4.5. 预防为主方针 (9)1.4.6. 大力提高养猪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迫在眉切 (10)1.4.7.饲料行业有待规范 (10)1.5. 养猪饲养新观念 (10)第二章品种改良与繁育 (11)2.1. 猪的品种 (11)2.1.1. 国内良种 (11)2.1.2. 引进良种(国外品种) (11)2.2. 种猪的选择 (12)2.2.1. 种公猪的选择 (12)2.2.2. 种母猪选择 (12)2.3. 母猪发情鉴别与适时配种 (13)2.3.1. 怎样鉴别母猪发情 (13)2.3.2. 怎样掌握发情母猪的最佳配时间 (13)2.3.3. 怎样使母猪多产仔 (13)2.3.4. 怎样促进母猪发情排卵 (13)2.3.5. 杂交优势利用 (14)2.4. 人工授精技术要点 (15)2.4.1. 人工授精的优点 (15)2.4.2. 公猪的采精训练 (15)2.4.3. 精液品质检查 (15)2.4.4. 精液的稀液,可以扩大配种头数 (16)2.4.5. 怎样进行人工输精 (16)2.5. 妊娠诊断 (17)2.5.1. 怎样知道母猪已配上种(怀孕) (17)2.5.2. 怎样推算母猪预产期 (17)2.5.3. 临产母猪有哪些征兆 (17)第三章猪的营养与饲料 (18)3.1. 猪的生理结构及指标 (18)3.1.1. 猪身十大系统 (18)3.1.2. 猪的正常生理指标 (18)3.2. 母猪营养 (18)3.2.1. 后备母猪营养水平 (18)3.2.2. 妊娠母猪营养 (19)3.2.3. 哺乳母猪营养(以带10头仔猪为基准) (20)3.3. 仔猪的营养需要 (20)3.3.1. 三个体重指标是关键 (20)3.3.2. 仔猪(15公斤以内)营养需要 (21)3.3.3. 仔猪的营养特点 (21)3.3.4. 推荐仔猪饲料配方 (22)3.3.5. 仔猪营养(15-30公斤阶段)需要 (22)3.3.6. 推荐日粮配方(15-30kg猪)见(表3-4) (22)3.4. 肥猪营养(30公斤——上市) (23)3.4.1. 肥猪前期(30-60kg)营养特点 (23)3.4.2. 育肥后期(60kg~出栏)营养 (23)3.5.公猪营养 (24)3.5.1. 公猪营养特点 (24)3.5.2. 公猪营养需要 (24)3.5.3. 推荐公猪预混料及采食量 (24)第四章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学 (25)4.1. 猪的生物学特性 (25)4.2. 猪的行为与饲养管理 (25)4.2.1. 采食行为 (26)4.2.2. 排泄行为 (26)4.2.3. 群居行为 (26)4.2.4. 争斗行为 (26)4.2.5. 性行为 (27)4.2.6. 母性行为 (27)4.2.7. 活动与睡眠行为 (27)4.2.8. 探究行为 (28)4.2.9. 异常行为 (28)4.2.10. 后效行为 (28)4.2.11. 小结 (28)第五章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29)5.1. 栏舍建筑与环境卫生 (29)5.1.1. 猪舍的建筑 (29)5.1.2. 猪舍的环境卫生 (29)5.2. 猪舍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31)5.2.1. 猪舍的座向 (31)5.2.2. 猪密度和猪舍容积 (32)5.2.3. 猪床结构 (32)5.2.4. 排污系统 (32)5.2.5. 饲槽与饮水设备 (32)5.3. 猪的饲养与管理 (33)5.3.1. 各类猪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 (33)5.3.2. 猪的饲喂方法 (34)5.3.3. 猪的管理方法: (34)5.3.4. 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34)5.3.3. 种公猪饲养管理要点 (40)5.3.4.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41)5.3.5.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42)5.3.6. 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43)5.3.7.改革阉猪技术的意义 (43)5.3.8. 仔母猪小挑花技术要领 (43)第一章我国养猪业现状1.1. 我国生猪发展概况猪为六畜之首,粮猪安天下,民以食为天,猪身全是宝;衡量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可看两个指标:一是人民食品结构(粮、菜、瓜、豆→米、蛋、糖、油→鱼、肉、奶、酒),二是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发达国家均在5%以上,我国现约占3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技术手册第一章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一、瘦肉型猪品种简介目前我国使用的瘦肉型猪品种主要是从国外引入的品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还有部分配套系PIC 猪,斯格猪,迪卡猪等,下面就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猪作一介绍:i。
长白猪:产于北欧丹麦王国,原名为兰德瑞斯猪。
目前,不少国家引进选育,因而有美系,法系,德系,比系,加系等之分。
该猪种64年引进我国,因其体特长,从67年开始在我国称之为长百猪。
该猪全身白色,体躯呈优美的流线型,两耳向前下平行直伸,背腰特长,头肩部交轻,嘴长而直,肋骨16—17对,乳头7—8对,皮薄骨细外貌清秀,后躯发育良好。
长白猪生长发育快,母猪繁殖力强,母性好,经产母猪窝产仔猪10—12头,哺乳仔猪28日龄断奶个体种、达7—8.2公斤。
肉猪日增重800—850克,胴体体瘦肉率63%。
目前多用于父本生产二元杂交种母猪.ii。
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约克县。
大约克夏猪背毛全白,体形较大,故也称“大白猪"头较长,颜面微凹,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八字眉),耳大直立,四肢较高坚实有力,背腰平直,少数微弓。
平均乳头7对。
大约克夏猪具有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的优点。
经产母猪窝产仔猪数在11头以上。
育肥性能好,屠宰率76%以上,酮体瘦肉率61%—63%,平均日增重850克。
我场2003年引进新美系大约克母猪100头。
同时引进双脊臀父系公猪,日增重达到920克,瘦肉率63.15%。
iii。
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新泽西洲.72年引进我国,以后又从匈牙利,日本泰国分别引进。
杜洛克猪全身被毛棕红色,但身浅不一,有的金黄色或深褐色,耳中等大小前倾,面微凹,体躯深广,背平直呈弓型,后躯发育好,早熟,平均窝产仔9头左右,生长快,153日龄可达90公斤,屠宰率75。
21%,瘦肉率62%;近年来从我国引进新美系杜洛克,生产性能良好.新美系杜洛克与台系杜洛克相比,瘦肉率高1.72%,20—90Kg日增重提高0.2%,饲料报酬提高0。
5%。
生产上多用杜洛克做父本或终端父本,以发挥该猪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的品种优势。
第二节猪的杂交组合杂交是指不同品种或不同品系个体之间的交配。
杂交能使双亲优点互相补充,杂交后代兼具双亲优点(遗传互补性),生产性能显具提高(杂种优势),从而提高后代的商品价值。
现代养猪生产要求瘦肉型商品猪,具有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和肉质好等特点,并且母猪要有高的繁殖性能,但截至目前全世界还没有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品种猪,只能依赖于杂交,目前通常采用的杂交组合为杜长大三元杂交组合模式.长白公x大约克母-—→FI长大二元杂交母x杜洛克公↓杜长约三元杂交商品猪新美系二元杂交种母猪介绍:新美系二元种母猪,是用新美系长白公猪为父本,新美系大约克母猪为母本的杂交后代,该杂交种猪集中了全世界近年来育种成就之精华;他具有体态轻盈,结构紧凑,头型清秀,胸宽背阔,后肢开张,肌肉丰满,立系坚蹄,四肢强健有力,繁殖性能高等优点,是进行三元杂交肉猪生产的理想母本.经产母猪窝产12。
5头,35日龄窝重可达11。
5公斤.日增重976克,胴体瘦肉绿率64%.第二章种公猪饲养管理种公猪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配种受胎率。
第一节选择、饲养和使用种公猪应注意的问题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种公猪的好坏,决定着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
一头公猪本交时可负担25~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一年可繁殖500~600头仔猪,如果采用人工授精,则可繁殖仔猪万头。
选择公猪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公猪是否来自健康的猪群而非疫区,必要时进行血清学检查,有无猪瘟、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萎缩性鼻炎和布氏杆菌病等,决不能从疫区购进种公猪。
2。
必须具备本品种的体形和外貌特征,四肢尤其后肢强健有力、姿势端正、大腿丰满。
腹部既不下垂也不过分上收,乳头7对以上.3。
繁殖系统器官健全,睾丸大而明显,左右对称,摸时感到结实而不坚硬,禁选隐睾和单睾。
4. 对其同胞的性状也要进行查证,如产仔数、断奶头数、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等。
5. 至少要提前在配种前60天购进,以适应环境,隔离观察。
第二节种公猪饲养管理1. 后备种公猪体重达50kg左右逐渐显示出雄性特征,此后要与后备母猪分开饲养。
2. 后备种公猪要饲喂配合饲料并适当添加鱼粉等动物性饲料,要特别注意青饲料和矿物质的补充。
如后备公猪在50~120kg阶段,其饲料中的钙、磷和有效磷的需要量比生长肥育猪高0.05~0。
1个百分点。
注意切勿将公猪饲养过肥,种公猪过肥则性欲减退,母猪受胎成绩不良。
3。
配种公猪对营养水平的要求比妊娠母猪高,蛋白质、各种必需氨基酸、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不足,会延缓性成熟、降低种公猪的精液量、精液浓度和精子数,降低性欲和精液质量,以至降低种公猪的繁殖力。
种公猪的饲粮要以精料为主,中等体重的成年种公猪日喂料量2kg左右,以保持种公猪的体况不肥不瘦、精力旺盛为原则。
在严寒的冬季饲喂量要增加10~20%,配种旺季饲粮中应搭配鱼粉、鸡蛋等动物性饲料以提高性欲和精液质量。
饲喂方法一般采取每日早晚各喂一次。
第三节公猪使用及注意事项1. 种公猪要求体躯和四肢坚实、体姿雄健,因此,育成公猪不仅要在运动场放养,每天还必须驱赶运动,以锻炼其四肢,要妥善为种公猪安排饲喂、饮水、运动、休息、配种或采精、洗刷等活动日程且不要轻易变动,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2. 出生后8个月、体重达130~150kg左右的种公猪才可使用。
种公猪交配过早会抑制其发育,不但不能生产出性能优良的仔猪,本身也会早衰,2、3年就得淘汰。
3. 在使用初期,交配次数不宜过多,使用过度是得不偿失的,要随月龄的增加而增加交配次数,下表所列的配种头数可供参考(表5):表5 一周内种公猪标准配种头数月龄运动场本交(头)人工授精兼本交(头)7~9 1~2 29~12 2~3 3~412~18 3~4 5~618个月以上 4~5 6~74. 1岁以内的青年公猪每日只可配种一次,每周最多5次;成年公猪每日可配两次,每周最多10次。
配种或采精宜在早晚饲喂前进行,日配两次时应早晚各一次,间隔8~10小时以上。
配种后不要立即饮水、洗浴和饲喂。
5。
夏季天热时,公猪体力消耗显著,受胎率下降,因而在酷热的夏季要做到猪舍通风良好,常给公猪洗澡,并注意预防睾丸炎,尤其在育成公猪过第一个夏天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6。
造成公猪突然无精或死精的常见原因有:环境气温过高,睾丸炎,使用过度,饲养水平过低,营养不全等.因此在配种季节要注意精液品质的检查,根据精液品质及时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次数.发生无精或死精时还可采用丙酸睾丸素进行治疗.7. 公猪由于承担繁重的配种任务,对于饲料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饲喂专用种猪饲料,防止饲喂其它饲料而引起发育不正常及代谢性疾病。
8. 要特别注意做好交配记录,做到谱系清晰,防止近亲繁殖.第三章母猪饲养管理母猪的繁殖性能高低是显示养猪场经营成败的关键之一。
衡量母猪繁殖性能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每胎分娩活仔数和断奶成活仔猪头数。
如果母猪哺乳仔猪在6~8头或以下者占70%以上,显示其繁殖性能有问题。
和乳仔猪一样,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技术性较强,是关系养猪赚钱的基础,应特别予以关注。
第一节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目标: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母猪效率。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1.后备母猪选择重点:身体健康和无遗传疾患;身体健康和无遗传疾患;来自繁殖力高的家系,并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2选择时期2月龄选种:是窝选,就是选留大窝中的好个体.窝选是在父母亲都是优良个体的相同条件下,从产猪头数多、哺育率高、断奶和育成窝重大的窝中选留发育良好的仔猪;4月龄选择:主要是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或者是有突出缺陷的个体;6月龄选择:后备猪达6月龄时各组织器官已经有了相当发育,优缺点更加突出明显,可根据多方面的性能进行严格选择,淘汰不良个体;配种前选择:后备猪在初配前进行最后一次挑选,淘汰性器官发育不理想、性欲低下、精液品质较低的后备公猪和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征状不明显的后备母猪二、后备母猪的管理1. 将后备母猪饲养在带运动场的猪圈内,每群4~8头,每头占猪圈面积2m2(包括运动场)。
2. 配种前,后备母猪与经产母猪共同饲养50天左右为宜,以产生免疫力。
3。
5个半月至6个月后,开始与公猪隔栏接触,经常给母猪运动,调栏和调换隔栏饲养的公猪(最好每周1次),以促使及早发情.4。
后备母猪配种后不再合群,妊娠后期单圈饲养。
5. 保持圈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供给充足饮水。
6.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三、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采用"四段式”饲养法,即30~60kg阶段,进行充分饲养,自由饲养;60~90kg阶段,确保稳定的体增长而不是快速增长,进行限制饲养,但限制饲养必须与后备母猪的体况结合起来;配种前1周进行配种前优饲,提高饲粮蛋白质,能量水平;配种后妊娠期间,配置平衡而全价饲粮,进行步步高式饲养。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不同于经产母猪,也不同于肥育商品猪,研究表明,含15%粗蛋白和0。
7%氨基酸的饲粮即可满足需要.同肥育猪的饲粮相比,后备母猪饲粮中应含有较高的钙磷水平。
达到最佳生长率的钙磷水平并不一定能够满足最佳骨骼沉积的需要.后备母猪早期生长和发育阶段,饲喂能满足最佳骨骼沉积所需钙磷水平的饲粮,能够延长其繁殖寿命.后备母猪饲粮至少含0.95%的钙和0。
80%的磷.四、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后备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
一般说来,地方品种生后6~8月龄、体重50~60公斤即可配种,培育品种应在9~10月龄、体重100~120公斤开始配种利用。
因后备猪体各组织器官还远未完善,如过早配种,不仅影响第一胎的繁殖成绩,还将影响猪体自身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以后各胎的繁殖成绩,并且利用年限较短;配种过晚,体重过大,会增加后备母猪发生肥胖和难产的概率,同时会增加后备猪的培育费用。
如果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小,最好适当推迟初配年龄;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虽然体重达到初配体重要求,而月龄尚小,最好通过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控制体重,待月龄达到要求再进行配种。
最理想的是使年龄和体重同时达到初配的要求标准。
第二节母猪配种1、母猪适时配种所谓适时配种,就是正确掌握母猪的发情和排卵规律,及时交配或输精,使精子与卵子在生活力最旺盛的时候相遇,达到受胎的目的.母猪排卵一般发生在发情开始后24~48小时,排卵高峰在发情后36小时左右,母猪排卵持续10~15小时或稍长时间.卵子在生殖道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是8~10小时,而精子在母猪生殖道内一般能保持10~20小时有受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