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法国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忏悔录》
分为两部,共12章。 《忏悔录》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 作者生平纪实,但它更是一篇雄 辩的自我辩护词,向社会讨回对 自己的公道。 全书的主题是通国卢梭坎坷的医 生控诉封建专制实惠对人的迫害 和腐蚀。他真诚地把自己的灵魂 和盘端给读者,其坦率地成都确 实是史无前例的。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 判者面前,果敢的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当时所想过的,这就是我当时所做 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不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我既没 有隐瞒丝毫的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假如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无关紧要 的修饰,那也只是用来填补记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其中我可能把自己以为是 真的东西当真的说了,但没有把明知是假的东西说成是真的。当时我是什么样 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 我是善良忠厚的、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 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眼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 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 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你的宝座面前,同样真诚的披 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你说‘我比这个人更好!’
《爱弥儿》
共5卷。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在世界近代教育 史上有重要作用。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 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 教育思想。开卷第一句“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表达了他的教育观点。他 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用自然社会来对抗封建社会。这 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第一部教育小说。
概述
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广大人民与 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也不断加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城市暴动不断发生。 紧张、激烈的阶级矛盾终于酿成1789年的革命。这是欧洲资产阶级 反对封建制度的一次比较成功的革命。“这是第一次完全抛开了宗教外 衣,并在毫不掩饰的政治战线上作战;这也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 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 18世纪初期的法国文坛,占统治地位的是为专制王权服务的古典主 义文学,但已现颓势。与此同时,出现了大胆暴露封建社会黑暗的讽刺 性写实文学。其中最重要的作家是阿兰-列内·勒萨日(代表作《吉 尔·布拉斯》) 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启蒙文学逐渐成为当时法国文学的主流。早 期的启蒙文学作家主要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形成强大的气势,大大 加强了它的战斗性。老一辈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仍然持续活动,新 一辈作家狄德罗、卢梭等人以更为激进的姿态登上文坛,把法国启蒙 文学推向顶峰。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 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 学理论的奠基人,也是法国第一 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家。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 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 很高的荣誉。 他的理论著作《论法的精神》 把法制提高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首 位,并详细论证三权分立学说, 成为关于国家学说的世界名著。 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是 他主要的文学作品。
是“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也是法国启蒙思 想家中最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他运用唯物 主义思想去解决美学问题,在戏剧、绘画、音乐等问 题上都有独到的见解,成为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美学 理论者。 具体: 在艺术表现上,他提出“要真实”、“要自然” 的要求。 在戏剧创作上,他打破了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 第一次提出“正剧”的概念,建立了“严肃喜 剧”/“市民剧”;并亲自创作名剧《私生子》、《一 家之长》以及至今仍常演不衰的《当好人还是坏人》。 在文学方面,他的成就主要是他的三部小说《修 女》、《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对话体)、《拉 摩的侄儿》,其中《拉摩的侄儿》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法国文学
概述
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广大人民与 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也不断加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城市暴动不断发生。 紧张、激烈的阶级矛盾终于酿成1789年的革命。这是欧洲资产阶级 反对封建制度的一次比较成功的革命。“这是第一次完全抛开了宗教外 衣,并在毫不掩饰的政治战线上作战;这也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 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 18世纪初期的法国文坛,占统治地位的是为专制王权服务的古典 主义文学,但已现颓势。与此同时,出现了大胆暴露封建社会黑暗的 讽刺性写实文学。其中最重要的作家是阿兰-列内·勒萨日(代表作 《吉尔·布拉斯》) 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启蒙文学逐渐成为当时法国文学的主流。早 期的启蒙文学作家主要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形成强大的气势,大大 加强了它的战斗性。老一辈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仍然持续活动,新 一辈作家狄德罗、卢梭等人以更为激进的姿态登上文坛,把法国启蒙 文学推向顶峰。
概述
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广大人民与 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也不断加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城市暴动不断发生。 紧张、激烈的阶级矛盾终于酿成1789年的革命。这是欧洲资产阶级 反对封建制度的一次比较成功的革命。“这是第一次完全抛开了宗教外 衣,并在毫不掩饰的政治战线上作战;这也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 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 18世纪初期的法国文坛,占统治地位的是为专制王权服务的古典主 义文学,但已现颓势。与此同时,出现了大胆暴露封建社会黑暗的讽刺 性写实文学。其中最重要的作家是阿兰-列内·勒萨日(代表作《吉 尔·布拉斯》) 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启蒙文学逐渐成为当时法国文学的主流。早 期的启蒙文学作家主要有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形成强大的气势,大大 加强了它的战斗性。老一辈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仍然持续活动,新 一辈作家狄德罗、卢梭等人以更为激进的姿态登上文坛,把法国启蒙 文学推向顶峰。
End
Thank You!!
283
《吉尔·布拉斯》
全名为《吉尔·布拉斯·德·桑蒂亚纳传》,是法国著名的流浪汉 小说。小说分三期发表(1715,1724,1735),发表第一部分的1715年。 主人公吉尔·布拉斯出身低微,只学了一点基本文化,从小老实而 有才能,但在社会上到处受到欺凌。后来,他学会了欺诈,不择手段的 往上爬,终于爬上了首相秘书的位子,最后被封爵成为乡绅。 小说通过主人公从底层到宫廷的经历,全面揭露了当时法国的黑暗。 作者把主人公的背离行为完全归罪于社会制度,但并不主张推翻它。 在勒萨日笔下,吉尔·布拉斯是封建等级社会中的小人物,其内心 深处是善良的,他想做,也确实做过好事,但得不到期望中的好报;他 想说,也确实说过实话,但得到的却是打击报复,然而当他阿附权贵干 出种种无耻勾当时,社会地位却逐步提高。勒萨日认为,吉尔·布拉斯 充满利己主义,同骗子合伙也好,还是同当权者一起强取豪夺也好,都 是出于一时无奈,罪恶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小说第三部分描 述吉尔·布拉斯获得成功,他有了相当的社会地位后恢复了诚实的本性, 成为一个关心他人疾苦的善良人,反映了作家对如何做人的一种希望。
这是一个平民出生的人对封建专制社会的大胆挑战,也是 维护“人权”尊严的一部宣言书。
《新爱洛伊丝》
贵族少女朱丽 真诚的自然情感 自然道德 家庭教师圣普乐 阶级偏见 社会道德 爱情悲剧
小说名称由来自中古时期法国哲学家阿贝拉尔与其女 学生爱洛伊丝相同的经历和遭遇。 思想内涵:借作品人物之口,作者猛烈抨击封建社会 的等级制度,称贵族都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再现 了卢梭始终关心的平等问题。 山村的清新、恬静,恰与巴黎的上流社会形成鲜明对 比,正是以巴黎为代表的“文明”生活埋葬了纯真的自 然感情。
《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是一部对话体的哲理小说,是一部 惊世骇俗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放荡无耻的人物“拉 摩的侄儿”的言语,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并就 道德、艺术等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拉摩的侄儿在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是个流浪汉,统 治阶级的帮闲,因此他低三下四, 任人作践;但他又坦率耿直,无情 地唾骂、鄙视醉生梦死的上层社会。 在他身上,才智与愚蠢,高雅与庸 俗,疯狂与沉静,正确思想与错误 思想,卑鄙低劣与光明磊落奇怪地 融为一体。
马克思称这部小说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之为 “辩证法的杰作”。它在戏剧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 “严肃戏剧”的概念。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 1778年),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 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 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 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 卢梭 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和创作不仅表现 出强烈的战斗精神,而且对浪漫 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社会契约论》
也许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 其中开头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本书于1762年出版,当时无人问津, 但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 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与他早期 作品相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没有 法律和道德的兽性状态,好人是因为 社会的出现才有的。自然状态下,常 有个人能力无法应付的境况,必须通 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因而大 家都愿意联合起来。人们联合在一起, 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 了社会。社会的契约是人们对成员的 社会地位的协议。
是法国成就最高的启蒙剧作家。他在思 想上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称是伏尔 泰和狄德罗的学生。他在戏剧方面的成 就,主要是以费加罗为主人公的三部喜 剧:《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 婚礼》、《有罪的母亲》。法国国王路 易十六甚至下令禁演此剧,认为它会 “毁掉巴士底狱”。
他的戏剧创作遵循狄德罗指出的方向,鲜明 的反映了革命前夕紧张激烈的阶级斗争。
他运用古典主义喜剧形式来表现启蒙运动的思想 内容,并使这两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同时又兼 具莎士比亚戏剧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喜剧中 含有笑剧的成分,不时穿插一些民间小调的歌曲 和节日的舞蹈,生活气息浓郁。剧中的人物形象 都个性鲜明,即克服了古典主义戏剧中人物性格 类型化的弱点,又克服了启蒙文学作品中将人物 仅仅当作传达作者思想的单纯传声筒的弊病。剧 情合乎逻辑,矛盾鲜明突出而结构十分严谨,在 喜剧艺术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 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 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 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 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 “自然教育”,以培养理性王国的“新人”。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当时的封建教育和宗教偏见是 强有力的批判,对于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专制的斗争, 具有鼓舞作用。
艺术特色: 书信体长篇小说,便于书写爱的情感及其所 造成的内心痛苦,以情感人。强调自我,推 崇感情,具有浓重的感伤主义情调。 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色衬托人物的情感。 但叙事拖沓,人物行动既无逻辑,也不尽合 理。作品按人物内心的节奏推进,更像一首 抒情长诗。 体现了卢梭的轻情节、重写幻想的小说观。
他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之 父”。 他的《新爱洛伊丝》、 《忏 悔录》代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不仅他的思想是革命的,而且他的写作导致了在情感 以及情感表达方式上的革命,他改变了未来的艺术。” • ——罗曼· 罗兰 •
卢梭是百科全书派中最 具民主倾向的思想家和文 学家。 他是一个从下层社会走 进法兰西思想界的启蒙思 想家。 卢梭作为法国资产阶级 大革命的精神领袖,他的 思想和人格,不仅影响和 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也 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