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在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总复习题

华师在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总复习题
华师在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总复习题

1.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称为实验的()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信度

D.区分度

答案:A

2.将“智力”界定为“认识能力”或“抽象思考的能力”属于什么定义?()

A.操作性定义

B.概念性定义

C.实验的操作性定义

D.测量的操作性定义

答案:B

3.某人关节一痛,就会下雨,这是

A.伪相关

B.中介相关

C.直接相关

D.伪零相关

答案:A

4.标准分数属于何种量尺?

A.等级量尺

B.类别量尺

C.等距量尺

D.比率量尺

答案:C

5.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是()

A.效果标准

B.效率标准

C.职责标准

D.素质标准

答案:D

6.下列哪种量数属于差异量数?

A.平均数

B.中数

C.标准差

D.众数

答案:C

7.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

A.需要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 创造性原则

D.可能性原则

答案:A

8.开调查会的人数最好是

A.3-8个

B.5-10个

C.10-15个

D.15-20个

答案:A

9.下列研究方法哪种是古代没有的?

A.测量评价法

B.历史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答案:D

10.我国将模糊论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年代是

A.20世纪前后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D

11.美国坎贝尔与斯坦利:《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设计》一书发表于

A.1930年

B.1963年

C.1976年

D.1982年

答案:B

12.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是()

A.测量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

B.统计回归

C.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

D.多重实验除了干扰

答案:B

13.什么是问题?

A.问题就是假设

B.问题就是矛盾

C.问题就是疑问

D.问题就是意见

答案:B

14. Z检验适合于什么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

A.大样本

B.中样本

C.小样本

D.都不对

答案:A

15.对测量学生高层次的认识水平更有利的题型是

A.分析题

B.填空题

C.选择题

D.判断题

答案:A

16.下列哪种统计图适用于连续性资料?

A.直条图

B.圆形图

C.直方图

D.扇形图

答案:C

17.下列要求哪个不是抽样的要求?()

A.采取抽样的方法

B.确定抽样范围

C.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D.样本必须有足够的数量

答案:A

18.“社会经济地位”属于什么变量?()

A.连续变量

B.中介变量

C.主动变量

D.属性变量

答案:D

19.教学时间属于什么变量?

A.中介变量

B.连续变量

C.类别变量

D.主动变量

答案:D

20.问卷中不该出现的问题是

A.行为问题

B.思想问题

C.政治问题

D.隐私问题

答案:D

21.平均数属于什么量数?

A.差异量数

B.集中量数

C.差异系数

D.相关系数

答案:B

22.差异系数属于什么量数?

A.差异量数

B.集中量数

C.相对差异量数

D.相关系数

答案:C

23.标准差属于什么量数?

A.差异量数

B.集中量数

C.差异系数

D.相关系数

答案:A

24.“文化程度”属于哪方面的问卷题目?

A.行动方面

B.态度方面

C.个人静态资料方面

D.个人状态方面

答案:C

25.当代教育评价的鼻祖是()

A.泰勒

B.比纳

C.布卢姆

答案:A

2. 1864年,谁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成绩量表?

A.比纳

B.菲雪尔

C.桑代克

D.斯坦利

答案:B

3.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称为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别调查

答案:C

5.在不同的时间使用同一份试卷,对同一集体的受试者进行重复测验,所得到的两组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称为()

A.复本信度

B.重测信度

C.分半信度

D.库李信度

答案:B

7.教学方法是什么变量?

A.观察变量

B.中介变量

C.属性变量

D.因变量

答案:A

9.下列哪种量尺精确度最高?

A.类别量尺

B.等距量尺

C.比率量尺

D.等级量尺

答案:C

10.问卷设计有关个人静态资料方面的题目,主要是了解

A.个人实际行为

B.个人对事物的态度

C.被问者个人基本情况

D.个人静止不变的态度

11.未来研究法产生于什么年代?

A.19世纪前后

B.20世纪前后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答案:C

12.“必须有健全的大脑才能成为科学家”,“必须有健全的大脑”是“成为科学家”的什么条件?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都不是

答案:B

14.记者常常在每年教师节选取几位典型教师访问,以代表全体的教师,这是采用的什么抽样方法?

A.分类抽样法

B.整体抽样法

C.有意抽样法

D.双重抽样法

答案:C

15.“学习成绩”属于什么变量?

A.中介变量

B.主动变量

C.连续变量

D.类别变量

答案:C

17.下列特征哪个不是假设的特征?

A.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C.具有多样性

D.具有确定性

答案:D

18.下列量尺哪种精确度最低?

A.等级量尺

B.类别量尺

C.等距量尺

D.比率量尺

19.提高问卷信度的关键是

A.目标体系设计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种类

D.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及控制问卷发放的条件

答案:D

20.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A.正确选题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设计“目标体系”

答案:D

21.原始分数属于何种量尺?

A.等级量尺

B.类别量尺

C.等距量尺

D.比率量尺

答案:A

23.选题的首个程序是

A.查阅有关资料

B.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

C.陈述研究问题

D.确定研究问题的领域

答案:D

24.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的关系如何?()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

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

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

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

答案:B

25.将“强化作用”界定为“在某类行为出现时加以称赞或对之微笑”,这是什么定义?()

A.概念性定义

B.操作的操作性定义

C.实验的操作性定义

D.测量的操作性定义

答案:C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

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5) 来源:考试大 2009/10/8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五)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 ) A.亚里士多德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来源:考试大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4.★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 )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www.Ehttps://www.360docs.net/doc/f27459574.html,考试就到考试大 5.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 6.★有严密的计划,有详细的观察指标体系,对观察情境有较严格的要求,这种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是( )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 B.实验室中的观察采集者退散 C.参与性观察 D.结构式观察 7.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记录表的编制要依据( ) A.观察内容的结构

B. 观察的场地和时间 C.观察的目的 D.观察的对象 8.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9.测验对应试者的辨别能力,指的是测量工具的( ) A.效度 B.信度 C.难度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区分度 10.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 )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考试大论坛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11.较简单的单因素实验设计中,固定组比较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 A.XO B.O1X02 12.其内涵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定义的( ) A.被定义项 B.定义项来源:考试大 C.定义联项 D.定义的规则 13.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这是逻辑思维方法中的( ) A.分析 B.综合 C.归纳来源:考试大 D.演绎 14.★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 ) A.完全归纳法 B.简单枚举法 C.科学归纳法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D.因果联系归纳法 15.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 ) A.计数数据资料 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

华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 (2)

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数 学 试 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考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对的得3分,答错、不答或答案超过一个的一律得0分. 1. 3-的倒数是( ) A . 31 B.3 1- C. -3 D. 3 2. 计算() 2 3a 的结果是( ) A .6 a B .9 a C .5 a D .8 a 3. 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4. 函数y =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 5.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9:16,则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 ) A.9:16 B. 3:4 C.9:4 D.3:16 6. 如果点P 在第二象限内,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 ) A.(-4,3) B.(-4,-3) C.(-3,4) D.(-3,-4) 7.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3cm ,一个边长为1cm 的小正方形沿着正方形ABCD 的边 AB →BC→CD→DA→AB 连续地翻转,那么这个小正方形第一次回到起始位置时,它的方向 是下图的( ) 第7题图 A B C D A B C D 第3题图

A B α 5米 第14题图 B C D G 第16题图 F B A 6cm 3cm 1cm 第17题图 A F E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8. 计算:20100 =____________. 9. 2008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座席数是91000个,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10. 方程:0252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 11. 某同学7次上学途中所花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10,9,11,12,9,10,9.这组 数据的中位数为 __. 12. 将直线 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3. 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A 和),2(2y B , 则1y ______2y (填“<”“=”“>”). 14. 如图,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0 30=α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米,那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AB 为__________米. 15.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母线长是4,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16. 矩形纸片ABCD 的边长AB=4,AD=2.将矩形纸片沿EF 折叠,使点A 与点C 重 合,折叠后在其一面着色(如图),则着色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 17. 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3cm ,高为6cm . ①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 ,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_____cm ; ②如果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3圈到达点B ,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_____cm . 三、解答题(共89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8.(9分)计算:92)65(2 1 +÷--- 19.(9分)先化简下面代数式,再求值: a a a a ---2 1 1, 其中2-=a 20.(9分)如图,点E 、F 分别是菱形ABCD 中BC 、CD 边上的点(E 、F 不与B 、C 、D 重合);在不作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添加一个.. 适当的条件,能推出AE=AF ,并予以证明. x y 3 1=x y 6=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华师01-05近现代史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虎门条约》 2、李提摩太 3、江南制造总局 4、科学补习所 5、“赛先生” 6、“上打洋人下打官” 二、请将下列文字先标点,后译成白话文(10分) 所可恨者披坚执锐之人无非豫存弃甲曳兵之想此间恶习陷弱已深不独连州之军传为笑柄今若骤加峻法奈罚不及众何然鄙意必得斩一二人以徇于军方可稍截其流昨已严札易道多将矣总局解无能去炮火自属得和然至香山后祗可由小路出芙蓉沙断不能陆运昨吴令请饬南番二县各协夫一二千名其说殊谬昨遣各船兵勇前往应援则兵至炮随比之专运炮火可期事半功倍 三、问答题(任选两题)(30分) 1、清末国会请愿运动是如何发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2、从中外文化关系如何看待太平天国革命? 3、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为什么? 四、论述题(任选取一题)(30分) 1、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看法。 2、结合当前学术动态谈谈您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简释(每小题6分,共36分) 1、北上宣言 2、训政纲领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4、民生实业公司 5、工业内迁 6、中原突围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同40分) 1、简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简述“新生活运动”的目的、内容及结局。 3、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条件。 4、简述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发展的状况主其政治主张。 三、论述题(24分) 结合近年来学术研究状况论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近代史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1、龚自珍 2、圆明园 3、北洋水师 4、“东南互保” 5、《二十世纪大舞台》 6、“德先生” 二、标点并成现代汉语(10分) 尝思御众以慈爱为本而结下以诚信为归宇宙祥和之气胥缘一念之悱恻所结而成盖爱民如子之心休戚相关远近本无歧视堂廉虽隔以孔迩联之抚恤深情使亿万人为一心斯能得民矣其贞观朝使李靖等十三人分行天下察长吏不肖问民间疾苦官无旷职民无怨心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乃昭其临御之诚爱护之至保民之道得矣 三、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任选两题) 1、什么是拜上帝会?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2、洋务派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历史作用? 3、辛亥革命对民初思想文化有什么影响? 四、论述题(30分,任选一题) 1、结合学术动态谈谈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近代变迁的影响。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 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 _________,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_________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_________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_____性工具书。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_________》。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_________,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_________,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_________访谈调查和_________访谈调查。 8. _________,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无关变量,也叫_________。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完全归纳法和_________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华中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25141--华中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期末备考题库25141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鲁迅评价()“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正确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曰归曰归 B.三十而立 C.之二虫又何知 正确答案:A (3)《牡丹亭》主角是() A.崔莺莺 B.张珙 C.杜丽娘 正确答案:C (4)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正确答案:A (5)()的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被公认为我国第一位成就卓越的田园诗人。 A.王维 B.孟浩然 C.谢灵运 D.陶渊明 正确答案:D (6)“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 A.陆游 B.唐婉 C.白居易 正确答案:A (7)下面是提出了“三美”主张的作者的作品是() A.《死水》 B.《蛇》 C.《乡愁》 正确答案:A (8)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正确答案:A (9)()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A.郭沫若 B.徐志摩 C.闻一多 D.戴望舒 正确答案:C (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A.陆游 B.唐琬 C.白居易 正确答案:C (11)《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王实甫 C.曹雪芹 正确答案:A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出自() A.《对酒》 B.《滕王阁序》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年真题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 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 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2.庆历新政 3.头下军州 4.棉花革命 5.京师同文馆 6.科玄之争 7.《实业计划》 8.三反五反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25分×3,共75分) 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 (1)请翻译上述材料。(10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15分) 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东林学案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晚明的党争。 3.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 ——曾国藩等《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三:“臣于军火机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 2. 变量 3. 研究假设 4. 测量 5. 区分度 6. 结构性观察 7. 科学研究 8. 观察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 10. 追踪研究法 11. 实验变量 12. 主动变量 13. 应用研究 14. 等距抽样 15. 信度 16. 典型调查 17. 分类抽样法 18. 效度 19. 抽样调查 二、填空题 1. 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和。 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等距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 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比率量尺。 4. 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和两大类。 5.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 6. 效度的类型有:、和结构效度。 7.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 8.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9.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 10.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1. 信度的类型有:、、分半信度和库李信度。 三、简答题 1.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2. 简述标准化考试的特征 3.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4. 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5.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 6.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

7. 在内容分析中,确定类目时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8. 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9. 简述测量的作用 10. 简述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的操作程序 四、论述题 1. 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 2. 试述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试述选题的原则 4. 试述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5. 试述选题的程序 6. 试述实验控制的方法 7. 试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8. 试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 2. 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3.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4. 测量: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 5.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有较高的鉴别力,使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 6. 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是指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 7.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8. 观察变量:观察变量是指经过人的感官而能知觉其质或量的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是指,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

华师网络试题+答案解析

华师计算机网络 第1题,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A、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统一编址方案 C、政府标准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第2题,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 A、8bit B、32bit C、48bit D、64bit 第3题,提高链路速率可以减少数据的() A、传播时延 B、排队时延 C、等待时延 D、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发送数据帧长/发送速率 第4题,交换式局域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共享介质"的工作方式,它可以通过局域网交换机支持端口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因此,交换式局域网可以增加网络带宽,改善局域网性能与()。 A、服务质量 B、网络监控 C、存储管理 D、网络拓扑 第5题,局域网采用的双绞线为() A、3类UTP B、4类UTP C、5类UTP D、6类UTP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局域网中非屏蔽双绞线分为三类、四类、五类和超五类四种。屏蔽双绞线分为三类和五类两种.五类速率更高 第6题,以下哪一种方法是减少差错的最根本方法是() A、提高线路质量 B、采用屏蔽 C、选择合理的编码方式 D、差错检查 第7题,下列的IP地址中哪一个是B类地址?() A、10.lO.10.1

B、191.168.0.1 C、192.168.0.1 D、202.113.0.1 第8题,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 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 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布操作系统 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第9题,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A、1×103Mbps B、1×103Kbps C、l×106Mbps D、1×109Kbps 第10题,下列哪种技术不是实现防火墙的主流技术()。 A、包过滤技术 B、应用级网关技术 C、代理服务器技术 D、NAT技术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1994年提出的。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 第11题,关于TCP/IP协议的描述中,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属于应用层 B、TCP、UDP协议都要通过IP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 C、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 D、UDP协议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 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并不是单独的一层,它介于物理地址与IP地址之间起着屏蔽物理地址细节的作用。IP协议横跨整个层次,TCP、UDP协议都通过IP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故选A。第12题,基于对网络安全性的需求,网络操作系统一般采用4级安全保密机制、即注册安全、用户信任者权限、最大信任者权限屏蔽与()。 A、磁盘镜像 B、UPS监控 C、目录与文件属性 D、文件备份 基于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提供的4级安全机制是:注册安全性、用户信任者有限、最大信任者权限屏蔽和目录与文件属性。 第13题,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A、报文交换技术

【内部资料】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注:07~11为统考 1999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牛李党争、容闳、靖难之役、投下、改土归流、《胜之书》 二、论述 论述明朝嘉靖时期政治的腐败与张居正整顿政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论述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 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简论九品中正制 2000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卿大夫、约法三章、厂卫、乾嘉学派、《瀛寰志略》、《筹办夷务始末》 二、论述 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 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试析张居正改革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2001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长平之战、党锢之祸、魏晋玄学、《元和郡县图表》、张格尔、五族共和 二、论述 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经济史必答题) 简述鸦片战争前清代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试述北宋中期(庆历至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 简述康熙帝 20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百家争鸣、《通典》、五均六筦、葵丘之盟、萨尔浒之战、《天朝田亩制度》 二、论述 简述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试析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 简述清末新政 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史】 以汉唐或者宋元的食盐专卖制度为例,说明中国古代转卖制度的“全部专卖法”与“局部专卖法”在内容、作用等方面的区别2、请说明唐代赋役制度由租庸调制演变为两税法的社会经济原因3、请分析比较宋元市镇发展与明清市镇发展的不同特点4、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因有何异同?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史】 1、请比较说明汉代口赋制度、魏晋户调制、唐租庸调制、唐两税法等四项赋役制度之间的变化 2、简述宋元明清官私对外贸易及官方政策的演变 3、请结合史实,阐述中国近代机器工业产生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专门史】 1、试论汉唐之间货币流通制度的主要变化与商品经济兴衰的关系 2、略论宋明间中国海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汇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直觉观察时期之前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B.直觉观察时期C.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D.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2.★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是( )A.直觉观察水平B.探究研究水平C.迁移推广水平D.理论研究水平 3.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A.教育研究设计B.文献检索C.理论构思D.选题 4.在取样的基本方法中,又叫类型抽样的是( ) 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 5.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历史研究B.观察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 6.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这是教育调查研究中的( ) A.现状调查来源:考试大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 7.一个测验要能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这是对测量工具要求中的( ) A.效度要求B.信度要求C.难度要求D.区分度要求 8.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A罗吉尔·培根B弗朗西斯·培根C.达·芬奇D.伽利略 9.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所用的符号中,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的是( )A.X B.CC.0 D.R 10.从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目的是取同舍异,将具体概括为一般,这是基本思维逻辑方法中的( )A分析B综合C 归纳D演绎 11.由余果推余因,其结论具有或然性,是归纳分析主要方法中哪一方法的特点?(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 12.计算未分组数据标准差的公式是( ) 13.在方差分析中,可处理多个自变量与多个因变量相互关联的数据资料的统计技术是( ) A.单因素方差分析B.三因素方差分析C.协方差分析考试大论坛D.多元方差分析 14.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期刊所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 ) A.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期刊刊名和期号B.文章标题、作者姓名、期刊刊名和期号来源:考试大 C.期刊刊名、文章标题、期号和作者姓名D.文章标题、期刊刊名、期号和作者姓名 15.同一层次各指标只能是并列关系,这就要求在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 ) A.一致性B.独立性C.可测性D.可行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7.样本18.无关变量19.定性分析采集者退散20.次数分布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22.★确立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3.简述历史研究法的主要作用。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5.★试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26.★什么是理论构思?试述其包含的内容及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在系统综合发展时期,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人们认识的深化。采集者退散

2017华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华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性。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理政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学”。“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本文选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2016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近代史03708)试题及答案解析详细版

201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装备落后 【答案】A 【解析】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答案】C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B.《仁学》C.《人类公理》D.《变法通义》【答案】D 【解析】A《新学伪经考》,C《人类公理》为康有为作品;B谭嗣同写了《仁学》;D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答案】C 【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岳王会 【答案】A 【解析】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一兴中会。1895年春,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 B.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继续成立。 其中重要的有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

201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点评

201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点评华中师大历史专业研究生是从2014年开始自主命题的,从报考人数来看,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多,比如16年中国古代史方向进复试就有44人,而只录取12人,因此竞争很激烈;从试卷难易程度来看,相比众多历史专业实力强的高校,华中师大中国史试题较为容易,注重学生专业基础和学术动态的考察,因此每年考取高分的人数较多。从2017年真题来看,命题风格依旧与过去保持一致,古代史仍然占绝大部分比例,不过2017年真题论述题部分难度下降,因此整体上难度较去年有一定下降。 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或周予同主编,中华书局版) 《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华书局(第四版)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2017年题型、题量及分值 题型名词解释材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题量及分值8X10=80 3X25=75 3X25=75 2X35=70 三、华师历史学考研中国史专业2010-2016年复试线 时间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 2016年44 44 132 342 2015年42 42 128 323 2014年42 42 126 310 2013年40 40 120 295 2012年38 38 114 285 2011年40 40 120 295

2010年36 36 108 275 四、华中师范历史学考研命题重点及其规律 华中师大命题在内容上一直侧重于对政治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的考查,而在考查时间阶段上,古代史一直侧重于秦汉与唐宋明清两个阶段的考查,近现代史则侧重晚清政局及其变动、晚清之后这以阶段历史的考查,除此之外,华中师大对于一些考点不断重复的考查,比如“唐宋变革论”和新文化运动等等,近现代史部分每年会有一个名词解释较难,考生一般不会。 五、复习策略及其建议 通过近4年的真题分析可以看出,华师在命题上保持命题的一致性,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考察的内容也比较固定,基本跟老师研究方向一致。从试题难易程度上来看,名词解释大部分较为简单,辅导书上都有涉及,有个别的有些难度,这就需要细致的看书;材料分析及简答题都较为基础,容易拿分,论述题比较综合,考察的也比较深,需要对学术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从参加考试的同学切身经历来讲,总体感受是题量大、时间少,要想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做完有些难度,这就需要大家在复习的备考的时候多注重基础,且基础知识必须记得牢固,能够提笔就写以为考试节约时间,另外,必须抽出点时间来阅读论文,掌握学术动态,应付最后两道论述题。对于想要拿高分且基础较好的同学,建议再阅读其它版本的教材,并注重细节,防止出现细小的名词解释。

10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和答案

C.准实验 D.真实验 20XX 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试题 (课程代码00456)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归纳和演绎 C.分析和综合 2 .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进行查找。这种文献 检索的方法是 将散见于其它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梗概的方法是 适用于作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等统计的测量是 教育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揭示事物的 10.直接以原教学班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实验称之为 A 前实验 B.比较和分类 D.结构和系统 A. 跟踪法 B. 回溯法 C. 顺查法 D. 逆查法 3. 抽样调查中的抽签取样属于 A. 简单随机取样 B. 系统随机取样 C. 机械取样 D. 分层取样 4. A. 辑佚 B.校勘 C. 训诂 D.考证 5. 教育科学历史研究的核心是对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 A. 本身的描述 B.价值的评价 C. 规律的揭示 D.意义的借鉴 6.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7. 全结构式教育观察要求实施的情境是 A. 日常教育教学 B. 课外校外活动 C. 自然状态 D. 实验室 A. 因果关系 B. 相关关系 C. 结构关系 D. 主从关系 9. 教育问卷调查的问卷设计中,研究者应持有的态度是 A. 明确立场 B.个人见解 C. 社会认可 D.价值中立 B.后实验

华中师大《语法》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语法》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I.Multiple choice. Please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blank. Exercise 1 1. In the end , he _____. A. got invited B. gets invited C. was invited D. was to be invited 2. He wore dark glasses to avoid _____. A. having been spotted B. to be spotted C. spotted Bd. being spotted 3. A new theory ______ before it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A. must be tested B. be tested C. can be tested D. to be tested 4. Sooner than ______ for others, she started her own business. A. working B. worked C. to work D. work 5. I can't afford as _____ car as this one. A. expensive a B. an expensive C. a more expensive D. a most expensive 6. Do what I tell you --_____! A. or else B. or so C. and that D. and do 7. This is the house _____ windows were broken. A. whose B. which C. its D. of which 8. A hot shower, a cup of milk, a bag of potato chips, and then a good sleep _____ the luxury that he needed after the examination. A. are B. was C. were D. is 9. Every drop of tears, every moan out of pain and every cry for help then _____ like knife cutting deep into his heart. A. was B. are C. were D. is 10. I expect all the letters _____ promptly. A. being typed B. to be typed C. having been typed D. to have been typed 11. The information was later admitted _____ from unreliable sources. A. to be obtained B. to have been obtained C. that it has been obtained D. that it was obtained 12. For a child to give up less mature idea for a more sophisticate one, it requires that the child____ psychologically ready for the new idea. A. is B. be C. were D. would be 13. We still have a lot of problems ____. A. unsolved B. unsolving C . unsolve D. to be unsolved 14. He regretted _____ her the truth. A. having told B . to have told C. had told D. to tell 15. Domestic-made TV sets are not ____ imported ones at all. A. more inferior than B. inferior to C. inferior than D. more inferior 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