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方法

塑料成型方法
塑料成型方法

塑料成型方法

一、注塑:注塑成型

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是根据压铸原理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塑料成型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适用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

注射成型加工方法简称注塑,即是在加压下,将物料由加热料筒经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注入闭合模具型腔的模塑方法。

所得形状往往就是最后的成品,在安装或作为最终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它的加工。许多细部,诸如凸起部。肋、螺纹,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操作中成型出来。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塑机)有两个基本部件:用于熔融和把塑料送人模具的注射装置与合模装置。合模装置的作用在于:(1)使模具在承受住注射压力情况下闭合;(2)将制品取出。

注射装置在塑料注入模具之前将其熔融,然后控制压力和速度将熔体注入模具。目前采用的注射装置有两种设计:螺杆式预塑化器或双级装置,以及往复式螺杆。螺杆式预塑化器利用预塑化螺杆(第一级)再将熔融塑料送人注料杆(第二级)。

螺杆预塑化器的优点是熔融物质量恒定,高压和高速,以及精确的注射量控制(利用活塞冲程两端的机械止推装置)。这些长处正是透明、薄壁制品和高生产速率所需要的。其缺点包括不均匀的停留时间(导致材料降解)、较高的设备费用和维修费用。

最常用的往复式螺杆注射装置不需柱塞即将塑料熔融并注射。将料斗中的粉状或粒状塑料熔融,通过转动的螺杆送到螺杆前端止逆间处,塑料流体流经螺杆前端并堆积于螺杆前方。螺杆前方熔融塑料的积累将螺杆推向注射装置的后部,螺杆的转动、熔融物的积累和向后部的移动一直持续到形成一定的注射量。在下一个设备工作周期中,螺杆末梢止逆问关闭,防止物料沿螺杆返回。螺杆梢和进料螺杆的作用有如注料柱塞,将塑料压人模具。

往复式螺杆的优点包括减少了塑料的停留时间,自洁螺杆和螺杆梢。这些优点在加工热敏性材料以及当采用带色原料或树脂品种变更时,螺杆和机筒都要清理时,都是关键所在。

目前广泛应用的合模装置设计包括:肘杆式合模装置、液压式合模装置和液压一机械式合模装置。肘杆式合模装置鉴于其设计在制造时成本低,适用于小吨位设备。其特点包括闭锁作业的高机械效益、内设锁模减慢装置、模具损坏慢以及快速的合模操作。

合模油缸把横顶板推向前,使连肘伸长并使压板朝前运动。合模装置关闭时,机械利益降低,促使压板迅速移动。当压板到达模具关闭的位置时,连肘由高速一低机械利益转为低速一高机械利益。低速是保护模具的关键,而高机械利益是形成大吨位所需要的.一旦连肋充分伸展,液压就不再是保持吨位所必须的了。为了开启合模装置,将液压施加于合模柱塞相反的一面,为了防止成型好制品被损坏,要缓慢开启模具。通过整个连肘装置的移动和压板装置沿拉杠的移动(移到连肘装置充分伸展开前模具闭合处),来调节合模装置以适应于不同的模具高度。肘杆式合模装置的优点包括:快速的合模操作、降低了能耗和较低的设备成本。缺点是较之液压式合模模具复杂,连接销和衬套要经常维修。不过肘杆设计的发展已经可减少了肘杆合模装置的维修,这些发展包括无油衬套,大大减少了强制性润滑。

进展之一是全部电机采用目前已有的精密滚珠丝杠机床技术和先进的交流伺服电动机相结合,用以代替液压动力机组。这些电动机只提供完成机器功能所需要的动力,它们大大降低了生产每一制品的总能耗。

液压合模装置广泛应用于150t ~ 1000t的设备中,而大部分应用于250t ~ 700 t的设备中。借助增压管(或外置油缸)迅速合模,大量油作用于小面积上的结果是速度甚快。预定液问将油从高位储液器借助重力进入主活塞后部。在两个半模瓣接触前,模具应处在低速低压保护状态,这种状态防止了外来物、溢料或者上一周期未取出的制品造成的损伤。当模具关闭时,预充液问关闭通向预储液器的出口。主活塞后部产生吨级合模力。这一注射周期后,预充液问开启,促使合模装置渐渐开启模瓣。在一个短距离内,合模装置加速到快速开启速度。

液压合模装置为设备的安装和运转提供了灵活性。由于在合模行程中的任何部位都能产生吨级合模力,所以只要通过设备的控制把位置调到相应于两半模瓣相接触处就可把模具接上。液压机械合模装置综合了机械和液压两者的功能来移动合模装置并造成吨级合模力。液压机械设计由于受予充液间流量限止,用以作成合模装置,均从1000 t左右到更大。合模装置的速度受制于预充液问控制的流体流量。液压机械设计包括如下几个单元:把可动压板移动到两半模瓣,近乎互相接触之处所用之液压油缸;(2)防止大吨位合模力形成时朝后移动的机械锁板;(3)移动模具最后一段距离至闭合态并产生合模力所用的短行程液压油缸。

机器控制部分协调机器全部功能。已进展到采用多微机控制体系。为了和新的控制装置相配套,机器液压部分也已有所改进。与伺服控制比例阀门以及相应的放大装置增加了灵活性和准确性,同时缩短了机器功能响应时间。微机控制体系和伺服比例液压装置提供动态响应以完成一真正的闭环系统。闭环系统调节机器以补偿油温、原料粘度和机器变量的变化。高水准的控制也出现在辅助设备上。(干燥器、冷却装置和模具温度控制装置),并令全部机器设备由CRT和LCD进行调定和监控。相接于主计算机上的各种机器提供整个车间监控和生产调度,SPC在机器或主计算机处提供实时监控。

塑料加工中的重要因素包括:温度、稠度、色料分布和熔体密度。机筒温度产生之传导热量和螺杆转动产生的机械热二者都有助于加工出优质熔体。最常见的情况是,大多用于熔融塑料的能量,通过螺杆转动获得。

随螺杆转动混炼在螺纹之间发生,塑性粒料表面被熔融塑化。当物料沿螺杆前进时,就重复着混合和剪切作用,直至塑料被完全熔融。

二、挤出: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是塑料加工工业中最早的成型方法之一,是塑料成型加工的主要方法。采用挤出,可以加工绝大多数热塑性塑料和少数热固性塑料。其加工的塑料制品,主要有管材、棒材、片材、板材、异型材、薄膜、单丝、扁带、电线电缆和网,配套相应辅机还可生产各类中空容器、编织袋等制品,特别是可以生产连续性的塑料制品。

挤出成型是使加热或未经加热的塑料,通过成型孔变成连续成型制品的方法。

熔融材料最终须按希望的形状成型以后冷却到固体状态,即成为了最终产品。这些最终产品包括顾客选择的型材(汽车边条、房边、各种模塑品和边条)、片材(窗玻璃镜条、真空成型品,如杯子、盘子和冰箱内村等)、管材、纤维、膜(袋类、包装膜、复合膜等)、涂敷(电线绝缘和管子涂敷)、吹塑产品(瓶子和汽车油箱)、造粒(加有各种添加剂的热塑性混合物,此混合物做成颗粒以备进一步挤出)。用来制造上述产品的聚合物大多是热塑性材料。

工艺和设备

在当今世界上,用得最普遍、最广泛的挤出机设备是单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可加工多种材料并且价格低廉。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直径(D)决定着所制制品的形状大小和需要的生产率,因此,挤出机大小的规格常用螺杆的外径来表示。常用的挤出机螺杆直径大多在25mm~300mm之间。螺杆的其他参数也大多用它们与其直径之比表示。螺杆的长径比(L/D)(螺杆的有效长度与其直径之比)是决定螺杆体积容量的主要因素,L/D比一般以25:1居多,塑料加工中最常用的长径比为24:1 ~ 30:1,最高可达48:1甚至60:1。

料斗可接受粒料和粉料,粒料或粉料通过机器上加料段的一个垂直开口靠旋转螺杆强制进入机筒加料口。物料沿螺杆输送并在机筒内加热,最后整个熔融相在一定的均匀温度下输送到机头系统,并以相应的速度挤出。一般情况下,螺杆的转速在20到200rpm之间。螺杆转动靠电机驱动,电机的速度通过齿轮减速箱降低,而其扭矩通过齿轮减速箱增加。齿轮箱内有一止推轴承,此轴承用来抵消机头压力和螺杆上物料输送所产生的力。螺杆在钢制机筒内转动,机筒有硬的耐磨材里,以保护机筒不被挤出的热塑性物料磨损。装于机筒中的螺纹顶部的整个直径间隙仅为0.1mm ~ 0.4mm(根据螺杆直径而定),螺杆也需经过碳化处理,以便延长使用寿命。

机筒的加热和冷却是由环绕分布在机筒外壁上的夹套加热器/冷却器进行的。加热器/冷却器是靠电控制的,加热器的加热元件浇铸于铝中,两个冷却管也可浇铸在铝中(通液体冷剂),或在加热器/冷却器外表面浇铸叶片,用鼓风机对机筒进行有效的空气冷却。这些加热/冷却器排布在机筒的各个段上,由分别插在机筒壁深处(从机简内壁计算,最好9.6mm 左右)的热电偶通过电器仪表控制所需要的温度。机简各段的温度设定值需根据加工的材料、螺杆设计和加工的产品确定。依据所选用的材料和终产品不同,机简各段温度可设定很宽,而一般热电偶的控温误差为±0.5°C,可减少机头中物料的变化。

螺杆是挤出机的心脏。当选择挤出机时,螺杆是加工、设计人员首先关心的部件。挤出机的螺杆可影响产品的产量、挤出熔体出口的温度、熔体质量、混合物的混合均匀性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均与加工目的密切相关,即螺杆选择时,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最终的生产目的。鉴于人们对沿螺杆运动的塑料材料熔融过程了解的增加,在过去几年中对螺杆设计有了很多变化。设计知识和设计经验增加了,从简单的计量螺杆开始了改进到通过用销或槽部分的混合螺杆,直到今天的效率更高的隔离式设计。这些隔离螺杆上有一个直径减小了的二级螺槽,熔体可流入自身的螺槽中使熔体和固体分离。如果设计正确,可很好地控制泵输出的粘度,可允许更深的螺槽和得到更好的熔融温度。

当一些材料开始熔融时易于包裹空气、或含湿气和挥发物,使最终产品中产生孔。为弥补上述材料的缺陷,需要在机筒上某处排气,使用双级螺杆可保证在机筒上某一点开口,在开口处,螺杆槽内的物料仅是部分填充。这种设计可使气体排放出去,而不像全螺杆槽那样阻塞料筒的排气口。

多螺杆挤出机最多有4个螺杆(一般有两个),主要用于熔融机理不典型的塑料,如高产量的硬聚氯乙烯挤出过程,该过程好像在挤出机/机头系统中的熔结过程或形成压力的过程。低剪切作用在一些要求高产量低剪切作用的掺混(造粒)操作中是一优点。其它大多数塑料的熔融用单螺杆处理效果更好。

产品

熔体最终必须冷却定型,冷却定型需在冷却定型设备中进行,最终产品的尺寸与形状

均需在给定的误差范围内。最终产品的定型方法有多种,几种常用的产品的成定方法介绍如下。

片材在高抛光和用液体冷却的辊上冷却定型,通常在最前边的两辊间有一辊隙,以便在使片村早期的熔融冷却过.程中有平滑、光洁的表面(有时压花)。典型的片材产品的宽度至少为3m,厚度为25mm或更厚。

吹塑膜正常情况下在垂直方向上以管子的形式挤出,此管形膜塌瘪并卷成卷,也可切成薄片或直接做成袋。当熔体离开机头向上走料时,靠空气环中出来的高速流动的空气(通常为冷的)冷却和取向。

纤维挤出机的机头上有许多小孔,由小孔挤出的带子经拉伸而成一定尺寸的线或丝。拉伸和冷却使纤维取向,也增加了纤维的弹性。

管材挤出时需通过简单的敞开的水槽。也可以牵引方式短时通过真空定径槽定径。管子的外径靠定径套的外部真空力与管子内的空气固定。

型材有各种形状。、通常制造型材的材料都有较高的熔体粘度,所以冷却时,容易保持某种形状。硬质聚氯乙烯和软质聚氯乙烯的熔体易于处理,所以是制造型材的最佳材料。也可使用其它的材料,但与上述两种材料相比,挤出速度较低,因为希望保持较低的熔体温度(熔体较硬)和较低的产品速度(冷却时便于处理)。这些产品可用强制空冷却、水槽冷却或喷水冷却的方法冷却。得到很多形状的这些冷却方法包括拉过系统和冷却时固定挤出物的各种定径夹具。

引导挤出机中的熔体接与挤出机轴垂直方向流动的机头,连续涂敷电线和电缆。这样,电线通过机头后,即沉积上了绝缘层和夹套。

当电线被冷却时仍保持着熔体,所以通常用一个简单的水槽作为冷却系统。通常被想提高线速度,挤出机输出速度、电线的外径测量装置和电线索引卷绕设备之间需要配合。一些电线徐敷生产线的最高速度可达1500m/min~3000m/min。

共挤出是一个正在增长的领域,它是用一种以上的材料制做产品,即多层片衬或多层膜。共挤出操作需要多个挤出机和特殊的机头系统,以保证多层材料一起定径,一起成型。

一些材料的复合在一个熔体复合机头系统中是很难办到的,因为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熔融温度或不同的机头流动特性,所以应将几种材料进行串联挤出。在此操作中,先进行挤出和冷却,然后当挤出物传输到收卷或收集区时,再在另一个挤出机上涂敷。

根据制品要求考卷采用挤出机的大小和选型,挤出系统包括固体处理系统(物料仓)、挤出机、机头、成型/冷却设备、切割或卷取设备、电子控制系统。

三、吹塑:吹塑成型

吹塑是用压缩空气使进入型腔的型坯膨胀形成中空制品的方法。凡热塑性塑料都能进行吹塑,但满足中空制品要求的不多。PE、PVC、PP、PS、PET、PC、PA等是最理想的吹塑材料,目前以PE、PET使用最广。

吹塑方法很多,都包括塑料型坯制造和吹胀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阶段,生产中根据这两个阶段的运作形式不同,吹塑分为:

1. 挤出吹塑及注塑吹塑

挤出吹塑及注塑吹塑是吹塑最常使用的两种方法。挤出吹塑用挤出法制得瓶坯,注塑吹塑则用注塑法制得瓶坯,吹胀过程基本相同。

挤出吹塑与注塑吹塑的比较

注塑吹塑挤出吹塑

①制品规格均一可制成多种尺寸的制品

②没有回料或废料可吹制大型制件

③螺纹或颈部尺寸精密,适用制造广口容器容易吹制带把手或嵌件容器

④无拼合缝容易吹制形状不规则的或椭圆形制品

⑤制品透明度及光泽性好可生产多层复合制品

⑥更适于硬质塑料树脂的塑化性较好

⑦吹胀时树脂定向好调换颜色容易,颜色分散性均匀

⑧辅助设备少模具费用低

2. 拉伸吹塑

型坯经内部(拉伸芯棒)或外部(拉伸夹具)的机械力纵向拉伸,然后在吹胀中经向膨胀得到横向拉伸,形成双轴拉伸的中空制品,其各种物理力学性能都得到改善。拉伸成型必须与挤出或注塑连结在一起。因此,拉伸吹塑可分为挤出—拉伸—吹塑(挤拉吹)和注塑—拉伸—吹塑(注拉吹)。

3.热坯法与冷坯法

无论用挤出吹塑、注塑吹塑或拉伸吹塑,从型坯的制造至吹胀之间,因工艺及设备差异又有热坯法与冷坯法之分。热坯法(一步法)是型坯制造、拉伸、吹胀在同一台设备上连续进行。冷坯法(两步法)是型坯制造在时间、位置和设备均与型坯加热、拉伸、吹胀分开进行;型坯是一种待处理的半成品。

4.多层吹塑

使用两台以上挤出设备,将同种或异种树脂分别在混合机头上挤出,形成多层复合型坯,或将注吹芯棒多次在不同注塑设备上注塑异种树脂,同样形成多层复合型坯。再吹塑,得到多层复合中空制品。多层吹塑集中了各组分的优点,提高了制品性能,节省原材料,特别是制品的阻隔性明显改善,主要用于食用油、调味品、药品和农药包装。

5.浸醮吹塑

浸醮吹塑是吹塑近年来发展的无损耗(原材料)新的成型方法,基本工艺是:树脂经过挤出塑化进入特定的浸醮吹塑室。浸醮吹塑模具的模芯在浸醮室内表面包覆熔融树脂后,模芯与浸醮活塞用步移动离开浸醮室,在模芯与浸醮喷嘴间形成型坯,再进行吹塑,得到理想壁厚、容器颈口完美、无需修饰的制品。

四、挤出吹塑成型

挤出吹塑是一种用挤出法制得瓶坯来制造热塑性中空容器的方法。广为人知的吹塑对象有瓶桶、罐、箱以及所有包装食品、饮料、化妆品、药品和日用品的容器(一般为25ml~4L)。大的吹塑容器(200L以上)通常用于化工产品、润滑剂和散装材料的食装上。

其他的吹塑制品还有球、波纹管、玩具。对于汽车制造业,燃料箱、轿车减震器、座椅靠背、中心托架以及扶手和头枕覆盖层均是吹塑的。对于机械和家具制造业,吹塑零件有外壳门框架、支架,套管或带有一个开放面的箱盒。

聚合物

最普遍的吹塑级塑料原料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大部分牛奶瓶是由这种聚合物制造的。其他聚烯烃(LDPE,HMW-HDPE,PP)也常常通过吹塑来加工。根据用途,苯乙烯聚合物(PS、ABS)、聚氯乙烯(PVC)、聚酯(PET,PETG)、聚酰胺、聚氨酯、聚碳酸酯和其他热塑性塑料也可以被吹塑。

最近,工程塑料在汽车行业被广泛接受。材料选择是以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耐候性、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和其他性能为依据的。

工艺

3/4的吹塑制品由挤出吹塑法制造。挤出工艺是强迫物料通过一个孔或模具来制造产品(挤出物)。

挤出吹塑工艺由5步组成:l)塑料型坯(中空塑料管)的挤出;2)在型坯上将瓣合模具闭合,夹紧模具并切断型坯;3)向模腔的冷壁吹胀型坯,调整开口并在冷却期间保持一定压力(0.55—0.86MPa);4)打开模具,卸下被吹的零件;5)修整飞边得到成品。

一个基本的吹塑成型机由挤出机、机头、模具、定形工位、型坯分离装置和电控制器组成。该基本单元被称作“吹一落”机。辅助设备包括机内冷却、去除飞边和从机器上定位卸下制品等装置。

挤出机

塑料粒料被送入安装在挤出机上料斗中。在加热筒身中,一个转速在1000rpm以上的电动螺杆将物料推向吹塑机或挤出机模头并通过模具。

在吹塑中使用的挤出机大部分是单螺杆的,带有光面机筒或沟面机筒。当螺杆速度增加,或由吹塑模头或模具(模头队距)施加反压时,光滑机筒挤出机具有非线性挤出量特性。沟面机筒挤出机是压力不敏感的,它们的挤出量随着增加反压呈线性变化,成品的重量偏差可控制。

由于进料段的直径是圆柱形机筒的3倍~ 4倍,而连续的进料基本是由进料区内矩形面面断沟所提供的,所以熔体温度保持稳定。

挤出机的挤出量是由水冷进料区的几何形状和螺杆每转一周的进料量决定。人们通过改变螺杆顶端的设计来满足融体的热均匀性和与颜料混合。

连续挤出随着连续挤出,机头中的模头和销上形成一个对称的或非对称的管(型坯)。非对称型坯按机头上的形状或椭圆形模具展开。

在挤出过程中,模具和销常常彼此相对运动。这是由型坯控制程序造成的。椭圆形模具和型坯控制程序这两种方法可保证生产出单一壁厚分布的吹塑制品。

连续挤出用于往复式和旋转式挤出机。由于型坯被连续挤出,一种开口式模具定期接近型坯周围。当型坯达到合适的长度时,模具闭合、夹紧,型坯被切断。

之后,模具退回到定形工位,在此型坯被吹成模腔限定的形状(图1)。在大多数情况下,瓶或容器的细颈通过顶吹被同时定形。

非开口物件通常用气针吹塑。单1工位往复式吹塑机有一设置在机头左侧或右侧的模具,双工位吹塑机在机头左侧和右侧都设有模具。

吹塑机械的生产能力由其循环时间决定,其中80%是冷却时间。这一长时间对于热塑性材料在脱模前的冷却是必要的,以避免成品的塑后扭曲和变形。

对于快速模板运动,均衡的液压循环已成为许多吹塑机的标准。快速可控的这用减少了非生产的时间。定时的模具闭合及时使模具的最后闭合减慢.从而改善了成品质量。

大多数生产瓶子和18.8L容量以上容器的吹塑机是往复型的,生产率约4000个/h。生产率可通过使用多型坯机头(多可达6个型坯)和多阴模模具来提高。还可将垂直的或水平的

旋转轮系统(可多达24个模腔)与高产量的挤出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产量。

当旋转轮转动时,安装在其上的模具闭合,连续挤出型坯。生产率可达7200个/h。

间歇挤出也广泛地用于吹塑。机器有三种类型:往复螺杆式、活塞蓄料器式和储料缸机头式。这三种挤出机都有简单而坚固的模具夹紧装置。间歇式挤出机只适用于加工非热敏树脂。

往复螺杆式挤出机在物料塑化时向后移动旋转的螺杆,在挤出时螺杆沿机筒向前推进。由于模头闭合,挤出物应避免脱离机头。在单位体积的树脂被挤出后,模头打开,螺杆靠液压向前推进,型坯被挤入设置在吹塑机头上的开口模具中。模具闭合,夹紧,模头被密封。吹气成型和定形(如果需要的话)通过模头同时进行。

9.4L的容器可用往复螺杆式吹塑机生产,可带12个机头和模具,生产率约为5000个/h。

活塞蓄料器式挤出机是往复螺杆式挤出机的改进形式,带有浮动活塞的料筒沿着挤出机的机筒安装。循环开始时,机头中的模头或模头和机头架间的阀门关闭。汽缸由转动的挤出机螺杆填满物料。当预定量树脂泵入料筒后,模头或间打开,物料通过模头或销排出。这种设备用来生产质量在2.268kg~22.68kg之间的吹塑制件。

储料缸式机头挤出机是生产大容器和工业制件最常用的机器:在生产中最大的机器每小时生产8个112.5kg、2010L的高密度聚乙烯燃料贮罐。由于大零件壁厚,冷却时间长,通常生产率较低。

将接在挤出机机筒端部的储料缸式机头设计成能贮存和排放标准量的塑料。

物料喷出速率约为0.5kg/秒~ 5kg/秒,喷出速率取决于机头尺寸、型坯设计要求和物料熔体强度。

储料缸式机头中,芯模和换向器是最重要的部件。其作用是成功地加工高分子量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而不影响制件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芯模配有一个机械熔体流动分配器,它是通过用计算机设计的料道来调节由流变特性决定的物料流动特性。随着流体通过换向器,完成流动熔体的中断和接续,这有助于物料流动与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现在已能消除顶出过程中型坯形变及制品中可见的接合线。物料流动的料道(大多数类似双心形曲线)和熔体流动分配器在成品容器的壁厚分布及颜色转换所需的时间上有很大影响。

随着储料缸式机头逐步注满及化学物质的加入,必须避免在保压时间内热降解。贮料区的构形和温控电路的精度决定了温度梯度的形成。储料缸式机头的设计对有效地加工工程树脂是非常重要的,若选用储料缸式机头挤出机,它适用于生产757L的汽车燃料桶。

特殊应用

所有吹塑工艺生产的产品都带有飞边,有时高达50%。当飞边从吹塑零件上去除之后,飞边被回收。完全无飞边的挤出吹塑还不存在,并且去除飞边的自动化设备已经出现。新的减少边角料的吹塑系统,“三维吹塑机”,用减少飞边多轴装置即可控制型坯,也可控制模具。

接续挤出吹塑用以生产多组件零件。型坯在纵向上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料组成。典型的吹塑部件是由硬段和软段接续构成的,如为了便于安装和振荡阻尼,汽车排气管就是由硬件和橡胶软管接合而成。

控制

大多数吹塑机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数据贮存、识别、监测功能和所有的人一机对话经常

借助于带有显示器的操作盘来完成。

通过图像显示、监测和分析加工参数。曲线和相应的数值用不同的色彩显示。工艺偏差被显示并打印出来。模板速度的数字测定、模板的位置控制以及轴向和径向的型坯综合控制系统都可得到详情。吹塑销的移动、拉紧销、压模等由比例液压传动装置和电子电路控制。吹塑机与SPC系统和贮存有预定工艺、吹塑机参数的软件一起使用。平均值的偏差可被记录;低限值和高限值也可进行计算。若吹塑机的参数漂移出范围,可以寻迹。这时一指示旗升起或响起报警声,以便修正工艺。

五、注塑吹塑成型

注塑吹塑成型是一种用注塑法制得瓶坯来制造热塑性中空容器的方法。生产塑料瓶一般采用的两步法工艺,第一步将塑料用注塑成型法制成有底空心型坯。当塑料注人预成型模内芯杆周围的时候瓶颈和型坯便形成,在这一步,型坯进行温度状态调节。第二步型坯经芯杆转移到吹塑模内,空气经芯杆导入,将型坯吹塑成模型的形状。瓶子成型完毕以后,转移到排出段。

注塑吹塑成型的优点很多:

①无下脚料,尺寸精确,瓶子制成后无需二次加工。

②成品瓶子的重量精确度可控制在土0.lg。

③瓶颈的形状和瓶子内外成型精度可达± 0.1mm。

④瓶子重量与尺寸的可重复性适于匹配,并易于与灌装线连接。

⑤由于有一定的双轴取向作用,可使多种不同材料的透明度与强度获得改善。

⑥在排出段瓶子受控于一定的方向,从而可进行自动化在线装饰和灌装。

⑦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小。

设备

用现有的注塑吹塑成型机进行有盈利的塑料瓶生产时,瓶的大小和形状受到一定限制。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注塑吹塑成型机有数种,它们从一段向另一段转移芯杆的方法不同,包括穿棱式的,两位(段)旋转式的,轴向移动式的和三段及三段以上旋转式的。当今三段或四段旋转机颇受欢迎。

这类设备可分为两大类:即吹塑总成组件,这种组件可以安装在某些工业注塑成型机上;和成套注塑吹塑成型设备,配有塑炼机、液压装置、控制装置和其他配套部件。

这些设备还可进一步区分为:带垂直作往复式螺杆塑炼机的,和带水平往复式螺杆塑炼机的。

垂直式的比往复式的简单得多,在相等的充模速度和较低注射压力下(如有必要)注射量相同时,它的部件少、能耗小、占地少、维修简便。

往复式螺杆塑炼机主要是为注射成型研制的;虽然它的结构比垂直式的复杂,但操作的可靠性较好。

当前的成型机械,包括大型的标准生产装置,可在较高的生产速度下生产出较大的瓶子来;注射装置的完善使聚氯乙烯和含丙烯睛的树脂更易于加工;增加工段(位)的开发工作正在继续进行。

通常,医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是453.6ml和更小的注塑吹塑成型塑料瓶的市场。专门为这种工艺开发的新原料已经使注塑吹塑成型工厂进入其他市场。聚丙烯共聚物加工容易,

透明度好,而且成型快,故实际上已经取代了装咳嗽感冒药和漱口剂的玻璃瓶。

其他新型树脂有注塑吹塑级聚氯乙烯均聚物和聚碳酸酯。这些结晶透明的材料已经比较容易地在垂直螺杆机上进行了加工,也在装有连续柱塞螺杆的水平螺杆机上进行了加工。

新型的流线型歧管加上改进的含丙烯腈树脂和聚氯乙烯树脂已经使多腔室操作成为现实,尽管这些树脂是热敏性的。一个8一腔室模具已成功地用于聚氯乙烯加工,数个12一腔室的模具目前已应用于含丙烯睛树脂瓶的生产。

现有数个公司正要用8一腔室模具生产聚氯乙烯瓶子,它的材料是经过改性的,以降低其热敏性。现已明显,采用较大的机器,较高的合模压力和较大的压板面积将能经济地生产出4L以下的塑料瓶。精确的瓶颈和无下脚料这样的优点将能逐步补偿工模具的较高成本。

由于机器的发展(增加段数)和模具设计的革新,未来的开发工作将致力于树脂定向性的改善。模具设计技术的进步已能制造偏颈塑料瓶、方颈塑料瓶,可使瓶底上带精密的槽,和减少整个瓶壁的厚度,缩短制作时间。

模具设计的发展将使注塑吹塑成型逐步进入家用化学品、玩具,特别是食品容器市场。

六、多层吹塑成型

多层塑料容器正在逐步取代食品包装用的玻璃容器和工业产品包装用的金属容器。

多层塑料包装不走气味,不透水汽或氧并具有热灌装特点;PP/粘合剂/EVOH/粘合剂/PP复合包装材料便是这样,它们可用于包装果汁、蛋黄酱、调味品、番茄酱、方便汤、婴儿食品和芥末等。

用PA(EVOH)/粘合剂/HDPE(PP)复合材料吹塑成型的塑料容器常用于装溶剂、汽油、化肥和农药,以防渗透和散味;PP(HDPE)/粘合剂/PA这种复合材料正在化妆品和医药包装中推广应用,因为化妆品和医药工业十分重视其包装瓶的表面光亮、可以印刷和不易磨损;重量轻,不碎裂和可挤压的PET/EVOH/PET/EVOH/PET塑料瓶即将上市;据称,PET/尼龙/PET复合包装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随着散落在路边的塑料包装物品之收集问题已成了热点问题,包装工业正加速废旧塑料的回收和再加工工作。用PC/PC再生料/尼龙/PC的复合结构材料可制作“和玻璃一样透明”的塑料瓶,它们可以进行消毒,并能反复灌装100次之多。当它们的有效使用期到了以后,可以重新粉碎研磨并重新加工利用。在3一层高密度聚乙烯货箱中,回收的高密度聚乙烯经重新粉碎研细后可以夹在两层新高压聚乙烯之间,以防影响颜色。回收利用的材料约占30%,重新研细的约50%。新塑料层的厚度约为0.10mm~0.18mm。

多层结构是用共挤出方法成型而成的。2个到7个单独的挤出机向一个共挤出机头加料,并通过该机头挤出多层空心管(型坯),此型坯每隔一定时间就被送人垂直安置的模具里。然后热塑料便在模腔里被空气吹胀,形成最终所需的容器形状。连续挤出的型坯在此过程中切断,瓶颈可以完全由口径标定装置做成,所有的溢料全部经修整而除掉。

设备

由于前述各工业部门所需的包装用品量很大,装有多个向单一型坯机头加料的挤出机的带4到24个模位的转轮装置已投入塑料容器的大量生产之中。生产率已达每小时8000个226.8ml至94.625L的塑料容器。其下游设备有切割机、纹钻机、修整机等,用以完成容器制做和输送成品。

大部份转轮吹塑成型机是连续旋转的。它向上挤出或向下挤出。容器是由针吹法成型的、颈部是后制的。水平指示型4位转轮~8位转轮可进行塑料瓶全机内生产。

鉴于转轮能满足最高之产量要求,2-压板梭式成型机已经安装在共挤出成型机的工厂里,这些成型机都装备有数个挤出机以适应较小的料流和满足特殊的容器成型。具有双型坯

共挤出机头的个压板梭式成型机每小时将生产3 000多个2层~7层的塑料容器,二、三和四型坯的3-层机头是可以买到的,用以生产带回收研细高密度聚乙烯中间夹层的高密度聚乙烯容器。这些机头和附带的挤出机可以经过改造以适配设备的校式成型机。

共挤出梭式成型机能够消除全部二次精整工序。它们给顾客的吹塑成型设备以最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塑料容器。

带槽机筒挤出机具有精确控制产量的特点,新型共挤出机头的设计与加工可使均一塑料层的厚度薄到1μm~2μm。不同类型的共挤出机是供单型坯挤出和双型坯挤出用的,可

生产2层到7层的制品,中心距和模具开口变化较大。最新的发展是7-层机头,经筒易改换机头内件便可用于4层制品的生产。

用单型坯机头加工6层和4层制品时只需4台挤出机。双型坯机头装备有5台挤出机,单个的挤出机用于每个型坯中的隔离层。这样装备的吹塑成型机能够通过简单易行的变换生产出各种已知多层结构的隔离瓶。

用废旧回收塑料(PCR)做中间夹层的三层或四层高密度聚乙烯瓶和容器的吹塑成型工艺正在发展。四位多层机头的梭式挤出机每小时能生产3 000个塑料瓶。从事这类包装容器生产的公司使用专利设计制造的高产转轮式设备。

七、铸塑成型

铸塑成型主要用于尼龙的铸塑,铸塑尼龙-6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擦伤性和回弹性。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浇铸反应大多在大气压力或非常低的压力下进行,所以铸塑生产的尼龙比挤出或模塑生产的尼龙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如与挤出尼龙相比,铸塑尼龙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容易的机加工性、较高的模量和热变形温度。

因为铸塑尼龙的大小和形状不受限制,故其有较大的灵活性。用低价的工具可生产形状简单的铸塑尼龙,生产周期也短;复杂的部件则需要在复杂的工具中生产。在社恩杆中尽量不使用价高的铸塑机。

生产铸塑尼龙-6的原料内酰胺单体在模具中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最后转化为聚合物。因此无水酸催化过程的反应不良、转化效率低,因此人们多选用件催化反应以得到更好的结果。50年代以来发展了助催化剂,60年代后期发展了更有效的生产机械加速了铸塑尼龙的商业化进程。

八、滚塑成型

滚塑又称旋转模塑是一种用于制造各种尺寸和形状的中空无缝产品的加工方法。传统上,它主要应用于热塑性材料上,近年来,可交联聚乙烯等热固性材料的滚塑也发展很快。

由于滚塑并不需要较高的注射压力,较高的剪切速率或精确的化合物计量器。因此,模聚和机器都比较低廉,而且使用寿命也较长。其主要优点有:机器的性能/价格比较高;复杂的部件的成型不需要后组装;多种产品和多种颜色可以同时成型;模具的花费较低;颜色和材料容易改变;边角料损失少。

加工

基本加工过程很简单,将粉末状或液状聚合物放在模具里,加热同时围绕两个垂直轴旋转,然后冷却。在加热阶段的最初,如果用的是粉末状材料,将模具表面形成多孔层,然后随循环过程渐渐熔融,形成均匀厚度的均相层,如果用的是液体材料,则先流动和涂覆在模具表面,当达到凝胶点时则完全停止流动。模具随后转入冷却工区,通过强制通风或喷水冷

却,然后被放置于工作区,在这里,模具被打开,完成的制件被取走,接着在进行下一轮循环。

九、热成型

热成型采用热和压力或真空迫使热的热塑性材料作用于模具表面,从而达到加工目的。热成型是热塑性材料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该方法是用于金属片和部分纸片加工方法的延伸。尽管各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点,但实际上都是:采用片材和模具,通过热和负压或真空,将片材承压成所需形状。虽然金属和金属合金的种类很多,但是他们还是无法与热塑性塑料片材种类相比。

反应注塑

反应注塑技术由于其制品的高弯曲模量、轻质和低的制模成本这些优点,已很普及。结构反应注塑复合材料的概念被应用于汽车工业和非汽车工业诸多部件的原型化和同一化方面。制品尺寸不一,大到包括完整的货车的车厢板。

1. 设备

结构反应注塑设备通常包括预成型机、合模装置、计量装置和混合头。

预成型机有许多预成型机可采用。包括热诚性、纤维取向、编织或者把两种和两种以上工艺结合起来。

第一代热成型机是可热成型的移动式加热装置,至今仍被几个制造厂采用。操作时,合模装置很容易闭合而形成毡片。

一旦形成毡片,它就用夹边夹子递送并卸下。夹边夹子将或到夹下一个毡片的位置。该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当合模工位加热时,合模装置在合模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另一个问题是把红外加热器从合模装置移到侧面需要时间长,导致毡片变冷或机械地冲出红外加热器。

高速热成型机是第二代预成型机,它应用了固定加热器加热毡片,这样毡片加热时另一个毡片就在成型后卸下,这就提高了预成型的效率。

这种预成型机是可预成型的、连续丝束毡片技术中最先进的,提供了最快速的周期时间。它由5个工位:

第一个工位是玻璃丝线轴工位,它包括了12个辊或还要多一些,可以调节以适配不同宽度的玻璃丝线洲。

第二个工位是加料工位,它也可以调节成不同宽度,毡片在钢操作台架上被切成近似差不多的长度。

第三个工位是加热工位,大部分预成型机有在线的上下红外加热器。下放的台架有金属网丝防止玻璃纤维与加热器接触。

第四个工位是具有50t合模力、快速液压闭合的合模装置,合模板的尺寸与最大制品的尺寸匹配。

第五个工位也是最后一个工位是卸料工位,卸料是利用一个或两个工作台进行的,全部自动化,不需要人工。

十、流延成型

膜的流延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热塑性材料熔融并通过狭缝模头挤出骤冷辊上,在冷却辊上急冷重新固体化。最后,经流延的膜从辊上卸下来,卷好备用。大多数流延膜用于复合、印刷和包装。

流延膜是一大规模生产过程。其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其模头宽度至少2540mm,每分

钟的线速度至少914.4 m/min。

生产流延膜的树脂多为聚烯烃,主要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偶尔也用聚酯、尼龙和聚氯乙烯。到目前为止,最经济、最重要的材料是聚乙烯。聚酯、尼龙和聚丙烯也可用双辊向取向工艺流延。为使聚丙烯流延膜具有理想的强度、透氧气性和透蒸汽性,聚丙烯流延膜就必须取向。另外,膜里面也可以加入着色剂、稳定剂和填充剂。

流延膜厚度范围非常宽,具体厚度取决于所选用的材料和用途。打字机上聚乙烯膜的典型厚度为0.3μm。拉伸包装膜的厚度为0.6μm~1.0μm,普通包装膜的厚度为0.8μm~2.0μm。

流延是利用热塑性材料生产膜的两个最广泛使用的过程之一。另一种方法是吹塑膜。吹塑膜对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特征。流延膜原则上预挤出涂覆和复合挤出类似,但后两个过程生产完全不同的产品。

塑料制品生产的工艺操作规范

塑料制品生产的工艺流程 塑料制品的整体生产流程是: 原料选择——原料着色与配比——设计铸模——机器分解注塑——印花——组装检测成品——包装出厂 1、原料选择 原料选择:所有塑料都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 塑料制品的原料在国内市场主要有几种原料: 聚丙烯(pp):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常见于塑料桶,塑料盆,文件夹,饮水管等等。 聚碳酸酯(PC):高透明度、高光泽度、非常脆、常见于水壶、太空杯、奶瓶等塑料瓶。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主要用于奶瓶、太空杯,汽车等。 另外还有: PE 主要用途产品有矿泉水瓶盖,PE保鲜模,奶瓶等等。 PVC 主要用途塑料袋,包装袋,排水管等等。 PS 主要用途打印机外壳,电器外壳等。 2、原料着色与配比 所有的塑料制品都是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的,而这种颜色都是用颜料经过搅拌出来,这也是塑料制品的技术核心,如果颜色配比好,商品销量非常好,老板也非常重视颜色配比的私密性。 一般情况下塑料制品的原料都是混起来用,比如abs光泽度好,pp抗摔好,pc透明度高,利用各个原料的特点混合比例就出现新的商品,但这样的商品一般不用于食品类用具。 、3、设计铸模 现在的塑料制品都是注塑或者吹塑方式制作,所以每次设计出样品,都要开版新的模具,而模具一般都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所以塑料制品除原料价格外,模具的费用也是非常大的。做一个成品可能有很多的配件,每个配件都需要独立的模具。例如:垃圾桶分为:桶身——桶盖、内胆、把手几个部分。 机器分解注塑 一般制作塑料制品零件都是分开进行几台机器一起制作的,注塑工艺就是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有专门用于进行注塑的机械注塑

塑料薄膜成型方法

塑料薄膜成型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塑料薄膜的挤出吹塑 塑料薄膜可以用挤出吹塑、压延、流延、挤出拉幅以及使用夹缝机头直接挤出等方法制造,各种方法特点不同,适应性也不同。其中吹塑法成型塑料薄膜比较经济和简便,结晶型和非结晶型塑料都适用,吹塑成型不但能成型薄至几丝的包装薄膜,也能成型厚达0.3mm的重包装薄膜,既能生产窄幅,也能得到宽度达近20m的薄膜,这是其他成型方法无法比拟的。吹塑过程塑料受到纵横方向的拉伸取向作用,制品质量较高,因此,吹塑成型在薄膜生产上应用十分广泛。 挤出成型设备有螺杆挤出机和柱塞式挤出机两大类,前者为连续式挤出,后者为间歇式挤出。螺杆挤出机又可分为单螺杆挤出机和多螺杆挤出机。 压延成型 压延成型是生产高分子材料薄膜和片材的主要方法,它是将接近黏流温度的物料通过一系列相向旋转着的平行滚筒的间隙,使其受到挤压和延展作用,成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薄片状制品。 塑料压延成型一般适用于生产厚度为0.05—0.5mm的软质PVC薄膜和厚度为0.3—1.00mm的硬质PVC片材。当制品厚度小于或大于这个范围时,一般不用压延成型,而采用吹塑或挤出等其他方法。 压延薄膜制品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包装、室内装饰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等。压延成型具有生产能力大、可自动化连续生产、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压延制品的生产是多工序作业,其生产流程包括供料阶段和压延阶段,是一个从原料混合、塑化、供料,到压延的完整连续生产线。供料阶段所需要的设备包括混合机、开炼机、密炼机或塑化挤出机等。压延阶段由压延机和牵引、轧花、冷却、卷曲、切割等辅助装置完成。 拉幅薄膜成型 拉幅薄膜成型是在挤出成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塑料薄膜的成型方法,它是将挤出成型所得的厚度为1—3mm的厚片或管坯重新加热到材料的高弹态下进行大幅度拉伸而成薄膜。 拉幅成型使聚合物长链在高弹态下受到外力作用沿拉伸作用力的方向伸长和取向,取向后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各向异性现象,强度增加。所以拉幅薄膜就是大分子具有取向结构的一种薄膜材料。

塑料制品生产工艺过程

塑料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根据塑料的固有性能,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使用价值的塑料制品,是一个复杂而繁重的过程。塑料制品工业生产中,塑料制品的生产系统主要是由塑料的成型、机械加工、装饰和装配四个连续的过程组成的。 在这四个过程中,塑料成型是塑料加工的关键。成型的方法多达三十几种,主要是将各种形态的塑料(粉、粒料、溶液或分散体)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或坯件。成型方法主要决定于塑料的类型(热塑性还是热固性)、起始形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塑料加工热塑性塑料常用的方法有挤出、注射成型、压延、吹塑和热成型等,塑料加工热固性塑料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层压、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上述塑料加工的方法,均可用于橡胶加工。此外,还有以液态单体或聚合物为原料的浇铸等。在这些方法中,以挤出和注射成型用得最多,也是最基本的成型方法。 塑料制品生产之机械加工是借用金属和木材等的塑料加工方法,制造尺寸很精确或数量不多的塑料制品,也可作为成型的辅助工序,如挤出型材的锯切。由于塑料的性能与金属和木材不同,塑料的热导性差,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低,当夹具或刀具加压太大时,易于引起变形,切削时受热易熔化,且易粘附在刀具上。因此,塑料进行机械加工时,所用的刀具及相应的切削速度等都要适应塑料特点。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有锯、剪、冲、车、刨、钻、磨、抛光、螺纹加工等。此外,塑料也可用激光截断、打孔和焊接。

塑料制品生产之接合塑料加工把塑料件接合起来的方法有焊接和 粘接。焊接法是使用焊条的热风焊接,使用热极的热熔焊接,以及高频焊接、摩擦焊接、感应焊接、超声焊接等。粘接法可按所用的胶粘剂,分为熔剂、树脂溶液和热熔胶粘接。 塑料制品生产表面修饰的目的是美化塑料制品表面,通常包括:机械修饰,即用锉、磨、抛光等工艺,去除制件上毛边、毛刺,以及修正尺寸等;涂饰,包括用涂料涂敷制件表面,用溶剂使表面增亮,用带花纹薄膜贴覆制品表面等;施彩,包括彩绘、印刷和烫印;镀金属,包括真空镀膜、电镀以及化学法镀银等。塑料加工烫印是在加热、加压下,将烫印膜上的彩色铝箔层(或其他花纹膜层)转移到制件上。许多家用电器及建筑制品、日用品等都用此法获得金属光泽或木纹等图案。 装配是用粘合、焊接以及机械连接等方法,使制成的塑料件组装成完整制品的作业。例如:塑料型材,经过锯切、焊接、钻孔等步骤组装成塑料窗框和塑料门。

塑料成型工艺

在产品设计中,要达到合理运用塑料材料的目的,除了要掌握各种塑料的特性、按照正确的选材方法合理选材外,还要熟练掌握塑料的工艺,只有这样才能按照产品的功能要求合理的进行塑料构成类的产品设计。对于工业设计师来说,必须较全面地认识各种塑料的性质,懂得如何将造型设计的细节与成型、加工过程整体规划,最终才能获得满意的产品。 一、塑料的成型工艺 塑料的成型是将原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制品的工艺过程。塑料的成型工艺有多种,着重介绍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压制成型、压延成型、吹塑成型、热成型、手糊成型、传递模塑成型、浇铸成型、缠绕成型、喷射成型、醮涂成型、片状模塑料成型、拉拔成型、发泡成型等。 (一)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又称注塑成型,是热塑性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之一,也适应部分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其原理是将粒状或粉状的原料加入到注射机的料斗里,原料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态,在注射机的螺杆或活塞推动下,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在模具型腔内硬化定型。如图6-53为注射成型原理图。 图6-53注射成型原理图 (引自杰姆斯·伽略特著常初芳译. 设计与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注射成型的模具具有一个型腔,其形状与需要加工成型的零件形状相反。熔融的塑料通过模具中心的浇注口进入,填充模具,溶液在模具内部形成了中空的形状。注射成型的模具有冷流道二板模具、冷流道三板模具、热流道模具几种。 注射成型工艺的优点有: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确的塑料制件;可利用一套模具,成批地制得规格、形状、性能完全相同的产品;生产性能好、成型周期短、可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作业;原材料损耗小、操作方便、成型的同时产品可取得着色鲜艳的外表等。

塑料制品成型工艺实习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709-15 塑料制品成型工艺实习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塑料制品成型工艺实习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实习目的 本实习旨在对学生塑料成型工艺方面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并实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拟定制品成型工艺的能力目标。通过本实验,同学应达到下述要求: (1)明确制品工艺分配关系和拟定合理的工艺条件; (2)熟悉注射、挤出、压制、吹塑生产线的组成; (3)掌握注射、挤出、压制、吹塑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4)熟悉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压制成型、吹塑成型工艺过程。

二、实习内容 1、参观注射产品、压缩产品、挤出产品、吹塑产品的现场生产过程 2、塑料制品成型工艺简介 塑料成型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塑料的类型(热塑性还是热固性)、起始形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加工热塑性塑料常用的方法有挤出、注射成型、压延、吹塑和热成型等,加工热固性塑料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塑料成型是将各种形态(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的塑料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或坯件的过程。成型的方法多达三十几种。层压、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上述塑料加工的方法,均可用于橡胶加工。此外,还有以液态单体或聚合物为原料的浇铸等。在这些方法中,以挤出和注射成型用得最多,也是最基本的成型方法。 塑料制品是以合成树脂和各种添加剂的混合料为原料,采用注射、挤压、压制、浇注等方法制成的。塑料产品在成型的同时,还获得了最终性能,所以塑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塑料成型工艺试题

1、挤出成型——是将物料送入加热的机筒与旋转着的螺杆之间进行固体物料的输送、熔融压缩、熔体均化,最后定量、定速和定压地通过机头口模而获得所需的挤出制品。 2、聚合物成型机械——所有能对高聚物原料进行加工和成型制品的机械设备。 3、注射量——是指注射机在注射螺杆(或柱塞)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装置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4、锁模力——是指注射机的合模机构对模具所能施加的最大夹紧力。 5、吹胀比——吹胀后膜管的直径与环形口模直径之比。 6、螺杆长径比——指螺杆工作部分长度L(螺杆上有螺纹部分长度,即由加料口后壁至螺纹末端之间的长度)与螺杆外径D之比,用L/D表示。 7、挤出胀大----巴拉斯效应,当高聚物熔体从小孔、毛细管或狭缝中挤出时挤出物在挤出模口后膨胀使其横截面大于模口横截面的现象。or聚合物熔体在流动中产生高弹形变,在出口端,高弹形变回复引起挤出物膨胀。 8、螺杆的压缩比——通常将加料段一个螺槽的溶剂与计量段一个螺槽容积之比称为螺杆的压缩比。 9、塑化——注射成型的准备过程,是指物料在料筒内受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 10、中空吹塑成型—将挤出或注射成型的 塑料管坯或型坯趁热于半熔融的类橡胶状时,置于各种形状的模具中,并即时在管坯中通入压缩空气将其吹胀,使其紧贴于模腔壁上成型,经冷却脱模后即得中空制品。 11、注射成型—将塑料(一般为粒料)在注射成型机的料筒内加热熔化,当呈流动状态时,在柱塞或螺杆加压下熔融塑料被压缩并向前移支,进而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以很快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全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冷却定型后,开启模具即得制品。 1、聚合物的加工性能包括:__可挤压性___,__可模塑性___,可纺性,可延性。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规范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 计规范 1

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技术规范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规范 -10-20发布 -10-XX实施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又称塑料制品的功能特性设计或塑料制品的工艺性。§1 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原则 1.1 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 1、详细了解塑料制品的功能、环境条件和载荷条件 2、选定塑料品种 3、制定初步设计方案, 绘制制品草图( 形状、尺寸、壁厚、加强筋、孔的位置等) 4、样品制造、进行模拟试验或实际使用条件的试验 5、制品设计、绘制正规制品图纸 6、编制文件, 包括塑料制品设计说明书和技术条件等。 1.2 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 1、在选料方面需考虑: (1) 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吸水性以及对应力的敏感性等; (2) 塑料的成型工艺性, 如流动性、结晶速率, 对成型温度、压力的敏感性等; (3) 塑料制品在成型后的收缩情况, 及各向收缩率的差异。 2、在制品形状方面: 能满足使用要求, 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 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 热塑性塑料制品) 或快速受热固化( 热固性塑料制品) 等。 3、在模具方面: 应考虑它的总体结构, 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度。同时应充分考虑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其制造工艺, 以便使制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4、在成本方面: 要考虑注射制品的利润率、年产量、原料价格、使用寿

命和更换期限, 尽可能降低成本。 §2 塑料制品的收缩 塑料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存在尺寸变小的收缩现象, 收缩的大小用收缩率表示。 %1000 0?-= L L L S 式中S ——收缩率; L 0——室温时的模具尺寸; L ——室温时的塑料制品尺寸。 影响收缩率的主要因素有: (1) 成型压力。型腔内的压力越大, 成型后的收缩越小。非结晶型塑料和结晶型塑料的收缩率随内压的增大分别呈直线和曲线形状下降。 (2) 注射温度。温度升高, 塑料的膨胀系数增大, 塑料制品的收缩率增大。但温度升高熔料的密度增大, 收缩率反又减小。两者同时作用的结果一般是, 收缩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 模具温度。一般情况是, 模具温度越高, 收缩率增大的趋势越明显。 (4) 成型时间。成型时保压时间一长, 补料充分, 收缩率便小。与此同时, 塑料的冻结取向要加大, 制品的内应力亦大, 收缩率也就增大。成型的冷却时间一长, 塑料的固化便充分, 收缩率亦小。 (5) 制品壁厚。结晶型塑料(聚甲醛除外)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 而非结晶型塑料中, 收缩率的变化又分下面几种情况: ABS 和聚碳酸酯等的收缩率不受壁厚的影响; 聚乙烯、 丙烯腈—苯乙烯、 丙烯酸类等塑料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 硬质聚氯乙烯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减小。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最新塑料件成型工艺以及处理方法

各种塑料材料注塑工艺 一.各种塑料的原料料温 塑料型号原料温度 ABS180-240 HIPS180-220 PC+ABS200-245 PA66260-300 PA66+GP285-320 PMMA200-245 PC280-320 PS180-220 POM165-200 PP180-220 PBT220-280 二.各种塑料件异常的处理方法: A:气纹 1.浇口位置: a.提高模具温度; b.提高料管温度; c.降低浇口位置的射速,射压;对于水口较长较细的产品,可用分断式处理,一段用中速中压射水口;二段用慢速低压射胶口气纹位置. B:缺料 1.当缺料形成时,首先查看产品剂量够不够. a.当产品骨位厚的部位缺料,则后模模温过高,排气不良形成 方法:1.降低模温 2.降低射压射速. b.当产品骨位薄的部位缺料,则是塑料流速不够快形成 方法:1.提高料管温度 2.提高射压射速. c.当产品由于包封位置缺料 方法:1.改善排气 2.射低射速 2.当生产中的产品有缺料形成 a.首先检查机嘴是否漏胶,阻塞; b.料管温度是否异常; c.模具温度是否有变化. C.料花 1.查看烘料温度是否正常; 2.看料管温度是否有异常,料管温度是否设定过高导至胶料分解; 3.射嘴孔径是否过小,射出时胶料在高压高速的状况下分解.(可退炮管查看料块射出时是否有棉絮状气泡). 2.当产品表面出现不规则料花时,则处理胶料当产品表面出现有规则小块料花时,在查看确认胶料无异常情况下,可用调机改善,找出料花段剂量位置,降低射压射速和改善排气均有改善。

PC注射压力:尽可能地使用高注射压力。 PP注射压力:可大到1800bar 什么是结晶性塑料?结晶性塑料有明显的熔点,固体时分子呈规则排列。规则排列区域称为晶区,无序排列区域称为非晶区,晶区所占的百分比称为结晶度,通常结晶度在80%以上的聚合物称为结晶性塑料。常见的结晶性塑料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醛POM、聚酰胺PA6、聚酰胺PA66、PET、PBT等。 三、结晶对塑料性能的影响 1)力学性能结晶使塑料变脆(耐冲击强度下降),韧性较强,延展性较差 、结晶性塑料对注塑机和模具有什么要求. 2)结晶性塑料熔解时需要较多的能量来摧毁晶格,所以由固体转化为熔融的熔体时需要输入较多的热量,所以注塑机的塑化能力要大,最大注射量也要相应提高。 3)结晶性塑料熔点范围窄,为防止射咀温度降低时胶料结晶堵塞射咀,射咀孔径应适当加大,并加装能单独控制射咀温度的发热圈。 4)由于模具温度对结晶度有重要影响,所以模具水路应尽可能多,保证成型时模具温度均匀。 5)结晶性在结晶过程中发生较大的体积收缩,引起较大的成型收缩率,因此在模具设计中要认真考虑其成型收缩率. 6)由于各向异性显著,内应力大,在模具设计中要注意浇口的位置和大小,加强筋和位置与大小,否则容易发生翘曲变形,而后要靠成型工艺去改善是相当困难的。 7)结晶度与塑件壁厚有关,壁厚冷却慢结晶度高,收缩大,易发生缩孔、气孔,因此模具设计中要注意控制塑件壁厚的控制. 四、结晶性塑料的成型工艺 1)冷却时释放出的热量大,要充分冷却,高模温成型时注意冷却时间的控制。 2)熔态与固态时的比重差大,成型收缩大,易发生缩孔、气孔,要注意保压压力的设定。 3)模温低时,冷却快,结晶度低,收缩小,透明度高。结晶度与塑件壁厚有关,塑件壁厚大时冷却慢结晶度高,收缩大,物性好,所以结晶性塑料应按要求必须控制模温。 4)各向异性显著,内应力大,脱模后未结晶折分子有继续结晶化的倾向,处于能量不平衡状态,易发生变形、翘曲,应适当提高料温和模具温度,中等的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在市场上,塑料种类很多,但是做塑料的人一般只知道分为工程塑料和日用塑料两类。实质上,塑料有结晶塑料和非结晶塑料之分。结晶塑料:尼龙、丙烯、乙烯、聚甲醛等等;非结晶塑料:聚碳、ABS、透苯、氯乙烯等等。聚合物结晶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两部分:内部结构的规整性,以及外部的浓度、溶剂、温度等。结构越规整,越容易结晶,反之则越不容易,成为无定型聚合物。结构因素是最主要的。要提高聚合物的结晶取向,从结构来说,可以:增加分子链的对称性;增加分子链的立体规整性;增加重复单元的排列有序性,即无规共聚;增加分子链内含的氢键;降低分子链的支化度或交联度;从外部因素来看,可以在工厂实施的方法:退火,缓慢降温可以提高结晶度;注意应力的影响。如橡胶和纤维,应力条件下就加速结晶。 溶剂的选择。良溶剂中不易结晶。 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 POM是结晶性材料 PE-LD是半结晶材料

塑料成型方法

塑料成型方法 1.压延成型 压延成型是利用热的辊筒,将热塑性塑料经连续辊压、塑化和延展成薄膜或薄片的一种成型方法。常用来生产厚度为0.05mm0.50mm的软聚氯乙烯薄膜和厚度为0.25mm0.70mm的硬聚氯乙烯片材。 压延成型方法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好,易于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是生产各种大长塑料薄膜、薄板、片材和人造革、壁纸等的主要方法,但其设备投资较大。适用于压延成型加工的塑料,除用得最多的聚氯乙烯外,还有聚乙烯、ABS、聚乙烯醇、醋酸乙烯酯与丁二烯的共聚物等。 压延成型的主要设备是压延机,一般按滚筒数和它的排列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有直线型、逆L型、斜Z型和顺L型等。由于四辊压延机具有制品较薄、厚度均匀、表面光滑、生产率高等特点,因而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压延机。 为了保证制品的质量和压延工艺的顺利进行,辊筒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HB540560)和较小的粗糙度(达14级镜面),并用过热蒸汽、过热水或蒸汽配合煤气红外线等方法,将辊筒加热到200℃左右。为了避免产生薄膜包辊现象,相邻两辊之间保持有5℃10℃的温差。根据物料碾压、混炼、塑化和延展成型的需要,四辊压延机各辊筒的线速度并不相同,相邻两辊之间线速度之比,通常取为1∶1.061∶1.3。 根据工艺过程的需要,压延成型的辅机部分,通常包括薄膜引离辊,冷却定型装置、胶带输送机,卷取切割装置等。 2.吹塑成型 吹塑成型是目前生产塑料制品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生产热塑性塑料薄膜及中空制品,它包括挤出吹塑和中空吹塑两种工艺方法。 (1)挤出吹塑。挤出吹塑是将熔融塑料经挤出机的机头呈圆筒形薄管挤出,同时从机头中心向薄管中鼓入压缩空气,将处于热塑状态下的薄管沿横向吹胀成直径较大的管状薄膜(俗称泡管),经冷却后卷取。与压延法生产薄膜的工艺相比,吹塑制膜具有很多突出优点,例如:所用设备简单,可用小型挤出机生产宽度很大(10m以上)和极薄(0.01mm0.3mm)的薄膜;生产成本低;产品机械强度高;可利用挤出工艺吹制多色或多层复合薄膜,生产具有综合性能的复合材料。此外,圆筒形薄膜可以不经焊接而直接用于包装,等等。但吹塑薄膜的厚度均匀性较差,产量受冷却速度的限制,也不能太高。 挤出吹塑的主要设备是挤出机,而吹塑机头又是挤出机的关键部件。吹塑机头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侧面进料式、中心进料式和螺旋进料式几种。目前又发展了旋转机头和复合机头等形式。 (2)中空吹塑。中空吹塑成型是将从挤出机挤出的、尚处于软化状态的管状热塑性塑料坯料放入成型模内,然后通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的压力使坯料沿模腔变形,从而吹制成颈口短小的中空制品。中空吹塑目前已广泛用来生产各种薄壳形中空制品、化工和日用包装容器,以及儿童玩具等。 3.真空成型 真空成型是将热塑性塑料薄片或薄板(厚度小于6mm)重新加热软化,置于带有许多小孔的模具上,采取抽真空的方法使片材紧吸在模具上成型。这种方法成型速度快、操作容易,但制品表面粗糙,尺寸和形状的误差较大。真空成型广泛用来生产钙塑天花板装饰材料、洗衣机和电冰箱壳体、电机外壳、艺术品和生活用品等。 4.滚塑成型 滚塑成型是把粉状或糊状塑料置于塑模中,通过加热并滚动旋转塑模,使模内物料熔融塑化,进而均匀散布到模具表面,经冷却定型即得到制品,此法适用于生产中空制品、汽车车身、

聚乙烯薄膜吹膜成型工艺

聚乙烯薄膜吹膜成型工艺(转贴) 聚乙烯薄膜吹膜成型工艺 一、概述塑料薄膜是常见的一种塑料制品,它可以由压延法、挤出法、吹塑等工艺方法生产,吹塑薄膜是将塑料原料通过挤出机把原料熔融挤成薄管,然后趁热用压缩空气将它吹胀,经冷却定型后即得薄膜制品。 用吹塑工艺成型方法生产薄膜与其它工艺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设备简单、投资少、收效快; 2、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厂房造价低; 3、薄膜经拉伸、吹胀,力学强度较高; 4、产品无边料、废料少、成本低; 5、辐度宽、焊缝少、易于制袋; 与其它成型工艺比其缺点如下: 1、薄膜厚度均匀度差; 2、生产线速度低,产量较低(对压延而言); 3、厚度一般在0.01∽0.25mm,折径100-5000mm; 吹塑薄膜其主要用原料:LDPE、HDPE、LLDPE、EVA、PVC、PP、PS、PA等。 二、聚乙烯吹塑薄膜成型工艺 吹塑薄膜工艺流程,物料塑化挤出,形成管坏吹胀成型;冷却、牵引、卷取。在吹塑薄膜成型过程中,根据挤出和牵引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吹、上吹、下吹三种,这是主要成型工艺也有特殊的吹塑法,如上挤上吹法。 1、平挤上吹法 该法是使用直角机头,即机头出料方向与挤出机垂直,挤出管坏向上,牵引至一定距离后,由人字板夹拢,所挤管状由底部引入的压缩空气将它吹胀成泡管,并以压缩空气气量多少来控制它的横向尺寸,以牵引速度控制纵向尺寸,泡管经冷却定型就可以得到吹塑薄膜。如图所示。适用于上吹法的主要塑料品种有PVC、PE、PS、HDPE。 2、平挤下吹法

该法使用直角机头,泡管从机头下方引出的流程称平挤下吹法,该法特别适宜于粘度小的原料及要求透明度高的塑料薄膜。如PP、PA、PVDC(偏二氯乙烯)。如下图所示。 3、平挤平吹法 该法使用与挤出机螺杆同心的平直机头,泡管与机头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流程称平挤平吹法,该法只适用于吹制小口径薄膜的产品,如LDPE、PVC、PS膜,平吹法也适用于吹制热收缩薄膜的生产。 以上三种工艺流程各有优缺点,现比较于表工艺流程优点缺点平挤上吹泡管挂在冷却管上,牵引稳定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易生产折径大,厚度较厚的薄膜要求厂房高、造价高不适宜加工流动性大的塑料不利于薄膜冷却,生产效率低平挤下吹有利于薄膜冷却、生产效率较高能加工流动性较大的塑料挤出机离地面较高,操作不方便不宜生产较薄的薄膜平挤平吹机头为中心式、结构简单、薄膜厚度较均匀操作方便、引膜容易吹胀比可以较大不适宜加工相对密度大、折径大的薄膜占地面积大泡管冷却较慢,不适宜加工流动性较大的塑料 三、吹塑薄膜成型设备及结构特点 吹塑设备一般采用单螺杆挤出机,从工艺可知,吹塑薄膜成型的主要设备有挤出机、机头、冷却风环、牵引和卷取。 1、挤出机: 一般使用单螺杆挤出机、螺杆直径Ф45-120mm,Ф的大小由薄膜厚度和折径大小决定。产量受冷却和牵引两速度影响,薄膜窄的用小型挤出机,薄膜厚而宽的用大型挤出机。 挤出机的基本结构包括:传动装置、加料装置、机筒、螺杆、机头和口模等部分。挤出机的好坏,关键在于螺杆结构和螺杆的长径比。 螺杆结构有渐变螺杆,突变螺杆、带混炼图的螺杆。对于PE这三种螺杆均适用,带有混炼图的螺杆效果为佳。螺杆的长径比,过去由于受机械加工的限制,螺杆的长径比较短,它对于塑料的塑化受到影响,一是产量不高,二是质量不好,现在长径比发展到30:1以上,长径比长,对于产品生产,产量高,质量好,长径比宜在25以上为佳。螺杆热处理的好使用寿命长,最好是38CrMnAI,经氮化处理。挤出机的生产能力与螺杆的直径大小成正比

塑料制品的检测方法

密度和相对密度 ASTM D792, ISO 1183 试验范围 密度是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比重是在23°C下,一定体积物质的质量与相同体积 去离子水质量之比. 比重和密度至关重要. 因为塑料是以每磅为基础售出的,而 低密度或低比重意味着每榜重量含更多的材料或 试验方法 有两种基本的方法: 方法A和方法B. 更为普遍的是方法A, 可用于片材、棒型材料、管型材料和注塑颗粒中. 方法A 中, 将试样称量, 用小锤和金属丝使试样完全浸于23°C的蒸馏水中, 再次称量. 算出密度和比重. 试样规格 任何方便的规格都可使用. 试验数据 比重=a/[(a+w)-b] a =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 b =试样和小锤(若被使用)在水中的质量 w =完全浸没的小锤(若被使用)和部分浸没的金属丝质量 密度(kg/m3)=比重×997.6 吸水性(24小时/平衡) ASTM D570 试验范围 吸水性是用来确定在规定条件下被吸收的水的总量的. 影响吸水性的因素有: 塑料的类型、使用的添加剂、温度以及暴露时间. 试验方法 吸水性试验中, 将试样在规定温度的烘箱里烘干规定时间, 移至干燥器冷却, 冷却完毕后,立即称重. 将试样规定条件下浸于水中, 通常是在23°C下浸泡24小时或直到平衡. 将试样取出, 用lint free cloth 擦干, 称重. 试样规格 用直径2英寸, 0.25英寸厚的圆形试样 试验数据 吸水性用增重百分比来表示.

吸水百分率=[(浸水后质量- 浸水前质量) / 浸水前质量] x 100 透湿性 ASTM E96 试验范围 本实验评价了半透性和渗透性试样的水蒸气透过能力. 透湿性的数据可被制造商和设 计者所用, 在包装应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试验方法 在实验杯中充满蒸馏水, 试样与水之间留有一个小缝隙(0.75" 到0.25"). 为了使水除了 渗进试样外无其他损失,将试验杯密封起来. 称仪器的初始重量, 然后过一段时间, 称重 一次, 直到结果接近线性. 为保证全部的重量损失是由于水蒸气渗进试样而造成的, 一定要谨慎. 试验规格 经常使用4×4英寸试样,因为试验需要与液体容器很好的吻合. 试验数据 重量-时间图或透湿百分率-时间图 剥离试验 ASTM D903, D1876, D3167 试验范围 剥离试验测量将粘合表面扯离试样时拉力的强度. 它对黏合剂、粘合带以及其他连接方法的评价有 着重要的意义. 试验方法 测量试样的厚度, 将试样置于普通检验器的固定装置中. 用规定的速度拉试样, 直到试样的一部分 或粘合层破坏为止. 破坏的类型分为内聚破坏、密着破坏和基质破坏.

塑料薄膜生产工艺

塑料薄膜生产工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塑料薄膜生产工艺 塑料薄膜生产工艺:塑料薄膜的成型加工方法有多种,例如有压延法、流延法、吹塑法、拉伸法等,近年来双向拉伸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后,双向拉伸技术将更多地向着特种功能膜,如厚膜拉伸、薄型膜拉伸、多层共挤拉伸等方向发展。近年来,适应包装行业对包装物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功能膜市场发展迅速。经过双向拉伸生产的塑料薄膜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是未拉伸薄膜的3-5倍)、阻隔性能、光学性能、耐热耐寒性、尺寸稳定性、厚度均匀性等多种性能,并具有生产速度快、产能大、效率高等特点,市场迅速发展。 双向拉伸原理 塑料薄膜双向拉伸的原理:是将高聚物树脂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挤出厚片后,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适当温度范围内(高弹态下),通过纵拉机与横拉机时,在外力作用下,先后沿纵向和横向进行一定倍数的拉伸,从而使高聚物的分子链或结晶面在平行于薄膜平面的方向上进行取向而有序排列;然后在拉紧状态下进行热定型使取向的大分子结构固定下来;最后经冷却及后续处理便可制得理想的塑料薄膜。 双向拉伸薄膜生产设备与工艺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设备与工艺,以聚酯薄膜(PET)为例简述如下:配料与混合普通聚酯薄膜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有光PET切片和母料切片。母料切片是指含有添加剂的PET切片,添加剂有二氧化硅、碳酸钙、硫酸钡、高岭土等,应根据薄膜的不同用途选用相应的母料切片。聚酯薄膜一般采用一定含量的含硅母料切片与有光切片配用,其作用是通过二氧化硅微粒在薄膜中的分布,增加薄膜表面微观上的粗糙度,使收卷时薄

塑料薄膜生产工艺

塑料薄膜生产工艺 塑料薄膜生产工艺:塑料薄膜的成型加工方法有多种,例如有压延法、流延法、吹塑法、拉伸法等,近年来双向拉伸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后,双向拉伸技术将更多地向着特种功能膜,如厚膜拉伸、薄型膜拉伸、多层共挤拉伸等方向发展。近年来,适应包装行业对包装物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功能膜市场发展迅速。经过双向拉伸生产的塑料薄膜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是未拉伸薄膜的3-5倍)、阻隔性能、光学性能、耐热耐寒性、尺寸稳定性、厚度均匀性等多种性能,并具有生产速度快、产能大、效率高等特点,市场迅速发展。 双向拉伸原理 塑料薄膜双向拉伸的原理:是将高聚物树脂通过挤出机加热熔融挤出厚片后,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适当温度范围内(高弹态下),通过纵拉机与横拉机时,在外力作用下,先后沿纵向和横向进行一定倍数的拉伸,从而使高聚物的分子链或结晶面在平行于薄膜平面的方向上进行取向而有序排列;然后在拉紧状态下进行热定型使取向的大分子结构固定下来;最后经冷却及后续处理便可制得理想的塑料薄膜。 双向拉伸薄膜生产设备与工艺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设备与工艺,以聚酯薄膜(PET)为例简述如下:配料与混合普通聚酯薄膜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有光PET切片和母料切片。母料切片是指含有添加剂的PET切片,添加剂有二氧化硅、碳酸钙、硫酸钡、高岭土等,应根据薄膜的不同用途选用相应的母料切片。聚酯薄膜一般采用一定含量的含硅母料切片与有光切片配用,其作用是通过二氧化硅微粒在薄膜中的分布,增加薄膜表面微观上的粗糙度,使收卷时薄膜之间可容纳少量的空气,以防止薄膜粘连。有光切片与一定比例的母料切片通过计量混合机混合后进入下一工序。 结晶和干燥:对有吸湿倾向的高聚物,例如PET、PA、PC等,在进行双向拉伸之前,须先进行予结晶和干燥处理。一是提高聚合物的软化点,避免其在干燥和熔融挤出过程中树脂粒子互相粘连、结块;二是去除树脂中水分,防止含有酯基的聚合物在熔融挤出过程中发生水解降解和产生气泡。PET的予结晶和干燥设备一般采用带有结晶床的填充塔,同时配有干空气制备装置,包括空压机、分子筛去湿器、加热器等。予结晶和干燥温度在150-170℃左右,干燥时间约3.5-4小时。干燥后的PET切片湿含量要求控制在50ppm以下。 熔融挤出熔融挤出包括挤出机、熔体计量泵、熔体过滤器和静态混合器。 一、熔融挤出机 经过结晶和干燥处理的PET切片进入单螺杆挤出机进行加热熔融塑化。为了保证PET切片塑化良好、挤出熔体压力稳定,螺杆的结构非常重要。除对长径比、压缩比、各功能段均有一定要求外,还特别要求是屏障型螺杆,因为这种结构的螺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有利于挤出物料的良好塑化。 有利于挤出机出口物料温度均匀一致。 挤出机出料稳定。 排气性能好。 有利于提高挤出能力。 若挤出量不是太大,推荐选用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排气挤出机有两个排气口与两套抽真空系统相连接,具有很好的抽排气、除湿功能,可将物料中所含的水分及低聚物抽走,可以省去复杂的预结晶/干燥系统,既节省投资又可降低运行成本。挤出机温度设定,从加料口到

国家标准塑料及塑料制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14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15 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6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7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8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9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1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2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23 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 24 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 25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26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7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28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9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0 GB/T 1634.3-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31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32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33 GB/T 1844.1-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34 GB/T 1844.2-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35 GB/T 1844.3-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36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37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38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39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40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41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42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43 GB/T 2546.2-2003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

几种常见塑料的成型工艺

几种常见塑料的成型工艺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典型应用范围: 汽车(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ABS材料具有吸湿性,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建议干燥条件 为80~90C下最少干燥2小时。材料温度应保证小于0.1%。 熔化温度:210~280C;建议温度:245C。 模具温度:25…70C。(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 注射压力:500~1000bar。 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化学和物理特性: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从形态上看,ABS是非结晶性材料。 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ABS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这就可以在产品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由此产生了市场上百种不同品质的ABS材料。这些不同品质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特性,例如从中等到高等的抗冲击性,从低到高的光洁度和高温扭曲特性等。

ABS材料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很高的抗冲击强度。 PA12 聚酰胺12或尼龙12 典型应用范围: 水量表和其他商业设备,电缆套,机械凸轮,滑动机构以及轴承等。 注塑模工艺条件: 干燥处理:加工之前应保证湿度在0.1%以下。如果材料是暴露在空气中储存,建议要在85C热空气中干燥4~5小时。如果材料是在密闭容器中储存,那么经过3小时温度平衡即可直接使用。 熔化温度:240~300C;对于普通特性材料不要超过310C,对于有阻燃特性材料不要超过270C。 模具温度:对于未增强型材料为30~40C,对于薄壁或大面积元件为80~90C,对于增强型材料为 90~100C。增加温度将增加材料的结晶度。精确地控制模具温度对PA12来说是很重要的。 注射压力:最大可到1000bar(建议使用低保压压力和高熔化温度)。 注射速度:高速(对于有玻璃添加剂的材料更好些)。 流道和浇口: 对于未加添加剂的材料,由于材料粘性较低,流道直径应在30mm左右。对于增强型材料要求5~8mm 的大流道直径。流道形状应当全部为圆形。注入口应尽可能的短。可以使用多种形式的浇口。大型塑件不要使用小浇口,这是为了避免对塑件过高的压力或过大的收缩率。浇口厚度最好和塑件厚度相等。如果使用潜入式浇口,建议最小的直径为0.8mm。 热流道模具很有效,但是要求温度控制很精确以防止材料在喷嘴处渗漏或凝固。如果使用热流道,浇口尺寸应当比冷流道要小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