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程柳;肖地金;章艳;章甜;夏雷翔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24(21)9
【摘要】失眠是一种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针刺治疗失眠具有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等独特优势。
临床上针刺治疗失眠不仅可单独使用,还能结合各种中医的各种复合手法进行综合治疗。
此外,针刺的时间、穴位、方法等因素都会对临床疗效产生影响。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相关文献,将从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失眠的效果,以及影响临床效果的作用因素等方面来概述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通过总结发现针刺治疗失眠具有效果突出,无不良反应,易于实施等特点。
【总页数】5页(P63-66)
【作者】程柳;肖地金;章艳;章甜;夏雷翔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31
【相关文献】
1.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2.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3.推拿联合经颅重复针刺法为主针刺治疗轻中度失眠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4.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临床研究进展
5.针刺治疗老年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449497_腹针联合针刺安眠穴治疗失眠60例疗效观察

908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19年7月第6卷第7期July.2019,Vol.6,No.7腹针联合针刺安眠穴治疗失眠60例疗效观察何臣兰(重庆市荣昌区中医院,重庆,402460)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估腹针联合针刺安眠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荣昌区中医院收治的失眠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针联合针刺安眠穴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失眠患者通过腹针联合针刺安眠穴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失眠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针;安眠穴;失眠;针刺治疗ObservationontheTherapeuticEffectofAbdominalAcupunctureCombinedwithAcupunctureatAnmianPointon60CasesofInsomniaHeChenlan(ChongqingRongchangDistrictHospital,Chongqing40246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studythetherapeuticeffectandsleepqualityscoreofinsomniapatientsbyabdominalacupuncturecom binedwithacupunctureatAnmianacupoint,andtoanalyzethetherapeuticefficiencyoftheabovemethods Methods:Theauthorrandomlyselected60insomniacsfromthepatientsadmittedtoChongqingRongchangDistrictHospitalfromMay2016toMay2018anddividedthemintotwogroupsaccordingtotherandomizedmethod Thecontrolgroup(n=30)patientsweretreatedbydrugsa lone,andtheobservationgroup(n=30)patientsweretreatedbyabdominalacupuncturecombinedwithacupunctureatsleepingpoints Thetotaleffectiverateandsleepofthetwogroupswerestudied Thequalityscorewascomparedandanalyzedtoevaluatethetherapeuticeffect 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much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 05) 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sleepqualityscorebetwee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beforetreatment(P>0 05) Aftertreatment,thesleepqualityscoreofthetwogroupswasimproved,andtheimprovementdegre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moreobvious,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 05),withstatisticalsignifi cance Conclusion:Thetreatmentofinsomniapatientsbyabdominalacupuncturecombinedwithacupunctureatsleepingpointscaneffectivelyimprovethetherapeuticeffectofpatients,improvethesleepqualityofpatients,andreducetheinsomniaofpatients,whichisworthyofpromotionandwideapplicationinclinic.KeyWords Abdominalacupuncture;Aleepingpoint;Insomnia;Acupuncturetreatment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7.024 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质量急速下降、睡眠时间大量减少,同时记忆力也会随之下降,注意力变得不集中等,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关键词失眠症针刺疗法逍遥丸近年来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病人,共10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诊断标准。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平均4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2年,平均4.8年。
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3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平均4.9年。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①针刺:取主穴四神聪、百会、神庭、神门、内关、心俞、风池、照海。
配穴:肝郁化火配行间、足窍阴;痰热内扰配丰隆、中脘;心脾两虚配脾俞,心虚胆怯配胆俞、肝俞。
患者取坐位,用75%的酒精棉球常规进行穴位皮肤消毒,选用28~30号1.5寸银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②内服中药逍遥丸加味,基本方:当归、柴胡、远志各10g,白芍、茯神、白术、夜交藤各15g,柏子仁20g,酸枣仁、珍珠母各30g,甘草5g。
加减:心情抑郁、脾气暴躁、易怒为肝郁化火,酌加牡丹皮、栀子、丹参、莲子心;面色无华、眩晕、视力模糊、肢体困重为血虚较甚,酌加太子参。
每日1剂,分2次煎服。
服法:午睡前和晚间睡前服用。
2.2 对照组:口服安定2.5mg,每日1次,睡前服用,配合谷维素30mg,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 22片,每日3次;七叶神安片2片,每日3次。
以上治法10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继续下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
3 治疗结果经治后,治疗组: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19例,显效(睡眠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21例,好转(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略有增加,不足3小时)7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3例。
针刺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症42例临床观察

白天困倦 ; 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 次, 均需服安眠药助睡眠 ,
并持续 3 个月 以上 ; 失眠引起显著 的苦恼 , 或精神活动效率下 降, 或妨碍社会 功能 ; 不 是任何一种躯 体疾病或精 神障碍症
状 的一 部 分 。
易惊者 , 加通里 ( 双) ; 脘腹痞 闷者 , 加 中脘 、 太 白( 双) 。 ( 2 ) 操 作: 四神 聪穴采 用朱 式快速 刺入法[ 2 1 进针, 局部 皮肤常 规消
予针刺 配合 电针治疗 ; 针刺 取得针感后 ( 取
穴和操作 与对 照组同 ) , 在旁神 聪和太 阳穴[ 3 1 、 足三里 和三阴 交穴 ̄K WD - 8 0 8 1 型脉冲针灸治疗仪( 华音电子有限公司生产) , 采用低频连续波 , 频率为2 — 4 次, s , 强度 以患者感 到舒适 为度 , 留针4 0 a r i n 。 1 次, d , 1 0 次 为1 疗程 。 休息2 d 后继续下 1 个疗程。 治疗期间治疗组 和对照组均停 服安定类药物。 2 . 2 疗效标 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拟定 。
眠深沉 , 醒后精神充 沛 ; 显效: 睡眠明显好转 , 睡眠 时间增加 3 h 以上 , 睡眠深度增加 ; 有效 : 症状减轻 , 睡眠时间较前增加
不足3 h ; 无效: 治疗2 个疗程后失 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者 。
至2 O 年, 平均 ( 3 . 6  ̄ 0 . 7 ) 年。 对照组4 0 例, 男1 2 例, 女2 8 例; 年龄
笔 者2 0 1 0 年6 月至2 0 1 2 年6 月采 用针刺结 合 电针 治疗顽
固性失 眠症患者4 2 例, 取得较好疗效 ,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针刺申脉照海为主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针刺申脉照海为主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申脉照海的针刺法对失眠患者睡眠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3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通过补照海泻申脉治疗,对照组取常规穴位平补平泻,比较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7%,对照组治愈率为40%。
结论针刺申脉照海对于改善患者睡眠情况有显著。
标签:针刺;申脉;照海;失眠症不寐,即”失眠”,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表现在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寐困难,有时寐而易醒,有时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1]。
《灵柩﹒口问》有言,”卫气昼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在《针灸甲乙经》中也有描述:”病而不得卧者,阳气满则阳跷脉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
病目而不得视者,阴气盛则阴跷脉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
不难看出失眠多同阴阳跷脉功能失调有关,而”阳跷脉出于足太阳之申脉,阴跷脉出于足少阴之照海”,我们便可以取申脉和照海两穴作为治疗失眠的方法,同时回顾多年来针刺申脉、照海为主穴治疗失眠的文献资料,以及本人在临床实践经验切实感受到针刺申脉、照海两穴治疗失眠的疗效可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病例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调阴阳跷脉组(治疗组)15例和常规针刺组(对比组)15例。
治疗组女10例,男5例,平均年龄在46.8岁,平均病程在4年,对比组女8例,男7例,平均年龄在46.4岁,平均病程在3.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大于0.05),具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不寐诊断依据: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2]。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失眠的诊断1994年7月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对本病的诊断标准如下:①睡眠障碍几乎是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之后,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到不适,疲乏或半天困倦;②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④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平调阴阳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观察

2 结 果
1 为甚 ( <0 0 ) 组 P .5 。
参 考 文 献
i Th x e tt ffe a d f d p r ls i o x i [ ] F n a s n B, Re d F. e e p c ai n o r e n i e a tce n 5 i ly o
u i r s n i a e J . n et rl 1 7 , 5 6 :4 r a t eds s 【 】 Iv s U o , 9 8 1 ( ) 4 2—4 8 ny o e 4. [ 】 d ri 6 e B u nWC, o v R, a u R e a. t l yo a im o - j B ee E v i R n P , t 1E i o f l u x l og cc
1 、 组 针刺 2组及药物对照组 ; 比较各组病例阿森斯失眠量表积分及匹兹保睡眠质量指数评价。结果 针刺 1 组在治疗第 1 2 3 4周阿森斯失眠量表积分减少值 及匹兹保睡眠质量指数减少值 均优于针刺 2 、 、、 组及药物
组 。 结论 平 调 阴 阳针 刺 法 对 对顽 固性 失 眠 治疗 效 果 显 著 。
【 】 Ro e sn WG R s atr i ac m s n i a e o te u ia 1 b  ̄ o . i fc s n c l u t e ds s f h r r k o i o e ny t c[ 1 Bi JU o, 9 8 5 ( ) 4 9~ 5 . r tJ . r rl 1 7 , 0 3 : 4 4 6 a t [ 1 We snJ Jh sn R , zai e a. s o o t sacic l n 2 so A,o n o J Mazl M, t 1 O t p ni i r ia i— e n t
针刺治疗60例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2 0 1 3 年9 月第 1 1 卷 第2 6 期
・
中医中药 ・ 2 4 1
表1 两 纽骨伤后 期肢 体 肿胀 患者 的 临床 疗 效对 比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 5 . 2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
者 ,存在 显著差异性 ( P < 0 . 0 5 ) }两组患者都 没有 出现 明显的不 良反 应 。说 明了 中医治疗骨伤 后期肢体肿胀 取得 的临床疗效显 著 ,具有安
苦 ,严重 影响患者 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
1 . 4疗效判定标准
采 用国 际统一 睡眠公 式 :睡眠率= 实 际入 睡时间/ 上床至起床 总时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般资料 本 组6 0 例患者 ,男2 l 例 ,女 3 9 例 ;年龄2 0  ̄ 6 7 岁 ;病 程最短 一个
南, 2 0 1 2 , 1 0 ( 1 3 ) : 3 7 - 3 8 .
肢体肿 胀疗 效显著 ,配合推拿 、按摩 等手法治疗 ,能够有效缓 解肌 肉 紧张 ,对 于血液循环起 到 了有效促进 作用 ,能够较快 消除肿胀症状 。
通过上 述结果 显示 :观 察组临床 疗效总有 效率为 9 1 . 3 %,对照组 患者
效 ,郁 金和柴胡具 有舒通气脉 的功效 ,乌药具 有行气止痛和 温肾散寒
等功效 , 青皮具有消积化滞和疏肝破气的功效,各方药联合使用能够
起到疏 通经脉 以及 活血化瘀的功 效。活血化瘀 汤应用于治疗顾上 后期
[ 2 ] 魏伟 峰 . 中医治疗 骨 伤后期 肢体 肿胀 的临 床疗 效 [ J 】 . 中国 医药指
1 . 2诊断依据
改善 ,睡眠率达5 5 %以上 , 一 基本停 服安 眠药 ;④无 效 :症状如 前 ,睡
针刺治疗失眠100例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失眠100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11-21T10:57:18.857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吴政[导读] 主穴与配穴合理相配共奏镇静安神、益气养血、调节阴阳之效,使机体阴平阳秘,最终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吴政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333)[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0-95-02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
轻者入眠困难,或入睡后易被惊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睡,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
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精神负担加重,以致于失眠的患者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症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主要有苯二氮卓类、佐匹克隆类,虽催眠迅速,但长期使用有耐药性,依赖性及成瘾性不良反应。
笔者在临床上发挥中医针灸独特优势治疗本病,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失眠患者10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58例,均来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00例,男38例,女62例;年龄18~73岁;发病时间3个月~5年。
对照组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17~75岁;病程2个月~5年。
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版(CCND-2-R)失眠症的标准。
1.2.1 以睡眠障碍为几乎惟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入睡,及醒后不适、头晕、乏力、困倦等;1.2.2 上述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1.2.3 伴发有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影响正常工作,或妨碍社会活动;1.2.4 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病或精神障碍的伴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70・ No.09 2011 医学信息 MEDICAL耵 oRMATIoN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巴细胞增生,增强T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促进免疫细胞产生IL一2、IFN 一 TNF—q等而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经过诸多研究与总结,人们发现 灵芝多糖的抑瘤的作用途径主要有一下几方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 体抗肿瘤作用;活化巨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诱 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影响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抑 制肿瘤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影响癌基因;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活化补 体等。 . 2.夏芝兰萜的抗肿瘤作用 灵芝中另一大类抗肿瘤化合物是灵芝三萜,其肿瘤作用的研究一直受 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众多国家都对 其进行过大量研究。三萜类化合物的单体分离已经取得可喜进展:自1982 年Kubom.T等人首次从灵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中分离得到灵芝酸A和灵 芝酸B至今,各国学者已先后从灵芝子实体、灵芝孢子粉和灵芝菌丝体中分 离出l4o多种三萜类化合物。 T0tlI等从灵芝菌丝体中提取得到6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三萜化合物: gan ̄efie acid U、V、w、x、Y和z,经药理研究表明各化合物抑制小鼠肝肉瘤 细胞增殖的作用均显著。Lin等人对赤芝子实体中三萜化合物进行分离,得 刭2个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醛A和双氢灵芝醛A,发现两者抑制肿瘤的作用均 较强,其中以灵芝醛A的抑瘤活性最强。“等人继而对g ̄odefie acid x的 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将其作用于人肝肿瘤细胞HuH一7后,能抑制拓扑 异构酶活性,从而抑制DNA合成,诱导细胞凋亡。魏晓霞等人对灵芝三萜 组分CLA进行广泛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GLA对人肝癌细胞 株SN MC一7721、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O和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 CA46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内抑瘤实验显示当灌胃2 kg时,小鼠H22肝 癌、小鼠S180肉瘤癌及裸小鼠Colo ̄6结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65.6%、50. 1%和46.5%,说明灵芝三萜GLA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作用。 灵芝三萜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综合目前国外及国内众多 学者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灵芝三萜是一种有效的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剂,能够 通过诱发肿瘤细胞凋亡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即灵芝三萜是通过直接毒 杀肿瘤细胞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 3.结论 尽管灵芝多糖、三萜的抗肿瘤作用已有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 果,但在其抗肿瘤类型、作用机制方面仍有许多不明了之处。此外,也有文 章对灵芝甾醇、灵芝油等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相关报道,然而研究较少。因 此,关于灵芝各有效部位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尚需进一 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秦立红.灵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 学,2007. [2] 林志彬.灵芝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 报(医学版),2002,34(5):493—498. [3] 宁安红,孙晓东,曹婧,黄敏.灵芝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初步探讨[I], 2003,15(6):335—336. [4] 赵世华,姚文兵,庞秀炳.灵芝多糖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3,24(4):173—176. [5] 张群豪,於东晖,林志彬.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灵芝浸膏GLE的抗 肿瘤作用机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32(O3):210—213.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马树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眠症患者8O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推 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5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的愈显率及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 合推拿治疗失眠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推拿;失眠症;愈显率 doi:10.3969/j.issl1.1006—1959.2011.o9.887 文章编号:lOo6—1959(2011)一o9-4970一O2 ’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在人群中十分常见,约有1/3的人为 2.治疗方法 失眠所苦…。中医称失眠为“不寐”,即入睡困难或中间呈间断性睡眠或多 2.1治疗组: 梦、早醒,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长期失眠会给人类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带来 2.1.1选穴:主穴取四神聪、神门、内关、安眠。配穴:心脾两虚加心 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精神分裂、抑郁和焦虑等,还有可能导致心血 俞、脾俞、三阴交;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丘虚;阴虚火旺加太溪、太冲、涌 管、消化系统等疾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中西医学 泉;肝郁化火加行间、太冲、风池;痰热内扰加中脘、丰隆、内庭。 均在积极探索失眠症的发病机制和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 ,针 2.1.2针刺方法:皮肤局部消毒,采用(0.25~0.30)mill x(25—5o) 刺推拿在治疗失眠症方面有显著疗效。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针刺结合推拿治 mm不锈钢毫针,捻转得气后留针30rain,每lOmin行针1次。每周治疗3 疗失眠症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次,时问5周,共治疗15次。 1.临床资料 2.1.3推拿:每次针刺治疗后,予以推拿治疗。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 1.1一般资料:所纳入的8O例患者均为我科2006年3月~20 11年I 先用两手掌心按揉整个头面部,以放松头部肌肉,约3—5min ̄而后双手拇指 月的c]诊及住院患者,根据就诊的单双日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 螺纹面分推前额、眉弓至太阳,往返数次,约2—3rain;拿五经,用双手五指从 例。治疗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16~72岁,平均(42±16)岁,病程41天 前向后拿捏头部5—8遍;再用一指禅推整个面部,印堂作为起点,顺眉弓至 至9年,平均(31.22 ̄28.67)月。对照组男l5例,女23例,年龄19~76岁, 太阳,向上推至头维,沿发髻下缘至神庭,神庭向下至印堂,眼部行“*”字推 平均(43±18)岁,病程33天至11年,平均(29.65±26.11)月。2组患者年 法3周,再沿鼻翼侧推至口周,顺时针及逆时针各推3圈,后沿口角、地仓、颊 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 车至耳前三穴,再推至太阳穴,最后回到印堂,左右往返3遍,约5rain;点按 可比性。 百会、头维、印堂、阳白、太阳、耳门、下关、迎香等穴,结束头部治疗。然后拿 1.2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疾病 揉颈肩部,充分放松颈肩部肌群,重点点按风池,揉颈夹脊穴,点按天宗,拿 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一2R)中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①有失眠的典型 肩井、反复数次,约5rain,结束手法治疗a推拿力度视患者体质及耐受程度 症状,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 而定,以患者感觉酸沉,治疗后轻松舒适,似欲入寐为佳。 难,易醒,多梦,晨醒过早,醒后不能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② 2.2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lm 片), 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 每晚睡前1~2片。共治疗35天。 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④排除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 3.结果 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3.1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 1.3纳入标准:符合CCMD一2R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并愿意接受针刺 验,组间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采用x。检验,数据使用四格表专用公式计
配合推拿治疗,能接受笔者治疗方案的患者。 算,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排除标准:①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在治 3.2疗效标准:参照有关文献HJ拟定。①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 疗前1W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合并其 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②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 他各系统严重疾病者;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影响睡眠的躯体疾病者;⑥不能 眠时间在3~5h左右,睡眠深度增加。③有效: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但睡眠 坚持本治疗方案治疗而自动脱落者。 仍不足3h。 )无效: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3.3治疗结果,(见表1)。2组的愈显率及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 医学信息 医学影像及检验 MEDICAL INFORMATION No.09 201 1 ・497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4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仅1例在针刺过程中 出现轻微的皮下出血,经热敷后症状消失,未影响继续治疗。对照组有’1例 出现兴奋,轻微幻觉而退出试验,有2例出现轻度口干、头昏症状,仍继续用 药上述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未中断治疗。 4.讨论 失眠是以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最 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是影响全球人们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 第一因素。中医将失眠症称之“不寐”、“失寐”、“不得眠”、“目不眠”、“不得 卧”,是I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阴阳平衡紊乱所致,以 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症。如《论证治则・不寐论治》日: “阳气自动而静,则寐;阴气自静而动,则寤;不寐者,症在阳不交阴也。”随着 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导致失眠的诱因逐渐增多。目前西药 治疗失眠症只起镇静、安眠作用,并非对因治疗,且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 药性和成瘾性,停药后易复发甚至导致失眠症状加重。中医学尤其针灸推 拿学均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由于失眠主因是阴阳失调、心神不宁,所以治疗首选心经原穴神门、心 包经络穴内关宁心安神;四神聪为治疗失眠的要穴,位于巅顶,人络于脑,可 清头目宁神志;安眠是治疗失眠的经验用穴。诸穴合用,可调和阴阳,使神 归守舍,心神得安,失眠自会得愈。随症加减,辨证论治,可以明显提高疗 效。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三阴交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心胆气虚加心俞、 胆俞、丘虚补心壮胆、安神定志;阴虚火旺加太溪、太冲、涌泉滋阴降火、宁心 安神;肝郁化火加行间、太冲、风池平肝降火、解郁安神;痰热内扰加中脘、丰 隆、内庭清热化痰、和胃安神。针刺治疗失眠不仅对病因、症状进行调节,而 且可以从整体上协调机体阴阳平衡,正如《灵枢・根结》中所说:“用针之要, 在于知调阴于阳,调阳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针刺能根据 症状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 理功能[ 。 针刺与推拿结合可以起到了双重叠加作用,临床运用效果良好。因为 推拿、针刺是以脏腑功能、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腧穴经络的刺激,激发经 络自身的功能,疏通经气的传导,从而对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发挥多方面、 多环节、多途径的调整作用,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起到防 病治病的作用 。推拿还可不同程度促进大脑皮质生理功能平衡,使患 者自主神经松弛,身心放松,从而诱导入睡IS-93。通过推拿能够很好调整营 卫气血的失常,以纠正脏腑的病变,使气血周流、营卫和谐。故而对于阳盛 阴衰、阴阳失交所致的失眠症,推拿对针刺治疗可以起到协同治疗作用,增 强了针刺的治疗效果。 1990年WHO宣布针灸已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7 年,美国国立卫生院的专家听证会明确指出,起源于中国的针刺疗法对许多 疚病包括失眠症有显著疗效,作用确切而副作用极小,可广泛应用l】D】。目 前针刺、推拿已成为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众多医务研究工作者, 对失眠进行了专注而持久的研究,为I临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近年来针刺 结合推拿治疗失眠的l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结 合推拿治疗失眠疗效肯定,方法简便、廉验,值得临床推广。但针刺结合推 拿如何进一步优化以提高l临床疗效以及两者结合治疗失眠症的具体机理尚 需更深入的研究。此外,失眠与情绪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保持心情舒 畅,消除不安情绪;同时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养成定时起居作息的良好 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也是保证该病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