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有余数的除法(全国通用)(无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有余数的除法(全国通用)(无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有余数的除法(全国通用)(无答案)

有余数的除法

一、知识点

定义 设b a ,为正整数,由除法得r q b a ,其中q 是商,r 是余数, b r 0.我们称为带余除法. 被除数=除数 商+余数,或者被除数-余数==除数 商 性质 (1)余数小于除数;

(2)如果b a ,除以m 的余数相同,则b a 是m 的倍数,我们称b a ,对模m 同余,记作:)(mod m b a ;

(3)a 与b 的和除以m 的余数等于与a 、b 分别除以m 的余数之和(或者这个和除以m 的余数)

(4)a 与b 的积除以m 的余数等于与a 、b 分别除以m 的余数之积(或者这个积除以m 的余数)

(5)若)(mod ),(mod m d c m b a ,则)(mod m d b c a ,)(mod m d b c a , )(mod m d b c a .

二、例题

例1 用一个奇数去除255和197,所得余数都是23,求这个奇数.

例2 有一个不等于1的整数,它除967,1000,2001得到相同的余数,这个数是多少?

例3 求乘积199354128 被13除的余数.

例4 从1—100这100个数中最多选出多少个数,使选出来的中每两个的和都不能被3整除?

例5 一个正整数被8除余1,所得商被8除也余1,再把第二次所得商除8后余7,最后商是a.又这个数被17除余4,所得商被17除余15,最后得到的商是a的2倍,求这个正整数.

例6 一个正整数除以3余2,除以5余4,除以7余5,求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

例7 2002

2001除以4的余数是_________.

三、练习

1.519

7104 的积除以11的余数是__________.

2.两数相除所得商为23,余数为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和为779,那么被除数是_________,除数是__________.

3.若34和56除以m的余数相同,且m为奇质数,则m除72的余数为__________.

4.实验小学五年级有三百多人,将总人数减去5能被6整除,减去6能被7整除,减去7能被8整除,则五年级共有_________人.

3107 的余数是_________.

5.7

6.有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除314,257,447所得余数相同,则2002除以这个数余数是_______.

五年级下册同步分数加减法的奥数题 含答案

分数加减法的奥数题 知识点一任意一个自然数1除外作为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等于最简真分数的个数除以2。 1 2 3 4 5 6 例1 计算(1) —+—+—+—+—+— 7 7 7 7 7 7 1 3 7 9 (2) —+—+—+— 10 10 10 10 通过计算,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练一练(1) 分母是9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1 (2) 以—为分数单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12 知识点二两个分数单位相加减,如果它们的分母是互质数,那么所得的结果的分母是算式中两个分母的乘积,分子是算式中两个分母的和或差,运用这个规律,我们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2 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 - — = 2 3 4 7 2 3 4 7 练一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1 1 1 1 11 ————— = —————— = — ( ) ( ) 12 ( ) ( ) 30 1 知识点三一个分数是相邻两个自然数的积作分母,形如: ——— ,可以 n×(n+1) 1 1 1 1 1 把这个分数拆成— - —— ,即: ——— = — -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使 n n+1 n×(n+1) n n+1 我们计算简便。 1 1 1 1 1 1 例3 计算——+——+——+——+——+—— 1×2 2×3 3×4 4×5 5×6 6×7 1 1 1 1 1 1 练一练计算—-— - — - — - — - — 4 20 30 42 56 72 知识点四一道算式里,第一个加数是1/2,依次每个加数的分母都是前一个分母的2倍,分子都是1,这道算式的结果就是1减去最后一个分数,即计算结果的分母是最后一个分数的分母,分子比分母少1. 例4 不用通分,你能很快地算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 1 1 1 1 1 1 1 1 1 —+—+—+——+—+—+—+—+— 2 4 8 16 2 4 8 16 32 64 1 1 1 1 1 1 1 1 练一练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3 3 4 4 5 1 1 1 1 从上题中你发现了什么?用你的发现计算—+—+—+—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50道及答案精编版

1、25除以一个数的2倍,商是3余1,求这个数.[4] 2、学校今年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比去年的绿化面积的2倍还多40平方米,去年绿化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3、洗衣机厂今年每日生产洗衣机260台,比去年平均日产量的2.5倍少40台,去年平均日产洗衣机多少台? [3] 4、化肥厂用大、小两辆汽车运47吨化肥,大汽车运了8次,小汽车运了6次正好运完,大汽车每次运4吨,小汽车每次运多少吨? [3] 5、一匹布长36米,裁了10件大人衣服和8件儿童衣服,每件大人衣服用布2.4米,每件儿童衣服用布多少米? 6、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从相距12千米的两地同时背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2千米? [4] 7、饲养场共养4800只鸡,母鸡只数比公鸡只数的1.5倍还多300只,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 8、哥哥和弟弟的年龄相加为35岁,哥哥比弟弟大3岁,哥哥和弟弟各多少岁? [4] 9、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2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0、小张买苹果用去7.4元,比买2千克橘子多用0.6元,每千克橘子多少元? [4] 11、学校图书馆购买的文艺书比科技书多156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的3倍还多12本,文艺书和科技书各买了多少本? [4] 12、甲有书的本数是乙有书的本数的3倍,甲、乙两人平均每人有82本书,求甲、乙两人各有书多少本. [4] 13、一只两层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60本到下层,那么两层的书一样多,求上、下层原来各有书多少本.[4] 14、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9条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4]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5] 16、同学们种向日葵,五年级种的棵数比四年级种的3倍少1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种62棵,两个年级各种多少棵? 17、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40台,要比原计划多生产6天,如果每天生产60台,可以比原计划提前4天完成,求原计划生产时间和这批电视机的总台数.[5] 19、一把直尺和一把小刀共1.9元,4把直尺和6把小刀共9元,每把直尺和每把小刀各多少元? 20、甲、乙两个粮仓存粮数相等,从甲仓运出130吨、从乙仓运出230吨后,甲粮仓剩粮是乙粮仓剩粮的3倍,原来每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21、甲、乙两堆煤共100吨,如从甲堆运出10吨给乙堆,这时甲堆煤的质量正好是乙堆煤质量的1.5倍,求甲、乙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22、甲仓存粮32吨乙仓存粮57吨以后甲仓每天存人4吨,乙仓每天存人9吨,几天后乙仓存粮是甲仓的2倍? 23、两根电线同样长短,将第一根剪去2米后,第二根长是第一根的1.8倍,原来两根电线各长多少米? [4] 24、一批香蕉,卖掉140千克后,原来香蕉的质量正好是剩下香蕉的5倍,这批香蕉共有多少千克? 25、小明去爬山,上山花了45分钟,原路下山花了30分钟,上山每分钟比下山每分钟少走9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奥数经典例题一(含解析)

五年级奥数精典例题一 例1: 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相遇时距全程的中点20千米。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20×2÷(72-64)=40÷8=5(小时)……相遇时间 (72+64)×5=136×5=680(千米) 答:两地之间相距680千米。 解析: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快,行的路程多,比全程的一半多20千米,而乙则比全程的一半少20千米,所以甲应该比乙多行20×2=40(千米)。而甲1小时比乙多行72-64=8(千米),多少小时甲比乙多行40千米呢?40÷8=5(小时),这就是他们行驶的时间,即相遇时间。 例2: 甲、乙、丙三人中,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遇到甲,A、B两地相距多远?解答:(50+70)×2=240(米) 240÷(60一50)=24(分钟) (60+70)×24=3120(米) 答:A、B两地相距3120米。 解析:丙与乙相遇时,甲与丙还相距一段路程,这段路程甲、丙还要行2分钟相遇,说明甲、丙还相距(50+70)X2=240(米)。由于乙、丙相遇处在同一位置,所以240米也是甲、乙相距的路程,即甲、乙的路程差,根据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列式240÷(60-50)=24(分),这也是乙、丙的相遇时间,就可求出全程。 例3:

3头牛和4只羊一天共吃草77千克,6头牛和5只羊一天共吃草130千克。每头牛、每只羊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解答:(77×2-130)÷(4×2-5)=24÷3=8(千克) (77-8×4)÷3=45÷3=15(千克) 答:每头牛每天吃草15千克,每只羊每天吃草8千克 解析:本题中,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都不相同,这样比较时不能直接消去一个量。我们观察比较发现,后面条件中的6头牛是前面条件中3头牛的两倍。把前面的牛的头数和羊的只数各扩大2倍得6头牛和8只羊,吃的草也扩大2倍是154千克。这样再与后面比较就可以消去牛吃的草。 例4: 五(2)班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租来的船每条船坐4人,则有7人不能上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多一条船。五(2)班租了多少条船?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答:设租了x条船。 4x+7=5(x-1) 4x+7=5x-5 X=12 4×12+7=55(人) 答:五(2)班租了12条船,共有学生55人。 解析:解答这道题目,可以用盈亏问题的思路来思考,如果用列方程来解答,同样很合适。 前后两种安排座位的方法总人数是不变的。如果设租了X条船,那么总人数既可以表示为(4x+7)人,也可以表示为5(x-1)人,就可以列出方程。例5: 在平行的轨道上两列火车齐头并进。快车车长320米,每秒行25米,慢车车长280米,每秒行20米,问:以并头并进经过多少时间快车完全超过慢车?

五年级下册奥数题

五年级下册奥数题 一、填空题(只写答案即可,每题3分) 1 一个数, 减去它的20%, 再加上5, 还比原来小3。那么, 这个数是 ______________。 2. 甲数比乙数小16%, 乙数比丙数大20%, 甲、乙、丙三数中, 最小的数是 _________数。 3. 时钟上六点十分时, 分针和时针组成的钝角是______________度。 4. 一个真分数, 如乘以3, 分子比分母小16, 如除以, 分母比分子小2, 这真分数是________。 5. 11 只李子的重量等于2只苹果和1只桃子的重量, 2只李子和1只苹果的重量等于1只桃子的重量, 那么, 一只桃子的重量等于__________只李子的重量。 6. A、B两数的和是, A数的倍与B数的两倍的和是16, A数是 ______________。 7. "六一"画展所参展的画中, 14幅不是六年级的, 17幅不是五年级的, 而五、六年级共展画21幅, 那么, 其它年级参展的画是___________幅。 8. 100克15%浓度的盐水中, 放进了盐8克, 为使溶液的浓度为20%, 那么, 还得再加进水_________克。 9. 甲、乙两厂生产的产品数量相等, 甲厂产品中正品的数量是乙厂次品数的3倍, 乙厂正品的数量是甲厂次品数量的4倍, 那么, 甲、乙两厂生产的正品的数量之比是__________。

10.1000只鸽子飞进50个巢,无论怎么飞,我们都能找到含鸽子最多的巢,它里面至少有__________只鸽子。 11.试卷上有4道题,每题有3个可供选择的答案,结果对于其中任何3人都有一道题目答案互不相同。这个班有__________人。 12.悉尼与北京时差是3小时,例如:悉尼是12:00,北京就是9:00。某日当悉尼是9:15时,小明和小红分别乘机从悉尼和北京同时出发去对方的所在地,小明于北京时间19:33到达北京。小明和小红所用时间之比为7:6,那么当小红到达悉尼时,当地时间是__________。 二.应用题:(每题9分, 要求列式计算, 仅有答数不给分) 1. 两数相除的商是22, 余数是8, 被除数、除数、商数、余数的和是866, 问:被除数是多少? 2. 六一歌手大奖赛有407人参加, 女歌手未获奖人数占女歌手总数的, 男歌手16人未获奖, 而获奖男女歌手人数一样多, 问:参赛的男歌手共几人? 3. 甲从A地往B地, 乙、丙两人从B地往A地, 三人同时出发, 甲首先在途中与乙相遇, 之后15分钟又与丙相遇, 甲每分钟走70米, 乙每分钟走60米, 丙每分钟走50米, 问:A、B两地相距多少米? 4. 一批拥军物资, 如用8辆大卡车装运, 3天可运完, 如用5辆小卡车装运, 8天可运完全部的75%, 现用3辆大卡车、4辆小卡车装运, 几天可以运完?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一、 小数的巧算 (一)填空题 1. 计算 1.996+19.97+199.8=_____。 答案:221.766。 解析:原式=(2-0.004)+(20-0.03)+(200-0.2) =222-(0.004+0.03+0.2) =221.766。 2. 计算 1.1+ 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_____。 答案:103.25。 解析:原式=1.1(1+3+...+9)+1.01?(11+13+ (19) =1.1?25+1.0175 =103.25。 3. 计算 2.89? 4.68+4.68?6.11+4.68=_____。 答案:46.8。 解析:4.68×(2.89+6.11+1)=46.8 4. 计算 17.48?37-17.48?19+17.48?82=_____。 答案:1748。 解析: 原式=17.48×37-17.48×19+17.48×82 =17.48×(37-19+82) =17.48×100 =1748。 5. 计算 1.25?0.32?2.5=_____。 答案:1。 解析:原式=(1.25?0.8)?(0.4?2.5) =1?1 =1。 6. 计算 75?4.7+15.9?25=_____。 答案:750。 原式=75?4.7+5.3?(3?25) =75(4.7+5.3) =75?10 =750。 7. 计算 28.67?67+3.2?286.7+573.4?0.05=____。 答案:2867。 原式=28.67?67+32?28.67+28.67?(20? 0.05) =28.67(67+32+1) =28.67?100 =2867。

(完整)五年级数学奥数题..

1. 有一座桥,过桥需要先上坡,再走一段平路,最后下坡,并且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相等.某人骑电动车过桥时,上坡、走平路和下坡的速度分别为11米/秒、22米/秒和33米/秒,求他过桥的平均速度. 解析:假设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均为66米,那么总时间=66÷11+66÷22+66÷33=6+3+2=11(秒),过桥的平均速度=66×3÷11=18(米/秒) 2.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会讲故事,王先生开车去拜访这位老和尚,汽车上山以30千米/时的速度,到达山顶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下山.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设两地距离为:[]30,6060=(千米),上山时间为:60302÷=(小时),下山时 间为:60601÷=(小时),所以该飞机的平均速度为:()6022140?÷+=(千米)。 3. 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48千米/时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想求汽车的平均速度=汽车行驶的全程÷总时间 ,在这道题目中如果我们知道汽车行驶的全程,进而就能求出总时间,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此我们不妨采用“特殊值”法,这是奥数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在很多题目中都有应用。①把甲、乙两地的距离视为1千米,总时间为:1÷72+1÷48,平均速度=2÷(1÷72+1÷48)=57.6千米/时。 ②我们发现①中的取值在计算过程中不太方便,我们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比较好计算的数呢?在此我们可以把甲、乙两地的距离视为[72,48]=144千米,这样计算时间时就好计算一些,平均速度=144×2÷(144÷72+144÷48)=57.6千米/时。 4. 一只蚂蚁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由A 点开始爬行一周. 在三条边上它每分钟分别爬行50cm ,20cm ,40cm (如右图).它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厘米? 解析:假设每条边长为200厘米,则总时间=200÷50+200÷20+200÷40=4+10+5=19(分钟),爬行一周的平均速度=200×3÷19=113119(厘米/分钟)。 5. 赵伯伯为了锻炼身体,每天步行3小时,他先走平路,然后上山,最后又沿原路返回.假设赵伯伯在平路上每小时行4千米,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在每天锻炼中,他共行走多少千米? 解析:上山3千米/小时,平路4千米/小时,下山6千米/小时。假设平路与上下山距离相等,均为12千米,则首先赵伯伯每天共行走12448?=千米,平路用时12246?÷=小时,上山用时1234÷=小时,下山用时1262÷=小时,共用时64212++=小时,是实际3小时的4倍,则假设的48千米也应为实际路程的4倍,可见实际行走距离为48412÷=千米。

五年级奥数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解方程 (5×6=30) 1.512424=-÷x 2.x x 644762-=- 3.x x +=-03.123.7 4.)2(10)2(8-=+x x 5.5)2(40=-÷x 6.)6(237+=-x x 二、解答题(22) 1、如果a ☆b=(a-2)×b,则3☆4=(3-2)×4=4,那么当C ☆8=32时,C 等于多少?(5分) 2、对于任意的数a,b,定义:f(a)=4a-1,k(b)=b 2;(6分) (1)求f(4)+k(3)的值;(2)求f(k(2))+k(f(2))的值。

3、计算 15 131131111191971751531311?+?+?+?+?+?+?(6分) 4、根据下面的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5分) ▲+▲+▲+□+□=44 ▲+▲+□+□+□=46 三、应用题(6×8=48) 1、小王骑自行车从单位到局里开会,每小时行16千米。他出发0.8小时后,小张有急事要通知小王,乘汽车从单位出发,经过0.2小时追上小王。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某班学生合买一件纪念品,如果每人出6元则多48元,如果每人出5元,则少3元。这个班有学生多少人? 3、妈妈买来一些桃子,分给全家人吃。如果每人分4个,则多12个,如果每人分6个,则多2个。妈妈买来多少桃子?全家共有几人? 4、五(1)班同学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中队长数了数,发现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共40张,合计325元。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5.有一篮苹果,第一天吃了一半又一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一个,这样每天吃前一天余下的一半又一个,第五天吃了以后只剩下一个苹果了。原来苹果有多少个? 6、如下图:请根据正方形的面积8平方厘米,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7、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的画廊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书法作品,其中有26幅不是五年级的,有23幅不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参展的作品共有9幅,其他年级参展的作品共有多少幅? 8、甲乙两船分别从相距680千米的A、B两港相向开出,甲船每小时行驶40千米,出发3小时后,乙船从B港开出,速度每小时驶30千米。求乙船开出后几小时与甲船相遇?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 题1、营业员把一张5元的人民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1元和1角的人民币,求换来的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题2、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共50张,总面值为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题3、有3元,5元和7元的电影票400张,一共价值1920元,其中7元和5元的张数相等,三种价格的电影票各多少张? 题4、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货,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现在有18车货,价值3024元,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价值2520元,问:大、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题5、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题6、运来一批西瓜,准备分两类卖,大的每千克0.4元,小的每千克0.3元,这样卖这批西瓜共值290元,如果每千克西瓜降价0.05元,这批西瓜只能卖250元,问:有多少千克大西瓜? 题7、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每次倒扣6分,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问:两人各中多少次? 题8、某次数学竞赛共有20条题目,每答对一题得5分,错了一题不仅不得分,而且还要倒扣2分,这次竞赛小明得了86分,问:他答对了几道题? 答案: 1.解:设有1元的x张,1角的(28-x)张

x+0.1(28-x)=5.5 0.9x=2.7 x=3 28-x=25 答:有一元的3张,一角的25张。 2.解:设1元的有x张,2元的(x-2)张,5元的(52-2x) x+2(x-2)+5(52-2x)=116 x+2x-4+260-10x=116 7x=140 x=20 x-2=18 52-2x=12 答:1元的有20张,2元18张,5元12张。 3.解:设有7元和5元各x张,3元的(400-2x)张 7x+5x+3(400-2x)=1920 12x+1200-6x=1920 6x=720

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数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数题 营业员把一张5元的人民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1元和1角的人民币,求换来的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共50张,总面值为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有3元,5元和7元的电影票400张,一共价值1920元,其中7元和5元的张数相等,三种价格的电影票各多少张, 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货,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现在有18车货,价值3024元,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价值2520元,问:大、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运来一批西瓜,准备分两类卖,大的每千克0.4元,小的每千克0.3元,这样卖这批西瓜共值290元,如果每千克西瓜降价0.05元,这批西瓜只能卖250元,问:有多少千克大西瓜, 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每次倒扣6分,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问:两人各中多少次, 某次数学竞赛共有20条题目,每答对一题得5分,错了一题不仅不得分,而且还要倒扣2分,这次竞赛小明得了86分,问:他答对了几道题, 甲乙两个仓库共有大豆138吨,若从甲仓库运走30吨,从乙仓库运走35吨,这时乙仓库比甲仓库的一半还多4吨,求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大豆多少吨,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1、如果数A减去数B的3倍,差是51。数A加上数B的2倍,和是111,那 么数A=( ),数B=( )。 2、一次数学竞赛有10道题,做对一题得10分,做错一题倒扣2分,小明得 了76分,小明做对了( )题。 3、甲站有222辆汽车,乙站有78辆汽车,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2辆,从乙 站开往甲站26辆,( )天后,甲站的汽车是乙站5倍。 4、一排电线杆,原来两根之间的距离是35米,现改为45米,如果起点的一 根位置不移动,至少( )米又有一根电线杆不需要移动。 5、一列火车通过长221米的桥需要42秒,用同样的速度通过长172米的隧道需36秒,列车长( )米,列车的速度是( )米。 6、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175,甲加上4,乙减去4,丙乘上4,丁除 以4后,四个数就相等了,则甲=( ),乙=( ),丙=( ),丁=( )。 7、甲买了4 千克苹果,3千克的梨,乙买了3千克苹果,2千克的梨,丙买了3千克的苹果,4千克梨,甲比乙多花了3.45元,乙比丙少花了2.9元,则甲花了( )元,乙花了( )元。 8、一个自然数被3除余1,被5除余2,被7除余3,这个自然数最小是( )。 1、在1、 2、3……499、500中,数字2在一共出现了( )次。 2、食堂有大米和面粉共351袋,如果大米增加20袋,面粉减少50袋,那么大米的袋数比面粉的袋数的3倍还多1袋,原来大米有( )袋,面粉有( )袋。 3、279是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如果甲减少2,乙增加2,丙除以2,丁乘以2后,则四个数都相等,那么甲 是( ),乙是( ),丙是( ),丁是( )。 4、兄弟俩比年龄,哥哥说:“当我是你今年岁数的那一年,你刚5岁。”弟弟说:“当我长到你今年的岁数时,你就17岁了。”哥哥今年( )岁,弟弟今年( )岁。 5、甲对乙说:“我的年龄是你的3

20道简单的五年级奥数题 及答案

1.有一些糖,每人分5块多10块;如果现有的人数增加到原人数的 1.5倍,那么每人4块就少2块.问这些糖共有多少块? 【分析与解】方法一:设开始共有x人,两种分法的糖总数不变,有5x+10=4×1.5x-2,解得x=12,所以这些糖共有12×5+10=70块. 方法二:人数增加 1.5倍后,每人分4块,相当于原来的人数,每人分 1.5×4=6块. 有这些糖,每人分5块多10块,每人分6块少2块,所以开始总人数为(10+2)÷(6-5)=12人,那么共有糖12×5+10=70块. 2.甲、乙两个小朋友各有一袋糖,每袋糖不到20粒.如果甲给乙一定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 粒数的2倍;如果乙给甲同样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粒数的3倍.那么,甲、乙两个小朋友 共有糖多少粒? 【分析与解】由题意知糖的总数应该是3的倍数,还是4的倍数.即为12的倍数,因为两袋糖每袋 都不超过20粒,所以总数不超过40粒.于是糖的总数只可能为12、24或36粒. 如果糖的总数为12的奇数倍,那么“乙给甲同样数量的糖后”,甲的糖为12÷(3+1)×3=9的奇数倍.那么在甲给乙两倍“同样的数量糖”后,甲的糖为12÷(2+1)×2=8的奇数倍. 也就是说一个奇数加上一个偶数等于偶数,显然不可能.所以糖的总数不能为12的奇数倍. 那么甲、乙两个小朋友共有的糖只能为12的偶数倍,即为24粒. 3.甲班有42名学生,乙班有48名学生.已知在某次数学考试中按百分制评卷,评卷结果各班的数学 总成绩相同,各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并且平均成绩都高于80分.那么甲班的平均成绩比乙班高多 少分? 【分析与解】方法一:因为每班的平均成绩都是整数,且两班的总成绩相等,所以总成绩既是42的倍数,又是48的倍数,所以为[42,48]=336的倍数. 因为乙班的平均成绩高于80分,所以总成绩应高于48×80=3840分. 又因为是按百分制评卷,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不会超过100分,那么总成绩应不高于42×100=4200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奥数题

《五年级奥数题》 1.推理问题: ABCDE五人进行乒乓球单循环赛,此赛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对已赛的场次做一个小统计,a赛4场,b赛3场,c赛2场,d赛1场,这时e赛了几场?到此赛结束还需要几场比赛? 2.盈亏问题 妈妈买回一筐苹果,按计划天数数,如果每天吃5个,则多出45个苹果,如果每天吃7个则有少了9个苹果,问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 3.鸡兔同笼问题(1) 小红在电视中得知新疆地区发生了雪灾,她想把平时节约的零花钱全部捐给灾区的小朋友,数了数,二角的纸币比五角的纸币多42张,可按钱数反而是五角的比二角的多6元,另外还有80元的硬币,问小红一共捐了多少钱? (2)数学竞赛抢答题共10道,规定答对一道得15分,答错一道倒扣10分(不答按答错计算)小明回答了所有的问题,结果共得100分,问答对和答错各几道? (3)某农民养鸡兔若干只,已知鸡比兔多13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16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4)某班50名同学为灾区人民捐款,平均每个女同学捐8元,每个男同学捐5元,已知全班女同学共比男同学多捐101元,求这个班男、女生个多少人?(设男女生各25人) (5)有面值分别为十元、五元、二元的人民币34张,共值178元,十元的张数和五元的张数同样多,十元、五元、和二元的人名币各多少张?(假设都是二元的) (6)一群公猴、母猴和小猴共38只,每天共摘桃266个,已知每只公猴每天摘桃10个,一只母猴每天摘桃8个,一只小猴每天摘桃5个,已知公猴比母猴少4只,那么这群猴子中,小猴有多少只?(假设公猴和母猴一样多) 4植树问题 有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个学生? 5、有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这个两位的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已知这两个两位数的差是54,求原来的两位数? 6、如果一个数,将它的数字倒排后所得的数仍是这个数,我们称这个数为对称数,例如33 242 1661 30803 等都是对称数,求在1---1000中共有多少个对称数? 7、有一个三位数,如果把数字6添在它前面可以得到一个四位数,添在它的后面也可以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是1611.求原来的三位数。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五年级下册数奥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0.36-7.98-5.02-4.36 117.8÷2.3-4.88÷023 9.56×4.18-7.34×4.18-0.26×4.18 1、有123名小朋友,把他们分成12人一组或7人一组,恰好分完,而无剩余。又知总的组数在15组左右。那么,12人的多少组?7人的有多少组? 2、张妮5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8.5分,每次考试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2分以上,那么张妮要再考多少次满分? 3、父亲与三个儿子年龄和是108岁,若再过6年,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三个儿子年龄的和。问父亲现年多少岁? 4、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了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5、一个水池能装8吨水,水池里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两管齐开,20分钟能把一池水放完。已知进水管每分钟往池里进水0.8吨,求出水管每分钟放水多少吨?

6、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7、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大鱼重多少千克? 8、体育室买回5个足球和4个篮球需要付287元,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要付154元。那么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付多少元? 9、有5元的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币和10元币各多少张? 10、某人从A村翻过山顶到B村,共行30.5千米,用了7小时,他上山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上下山速度不变,从B村沿原路返回A村,要用多少时间? 1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乌龟与兔子赛跑,兔子每分钟跑35千米,乌龟每分钟爬10米,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经在自己前50米。问兔子还需要多少长时间才能追上乌龟?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人教版【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带答案

人教版【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带答案 一、拓展提优试题 1.(7分)后羿朝三个箭靶分别射了三支箭,如图:他在第一个箭靶上得了29分,第二个箭靶上得了43分.请问他在第三个箭靶上得了分. 2.有一行数:1,1,2,3,5,8,13,2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问在前2007个数中,有是偶数. 3.(7分)将偶数按下图进行排列,问:2008排在第列. 2 468 16141210 18 20 22 24 32 30 28 26 … 4.(8分)小张有200支铅笔,小李有20支钢笔.每次小张给小李6支铅笔,小李还给小张1支钢笔.经过次这样的交换后,小张手中铅笔的数量是小李手中钢笔数量的11倍. 5.将100按“加15,减12,加3,加15,减12,加3,…”的顺序不断重复运算,运算26步后,得到的结果是.(1步指每“加”或“减”一个数) 6.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是3和135,求这两个数的差最小是. 7.(8分)6个同学约好周六上午8:00﹣11:30去体育馆打乒乓球,他们租了两个球桌进行单打比赛每段时间都有4 个人打球,另外两人当裁判,如此轮换到最后,发现每人都打了相同的时间,请问:每人打了 分钟. 8.大于0的自然数n是3的倍数,3n是5的倍数,则n的最小值是.9.(8分)彤彤和林林分别有若干张卡片:如果彤彤拿6张给林林,林林变为彤彤的3倍;如果林林给彤彤2张,则林林变为彤彤的2倍.那么,林林原有张. 10.(8分)有一个特殊的计算器,当输入一个数后,计算器先将这个数乘以3,然后将其结果是数字逆序排列,接着再加2后显示最后的结果,小明输入了

(完整版)最新五年级下册同步分数加减法的奥数题含答案(最新整理)

分数加减法的奥数题 知识点一 任意一个自然数1除外作为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等于最简真分数的个数除以2。 1 2 3 4 5 6 例1 计算(1) —+—+—+—+—+— 7 7 7 7 7 7 1 3 7 9 (2) —+—+—+— 10 10 10 10 通过计算,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练一练(1) 分母是9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1 (2) 以—为分数单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12 知识点二 两个分数单位相加减,如果它们的分母是互质数,那么所得的结果的分母是算式中两个分母的乘积,分子是算式中两个分母的和或差,运用这个规律,我们可以使计算简便。 例2 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 1 1 1 1 1 1 1 2 3 — 4 + 7 — = 2 3 — 4 +— = 7 — - — = — - — = 练一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1 1 1 1 11 —————= ——————= — ( ) ( ) 12 ( ) ( ) 30 1 知识点三一个分数是相邻两个自然数的积作分母,形如: ———,可以 n×(n+1) 1 1 1 1 1 把这个分数拆成—- ——,即: ———= —- ——。利用这个规律可以使n n+1 n×(n+1) n n+1 我们计算简便。 1 1 1 1 1 1 例3 计算——+——+——+——+——+—— 1×2 2×3 3×4 4×5 5×6 6×7

1 5 1 1 1 1 1 1 练一练 计算 — - — - — - — - — - — 4 20 30 42 56 72 知识点四 一道算式里,第一个加数是1/2,依次每个加数的分母都是前一个分母的2倍,分子都是1,这道算式的结果就是1减去最后一个分数,即计算结果的分母是最后一个分数的分母,分子比分母少1. 例4 不用通分,你能很快地算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2 4 8 16 2 4 8 16 32 64 1 1 1 1 1 1 1 1 练一练 1-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3 3 4 4 5 1 1 1 1 从上题中你发现了什么?用你的发现计算 — + — + — + — 2 6 12 20 1. 在 36 、 72 、 24 、12 四个分数中,第二大的是 . 41 83 29 13 1 1 2. 有一个分数,分子加1可以约简为 ,分子减1可约简为 ,这个分数是 3 3. 已 知 5 A ?1 2 = B ? 90% = C ÷ 75% = D ? 4 = E ÷11 3 5 5 .把A 、B 、C 、D 、E 这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第二个数是 . 4.所有分母小于30并且分母是质数的真分数相加,和是 . 5. 三个质数的倒数和为 a 231 ,则a = . 6. 计算,把结果写成若干个分母是质数的既约分数之和: 1 + 5 - 1 + 1 - 1 = . 9 9 19 95 1995 7.将 73 、 46 、 89 、 25 和 51 分别填入下面各( )中,使不等式成立. 84 57 100 36 62 ( )<( )<( )<( )<( ). 8.纯循环小数0.abc 写成最简分数时,分子与分母之和是58,请你写出这个循环小数 . 1 9. ( ) + ( ) + ( = 13 .(要求三个加数的分母是连续的偶数). 24 10. 下式中的五个分数都是最简真分数,要使不等式成立,这些分母的和最小是 . ( ) > ( ) > ( ) > ( ) > ( ) . 11. 我 们 把 分 子 为 1, 分 母 为 大 于 1的 自 然 数 的 分 数 称 为 单 位 分 数 .试 把 1 6 ) 1 1 2 3 4

2021年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

五年级下册数奥试题 欧阳光明(2021.03.07) 姓名班级得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0.36-7.98- 5.02- 4.36 117.8÷2.3-4.88÷023 9.56×4.18-7.34×4.18-0.26×4.18 1、有123名小朋友,把他们分成12人一组或7人一组,恰 好分完,而无剩余。又知总的组数在15组左右。那么,12人的多 少组?7人的有多少组? 2、张妮5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8.5分,每次考试的满分是 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2分以上,那么张妮要再考多少 次满分? 3、父亲与三个儿子年龄和是108岁,若再过6年,父亲的 年龄正好等于三个儿子年龄的和。问父亲现年多少岁? 4、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 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了100个,这样,不仅提 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 多少个? 5、一个水池能装8吨水,水池里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 水管,两管齐开,20分钟能把一池水放完。已知进水管每分钟往池 里进水0.8吨,求出水管每分钟放水多少吨?

6、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7、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大鱼重多少千克? 8、体育室买回5个足球和4个篮球需要付287元,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要付154元。那么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付多少元? 9、有5元的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币和10元币各多少张? 10、某人从A村翻过山顶到B村,共行30.5千米,用了7小时,他上山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上下山速度不变,从B村沿原路返回A村,要用多少时间? 1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乌龟与兔子赛跑,兔子每分钟跑35千米,乌龟每分钟爬10米,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经在自己前50米。问兔子还需要多少长时间才能追上乌龟? 13、在一个6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兄妹两人同时在同一起点都按顺时针方向跑步,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每隔

2013年五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55题)

2013年五年级奥数题练习(55题) 1、(1 +2 +8 )÷(1 +2 +8 )= 2、奥运吉祥物中的5个“福娃”取“北京欢迎您”的谐音: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如果在盒子中从左向右放5个不同的“福娃”,那么,有种不同的放法。 3、有一列数:1,1,3,8,22,60,164,448……其中的前三个数是1,1,3,从第四个数起,每个数都是这个数前面两个数之和的2倍。那么,这列数中的第10个数是。 4、有一排椅子有27个座位,为了使后去的人随意坐在哪个位置都有人与他相邻,则至少要先坐人。 5、五年级一班共有36人,每人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共有A,B,C,D,E五个小组,若参加A组的有15人,参加B组的仅次于A组,参加C组、D组的人数相同。参加E组的人数最少,只有4人,那么,参加B组的有人。 6、菜地里的西红柿获得丰收,摘了全部的2/5时,装满了3筐还多16千克。摘完其余部分后,又装满6筐,则共收得西红柿千克。 7、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因而提前3天完成任务。这条路全长千米。 8、两个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把它们拼在一起可组成一个新长方体,在这些长方体中,表面积最小的是平方厘米。 9、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如6=3+3,12=5+7,等。那么自然数100可以写成种两个不同质数和的形式?请分别写出来(100=3+97和100=97+3算作同一种形式)

10、号码分别为2005、2006、2007、2008的4名运动员进行乒乓球赛,规定每2人比赛的场数是他们号码的和被4除所得的余数。那么2008号运动员比赛了场。 11、0.15÷2.1×56= 12、15+115+1115+ (1111111115) 13、一个自然数除以3,得余数2,用所得的商除以4.得余数3。若用这个自然数除以6,得余数。 14、有一些自然数(0除外)既是平方数,又是立方数(平方数可以写成两个相同的自然数的乘积,立方数可以写成三个相同自然数的乘积)。如:1=1×1=1×1×1,64=8×8=4×4×4。那么,1000以内的自然数中,这样的数有个。 15、有一个自然数,它的最小两个因数的差是4,最大两个因数的差是308,这个自然数是。 16、先将4黑1白共5个棋子放在一个圆圈上,然后在同色的两子之间放入一个白子,在异色的两子之间放入一个黑子,再将原来的5个棋子拿掉。如此不断操作下去,圆圈上的5个棋子中最多有个白子。 1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经过60分钟,两人相遇。然后,甲的速度减为原来的一半,乙的速度不变,两人各自继续前行。那么,当甲到达B地后,再经过分钟,乙到达A地。18、将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木块分别沿长、宽、高三个方向锯开3次,得到24个长方体木块。这24块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的和是平方米。 19、将1~2011的奇数排成一列,然后按每组1,2,3,2,1,2,3,2,…个数的规律分组如下(每个括号为一组):(1),(3,5),(7,9,11),(13,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

五年级下册数奥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0.36-7.98-5.02-4.36 117.8÷2.3-4.88÷023 9.56×4.18-7.34×4.18-0.26×4.18 1、有123名小朋友,把他们分成12人一组或7人一组,恰好分完,而无剩余。又知总的组数在15组左右。那么,12人的多少组?7人的有多少组? 2、张妮5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8.5分,每次考试的满分是100分,为了使平均成绩尽快达到92分以上,那么张妮要再考多少次满分? 3、父亲与三个儿子年龄和是108岁,若再过6年,父亲的年龄正好等于三个儿子年龄的和。问父亲现年多少岁? 4、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80个,正好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实际每天加工了100个,这样,不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务,而且还多加工了100个。他们实际加工零件多少个? 5、一个水池能装8吨水,水池里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两管齐开,20分钟能把一池水放完。已知进水管每分钟往池里进水0.8吨,求出水管每分钟放水多少吨? 6、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7、把一条大鱼分成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鱼尾重4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

的重量加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的重量等于鱼头的重量加上鱼尾的重量。这条大鱼重多少千克? 8、体育室买回5个足球和4个篮球需要付287元,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要付154元。那么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各付多少元? 9、有5元的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币和10元币各多少张? 10、某人从A村翻过山顶到B村,共行30.5千米,用了7小时,他上山每小时行4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如果上下山速度不变,从B村沿原路返回A村,要用多少时间? 11、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6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甲离出发点62.4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乌龟与兔子赛跑,兔子每分钟跑35千米,乌龟每分钟爬10米,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经在自己前50米。问兔子还需要多少长时间才能追上乌龟? 13、在一个6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兄妹两人同时在同一起点都按顺时针方向跑步,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几分钟? 14、静水中,甲乙两船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20千米和16千米,两船先后自某港顺水开出,乙比甲早出发2小时,若水速是每小时行4千米,甲开出后几小时追上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