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突破:数学归纳法

高考真题突破:数学归纳法
高考真题突破:数学归纳法

专题十三 推理与证明

第三十九讲 数学归纳法

解答题

1.(2017浙江)已知数列{}n x 满足:11x =,11ln(1)n n n x x x ++=++()n ∈*N .

证明:当n ∈*

N 时 (Ⅰ)10n n x x +<<; (Ⅱ)1

122

n n n n x x x x ++-≤

; (Ⅲ)1211

22

n n n x --≤≤.

2.(2015湖北) 已知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1

(1)()n n n b n a n n

+=+∈N ,e 为自然对数的

底数.

(Ⅰ)求函数()1e x f x x =+-的单调区间,并比较1

(1)n n +与e 的大小;

(Ⅱ)计算

11b a ,1212b b a a ,123123b b b a a a ,由此推测计算12

12

n

n

b b b a a a 的公式,并给出证明; (Ⅲ)令1

12()n

n n c a a a =,数列{}n a ,{}n c 的前n 项和分别记为n S ,n T , 证明:e n n T S <.

3.(2014江苏)已知函数0sin ()(0)x f x x x

=>,设()n f x 为1()n f x -的导数,n *∈N .

(Ⅰ)求()()

122f f πππ+的值;

(2)证明:对任意的n *∈N ,等式()

(

)

1n n nf f -πππ+成立.

4.(2014安徽)设实数0>c ,整数1>p ,*

N n ∈. (Ⅰ)证明:当1->x 且0≠x 时,px x p

+>+1)1(; (Ⅱ)数列{}n a 满足p

c a 11>,p

n n n a p

c a p p a -++-=

111, 证明:p n n c

a a 1

1>>+.

5.(2014

重庆)设1

11,(*)n a a b n N +==+∈

(Ⅰ)若1b =,求23,a a 及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若1b

=-,问:是否存在实数c 使得221n n a c a +<<对所有*n N ∈成立?证明

你的结论.

6.(2012湖北)(Ⅰ)已知函数()(1)r f x rx x r =-+-(0)x >,其中r 为有理数,且01r <<.

求()f x 的最小值;

(Ⅱ)试用(Ⅰ)的结果证明如下命题:设120,0a a ≥≥,12,b b 为正有理数. 若121b b +=,

则12121122b b a a a b a b ≤+;

(Ⅲ)请将(Ⅱ)中的命题推广到一般形式,并用数学归纳法.....

证明你所推广的命题. 注:当α为正有理数时,有求导公式1()x x ααα-'=.

7.(2011湖南)已知函数3

()f x x =,()g x x =(Ⅰ)求函数()()()h x f x g x =-的零点个数,并说明理由;

(Ⅱ)设数列{n a }(*

n N ∈)满足1(0)a a a =>,1()()n n f a g a +=,证明:存在常数

M ,使得对于任意的*n N ∈,都有n a ≤ M .

专题十三 推理与证明

第三十九讲 数学归纳法

答案部分

1.【解析】(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0n x >

当1n =时,110x => 假设n k =时,0k x >,

那么1n k =+时,若10k x +≤,则110ln(1)0k k k x x x ++<=++≤,矛盾,故10k x +>. 因此0n x >()n ∈*

N

所以111ln(1)n n n n x x x x +++=++> 因此10n n x x +<<()n ∈*

N

(Ⅱ)由111ln(1)n n n n x x x x +++=++>得

2

111111422(2)ln(1)n 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

记函数2()2(2)ln(1)(0)f x x x x x x =-+++≥

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0)f x f ≥=0, 因此 2

111112(2)ln(1)()0n n n n n x x x x f x +++++-+++=≥ 故1

12(N )2

n n n n x x x x n *++-∈≤ (Ⅲ)因为

11111ln(1)2n n n n n n x x x x x x +++++=+++=≤

所以1

12n n x -≥得 由

1

122

n n n n x x x x ++-≥得 11111

2()022

n n x x +-->≥ 所以

1211111111

2()2()2222

n n n n x x x -----???-=≥≥≥ 故2

1

2n n x -≤

综上,1211(N )22

n n n x n *

--∈≤≤ .

2.【解析】(Ⅰ)()f x 的定义域为(,)-∞+∞,()1e x f x '=-.

当()0f x '>,即0x <时,()f x 单调递增; 当()0f x '<,即0x >时,()f x 单调递减.

故()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单调递减区间为(0,)+∞. 当0x >时,()(0)0f x f <=,即1e x x +<. 令1x n =,得1

11e n n +<,即1

(1)e n n

+<. ①

(Ⅱ)

11111(1)1121b a =?+=+=;222121212121

22(1)(21)32

b b b b a a a a =?=?+=+=; 2333123312123123133(1)(31)43

b b b b b b a a a a a a =?=?+=+=. 由此推测:

12

12(1)n n

n

b b b n a a a =+. ②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②.

(1)当1n =时,左边=右边2=,②成立. (2)假设当n k =时,②成立,即

1212

(1)k k

k

b b b k a a a =+. 当1n k =+时,1

111(1)(1)1

k k k b k a k +++=+++,由归纳假设可得 1

112112

112

112

11(1)(1)(1)(2)1

k k k k k k k k k k k b b b b b b b b k k k a a a a a a a a k ++++++=?=+++=++. 所以当1n k =+时,②也成立.

根据(1)(2),可知②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

(Ⅲ)由n c 的定义,②,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n b 的定义及①得 123n n T c c c c =+++

+=11113

1

2

11212312()()()()n

n a a a a a a a a a +++

+

1

11

13

12

12312112()()

()()

2341n

n b b b b b b b b b n =++++

+

123

12112122334

(1)

n

b b b b b b b b b n n ++++++≤

++++

???+

1211111

1

1

[][]1223(1)2334

(1)

(1)

n b b b n n n n n n =++

+

+++

+

+

+?

??+??++

12111

11

(1)()()121

1

n b b b n n n n =-+-++-+++

12

12n b b b n <

+++

121211

1

(1)(1)(1)12n n a a a n

=++++++

12e e e n a a a <++

+=e n S ,即e n n T S <.

3.【解析】(Ⅰ)由已知,得102sin cos sin ()(),x x x f x f x x x x '?

?'===- ???

于是21223

cos sin sin 2cos 2sin ()(),x x x x x f x f x x x x x x ''?

???'==-=--+ ? ?????

所以1223

4

216(),(),2

2f f π

ππππ=-

=-+ 故122()() 1.2

22

f f ππ

π

+

=- (Ⅱ)证明:由已知,得0()sin ,xf x x =等式两边分别对x 求导,得00()()cos f x xf x x '+=, 即01()()cos sin()2f x xf x x x π+==+,类似可得

122()()sin sin()f x xf x x x π+=-=+,

2333()()cos sin()2f x xf x x x π+=-=+,

344()()sin sin(2)f x xf x x x π+==+.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sin()2n n n nf x xf x x π-+=+对所有的n ∈*N 都成立.

(i)当n =1时,由上可知等式成立.

(ii)假设当n =k 时等式成立, 即1()()sin()2k k k kf x xf x x π-+=+.

因为111[()()]()()()(1)()(),k k k k k k k kf x xf x kf x f x xf x k f x f x --+'''+=++=++

(1)[sin()]cos()()sin[]2222

k k k k x x x x π

πππ+''+=+?+=+

, 所以1(1)()()k k k f x f x +++(1)sin[]2

k x π

+=+. 所以当n=k +1时,等式也成立.

综合(i),(ii)可知等式1()()sin()2n n n nf x xf x x π-+=+对所有的n ∈*N 都成立.

令4

x π

=

,可得1()()sin()44442n n n nf f πππππ-+=+(n ∈*N ).

所以1()()444n n nf f πππ-+=n ∈*N ).

4.【解析】(Ⅰ)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2p =时,22

(1)1212x x x x +=++>+,原不等式成立。 (2)假设(2,*)p k k k N =≥∈时,不等式(1)1k

x kx +>+成立 当1p k =+时,1(1)(1)(1)(1)(1)k k

x x x x kx ++=++>++

21(1)1(1)k x kx k x =+++>++

所以1p k =+时,原不等式成立。

综合(1)(2)可得当1->x 且0≠x 时,对一切整数1p >,不等式px

x p

+>+1)1(均成立。

(Ⅱ)证法1: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p

n a c >。

(1)当1n =时由假设11p

a c >知1p

n a c >成立。 (2)假设(1,*)n k k k N =≥∈时,不等式1

p

k a c >成立

由p

n n n a p

c a p p a -++-=

111易知0,*n a n N >∈ 当1n k =+时

1111(1)p k k p k k

a p c c

a a p p p a -+-=+=+- 由10p

k a c >>得111(1)0p

k c

p p a -<-

<-< 由(Ⅰ)中的结论得111(

)[1(1)]1(1)p p k p p p k k k k

a c c c

p a p a p a a +=+->+?-= 因此1p k a c +>,即1

1p

k a c +>

所以当1n k =+时,不等式1p

n a c >也成立。

综合(1)(2)可得,对一切正整数n ,不等式1

p

n a c >均成立。 再由

111(1)n p n n a c

a p a +=+-得11n n

a a +<,即1n n a a +< 综上所述,1

1,*p

n n a a c n N +>>∈

证法2:设1

11(),p p p c

f x x x x c p p

--=+≥,则p x c ≥,并且

11'()(1)(1)0p p p c p c

f x p x p p p x

---=+-=->,1

p x c >

由此可见,()f x 在1[,)p

c +∞上单调递增,因而当1p x c >时11()()p p

f x f c c ==。 (1)当1n =时由1

10p a c >>,即1p a c >可知

1211111

11[1(1)]p p p c c

a a a a a p p p a --=

+=+-<, 并且1

21()p

a f a c =>,从而112p

a a c >> 故当1n =时,不等式11p

n n a a c +>>成立。

(2)假设(1,*)n k k k N =≥∈时,不等式11p

k k a a c +>>成立,则

当1n k =+时11()()()p

k k f a f a f c +>>,即有112p

k k a a c ++>>,

所以当1n k =+时原不等式也成立。

综合(1)(2)可得,对一切正整数n ,不等式1

1p

n n a a c +>>均成立。

5.【解析】:(Ⅰ)解法一:232,1a a =

再由题设条件知()()2

2

1111n n a a +-=-+ 从而

(){}2

1n a -是首项为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故()2

1n a -=1n -,即()*1,n a n N =∈

解法二:232,1a a ==

可写为1231,1,1,a a a ==.因此猜想1n a =. 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上式: 当1n =时结论显然成立.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1k a =.则

1111k a +=

=

=

这就是说,当1n k =+时结论成立.

所以()*1,n a n N =

(Ⅱ)解法一:设()1f x =,则()1n n a f a +=.

令()c f c =,即1c =

,解得14

c =

. 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加强命题:

2211n n a c a +<<<

当1n =时,()()2310,01a f a f ====

,所以231

14

a a <

<<,结论成立.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2211k k a c a +<<<

易知()f x 在(],1-∞上为减函数,从而()()()2121k c f c f a f a +=>>= 即2221k c a a +>>>

再由()f x 在(],1-∞上为减函数得()()()22231k c f c f a f a a +=<<=<.

故231k c a +<<,因此2(1)2(1)11k k a c a +++<<<,这就是说,当1n k =+时结论成立. 综上,符合条件的c 存在,其中一个值为14

c =.

解法二:设()1f x =

,则()1n n a f a +=

先证:01n a ≤≤()

*

n N ∈…………………………①

当1n =时,结论明显成立.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01k a ≤≤

易知()f x 在(],1-∞上为减函数,从而()()()01011k f f a f =≤≤=<

即101k a +≤≤这就是说,当1n k =+时结论成立,故①成立.

再证:221n n a a +<()

*

n N ∈………………………………②

当1n =时,()()2310,01a f a f ====,有23a a <,即当1n =时结论②成立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221k k a a +< 由①及()f x 在(],1-∞上为减函数,得

()()2122122k k k k a f a f a a +++=>=

()()()()212221211k k k k a f a f a a +++++=<=

这就是说,当1n k =+时②成立,所以②对一切*

n N ∈成立.

由②得21k a <,即()2

2222122k k k a a a +<-+

因此214

k a <

又由①、②及()f x 在(],1-∞上为减函数得()()221n n f a f a +>,即2122n n a a ++>

所以211,n a +>

解得211

4

n a +>

. 综上,由②③④知存在14

c =

使2211n n a c a +<<<对一切*

n N ∈成立. 6.【解析】(Ⅰ)11()(1)r r f x r rx r x --'=-=-,令()0f x '=,解得1x =.

当01x <<时,()0f x '<,所以()f x 在(0,1)内是减函数; 当 1x > 时,()0f x '>,所以()f x 在(1,)+∞内是增函数.

故函数()f x 在1x =处取得最小值(1)0f =.

(Ⅱ)由(Ⅰ)知,当(0,)x ∈+∞时,有()(1)0f x f ≥=,即(1)r x rx r ≤+- ① 若1a ,2a 中有一个为0,则12121122b b a a a b a b ≤+成立; 若1a ,2a 均不为0,又121b b +=,可得211b b =-,于是 在①中令12a x a =

,1r b =,可得1111122

()(1)b a a

b b a a ≤?+-, 即111121121(1)b b a a a b a b -≤+-,亦即12121122b b a a a b a b ≤+.

综上,对120,0a a ≥≥,1b ,2b 为正有理数且121b b +=,总有12121122b b a a a b a b ≤+. ② (Ⅲ)(Ⅱ)中命题的推广形式为: 设12,,,n a a a 为非负实数,12,,

,n b b b 为正有理数.

若121n b b b ++

+=,则12

1

21122n

b b b n n n a a a a b a b a b ≤++

+. ③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1)当1n =时,11b =,有11a a ≤,③成立. (2)假设当n k =时,③成立,即若12,,,k a a a 为非负实数,12,,,k b b b 为正有理数,

且121k b b b ++

+=,则12

1

21122k

b b b k k k a a a a b a b a b ≤++

+.

当1n k =+时,已知121,,,,k k a a a a +为非负实数,121,,

,,k k b b b b +为正有理数,

且1211k k b b b b +++

++=,此时101k b +<<,即110k b +->,于是

1

1121212

1

12

1

()k k k k b b b b b b b b k

k k k a a

a a

a a

a a

++++==121111111111

2

1()

k

k k k k k b b b b b b b b k

k a

a

a

a +++++----+.

12

111

1111k

k k k b b b b b b +++++

+

=---,由归纳假设可得

1

21111111

2

k k k k b b b b b b k

a

a

a

+++---≤12

1211

1

111k

k k k k b b b a a a b b b +++?

+?+

+?

---112211k k k a b a b a b b ++++=-,

从而11212

1

k k b b b b k k a a

a a

++≤1

1

11122111k k b b k k k k a b a b a b a b ++-++??+++ ?

-??

.

又因11(1)1k k b b ++-+=,由②得

1

1

11122111k k b b k k k k a b a b a b a b ++-++??

+++ ?

-??

11221111

(1)1k k

k k k k a b a b a b b a b b +++++++≤

?-+-

112211k k k k a b a b a b a b ++=++

++,

从而112

12

1k k b b b b k k a a a a ++112211k k k k a b a b a b a b ++≤++

++.

故当1n k =+时,③成立.

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 ,所推广的命题成立.

说明:(Ⅲ)中如果推广形式中指出③式对2n ≥成立,则后续证明中不需讨论1n =的情况.

7.【解析】(Ⅰ)由3(),[0,)h x x x x =-∈+∞,而(0)0,(1)10h h ==-<且,

(2)60,0()h x h x =>=则为的一个零点,且()h x 在(1,2)内有零点。

因此()h x 至少有两个零点。

解法1:1221()31,2h x x x -'=--记12

21()31,2x x x ?-=--则3

21()6.4

x x x ?-'=+

当(0,),()0,()(0,)x x x ??'∈+∞>+∞时因此在上单调递增,则()(0,)x ?+∞在内至多

只有一个零点。又因为(1)0,0,()x ???><则在内有零点,所以()(0,)x ?+∞在内有且只有一个零点,记此零点为

111,(0,),()()0x x x x x ??∈<=则当时;当1(,)x x ∈+∞时,1()()0.x x ??>=

所以,

当1(0,),()x x h x ∈时单调递减,而1(0)0,()(0,]h h x x =则在内无零点; 当1(0,),()x x h x ∈时单调递减,而1(0)0,()(0,]h h x x =则在内无零点; 当1(,),()x x h x ∈+∞时单调递增,而1()(,)h x x +∞在内至多只有一个零点。 从而()(0,)h x +∞在内至多只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述,()h x 有且只有两个零点。

解法2:由112

2

22

()(1),()1h x x x x x x x ?-

-

=--=--记,则3

21()2.2

x x x ?-

'=+

当(0,),()0,x x ?'∈+∞>时从而()(0,)x ?+∞在上单调递增,

则()(0,)x ?+∞在内至多只有一个零点,因此()(0,)h x +∞在内也至多只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述,()h x 有且只有两个零点。

(Ⅱ)记()h x 的正零点为3

000,x x x =+

(1)当0110,,.a x a a a x <=<时由即

而2

3

210020,.a a x x a x =+<=<因此

由此猜测:0n a x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101,n a x =<时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0(1),,1k n k k a x n k =≥<=+时成立则当时,由

33

10010,.n k k a a x x a x ++=+

+<知因此,当101,k n k a x +=+<时成立。 故对任意的*0,k n N a x ∈<成立。

(2)当0a x ≥时,由(I )知,0()(,)h x x +∞在上单调递增,则0()()0h a h x ≥=,

即3

3

3212,a a a a a a a a ≥+

=+=+≤≤即,

由此猜测:k a a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11,n a a =≤时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1),k n k k a a =≥≤时成立,则当1n k =+时,

由3

311,k k k a a a a a a ++=+

≤+≤≤知

因此,当11,k n k a a +=+≤时成立, 故对任意的*,n n N a a ∈≤成立

综上所述,存在常数0max{,}M x a =,使得对于任意的*,.n n N a M ∈≤都有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经典习题

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物理 1.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R d - 1 B.R d +1 C.2)(R d R - D.2 )(d R R - 2.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 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 .mv 2 /GN B .mv 4 /GN . C .Nv 2 /Gm .D .Nv 4 /Gm . 3.(2012·北京理综)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A C 5A. 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 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 加速度值 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6.(2012·全国理综)一单摆在地面处的摆动周期与在某矿井底部摆动周期的比值为k 。设地球的半径为R 。假定地球的密度均匀。已知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求矿井的深度d . 1.(2011重庆理综第21题)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 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题21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比为

A .231N N +?? ??? B.23 1N N ?? ?-?? C .3 2 1N N +?? ??? D.32 1N N ?? ?-?? 2(2011四川理综卷第17题)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 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 “超级地球”,名为“55Cancrie ”,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 1 480 ,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假设母星与太阳密度相同,“55Cancrie ”与地球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55Cancrie ”与地球的 A. B. C.1.m 1、m 2、M (M >>m 1,M >>m 2).在C 的万有引力作用下,a 、b 从2运行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 0和R 0是 3.(2010,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2g ,则 A .1g a =B .2g a =C .12g g a +=D .21g g a -= 4(2010四川理综卷第17题).a 是地球赤道上一栋建筑,b 是在赤道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9.6×106 m 的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某一时刻b 、c 刚好位于a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48h ,a 、b 、c 的大致位置 是图乙中的(取地球半径R=6.4×106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 2 ,π 5.(2010安徽理综)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h 1和h 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T 1和T 2。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 。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A .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天体运动高考真题(高考复习一遍过)

天体运动 1.(2017·北京理综)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D 本题考查天体运动.已知地球半径R 和重力加速度g ,则mg =G M 地m R 2, 所以M 地=gR 2G ,可求M 地;近地卫星做圆周运动,G M 地m R 2=m v 2R ,T =2πR v ,可解 得M 地=v 2R G =v 2T 2πG ,已知v 、T 可求M 地;对于月球:G M 地·m r 2=m 4π2 T 2月 r ,则M 地=4π2r 3 GT 2月 ,已知r 、T 月可求M 地;同理,对地球绕太阳的圆周运动,只可求出太阳质量M 太,故此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 项. 2.(多选)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微 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进入近百万米预定轨道,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 大约能围绕地球转200圈,如图所示.实践十号卫星的 微重力水平可达到地球表面重力的10-6g ,实践十号将在太空中完成19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力争取得重大科学成果.以下关于实践十号卫星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实践十号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 B .实践十号卫星的环绕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在实践十号卫星内进行的19项科学实验都是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完成的 D .实践十号卫星运行中因受微薄空气阻力,需定期点火加速调整轨道 BD 实践十号卫星的周期T =15×24200 h =1.8 h ,不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

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

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种类的分析和判断 1.1个精原细胞和1个卵原细胞最终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不同 (1)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 (2)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1个卵细胞+3个极体。2.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 续表 3.“ 两精细胞染色体完全相同――→ 来源于同一次级 精母细胞 ――→ 简记为 同为同一次 两精细胞染色体“互补”――→ 来源于 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分裂产生的两个次 级精母细胞 ――→ 简记为补为 同一初 两精细胞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 来源于同一个体的不 同精原细胞 ――→ 简记为同、补 同一体 1.(2018·汉中模拟)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A.2种和2种B.4种和2种 C.2种和4种D.8种和4种 答案:B

2.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 A.2个B.3个 C.4个D.5个 解析:选C。来自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基因组成相同或互补,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①④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C正确。 3.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或恰好“互补”。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图①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图③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由此可判断出①③与图甲精细胞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1.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天体运动专题练习(含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天体运动专题练习(含答 案) 天体是天生之体或者天然之体的意思,表示未加任何掩盖。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天体运动专题练习,请考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2014武威模拟)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神舟十号航天员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 普教育活动,这是一大亮点.神舟十号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指令长聂海胜做了一个太空打坐,是因为他不受力 B.悬浮在轨道舱内的水呈现圆球形 C.航天员在轨道舱内能利用弹簧拉力器进行体能锻炼 D.盛满水的敞口瓶,底部开一小孔,水不会喷出 【解析】在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万有引

力充当向心力,飞船及航天员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聂海胜做太空打坐时同样受万有引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A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的液体将以圆球形状态存在,所以B正确;完全失重状态下并不影响弹簧的弹力规律,所以拉力器可以用来锻炼体能,所以C正确;因为敞口瓶中的水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水对瓶底部没有压强,所以水不会喷出,故D正确. 【答案】 A 2.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T.则太阳的质量为() A.B. C. D. 【解析】地球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g,对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有G=m.解得M=,D正确.

【答案】 D 3.(2015温州质检)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109 m,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109 m.假设两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星相比较() A.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大 B.神舟星的加速度大 C.杨利伟星的公转周期小 D.杨利伟星的公转角速度大 【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有:G=m=ma=m()2r=m2r,得运行速度v=,加速度a=G,公转周期T=2,公转角速度=,由题设知神舟星的运行速度比杨利伟星的运行速度大,神舟星的轨道半径比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小,则神舟星的加速度比杨利伟星的加速度大,神舟星的公转周期比杨利伟星的公转周期小,神舟星的公转角速度比杨利伟星的公转角速度大,故选

【重磅】天体运动高考真题(高考复习一遍过)

天体运动 1.(2017·北京理综)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D 本题考查天体运动.已知地球半径R 和重力加速度g ,则mg =G M 地m R 2,所以M 地=gR 2G ,可求M 地;近地卫星做圆周运动,G M 地m R 2=m v 2R ,T =2πR v ,可解得M 地=v 2R G =v 2T 2πG ,已知v 、T 可求M 地;对于月球:G M 地·m r 2=m 4π2 T 2月 r ,则M 地=4π2r 3 GT 2月 ,已知r 、T 月可求M 地;同理,对地球绕太阳的圆周运动,只可求出太阳质量M 太,故此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 项. 2.(多选)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 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 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 空,进入近百万米预定轨道,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 之旅,大约能围绕地球转200圈,如图所示.实践十号卫星的微重力水平可达到地球表面重力的10-6g ,实践十号将在太空中完成19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力争取得重大科学成果.以下关于实践十号卫星的相关描述中正确

的有( ) A.实践十号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 B.实践十号卫星的环绕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在实践十号卫星内进行的19项科学实验都是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完成的D.实践十号卫星运行中因受微薄空气阻力,需定期点火加速调整轨道 BD 实践十号卫星的周期T=15×24 200 h=1.8h,不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不 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故A错误;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则实践十号卫星的环绕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实践十号卫星内进行的19项科学实验都是在微重力情况下做的,此时重力没有全部提供向心力,不是完全失重状态,故C错误;实践十号卫星运行中因受微薄空气阻力,轨道半径将变小,速度变小,所以需定期点火加速调整轨道,故D正确. 3.(多选)(2017·四川资阳二诊)如图所示为一卫星沿椭圆轨道绕 地球运动,其周期为24小时,A、C两点分别为轨道上的远地点和 近地点,B为短轴和轨道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的时间相等 B.卫星运动轨道上A、C间的距离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直径相等 C.卫星在A点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大 D.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 BD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卫星从A运动到B比从B运动到C的时间长, 故A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a3 T2= k,该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相等,则

2017-2019高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2017-2019高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万有引力定律 与航天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在星球M 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 轻放在弹簧上端,P 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与弹簧的压缩量x 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 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 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 –x 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 的半径是星球N 的3倍,则 A .M 与N 的密度相等 B .Q 的质量是P 的3倍 C .Q 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 的4倍 D .Q 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 的4倍 【答案】AC 【解析】A 、由a –x 图象可知,加速度沿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kx ma -=,变形式为:k a g x m =- ,该图象的斜率为k m -,纵轴截距为重力加速度g 。根据图象的纵轴截距可知,两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0033 1 M N a g g a ==;又因为在某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即:2Mm G m g R '=',即该星球的质量2gR M G =。又因为:3 43R M πρ=,联立得34g RG ρπ=。 故两星球的密度之比为: 1:1N M M N N M R g g R ρρ=?=,故A 正确;B 、当物体在弹簧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0的一瞬间,其所受弹力和重力二力平衡,mg kx =,即:kx m g = ;结合a –x 图象可知,当物体P 和物体Q 分别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之比为:00122 P Q x x x x ==,故物体P 和物体Q 的质量之比

第17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规律的解题策略讲练结合

第17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四)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规律的解题策略 1.细胞分裂的曲线热图呈现 曲线解读:(1)图1、图2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 (2)图3和图4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 (3)图5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4)图6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 (5)图7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解题方法 1.“三结合”法图析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 (1)结合不同分裂时期特点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 (2)结合染色体的奇、偶数识别细胞分裂方式 (3)结合细胞质的分裂情况作出判断

2.归纳细胞分裂的曲线类型及细胞分裂方式 染色体、染色单体 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但不出现同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出现同源染色3.直方图实质上是坐标曲线图的变形,反映的也是染色体、核DNA 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解题思路与坐标曲线图基本相同,但对染色单体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直方图中,染色体和DNA 的含量不可能是0,但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所以直方图中若表示的某物质出现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如下图所示:

答题步骤 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大致判断是考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然后根据图像判断细胞分裂时期,或者根据曲线判断物质、结构的变化规律。 2.要看清纵坐标代表的含义。 3.要注意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并能与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相对应,还应想到每个时期细胞内的主要事件和特点。 规范答题 1.选择题在审视每个选项时尽量考虑全面,特别是细胞分裂方式未知的情况下。 2.文字叙述类题目要求回答原因时,要表述清楚,逻辑严密。 3.审题细致,答题严谨简练。 细胞增殖是遗传规律体现的基础,对理解遗传变异具有重要作用,当与DNA复制和染色体变异综合出题时,该类试题有以下几个命题角度。 角度一?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 以二倍体生物为例建立几个典型时期细胞分裂模型。抓住几个特殊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及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 角度二?注意特殊的细胞分裂 1.雄蜂的减数分裂。 2.秋水仙素或低温作用后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的情况。 角度三?细胞分裂中相关数目的变化曲线图分析 1.染色体复制只能增加DNA含量,而不能改变染色体数目。 2.着丝点分裂只增加染色体数目,而不改变DNA含量。 3.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 角度四?细胞分裂中各物质、结构柱状图 比较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值有以下几种(以二倍体细胞为例): 2N∶4N∶4N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2015新课标I-21).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2,则此探测器 A. 着落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 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 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答案】B、D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共应用;环绕速度 【解析】在中心天体表面上万有引力提供重力:= mg , 则可得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月= ≈ 0.17g地= 1.66m/s2 .根据平衡条件,探测器悬停时受到的反作用力F = G探= m探 g月≈ 2×103N,选项B正确;探测器自由下落,由V2=2g月h ,得出着落前瞬间的速度v ≈3.6m/s ,选项A错误;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关闭发动机后,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机械能守恒,而离开近月轨道后还有制动悬停,发动机做了功,机械能不守恒,故选项C错误;在近月圆轨道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解得运行的线速度V月= = < , 小于近地卫星线速度,选项D正确。 【2015新课标II-16】16. 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x103/s,某次发 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x103/s,此时 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 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 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x103m/s B. 东偏南方向,1.9x103m/s C. 西偏北方向,2.7x103m/s D. 东偏南方向,2.7x103m/s 【答案】B

2019高考生物考前限时提分练方略一热考题型突破(含解析)

方略一热考题型突破 方法 1 直接选择法 根据题的已知条件直接推断或计算得出答案, 然后再与题目中所给定的供选答案相对应, 与之相同者即为应选答案, 对比较简单、答案明显的试题或者是自己十分熟悉、很有把握的试题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选项。 例 1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 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镁和氮 B. ADP脱去一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C. 某蛋白质分子独特的螺旋结构决定了其具有特定的功能 D. 与相同质量的糖类相比, 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气 例 2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 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整合 B. 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生物膜的组成, 通透性也随之改变 C. 胰岛素合成、分泌过程中, 生物膜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生物膜发生的变化相同 解题方法 这类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比较单一, 所以关键是要把握题目的条件和信息。可以直接从题干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条件, 通过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综合所学的知识选择正确的选项,这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使用本法的前提与关键是“审题干” ,准确理解题意, 明确考查重点。方法2 找“题眼”法 题眼是题目中能点出题目的重点,表达题目的含义, 反映题目本质内容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它是题目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抓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题目的要领,找准了解题的突破口,掌握了开启题目的金钥匙。 例 1 下表为果蝇(2n=8) 性染色体组成与其性别的关系, 其他性染色体组合的个体不存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性染色体组成XY XX XXY XO XYY 性别雄性雌性雌性雄性雄性 A.X、Y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 由表可知, 雄果蝇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 C. 正常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4条染色体 D. 雌果蝇中X染色体数目:Y染色体数目等于1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天体运动题型归纳

天体运动题型归纳 李仕才 题型一:天体的自转 【例题1】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怡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 A .1 2 4π3G ρ?? ??? B .1 2 34πG ρ?? ??? C .1 2 πG ρ?? ??? D .1 2 3πG ρ?? ??? 解析:在赤道上2 2 R m mg R Mm G ω+=① 根据题目天体表面压力怡好为零而重力等于压力则①式变为 22R m R Mm G ω=②又 T π ω2= ③ 33 4 R M ρπ= ④ ②③④得:2 3GT π ρ= ④即21 )3(ρπG T =选D 练习 1、已知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北极与赤道对地面的压力差为ΔN ,假设地球是质量分布 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 。则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 A. 2T = 2T =R N m T ?=π2 D.N m R T ?=π2 2、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数为G ,则地球的密度为: A. 0203g g g GT π- B. 0203g g g GT π- C. 23GT π D. 23g g GT πρ=

题型二:近地问题+绕行问题 【例题1】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高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 。已知月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月=hv 2 L 2 B .月球的质量m 月=hR 2v 20 GL C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 v 0 L 2h D .月球的平均密度ρ=3hv 2 2πGL 2R 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L =v 0t ,h =12g 月t 2 ,联立解得g 月=2hv 2 0L 2;由mg 月=G mm 月R 2, 解得m 月=2hR 2v 2 0GT 2;由mg 月=m v 2 R ,解得v =v 0L 2hR ;月球的平均密度ρ=m 月43πR 3=3hv 2 2πGL 2R 。 练习:“玉兔号”登月车在月球表面接触的第一步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伟大梦想。机器人“玉兔号”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自由下落试验,测得物体从静止自由下落h 高度的时间t ,已知月球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t 2 2h B .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 Rh t C .月球质量为hR 2 Gt 2 D .月球同步卫星离月球表面高度 3hR 2T 2 2π2t 2-R 【例题2】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 20 。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1 10 B .1 C .5 D .10

2019届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65)

2019届二轮复习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如果因为金正恩的个人意志而引发朝鲜半岛核战争,造成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危害本国和周边国家人民,那他可就百身莫赎了。 ②之前一直试图营造休戚与共假象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终于“撕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相互攻击。 ③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 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我国老龄化呈现三大特征:老得快、农村老人多、女性老人多。2055年老龄化达到峰值,老龄人口数量登峰造极,达4亿人,占比27.2%。 ⑤中央电视台“2017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榜单揭晓,十位少年荣获“十佳最美孝心少 年”称号。面对他们,那些虐待老人的不肖子孙岂不愧杀? ⑥格力电器具有股权分散、估值低、现金流允沛、高分红等特征,后续或仍面临险资甚 至外资围猎的风险,化解这些风险迫在眉睫。 A.②③④ B.①④⑤C.④⑤⑥ D.①②④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每一首民谣,都是时代、地域、创作者们共同造就的产物,都是关于世界的观察、 表达和记录,它穿越时光,流传下来,一代又一代。 B.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 地拓荒、耕耘、播种,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C.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不意味着医保实现了全国漫游,如果医保全国漫游,会在 一定程度上导致无序就医,加剧看病难、看病贵。 D.韩国周边大国林立,又深陷半岛问题的风暴眼,处在朝核问题的最前沿,能否把握 好外交是韩国保持繁荣稳定的关键锁钥。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明天我院将举行青春励志报告会,恳请校长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给我们指导。 B.小明同学问坐候诊的老爷爷:“老爷子,你多大了?怎么就你一个人出来看病呢?” C.妈,十字路口,这么多车,还有电动车,您还赶着往前冲,您不要老命了吗? D.小李对他的对手小刚说:“明天下午的比赛十分关键,到时候还请你多多承让哦。”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昭示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脚 踏实地,登高自卑,决不能好高骛远。 ②在抗战年代,无数中华儿女毁家纾难,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他们英勇不屈、剖腹藏珠的革命精神至今还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③中国文化的隐寓比兴的手法再次显露了其传达幽微、表意真切的功能,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又开冥发悟,洞穿透彻。 ④当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周恩来总理指出,我们应该本着荦荦大端、以礼相待、不卑不亢的精神做好这次接待工作。 ⑤扶贫慈善信托具有很强的造血功能,但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从资金规模来看,目前扶贫慈善信托资金仍然是杯水车薪。 ⑥面对年轻同志的意见,老同志要始终保持可亲可敬、值得信赖的态度,不能满嘴官话,老气横秋,端着架子摆谱。 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天体运动高考真题(高考复习一遍过)

天 体运动 1.(2017·北京理综)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D 本题考查天体运动.已知地球半径R 和重力加速度g ,则mg =G M 地m R 2, 所以M 地=gR 2G ,可求M 地;近地卫星做圆周运动,G M 地m R 2=m v 2R ,T =2πR v ,可解 得M 地=v 2R G =v 2T 2πG ,已知v 、T 可求M 地;对于月球:G M 地·m r 2=m 4π2 T 2月r ,则M 地=4π2r 3 GT 2月 ,已知r 、T 月可求M 地;同理,对地球绕太阳的圆周运动,只可求出太阳质量M 太,故此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 项. 2.(多选)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微 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进入近百万米预定轨道,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 大约能围绕地球转200圈,如图所示.实践十号卫星的 微重力水平可达到地球表面重力的10-6g ,实践十号将在太空中完成19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力争取得重大科学成果.以下关于实践十号卫星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实践十号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 B .实践十号卫星的环绕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在实践十号卫星内进行的19项科学实验都是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完成的 D .实践十号卫星运行中因受微薄空气阻力,需定期点火加速调整轨道 BD 实践十号卫星的周期T =15×24200 h =1.8 h ,不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

高中天体运动必备基础知识及例题讲解

授课主题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教学目的 理解万有引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及会运用知识解此类问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3.04.06 ;3课时 教学内容 一, 本周错题讲解 二, 知识归纳 .考点梳理 (1).基本方法:把天体运动近似看作圆周运动,它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即: Gr v m r Mm 22==mω2 r=mr T 224π (2).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由G 2r Mm =mr T 224π得:M=2 3 24Gt r π.即只要测出环绕星体M 运转的一颗卫星运转的半径和周期,就可以计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 由ρ=V M ,V=34πR3 得: ρ=3 233R GT r π.R 为中心天体的星体半径 特殊:当r=R时,即卫星绕天体M 表面运行时,ρ=2 3GT π (2003年高考),由此可以测量天体的密度. (3)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轨道重力加速度问题

表面重力加速度g 0,由02GMm mg R = 得:02GM g R = 轨道重力加速度g ,由 2()GMm mg R h =+ 得:2 2 0()()GM R g g R h R h ==++ (4)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1)由Gr v m r Mm 22=得:v=r GM .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速度越小 (2)由G 2 r Mm =mω2 r得:ω=3r GM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角速度越小 (3)由2 224Mm G m r r T π=得:3 2r T GM π = 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周期越大. (5)地球同步卫星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它的周期T =24h .要使卫星同步,同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正上方某一确定高度h . 由: G 2 224()Mm m R h T π=+(R+h) 得: 2 3 2 4h R GMT π=-=3.6×104km=5.6R R表示地球半径 三.热身训练 1.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 .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速度之比 2.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该星球均匀带电,且电性为负,电荷量为Q .在一次实验时,宇航员将一带负电q (q <

王老师讲座整理:“全国高考作文三号卷”的应对模式

“全国高考作文三号卷”的应对模式 作者:王国安老师 老师们,大家晚上好!我叫王国安,是一个70多岁的退休老头,还有机会与各位名师一起探讨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卷第三号的写作方法,十分荣幸。我就先来个抛砖引玉吧,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 听说很多考生觉得三号卷作文题很难,我很理解。在今年全国卷的三道作文题目中,也许三号卷是最难的。一号卷虽然限制很多,束缚很多,但材料也很多,内容熟悉,写好不易,完篇不难;二号卷虽然内容较偏,但它是材料作文,切入点又多,随意找到一个切口,引申出去,就是自己的天地了,容易对付;三号卷之难在于内容,因为这跟年龄有关。 虽然最早的深圳标语至今也还不到40年,但时代发展太快,岁月改变太大,那个年代的人民生活与国家形势,包括很多年轻老师都很难想象。有些东西没有亲身经历,就体会不深,理解起来,会有难度。这不是大家的错,更不是考生的错。历史嘛,经历过与没有经历过是大不一样的。 我这个年岁的人,对于挣脱极左思潮的桎梏,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震动之大,是体会很深刻的。当时社会流行最广的一句话是很多有资格的老革命者说的“参加革命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可见,改革开放阻力之大。因此,各地政策一直在摇摆中。了解这一些,对于深圳口号的体会就容易了。 我讲这一些,毫无倚老卖老的意思,而是要强调“深圳标语”的时代意义。否则,很多人会认为,那两句口号算什么呢?可是,今天的考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呢?难就在这里。 题目:

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 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审题 这道题目文字表述比较简单,干脆利落,最为简明,为考生节约读题时间,要求也很明确,就是围绕三条标语写作。不过,这是一个硬规定,即不得跨越出去,不得引申出去,只能就标语论标语。考生之难,恐怕就在于不了解前面两个标语的时代背景,更无法认识各个标语的历史使命与自身特色。 (一)整体看: 其一,三条标语要整体把握,不可选择,不可遗漏,因为题目没有给你选择的权力。“围绕”二字何解?仅仅不离开它恐怕还不够,总不能完全各说各话吧,得找到相互间的关系吧,这是最难之处。 其二,三条标语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各不相同,无可讳言,它们各自有其发生动因,要注意思考它们的个性与使命。 (二)分开看,每条标语都各的背景因素: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当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家还很贫穷,深圳虽然开进了建设大军,但是,还是一个

【选择题专练】2015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系列卷 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

选择题专练卷(四) 万有引力定律 天体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潍坊模拟)截止到2011年9月,欧洲天文学家已在太阳系外发现50余颗新行星,其中有一颗行星,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倍,其平均密度是地球0.8倍。经观测发现:该行星有两颗卫星a 和b ,它们绕该行星的轨道近似为圆周,周期分别为9天5小时和15天12小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9.8 m/s 2 B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7.9 km/s C .卫星a 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 的线速度 D .卫星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b 的向心加速度 2.一位同学为了测算卫星在月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 ,便可测算出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按这位同学的方案,绕月卫星的环绕速度为 ( ) A .v 0 2h R B .v 0h 2R C .v 02R h D .v 0 R 2h 3.(2014·皖南八校联考)2012年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绕地球圆周运动,速率为v 0,轨道高度为340 km 。“神舟九号”飞船连同三位宇航员的总质量为m ,而测控通信由两颗在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天链一号”中继卫星、陆基测控站、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完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 .组合体圆周运动的周期约1.5 h B .组合体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约7.8 km/s C .组合体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比“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角速度大 D .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所需能量是12m v 20 4.“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和3.4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B .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C .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1/7

2011年高考试题中的天体运动问题

2011年高考试题中的天体运动问题 2011年高考试题中的天体运动问题,试题情境熟悉,多为匀速圆周运动模型,不是卫星环绕地球的圆周运动,就是行星环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运算简单,大多数试题直接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进行分析或计算,有些试题则需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黄金代换”等分析计算。 一、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类问题 开普勒第三定律适用于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椭圆运动。对于天体沿椭圆轨道的环绕运动,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立方与运动周期平方的比值等于常数,对于环绕同一天体运动的天体,定律中的常数是相同的。对于一个天体环绕另一天体的圆周运动,开普勒第三定律照样适用,这时定律中的半长轴应变为圆形轨道的半径。 例1.(全国课标卷-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km,运行周期为27天,地球半径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A.0.1s B.0.25s C.0.5s D.1s 解析:对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分别运用开普勒定律可得:。 电磁波信号从地球表面到卫星再到地面的传播时间为:,代入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r、地球半径R、月球运动周期(27天)、卫星运动周期(1天)及光速解得:t=0.24s,最接近0.25s。选项B对。 例2.(海南物理-12)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以后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将包含多颗地球同步卫星,这有助于减少我国对GPS导航系统的依赖,GPS系统由运行周期为12小时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系统的同步卫星和GPS导航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R1:R2=_____;a1:a2=_____(可用根式表示)。 解析:北斗系统的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1=24h,GPS导航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1=12h。对北斗系列同步卫星及GPS导航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分别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有:、。解得: R1:R2=;由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有:、。解得: a1:a2=。 例3.(山东理综-17)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2018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天体运动的三大难点破解2赤道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参量比较讲义

赤道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参量比较 一、考点突破: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赤道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区别和联系。 难点:赤道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向心力来源。 一、同步卫星、近地卫星与赤道物体的相同点 1. 三者都在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都与地球的万有引力有关; 2. 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运行周期相同:T =24h; 3. 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物体的运行轨道半径相同:r =R 0(R 0为地球半径)。 二、同步卫星、近地卫星与赤道物体的不同点 1. 轨道半径不同 如图所示,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同r =R 0+h ,h 为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大约为36000千米,近地卫星与赤道物体的轨道半径近似相同,都是R 0,半径大小关系为: 赤近同r r r =>; 2. 向心力不同 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力完全由地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来提供,赤道物体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来提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赤道物体的重力;

3. 向心加速度不同 由ma r Mm G =2得:2r GM a =,又近 同r r >,所以: 近 同a a <;由 ma T mr =22 4π得:r T a 22 4π=,又赤同r r >,所以:赤同a a >;向心加速度的大 小关系为:赤同近a a a >>; 4. 周期不同 近地卫星的周期由2 2 4T mR mg π=得:==g R T 0 2π min 84;同步卫星和赤道物体的周期都为24h ,周期的大小关系为:近赤同T T T >=; 5. 线速度不同 由r m r Mm G 22υ=得:r GM =υ,又近同 r r >,所以:近同υυ<;由T r πυ2= 和赤同 r r >得:赤同υυ>,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赤同近υυυ>>; 6. 角速度不同 由2 2 ωmr r Mm G =得:3r GM =ω,又近同r r >,所以:近同ωω<;由赤 同T T =得:赤同 ωω=,从而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近赤同ωωω<=。 例题1 地球赤道地面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为F 1,向心加速度为a 1,线速度为v 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 2,向心加速度为a 2,线速度为v 2,角速度为ω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 3,向心加速度为a 3,线速度为v 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宇宙速度为v ,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F 1=F 2>F 3 B. a 1=a 2=g >a 3 C. v 1=v 2=v >v 3 D. ω1=ω3<ω2 思路分析: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即F 1=G 2 1 R Mm -F N ,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 2=22R GMm ,同步卫星的向心力F 3=2 3) (h R GMm +,所以F 2>F 1,F 2>F 3,A 错误;地面附近mg =G 2R Mm ,F 1a 3,B 错误; 2 R GMm =m R v 2 ,F 1<2R GMm ,所以v 1v 3,C 错误;地球自转角速度ω=R v 1,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和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