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2020年沪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二力平衡》专题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海市2019-2020年沪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二力平衡》专题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海市2019-2020年沪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二力平衡》专题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海市2019-2020年沪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二力平衡》专题同步练习(含答案)

力学专题

二力平衡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则苹果受力是不平衡的?

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手对水桶的作用力大于水桶对手的作用力?

C.木箱静止在地面上,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D.沙狐球离开手后,在水平台面上滑行越来越慢,是由于沙狐球受到阻力作用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则()

A.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

B.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C.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在木块上放一钩码后,继续拉动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3.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一个有趣的磁悬浮灯泡,其示意图如图6

所示。在磁悬浮灯泡的内部装有一块永磁体,在灯泡上方的展柜中安装有永磁

体和一个励磁线圈,给励磁线圈通电,在控制电路的调节下,永磁体和励磁线

圈所产生的磁场能使灯泡静止悬浮在空中。关于灯泡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

B.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上?

C.灯泡受到的磁力小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D.灯泡受到的磁力大于灯泡受到的重力?

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

挂上钩码.

(1)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______;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3)图中的小卡片已处于静止状态,小明用剪刀把小纸片一剪两半,纸片向两边运动.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

哪个条件?______.

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______状态.

(2)实验中,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

后,小车将______.说明:______.

1 / 4

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______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

探究二力是否______.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

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

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

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______.把硬纸板支撑起来,

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______.

7.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实验装置中,将系于小车两端的线挂上钩码,分别跨过两定滑轮,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水平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______.

(2)图2所示,A、B小车内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通、断电可遥控实现,当通电时,A、B小车吸合成一体.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图中所示情况下,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3)本实验用带轮的小车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滚动摩檫比滑动摩擦______.

8.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

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

后小卡片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

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

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B.小卡片容易扭转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如图所示某款“自动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2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

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求:

(1)当自动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摩擦力为多大?

(2)当自动擦窗机器人在竖直向下运动时,继续使用真空泵向外抽气,

则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会怎样变化?

10.如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

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

“探究______实验”.按图(a)所示进行实验

上海市2019-2020年沪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二力平衡》专题同步练习(含答案) 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______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______,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______.

11.为探究一对相互作用的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小丽和小红合作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们用F

表示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用F′表示弹簧测

力计B的示数.通过实验她们得到下表中数

据.

F(N)0.5 1 1.5 2 2.5

F′(N)0.5 1 1.5 2 2.5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两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总______.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在这个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的大小.

12.阅读理解:

牛顿第三定律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

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

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

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把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把两个弹簧秤A和B连接在一起(如图示)用手拉弹簧秤,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摩托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摩托车前进.摩托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摩托车就不能前进.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自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_____(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 / 4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______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答案:

1.AD

2.C

3.B

4.(1)改变拉力的方向(2)不能(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1)静止(2)钩码个数(3)转动;一对平衡力需在同一条直线上。

6.(1)质量;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7.(1)钩码的个数;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遥控实现电磁铁断电(3)小

8.(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纸片一剪两半(4)

A

9.(1)20;(2)不变;

10.二力平衡条件;静止;相同;相反

11.(1)相等(2)等于

12.(1)①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②等于?(2)①C?②D

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第一册 测量的历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103米;1分米= 10-1米, 1厘米= 10-2米;1毫米=10-3米 4.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 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 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秒表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 小时 , 分 。1h= 60 min= 3600 s. 第一章 声 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 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21== 4.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5.声音传递 信息 和 能量 6.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1-2 声音的特质 1.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

上海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上海市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6八上·双城期中) 小刚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cm,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 . 0.05mm B . 0.005 cm C . 0.1 cm D . 0.1mm 2. (2分)假若没有摩擦,下列情形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绳子打不成结实的结 B . 人不能在马路上行走 C . 人将在空中飘 D . 胡琴拉不出声音 3. (2分)我国运动员刘翔,多次在世界大赛上打破110m栏的世界记录,他的跨栏可以说是跑得非常快.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虽然他总没有离开小小的电视屏幕,但总能感觉他如同飞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 . 电视屏幕 B . 电视屏幕上的一条边 C . 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 D . 我们自己 4. (2分) (2016八·丰城月考) 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A . “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 “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 “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 “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5. (2分)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 春天到了,冰雪消融 B . 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C . 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 D . 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

6. (2分)在实验室里常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 A . 升华来获得高温 B . 凝华来获得高温 C . 凝华来获得低温 D . 升华来获得低温 7. (2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的关系图象,由此可知() A . ρa>ρb>ρc且ρb=ρ水 B . ρa>ρb>ρc且ρc=ρ水 C . ρa<ρb<ρc且ρc=ρ水 D . ρa<ρb<ρc且ρb=ρ水 8. (2分)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9. (2分)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上海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第一册 目录 让我们起航 1 去物理之海冲浪 2 有用的物理学 3 测量的历史 第一章声 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 声音的特质 第二章光 2-1 光的反射2-2 光的折射2-3 透镜成像2-4 光的色散 第三章运动和力 3-1 机械运动3-2 匀速直线运动*3-3 变速直线运动3-4 力力的图示3-5 重力力的平衡3-6 惯性惯性定律

1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 一、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它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三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 二、怎样学习物理 (1) 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要力求理解,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又要用到实际中去,为改善人们的生活,造福人类。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 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 三、阅读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 讨论:a. 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b. 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 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 c. 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d. 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 重要的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某一物理现象可能与某几个因素有关时,只让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考虑该因素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 (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 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3、方法: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之后比较速度的变化情况。 物理八年级沪科版第三章知识要点 第三章声的世界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上海初中物理教案(纯知识点)

第一单元声与光 要点提纲 一、声音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而产生的,所以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2.声音的特征 a.响度:声音强弱的程度,响度与声波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距 离有关; b.音调: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与 声音的频率f有关; c.音色:随着发声体的不同而不同。 3.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声波 称为次声波,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4.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 5.噪音的控制:(1)控制噪声源;(2)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3)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米/秒,这是目前宇宙中的极限速度。 2.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电灯,蜡烛等。 3.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太阳光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地球上时近似认为是平行光,而蜡烛,电灯之类的点光源发出的光为放射状光线。 三、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N:法线 入射线 反射线 θθ 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反射定律的中考题型,考作图题的概率比较大。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入射光线和 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不能写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 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的),反射定律适用于任何反射面,包 括曲面,但是初中阶段只讨论平镜面反射。 四、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平面镜成像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为正立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注意:作图的时候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实像用实线表示。 五、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特别的,当光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总是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线、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r)。 音色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最新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 第一册 测量的历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 2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 米;1分米= 10-1 米, 1厘米= 10-2 米;1毫米=10-3 米 4.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 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秒表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 小时 , 分 。1h= 60 min= 3600 s. 第一章 声 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声音在 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 21== 4.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5.声音传递 信息 和 能量 6.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1-2 声音的特质 1.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 强弱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 2.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沪科新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学生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的物体叫参照物。 都可以作为,但人们通常选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 物的 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的。 二、长度与时间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另外还有7个单位。 1k m=m,1m=dm=cm=mm=um=nm。 光年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 和组成。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其中国际制单位是。测量时间 的工具是。(2) 1h= min= s;1min= s;30min= h 4、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三、快与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ns) 6、单位换算关系: (1)长度单位:①.=×1012km=×1015m ;②1km=1000m=103m;③1dm==10-1m;④1cm==10-2m;⑤1mm==10-3m;⑥1μm==10-6m;⑦1nm==10-9m (2)时间单位:①1h=3600s=×103s;②1min=60s;③1ms==10-3s; ④1μs==10-6s;⑤1ns==10-9s (3)面积单位:①1km2=1000000m2=106m2;②1dm2= m2 =10-2m2;③1cm2= m2 =10-4m2;④1 mm2= m2 =10-6 m2 (4)体积单位:①1dm3=1L=10-3m3;②1cm3=1mL=10-6m3 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读数时,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8、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叫误差; (2)为了减小误差 ............,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3)误差不可避免 .....。 ......,只能尽量减小,错误 ..是可以避免的 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化曲为直法(例: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 (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14、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到达的刻度,即 为液体的体积。读数 ..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 ...相平。 16、科学探究的过程: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7、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越 ..,只与摆长有关 长。 18、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如果你家的摆钟老是走得 比实际的要快 ..,你可以将摆锤下面的螺丝向下调节,增长它的摆长。 19、正确估读三法: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估读呢分下面三种情况: (1)被测物体的末端落在刻度尺的两条最小分度线之间。如图1-3,此时直接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图中物体的长度为,其中的即为估读值。 (2)被测物体的末端恰好落在刻度尺的某条分度值线上。如图1-4,此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应为0。图中物体的长度为,其中最后的一位“0”为估读值。

上海八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声和光部分 一.测量的历史 1.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因此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 这个比较标准就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SI) 五个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 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物质的量摩尔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二.声 1.声音的产生:由于发生体的振动 注意: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振动,但是振动不一定发声 2.声音的传播: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有固体、液体、气体。 V固体>V液体>V气体 注意:(1)空气中声音传播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声速越小。 (2)15℃时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回声 (1)声音传播遇到障碍物,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另一部分穿过或绕过障碍物。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能力强。 (2)听到回声条件:听到前后两次声音时间间隔0.1秒。人想听到回声,需要站在障碍物前至少17米。 (3)声音测距两种题型 4.声音的特征 (1)响度:与振幅有关 (2)音调:与振动频率(符合f,单位Hz)有关。发声体音调通常与其结构有关,如弦乐器(弦长)与管乐器(空气柱)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大于20000赫兹是超声波 (3)音色:与频率组合有关 5.控制噪声 控制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三.光 1.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例: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 真空中光速最大v=3*108m/s 光线是一种假想的线,实际并不存在

2.光的反射 (1)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与反射角都等于0° (3)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4)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 (5)平面镜成像规律: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能成在光屏上的像为实像,不能成在光屏 上的像为虚像) (6)会画平面镜成像图 (7)光的反射实例:照镜子、倒映、潜望镜 3.光的折射 (1)斜射才发生折射,垂直入射不发生折射 (2)反生折射时空气当中的角是大角 (3)当同时发生反射与折射时会判断界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4)光的折射实例:海市蜃楼、看水中的物体(比实际浅),在水中看外面的物体(比实际高)、透镜成像、色散 4.透镜成像

(完整word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不是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研究物自身,一旦选定就认为参照物静止,一般选地面(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长度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dm)、厘米(㎝)、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单位换算:1km=103m 1m= 10 dm = 102㎝= 103mm= 106 μm= 109nm 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常见的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 使用前三看: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了要重新选择零刻度线)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和分度值 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单位组成) 测量的转化:①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②化曲为直:测弯曲的钢丝,可用细棉线③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4、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说明: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加精密的仪器②改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时间 1、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它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秒(μs) 2、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103 ms= 106μs 3、测量时间工具:秒表或机械停表 4、时间点:表示某个时刻,如:现在几点钟。时间段:表示两个时间点的差值,如:还有多久下课 四、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相同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

(完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上海)

第一单元 测量 力与运动 要点提纲 一、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 1.长度(l ,s ,h ):测量工具:刻度尺;国际单位:米(m ); 2.质量(m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国际单位:千克(kg ); 3.时间(t ):测量工具:秒表、打点计时器、单摆(间接);国际单位:秒(s ); 4.温度(t 、T ):测量工具:温度计(2种);国际单位:开(K );常用单位:摄氏度(℃) 5.体积(V ):测量工具:量筒;国际单位:米3(m 3); 6.力(F 、G 、f 、N ):测量工具:弹簧秤、测力计;国际单位:牛(N ); 7.电流(I ):测量工具:电流表;国际单位:安(A ); 8.电压(U ):测量工具:电压表;国际单位:伏(V ); 9.电阻(R ):测量方法:万用表(直接),伏安法(间接);国际单位:欧(?); 10.电能(W ):测量工具:电能表;主单位:千瓦·时(kw·h )。 二、常用单位的换算 1小时(h )=60分(min )=3600秒(s ) 1米(m )=10分米(dm )=102厘米(cm )=103毫米(mm )=106微米(μm )=109纳米(nm ) 1平方米(m 2)=102平方分米(dm 2)=104平方厘米(cm 2)=106平方毫米(mm 2) 1立方米(m 3)=103立方分米(dm 3)=106立方厘米(cm 3)=109立方毫米(mm 3) 注意:立方分米(dm 3)和升(L )等价,立方厘米(cm 3)和毫升(mL )等价。 1千克(kg )=103克(g )=106毫克(mg )=109微克(μg ) 1安培(A )=103毫安(mA )=106微安(μA ) 1伏特(V )=103毫伏(mV )=106微伏(μV ) 1千瓦·时(kw·h )=3.6×106焦(J ) 三、机械运动 1.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个被选为作标准的物体。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3.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 4.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仅限初中提法),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匀速直线运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直线运动;运动规律:t s = v 。 6.打点计时器实验:如果打在纸带上的点相邻间距都相等,说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且对于同一打点计时器,点距越大,说明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实验室打点时间间隔0.02秒(50赫兹)。 7.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s -t 图像) 乙 甲 乙甲v v <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第一部分运动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 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 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

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 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参照物:定义: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二) 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换算关系: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和。 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长度。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转化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 2、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 10 3 ms= 106μm 3、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 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 ③测量者估读 误差的减小: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 ②选用精密仪器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改进测量方法 (三) 1、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2、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 公式:v= s/t 单位:国际制单位:米/秒符号:m/s 换算关系:1m/s= km/h 3、直线运动:①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径是直线运动;用速度表 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②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的运动的平均快慢。 第三章声的世界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体 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3、回声与运用:①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②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玩0.1s以上 ③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 4、乐音与噪声:乐音: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 特征:音色: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的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共同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一般用分贝(dB)表示声音的强弱。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快慢决定,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的声音 噪声的防治:在处减弱,如会场内手机调到静音状态。 在中减弱,如在道路旁植树。 在处减弱,如带耳罩。 5、超声和次声:超声:频率超过 Hz的声音。 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 应用:B超、消毒、声呐等 次声:频率低于 Hz的声音 危害:能量高的次声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使人的平衡器官受到破坏;会产生恶心、 晕眩、旋转感等;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