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美食鉴赏论文

全球美食鉴赏论文
全球美食鉴赏论文

结 课 论 文

学生姓名: 刘宇轩 学 号: 20165789 学 院: 班戈学院 专业年级: 2016级金融学 题 目: 日本饮食文化

Japanese dietary culture

指导教师: 刘艳 教授 Prof. Liu Yan

评阅教师: 刘艳 教授 Prof. Liu Yan

2017 年 6 月

目录

引言 (3)

一、日本饮食的特点 (4)

(一)日本饮食文化之“精,少,淡” (4)

1.所谓“精” (4)

2.日本料理的“少” (4)

3.“淡”可以说是日本料理的最大优点 (5)

(二)日本文化之“生”和“鲜” (5)

二、日本的美食 (6)

(一)怀石料理 (6)

(二)寿司 (6)

(三)茶道 (7)

三、日本饮食的习惯 (8)

(一)简约的饮食风格 (8)

(二)分餐不怕盘子多的日本人 (8)

(三)饮食习惯与民族性格 (8)

后记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因为深受家人影响,因此传统日式料理成为了我味觉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学时期曾阅读了不少旅日文化学者徐静波先生的文章,对于日本的美食及其饮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日本料理”在八十年代初进入广州,是日语中“日本式烹饪”的意思。当提到日本料理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寿司、生鱼片,或是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的怀石料理。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日本料理是日常的传统饮食,特别是在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末期所形成的饮食。

日本料理店最初只是一些高档酒店开办,主要的客户是日本商社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日本访问团、还有少数在日本生活过的中国人。随着国内对日本文化的介绍和传播,日本料理店在全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越开越多。

借由这次论文,我将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索。即:为什么日本料理能得到中国人的追捧?日本饮食的特点在哪里?日本的饮食文化又是怎样的?

因为学识浅陋,本文中有相当的文字引用自徐静波先生的著作,在此向徐先生致谢,感谢他的著作成为了我中学期间对于美食不懈探索的一盏明灯。

一、日本饮食的特点

自古以来,日本不断从中国学习文化,有科学技术,当然也包括饮食文化。这自然和当时中国的强盛密切相关。在现在的日本料理中不难发现很像中国菜的“野菜炒め”。崇拜并学习强者似乎是日本的特色。

到了近代,中国逐渐没落,西欧逐渐强盛的时候,日本明治天皇进行改革,大量学习西方的技术,文化。在日本科技逐渐发达的同时,日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由吃熟菜变为吃生菜沙拉。

(一)日本饮食文化之“精,少,淡”

1.所谓“精”

就是无论什么料理,都很好看,至于味道怎么样,那是其次。中国菜可以不同的菜放在同样的盘子里,但是日本料理就不一样了,基本上不同的菜是放在不同的盘子里的,而且盘子是奇形怪状,摆放的方向也是有讲究的。做出来的菜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如果不考虑味道的话,日本料理确实很好看。

2.日本料理的“少”

中国人吃饭讲究的就是个实在。要吃好,并且还要吃饱。吃好自然不必说,要吃“饱”,这在吃日本料理时就有点困难了。中国人吃菜是一筷子,一勺子地吃。日本人是一片菜叶一片肉地吃。往往一顿饭吃下来,只有六分饱,过两个小时又想吃饭了。在日本花四百日元买的便当,也就是盒饭,往往里面就是三块炸鸡和一片黄瓜,几片腌萝卜。可别以为有三块鸡肉就很合算了,在日本鸡肉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白菜都比它贵。正因为蔬菜价格很高,所以日本料理里蔬菜的分量不多。也不光蔬菜,其它的东西一样很少,往往一样菜是一小口就结束了。

3.“淡”可以说是日本料理的最大优点

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估计也和他们饮食的清淡有关。中国菜基本上每样菜下锅之前都要先往锅里倒油,没有油,也就不会有美味的中国菜。而传统的日本料理则很少用油,寿司,生鱼片,都是十分清淡的食品。刚吃的时候也许会感到精淡无味,但是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很爽口,和中国菜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不过就健康角度来说,我认为还是日本料理更好一些。

(二)日本文化之“生”和“鲜”

按照日本人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营养最丰富、体内所蕴含的生命力最旺盛的,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日本人喜欢将食物生吃,不仅生吃各种蔬菜和各种植物,而且生吃鸡蛋,生吃鱼,生吃肉。

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新鲜有助于卫生,时鲜则有助于健康。因为,“时鲜”之际,生长激素最旺盛,营养价值当然最高。日本人很久以前就已认识到这一点,在《万叶集》中屡屡可见的食用“时令”物的叙述,无疑就是一种证明。

二、日本的美食

日本列岛的食物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兼容并蓄的,花样品种繁多,制作精细,讲究营养,体现烹饪美学。日本的烹饪既有区域性又有季节性。对于许多日本人来说品尝各地风味是旅行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论是火车站卖的便当,还是远郊旅馆里的精美正餐,都是游客们孜孜以求的。

(一)怀石料理

怀石料理,最早起源于禅道,从日本京都的寺庙中传出。僧人的饮食清淡,而且过午不食,饥饿难耐之时便想到将石头加热后抱在怀中,抵挡些许饥饿感,后来渐渐有了“怀石”的说法。演变到今天,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保留了下来,并最终完善成一套精致复杂的用餐程序。

怀石料理通常是三菜一汤,当然也有种类很丰富的时候。怀石料理的季节性强,每个季节的食品搭配都不一样。以春季怀石料理为例,包括生鱼片、大酱汤、白饭,用完后再端出的是煮菜、烤食。现在通常又多一道小菜叫“寄放钵”。用完了汤、饭,可饮一杯清酒,再进“寄放钵”。

在怀石料理中,器皿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料理本身。怀石料理的器皿以木器、陶器、瓷器和金属器为主,无论何种材料,精致的做工和流畅的线条是一定要的。“一个好的怀石料理厨师,会从拿到手的器皿的材质和外形,思考应该用它来盛放什么食物。比如,夏天用玻璃器皿会让人觉得清凉,用锡器做汤碗会比陶瓷器更加贴合唇部……不要求固定的食物对应固定的器皿,大多由厨师的审美观决定,所以用器皿搭配食材也是怀石料理的难度之一。”

(二)寿司

寿司是日本料理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寿司”是它的汉语译音,它在日语中的发音为“sushi”。其以简单为美味,以自然为美味,日本料理之所以逐渐在世界各地蔚然成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原因在此。寿司是日本料理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种类也很多,按其制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生、熟寿司、

压寿司、握寿司、散寿司、棒寿司、卷寿司、鲫鱼寿司等等,而其中鲫鱼寿司被看作是日本料理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寿司。说到寿司,可以说说品尝寿司的顺序。吃的次序,当然可按个人喜好,但若想品尝到每款寿司的真正鲜味,最好先吃白肉,再吃红肉;先吃刺身再吃熟食;先吃味淡而后吃味浓的寿司;而每吃一件,都可以一薄片来清清口腔食物的余味,以令吃下一件寿司时品尝到最真实的鲜味。

(三)茶道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

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三、日本饮食的习惯

(一)简约的饮食风格

日本的饮食比较简约,但讲究营养搭配。早餐面包、红茶或绿茶,午餐在外头吃一份套餐,多是一块鱼或是一两块肉、蔬菜和酱汤,晚餐在家吃,三菜一汤足矣。

其实日本人吃的菜花样也不少,但是每样量少,不像中国人那样把菜装在大盘子里,他们是把菜装在小巧的碟子里。高级日本料理店里的料理也是一样一点儿,摆得很有艺术性,仅让你尝个鲜的。日本人长寿,与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很大的关系,据说酱汤、纳豆、梅干是日本人长寿的三宝,这三样东西都富有营养价值,有了这三样宝,再加一碗米饭,营养就差不离了。吃中国菜感觉味道特别重,而日本料理就比较清淡,平时煮菜用的调料不多,基本上是盐、日本特制的调味料和调味酒。

(二)分餐不怕盘子多的日本人

日本人用餐时实行严格的分餐制。日本人的分餐习惯是从小培养的。二战后,日本的小学开始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一律实行分餐制,公用餐具与个人餐具分开,学生餐具每天严格消毒。孩子们养成了这个习惯,回家后实行分餐制也就很自然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分餐制在日本家庭已相当普及了。日本人家里盘子、碟子特别多,几乎所有日本人家庭都有餐柜,不同花色、样式的餐具摆满餐柜。日餐花样多分量小,一次在朋友家中用餐时,记者发现,女主人将每份菜都分成小盘,每人一份,所以四个人吃五道菜,盘子就已经占去了二十个。

(三)饮食习惯与民族性格

饮食习惯与民族性格息息相关。去中国旅游、体验过中国人饭局的日本人回来后就十分感叹:“中国人真不可思议,端出那么多菜,每道菜都吃不完,但是对

中国人来说,没有剩下菜好像就是菜不够似的,就好像是对客人不热情。”日本有个黑乌龙茶的电视广告,画面上先是一群中国干部模样的人在大吃大喝,然后他们开始喝乌龙茶,据说这样就能消解脂肪了。从这个广告可以看出,在日本人的印象里,中国人就是吃得太多了。日本人就算请客,也不会做太多的菜,让你吃得六七分饱而已。

典型的日本食谱:一块红鲑鱼,一盘生菜,一碗豆腐和蔬菜酱汤,再加一杯水果汁或者蔬菜汁,据说这是世界上最营养的日本料理了,能制造世界级的美女。在日本,节食是很普遍的现象,七分饱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曾有一大学老师告诉笔者:为了防止发胖,晚上九点后决不吃任何事物,几十年如一日。在日本,胖人比较少见,大部分人身材都较均衡。

后记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文明始于饮食。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饮食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要,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自身内涵,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

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饮食文化”。中国菜讲究“色、香、味”,日本菜讲究“色、形、味”。变了一个“形”字,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就出来了。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在整个日本饮食环境里,处处洋溢着含蓄内敛却依然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而重视历史的日本人更是把古人的饮食习惯一丝不漏地继承了来。为此,把烹饪出来的菜肴也作为自然风物中的一束花朵,用以点缀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孙璐. 浅析日本饮食文化[J]. 西安社会科学, 2010, (04) .

[2] 徐静波. 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J]. 日本学刊, 2008, (05) .

[3] 方海燕. 从饮食看日本文化的特征——以中日饮食文化的关系为中心[J]. 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2008, (04) .

[4] 日本的饮食文化[J]. 健身科学, 2004, (12) .

[5] 尹文华. 浅谈中日两国饮食文化[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4) .

[6] 谭玲著,《饮食文化对比》[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20页

[7] 边冬梅,《日本食文化刍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

02期)

[8] 徐静波.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因学术水平有限,可能有未经查实的引用

纪录片鉴赏论文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姓名: XXX 专业班级: 计算机XXXX3 学号: 32XXXXXXX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 2012.6.6

目录 一、纪录片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纪录片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名人点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我的看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诗意海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化凝聚的情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物的进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隽永旁白........................................................................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球美食鉴赏论文

结课论文 学生姓名:刘宇轩学号: 学院:班戈学院 专业年级:2016级金融学 题目:日本饮食文化 Japanese dietary culture 指导教师:刘艳教授Prof、Liu Yan 评阅教师:刘艳教授Prof、Liu Yan 2017 年 6 月 目录 引言 (3) 一、日本饮食的特点 (4) (一)日本饮食文化之“精,少,淡” (4) 1、所谓“精” (4) 2、日本料理的“少” (4)

3、“淡”可以说就是日本料理的最大优点.......................................5(二)日本文化之“生”与“鲜” (5) 二、日本的美食 (6) (一)怀石料理 (6) (二)寿司 (6) (三)茶道 (7) 三、日本饮食的习惯 (8) (一)简约的饮食风格 (8) (二)分餐不怕盘子多的日本人 (8) (三)饮食习惯与民族性格 (8) 后记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因为深受家人影响,因此传统日式料理成为了我味觉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学时期曾阅读了不少旅日文化学者徐静波先生的文章,对于日本的美食及其饮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日本料理”在八十年代初进入广州,就是日语中“日本式烹饪”的意思。当提到日本料理时,许多人会联想到寿司、生鱼片,或就是摆设非常精致,有如艺术的怀石料理。然而,对许多日本人来说,日本料理就是日常的传统饮食,特别就是在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末期所形成的饮食。 日本料理店最初只就是一些高档酒店开办,主要的客户就是日本商社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日本访问团、还有少数在日本生活过的中国人。随着国内对日本文化的介绍与传播,日本料理店在全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也越开越多。 借由这次论文,我将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与探索。即:为什么日本料理能得到中国人的追捧?日本饮食的特点在哪里?日本的饮食文化又就是怎样的?

2017广东卷满分作文:了解中华饮食就已读懂半个中国

了解中华饮食就已读懂半个中国 谈起中国,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那如巨龙般穿梭于山岭之间的雄伟长城?或是栖息于竹林中那一只只憨态可掬的黑白精灵?这些的确都是组成“中国”二字不可或缺的笔画之一,但在笔者看来,若要真正地了解中国这一神秘的东方古国,必先从“中华美食”四字谈起。 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何谈中国必先从美食入手呢?答案其实就隐藏在简单的五个字中———“民以食为天”。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民而言,经过如此多年的传承,中华美食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果腹之物,而是我们一代代传承的文化,是我们一世世流传的记忆。了解了中华美食,便读懂了半个中国。 泱泱华夏,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过去,人们往往按地域分居,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从而形成了一种种风格迥异的美食。许多时候,一个地区的风格都已尽皆包括在当地的美食之中,四川人的热情直爽就如川菜般痛快淋漓,浙菜的精巧细腻正是苏杭人民清秀淡雅的最好体现……将这众多地区的饮食文化集中在一起,便构成了“中华美食”四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兼收并蓄就在这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尽管这让人有些不愿提及,却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实。发展到如今,中华美食似是在不经意间走上了一条岔路,“食品安全”之忧给“中华美食”这一幅绚烂的画卷染上了些许不和谐的色泽。 自最初的“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般,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我国食品从过去的“为众人所追捧”逐渐演变得令人们都不甚放心,其中过程不由令人为之扼腕。与其说中华人民丢失的是那一份制作美食的手艺,不如说我们失落的是那一颗颗纯真的赤子之心,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再懂得如何制作美食,而是现如今的许多人宁愿为了金钱而将真正的“美食”二字置之不理。 这或许便是过快的发展带来的弊端吧,如世界人民所见,中国的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我们享受着飞速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也必然要承受随之

中华美食_优秀作文

中华美食 中国美食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更是包含了华夏民族对美食的热爱。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菜系为中国的“八大菜系”,川菜的辛辣.粤菜的淡中求美……都是我的最爱。 一个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记录片激起了我对中国美食的兴趣。每天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打开电视看《舌尖上的中国》,它就像我的老师一样,我每天如饥似渴的向他学习着。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要真真正正的认识美食,只有你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你才能了解美食的真正意义。 看节目时,每个厨师的风格独树一帜,代表一众方地,做出来的食物也是让人直流口水。酥脆的叫花鸡,爽口的白切鸡,美味的盐酥鸡等等……还有北京的烤鸭、江苏的东坡肉、福建的佛跳墙……种类奇多,让人眼花缭乱,只能赞叹中华美食博大精深。 我渴望有一个机会能去西安。在电视上,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这才是我最重视的)。西安的名菜不多,但是形形色色的小吃可以说是一绝。说到小吃,西安的大麦市街回民风味小吃街人来人往,大多数都是来一品西安的美食文化的。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你走在这条街上,可以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能用高级食材做出好菜的厨师不算是高手,但用普通的食材做出好菜的厨师才是高手,肉夹馍就是一个例子,一张普通的面饼再配上一些卤羊肉,就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又受人喜爱肉夹馍,虽然肉夹

馍选材普通,但是它物美价廉,卤味醇香肥而不腻,深受人们的喜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认识美食,品尝美食,让我从中受益不浅,食物不分贵贱,食材也可以是普通的,只要制作的人用心就可以做出一份美食,它不仅仅是口感上的满足,它可能更是一个故事、一份情感、一种文化。 文字:董智宇

饮食对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论文

饮食对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我们如何继承及发扬中国饮食文化 把中国的饮食文化转化为全球性的商品。 弘扬民族饮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

中华的美食作文200字

中华的美食作文200字 导语:各国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壮丽河山;各国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风土人情;各国都有自己举世无双的先进科学。以下是为大家精心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咚咚咚”阿姨听见了敲门声,赶紧去开门。“欢迎来到中华美食”。 我们换好了衣服,坐到座位上,阿姨问我们了几个问题,又给我们讲了北方人最爱吃的“面”的故事,我们都认真仔细的听着。讲解完毕后,我们就要动手了,主题是做“蝴蝶面”。阿姨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些面粉,在给我们每人三块白面,就可以做了。 第一步:把一小块白面沾满面粉,然后把白面放在手心里使劲搓,把它搓成扁圆形。 第二步:把白面压扁,用擀面杖把白面擀成面片儿。 第三步:把大拇指和食指放在白面的中间,往里收,挤成一个蝴蝶结的形状。在用这些方法把其它的两个白面做好。 在阿姨的认真指导下,我们很快的做完了。阿姨去煮面,我们就去脱衣服,洗手。蝴蝶面煮好了,我们品尝着劳动的果实,感觉不错!这是我们在星期八小镇的第一站。 大家对中华少数民族的美食有什么了解呢?就让我来讲一讲吧!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时古时对内蒙古大草原最真实的写照。那么,内蒙古又有什么美食呢?内蒙古人喜

欢用牛羊奶制作奶饼和可口的奶酪,他们还会把牛奶煮成醇香的奶茶。真让人垂涎三尺啊! 接着,我带大家到新疆维吾尔族去旅游一番。维吾尔族有又香 又甜的哈密瓜,有吐鲁番的无核葡萄,还有库尔勒的香梨……一年四季物产丰富,瓜果飘香。 接下来我们回到“起点”—汉族去看看。我们汉族的主食以面条、米饭等谷物,而蒙古族等民族是以牛羊肉为主食。我们浙江是属于苏菜系,口味偏甜,十分可口。 听我介绍了那么多,也和我“旅游”了一番,相信你对民族美 食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吧! “民以食为天”。——题记 各国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壮丽河山;各国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 风土人情;各国都有自己举世无双的先进科学。 可我只选择中华美食,因为它很独特。 传统的春节,是少不了一样美食的,那就是饺子!饺子是在薄面 皮里面包上调制好的馅儿做成的。我最喜欢香菇猪肉馅儿的,吃到嘴里,口齿流香;吃完过后,回味无穷。当然,根据自己的喜好,爱吃 什么包什么,随心所欲。现在,饺子已经走向世界,大家知道饺子的英语单词是什么吗?Yes,就是dumpling。但在这个世纪没有dumpling,只有jiaozi(即“饺子”的中文拼音)。嘻嘻,你是不是垂涎三尺了呢?

美食制作欣赏论文格式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食制作欣赏论文 ××××食品制作(加工)技术(二号黑体) 学院名称:(四号宋体) 专业班级:(四号宋体) 学生姓名:(四号宋体) 学号:(四号宋体) 指导教师姓名:付兴周 2016年6 月

目 录 1 引言2 1 1 …………………………………………… 1.1.2 …………………………………………… 1.2 ××××××××××××× ……………………………………………… 1.3 ××××××××××××× ……………………………………………… 2.1 ×××××××××××××……………………………………………… 2.1.1×××××××××××××……………………………………………… 2.1.2×××××××××××××……………………………………………… 2.2 ××××××××××××× ……………………………………………… 2.3 ××××××××××××× ……………………………………………… 3.1 ××××××××××××× ……………………………………………… 3.2 ××××××××××××× ……………………………………………… 参考文献 ………………………………………………………………………………

中文题目 摘要:× 关键词:×××; ×××; ×××;

××××××××××××××××××××××××××××××××××××××××××× 1.1.1××××××××××××××× ××××××××××××××××××××××××××××××××××××××××××××× 1.1.2 ××××××××××××××× 1.2 1.3 ××××××××××××××× 2.1 ××××××××××××××× 2.2 ×××××××××××××××××××××××× 3.1 ××××××××××××××× 3.2 ××××××××××××××× 参考文献 [1] ×××××××××××××××××××××××××××××× [2] ×××××××××××××××××××××××××××××× [3]

2017宜昌高考作文题目:中华美食

2017宜昌高考作文题目:中华美食 导读:本文2017宜昌高考作文题目:中华美食,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7宜昌高考作文题目:中华美食 全国卷I 全国卷I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英语、文综、理综使用新课标全国卷I)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详叙法 【特点】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略叙法 【特点】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直接抒情法 【特点】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间接抒情法 【特点】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到语言美丽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先叙后议法 【特点】

纪录片鉴赏论文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姓名:XXX 专业班级:计算机XXXX3 学号:32XXXXXXX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 2012.6.6

目录 一、纪录片简介 (1) 二、纪录片看点 (1) 三、名人点拨 (2) 四、我的看法: (2) 诗意海报 (3) 文化凝聚的情感 (3) 事物的进化 (3) 隽永旁白 (4) 参考文献 (4)

《舌尖上的中国》 学号:XCCXXXX1姓名:XCV专业班级:计算机XX3 一、纪录片简介 “一碗汤里喝尽一个时代的味道,一只枇杷也许是一个永远不再来的夏日”——在过去的一周内,央视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超乎想象”的热度风靡荧屏和网络。 这部纪录片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很多“吃货”表示,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回味主题后,还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从片中可以感知到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这里的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丰富的食材高清镜头下,东方美食端上“深夜盛宴”。 从查干湖捕鱼到南海渔夫,从山东烙饼到新疆烤馕,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从5月14日开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仿佛中国料理的美食大全。这一部仅有7集的纪录片取代多部热播电视剧,成为热点话题。该剧被誉为“吃货观众的必追剧”最大原因,莫过于它在让观众们“一解眼馋”的同时也随着电视机的镜头走遍中国各地,踏上了寻找让中国人为之幸福且引以为傲的料理之旅。 二、纪录片看点 “与其说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部《中国国家地理》来得合适。”正是因为这种返璞归真的还原美味,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美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舌尖上的中国》,吃的是五谷杂粮,品的是甜酸苦辣,感悟的是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更有观众称看完纪录片感触最深的是“食品安全危机下对食物返璞归真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第一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更是用高清技术将制作美食的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生活中厨房里再普通不过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让许多观众有了想亲手烹饪的冲动。 另外,如果要说“勾人馋虫”的最大法宝,那便是在高清镜头下那些五花八门的美食了:茄汁肉夹馍、鱼头泡饼、醉湖蟹……在高清镜头下这些美食披上了完美的色泽,光看着就让许多观众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陈晓卿也曾调侃:“中国人从来不把自己限制在一张乏味的食单上。深夜继续残酷大规模发吃。” 传承的炖锅洗手做羹汤,提供原料者是最可爱的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舌尖上的中国》开篇就从食材的采集入手,一定程度上所体现出平时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等基本食材背后采集者艰辛的一面。

中国美食文化作文800字 2019年最新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极为丰富的。下面是整理的中国美食文化作文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美食文化作文0字(一) 中国美食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更是包含了华夏民族对美食的热爱。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菜系为中国的“八大菜系”,川菜的辛辣.粤菜的淡中求美......都是我的最爱。 一个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记录片激起了我对中国美食的兴趣。每天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打开电视看《舌尖上的中国》,它就像我的老师一样,我每天如饥似渴的向他学习着。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要真真正正的认识美食,只有你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你才能了解美食的真正意义。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行路让我认识了美食。 最近我在学校里找到了一本科普类书籍,《十万个为什么》下,其中讲述了各种名菜、小吃、酒水、调味料等的来历。我最为喜爱的故事是南通甜炒面的来历。故事是一位官员来到南通审查当地的情况,但是走到半路遇到强盗,抢光了他所有的东西。他来到一位地主的家里请求住宿一晚,但地主看他不顺眼,就对手下说“把剩下的面条和猪饲料抄一遍,打发给这个乞丐。”但那个厨师不忍心,就在里面加了花生和白糖拿给那位官员,但官员吃起来味道非常好,官员问这道菜是怎么做的,那个厨师一五一十的说了。官员回家吩咐厨师把这道菜做出来,味道绝佳。之后他们把配方传了出去,这就是南通甜炒面的来历。这个故事就像这道菜的味道一样,其中包含了那位厨师的仁慈。 我渴望有一个机会,能去历史悠久的西安。为了我能了解历史的宏伟,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西安(因为兵马佣就在那里。)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这才是我最重视的)。西安的名菜不多,但是形形色色的小吃可以说是一绝。说到小吃,西安的大麦市街回民风味小吃街人来人往,大多数都是来一品西安的美食文化的。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你走在这条街上,可以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能用高级食材做出好菜的厨师不算是高手,但用普通的食材做出好菜的厨师才是高手,肉夹馍就是一个例子,一张普通的面饼再配上一些卤羊肉,就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又受人喜爱肉夹馍,虽然肉夹馍选材普通,但是它物美价廉,卤味醇香肥而不腻,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管什么样的美食它的背后总有一个故事,领略它的美意就品其中的滋味吧。 去年我去了泸州的古蔺县,那里产著名的郎酒,因为它的名气,我也斗胆品尝了一小杯。闻起来很香,味道有些辣,咽下后香气返回口中,唇齿留香。席里还听到关于郎酒的故事从前有一位青年很爱一位姑娘,但是丈母娘要求彩礼是一百坛酒,于是青年自己动手辛苦酿制了一百坛酒,娶了姑娘,以后酿酒为生。他为人很善良,酿出的酒深受人们欢迎,时间久了人们就称那个青年酿出酒的叫“郎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认识美食,品尝美食,让我从中受益不浅,食物不分贵贱,食材

韩国文化赏析论文

韩国文化赏析结课论文 题目:韩国饮食与文化 ??????? 姓名:李振___ 班级:机电15-1班__ 学号:1530120113____

韩国饮食与文化 摘要 韩国是一个饮食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韩国人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劳 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韩国美食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本文将从韩国饮食特点 和韩国饮食礼节两方面谈谈韩国的饮食文化特点。 关键词:韩国饮食文化 一、韩国饮食文化概要 韩国四季分明,各季有各季的食品,因此食品品种非常丰富。韩国还三面环海,寒流与暖流交汇,沿海岸有肥沃的滩涂,所以鱼贝种类也很多。韩国人为了智慧地度过酷暑和寒冬,很早就开发了鱼虾酱之类发酵食品,其加工技术十分发达,而且传统的海味料理也发达。 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韩国人自古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韩国人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 韩国人普遍爱吃凉拌菜。凉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开水焯过后,加上佐料拌成的。还有生拌鱼肉、鱼虾酱等菜肴。生拌鱼肉,是把生肉、生鱼等切成片,加上作料和切成丝的萝卜、梨等,再浇上加醋的酱或辣酱拌成。 汤也是用餐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它通常用蔬菜、山菜、肉类、大酱、咸盐、味素等各种原料烹调而成。 在韩国自古以来礼仪食品种类繁多,如生产、三七日、百日、周岁、婚礼、聘礼等的贺礼食品,巫俗食品、祭礼食品、寺庙礼仪食品等。其中,寺庙食品忌五辛(蒜、葱、小根蒜、韭菜等)和荤菜,用山菜、野菜、树根、野果、树皮、海草类、谷类制作,不加任何调料,形成自然产品本身固有而独特的文化,其烹饪方法在各寺庙之间口传至今。 祭礼食品以糕饼为主。儒家的祭礼食品同巫俗食品形式基本一致,但祭礼食品已相当现世化,而巫俗食品还依然如故。如在巫俗食品中,把红枣泥或生肉片放在蒸米面糕上,这种做法表明阴阳相谐观念多么根深蒂固。 韩国的饮食习惯与家庭形式有密切关系。韩国人自从从事农业就开发发酵食品,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对调味食品酱油、辣酱、大酱等尤为讲究。 同时,为了用于饭前酒、接待客人、祭礼自酿家酒,还常备鱼虾酱、咸菜、肉干、鱼干等下酒菜,由此开发了各种食品加工技术,发展了丰富的饮食文化。 韩国人对传统的素食独有情钟,以素食为主的寺庙食品自不必说,就是泡菜、

2020年南阳高考作文题目:中华美食

2020年南阳高考作文题目:中华美食 2020年南阳高考作文题目:中华美食 全国卷I 全国卷I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英语、文综、理综使用新课标全国卷I)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远近结合法 【特点】 同一棵植物,远看和近看是不一样的。这同照相一样,放在照相机的前面和远离照相机,摄下来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采用远近结合法描写植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给读者以完美的印象。采用这种方法描写植物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说清楚是远看的还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叙述的顺序,或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这样文章才能条理分明。

时序变换法 【特点】 植物各个部位的形态和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我们把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写出来,同时把前后有关的情况交代清楚,就等于在不同的时间给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这一组彩色照片,读者对它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采用时序变换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时积累资料。要有计划地在不同季节对同一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并记下观察日记,这样,写作时才能对积累的材料进行取舍,写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观察的连续性。 生长变化法 【特点】 植物总是要生长的,一般要经过发芽、生枝、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如果把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和生长的情况与下来,就好像给这棵植物拍了一部小电影。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了解植物生长的全过程。采用生长变化法描写植物,首先要注意把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写下来;其次要交代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前后情况和过程;此外要注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写下来。 展开联想法 【特点】 我们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联想到其它事物,这些事物往往与这棵植物有共同之处。例如我们看到棉桃,联想到洁白的雪花,这是因为雪花和棉花的颜色相同;我们看到大西瓜,联想到篮球,

中国饮食作文

chinese food culture Famous for its abundance and exquisite, Chinese food culture ha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nation's tradition cultures. China is of long history with a vast territory.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climate, products and customs, there are widely different food styles and taste in local regions. Through creation by past dynasties, the long standing cooking art has formed rich and colorful local dishes. Among them, "the eight major dishes" enjoys the upper reputation, which consists of Shangdong, Chekiang, Sichuan, Jiangshu, Guangdong, Hunan, Fujian and Anhwei. Shandong dishes are divided into two factions as Tsinan and Jiaodong dishes. They are good at clear dishes, pure but not greasy. Sichuan dishes have enjoyed the fame that every dis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 and none two share the same taste. They are also famous for pocked, peppery and savor taste. Chengdu and Chongqing dishes are two mail branches. Jiangsu dishes lay stress on the original taste with proper sweetness and salty. They consist of Yangzhou, Suzhou and Nanking branches. Chekiang dishes are both delicious and sweet smelling, both soft and slide, clean and not greasy. They consist of Hangzhou, Ningbo and Shaoxing

中华美食作文素材

中华美食作文素材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以下是中华美食作文素材,欢迎阅览! 中华美食作文素材【1】 我们美丽的祖国地域辽阔,我没去过的地方不少。可我以为,北方人的日常饮食,大概都是离不开面食的吧? 像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西的刀削面!河南的大蒸馍!陕西的羊肉泡馍!山东的煎饼卷大葱,我都曾吃过的,那都是各有风味!颇具特色的地方名吃,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是回味无穷啊! 在炎热的夏季,北京城的地面温度可以达到50℃,当你大汗淋漓地跑进一家干净!清凉小餐馆里,向服务员要一碗炸酱面,里面还需要配有青绿色的黄瓜丝。这当儿,慢慢地品尝着清绿色的茶水,等着吃炸酱面,颇为安逸呢! 消费既简单,且价钱又不贵,吃起来却是相当可口的。慢慢地,汗水也没了,肚子也饱了,甚是惬意啊! 人们的生活好像是乏味的。平日里粗茶淡饭的,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而在喜庆的日子里,宾客溢门!高朋满座,又会美酒佳肴地铺张一番。这样跌宕起伏的生活,又似乎是充满了诗意! 人们的生活确实是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离不了,锅碗瓢盆交响乐,唱响着人生的七色音符。朴素!平淡的生活!就是幸福的人生,越简单越好。就如同那些地方名吃,只要是具有它们自己

的特色或风味,也就足够了。如果缺乏了其中的材质与工艺,便可能会是无人问津了。 如是,每个人若能做出他真实的自己,尽可以满足了!真诚地做人!踏实地做事,谦虚谨慎!以礼待人;清心寡欲淡定从容,就如同品尝那小葱拌豆腐一般,既价格便宜,且清爽可口,吃在嘴里凉丝丝的,咽到肚里美滋滋的,何乐而不为呢? 人们都会在节假日里与亲朋们互道祝福说:祝你平安!仔细地想来,这极为简单的四个字,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呢! 平安即福,此话确是千真万的。生命的存在!生命的价值!生活的质量!幸福的指数等等,全靠平安作为基石!作为天平!作为人生篇章得以续写的文房四宝。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不论是谦谦君子,拟或是卑贱下人,只要质地优良,且又有先进!合理的工艺,就不愁滞销,不愁没有市场! 请铺就笔墨纸张,大胆书写自己的美食人生吧! 中华美食作文素材【2】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在美国的华裔移民不再追随美国饮食文化,开始自己动手做饭,回归中华饮食传统,由此减少饮食开支。回归中华美食的过程,不仅节省开支,有益健康,也寄托了华侨华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据新美国媒体网报道,为了节省开支,来自香港的67岁移民王先生和家人最近开始自己买菜做饭。在香港时,王先生曾经是一名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论述十分正确,而事实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有识之士莫不诊脉问疾。然而中国餐馆则大异其趣,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并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但是如果要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饮食文化,可以操作的办法是把握住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笔者在这里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讨论中国饮食文化时,从饮食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着手。而实际上,中国饮食文化,实际上也是指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而要谈中国饮食文化就必须涉及到中国文化,两者的关联是极其密切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 中国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呢?这必须了解一下早期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因为越是在早期,文化受环境的制约越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主要温床黄河流域的土地十分虽然较肥沃,但是其它环境较恶劣,多风少雨,生存的条件亲不好。文明产生以后,当时的文化就以比较强烈的现实主义的思潮表现出来,伦理道德的色彩十分浓厚。因为这个社会需要谦让需要少欲,而一个社会需要什么的时候,往往是她缺少什么的时候。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早熟的特征。马克思就曾经认为,中国文明是一个早熟的婴儿,她的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反观西方文明,则大相径庭。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的希腊文明,以其独有的浪温气息写入文明史,马克思曾经认为希腊文明是一个发育正常的婴儿。中国文化的生存土壤,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得于农业的生产,由于土壤及其它因素等十分不利于农业生产,现实的苦难产生不了文化的浪漫,因而中国文明以其强烈的道德和禁欲特征贯穿始终。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是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但这只是理想而已。战国之际,列国纷争,以实力相较,最终秦国因鼓励军功,奖励耕战而一统天下,这是人心所向。天下纷争,百姓如何生活,这也是历史的选择。只有一统,才不至于“天下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语)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楚国也是曾流露出浪漫主义的思潮,但是很快被北方现实主义的思潮所笼罩和淹没,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书同文,以后的历史就是天子一统的历史。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了维护这一统的局面,允许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 广府菜论文

课题:中国特色美食鉴赏之广府菜与湘菜 饮食文化的差异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132班 姓名:袁志基 学号:201310824636 指导老师:于新老师 2015年10月30日

中国特色美食鉴赏之 广府菜与湘菜的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作为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广府菜和湘菜饮食文化从古到今源远流长,从达官贵人 到平民百姓,花样齐全,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广府菜独具特色,善于在模仿中创新,用料广博,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做工考究,讲究“镬气”,注重形象,五味俱全,浓淡适宜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皆可入肴;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 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关键词:广府菜湘菜相同点差异特色 正文 一、广府菜、湘菜起源 广府菜起源 粤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同其他地区的饮食和菜系一样,都有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共同性。早在远古,岭南古越族就与中原楚地有着密切的交往。随着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许多中原人为逃避战乱而南渡,汉越两族日渐融合。中原文化的南移,中原饮食制作的技艺、炊具、食具和百越农渔丰富物产结合,这就是粤式饮食的起源。粤菜起源于汉,就是 凭借这段历史来说的。 粤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与广东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广东地处亚 热带,濒临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产富饶。故广东的饮食,一向得天独厚。早在 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就载有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而且可以想见千余年前的广东 人已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异味游刃有余。在此以前,唐代诗人韩愈被贬至潮州,在他的诗中描述潮州人食鲎、蛇、蒲鱼、青蛙、章鱼、江瑶柱等数十种异物,感到很不是 滋味。但到南宋时,章鱼等海味已是许多地方菜肴的上品佳肴。在配料和口味方面,采用 生食的方法。到后来生食猪牛羊鹿已不多,但生食鱼片,包括生鱼粥等的习惯保留至今。 而将白切鸡以仅熟,大腿骨带微血为准,则于今仍是如此。将粤菜的刀工精巧,配料讲究 相得益彰,口味注意清而不淡诸特点,表现具体。粤菜还善于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常 学常新。苏菜系中的名菜松鼠鳜鱼,饮誉大江南北,但不能上粤菜宴席。虽粤人喜食鼠肉,但鼠辈之名不登大雅之堂。粤菜名厨运用娴熟的刀工将鱼改成小菊花型,名为菊花鱼。如 此一改,能一口一块,用筷子及刀叉食用都方便、卫生,苏菜经过改造,便成了粤菜。 除了正式菜点,广东的小食、点心也制作精巧,而各地的饮食风俗也有其独到之处, 如广州的早茶,潮州的工夫茶,这些饮食风俗已经超出“吃”的范畴,成为广东的饮食文化。 湘菜的起源 从湖南的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陶食器和酒器,以及伴随这些陶器一起出土 的谷物和动物骨骸的残存来测算,证实潇湘先民早在八九千年前就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

中华美食

中华美食 食人间美味,品百味人生。美食,味味不同, 从美食中不仅能品出人生百味,还能品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情况。而就是这样一种能够 反映社会发展的中华美食遇上安全问题,无疑是 社会风气遭到了严重的抨击。 食有五味,酸、甜、苦、辣、咸。从酸之味中,品出了为大国崛起而坚持的辛酸与不易;从甜之 味中,品出了国家每一步发展的辉煌与喜悦;苦 之味,象征着为国民自由的斗争与艰苦;辣之味,代表着中华人民的热血与激情;咸之味,警戒着 国家要时时小心,虚心谨慎。中华美食,最讲究 耐心,一道菜,从火温到摆盘,步步都是学问, 环环都是传统。只有掌勺的人把握准确的技巧, 并且有足够的耐心,才可能做出一盘好菜。复兴 中华,拼的就是忍耐与坚持。若不是14年的忍耐,我大中华恐早已灰飞烟灭;若不是千百年的坚持,中华文化之精粹、传统文化之美德,怕早已不得 传承。中华美食就像是一面立体的镜子,美食的 本身和美食的传承都是对当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坚守传统,千百年来永不变。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食品的加工也是越来越 简化,其中就有不少商家看中这一机会,各种速 食品、快餐横空出世,从而引发一大波食品安全 问题。这当中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速度加快。而另一部分就纯属风气问题,当各种食品中毒事件出现,群众哗然,然而 这些事情却没有停止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正在 间接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风气,中华传统的传 承令人堪忧。 而就是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传承到了现 在这个社会,撞上了臭名昭著的食品安全问题, 也同样难逃一劫。中华美食的烹饪,步步相接, 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 后菜品的色香味。而食品安全问题,在选材上就 可以破坏了这一整道菜。抛开口感的问题不谈, 单是食品安全问题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就 足以让人们对食物心存顾忌,中华美食难以得到 传承。也就是说,如果社会风气出了问题,再怎 么发展也是于事无补。

中华美食作文(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据近期一项对在华留学生调查,他们较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中华美食看美丽乡村 中国有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在古代中国人眼中,“食”乃第一等大事。而孔夫子有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既然不厌“精细”,自然是会在这第一等大事方面下不少功夫。想要了解中华美丽乡村,自然是先要了解中华美食。 从初春开始,万物复苏,处处新绿。农民们带着牛儿耕开沉睡的土地,播下冬藏种子。辛勤劳作大半天,汗流浃背,这时妇人从家中提来饭篮子,前来“饷田”。一大碗米饭,上面盖着大半的东坡肉,残余的酱汁浸入米饭,衬着几颗小白菜。若是城里人看了,自然觉着一般,甚至是腻口。但农民看了恨不得捧着碗就先咬块肉,劳作之后,饿从中来,馋啊。最后用汤就着剩下的几粒米喝下,小憩之后,便又开始了下午的劳作。 转至盛夏,酷暑难耐,却又是杂草丛生之时。每次除草累时,汗如雨下,水分流失,农民便不得不在树荫下回复气力。这时的一碗绿豆汤便如同琼浆玉液。绿豆的清香和着白糖,入口香甜,夹杂着绿豆自身,有所咀嚼也不觉乏味。直至日薄西山,热气才渐渐消散。月明星稀,时而飞萤明灭,喜爱热闹的人们便在院子里乘凉。摆上几盘新切的西瓜,大人们或说着家长里短,或闲扯着鬼神精怪之事,而孩子们舔着刚买的雪糕,好一个天伦之乐。 终于到了秋收,是文人墨客眼中的悲秋,却是农民们心里的喜秋,金黄的秋。为了犒劳自己经历“苦夏”和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农民们得贴秋膘。炖肉是最为常见的,而一道酸萝卜老鸭汤便足以让无数人倾倒。老鸭在酸萝卜和长时间的炖煮下,皮糯肉烂,咬下咀嚼,满足得很。一碗浮着些许鸭油的汤,撒点葱花,已是一幅美景。一口喝下,酸咸夹杂,味浓醇香,仿佛就要上瘾。 冬天粮食入库,除却饱腹之食,还留有来年播种的种子。但冬日严寒,南方倒不用担心,但北方鲜有新鲜菜,为了不让口味寡淡,农民们便拿出秋天腌好的咸菜,或就着饭,或与猪肉炒食。如果有客来访,那便要感谢蘑菇了。蘑菇晒干后易保存,与童子鸡慢炖。鲜香扑鼻,肉嫩菇软,让人食指大动。不仅是招待客人以示情深,还是一番滋补。 欲知其人,先晓其本,而食乃民之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随时而变,应时而食。若问中国乡村美在何处,我想应在此间。

赏析河南饮食文化

赏析河南饮食文化 自古以来,中原就被冠以许多美誉。如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炎黄子孙的摇篮等诸多别称。无论是盘古开天,大禹治水的上古,还是礼制天下的商周,无论是三足鼎立,五代十国的魏晋,还是地广富庶的唐宋。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兴衰,岁月变迁,都如同滚滚东去的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还。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河南地处中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尽管演绎了无数次的战争,但挥之不去的地域文化,却和那些王城古都的秦砖汉瓦一样,见证着历史。如今,富有地域色彩的饮食文化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不管是在都市的高档饭店,还是在乡村集镇的简陋餐馆,各种美味可谓举不胜数。品尝带有浓郁异地色彩的佳肴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我常常欣赏电视上、杂志上呈现的不同地域的美食,那由五彩斑澜的颜色,别具匠心的造型,意味隽永的的含义组成的一道道不知名字的菜肴,我想,如果吃了,就是毁掉了一件艺术品。精致的佳肴,摆放在高雅的餐厅里,配上美妙的音乐,不由地让人想到浪漫、轻松、愉快、温馨、幸福……。我,做为一名河南的农村人,对一日三餐,从未曾做过思考,总觉得这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如今真正静下心来,纵观河南的饮食,特别是在农村,乡亲们对饮食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但我仍然想从河南这块土地上积淀起来的厚重的饮食文化中,寻觅带着乡土气息的佳肴,打捞我们河南人所固有的生活习性、思想品德和复杂品性。 一、河南人饮食规律 任何一个地域的民族,他们都在时间的流逝中开成一种习惯,包括饮食。无论一日三餐之时,还是走亲串友之刻,河南的人们都在吃同一种饭。即使生日寿诞、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一把白面做文章,简简单单汲营养;一棵萝卜一棵菜,轻轻松松渡岁月。餐桌上的大格调永远不变,似乎人们在遵循着一个不可更改的规律。 1、一日三餐 早餐、午餐都以稀饭、馒头为主,辅以单个的菜,或者干脆就不炒菜。稀饭是一锅水、一把面,或一把玉米糁熬成的,馒头自然也是用面做的。这就是河南农村人的早餐和午餐的主旋律。 晚饭相对来说丰富些,以咸为主,但绝对也离不开面。过去一把面在农村妇人的手中,和、揉、搅、擀,被制成精莹剔透、又滑又筋的手工面条;现在有机器轧成的,还有现成的挂面,配以各色菜肴或捣一点蒜泥,吃汤面或捞面,这种有汤有面的饭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河南人。 大多数河南人在秋、冬两季都爱喝糊涂面条。所谓的糊涂面条就是锅内煮有大豆、花生,还有各种夏季晒的干菜,如干野菜、干豆角、干倭瓜片、红萝卜和白萝卜干等等,再丢一些玉米糁,下少许面条,最后再放盐、调料等,出远门的人回到家后最想喝的恐怕就是这种糊涂面条了。尽管这种饭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君不见小吃摊前的红火和亲人相聚时老母亲看着孩子连吃几大碗糊涂面条的笑容,就知其魅力了。 一日三餐,简简单单,甜咸搭配,营养合理,千百年来,河南人固守着老祖宗们的习俗,走过了战争苦难,走过了水深火热。 2、生日寿诞 简约质朴的河南人过生日,餐桌上也绝非单调。他们会拿出庄稼人的热情,抛去日常生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