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器具、洁具清洗验证方案

工器具、洁具清洗验证方案
工器具、洁具清洗验证方案

1.概述

1.1验证类型:前验证

1.2验证的原因及目的、范围

1.2.1验证的原因:清洁车间的洁具主要包括:拖把、抹布,工器具主要包括:称量勺、称配桶、搅拌棒、周转箱等。这些工器具主要是跟产品直接接触,所以其清洗的效果很重要,应对其清洗效果进行验证,来考察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符合医疗器械GMP规范。

1.2.2.验证目的:对确认清洁区洁具、工器具的清洗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达到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为达到上述验证目的,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该洁具、工器具的清洗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小组批准。

1.3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清洁区洁具、工器具清洗的验证

2确认实施小组人员与职责

2.1验证实施小组组长职责

2.1.1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批。

2.1.2确保验证实施小组人员均经过验证方案及其相关文件的培训。

2.1.3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按照规定项目顺利实施。

2.1.4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2.1.5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2.2 验证实施小组职责

共同职责:分工协作、确保确认工作的顺利实施;参加验证方案及其相关文件的培训;按批准的方案验证,数据及时准确,记录规范。

2.2.1生产部

2.2.1.1 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和报告。

2.2.1.2负责计量及安全仪器仪表的校验和确认,准备验证所需的相关资料,以及洁具、工器具的清洁和相关的操作规程。

2.2.1.3负责协助调查处理验证过程出现的各项偏差,并填写和收集本部门各项验证、检查、测试的试验数据和记录。

2.2.1.4负责根据验证结果拟订再验证周期。

2.2.1.5负责记录验证过程的偏差处理。

2.2.2质量部

2.2.1负责准备本部门验证过程中所用仪器,负责本部门检验样品的取样、检验工作,负责需验证的检验方法的确认或确认工作。

2.2.2.2负责出具本部门的检验记录和结果。

2.2.2.3负责协助调查处理验证过程出现的各项偏差。对收集的各项验证、检查、测试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报验证小组。

2.2.2.4 负责审核验证方案和报告。

2.2.2.5负责监督验证过程的实施和测试结果的准确记录。

3.验证内容

3.1相关资料的确认

查阅洁具、工器具的清洁验证相关资料,检查内容是否完整,字迹是否清晰,保存是否完好;检查验证所需文件及版本号是否为现行有效文件。在验证过程中检查结果如实选择,符合接受标准要求的选择“是”,不符合接受标准要求的选择“否”,并且验证人在验证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说明(下同)。确认文件,确认的方法与结果见3-1表。

3-1相关资料的确认表

3.2培训确认

按培训确认表对培训情况进行确认,确认内容,确认的方法与合格标准见3-2表。

3-2培训确认记录表

3.3验证方法

3.3.1.清洗方法

3.3.1.1工器具清洗:按《生产用具、容器清洁操作规程》操作,所用过的工器具在工器具清洗间清洗,用饮用水冲洗干净清洁,晾于容器具存放间的不锈钢架上。

3.3.1.2洁具的清洗:按《清洁卫生用具使用、清洁、存放操作规程》清洁,所有用过的拖把、抹布放于专用桶送入洁具清洗间用饮用水冲洗冲洗干净后,晾于洁具间的对应洁具挂钩上。

3.3.2取样方法

3.3.2.1.取样方法:将清洗过的洁具、工器具用纯化水冲洗,取最终的冲淋水进行检测,取样工具:具塞锥形瓶

3.3.2.2.取样完毕检查澄明度。

3.4 验证判断标准

3.4.1洁具最终淋洗水澄明度检测,应澄清。

3.4.2工器具最终淋洗水澄明度检测,应澄清透明,小白点不大于10点/250ml。

4确认方法及结果评价

4.1洁具的清洗确认的方法与结果见4-1表

4.2工器具的清洗确认的方法与结果见4-2表

5、偏差和漏项

5.1.工器具、洁具清洗验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取样程序、检验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和判定。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出现偏差,应做出合理解释或针对相应的偏差项目进行整改,并进行再验证。当出现个别取样点淋洗水不符合标准的结果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

5.1.1 在不合格点重新取样,重检不合格项目。

5.1.2 必要时,在不合格点的前后分段取样,进行对照检测,以确定不合格原因。

5.2. 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出现漏项,应及时对遗漏项目进行补验证。

说明:出现偏差则按照偏差处理程序填写。未出现偏差本表格不用填写。

6.验证周期

如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须进行再验证

6.1清洁程序变化时。

6.2清洁剂变化时。

6.3确定的验证有效期满。

7验证实施计划

开始时间年月日,结束时间年月日。

8验证结果评价

验证执行小组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结果记录,报验证小组。验证小组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报告,发放验证合格证书,确认洁具、工器具清洗验证周期。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

8.1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

8.2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8.3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8.4对验证结果给出结论。

9.验证总结报告

附件:

洁净区离心机清洁验证方案

洁净区离心机 (咪喹莫特用)清洁验证方案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风险评估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参考资料 (2) 4、验证小组成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验证前资料检查 (3) 6、验证原理 (4) 7、清洁方法及清洁产品 (4) 8、接受标准限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取样部位的确定 (5) 10、取样方法及回收率测定 (5) 11、检验方法 (7) 12、清洁验证结果 (7) 13、清洁有效期的验证 (8) 14、偏差分析与整改 (9) 15、结果分析及评价: (9) 16、再验证: (9) 17、相关文件: (9) 18、相关记录: (9) 19、文件发放范围: (9) 20、附件: (9)

软乳膏剂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42

****药业有限公司验证文件 目录 1. 概述 (3) 1.1 设备特性描述 (3) 1.2 使用本组设备生产的产品特性 (5) 2. 验证目的 (5) 3. 清洁程序、验证原理、验证人员和职责 (5) 3.1清洁程序 (5) 3.2验证原理 (5) 3.3 验证人员和职责 (5) 4. 验证内容 (5) 4.1 检测对象的选择和确定 (6) 4.2 验证所需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清单及校验情况 (7) 4.3 验证所需其它试验条件 (7) 4.4 最差验证条件参数的选择与确定 (7) 4.4.1 待清洁放置时间 (7) 4.4.2 产品批量和最大日服剂量的选择确定 (7) 4.4.3 验证连续次数 (9) 4.5 取样计划 (9) 4.5.1 取样位置的确定 (10) 4.5.2 取样规程 (10) 4.5.2.1 取样工具 (10)

4.5.2.2 取样操作 (10) 4.6 检测项目及方法 (10) 4.6.1 目测检查 (10) 4.6.2 活性成份残留物检测 (10) 4.6.3 微生物限度检测 (10) 4.7 可接受限度标准 (10) 4.7.1 目测检查限度 (11) 4.7.2 活性成份残留限度 (11) 4.7.2.1基于治疗量计算的限量(MACO) (11) 4.7.2.2单位面积设备表面残留物限度 (11) 4.7.2.3结果计算 (11) 4.7.3 表面微生物限度 (11) 4.7.4 清洁有效期(清洁后放置时间)的考察 (11) 5. 验证实施 (11) 6. 验证结果 (11) 7. 验证周期 (11) 8. 附件 (12) 表1: (13) 表2: (14) 表3: (15) 表4: (16)

洗瓶机的清洁验证方案

洗瓶机的清洁验证方案 一、概述 二、验证目的 三、验证范围 四、验证人员 五、验证内容 1 验证条件 2 可接受标准 3 清洁过程 4 取样及样品处理 5 偏差分析及处理 六、验证结论及评价 七、再验证周期 八、验证进度计划

一、概述 洗瓶机是用于疫苗的重要辅助设备,对设备进行彻底地清洁,保证设备的清洁卫生影响到疫苗的质量。故需对洗瓶机的清洗效果进行验证,确认清洗后设备的清洁状况满足预定要求。清洁验证共需进行3次,方可证明清洁规程能持续稳定达到要求。 二、验证目的 验证本公司的洗瓶机按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后的清洁效果能达到预定要求,符合制品生产的要求。 三、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主要适用于洗瓶机的清洁验证。 1 验证条件 1.1 设备应为完好设备 1.2 人员:包括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QA人员、QC人员及具体岗位操作人员。 1.2.1 在岗人员均GMP知识、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生物制品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 1.2.2 在岗人员为经过岗位SOP、岗位安全操作法、工艺规程、卫生清洁规程等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并持有上岗证的熟练工人。 1.3 清洁剂条件:中性或弱碱性,对设备无腐蚀;不含4A沸石等不溶性助剂,洗涤后无溶性残留;对制品、人体无毒害。 2 可接受标准 2.1 目检法:设备表面应无可见的残留物,并无残留物的气体。 2.2 浊度检查:取最终淋洗水50ml与纯化水50ml比色,目测应无可视差异。 2.3 残留物限度:应无上批残留物。 2.4 微生物限度:≤20CFU/ml。 3 清洁过程 3.1 清洁操作:按《盘式过滤器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至目测合格。 3.2 清洁剂:饮用水、纯化水、注射水。 4 取样及样品处理 4.1 目测法:目视检查设备内外表面,目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取样检查。

洁净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DOC)

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X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范围 4、验证组织及培训 5、验证内容 6、结论与评价 7、再验证周期

1、概述 我公司洁净区为D级和一般区,工作服按其区域及用途使用不同颜色进行了区分,D级区的工作服统一在D级区域内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服清洗消毒的效果直接会对洁净区的净化造成影响, 因此必须对其清洗消毒的操作程序 防止上批产品对下批产生污染或混淆,为确定工作服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清洁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此项验证。本验证和工艺验证同时进行,每批工艺验证后的工作服清洁后,进行此项验证。验证产品及批次:连续进行3次试验。 2、验证目的 车间D级洁净区工作服在使用后,按照经批准的清洁方法操作后,能够达到清洁要求,生产时,操作人员穿着清洁后的工作服生产操作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所带来污染的风险。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并经批准。 3、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工作服洗涤效果的验证。 4、验证组织及培训 4.1由公司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及项目验证小组成员组成(公司验证领导小

组成员名单见验证计划)

4.2所有参加验证人员均按GMP要求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其培训内容、时间、结果及参加人员见下表。 4.3验证方案培训

5、验证过程质量风险评估 5.1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工作服清洁过程中所面临的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风险因素,为验证提供分析参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的程度和范围,并对重大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点控制,以最大限度的防范此类风险发生带来对产品质量的危害,保证产品质量。 5.2适用范围: 工作服清洁过程验证风险管理。 5.3风险管理程序 5.3.1风险识别: 通过对工作服清洁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采用鱼刺图方式进行识别潜在的风险控制点。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52799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1.概述: 1.1 概述 ********设备是药品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对此清洁有助于消除活 性成分的交叉污染,降低或消除微生物对药剂的污染。因此,制 定切实可行清洁操作程序,并对它进行验证是保证产品质量,防 止交叉污染的有效措施。本验证是按照验证方案进行,在生产结 束后按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按取样规程取样并进 行检验,分析其结果是否能达到预定标准来确认清洁规程的有效 性。 1.2 使用设备及生产品种 使用********设备,设备技术参数见附件1。我们在试生产期间生产了********产品,产品特性见附件2。 2. 验证范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口服固体车间、软膏车间、中药提取车间以及 纱布车间所有设备的清洁效果验证。 3. 验证实施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4. 验证部门及职责: 4.1 验证领导小组: 4.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4.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4.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核。 4.1. 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4.2 设备动力部 4.2.1.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小组。4.2.2.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 4.3 质量管理部 4.3.1.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4.3.2负责各种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准备,取样及调试工作。 4.3.3负责根据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 4.4 生产技术部 4.4.1负责制订清洁规程,并按规程清洁。 4.4.2负责根据试验结果,修改设备清洁规程。 5. 验证目的: 5.1 根据GMP的要求,必须对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以保证药品在生 产过程中,设备清洁后的残留不会对下一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证明设备按********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操作后能达 到工艺要求。 5.2 为达到上述验证目的,特制定本验证方案,对********设备清洁 效果进行验证。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 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

配制罐清洁SOP

修订记录Revisi ons Recor d 版本号Release 修订描述Description of Revision C01 由KHB-SOP-40067/B00《搪瓷配料罐配制输送操作规程》和KHB-SOP-42067/B00《搪瓷配料罐清洁消毒规程》以及KHB-SOP-30015/B00《配制罐地槽清洁消毒规程》合并升版而来。 姓名 Name 职务 Job Title 签字 Signature 日期 Date 起草人Author(s)陈国良 酶免生产部 配制人员 审核人Reviewer(s)朱玲 酶免生产部 配制经理 批准人Approver(s) 滕浩 酶免生产部 总监 生效日期Valid From

1目的 规范搪瓷配料罐的操作、清洁与消毒的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发生污染与交叉污染的风险,同时确保人员的安全。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搪瓷配料罐的使用、清洁和消毒。 3职责划分 3.1生产部配制人员负责搪瓷配料罐的操作、清洁灭菌的操作,并及时记录; 3.2生产部配制人员负责洗涤剂的配制以及配制记录的填写。 4定义与缩写 4.1定义 NA 4.2缩写 NA 5操作规程 5.1总则 5.1.1清洁消毒程序:为先上后下,先零后整,先里后外,先清洁后消毒; 5.1.2清洁消毒的人员要经过培训合格的配制操作人员; 5.1.3每天使用前应检查一遍各连接管道的密封情况,以防止液体的泄露。 5.2搪瓷配料罐的操作: 5.2.1配制操作: 关闭物料阀,配料罐内注入规定体积纯化水,打开投料口,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按照溶液配制操作规程向罐内投放原料,同时打开气阀,直至原料完全溶解,关闭气阀; 在搅拌器搅拌的状态下加入Tween-20,然后注入纯化水进行定容; 启动搅拌器搅拌60分钟,关闭搅拌器,打开取样口进行取样测量,测试合格,配制完成,待用。 5.2.2输送操作: 用专用的管道将罐内溶液虹吸至专用桶内。 5.3清洁程序 5.3.1清洁: 5.3.1.1搪瓷配液罐的清洁: 清洁时间: 每次生产结束后 清洁剂 纯化水、饮用水 清洁程序 ●打开搪瓷配料罐的所有下水阀门; ●用饮用水冲洗配料罐外表面,直至外表面冲洗干净; ●打开饮用水,对罐内进行喷淋清洗10分钟; ●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

31-洁净区离心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

洁净区离心机 (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目的 (1) 二、适用范围 (1) 三、职责 (1) 四、内容 (1) 1、概述 (1) 2、风险评估结果 (1) 3、参考资料 (2) 4、验证小组成员 (2) 5、验证前资料检查 (3) 6、验证原理 (4) 7、清洁方法及清洁产品 (4) 8、接受标准限度 (4) 9、取样部位的确定 (5) 10、取样方法及回收率测定 (5) 11、检验方法 (7) 12、清洁验证结果 (7) 13、清洁有效期的验证 (9) 14、偏差分析与整改 (9) 15、结果分析及评价: (9) 16、再验证: (9) 17、相关文件: (9) 18、相关记录: (9) 19、文件发放范围: (9) 20、附件: (9)

洁净区离心机 (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 一、目的 建立《洁净区离心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确认用于利拉萘酯产品离心甩滤时,按《离心机(2016200034)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清洗后,设备上的的残留物不超过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证明《离心机(2016200034)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有效性,保证药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离心机(2016200034)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 三、职责 1、验证小组成员负责《洁净区离心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实施。 2、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与验证过程的监督。 四、内容 1、概述 合成车间洁净区离心机(2016200034)是利拉萘酯离心甩滤使用设备,主要是通过高速旋转将结晶液固液分离。其规格型号为PSL-1000。本次验证对《离心机(2016200034)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可行性进行确认,评价在整个设备内表面(或与物料所接触部位)的潜在残留量和微生物污染情况,以保证药品的生产是在符合GMP要求的情况下生产的。使用该设备生产产品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及清洗过程所带来污染的风险,从而制造出安全、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药。 2、风险评估结果 清洁验证实施前,对影响清洁验证效果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下:低风险点:人员因素中人员培训不到位及身体健康状况不能满足卫生要求,设备因素中设备材质及维护、清洁剂的清洗设计参数不合理,原辅料因素中清洁剂残留量超标,环境因素中环境洁净度超标造成微生物污染、设备使用后清洁之前污染情况过于严重导致无法使用。 中风险点:人员因素中人员清洁操作失误、人员取样位置不具有代表性,原辅料因素中产品活性成分残留量超标、难于清洁的辅料残留量超标,环境因素中在清洁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目的: 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产品的残留,容易对下次生产的产品造成污染,影响产品质量。这种污染主要来自于对设备清洁不彻底,极易造成微量污染。因此需要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换品种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范围: 责任: 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生技部负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 内容: 1、验证实施小组成员

部门姓名备注 2、验证计划 2.1生产过程中,待生产完后,设备中残留的物料为,残留的物料有可能对下批产品产生影响。因此,在生产完以后按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大清洁,清洁后组织实施验证,以确保清洁规程能确实有效的对釜内残留的物料进行清除。 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大清洁检测结果 3、验证内容: 验证所需文件3.1.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振动筛:

2,按500g残留产品平均分配到各个设备表面,其中物料接触设备的总面积为98m 残留限量为: a.擦拭测试:擦拭面积以10㎝×10㎝的区域计 500g×1000 2×10%(保险系数)×―――――――――×100㎝70%(取样回收=残留限量A2×98m10000 率)2 ㎝/100=3.57㎎2/25ml=0.14mg/ml ㎝/100残留限度定为:3.57㎎对棉签溶出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 波长处检测吸光度(磺胺甲恶处有最大吸收),按吸光度计算出残留浓度。257nm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3%唑在. 原料药清洁验证方案 b.清洗液测试:清洁结束后,向脱色釜中加入500L的溶液,搅拌0.5小时,压滤至中和釜、结晶釜通过离心机,转至干燥机、振动筛、周转桶,在各设备、器具的出口处收集洗淋溶液,检测限度,其残留限量为:500g×1000 浓度限量B=――――――---―×10%(保险系数)=0.10㎎/ml 500L×1000 对于清洗液取样,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按吸光度计算残留浓度。 3.2.2.2 微生物残留可接受标准:清洗的微生物验证和清洗的化学验证同步进行,菌落数≤50个/棉签 3.2.2.3 按相应设备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后,对设备表面残留物擦拭取样,然后样品进行残留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或微生物限度检查,将所得结果与可接受限度比较,若不高于可接受限度,则可证实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3.3 清洗剂的选择 清洁规程中规定使用的清洁溶剂为纯化水,但从取样回收率考虑,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取样回收率达不到要求,而易溶于碱性溶液中,且精制过程中使用了碱性溶液,故清洁验证中清洁后取样用溶剂选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精制过程中所用的材质为不锈钢。因此,擦拭法回收率验证使用的模具为10 cm×10cm的不锈钢片。 3.4 清洁程序

01提取罐清洁验证方案

TQ-3.6M3提取罐清洁验证方案

TQ-3.6M3提取罐清洁验证方案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责任者 4.内容 4.1概述 4.2.验证目的 4.3验证小组成员和职责 4.3.1验证小组成员 4.3.2验证小组成员职责 4.4验证方法 4.5执行的清洁程序及相关执行文件 4.6关键部位的确定 4.7物理外观检查 4.8微生物检测 4.9残留量检测 4.10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4.11验证周期

TQ-3.6M3提取罐清洁验证方案 1.目的:制订详细、合理的验证方案,对TQ-3.6M3提取罐清洁全过程进行验证,确保TQ-3.6M3提取罐的清洁达到规定要求,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生产出质量稳定、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2.适用范围:适用于TQ- 3.6M3提取罐的清洁验证。 3.责任者:验证小组成员对本方案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概述 TQ-3.6M3提取罐是提取物料的设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对提取后的TQ-3.6M3提取罐进行清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建立了《TQ-3.6M3提取罐清洁操作规程》,并按此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除去设备内外表面可见和不可见物质。清洁该设备后,以该设备内表面最难清洁部位、药品最难溶活性成分残留量及微生物数不超过预定的限量为指标,对《TQ-3.6M3提取罐清洁操作规程》进行验证。 验证以每批清血八味片浓缩结束后,TQ-3.6M3提取罐的清洁作为验证数据收集及评估单位,连续取样3批进行试验,并分析数据,综合整个验证过程,得出验证结论。 4.2验证目的 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和微生物检测方法来确认按《TQ-3.6M3提取罐清洁操作规程》对TQ-3.6M3提取罐进行清洁后,该设备内表面最难清洁部位的药品最难溶活性成分残留量及微生物数不超过规定的限量,证明《TQ-3.6M3提取罐清洁操作规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表明本清洁方法能够达到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的目的,特制定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4.3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4.3.1验证小组成员

洁净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

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 XXXXXXX 有限公司 目 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范围 4、 验证组织及培训 5、 验证内容 6、 结论与评价 7、 再验证周期 1、概述 我公司洁净区为D 级和一般区,工作服按其区域及用途使用不同颜色进行 了区分,D 级区的工作服统一在D 级区域内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服清洗消毒的 效果直接会对洁净区的净化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其清洗消毒的操作程序进 行验证,确认其效果。 ____________ 防止上批产品对下批产生污染或混淆,为确定工作服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清 洁方法的 —比工艺验证 自上批产品所带来污染的风险。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 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 并经批准。 3、验证范围 达到清洁要求,生产时,操作人员穿着清洁后的工作服生产操作时,没有来 2 后的工作服清洁后,进行此项验证。验证产品及批次:连续进行 3次试验

本方案适用于工作服洗涤效果的验证。 4、验证组织及培训 4.1由公司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及项目验证小组成员组成(公司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验证计划)

4.2所有参加验证人员均按GMI要求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其培训内容、时间、结果及参加人员见下表。 4.3 验证方案培训

5、验证过程质量风险评估 5.1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工作服清洁过程中所面临的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风险因素,为验证提供分析参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的程度和范围,并对重大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点控制,以最大限度的防范此类风险发生带来对产品质量的危害,保证产品质量。 5.2适用范围: 工作服清洁过程验证风险管理。 5.3风险管理程序 5.3.1风险识别: 通过对工作服清洁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采用鱼刺图方式进行识别潜在的风险控制点。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 编号 山东齐鲁制药厂 年月日

设备及管道的清洗验证方案 验证结论: 验证报告的起草职务日期年月日 验证报告的审核职务日期年月日 验证报告的批准职务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引言 1.背景 2.执行及参考文件 3.验证目的(Objective of validation) 4.验证小组的成立 5.方案概要 二.质量标准 三.设备、管道的清洗验证 四.日常监控与再验证 五.验证最终结果和评价 六.附录

一、验证报告的批准(Approval) 1..验证小组的成立 组长:职务:日期:年月日 成员: 2.验证报告的批准 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二.引言(introduction) 1.验证背景(background of validation) 哌拉西林钠生产厂房位于本厂制剂楼北楼一层,专用于哌拉西林钠无菌原料药的冻干生产,该生产线设备、厂房及公用系统已于2001年5月18日至2001年5月21日进行了全面的验证,验证报告均已完成。 2.摘要(Abstract) 本验证是对哌拉西林钠合成生产中洁净区的直接接触物料的设备和管道的清洗方法的验证。洁净区的不锈钢反应罐、三级滤器、不锈钢冻干盘、冻干柜、快速整粒机、湿法混合制粒机,出箱工具(铲子、勺子、耙子)等的清洗验证采用擦拭法,对于内径小、长度大的管道不适宜用擦拭法进行清洗验证的,均采用浸提法来进行清洗的验证。本验证是在哌拉西林钠工艺验证完成后进行,首先是进行验证方法(擦拭法与浸提法)的确认,计算出擦拭法和浸提法的回收率,然后进行设备清洗的验证。通过本验证确认勒设备清洗方法的科学性、一致性和可控制性,确认了设备清洗操作所需的资料和文件符合GMP要求。 三.验证方案的简介(introduction) 1.验证目的(Objective of validation) (1)验证哌拉西林钠生产中所用设备的清洗规程符合GMP的要求,验证生产设备按照清洗规程操作清洗后能够达到GMP的要求,设备、管道通过擦拭法和浸提法,确认设备及管道的清洗后的残留及灭菌效果达到无菌原料药的生产要求。 (2)确认清洗操作所需的资料和文件符合GMP管理的要求。 (3)确认哌拉西林钠合成设备的全部清洗操作处于可控制状态(control),确认哌拉西林钠生产设备的清洗操作具有一致性(consistenal)和连续性(confinuation) 2.验证范围(Scope of validation) (1)哌拉西林钠合成所用的设备均为专用设备,料液在反应罐时没有经过除菌过滤,如果清洗处理不当,会导致最终产品的污染,因此决定对洁净区内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进行清洗的验证,具体设备包括不锈钢反应罐、三级滤器、不锈钢冻干盘、冻干柜、快速整粒机、湿法混合制粒机,出箱工具(铲子、勺子、耙子)、

化胶罐清洗验证方案

化胶罐清洗验证方案北京鑫航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制定部门:制定人:日期:审核部门:生产部审核人:日期:审核部门:质量管理部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化胶罐清洗验证方案 1、目的:防止同品种物料批与批之间的交叉混杂和不同品种物料之间的交 叉污染,特制定切实有效的清洗程序以便把这种交叉混杂或交叉污染的程度控制在一个可以允许的限度之内,从而确保物料的品质符合标准要求。 验证小组名单 2、验证步骤及方法 2.1清洗程序的建立 2.1.1清洗的原则规定 2.1.1.1设备和容器连续使用一周后 2.1.1.2当物料出现质量问题时 2.1.1.3设备检修前后 2.1.1.4设备和容器静置超过一定时间后,在重新使用前 2.1.1.5更换品种时 2.2清洗剂的类型 2.2.1根据物料的化学性质不同,选择适宜的清洗剂。

2.2.2明胶的性质:明胶由18种氨基酸组成,一般含16%左右的水份,脂肪 和灰份0.5%以下,平均分子量10万左右。 明胶的特性:明胶在冷水中吸水膨胀不溶解,水温约在35℃以下即溶解成溶胶,温度降低即成凝胶。 2.2.3化胶罐清洗剂为80℃的纯水。 2.3清洗方法和步骤 2.3.1检查各种阀门是否按要求关闭 2.3.2化胶锅内加入纯水至2/3处 2.3.3打开加热罐的蒸汽阀门 2.3.4打开循环泵前的热水开关,循环泵后的热水开关。 2.3.5打开循环开关 2.3.6待化胶锅内水温开至80℃以上,打开搅拌开关,搅拌1h。 2.3.7在出料口接上皮管,打开出料末关把水放掉。 2.3.8再往罐内加入纯水,按上法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用刷子刷净罐壁 粘附的胶液。 2.3.9将罐内水放完,再用纯水冲洗一遍。 2.3.10挂上已清洗牌 3、清洗后的检查验收

生产设备、容器及工具清洗消毒管理规定

生产设备、容器及工具等清洗消毒管理规定 一、乳化、搅拌锅清洗消毒 1、水相锅、油相锅、乳化锅的清洗和消毒:每天生产前,用工艺水将水相锅、油相锅和乳化锅及管道冲洗干净,排出的水澄清无肉眼可见杂质为准。将锅中水排干净后关闭各阀门。往乳化锅中加入工艺水将均质头淹没处,油水项锅淹没至搅拌器,水位达到要求后停止加水,开通夹层锅蒸汽,将水温加热85-90℃保持10分钟。 2 、如下一批产品与上一批产品相同,水相锅、油相锅及管道不必清洗。 3、如下一批产品与上一批产品不相同,需用工艺水将水相锅、油相锅和乳化锅及管道冲洗干净,排出的水澄清无肉眼可见杂质后方可投料生产下一批产品。 4、每天生产完毕后,用工艺水冲洗水相锅、油相锅、乳化锅及管道,拆卸未能冲洗干净的部件(如滤网),卫生死角需用尼龙刷或毛刷擦洗,洗至排出的水澄清无肉眼可见杂质为准。 5 、若连续生产,每7天需用85-90℃的热水保持20分钟。 6、若遇不连续生产,时间间隔3天(含3天)以上,需用85-90℃的热水保持20分钟。 二、抽料泵的清洗与消毒 1、每天生产前,抽料泵用10-15kg75%酒精清洗消毒。 2 、换品种时,需用工艺水将抽料清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品种。 3、每天生产结束后,抽料泵用工艺水冲洗干净。

三、灌装机清洗与消毒 1、单头灌装机清洗与消毒:每天生产前先用工艺水清洗加料斗与活塞。用3-5kg75%酒精消毒。 2、换品种时,需用工艺水将抽料清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品种。 3、每天生产完时,用工艺水清洗加料斗和灌装头,至排出水无肉眼杂质为准。 4、多头灌装机的清洗与消毒:每天生产前,通过输料管道,用工艺水清洗八头灌装机5分钟。工艺水清洗完成后,用10-15kg75%酒精消毒加料斗与活塞。 5、换品种时,先通过向贮料罐中加工艺水,将输料管中的余料排出。 四、静置桶的清洗与消毒 静置桶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再用工艺水冲洗,晾干。临用前用纱布沾75%酒精擦洗静置桶的内壁,再用拧干纱布沾干桶内残留的酒精。 五、辅助用具的清洗和消毒 生产用勺子、铲子、滤网、搅拌棒、软胶管、称料桶(罐)、称料用的料抽等辅助用具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放置于固定位置晾干(注意软胶管需以倒“U”形方式悬挂晾干),次日使用前用75%酒精消毒后用纱布擦干使用。 六、抹布清洗与消毒 1、先工艺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临用前用75%酒精浸湿然后拧干备用。

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生产设备清洁再验 证方案

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 方案 固体制剂车间 广西*****集团有限公司验证方案审批

目录 一.概述 二.验证目的 三.验证依据及验证范围 四.验证使用的文件 五.验证组织及职责 六.验证条件 七.验证时间安排 八.清洁过程监控 九.验证内容 1. 清洁验证参照产品的选择 ?选择清洁验证产品考虑的因素?相关的产品信息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设备和产品与设备的接触面积 ?产品的选择 2.需监测设备设施 十. 验证方法 1.物理外观检查 2.化学检测 2.1活性物质残留限度标准的确定2.2取样方法及药品残留物分析方法建立 ?取样方法 ?活性物质残留分析方法 2.3合格标准 ?微生物限度 ?清洁剂残留限度 ?活性物质残留限度 十一.清洁效果的重现性验证 十二.验证的实施 十三.验证结果的评定及结论 十四.再验证 十五.验证证书 十六.验证报告 十七.附件

一.概述 本公司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设备用于生产品种有********,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须对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确保清洁的完全和彻底。本验证以五酯片生产后,按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用擦拭法取样,检测设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残留物、设备表面残留的细菌数和清洁剂残留,共做三批产品生产结束后的设备清洁验证,验证其结果在规定的许可范围之内,不会对下一品种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保证连续稳定、符合要求药品大生产的实际要求。 二.验证目的 经过对固体车间生产所用设备的清洁和取样,从目测、微生物检测、 活性物质残留限度检测、清洁剂残留限度检测,验证各设备难清洁部位是 否能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从而确定清洁标准操作程序的可行性。 三.验证依据及验证范围 验证依据为:<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设备清洁操作规程、<中国药典> 一部附录 V A,本方案适用于固体车间五酯片生产所用设备的清洁和取样,所用的设备如下:

洁净区清洁验证方案

制剂室洁净生产区清洁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2015年

目录 一.目的 (4) 二. 范围 (4) 三.验证小组及职责 (4) 四.内容 (4) 1.概述 (4) 2. 实施频次 (5) 3.验证方法 (5) 4. 验证指标 (7) 5. 验证实施 (7) 6. 验证结果与评定 (8) 7. 验证周期 (8) 五. 偏差处理 (8) 六. 附件 (8)

验证方案审批起草 审核 批准

一.目的 对制剂室洁净区进行检查与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及认可标准,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洁净区所含微生物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其清洁、消毒规程的可行和可靠,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确保制剂室洁净区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符合GMP 规范的要求。 二.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制剂室洁净区的清洁消毒效果验证。 三.验证小组及职责 四.内容 1.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投入生产结束后或生产前都应按清洁规程对洁净生产区的厂房及生产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且使用的消毒剂品种需定期更换,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为此,本验证方案主要验证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后,通过采用目测及微生物检测方法来检查清洁消毒的效果,从而评价出洁净区清洁规程,对于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实施频次 为证明D级洁净生产区的环境清洁、消毒规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验证需连续进行一定的次数保证其重现性,在本验证方案中,验证的次数为连续3次。 3.验证方法 3.1选用的清洁剂及消毒剂 清洁剂:1%NaHCO3溶液、纯化水、注射用水 消毒剂:5%甲酚皂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 3.2取样操作 3.3.1厂房设施清洁效果检查: 厂房按清洁规程完成清洁后,对各部位进行目测,生产区设施、用具表面无可见异物及生产遗留物,洁净丝光毛巾擦拭后无污渍。 3.3.2厂房设施消毒效果检查: 3.3.2.3表面微生物数测定 1、将20个脱脂棉签、镊子放入容器盒内,用湿热灭菌箱于121℃、20min湿热灭菌后,拿出,冷却后备用。 2、用无菌生理盐水润湿经灭菌的脱脂棉签,用镊子取棉签并将其靠在溶剂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溶剂。 3、用经灭菌后的镊子将棉签头按在取样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的擦拭取样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新版GMP中药饮片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饮片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名称:中药饮片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 案 验证方案编号: VP·HV/E·001-01

验证立项申请表

目录 1. 验证目的……………………………………………………………………… 2. 验证范围……………………………………………………………………… 3. 职责………………………………………………………………………… 4 概述 5 验证项目和时间安排……………………………………………………………………… 6 验证方法和标准………………………………………………………………………6.1 风险评价过程。。。。。。。。。。。。。 7 人员培训…………………. 8 相关文件确认………………….. 9 取样方法和工具……………………………… 10 验证标准………………………………….. 11 取样计划及方法……………………………….. 12 验证结果记录…………………………………. 13 再验证周期……………………………………………. 14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1 验证目的: 从目检和样品水浊度试验证明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按规定的清洗程序清洗后,设备残留的污染物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这些设备的清洁规程是可靠的,从而消除了换品种设备清洗不彻底造成残留物对下一个产品污染的发生,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为了增强此次验证的可靠性,清洁验证需进行三批。 2 验证范围: 适用于WH-720型滚筒式洗药机、WH-1000型蒸药箱、QRZC-300型直线式切药机、WH-480型多功能切片机、WH-600型炒药机、DYJ-600型煅药机、CT-C-I型热风循环烘干箱、20B 型万能粉碎机组清洁规程的再验证。 3 职责: 4 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更换生产品种和生产批号时,需按清洁规程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洁。生产设备的清洁是指从设备表面(尤其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内表面及各部件)去除可见及不可见物质的过程。为评价该设备清洁规程的效果,需进行清洁验证。本验证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设备的清洁验证。本次验证引入风险评估内容,以证明清洁规程的可靠性。 5 验证项目和时间安排: 5.1 验证项目:文件确认、设备按清洁规程清洁后,目检、残留物限度能够达到规定的 标准要求。 5.2 时间安排:

工器具卫生清洗规程

车间卫生管理规定 一、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守则 1.目的: 严格对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防止因人员因素对产品卫生质量构成危害。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企业生产、检验。 3.职责: 品管部负责制订全厂生产人员的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品管部负责人员健康检查。4.要求: 4.1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和《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等有关文件。 4.2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明确具体岗位职责。 4.3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作临时健康检查;新进厂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4 生产人员凡患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必须调离加工检验岗位,痊愈后经体检合格方可重新上岗。 4.5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帽、靴,按规定洗手消毒、靴消毒。离开车间必须换下工作服、帽、靴。不得将与加工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工作时不得带手饰、手表,不得化妆。 4.6 在厂区内不得抽烟、吃零食,不准随便进入管制作业区。 4.7 工作服、帽不得穿出车间,更不准穿入厕所,下班后必须交由专人清洗消毒。 4.8 任何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符合现场加工人员卫生要求。 5.相关记录: 5.1员工健康证登记表 二、人员进入车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1.目的: 保证各车间、各工序上人员卫生都处在受控状态,保证产品不受人员卫生污染。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厂所有人员进入车间。 3.职责: 3.1 车间主任负责贯彻和监督该工作的实施。 3.2 生产车间的卫生员负责对人员的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 4.作业要点: 4.1 清洁用品 4.1.1 洗洁剂 4.1.2 擦手纸或烘干器 4.1.3 手消毒液:75%的酒精或250PPM的消毒水,见本章第十四节。 4.1.4 靴消毒液:600±50PPM含氯消毒液,见本章第十四节。 4.2 换鞋:人员在换鞋室内换上拖靴。 4.3 更衣:进入更衣室按自己的工号先戴工作帽后穿上相应编号的工作服和围裙,并自检穿带是否规范,不准有头发外露的情况。 4.4检查:由质控员抽查,手部有外伤者不得进入。 4.5 洗手消毒:按图示标识先湿手、取皂、后揉搓冲洗、消毒10秒钟以上,再冲洗干净,

药品生产车间清洁验证方案

目的: 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药物的残留,因此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更换品种时极易造成微量污染,主要污染来自设备清洁不彻底,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后,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范围: 适用于以下设备、容器具的清洁验证 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生技部负责负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 内容: 1、验证领导小组成员 主要职责:

对验证实施小组起草的验证方案进行审核与批准,领导验证实施小组对批准的经培训的验证方案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批准。 2、验证实施小组成员 主要职责: 起草验证方案,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人员组织,对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验证实施小组对验证方案进行组织实施。详细记录验证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取样、分析检测过程及发生的偏差的调查处理过程。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写验证报告,并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审核批准。 2、验证计划 2.1生产过程中,生产完OMM后,按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并实施验证。 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清洁检测结果 3、验证内容: 3.1验证所需文件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设备清洁验证方案共15页

验证方案审批

一、验证概述: 本公司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设备用于多个产品的生产,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须对设备的清洁进行验证,确保清洁的完全和彻底。本验证以********生产后,按各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用擦拭法取样,检测设备中主要活性成分的残留物和设备表面残留的细菌数,共做三批产品生产结束后的设备清洁验证,验证其结果在规定的许可范围之内,不会对下一品种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保证连续稳定、符合要求药品大生产的实际要求。 二、验证目的: 开展对本设备的清洁验证,通过验证过程中的检测项目的各类数据,综合分析,从而确定该设备按照编写的设备清洁规程能否达到预期的清洁效果,满足药物生产的实际要求。 三、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设备清洁效果的评价。 四、验证小组成员及部门职责: 验证小组成员名单: 1、验证委员会 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 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1.4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定

2、质量部 2.1负责取样。 2.2负责样品检验及检验数据的填写。 2.3负责验证过程审核。 2.4负责收集各项验证、操作记录及数据。 3、生产车间 3.1负责提供各设备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文件。 3.2负责对各设备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文件实施。 3.3负责对操作人员的安排,确保该项验证工作在动态状态下进行。 3.4负责各项验证、操作记录及数据的填写。 五、验证内容: 5.1参照产品与验证设备 5.1.1参照产品 5.1.1.1我们选择使用清洁残留物风险最大的产品来进行设备的清洁验证,最难清洗的产品就是水中溶解度最小的产品,我公司常年所生产的化学药品种如下表: 表1:产品相关信息

2000L配料罐(1)清洁验证方案

2000L配料罐(1)清洁再验证方案 湖北御金丹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1 再验证组织及各部门职责 2概述 3再验证目的 4再验证计划及进度 5资料文件确认 6验证内容 6.1清洁规程的建立 6.2设备清洁验证中参照物质的选定 6.3 关键部位 6.4 验证方法 6.5 验证的实施 7再验证周期

1 再验证组织及各部门职责 1.1 再验证小组: 组长: 组员: 质量管理部: 设备工程部: 1.2 再验证小组职责 1.2.1 负责组织再验证方案的编写和审定 1.2.2 负责再验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以确保再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2.3 负责再验证数据及有关资料的收集及审核 1.2.4 负责再验证结果的审核 1.2.5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定 1.2.6 负责再验证报告的审批和发放 1.3 再验证小组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组织再验证方案的编写,并对再验证方案进行审批;负责再验证工作

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对再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设备工程部:负责再验证方案的编写、2000L配料罐清洁再验证运行及性能确认的验证工作。 质量管理部:负责2000L配料罐清洁再验证运行及性能确认的各项检测验证工作,负责再验证合格证书的审批和发放。 1.3.1运行确认: 参与部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 1.3.2 性能确认: 参与部门:质量管理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 1.3.3 检定周期的确定 参与部门:质量管理部 1.3.4 再验证结果及评价: 参与部门:质量管理部、设备工程部、生产车间 1.3.5 再验证合格证书的审批和发放: 审批和发放部门:质量管理部 2概述 2000L配料罐用于液体制剂车糖浆剂配料,该机的清洁验证同清热解毒口服液的工艺验证同时进行(每批工艺验证后进行清洁验证)为证实所制订清洁SOP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对该设备的清洁效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设备按《2000L配料罐清洁SOP》清洁后对关键清洁部位进行取样检测,并对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3再验证目的 证明经过清洁程序清洁后,设备上残留物(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包括前一产品的残留物或清洗过程中洗涤剂的残留物)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