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的基本知识

质量的基本知识
质量的基本知识

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体系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通常分为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四类。

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

常用的质量特性分类方法是将质量特性或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它们分别是:

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次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

3、质量概念的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和“广义质量”;

符合性质量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适用性质量的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

广义质量的概念:即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一定义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既反映了要符合标准的要求(是一种狭义的质量概念),也反映了要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是一种广义质量的概念。

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体系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通常分为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四类。

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

常用的质量特性分类方法是将质量特性或分为关键、重要和次要三类,它们分别是:

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重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

次要质量特性,是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

3、质量概念的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和“广义质量”;

符合性质量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

适用性质量的概念以适合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

广义质量的概念:即为,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一定义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既反映了要符合标准的要求(是一种狭义的质量概念),也反映了要满足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是一种广义质量的概念。

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1、掌握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是一种文件,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是经过公认机构批准的文件;(2)是根据科学、技术和经验成果制定的文件;(3)是在兼顾各有关方面利益的基础上,经过协商一致而制定的文件;(4)是可以重复和普遍应用的文件;(5)是公众可以得到的文件。

标准化定义为: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是标准化的产物。

2、了解标准化的作用

作用:(1)生产社会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2)提高质量,保护人体健康,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3)发展市场经济,促进贸易交流的技术纽带。

3、掌握我国标准的分级和标准的性质

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

标准的性质P29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强制手段加以实施的标准。违反强制标准就是违法。

推荐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

产品质量法:1、熟悉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原则

《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的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立法原则:(1)有限范围原则;(2)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3)实行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4)奖优罚劣原则。

2、掌握产品质量法的适用产品范围《产品质量法》使用的产品范围,是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扥生产方式所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产品。

3、熟悉产品质量责任的概念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负有责任的人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产品质量法是一种综合的法律责任。

4、掌握判断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

一是因为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的不合理危险(也称设计缺陷);二是制造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也称制造缺陷);三是因告知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也称告知缺陷、指示缺陷、说明缺陷)

5、掌握《产品质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

基本要求:即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6、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四个方面:保证内在质量,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

销售者是产品质量义务包括四方面: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7、熟悉《产品质量法》明令禁止的产品质量欺诈行为

8、熟悉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

9、熟悉《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

《产品质量法》对企业及产品质量主要采取了五方面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一是推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二是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三是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四是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五是实

行奖励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理解要点:(1)“体系”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3)质量管理体系也可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4)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是以指挥和控制组织质量方针、目标的建立与实施,目的是实现质量目标,结构和内容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熟悉供方、相关方、程序、文件、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记录等概念

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和个人。

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1)程序指的是一种方法、途径;(2)方法、途径未必是程序,程序是一种规定的方法、途径,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可能有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其中所规定的一种方法或途径就是程序。(3)程序不是文件,但程序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1)质量手册的内容是质量管理体系;(2)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的目的是通过文件的形式来规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3)满足GB/T 19001-2000标准要求的质量手册的内容至少应包括:①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②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或对其引用;③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描述。

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ISO 9000 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1、了解ISO 9000族标准的由来P55

2、熟悉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的结构与特点

3、掌握2008版ISO 9000族核心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

(一)GB/T 19000/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描述了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确定了84个相关术语及其定义。标准明确提出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强调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O9000族标准的基础。标准提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鼓励采用过程方法管理组织。(二)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证实组织有能力稳定的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已经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进顾客满意。

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该标准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三)GB/T 19004/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标准提供了超出GB/T 19001要求的指南,以便组织考虑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而考虑靠发组织业绩的潜能。与GB/T 19001相比,该标准将顾客满意和产品质量的目标扩展为包括相关方满意和组织的业绩。对于最高管理者希望通过追求业绩持续改进而超越GB/T 19004推荐了指南。

标准强调实现持续改进,适用于组织的各个过程。标准不拟用于认证、法规和合同目的,也不是GB/T 19001标准的实施指南。

(四)GB/T 19011/ISO 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为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提供了指南,也对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提供了指南。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五项审核原则,包括与审核员有关的三项原则和与审核活动有关的两项原则,强调标准所给出的指南是建立在这些审核原则基础上的,审核的特征就在于其遵循这些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术语: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

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审核委托方: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能力: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掌握质量检验的定义

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1)对产品而言,是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比较,判断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熟悉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P72

3、了解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

按检验阶段分类:1、掌握按产品形成阶段划分检验的分类及基本概念

(1)进货检验

(2)过程检验

(3)最终检验:

2、熟悉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内容(见上面)

计量基本概念:1、掌握计量的定义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的对象主要是物理量。

2、了解计量的内容

3、熟悉计量的分类

可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三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

科学计量;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

工程计量:又称工程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实用计量

法制计量:其目的是保证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事件及其概率: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的概念

(1)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特点:1)随机现象的结果至少有两个;

2)至于那一个出现,事先并不知道。

只有一个结果的现象称为确定现象。认识一个随机现象首先要罗列出它的一切可能发生的基本结果。这里的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随机现象一切可能的样本点的全体称为这个随机现象的样本空间(常记为Ω)。(2)随机现象的某些样本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

2.随机事件的关系:

(1);包含

(2)互不相容:在一个随机想象中有两个事件A与B,若时间A与B没有相同的样本点,则称A与B互不相容。

(3)相等:在一个随机现象中有两个事件A与B,若事件A与B含有相同的样本点,则称A与B相等,记为A=B。

2、熟悉事件运算:1.对立事件2.事件的并 3.事件的交

3、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

1)与事件A有关的随机现象是允许大量重复实验的;

2)若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n次,则事件A发生的频率为:fn(A)= kn/n=事件A发生的次数/重复试验次数

3)fn(A)将会随着重复试验次数不断增加而趋于稳定,这个频率的稳定值就是事件A的概率。实际中一般用重复次数n较大时的频率去近似概率。

4、熟悉事件的独立性及其性质:6条性质

3)对于任何事件的概率的范围是:

4)若事件A与B互不相容,则A与B的并的概率等于各事件概率之和,即:P(AUB)=P(A)+P(B) 6):若事件A与B(即其中一个事件发生不影响另个时间的发生),则A与B的交事件的概率为

P(AB)=P(A)P(B)

质量基础知识

质量基础知识 一、常用术语定义 质量的狭义定义: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质量的广义定义:公司全面管理目标的实现。 如:供方的控制、成本、顾客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周期、生产周期、库存周转频次等 质量目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2015年我司的质量目标是成品交付不合格率≤154PPM;外检进货检验拒收全年<28件;在工地出现AMT全年<26件;生产过程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9%; 检验的定义:采用某种方法(技术、手段)测量、检查、试验和计量产品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并将测定结果与判定标准相比较,以判定每个产品或每批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 检验的分类: 按检验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按流程分: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出货检验; 按判别方法分:计数检验、计量检验; 按产品检验后产品是否可供使用来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全检:又称100%检验。是对一批产品进行全部检验的方法。 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该产品是否合格。请注意:抽样对象应为怀疑品。 成批进货检验:又称进厂检验。在供应商正常交货时对该批物资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首件检验:在生产开始时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对制造的第一件或前几件进行的检验。 实施首件检验的前提:①采用工装、模具、程序进行加工的第一件合格品。 ②按照图纸进行组装的第一件合格品。 ③一模几件的第一模合格品 成品检验:又称最终检验或出厂检验。对完工后的成品质量进行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不入库,以确保用户利益和企业自身的信誉。 合格品: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某一批产品总数是5000,合格产品数量为4780,则其产

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

成都成华珍君仁济医院 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 一、药剂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及任务 1、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组成:通过院领导决议,成立药剂科 质控小组(简称质控小组)。组长由药剂科主任担任,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常务)。各质量管理员任小组成员。 2、质控小组的主要任务 (1)定期检查、考核全科药品质量、工作质量和管理情况,及时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督促全科质量与安全标准的落实。 (2)定期(每月一次)检查调剂室和药库药品管理情况,有无“四无” 药品(有无假、劣、过期失效和变质药品)。 (3)定期(单月)检查护士工作站药品质量(主要由药房执行,质控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督导持续性改进情况)。 (4)定期(单月)到临床各科室了解医护人员及病人对药剂工作意见,介绍新药,收集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不断提高药剂工作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5)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本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进 行检讨,对全院的药学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分析,每季度至少一次。

(6)定期向临床科室通报医院临床用药安全监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对从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员工有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二、药学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指标(质控指标) 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指标:1、调剂工作: ( 1)门诊处方总数复核率100%。 (2)门诊处方合格率》95%(抽查100张处方)。 ( 3)住院处方复核率90%,处方双签字率90%。 (4)发药出门差错率V 1/10000。 ( 5)中药饮品误差± 5%。 ( 6)无伪劣药品和”四无”药品(厂家、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 7)建立各种管理制度。 ( 8)药品质量严格把关,标签、标识清晰。 (9)抗菌药的金额占总药品金额的20?30%抗菌药使用率:住院 < 60%门急诊w 40%普通门诊w 20%定期通报促使临床持续性改 (10)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w 45% 2、药库管理指标 ( 1)主渠道进药,常规药品满足临床需求。

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知识

有关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知识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产品的质量信息,一般是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完成的。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有资格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检验报告)。生产企业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所做的检验报告,称为第一方(供方)检验报告,由于利益相关,没有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资格。为了保证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和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国家有关部门在确认了检验机构的计量能力后,授予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并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加C M A章(含计量证书编号和发证日期,证书有效期为五年,下同)。国家计量法规定,对没有取得计量合格证书而作出检验报告的行为,将给予罚款处理。国家有关部门在确认检验机构的检验能力后,授予检验机构的验收和授权证书,并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加C A L章(含证书编号和发证日期)。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必须有以上两个章。对于国家级产品检验中心和省,直辖市的产品检验所,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对其进行

国家实验室认可。其它检验机构包括生产企业的实验室,也可申请自愿认可。对认可的实验室允许其使用“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的证章(含编号和发证日期)。以上这些,都是检验机构资质的象征。 商业企业在进货验收时,不仅要看检验报告的内容,更要看出具报告的检验机构的上述资质。其中前两个资质是必须的。证明这些资质的章都显示在检验报告的封面上,供使用检验报告的客户鉴别。 打开检验报告,第一页也称首页的信息量最多,也最重要。上面罗列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制造日期等,是检验报告的基本信息,同时还必须注意下面的重要信息: 检验性质——监督检验和委托检验: 监督检验是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质量抽查检验,检验样品是由检验机构的人员在生产厂仓库或经销商经营点随机抽取,取样有一定的公正性,能较真实地代表产品的质量水平; 企业委托检验,其样品是由企业送达的。样品可以是经企业特殊加工的,也可以是经反复检验合格后才送检验机构检测的,当然也可以是企业质检部门代表厂方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 一、量的概念 质量的定义(GB/T19000-2000):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注:特性:可区分的特征。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明示的”是指明确表述出来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是指不言而喻的,约定俗成的公认的要求,如电视机必须有图像和声音,能正常收看收听,这是不言自明的公认要求; “必须履行的”一般是指国家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二、质量特性 ISO9000:2000版标准对质量特性作出了如下定义:“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1、产品质量特性主要包括:性能、可信性(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安全性、环 境适应性、经济性。 性能---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功能。 2、服务质量特性由功能性、经济性、安全性、时间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组成。 三、产品的概念 产品的定义(ISO9000-2000):过程的结果。 有下述四种通用性产品类型: ---服务(如运输); ---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 ※※※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二十世纪初,主要是检验把关,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为代 表。 2、计质量管理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军需品的特殊需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军 工生产过程进行工序控制。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经理费根堡 姆提出了讲究质量成本,加强企业经营的全面质量管理,TQM。我国于1978年由日

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在此期间,美、英等国的“质量保证”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颁了ISO9000系列标准,并开展质量体系认证,1998年又实现了国际多边互认。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吸取了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设立了质量奖。我国也在2001年开始,由中国质量协会实施,借鉴美国的做法,开展质量奖评审。 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过去也曾称为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定义:ISO 8402:1994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三、八项质量管理的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三全、一多样”。 1、全员的质量管理,依靠一体员工参加的质量管理;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4、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方法。新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其他方法。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 一、SO9000族标准的基本情况 1、1987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6发布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 列标准,1994年7月换版,由22个标准组成。2000年12月15日ISO正式发布IS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标准,以及ISO9011:2002标准《质量和(或)

-2013年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基础知识考试

1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基础知识考试 混凝土工程(满分:100 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题;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划“亍错误的划“勺” 1. 水泥水化速率与温度成反比,温度愈高,凝结硬化愈慢。(为 2.在相同用水量条件下,选用需水量比较低的粉煤灰,混凝土有较好的流动性。 3. 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硅粉小许多。(“ 4. 碾压混凝土采用人工砂时,石粉含量不宜超过10%,否则会对和易性不利。(为 5. 粉煤灰必须在碱性激发剂和硫酸盐激发剂作用下,才能发挥二次水化反 应。 6.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是碳化和氯离子含量超标。(“ 7. 未凝固碾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与常态混凝土完全不同。(“ 8. 碾压混凝土拌合可以采用人工拌合与机械拌合两种。(为 9.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时,需在试件与压板之间垫上垫条,垫条形状和尺寸与试验结果无关。(为 10. 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测定初凝时间都采用贯入阻力仪,所用测针直径一样。 (为

11 .热轧带肋钢筋的牌号由HRB和屈服点的最大值构成。(为 12.混凝土抗拉强度有轴拉强度和劈拉强度两种,同一种混凝土,两种抗拉强度测值是相同的。(为 13 .水工混凝土掺用引气剂以增强其抗冻性,含气量应控制在 3.5%?5.5%范围内。 14. 石料的吸水率大,会影响骨料界面和水泥石的粘结强度,同时会降低其抗冻性。 15. 为提高大坝混凝土的抗裂性,要求提高水泥质量,水泥颗粒越细越好。(为 16. 对钢号不明的钢筋,弯曲试验的抽样数量不得少于6根。(“ 17 .混凝土质量检控,混凝土强度验收采用抽样检验法。(“ 18. 为提高止水带的抗绕渗能力,可以加大止水带翼板的厚度。(为 19 .总体混凝土强度呈正态分布。(为 20.钢筋弯曲试验后检查试样弯曲表面,无肉眼可见裂纹,应评为合格。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 3 分,共60 分 1 .泵送混凝土水泥不宜采用(D 。 A. 硅酸盐水泥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与答案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2.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3.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 4.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 ( √ ) 5.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 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顾客就是指外部的最终的顾客。(× ) 7.质量策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 提和基础。(√ ) 8.质量改进意味着质量水准的飞跃,标志着质量活动是以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提 高。(√) 9.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建立的管理工作系统。(√ ) 10.因果图用于寻找质量改进应针对的主要问题。(× ) 11.头脑风暴的过程强调自由平等,不必尊重领导的意见。(√ ) 12.排列图是按重要性排序显示各个原因变量的作用,从而识别改进机会的一种工具。 ( √ ) 13.排列图是分析质量数据分布状况的工具。(× ) 14.QC小组活动是组织的自主行为,推进QC小组活动健康持久地发展,是领导和有关管 理部门的职责。(√) 15.5 S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 16.“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 17. 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广义质量的概念。(√ ) 18.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19. 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 ) 20.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管理概述 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管理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协调”的活动,综合利用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员与活动。 1.管理职能 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确立组织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计划决定组织应该做什么,包括评估组织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建立一系列组织目标。而一旦确立了组织目标,管理者必须采取相应的战术实现这些目标,并建立监督运行结果的决策制定过程。 计划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活动条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 ②制定业务决策。是指在活动条件研究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宗旨方向和目标,并据此预测环境在未来可能呈现的状态; ③编制行动计划。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和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组织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组织是决策目标如何实现的一种技巧,这种决策需要建立最合适的组织结构并训练专业人员,组织通讯网络。管理者必须建立起与顾客、制造商、销售人员和技术专家之间的沟通渠道。 组织要完成下述工作: ①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 ②人员配备,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从事适当的工作; ③启动并维持组织运转; ④监视运转。 (3)领导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领导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关键,是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的管理过程。包括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员工的指导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 185页)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培训教材 第一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质量常用术语 1、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4、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体系(系统)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6、管理体系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7、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8、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9、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10、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11、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2、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3、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4、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5、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6、持续改进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17、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18、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19、产品 过程的结果。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1)服务(如运输); 2)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3)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4)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20、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21、特性 1)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 2)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 3)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 4)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5)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一)质量检验的定义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对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不仅要对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鉴别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 (2)"把关"功能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产品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都会在这过程中发生变化和波动,各过程(工序)不可能始终处于等同的技术状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 (3)预防功能 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无论是测定过程(工序)能力

质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质量基础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 全部活动的总和。 2.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适用性观点。 4.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5.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6. “三检制”通常是指:自检、互检、专检。 7. 检验方式有:全检和抽检。 8. 所谓处理质量问题的三现是:现场,现物和现认; 9. PDCA循环是指:P:Plan_计划_、D:Do_实施_、C:_Check_检查_,A:_analysis分析。 二、是非题 1.“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2.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3.服务是产品类别中的一类。(√) 4.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5.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6.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 7.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8.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9.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10.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11. 首检就是首件检查:(×) 12. 互检就是互相检查:(√) 13. 全检就是全数检查:(√) 14. 抽检就是抽样检查:(√) 15. 免检就是免除检查:(√) 三、单选题 1.质量是一组固有( A )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 B.品质 C.行为的特性 D.特征 2.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D )。 A.符合性质量 B.广义性质量 C.满意的质量 D.适用性质量 3.《产品质量法》于( B )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质量月”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题答案

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 “质量月”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题答案 总分:100分单位(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题0.5分) 1.顾客是指接受_ 产品_____的__组织____或个人。 2.顾客既包括组织外部__的顾客,也包括组织内部___的顾客。 3.外部顾客包括__现实顾客____和潜在顾客。 4.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__要求____已被_满足_____的程度的感受。 5.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__实际____感受与__期望值____比较的结果。 6.顾客满意的基本特性包括主观性_层次性_____、_相对性_____和阶段性。 7.质量是指一组固有__特性____满足__要求__的程度。 8.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___体系___与要求有关的固有__特性____。 9.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或服务具有满足__顾客____需要的质量而需要进行的全部__活动__的总和。 10.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__质量____为中心,以____全员__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八项原则)分别是___以顾客为关注焦点___、领导作用、____全员参与__、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___持续改进_______、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决策和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1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五步法包括__决策____、准备、开始、_扩展__和综合五个阶段。 13.2000版IS09000标准中提出的____质量管理八项原则______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1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必须体现两个思想,_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和__为顾客服务____的思想。 15.过程是一组将__输入____转化为__输出____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6.我局(公司)的“十六字”质量方针是追求卓越、阳光服务、 关爱客户、和谐共进。 17.质量目标是组织在__质量方面____所追求的__目的____。 18.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__控制____组织的__协调____的活动。 19.质量目标展开的内容可包括:__目标分解____、对策展开、目标协商、__明确目标责任____和授权、编制展开图等五个方面。 20.质量管理体系是由__过程____构成的。 21.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包括质量__意识____教育、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22.标准是对__重复性____事物和概念所作的_统一_____规定。 23.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___效益___的活动。 24.现场质量管理是指___产品___加工和___服务___提供过程的质量管理。 25.现场质量管理是__质量管理体系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26.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之一是促进全员__参与__,改善__工作环境____和提高员工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1、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1.1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1.1.1质量检验的定义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的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1.1.2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征。 (2)产品质量特征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和其他相关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1.2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 1.2.1质量检验的必要性 (1)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就是向社会、市场提供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的产品。但交付的产品是否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证据证实,而质量检验就是在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认定,并提供证据证实上述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确认产品能交付使用所必要的过程。 (2)在产品形成的复杂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生产者必须对产品从投入到实现的每一过程的产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 (3)产品质量对人身健康、安全,对环境污染,对企业生存、消费者利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十分重大。 1.2.2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 (1)按程序和相关文件规定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进货、作业过程、产品实现的各阶段、各过程的产品质量,依据技术标准、图样、作业文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质量符合性检验,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对检验确认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给予接受、放行、交付,并出具检验合格凭证。(3)对检验确认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按程序实施不合格品控制。剔除、标识、登记并有效隔离不合格品。 1.3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3.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

质量管理基本知识1

一前言 公司正在积极地开展“找问题、挖原因、提措施、抓整改、上质量”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为使公 司质量方针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质控部特编制了一个宣传活动的基本质 量知识资料,供大家学习。 二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1、什么是质量 1.1 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1.2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或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2、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5M1E) 人(Man):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作业方式和身体素质等。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装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Material):材料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外观质量等。 方法(Method):加工工艺、操作规程、以及工艺装备的选择等。 测量(Measure):测量方法、测量设备的精度等。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以及清洁条件等。 3、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个好的空调产品必须具备: 1)要有好的工业设计水平。如外观、包装等。 2)低成本。降低成本要从设计开始。 3)要有好的性能价格比。 4)要有高的可靠性。 5)要有高的安全性。 6)要便于维修、便于安装。 4、解决问题的6个思考点(5W1H) 在决定了工作改进目标后,如何着手?5W和1H能帮你找到起点: Why (原因)为什么有必要? What (目的)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应该那样做? When (时间)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为什么应该在那个时候做? Where (地点)应该在什么地方做?为什么应该在那里做? Who (人物)应该由谁做?为什么应该那个人做? How (方法)应该怎样做?为什么应该那么做? 5、质量改进基本过程(PDCA循环): 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臵 6、“三按”、“三自”、“一控”、“三分析”和“三检制” 三按: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生产。 三自检验制:自检、自分、自做标识。 一控:控制自检正确率。 三分析:分析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应采取的措施。 三检制:操作人员“自检”、班组内人员“互检”和检验人员“专检”。 7、6σ管理法 7.1 定义

质量的基本知识

质量的基本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理解质量的定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特性是针对产品而言的 C.某产品的赋予特性不可能是另外产品的固有特性 D.对特性的要求均应来自于顾客 答案:A [解答] 特性不仅是指产品特性,也有其他类别的特性,如感官的特性、行为的特性、时间的特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和功能的特性;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相对的,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如供货时间及运输方式对硬件产品而言,属于赋予特性,但对运输服务而言,属于固有特性;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 2. 人类通过劳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上。 A.外观 B.质量 C.标准 D.价值 答案:B [解答] 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人类通过劳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量上,从人们衣、食、住、行,到休闲、工作、医疗、环境等无不与质量息息相关。 3.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答案:B [解答] 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B项所述为赋予特性的含义。 4. “物有所值”体现了。 A.质量的经济性 B.质量的时效性 C.质量的广义性 D.质量的相对性 答案:A [解答] 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表明了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虽然顾客和组织关注质量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高质量意味着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 5. 顾客认为质量好的产品因要求的提高而不再受到欢迎,这反映了质量的。 A.经济性 B.广义性 C.时效性 D.相对性 答案:C [解答] 质量的时效性是指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质量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

质量基础知识试题 姓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总分 10 分,每空 1 分) 1. 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 全部活动的总和。 2.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 适用性观点。 4.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5.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二、是非题:(总分 20 分,每题 2 分) 1. “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 2.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 3. 服务是产品类别中的一类。(√ ) 4.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 )5.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6.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 )

7. 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 8.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 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 9. 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10.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 三、单选题:(总分 40 分,每题 4 分) 1.质量是一组固有( A )满足要求的程度。 A. 特性 B.品质 C.行为的特性 D.特征 2. 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D)。 A. 符合性质量 B.广义性质量 C.满意的质量 D.适用性质 量 3. 《产品质量法》于(B)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 A.1998 B.2000 C.2002 D.1993 4.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其他对产品质量具有责任的 违反( D )规定的产品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A. 刑法 B.标准化法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产品质量法 5.质量检验“把关”指的是( C )。 A. 不合格品进行统计分析 B.测定过程(工序)能力 C.不合格 品不放行 D.不合格工序不准运行 6. 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包括(B)。

产品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的定义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对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

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不仅要对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鉴别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

品质管理基本知识

品质管理基本知识 一.品质控制的演变 1.操作者控制阶段:产品质量的优劣由操作者一个人负责控制。 2.班组长控制阶段:由班组长负责整个班组的产品质量控制。 3.检验员控制阶段:设置专职品质检验员,专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 4.统计控制阶段:采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是品质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控制的全新局面。 .shu.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5.全面质量管理(TQC):全过程的品质控制。 6.全员品质管理(CWQC):全员品管,全员参与。 二,品质检验方法 1、全数检验: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适用于 ①批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②产品必须是合格; ③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影响。 2、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的所有个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并根据样本的检验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统计推断工作。 ①适用于以下情形:a. 对产品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b. 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c. 需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高的检验费用 d. 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样检验中的有关术语: a.检验批: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将一个生产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不能随意组合 b.批量:批中所含单位数量; c.抽样数:从批中抽取的产品数量; d.不合格判定数(Re):Refuse的缩写即拒收; e.合格判定数(Ac):Accept的缩写即接收; f.合格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缩写。通俗地讲即是可接格品率。 3、抽样方案的确定:我厂采用的抽样方案是根据国家标准GB2828《逐批检验计数及抽样表》来设计的。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①确定产品的质量判定标准: ②选择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检查水平分S-1、S-2、S-3、S 况下,采用一般水平Ⅱ。 ③选择合格质量水平(AQL):AQL是选择抽样方案的主要依据,应由生产方和使用方 ④确定样本量字码,即抽样数。 ⑤选择抽样方案类型:如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还是多次抽样方案。 ⑥查表确定合格判定数(AC)和不合格判定数(Re)。 三、检验作业控制 1、进料(货)检验(IQC):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Ining Quality Control) ①进料检验项目及方法: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1、 1.1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的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征。 (2)产品质量特征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和其他相关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1.2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 (1)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就是向社会、市场提供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的产品。但交付的产品是否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证据证实,而质量检验就是在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认定,并提供证据证实上述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确认产品能交付使用所必要的过程。 (2)在产品形成的复杂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生产者必须对产品从投入到实现的每一过程的产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 (3)产品质量对人身健康、安全,对环境污染,对企业生存、消费者利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十分重大。 (1)按程序和相关文件规定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进货、作业过程、产品实现的各阶段、各过程的产品质量,依据技术标准、图样、作业文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质量符合性检验,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对检验确认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给予接受、放行、交付,并出具检验合格凭证。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第一讲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一、质量管理的基础术语 (一)、产品的概念 1、产品的定义: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产品可包括硬件产品、软件产品或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是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预期的(如提供给顾客)或非预期的(如污染、损坏或不愿有的结果)。 2、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型: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和服务。 1)、硬件: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 如:制造零件、元件、组件、装配产品、机械、建筑物。 2)、流程性材料:将原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的产品。 如:液体、气体、线体。 3)、软件: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创作。 如:信息、程序、规则、信息。 4)、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如:旅游、交通、金融、医疗、教育、咨询、公共事业等。 任何一个组织提供的产品,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组成。 (二)、过程的概念 1、过程定义: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所有工作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 2、过程的特征: 1).任何过程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入是实施过程的基础和依据,输出是完成过程的结果,即有行或无形的产品。如:产品设计,输入是市场需求的信息或特定的顾客的要求,输出是图样、规范、样品。 2).完成过程必须投入适当的资源和活动。如:为了进行产品设计需要配备能胜任该项设计的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资金等;为了控制设计过程的质量,需要开展的活动可包括编制设计计划,进行设计评审和验证,进行样品试制和鉴定,控制设计的更改等。 3).过程本身是价值增加的转换,价值的增加来源于投入过程中的资源和活动的结合所产生的结果。 4).为确保过程的质量,对输入过程的信息、要求和输出的产品(有形或无形是)以及在过程中的适当阶段应进行必要的检查、评审、验证。 (三)、过程网络及其质量体系的关系: 1)、每个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实现价值的增值,例如:从接受顾客的合同要求开始,经过组织内部的一系列过程,直到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这个价值的增值是通过组织内由一系列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来实现的。过程网络体现了各个过程组合的结构,特别是接口关系。 2)、过程网络的结构一般来说是相当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各个过程先后顺序的排列,过程网络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过程既存在于职能之中,又跨越职能。一个组织有很多职能,包括:战略策划、营销、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技术管理、资源管理、培训、结算和维修等。这些职能通过各个职能部门执行。完成一个过程,既要确定一个主要的职能部门,又要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