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区位理论研究、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和空间经济学发展阶段,但作为一门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建立却是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采取几何学方法对单一个体的区位结构的静态研究,对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集聚和分异过程的大量实证研究后进行理论提炼,到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范畴,成为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

关键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理论体系形成

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

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特点是:(1)提出并建立了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区位因子体系,其中运费是投入-产出关系特点与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决定性要素。(2)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是寻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如农业、工业或城市某一个体的区位理论,以阐述产业、企业和城镇居民点等的区位选择为特点,探寻区域经济的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3)运用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区位几何学等方法,建立起静态分析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

二、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 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在古典区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展研究,艾萨德(isard)1956年开始尝试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中,他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阿隆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和汉德森(henderson1974)为代表的新城市经济学吸纳了杜能的思想,建立了连续性空间和一维空间假设下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分析租金和运运输费用的平衡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然而,面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政策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方面的理论,对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的进行研究,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等思路,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的众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它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后经布代维尔、弗里德曼、缪尔达尔、赫希曼和威廉姆逊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随后,布代维尔(j.b.

boudeville)将区域增长极定义为:位于城市区域的一组扩张型产业,它通过区域影响诱发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o,1958)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发展过程应当理解为一连串的不平衡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出现的必要性意味着增长在国家和区域间的不平衡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他提出了极化效应(polarzation ef

综合上述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理论和模式,其理论核心均集中于区域经济是如何集聚和分异问题,而众多学者建立和发展的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又是我们分析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的理论基础。通过探讨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和过程的影响,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在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的基础上,达到实现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的逐步均衡化的目的。显然,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特点是(1)从综合的、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和发展区位理论,根据大量的实证研究对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规律进行探讨,提出和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2)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探讨区域各类经济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和过程,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3)提出和完善了众多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模式,如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城市圈层发展模式、梯度理论等,广泛运用于各种区域经济规划中。(4)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分析方法由以往的基于几何学和微积分的数学分析,进入到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阶段。

三、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完善

空间经济学的形成,是以1991年克鲁格曼(krugman,)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经济地理与收益递增》建立的cp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为标志。所谓cp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的基本内容是,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农业是完全竞争的、生产单一的同质产品,而制造业部门是垄断竞争的、供给大量的差异化产品,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两个部门分别使用一种资源:劳动力;农业雇佣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农产品无运输成本,而制造品则存在冰山成本(icebergcost)。中心外围模型揭示了产业地理集中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初始均衡的两个地区,随着贸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当聚集力大于离心力时,劳动力的移动最终会导致产业的不对称地理分布。在这一过程中,最初贸易成本的削减对厂商生产区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当贸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点,即当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制造业的差异产品种类越多,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聚集力将起主导作用,所有的产业则会移到一个地区,而此时劳动力和产业区位的转移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会发生突变。原先两个互相对称的地区发生转变,起初某个地区的微弱优势不断积累,最终使该地区变成产业集聚中心,另一个地区变成非产业化的外围。中心外围模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猜测一个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初始状态时,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

显然,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不仅有效地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而且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产生过程,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结构,如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

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藤田(fujita.m)通过研究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引入了人口增长变量,构建了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变形中心地体系,随着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轴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点-轴型多城市空间结构等。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无疑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伴随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cle porter)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和1991年保罗·史鲁格曼(krugman)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两篇文献问世,产业集群的研究才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集群理论也才回归主流经济学之中。波特从竞争优势出发来分析集群式的产业集聚现象,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菱形构架理论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认为地理集聚的发生是由于地理接近性可以使集聚的生产率和创新利益进一步放大,它有助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地方机构的发展以满足集聚的特殊要求,并感知、承受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克鲁格曼建立了产业集群模型,假设工业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在此前提假设下,区域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产业空间聚集。这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业(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现实中的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在我国,王缉慈教授2001年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并探讨了高技术产业的集群机理,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走多样化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又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完善和演变机制的充实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特点是(1)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产生过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完善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使空间视角研究经济纳入主流经济学范畴。(2)在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发展了区域城镇空间扩展理论,建立了区域产业集聚和扩展理论,使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3)新方法与技术手段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方法和gis 与rs 技术的结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也向动态过程的空间演化模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飞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3.33-71

[2] 李金滟等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中的城市集聚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8.11.

[3]蒋伏心等空间经济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经济学动态》2009.9

[4] 陈秀山等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8.11

[5] 殷广卫等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新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成都)2010.1.

[6] 茶洪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种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学术月刊》2008.10.

[7] 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8] 杨盛标等经济活动经聚集与扩散分析新经济地理分析构架的逻辑基础《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沙)2009.6.

[9] 鲍伶俐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的现实主义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0] 杨竹莘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与演变评析《工业技术经济》(长春)2009.8.

[11] 赵超.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机制的研究综述

[12] 郭腾云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地理科学进展》 2009 年第1 期

[13]耿明斋现代空间结构理论回顾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企业活力》2005.11

[14] 周天勇、刘玲玲:《从区位理论到新空间经济学的发展》《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10期。

[15] 梁琦、刘厚俊:《空间经济学的渊源与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第一章、生活空间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第一章生活空间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生活空间和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是人们基本生活要素之一。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空间由最原始的天然岩洞演变到现在种类繁多的住宅样式。无论生活空间的形式将怎样的变化和发展,它的基本内涵是不变的:它是人类的住所。 第一节生活空间的基本概念 一、生活空间的定义: 1、定义:生活空间是一种以家庭为对象的居住活动为中心的建筑环境。 (1)、狭义地说,它是家庭生活方式的体现。 案例A:农村生活下的生活空间: a、生产方式:农业,养殖业 b、生活空间特点:农村用地状况决定其相对宽敞,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其周边环境可以相对封闭。 案例B:游牧生活下的生活空间: a、生产方式:畜牧业 b、生活空间特点:畜牧业生产决定其应具有活动性以便于追随牧草, 活动性决定其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材料轻便。 案例C:城市生活下的生活空间: a、生产方式:工业或商业 b、生活空间特点:城市用地状况决定其相对密集,生产方式要求其交通发达并信息畅通。 (2)、广义地说,它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案例A:封建社会时期的生活空间: a、封闭:独门独院,→封建意识形态的体现 b、等级分明:正房与厢房,→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体现 案例B:生活空间的层级关系: 家庭(单个生活空间)→小区(生活空间的集合)→社区(小区的组团)→城市(社区的串联)

二、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认识: 1、中国古代人们认为: “君子之营宫室,宗庙为先,廊库次之,居室为后”。 说明中国古代对生活空间以宗法为重心,以农耕为根本的社会居住法则,兼顾精神与物质要素。 2、西方古罗马帝国建筑家波里奥认为: “所有生活皆需具备实用、坚固、愉快三个要素。” 两千年前就已在实质上把握了功能、结构和精神价值。 3、现代建筑设计家赖特认为: “功能决定形式”,生活空间的实质存在于内部空间,它的外观形式也应由内部空间来决定。 生活空间的结构方法是表现美的基础。 生活空间建地的地形特色是生活本身特色的起点。 生活空间的实用目标与设计形式的统一,方能导致和谐。 4、勒?柯布西耶则认为: “居室是居住的机器,”生活空间设计需像机器设计一样精密正确。 生活空间设计不仅需考虑生活上的直接实际需要,且需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研究和解决人的各种需求,生活空间的美植根在人类的需要之中。 第二节生活空间的发展历程 室内设计是人类创造并美化自己生存环境的活动之一。确切地讲,应称之为室内环境设计。生活空间室内设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当前三个阶段。 一、早期阶段(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中期) 早期阶段人类赖以遮风蔽雨的居住空间大都是天然山洞、坑穴或者是借自然林木搭起来的“窝棚”。这些天然形成的内部空间毕竟太不舒适,人们总是想把环境改造一番,以利于生存。人类早期作品与后来的某些矫揉造作的设计相比,其单纯、朴实的艺术形象反倒有一种魅力,并不时激发起我们创作的灵感。 该时期特点如下: 生产技术落后→解决技术能力有限→技术相对简陋↘↗穴居窑洞及山洞生产能力不足→物质财富有限→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形式→巢居干栏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1)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1)理论模型 克里斯塔勒推导了在理想地表上的聚落分布模式: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为达到这一条件,同级中心地按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每个中心地拥有六边形的市场区。 2)廖什景观 1940年,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利用数学推导和经济学理论,得出了一个与克里斯塔勒学说完全相同的区位模型六边形。 与克里斯塔勒的工作相比,廖什更多的是从企业区位的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生产区位经济景观,即通常称为的廖什景观。 (2)核心与边缘理论 1)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为代表。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资本积累。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他认为,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客,依靠提高劳动生

产率,进而提高收入、提高购买力,使国内需求扩大,诱发投资,扩大生产。因而,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 2)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布德维尔、汉森等学者进一步发展。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3)核心一边缘模式 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棱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第五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普劳克斯(F.Perroux)提出的。 普劳克斯的增长极概念是一个纯经济概念,与地域空间系统无关的概念。 普劳克斯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种类型:①作为计划内容的经济空间;②作为受力场的经济空间;③作为均质整体的经济空间。其中第二类型的经济空间是增长极的出发点。这类空间“由若干中心(或极、焦点)所组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每一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它们与其他中心的场相互交汇”。 普劳克斯认为,一个推动型企业的出现将导致一整群企业销售规模的增长。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法国地理学家J.布德维尔(J.Boudeville)在1957年和其他许多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了“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 布德维尔强调经济空间的区域特征, 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布德维尔的增长中心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提出了投资应该集中于增长中心,并且增长会从这个中心向周围地区传播的观点。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

长极的研究也自然就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推动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领头产业或带头产业,自然也是主导产业。它在区域经济运作中起着支配作用。这种产业通常应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指产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消费者相应收入相对变动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却十分宽广,能有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销售市场。产品的市场范围与产品的性质密切相关。空间分布集中倾向愈强的生产,其产品的市场范围愈广。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四、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是极化作用的结果。这种负效果被称为极化效果。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在研究极化发展理论时把这一过程称为“回流效应”。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被称为扩散效果。赫希曼在研究均衡发展理论时,把这一过程称为“涓滴效应”,也有人形象地把这一效果称为“波及效果”。 为什么推动型产业在某一地点出现后,会产生极化作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空间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空间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由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也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本书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进程,在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的要素、特点、属性、模式和功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主要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和机理,它们的内在运行方式,还要明确这些因素是怎么相互作用又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包括若干因素的作用方式、途径、作用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 第三,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内涵,明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难点、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 第四,以产业集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集群现象为对象,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演变模式和演变阶段,揭示了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第五,以区域经济板块这种经济空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中的经济板块的形成和整合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六,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轴状聚集现象为对象,结合“点一轴”系统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带状城市联合体“点一轴”空间结构的要素、形成条件和功能。 第七,以城市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群聚现象为对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一些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特点、模式、发展阶段和形成机制,揭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之一,这一理论既是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写制定的基础和前提之一。笔者深知,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尚有相当大的难度,国内同类专著也不是很多,要完成有特色的专著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这本书里展现给读者的是笔者这几年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不足之处甚至是错误在所难免,谨请同行专家予以批评指正,以促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个更大的进展。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对笔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对直接引用的文献都尽可能地一一注明出处,对参阅的文献在文末也都逐一列出。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解 区域空间结构:是国家“985工程”建设项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兰州大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在阐述了区域空间结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因素和整合的机理,并分别论述了区域集群空间结构、区域板块空间结构、“点-轴”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由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是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产业结构也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区域空间结构概论》借鉴产业结构的研究进程,在对已有研究理论的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揭示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为目标,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中所形成的结构的要素、特点、属性、模式和功能,根据笔者的理解,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主要分析了解各种因素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和机理,它们的内在运行方式,还要明确这些因素是怎么相互作用又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包括若干因素的作用方式、途径、作用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 第三,分析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主要是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结

构整合的内涵,明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整合的必要性、难点、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揭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整合机理。 第四,以产业集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集群现象为对象,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要素、类型、演变模式和演变阶段,揭示了产业集群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第五,以区域经济板块这种经济空间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经济板块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整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中的经济板块的形成和整合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六,以依托交通干线的带状城市联合体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轴状聚集现象为对象,结合“点一轴”系统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以交通干线为依托的带状城市联合体“点一轴”空间结构的要素、形成条件和功能。 第七,以城市群这种经济活动空间群聚现象为对象,从宏观的角度,运用一些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明确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内涵、特点、模式、发展阶段和形成机制,揭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方向。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

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及模式(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20分钟) *1. 下列关于西方城市地域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共同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城市的中枢部分都是中心商务区 B. 都可以分出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等功能区 C. 住宅有高级住宅与低级住宅之分||,且呈背向发展 D. 高级住宅多位于市中心||,低级住宅多位于郊外 2. 下图为城市地域结构的一种模式||,对该模式及其内容的正确论述是() A. 该图为同心圆模式 B. 该图为多核心模式 C. 1为住宅区||,3为商务区||,4为工业区 D. 1为商务区||,3为低级住宅区||,5为高级住宅区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3~4题||。 3.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D. 田园城市模式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B. ⑤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 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D. ②处宜布局化学工业 读重庆市地域形态图||,完成5~7题||。 *5. 重庆市的地域形态属于() A. 集中式 B. 组团式 C. 条带式 D. 放射式 *6. 以上四种城市地域形态类型中||,市政建设投资相对最高的是() A. 集中式 B. 组团式 C. 条带式 D. 放射式 **7. 影响重庆形成这种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崎岖不平 B. 气候温暖湿润 C. 工业分散分布 D. 交通干道四通八达 8. 一般说来||,团块状形态的城市分布在() A. 平原地区 B. 丘陵地区 C. 河谷地带 D. 山麓地带 9. 下图为“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空间形态属于||。试阐述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点、缺点||。 (2)在甲处规划建设一大型汽车交易中心||,其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3)你认为调控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途径有哪些? 10.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城市位置和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布局形式是||。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2)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A、B、C、D区域中的区||。在C区||,街道多呈东南—西北走向||,其最有可能考虑的因素是||。 ①节约用地和投资费用 ②合理布局城市主干道||,方便出行 ③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④适应当地地形地势 (3)试分析该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 [<<][>>]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经济组织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在不断地发生演变。这里,我们介绍几种较有影响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 ried 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出特有的形式。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的,每个地方中心都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产生就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在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 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

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由于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这样,区域中就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这些中心——外围结构依据各自的中心在经济中心体系中的位置及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同时,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所以,区域内就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2.唐富藏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台湾学者唐富藏通过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一般要经过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集中后分散阶段和分散后地方中心成长阶段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情况如下:1)早期发展的集中阶段。这个阶段反映的是产业革命前和进入产业革命后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在产业革命之前,区域中少数地方由于区位条件(如是原料地,交通枢纽,或其它历史原因)比其它地方好,就成了区域内人口的聚集中心。开始产业革命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中的人口和产业活动便不断地向这些人口聚

《空间结构概论》

《空间结构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30260 学分: 1.5 总学时:34 大纲执笔人:罗永峰大纲审核人:童乐为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的一门选修专业课。 本课程仅对空间结构体系的组成、特点、传力机理和结构材料做概念性介绍,将有大量生动的图片和照片以及部分表格,并无详细的设计计算方法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空间结构有一个概念性了解,扩大知识面。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能达到较系统的掌握空间结构体系知识。对常见的空间结构能掌握其特点、传力方式和应用范围。 2、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力学概念。如对各种空间结构能掌握其力学原理。 3、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工作的逻辑思维方式及其推理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 1. 关于建筑结构 1.1建筑结构的种类 1.2建筑结构的适用范围 1.3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 2. 空间结构的概念 2.1空间结构的定义 2.2空间结构的特点 3. 刚性空间结构体系 3.1薄壳结构 3.2折板结构 3.3网架结构 3.4网壳结构 3.5拱支网架、网壳结构 3.6组合网架、网壳 3.7立体桁架结构 4. 柔性空间结构体系 4.1索结构 4.2膜结构 4.3张拉结构 5. 刚性与柔性结合的复合空间结构体系 5.1预应力网架(网壳)结构 5.2吊挂网架(网壳)结构 5.3弦支穹顶 5.4张弦梁结构

6. 开启式结构 6.1开合式结构的开合机理 6.2开合式结构的结构体系 6.3开合式结构的应用 7. 折叠结构 7.1折叠结构的几何特点 7.2折叠结构的力学性能 8. 玻璃结构 8.1玻璃材料 8.2玻璃结构类型 9. 现代空间结构的发展 9.1现代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 9.2现代空间结构的技术 四、实验或上机基本内容 现场参观了解空间结构的类型、体系形式、构造方法。 五、前修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有力学概念基础。 六、学时分配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引言 在战后20多年的经济增长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70年代经历了数次经济衰退,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历史上的各次经济危机一样,随之而来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表现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城市和区域演化(urban and regional transformation)进入了一个活跃时期。地域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更为突出,表现在各个空间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和区域演化的内在机制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包含了不同范畴中和不同层面上的各种因果过程。 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和区域的结构重组(urban and regional restructuring)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地域实证研究是这个领域的主要课题。本文将回顾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学科和地理学科的一些新发展的基础上,阐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框架,并以西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作为示例。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由于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尽管如此,许多学者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Foley和Webber是试图建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框架的早期学者之一。根据Foley(1964年)的观点,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应该是多层面的。首先,城市结构包括三种要素,分别是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第二,城市结构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两种属性,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是指文化价值、功能活动和物质环境的空间特征;第三,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分别指城市结构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空间作用的模式;Fo1ey认为,尽管每个历史时期的城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历史时期,城市结构的演变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有必要在城市结构的概念框架中引入第四层面,即时间层面。 基于Foley的概念框架,Webber(1964年)的论述限于城市结构的空间属性,包括形式和过程两个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是指物质要素和活动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过程则是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各种交通流。相应地,城市空间被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adapted space)(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channel space)(如交通网络)。 Bourne(1971年)试图用系统理论的语汇使城市空间结构概念的表述更为严密。Bourne 认为:第一,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第二,系统理论的中性立场使之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 运用系统理论的语汇并以图示的方式,Bourne描述了城市系统的三个核心概念。①城市形态(urban form)是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的空间分布模式(见图1a,土地使用模式表示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②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urban interaction)是指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整合成为一个功能实体,被称为子系统(见图1b,不同功能节点之间的交通流表示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③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是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使各

土地利用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土地利用与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区位论 区位论的鼻祖为农业区位论,即“杜能环”,之后又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扬,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Christäller,1933)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廖什(Lösch,1940)则在1940年对中心地理论中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作了严密的经济论证,提出了更具有灵活性的模式。 区位论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它及其后来的发展改变了20世纪50年代之前,城市地理学醉心于描述和分析城市位置、自然条件和城市形态的局面,直接导致了“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同时,它也是将空间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早期尝试,建立了经济分析和空间研究之间的联系。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三大经典模型”,即伯吉斯(Burgess,1925)的“同心圆模型(concentric ring model)”,霍伊特(Hoyt,1939)的“扇形模式”和哈里斯,厄尔曼(Harris,Ullman,1945)的“多核模式”。 伯吉斯从人文生态学提出的“同心圆模型”立足于研究城市功能区布局和演变的动力和机制,将人类对空间的竞争比作生物群落的竞争,应用了诸如“侵蚀(invasion)”、“演替(succession)”的概念,提出了在一个假设为均质平面的城市地域内,土地使用功能有内而外,按中心商业区——过渡地带——工人居住区——中产阶级居住区——高级或通勤人口居住区的同心圈层结构。后来的学者则在沿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赋予了经济学的解释,即用地租理论进行完善。 霍伊特认为质疑了均质平面的假设,但他保留了同心圆模式中的地租机制,同时结合了放射道路的影响,于1939年提出了扇形模式。 伯吉斯和霍伊特的城市内部结构模式均假设为单中心,哈里斯和厄尔曼在1945年对此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更为精细的多核心模式,将原来的单中心假设进行了拓展,认为城市内部除主要经济胞体(economic cells)——即中心商务区(CBD)外,还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这一模式较为复杂,但仍然保留了地租理论,例如它假设付租能力比较高的高密度住宅倾向于接近中心点和其他主要经济胞体。 对城市土地利用三大经典模型的批判集中在其对经济的过分倾斜以及忽视文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Pacione,2001)。Firey(1947)论证了作为社会空间组织基础的社会价值能够超越经济竞争,并建议使用文化生态而不是城市生态的方法,以通盘考虑特殊的文化和历史因素在形成城市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Kearsley(1983)则考虑了英国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清除贫民窟,介入种族隔离等问题带来的影响,对同心圆模型进行了修正。White(1987)则考虑了三大经典模型之后出现的经济和社会变迁,如服务经济的出现,自动化优势,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政府在城市增长过程中不断加强的干涉等等(Pacione,2001),提出了包括变化的CBD,少数民族聚居地,散布的中产阶级,精英阶层飞地等展现上述新经济社会变迁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表现。同时类似的研究进展还从发达地国家的城市拓展到发展中国

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

新时期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陈健 【摘要】: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空间结 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区域系统以及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其空间布局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探究浙江省过去二十年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不仅是对过去浙江省空间布局的一种总结,更是对未来浙江省空间结构演变方向的指导和前瞻。基于此,本文分别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1989-2009年期间浙江省的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客观真实的展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而能够指导未来空间布局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的梳理,了解了当前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定性的方法总体探讨了从七五时期以来浙江省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接着运用定量的方法,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新时期浙江省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作了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发现:从1989年代至今,浙江省空间结构历经了极核的增长(点的形成)—极核区及发展轴的成长(线的形成)—网络状经济区的发展(面的形成)的过程,目前,浙江省空间已呈现出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通过对浙江省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增长、交通通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政策与规划引导是影响空间结构演化的五大因素。据此,笔者认为未来浙江省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将会随着交通路线的发展方向而不断的拓展。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中,指标选取上的不恰当也会导致结果上的误差和偏离。对此,本文选取了反映各县域地理单元经济总量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取人均水平,以此作为研究所使用的 指标。 一、对区域空集中与分散的影响 1.信息化促进了空间 的分散。信息化社会中,产业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其以信息科技为手段,让传统成熟的工业经济所潜藏的生产力得以再次充分发挥,并因此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的范畴与动态,创造了全球经济。这样的生产环境除了使资金、技术和勞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移动能力持续增强外,同时也让工业生产区位的自由度越來越大,从而使得地方工业布局以及国际勞动分工的格局再次发生变化,故Scott (1990) 认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产业经济空间的分散。 2. 信息化促进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一)区域经济含义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二)区域经济基本特点 1、地域性

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地域上的连接产生的经济关系称之为区域经济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或者是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或者是对立乃至是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称之为互补关系,后者称之为竞争关系。 2、系统整体性 系统整体性是区域经济具有共性的基础。区域经济实质上是由各个区域内、同级区域间、各级区域间的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经济系统,类似国家经济表现出综合性、宏观性、目的性和全局性的特征。区域经济所追求的是区域内、外各种经济活动在结构上的合理组合和功能上的互补,对所能支配的区域内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在整体上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产生出单一经济活动无法获得的经济效果。 3、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是区域经济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区域内部或区域间的各种经济活动和行为(包括要素禀赋、部门构成、经济规模、经济增长能力等)表现出的空间上的不同,可以说,现实中完全相同的区域经济活动是不存在的。也正是这样,区域经济活动才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多彩性。这也要求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原文出处】经济学动态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910 【原刊页号】63~66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复印期号】200002 【标题】【作者】曾坤生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 空间结构理论(Lehre der Raumstrutur )是在古典区位经济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动态性质的总体性的区位经济理论。 一、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的基本问题 空间的配合是人类经济行为的产物,依经济原则形成空间位置与空间大小间相互密切的有机关系,其间必定存在着某种秩序,经济学家把这种秩序称之为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实质上就是空间秩序。空间结构理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区位经济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涉及产业部门、服务部门、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的区位、空间关系,也涉及到了人员、商品、财政和信息的区间流动等方面。正是因为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理论界对其学科性质的分歧一直较大。但综观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含五个方面。 第一,以城镇型居民点(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这是对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的发展。它利用生产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出郊区农业每一种经营方式的纯收益函数,并由此划分出一定的经营地带。 第二,最佳的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城市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理论推导的基础:一是农业区位论,二是集聚效果理论。将最佳企业规模的推导与城镇居民点合理规模的推导相结合,将城市视为企业一样,理解为一种生产过程,应用“门槛”理论,将中心地等级体系应用于区域规划的实际。 第三,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上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变。通过一般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及演变的一般趋势和类型。 第四,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的合理程度。在实践中表现为如何处理过疏和过密问题,对区域开发整治和区域规划有实践意义。 第五,空间相互作用。这主要包括地区间的货物流、人流、财政流,各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革新、信息、技术知识的扩散过程等,这些方面是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反映。 二、几种主要的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结构阶段论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这种活动的每一个有关区位的决策,都会引起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区域发展状态与空间结构状态密切相关。空间结构的特征不仅受运费、地租、聚集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利水平有关。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会不断产生出影响空间结构的新因素。即使是同一种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空间结构阶段论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绝大

高层建筑结构的空间计算及设计概念

第九章高层建筑结构的空间计算及设计概念 9.1 杆件有限元计算方法及计算简化假定 1、计算机计算建筑结构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三种 (1)将结构离散为杆单元。再将杆单元集舍成结构,采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有时也称为杆件有限元方法); (2)将结构离散为平面的连续单元,运用平面有限元方法计算整体结构; (3)将结构离散为平面或空间的连续条元,采用有限条方法计算整体结构。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杆件矩阵位移法应用得最为广泛,有限条法应用较少,组合有限元法近年来应用较多,此法被认为是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较精确计算的通用方法。 2、杆件有限元方法计算高层结构的基本假定 采用矩阵位移法计算高层建筑结构时,基本假定有以下几方面,采用的假定不同,就形成不同类型的计算程序: (1)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平面结构:仅考虑构件平面内刚度,不考虑平面外刚度,同一平面内构件组成的结构计算空间结:构件平面内、 平面外刚度都考虑,空间结构计算 图 空间杆件和平面杆件 (2)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 楼板的作用除了承受竖向荷载外(楼板产生竖向挠度和受弯),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楼板把各个抗侧力结构联系在一起.共同受力。刚性楼板和弹性楼板是指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的性质,因此也是计算的假定。 (3)杆件具有轴向、弯曲、剪切、扭转刚度,对应于杆件的轴向、弯曲、剪切及扭转变

形及相应内力,计算时必须输入杆件的有关刚度。 3、楼板模型 刚性楼板模型假定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零。楼板刚度无限大的假定的定量标准尚在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楼板在自身平面内的挠度小于1/2000时,就可以做为刚性楼板来考虑。 弹性楼板壳单元模型计算楼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 弹性楼板中厚板弯曲单元模型计算楼板平面外刚度,而平面内是无限刚。 弹性楼板平面应力膜单元模型计算楼板的平面内刚度,同时又假定楼板的平面外刚度为零。 4、计算高层结构的基本计算类型及适用范围 根据所采用的基本假定,计算建筑结构的程序大体上分为四大类,其适用范围亦不同:(1)平面协同计算模型,平面结构,楼板刚性平移 对于一般的框架、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简化计算,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可采用下列两条假定: a)楼板在自身平面内为绝对刚性,在平面外的刚度为零。按此假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整个楼面在自身平面内作刚体移动和转动,各轴线上的抗侧力结构在同一楼层处具有相同的位移参数。 b)各轴线上的抗侧力结构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远大于平面外刚度,即假定各抗侧力平面结构只在其平面内具有刚度,不考虑其平面外刚度。按此假定,整个结构体系可划分为若干个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抗侧力结构进行计算。 如果结构的平面布置有两个对称轴,且水平荷载也对称分布,则各方向水平荷载的合力F x和Fy .均作用在对称平面内,如图所示。此时,楼面在作用下只产生沿Fx方向的位移,在作用下只产生沿Fy方向的平移,亦即在水平荷载作用方向每个楼层只有一个位移未知量,结构不产生扭转。因此,结构体系有n个楼层,就有n个基本未知量,两个方向的平面结构各自独立,可分别计算。 楼层无扭转的位移 (2)空间协同计算模型,平面结构,楼板刚性平移和转动 采用平面协同计算模型中的两条假定,如果结构的平面布置不对称,或每个方向水平荷载的合力和不作用在对称平面内,则各层楼面不仅将产生刚体位移,而且将产生在自身平面内的刚体转动。此时每个楼层有3个自由度,各平面抗侧力结构在同一楼层处的侧移一般都不相等,但仍具有相同的位移参数u,v,θ。 如对于右下图所示的平面不对称结构,当第j楼层有刚体位移Uj,Vj,θj,时,该结构由坐标原点点移至点,则由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各抗侧力结构的侧移与楼层刚体位移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