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独
离开,保持距离。 形容词做动词
第4——7章讲述的是教育的内容,从此四章里得出孔子的教学 有哪些具体内容? 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待人尽心竭力、办事诚实可信 注重道德修养、注重表达能力、注重政事管理、注重文化典籍 关注圣和仁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 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诲 人 不 倦
huì
• 诲人不倦
• 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 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 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 做人。
•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 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了。为了编写教材, 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这也 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上课很精彩, 必须下课不精彩”。他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 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
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 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尽管他自己博学多闻, 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 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
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历来为学界 所重视,请看以下几章。思考并概括章句中所 蕴含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 1.启发式教学法 • 子曰:“不愤[想弄懂而没弄懂]不 启,不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 的样子]不发[启发]。举一隅[方位. 一般有四方]而不以三隅反,则不 复[再]也。”
教育的对象
种类、类别
类 子曰:“有教无类。”
在当时的社会可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给人分类? 出身的贵贱 智力的高低
• 关键在于明确 “类”的含义: • 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 民族界限的意思。 • 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
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 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各不相同,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 (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 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 “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治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 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 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 也有少数民族的。所以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 教,无有贵贱种类也”。 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 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力较强,像高柴、 曾参的智力却比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都成为高才生。 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 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的比孔子 小近五十岁。孔子并不歧视品行上有缺陷的人,照样收他们 为弟子,他们后为也都成为孔子门下的优秀学生。
教育的作用
• 人的天性是相近的,通过教育使人的品行 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千差万别,即教育可以改变人。
• 对于天才或蠢才,教育是改变不了他们的。
, 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 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来看,他实际上 更倾向哪个观点?
思考: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 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 •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 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 • 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说明孔 子在实践中基本上是坚持实践论的。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张人人 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他所说的“人”不 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妇女。“唯女子与小 人不可教也”,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 个是女性。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孔 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但孔子把妇 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则是他“有教无 类”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
用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 做 不过 至于 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
1、 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 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 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 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 家“以德治民”的主张。 2、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 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 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 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 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 3、孔子把“民食、民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 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 的地位。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诗经》 中的含义是什么?子贡引用它的用意又是 什么?为什么孔子说可以和他谈诗了?
①“切磋琢磨”是加工骨角玉石的各种方法。
②子贡引用这句诗,比喻人有了好的本质, 还要致力于学问,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求 学之德应精益求精)。 ③子贡由谈人生道理而开悟,悟到了诗经的 深意,反映孔子对学生能举一反三的重视。
2.讨论、答疑式教学法
•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语气助词,相当于“啊”],素以为绚 [即“以素为绚”]兮’。何谓也?”子 曰:“绘事后[省略了介词“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我, 孔子自称]者商[子夏姓卜,名商]也, 始可与[省略了代词“汝”]言[讨论、 讨论]诗已矣。”
思考: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
联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 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对此你作何理解?
•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 “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 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的意思; 教是教育、教诲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依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分析出每个学生 的特点,并且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施 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 发展。正因如此,朱熹在《论语》集注 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3.激励式教学法
• 子谓子贡曰:“女[同“汝”,你] 与回也孰[谁]愈?”对曰:“赐也 何敢望[仰视,景仰]回?回也闻一以 [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可 不译]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同意,赞 同]女弗如[省略了代词“之”,代 “颜回”]也。”
4.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 子路问:“闻斯[就]行诸[“之乎”的合音]?”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怎么]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疑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退缩],故[所以]进[使动 用法“使……进”,指鼓励他大胆干]之;由也兼人 [好勇过人],故退[使动用法“使……退”,指给他 一些约束]之。” • 德行[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颜渊、闵子骞、 冉伯牛、仲弓。言语[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 宰我、子贡。政事[指能从事政治事务]:冉有、季 路。文学[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子游、子 夏。
字音提示:
mǐn qiān 1、知 zhì 2、闵子骞 3、冉伯牛 rǎn4、仲弓 zhòng fěi 5、陈亢 gāng 6、悱 chǎn 7、隅 yú 8、谄 cuō 9、切磋 10、倩 qiàn 11、绚 xuàn
• 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 习[习染]相远也 • 子曰:“唯[只有]上知[知:同“智”; 上知:上等的智者]与下愚[下等的愚人] 不移[改变]。”
教育者素养 重身教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 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 哉?”
重古代文化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重礼乐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 其所。”
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
• 观点一: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 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 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 新和发展。 • 观点二: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 谦逊地指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 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 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
总结
1、 2 3
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对象 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方式 提升素质 有教无类
4——7
8——12 13——15
德文诗礼
因材施教 以身作则
诲 人 不 倦
教育者的素养
探究: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否矛盾?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对任何人都 给予教诲,不分种类等级,是指 赋予所有人受教育的权利。因材 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特点 施教,是指教育要因人而宜。
独自站立,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 学生 古今异义 向 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特别的听闻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 无法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 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 表修饰 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表承接 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 君子之远 其子也。”
面对子夏的问题,孔子如何启发教育?本来是孔 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起予者商也”?
①孔子用比喻手法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 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学问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 勿舍本逐末。孔子这里是在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 内在德行为务,少一些外在虚伪的花里胡哨的东西。 ②孔子一启发,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师的教诲并 且能举一反三(推及到礼)、启发老师,而老师肯定并 谦虚地接受他的这种理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 念。孔子一贯主张“当仁,不让于师”,强调在教育 与学习过程中师生互有助益,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 的过程,这是一种让人羡慕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 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 举一方给他看而不能用其他三方反过来加 以验证,就不再教他了。说明主观能动性 是学习的动力;学习要注意方法,学会举 一反三;教育学生也要量力而为。
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
1、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 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 2、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 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 “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 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证明,问 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 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 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