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推荐书目

哈佛推荐书目
哈佛推荐书目

哈佛名师力荐——20本该读的英文书籍【本本经典】

1. Slowing Down to the Speed of Life, by Richard Carlson and Joseph Bailey。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活在当下”,其实是2500年前佛家就已经提出来的哲学。不过,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哲学观念,阐释了我们的思想产生情绪的过程,以及该如何在躁乱之中保持镇静、将压力降到最低、做好父母角色、改善人际关系等等方面的指导内容。

2.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by Joe Dominguez andVicki Robins。

关于理财的书籍,重点推荐这一本,你应该读一下。它了解大多数人的理财观念,并用简单有效的新方法改造你的生活。我的理财经就是从这本书习得的。

3. The Art of Happiness, by the DalaiLama。

不知道DalaiLama本人是否真的这样,但这本书的文字确实能让人感受到仁慈和幸福的力量。虽然整本书并没与更深层次的内容,我仍然将这本书视为对我们人生的一种提醒:慈悲地活着,我们的生命会更有意义。

4. Simplify Your Life, by Elaine St.James。

这本书是影响zenhabits哲学思想的书籍之一。十年前我开始读这本书起,我就开始了简化生活的尝试。虽然十年来经历起伏跌宕,我仍然对这本书充满热爱。好书易读,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5. The 4-Hour Workweek, by TimothyFerriss。

这本书影响了许许多多人的生活,教我们将一切简化,将重心放在对我们生活和事业最重要的地方。不管你是名总裁,是名员工,还是家庭主妇、博客写手,它的理念都能够应用到你的生活中去。你也许并不能适应每周四小时的工作时间,但是你能学会尝试用新的、聪

明的方法去处理你的事务。

6. Getting Things Done, by DavidAllen。

这本关于产出率的经典着作适合每个想更加高效有序工作的人去研读。GTD教会了我很多重要的技能:清空收件箱、在纸上写下要做的事情、一次只用心去处理一件事,等等等等。

7. 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 by RichardCarlson。

Carlson是Slowing Down to the Speed ofLife的合着者,不过他更有名的着作是这一本。这本书是“别为小事担忧”系列的第一本。和副标题连在一起,你能读出更多意味:《别为小事担忧——所有的都是小事》。这本书教你透视所有事情,免除焦虑困扰。它也告诉你,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尤其是我们身边的人。

8. The War of Art, by StevenPressfield。

对任何从事写作或创意工作的人来说,创作过程如同一场战斗。有时,甚至每天,我们都要强迫自己专心工作、想出创意、避免陷入拖沓和分心的深渊。这本书教你怎样以一个专业工作者的姿态战胜这些,非常值得一读。

9. Running to Win, by GeorgeSheehan。

这本书并非关于工作哲学,实际上是关于生活哲学的书。这本书探讨了关于将生活充实化的任何方法。Sheehan的文笔优美而激动人心,着有一系列不错的作品。这本书完成于他得了末期癌症时。

10. The Essential Gandhi, by LouisFischer。

不论你是否崇敬甘地本人,他的文字确实是非常深邃而影响广泛的。每次读这本书,我都会深受启发。

11. Upgrade Your Life, by GinaTrapani。

这本书教你把时常让你分心、把你俘虏的现代科技转换为你高效工作的工具。

12.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byStephen Covey。

对想提高工作效率的人来说,这本是必读书籍。7个习惯包括操之在我、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利人利己、知彼解己、集思广益、均衡发展。

13. Manufacturing Consent, by Noam Chomsky andEdward Herman。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乔姆斯基的书,从这本开始吧。十年前我开始读的这本书,教给了我很多关于政治与舆论的东西。我也因为读这本书而对信息筛选更加严格。总之,我大力推荐大家读一些乔姆斯基的书,它们能使你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他是我们时代最着名的持不同政见者之一。

14. Tao Te Ching, by Lao Tzu. 《道德经》

1500年前道家经典基础着作。它将教给你基本的东方哲学思想,以及人生一二。

15.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Robert Pirsig。

现代经典着作。Pirsig同他的儿子、朋友一起游走乡间,探索禅意精要。

16. The Monk Who Sold His Ferrari, by RobinSharma。

这是本能引发你对人生的思考的寓言故事。关于你的人生、你的目标、你的梦想,以及为了实现梦想你需要培养的日常习惯,这本书都会对你有所启发。不是说任何问题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Sharma探索了很多有趣的主意,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找到一些值得尝试的东西。

17. The Elements of Style, by Strunk andWhite。

英语写作者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也不光适用于作家,对博客写手以及任何需要写报告、邮件和其他网络文章的人都适用。简而言之,每个人都应该读它。18年前我刚开始记者生涯的时候第一次读了这本书,现在我每年都要读上一遍。它教你精确地运用语言,避免常见错误,使你的文字更加清晰有力。

18. The Power of Less, by LeoBabauta。

这本书教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有序、简洁地处理生活事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9.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Howard Zinn。

这本书改变了很多人从课本上学来的历史观。Zinn讲述美国历史的角度极为特别,他描述的不是美国的富有与强大,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无权无力的那群人。他讲述了黑人、女性、中国铁路劳工、穷人、工人等一切被权势压迫的群体的故事。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少数力量,默默无言地生活着。

20. Fever Pitch, by Nick Hornby。

与其他列表上的书籍有些不同,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所以仍旧加了近来。这本书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了作者对足球一生的狂热。这些散文各自描写某一赛事,引人入胜,非常有趣。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哈佛幸福课》读后有感整个阅读过程对我而言,启发最大的应该是如何变得更幸福快乐。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当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比如说得到梦寐以求的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获得某个奖项,或者得到喜欢的人的回应,两人顺利在一起,以为这样我们就会一直幸福快乐下去。但是事实并不是像我们想的一样,诚然,我们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幸福快乐,而这种时刻却是短暂的,我们的情绪随着时间马上就低落,甚至比我们没有实现目标时还要低落。和几个考上招教的同学交流时,发现大三毕业那会儿我们想的就是顺利考上招教,被录取的那几天的确开心幸福了一阵,但是这种兴奋感维持了几天就消失了,生活还是回到原先的平淡。又比如说刚上学的前两周,我们的确为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幸福开心了一阵,但是这种新鲜感,幸福感随着每周重复的教学生活日复一日的冲淡,而机械生活繁忙时,快乐幸福对于大多数人简直无从谈起。或许在别人看来,我不应该不快乐,顺利考上理想的职业,而且是和自己的专业对口,碰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学生,学校也是旗帜潜质学校,生活貌似已经很幸福快乐了。但是寒假休息近来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安,觉得身边的朋友都不自己过得比自己精彩,别人一个月挣的钱比自己半年挣得还要多,别人今年又去了某某城市,出入各种场合,实现了好多梦想,买心仪的车子,好不精彩,而我只能围着学校转圈,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甚至能望到20年后自己的水平,觉得人生好无趣,好可怕,身边的朋友好多都要结婚了,家人的暗示也越来越多,安排相亲,呵呵,自己不得不考

虑这方面,可是自己的职业性质,仿佛好像限制自己了,太稳定会说没有上进心,甚至没有其他职业的女性的工资高,用老人的话是永远都给你吊着一口气,就是饿不死,整个人像被上了一把大的枷锁,觉得幸福从来就不是自己的附属物,后来直到看到第二部分的幸福相对论中:“幸福并不是实现目标而是拥有目标时才豁然开朗”。上面说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基数”,如果有一个二维坐标轴,X轴代表时间,Y轴是我们的幸福指数,我们日常所处的状态即为我们的幸福基数,它是一个常数值。当我们实现一个目标时,幸福值就会上升达到一个顶峰,但是实现之后幸福值就会降低,甚至降到比原先的幸福基数还低。评价一个人快不快乐看的是幸福基数而不是峰值,而每个人的幸福基数不一样,有的人高,有的人低,所以如何提高幸福基数呢?答案就在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标,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分析一下,觉得自己最近之所以惴惴不安,不快乐的主要原因还是对于自己未来的不确定,不知道工作之后的一步该如何走。正如书上说:“当你有方向时,你就会快乐”。而在寻找方向这一点上我个人的感觉是:“确定你可以做的事,然后确定你想做的事,然后确定你最想做的事,最后确定你最想最想做的事;“生命太过短暂,做自己想做的事,及时行乐”。别人的东西是人家的,而自己的幸福感是他们不能剥夺的,羡慕别人,不如活在当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习惯同时做多件事情,而让我们开心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化生活。学会满足,知足者常乐乐。

哈佛经典案例-以人为本

惠普之道的政策和措施都是来自于一种信念,就是相信男男女女们全都包装总公司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到这一点。惠普之道就是那种关怀和尊重每个人和承认他们个人成就的传统。 ——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比尔·休莱特(Bill·Hewlett) 以人为本 ——惠普之道在中国仅仅以下两个事实就足以令惠普公司无比自豪:一个是,在美国惠普被人们称为“使硅谷诞生的公司”;另一个是,198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美国时,只提出参观一家公司——这就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附近的惠普公司。是什么为惠普赢得了如此崇高的声望呢?你如果以这个问题来请教任何一个惠普公司员工,无论是来自中国惠普还是惠普公司美国总部,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惠普之道。” 惠普之道 那么,“惠普之道”究竟是什么?它配得上这么高的赞誉吗?1999年5月26日,惠普公司总裁普莱特(Lew Platt)先生与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先生在青岛由国家经贸委推出的“世纪变革中的经营管理——世界500强系列讲座”中进行了一番对话,或许能够为我们理解惠普之道提供一些线索。 普莱特:惠普文化的核心是经久不变的价值观,即一套坚定的信念:信任和尊重个人;追求卓越的成就与贡献;在经营活动中坚持诚实与正直;依靠团队精神来达到我们的目标;鼓励灵活性和创造性。惠普文化造就了惠普在业界的良好信誉,在硅谷,有大批的公司老板在惠普工作过,深受惠普之道的熏陶,甚至有人认为惠普在某种意义上影响造就了硅谷。 张瑞敏:海尔强调对两部分人的尊重:一部分是员工,另一部分是客户。一个企业的领导,不论他多么成功,都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比这两种人更聪明,想驾驭他们,否则就会走向失败。对员工,海尔赛马不相马;对客户,海尔坚持真诚到永远。14年来,海尔以平均82.8%的速度增长,主要是海尔坚持不断创新,包括观念、管理、技术和组织结构的创新。使企业发展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或者创造新的市场。 普莱特:惠普是地方分权式的组织,很少有统一的规范来约束员工。惠普

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NCC地困境

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NCC RP1工厂的困境 东华大学领袖MBA 孙凌云学号:211607 1 背景 蔓越莓是一种表皮鲜红,生长在矮藤上的小圆果,生长在寒冷的北美湿地,全球产区不到4万英亩,仅限于美国北部的麻萨诸塞、威斯康辛、新泽西、奥瑞冈、华盛顿等五州,加拿大的魁北克、英属哥伦比亚二省,以及南美的智利。蔓越莓只适合栽种在高酸性沙土中,须经过3-5年栽培,才能长成鲜红的果实。蔓越莓每年春天播种、秋季收获,采收方法分成“水收”和“干收”两种。传统的干收方式下,灌木上的果实靠手工采摘。由于优质的蔓越莓果内含空气,能够浮在水面上,所以也可用水收方式采收,果农先将蔓越莓田注满水,然后开着水车巡回田间打水,等脱落的蔓越莓果浮出水面,再用栏木圈集筛选。地头采摘的蔓越莓可作鲜果销售,也可进一步加工制作果汁、果酱等产品。为保证较长的货架期,作为鲜果销售的蔓越莓不能有损伤,所以主要采取干收方式,在地头采摘后仅装收集桶的1/3,且在厂里包装前还要逐粒挑选,鲜果生产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过程。而用作深加工的果实在采摘后装满桶作大包装运输处理(如每卡车装400桶)。 美国是蔓越莓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蔓越莓(Cranberry)已经和蓝莓、康科特葡萄一起成为美国家庭不可或缺的佐餐佳品及日常饮食伙伴。美国蔓越莓产业由各类果农合作社掌控,据统计,合作社蔓越莓的年销量占到全美年蔓越莓总销量的99%强。 表A反映了1945~1980年美国蔓越莓产业的产销情况,数据反映出蔓越莓产业的一些趋势,其中最为显著的趋势就是日益增长的富余量---即蔓越莓的总产量与使用量之间的差额。富余量的增加直接导致果农在1978年请求美国农业部启动农业市场协议第1937条款。该条款规定:“如果联邦政府和2/3以上的果农同意作物限制的话,果农就有权调整和控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书目集

大学生必读书籍书目集 本集册共收录了包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哈弗大学以及一些知名教授学者等为广大大学生提供的必读书目12条。希望能够方便大学生们寻找名著名作,多读一些好书。

目录 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100本书 (1) 二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一) (3) 三大学生必看的100本书(二) (5) 四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三) (7) 五大学生必读的书 (9) (一)文学部分(37种) (9) (二)哲学部分(34种) (9) (三)历史学部分(31种) (9) (四)艺术类部分(10种) (9) 六哈弗幸福课推荐书目 (11) 七北大清华推荐书目 (12) (一)清华 (12) (二)北大 (14) 八北大清华教授推荐书目 (15) 九香港中文大学推荐书单 (20) 十哈佛名师力荐——20本该读的英文书籍【本本经典】 (22) 十一大学本科生必读书目(博通类) (24)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24) (二)哲学 (25) (三)自然科学 (25) (四)中国史 (25) (五)世界史 (26) (六)国学(中国文化) (26) (七)文学 (27) (八)文化 (27) (九)社会 (27) (十)美学 (28) (十一)心理 (28) (十二)经济学和政治学 (28) (十三)语言 (28) (十四)艺术 (29) (十五)未来 (29) (十六)赏析 (29) (十七)散文 (29) 附录:中国文学名著 (29) 十二44位大学教授推荐书目一览 (32)

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100本书 △0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0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0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0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0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0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0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0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0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3、《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5、《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26、《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8、《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9、《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1、《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3、《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4、《陶渊明集》逮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35、《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 第一集 笔记(April记录)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 Harvard Open Course : Positive Psychology 背景: “幸福课”是2010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他的课程使得他成了“哈佛红人”。他提出: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他的课程目标在于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让学生懂得自我帮助。 第一课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课程由来 首先,解释自己为什么想开这门课“因为这是我自己想上的一门课”,然后叙述自己走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当自己刚进入哈佛,一切都仿佛很好,但他却不快乐。于是他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慢慢从计算机走入心理学领域。(好棒的跨度,在国外因为想了解一样东西而跨专业好像蛮common的) 然后介绍了他逐渐从8个人的讨论组到850个人的大课的过程,写到达到850人后,引起了媒体的兴趣,然后描述了媒体采访他的时候,总是提出的一个问题“你比我们想象的更内向”,作为一个joke,1米7不够资格传授快乐吗?(good joke point,并且不光是joke,是发人深思的一种现象)但点出了他最后反思而得:因为他们想给自己一个答案:为什么这个课这样流行,唯一解释就是导师乐观开朗、高大。但他们关注错了,他们应该关注信息,而非传达者。因为这个课程遍及全国,以及全球。(这样引入幸福课的普及,远较直接说XX学校也开了XX好得多) 各个大学开设此课程,各国政府也是,为什么?因为它有效。幸福感这一领域,此前一直被心理自助运动统治,心理自助运动带来什么?热情外向的宣讲者,常具领袖气质,吸引大众参加他们的讲座,但常常言过其实。(通过描述相对立的一种心理学运动来映衬积极心理学) 再来说说学术界——(引入人们对学术界知之甚少,但学术界有好东西,又用了一个比较):有多少人度过最近12期的《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博士班的班主任估计过,学术期刊上一篇文章的读者只有7个人,甚至包括作者的母亲。(用具体的人代替somebody,令人更有亲切感,母亲的joke两个亮点)总结:作为学者,我觉得这很可悲,因为这些研究非常精彩、非常重要,但是晦涩难懂,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在象牙塔和大众之间搭建桥梁。(又落脚到主题,本课程的意义)

哈佛经典案例-把质量意识注入每位员工的血脉

在今日的竞争环境中,忽视质量问题的企业无异于自杀。 ——美国总统工业竞争力委员会主席约翰·扬 把质量意识注入每位员工的血脉 ——日立的质量管理 两大法宝 日立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平浪平先生于1910年在东京创立的一个小电机修理厂,1920年该厂被改组成名为日立制作所的股份有限公司,日立因此正式得名。由于它是一家股份制企业,与其他家族式日本大公司不同,日立的历任总经理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随着二战前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日立公司也日益壮大,到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日立发展成经营涉及电力设备、机车车辆和通讯设备等多个领域、日本最大的综合性机械电气制造厂家。现在,日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器设备制造商之一。它的产品遍及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动力和产业系统、家用电器、材料工业四大领域,共20000余种。它的生产销售网络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70余家制造公司和100余家销售与维修服务公司。1997年,公司全球销售收入近700亿美元,列《财富》杂志98世界500强第21位,在电子电器设备行业厂家中位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之后列世界第二位(见下表),在日本最大工业企业中也仅次于丰田汽车公司。 世界电器设备制造商十强(1998)

注:本表根据《财富》“98世界500强”编制,销售额和利润额均是1997财政年度数字。 日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两大法宝:一个是十分注重技术革新和应用,另一个是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在技术革新与应用方面,日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与开发体制,并在美国建立了两个研究开发中心,在欧洲与两个实验室、大学合作建立了两个研究所。1997年,公司共有研究人员1.7万名,分布于35个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经费近50亿美元,约占公司年销售额的7%。获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大奖的电子显微镜、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日本第一辆子弹头列车、日本第一套核动力发电设备、世界首次成功的光纤通讯实验、高灵敏度摄像管记载着日立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今天。在质量管理方面,日立公司继承了日本企业重视质量的传统,是世界上产品质量最过硬的公司之一。 日立与中国的关系始于60年代,在其后20年间,日立主要向中国提供产品、技术和设备。改革开放以后,日立开始在中国兴办合资企业:1982年,日立与福建电子进出口公司和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合资,建立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这是日立在华第一家合资企业,是日本大跨国公司在华第一家合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合资电子企业;1989年,日立与深圳赛格集团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合资,兴建深圳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生产彩色显像管。1992年以来,日立明显加快了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的步伐:1993年,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4年4月,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成立;1992-1995年4年中,日立就在华投资建立了10家企业,加上此前的两家,日立在华投资企业达到了12家。随着日立在华业务的迅速发展,日立公司加强了对中国业务的管

哈佛幸福课观后体会

哈佛幸福课观后体会 财务1102B 张赫楠我点开网易公开课的视频网站,各种课程很是吸引人,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看些什么。后来发现有名校公开课的视频,就很想体验一下那些世界闻名的高校都学习的是哪些课程。点开哈佛大学的页面,看到了“幸福课”这样的标题,第一时间吸引了我,于是我点开了视频。第一集的题目是“什么是积极心理学?”,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了以前学过的大学生积极心理课,顿时觉得好无趣。但的确是受哈佛的吸引,我还是看了下去,坚持下去发现,这门课程所讲授的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枯燥。课程很多,我现在只看了一部分,但我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能够感悟到幸福的真谛。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门课是如此的受欢迎,但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会发现这门课轻松简单,而且会让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变的轻松愉快了,我可以从中吸收到很多的正能量为我的人生充电。 授课的TalBen Shahar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到博士。他曾被派往剑桥交流学习。他还是一个很棒的运动员,在社团方面也很活跃……但这样一个在我们眼里如此优秀的人,他说他并没有感到持久的幸福,而且他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于是他决定找出原因,他将研究领域从计算机系转向了哲学及心理学系,最终他获得了成功。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塔尔博士在哈佛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学生们的爱戴与敬仰,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 关于“幸福”这个话题,我想这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奋斗,都是为了追寻幸福。但我们到底要如何才能拥有幸福呢,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第一集要从“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开讲了,只有知道了何为积极的心理,然后用这种心态去面对生活,我们才能获得幸福。正如Tal所说,他不是要教大家一些新的知识,而是提醒大家一些原本浅显的道理,只是它们被现实污染而遮盖。 在我所看过的课程中,我对“完美主义”这一集有着很深刻的印象,也领悟到很多。Tal将完美主义定义为“一种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没有人愿意失败,

哈佛战略决策分析及经典案例

《哈佛战略决策分析及经典案例》选登(14)(下) 联邦快递——隔夜送到任何地方 1978年4月,联邦快递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开出售第一批股票。此举不仅筹集到了购买波音727型飞机的巨资,而且使公司的早期投资者得到了回报。 由于增强了运输能力,联邦快递业务逐步走上了正轨,公司年营业收入以每年约40%的速度增长。这时候的联邦快递已经拥有6700多名雇员,每天晚上向全国89个城市运送约6.5万个包裹。随之而来的电子消费品的增长和科学工具的小型化,为公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快递空间,大大增加了“隔夜快递”的业务量。其中尤以存放重要文件、照片、蓝图、小型工具和其他贵重物品的“信使包”的递送量增长最快,占到全部营业收入的40%。 到1979年,联邦快递公司年度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5亿美元,纯利2140万美元。1981年,公司营业收入高居美国航空货运公司之首位,超过了比它早20年进入航空货运业的竞争对手。 但也就在这时,联邦快递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埃默里货运

公司开始学习联邦快递的经营策略,购买货运飞机,开设小包裹分拣中心,提供隔夜快递服务;机载货运公司也开始提供小包裹空运速递服务;美国联合包裹公司向来用卡车运送包裹,1981年也加入了航空速递行列;被联邦快递的“信使包”夺走了大量客户与市场的美国邮政管理局,也开始推行自己的隔夜递送邮政服务。 但是,以上各家公司在业务范围、服务质量和交货时间上还是不能与联邦快递相提并论。因此,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联邦快递仍然保持着领先地位。 联邦快递股票暴涨,从每股24美元快速攀升至250美元 联邦快递的成功与发展强烈地吸引着华尔街股市的投资者。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联邦快递在股市上的交易价格由起初的每股24美元直线暴涨到每股47美元,长幅近100%。紧接着,在联邦快递股票上市依然看好的情况下,没有买到股票的投资者依然大胆杀进,而原来的持股者也认为联邦快递的股票具有极大的潜力。于是短短数年间,联邦快递的股票价格竟然大涨到每股250美元。 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联邦快递已稳居美国隔夜快递业老大的地位。然而,美国企业界“首屈一指的冒险家”史密斯,其冒险精神并未因成功而就此打住。进入20世纪80年代,他把实现联邦快递国际化作

哈佛大学生必读书目

清华大学所列的大学生应必读的书籍 博通类(总计280种) 一、必读(40种) *《*河蟹*宣言》共,产党 《国家与革命》 《*河蟹*选集》毛,泽东 *《*河蟹*文选》邓, 小平 *《鲁迅选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国史大纲》钱穆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美的历程》李泽厚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乡土中国》费孝通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钟书河《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陆健东 *《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与赖肖尔 《剑桥晚清史》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古诗源》沈德潜 *《史记选》王伯祥 《傅译传记五种》 *《荒芜英雄路》张承志 *《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吴伯凡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科学史》Q?C?丹皮尔 *《世界史纲》H?G?韦尔斯 《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 *《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 *《西方哲学史》罗素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理想的冲突》L?T?宾克莱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权力的转移》阿尔温?托夫勒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与霍华德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 《唐吉河德》塞万提斯,杨绛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幻灭》巴尔扎克,傅雷译

二、选读(80种) 《网络创世纪》郭良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 *《第三次浪潮》托夫勒 《企业之魂》乔治?吉尔德 《庄子浅注》曹础基 《论语译注》杨伯俊 《诗经注析》程使英、蒋见元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愕 《中古文人风采》何满子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词赏析》沈祖荣 《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夏志清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走出中世纪》朱维挣 《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柯文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 *《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泽厚 《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注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博仪 《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策纵 《呼兰河传》萧红 《边城》沈从文 *《白鹿原》陈忠实 *《傅雷家书》1995年版 《燕山夜话》邓拓 《新疆探险八年》斯文?赫定 《秘密的中国》基希 《中国的新生》詹姆斯?贝尔登 《中国的惊雷》白修德 《鲍威尔对华回忆录》知识出版社 《逆风沙—一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芭芭拉?塔奇程《海上述林》翟秋白 *《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二卷 *《意境》宗白华 《美育书简》席勒 《哥德谈话录》朱光潜泽 《生存空虚说》叔本华 *《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本尼迪克特

幸福课心得体会

幸福课心得体会 篇一:幸福课感想 幸福课感想 这学期有幸选修了哈佛幸福这门课,看着这个名字觉得很新奇,也觉得很温暖.幸福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一种愉悦的心理,有人说是一餐美味的佳肴,有人说是一件垂涎很久的衣服,也有人说幸福就是有一个人陪在你身边。幸福就是这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课程不是很多,但是我还是学到了一些对我有用的心理知识。让我了解了到了一些有关幸福的因素,还有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幸福有了新的看法,其实幸福很简单,幸福不需要拥有太多的金钱,只要我们去经营好我们的爱情,真诚地对待我们拥有的友谊,珍惜我们的健康,爱护我们的家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学好我们的本领,将来为社会做贡献,这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这条路上会有荆棘,会崎岖,会坎坷,总会有不如意,但是我们还是要乐观的面对,风雨过后,彩虹依旧,也许阴雨连绵,但总会迎来阳光灿烂。作为即将毕业踏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离开了学校这样的温室,或许会遇到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心怀希望,乐光向上,相信我们一定会解决困难,

让我们的未来,有一个新的开始,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新的一笔 篇二:幸福课总结 积极心理学既是一个科研领域,又是一个临床领域。 1.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思诺)孕育了积极心理学 2.积极情绪分为三类:与过去、现在、未来有关的。 3.积极情感与人格特质外倾性相关,而消极情感与人格特质神经质相关。 4.幸福分五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5.美国使用生活满意度量表,英国使用牛津幸福感问卷 6.消极情绪促使批判性思维和决策。积极情绪促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 7.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扩展和构建理论:用来解释积极情感体验不仅仅反映了个人的幸福感,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8.幸福水平的三组决定因素:设定点、境况、目的性活动。 9.心理幸福感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潜能的实现。这个概念是人本主义理论流派的核心。 10.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都随着年龄、受教育程度、

哈佛幸福课简介

哈佛幸福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的幸福十条,录此共勉。 (1) 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2) 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 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 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 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 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 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 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 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找到人生正确的标尺

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找到人生正确的标尺 “认真思考什么才是衡量你人生的正确标尺。我总结出,上帝衡量我的人生的尺子并不是美元,而是那些我曾经影响过他们人生的人们。”——克莱顿·克里斯滕森 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急于找到答案或者寻求帮助得到答案。而往往忽略的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如何思考得到答案。管理学教育我们,学会如何思考,然后自己找到答案才是最好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哈佛商学院毕业前最后一课堂上,教授要求学生们把这些理论的聚焦镜对准自己,并针对下列三个问题寻找令人信服的答案: 1.我怎样确保我在职业生涯中会快乐? 2.我怎样确保我和我的配偶及家人的关系将成为一种持久的快乐源泉? 3.我怎样确保我一定不会进监狱呢?

尽管最后一个问题听起来像在开玩笑,但并非如此。当年罗兹学者班32个同学就有2个进过监狱。安然(Enron)的JeffSkilling也曾是我在哈佛商学院的同班同学。他们都曾是很好的人,但他们人生中的一些事情把他们引上了歧途。 1、管理是最崇高的职业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Herzberg)的幸福论认为,人生中最有力的激励因素不是金钱,而是那些学习的机会、在责任中成长的机会、为他人做贡献的机会、以及成就被认可的机会。 我成为学者以前,自己经营着一个公司。有一天,我想象着我的一个经理早上踌躇满志地来工作,10小时后,带着不受赏识、沮丧的感觉开车回家。我在想,她这种感觉会怎样深深地影响她与孩子们的相处。然后,我的想象快进到了另一天,她带着更好的自我感觉回家——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因做成了很有价值的事情而被认可,以及在某个重要项目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在想,这又会对她作为一个妻子与母亲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我的结论是:如果做得好,管理就是最崇高的职业。其他任何职业都不可能提供这么多的方式来帮助别人学习和成长,来承担责任并因成就而被认可,以及

朱永新:大学生必读推荐书目

朱永新:大学生必读书推荐书目 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教育理论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是近年来推广阅读的“第一人”。他提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改变,从阅读开始”等观点,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文学类 1《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2《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俞为民校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5《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内容简介:此书合余氏《诗经选》和《诗选选译》二书而成,共选诗106篇,其中《国风》78篇,《小雅》23篇,《大雅》3篇,《周颂》2篇,篇幅适中。每篇前有题解,说明篇章大旨,注释以字词训释为主,必要时串讲,简略得当,每篇后皆附有语译,便于初学。 6《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选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鲁迅先生认为此书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7《茶馆》老舍著,收《<茶馆><龙须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8《边城》沈从文著,花城出版社《沈从文文集》本1983年版 9《平凡的世界》路遥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 10《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1、《追忆似水年华》[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著,李恒基、徐继曾译,译林出版社1989年版 12《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著,高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13《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4《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克]米兰?昆德拉著,韩少功、韩刚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 《纽约时报》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昆德拉借此坚定地奠定了他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 15《神曲》[意大利]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6《第二十二条军规》[美]约瑟夫?海勒著,杨恝译,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 17《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哈佛幸福课心理笔记

哈佛幸福课心理笔记 第五课你相信,确信的东西会自信 当你习惯地相像快乐的事时,你的神经系统就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所以,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地信念和期待进行反复的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只要周围的人相信,确信你是优秀的,你就会真的变得优秀---这是心理学反复验证的事实。所以,你不仅要相信自己,而且也要让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信心。如此一来,你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 要维持信心,必须要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那就是积极地态度,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工作的行动。 无论是追求幸福,还是追求成功,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努力地为之改变。 保持自信状态的三个技能: 技能一:行动。最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行动,并且在行动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对自己做出最有肯定意义的评价。 技能二:想象成功。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在取得成功德所有因素当中,其中有56%都是由自信所决定的。在美国曾经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明想象成功对自信的影响,这个故事叫魔术手套。(杰姆) 想象成功为何如此重要呢?这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因为人的大脑是无法分辨出真实存在的和大脑中映像的区别。当一个人在不断地想象成功,不断地在模仿真实的场景时,大脑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技能三: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决定一个人行为;当一个事件(Event)发生时,人们就会对此作出判断(Evaluation),并且产生情绪(Emotion),继而导致行动。比如说,当有一条鲨鱼袭来的时候,首先人们判断它是吃人的,接下来就会产生情绪上的害怕,所以就会采取行动赶快逃跑。 第六课你在关注什么,决定你能否幸福 幸福取决于我们关注事情的哪一面。幸福感取决我们选择什么来关注;幸福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等外在事物上,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知。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比客观事物本身更重要。痛苦,在更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自身对痛苦的关注,而并非痛苦这件事情本身。比如,对于存有一半水的瓶子,关注未满部分的人会因为水未满而失望,而关注现有半瓶水的人会因为拥有而快乐。 人生的成长和飞跃,就是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关注当下---幸福就在你身边 每个人天生都有适应性,即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 人常常为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总以为幸福在未来,自己眼前的努力为的是明天的幸福,但是从来没有感觉到今天就是幸福的。珍惜当下,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幸福。 第七课练习感恩 每天记录五件值得感恩的事情 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爱默生曾经说过:如果星星一千内才闪耀一次,当它闪烁时,所有的人都会仰望,

哈佛大学幸福课感悟

哈佛大学幸福课感悟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XXXXXX 幸福永远是人类的追求,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幸福的理想。但是,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至今仍有无数的人在苦苦寻找着答案。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幸福是一个经常变幻的不等式:富裕不能带来幸福,贫穷不能夺走幸福;苦难不会减少幸福,名利也不会增添幸福。人生的历练同样告诉我们,幸福还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矛盾选择:得到了,你也许并不幸福;失去了,你也许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接受了,也许是你幸福的损失;给予了,也许给你换来幸福的倍增。所以,今天的你我,即使衣食无忧,功成名就,仍会感到自己并不幸福。很多现代人,即使实现了很多梦想,获得了很多成功,仍会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我是幸福的人吗?我的幸福究竟在哪里?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泰勒博士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所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我国有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也。惟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命神。一个人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丰富自己的修养,正确认识和塑造自我,就会铸就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 泰勒博士早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须严格节制饮食。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泰勒博士为学生简化总结了“幸福课”10项贴士,我加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先知道自己要什么,再问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不能失去的是什么。一件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好——这是基本的心理学。遵从内心,而非别人的评价,放弃也是一种负责。减去不重要的,那些你内心真正需要的事物,才能唤醒生命的热情。做到这一点依然需要表达并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断深入挖掘自己的快乐根源,这样才能有明确的目的,追寻幸福的时候才会少走弯路。 2、多和朋友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与朋友交流之前,需要先和自己交流。这样,和别人在一起的幸福才不

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从故事中理解金融知识!

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从故事中理解金 融知识! 1、引导、培养用户需求 一男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女:同意。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男:给猪两头。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男动了八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男说猪没了。女小声说:要不我给你猪....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0头(含妇家10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点评:要发现用户潜在需求,前期必须引导、培养用户需求,因此产生的投入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2、投资需考虑自身规模,谨防资金链断裂 另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遂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女:同意。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男:给猪两头。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男动了七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男说:完事了~~~女:.....天亮后,男低着头赶2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点评:要结合企业自身规模进行谨慎投资,谨防资金链断裂问题。 3、获得金融资本帮助,经营能力倍增

又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兼吸取教训,遂先去伟哥专卖店用一头猪去换一粒伟哥,然后带19头猪出发,事必,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7头(含少妇家的18头)猪赶集去了..... 哈佛导师评论:企业如果获得金融资本的帮助,自身经营能力将得到倍增。 4、通货膨胀开始 知道此法男多,伟哥供不应求,逐渐要2头猪换一粒伟哥,然后是3头猪换一粒伟哥,伟哥专卖店宣布伟哥限量供应,永远保值。 哈佛导师:这就是通货膨胀,但尽管购入伟哥,伟哥是永远保值品从一头猪到头猪换一个伟哥,你什么时候见过伟哥贬值? 5、二手交易市场出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囤积伟哥,并在市场,上二手交易伟哥赚钱。 哈佛导师评论:繁荣的二手交易市场是一手市场持续繁荣的保证。 6、进入边际成本 越来越多的人想去炒做伟哥,很快伟哥价格涨到16个猪换一粒。 哈佛导师评论:该男已经进入边际成本,除了拥有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未来良好愿望以外,实际现猪流已经为零。 7、良好的理财可以让个人实现财富自由 有的男只有一头猪很早就换成伟哥,于是有人告诉他,你可以用你现在的这个伟哥去办猪抵押,当初你是一头猪买进,现在伟哥价值16头猪,你可以办至少8头猪的贷款,然后你可以用这些猪去买汽车等等好东西,这就可以把你伟哥增值部分去消费。 哈佛导师评论:良好的理财可以让个人实现财富自由。

哈佛大学推荐必读书籍 20本名著缩短你和名校见的距离

哈佛大学推荐必读书籍 20本名著缩短你和名校见的距离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容貌,至少容貌会被岁月夺回。所谓的差距在内涵和智慧!如何提高自己的内涵和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仅是大家所关注的,同时对于留学申请者来讲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对于留学生,想要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内涵和综合实力,点课台教育认为读书则是最好的选择!关于书的名言大几从小学就开始背诵,小编也就不敷缀了!但是怎么看书,该看哪些书?这倒是一门学问! 今天点课台留学编辑为大家带来的是哈佛大学强力推荐学生必读的20本书籍。希望看完这些书籍的时候,不仅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最实在的也能够提高你的英语写作能力! 20. Fever Pitch, by Nick Horn 与其他列表上的书籍有些不同,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所以仍旧加了近来。这本书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了作者对足球一生的狂热。这些散文各自描写某一赛事,引人入胜,非常有趣。 19. 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Howard Zinn 这本书改变了很多人从课本上学来的历史观。Zinn讲述美国历史的角度极为特别,他描述的不是美国的富有与强大,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无权无力的那群人。他讲述了黑人、女性、中国铁路劳工、穷人、工人等一切被权势压迫的群体的故事。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少数力量,默默无言地生活着。 18. The Power of Less, by Leo Babauta 这本书教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有序、简洁地处理生活事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7. The Elements of Style, by Strunk and White 英语写作者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也不光适用于作家,对博客写手以及任何需要写报告、邮件和其他网络文章的人都适用。简而言之,每个人都应该读它。 18年前我刚开始记者生涯的时候第一次读了这本书,现在我每年都要读上一遍。它教你精确地运用语言,避免常见错误,使你的文字更加清晰有力。 16. The Monk Who Sold His Ferrari, by Robin Sharma 这是本能引发你对人生的思考的寓言故事。关于你的人生、你的目标、你的梦想,以及为了实现梦想你需要培养的日常习惯,这本书都会对你有所启发。不是说任何问题都能在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