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理论 酒店概念和分类

酒店管理理论概念和分类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为酒店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而价廉物美能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出行需求的经济型酒店正成为行业的投资热点和主要利润来源。经济型酒店经营实体的相关研究成为目前旅游管理领域的热点。

随着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中国经济型酒店部分品牌扩张速度达到200%-300%,而新品牌也不断涌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经济型酒店的资本运作方式不断丰富,从如家的海外上市,到国际风险资本的大幅介入,到最近的如家并购北斗星。随着各路资本不断涌入,使得经济型酒店的投资成本不断上升,管理风险不断加大。为了帮助经济型酒店经营者及潜在投资者认清市场、规避风险、实现经济型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和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合适的资本运作模式和融资方式是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并对资本的内涵进行了开拓,对我国经济型酒店未来的资本运作做出了预期。

研究现状

经济型酒店的概念和分类

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的一种酒店形式。经济型酒店主要用Economy Hotel、Budget Hotel、Inn、Lodge 等来表示。它一般是指投资不高、规模不大、功能简单、租金低廉但又具备一定服务质量水准的较低档次的酒店。其中,低廉的房价和优质的服务是最大特点。

经济型酒店的核心理念就是在为住宿者提供较为舒适的住宿条件同时,无需住宿者为酒店摊销娱乐等非主体设施的费用,力求在严控成本的同时为住宿者提供较为低廉的价格、舒适的核心服务。我国经济型酒店创始人徐祖荣概括经济型酒店的特征:“一星的墙、二星的堂、三星的房、四星的床。”即经济型酒店既有一星、二星酒店的节约,也拥有三星、四星的标准舒适的客房服务。

在国外,经济型酒店同样参与等级评定和行业统计,是国际酒店品牌系统的重要组成。目前国外的酒店分类方式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综述如下,见表1:

表1 经济型酒店的分类

国外文献综述

通过对各类外文资料的阅读分析,笔者发现国外大多数学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经济型酒店的特征、规模问题

国外的一些学者从经济型酒店的功能和服务特征入手,提出了经济型酒店是提供有限服务的,侧重于客房服务核心业务产品的;而其它非核心业务如洗衣服务、清洁服务、大型设备的维修等则采用外包的形式。如Alessnador 分析了经济型酒店的概念、产品特点、服务对象,认为经济型酒店是当今酒店业发展中新的产品概念,是满足客人个性化需求的必然产物;Lanier 论述了美国三种旅馆,B&B (Bed & Breakfast)、旅舍(Country Inns)和小型酒店(Small Hotels)的规模状况、分布特点、功能设置和发展趋势,指出三种小规模酒店将成为美国酒店业发展的主力军。

2.关于国际酒店业发展历史的回顾、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

Rande 根据STR 的美国酒店业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 年到1998 年间酒店业规模增长情况、构成比例和效益变化,提醒酒店业投资者特别是城市酒店业投资者在投资酒店业时要作出慎重的考虑;Jan 运用理论住房率指标(NOR)来衡量美国酒店业宏观市场供求情况,并预测酒店市场的需求、酒店房间的价格和酒店长期客源要求;Jeong-Gil Choi 则依据美国1966 年至1993 年酒店效益和年增长率的情况,总结出美国酒店业发展周期,得出美国酒店业的周期要早于美国商业周期l-2 年,并由此预测未来美国酒店业的发展周期和转折点;Anna 分析了亚洲酒店的投资状况,亚洲酒店业的股东有三类,即贷款机构、权益投资者和酒店管理公司,在亚洲投资酒店回报率比较低,但随着亚洲各国国内旅游的高涨,中档和经济型酒店将会是短期内投资热点。

3.关于经济型酒店的连锁经营方式

一些学者主要提出经济型酒店的连锁经营应采用以美国圣达特为代表的特许经营、.法国雅高集团的兼并收购和假日集团的品牌延伸网络三种主要的模式;Patel 论述了总店(Franchisor)和特许经营店(Franchisee)在同一市场的竞争关系和定价原则,并指

出总店如何对特许经营店的服务质量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4.关于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战略

20 世纪80 年代,丽兹卡尔顿酒店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酒店经营战略中,确立了一切都应以顾客满足为核心目标,为顾客提供无差错服务,不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来实现百分之百的顾客满意。并因此于1992 年获得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Robert S. Kaplan 和David P. Norton(1992)在其著作《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中提出了将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与非财务指标分析结合起来评价企业绩效的方法。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指标;1993年,希尔顿酒店最早将其应用于酒店战略中,实行了价值——创造战略,大大提高了酒店RevPAR。Kevin Donaghy,Una McMahon 和David McDowell(1995)提出了效益管理是一种根据各细分市场的不同特点,将固定客房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价格实现酒店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战略;Waren H. Lieberman (1993)、Salomon(1990)等对此各有自己的表述,但都认为收益管理可以提高客房出租率和销售额。

5.关于酒店业的投资问题

美国市场学家波特提出,任何行业的竞争都是来自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己存在企业、消费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是否有替代产品这五种力量,对酒店企业表现的评价和酒店产品的研究往往成为现有酒店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评估,而对酒店投资问题的研究成为对酒店业未来市场发展的评估。合意价格作为决定酒店开敞区边际效益的方法。作者提醒投资者在环境设施没有齐备的地方,酒店开敞区的投资应根据其边际效益的变化和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来决定。Loft 认为整个经济条件、相关产业发展特点、酒店业发展的关键趋势等是投资酒店者考虑投资风险的大环境因素,而酒店业供需趋势、竞争壁垒、客人的消费习惯、商业环境和主要资金市场的资金流动方向是投资者对酒店业发展和表现趋势的掌控和预测所必须获知的资料。

6.关于经济型酒店的成长战略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斯托尔克等认为企业应该通过打破行业惯例来实现企业的超长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